禅语故事:人在呼吸间

禅语故事:人在呼吸间,第1张

禅语故事:人在呼吸间

 以下是我带大家带来的有一篇禅语小故事,喜欢大家喜欢:

 人命在呼吸间 据《四十二章经》的记载,一天,佛陀等弟子们乞食归来时,问:

 “弟子们!你们每天忙忙碌碌托钵乞食,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弟子们双手合十,恭声答道:“佛陀!我们是为了滋养身体,以便长养色身,来求得生命的清净解脱啊。”

 佛陀用清澈的目光环视着弟子们,沉静地问道:“那么,你们且说说肉体的生命究竟有多长久”

 “佛陀!有情众生的生命平均起来有几十年的长度。”一个弟子毫不犹豫地回答。

 佛陀摇了摇头:“你并不了解生命的真相。”

 另一个弟子见状,充满肃穆地说道:“人类的生命就像花草,春天萌芽发枝,灿烂似锦;冬天枯萎凋零,化为尘土。”

 佛陀露出了赞许的微笑:“嗯,你能够体察到生命的`短暂迅速,但是对佛法的了解,仍然限于表面。”

 又听得一个无限悲怆的声音说道:“佛陀!我觉得生命就像浮游虫一样,早晨才出生,晚上就死亡了,充其量只不过一昼夜的时间!”

 “喔!你对生命朝生暮死的现象能够观察入微,对佛法已有了进入肌肉的认识,但还不够究竟。”

 在佛陀的不断否定、启发下,弟子们的灵性越来越被激发起来。又一个弟子说:“佛陀!其实我们的生命跟朝露没有两样,看起来很美丽,可只要阳光一照射,一眨眼的功夫它就干涸消逝了。”

 佛陀含笑不语。弟子们更加热烈地讨论起生命的长度来。这时,只见一个弟子站起身,语惊四座地说:“佛陀!依弟子看来,人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间。”

 此语一出,四座愕然,大家都凝神地看着佛陀,期待佛陀的开示。

 “嗯,说得好!人生的长度,就是一呼一吸。只有这样认识生命,才是真正体证了生命的精髓。弟子们,你们切不要懈怠放逸,以为生命很长,像露水有一瞬,像浮游有一昼夜,像花草有一季,像凡人有几十年。生命只是一呼一吸!应该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钟,每一时刻,勤奋不已,勇猛精进!”

 佛教注重把世间一切事物都看作是生灭迁流、刹那不住的无常智,所谓“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人命在呼吸间便生动地表达了这种观念。《神会录》:“生死事大,念念无常。”念念之间感受到无常,就不会虚掷光阴,而抓紧时间努力修行。雪窦禅师有诗赞道:“人命呼吸间,诚哉是言也!”(《雪窦语录》卷六)修无常观,遂成为禅者的一项基本训练。

;

 一则则生动的佛教禅理故事,可以阐释一条条人生哲理,比空洞的大道理更令人乐于接受,下面这些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几篇佛教禅理经典小故事。

佛教禅理经典小故事1:向石头道歉

 听说过有人向石头道歉的故事吗

 一个小沙弥在化缘的时候与一位农妇吵了起来,最后发展到动手打人。他扯破了农妇的衣服,农妇抓破了他的脸。后被赶来的其他和尚劝开,并把小沙弥送回了寺院。

 老法师了解情况后,对小沙弥一句教训的话也没有,就张罗着在供品里找出些布料并亲自带着小沙弥去给那农妇赔礼道歉。

 当然,面对专程来赔不是的师徒二人,农妇也变得通情达理了,她还在老法师面前说都怨她本人,她不该嘲笑和辱骂前来化缘的小沙弥的。

 回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在半路的山坡上,老法师被一块石头绊倒了,腿上也摔得出了血,小沙弥扶起法师后,狠狠地朝地上的石头踢了几脚,还想抱起来摔它。老法师先是念声阿弥陀佛,然后对小沙弥说:“石头本来就在原地,它又没动,是我不小心踢到它的,一点也不怪它啊,这次磕绊是我自找的,理应向石头道歉的。”

 小和尚愣怔了一阵,终于明白了师父的开导自责而歉疚地说:“对不起,师父,是我错了,今后一定注重个人修养,学会尊重他人,感化他人,不再犯错或少犯错。”

 是啊,石头本无意,何必自生怨由石头到人,由人到人,我们都需要宽容和谅解,如此一来,烦恼不再,快乐永恒。

佛教禅理经典小故事2:想一想,便圆满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杂技师走钢丝,钢丝悬于两幢8层楼高的建筑物之间,看上去摇摇欲坠。杂技师登场了,每走一步钢丝都会摇晃,吓得观众尖叫连连,但他走了过去。

 杂技师洒脱地朝着观众挥手,接着他用一块黑布遮住眼睛,他问观众相不相信他能走过去观众大喊,不要这样,太危险了。他在观众的大喊声中,迈开了第一步。谁也没有想到,这一次,他走得飞快,像是一路小跑就走到钢丝另一端。观众拼命鼓掌,欢呼。

 接下来,有人用绳子绑住杂技师的双手,而遮眼布条并没有拿下来。杂技师问观众,相不相信我能走过去观众彻底沸腾了,高喊,相信!当然,他又走过去了。

 杂技师说,最后一个节目,我将反绑双手遮住眼睛,再扛着我三岁的儿子走过去,大家相不相信观众排山倒海的声音:相信,相信!

 杂技师什么也没有做,而是让人解开绳子,拿掉了遮眼布条,他说,换你们孩子来试试四周顿时安静下来……

 我看这个故事,是在一本丢在公园长凳上的小学生课外阅读作业,作业的题目是: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这个不知姓名的孩子是这样写的:看了这个故事,我觉得杂技师说话不算数,还得好好学习走钢丝……

 这是个哭笑不得的回答,这个孩子只看到了一面,而忽略了重要的一句话:换你们的孩子来试试他没能设身处地为杂技师着想,为那个要被扛上肩头走钢丝的孩子着想,或者说,这个写作业的孩子压根儿就没有体会到走钢丝是件危险的事情。

 其实,这个作业并非仅仅布置给小孩子的,而是布置给所有人的。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因为自己的感,自己的恨。各人自扫门前雪,至于别人立刻接了一句,休管他人瓦上霜。这样一来,自我就是自私了。

 自私如密封的箱子,得不到养分。这个事湖水知道,投一颗石子,它会漾出波纹,就那样温柔地一圈一圈扩散,哪怕抵不过湖岸,也在抵达的路上。而不忽视别人,在意别人,肯替别人着想,就是一个抵达的过程,一个交汇的过程。

 还有一个故事,是一个念佛弟子的故事。从前有个不大的庙,却很有名,因为有一件镇庙之宝,供奉着佛祖戴过的手链。因为珍贵,自然藏在密室。这个地方只有老法师和7个弟子知道。

 7个弟子都很有悟性,老法师觉得后继有人,将来传位给他们之中任何一个都能光大佛法,却不想,发生了一件事。

 这串供奉已久的手链不见了!因为外人不能进去,法师跟弟子说,你们谁拿了手链,只要放回原处,我不追究,佛祖也不怪。

 7天过去了,手链依然不知去向。

 老法师又说了,谁拿走了手链,只要承认了,这串手链就归谁了。

 7天又过去了,还是没人承认。

 老法师又说了,那么,你们明天就下山吧,拿了手链的人,如果想留下就留下。

 第二天,6个人收拾准备走,一个人留了下来。那6个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干干净净地走了。

 老法师问那个留下的弟子,手链呢弟子说,我没拿。老法师又问,你没拿,为何留下来为何要背个偷窃的名分弟子说,这几天我们相互猜疑,总是要有个结果的,总有水落石出那一天的。再说,手链不见了,佛还在呀。

 法师笑了,从怀里取出了那串手链!没有解释为什么,只是戴在这名弟子手腕上。然后才说,能想自己,更能想别人,就是佛法啊。

 这个故事好就好在担当,超过本身的担当,便是替人担当。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无非是心意相通,能想人,肯想人,出发点是自己,落脚点是别人,再然后又回到自己这里。拿物理来说,这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拿老话说,这是圆满。

佛教禅理经典小故事3:一分钟智慧

 白纸上的小黑点

 有位大师受邀到大学演讲。

 在演讲前,他拿了一张很大的白纸贴在墙上,然后在白纸上画了一个小黑点,之后,他找了一位学生,问他:“你看到了什么”

 那位学生说:“那是一个黑点。”

 这位大师接着又点名问了许多人,每一个人都说:“那是一个黑点。”大师笑了笑说:“你们说的都没错,这里是有一个黑点,但你们为什么都没注意到这张大白纸呢”

 如果你的脸上长了一颗痘,你的注意力是集中在这颗痘上,还是其他干净的部位

 如果你跟某个人闹翻了,你整个的思绪是集中在这个人的身上,还是其他好友的身上我们经常都把注意的焦点放在缺点上,以至于把问题过度放大。其实,除了这些小黑点之外,还有更多的空白,不是吗

其实有很多的经典禅语 故事 里面蕴含着无穷的大智慧,我们倘若能从中有所收获,必定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成长机会。这次我给大家整理了禅的经 典故 事,供大家阅读参考。

更多经典故事相关内容推荐↓↓↓

★关于价值的经典故事★

★古代儿童经典故事★

★三国演义的经典故事★

★改变人生的经典故事★

★史记中的经典故事★

禅的经典故事1

一人请教禅师,说有人在背地里捅他刀子,该怎么办

禅师拿起一把斧子,走出室外。禅师对那人说,现在他把斧子扔向天空,会怎么样呢

当扔出去的斧子“咣”的一声掉到地上时,禅师问:“你听到天空喊疼的声音了吗”

“斧子又没有伤及到天空,天空怎么会喊疼呢”那人说。

“斧子为什么伤及不到天空呢”禅师问。

“天空是那么高远,那么辽阔,斧子扔得再高,也触及不到天空的皮毛啊!”那人感叹道。

“是啊,天空高远、辽阔,那是天空的心胸大。如果一个人有天空般宽阔的心胸,别人就是再向他放暗箭、捅刀子,也无法伤及到他的心灵啊。”

那人低头看了一眼那把掉在地上暗淡无光的斧子,又抬头望了望高远蔚蓝的天空,心里不由开朗了。

禅的经典故事2

烈日炎炎的午后,一个小沙弥耐不住酷暑和烦闷,偷偷跑出念经的禅房,躲到一棵大树的阴凉里酣睡,被师父叫醒了。他迷迷怔怔地爬起来,睡眼惺忪地看着师父,吞吞吐吐地说:“这……这里,树影斑驳,凉风习习,多……多么好的地方和……和光景啊!”

“我看着不好,”师父不愠不火地说,“这种地方和光景太可怕了!”

“有什么可……可怕的”小沙弥讷讷地问。

“太可怕了,”师父语气森森地说,“我分明看到了斑斓的虎皮!”

“虎……虎皮”小沙弥紧张起来,憷憷地问师父,“哪有虎皮”

“你仔细瞧瞧,”师父指着斑驳的树影,绘声绘色地说,“这光景不像虎皮吗时光就是斑斓的猛虎啊!”

回禅房的路上,师父又语重心长地对小沙弥说:“夏热冬冷,春困秋乏,就好比猛虎的四只利爪,每时每刻都在剥夺着人们的意志和恒心,稍不留神就会葬身‘虎腹’啊!”小沙弥终于翻然醒悟。

禅的经典故事3

有位花匠,他家院子里的一棵葡萄树今年结了不少葡萄,那花匠很高兴,便摘了一些准备送给别人品尝,让他们一起来分享一下这份心情。

花匠把葡萄送给了一个商人,商人一边吃一边说:“好吃,好吃,多少钱一斤”花匠说不要钱,但是商人不愿意,坚持把钱付给了他。

花匠又把葡萄送给了一个当干部的,他接过葡萄后沉吟了良久,问:“你有什么事要我帮忙吗”花匠再三表明没有什么事,只是想让他尝尝而已。

花匠又把葡萄送给了一位**,她有点意外,而她的丈夫在一旁一脸的警惕,看样子,他极不欢迎花匠的作为。

花匠又把葡萄送给了一个过路的老人,他吃了一棵后,摸了摸白胡子说了声“不错”,就头也不回地走了。那花匠很高兴,他终于找到了一个真正能和他一起分享快乐心情的人,一个用温柔优雅的态度生活的人。

佛说,你看世界是什么,你便是什么。觉得社会乱了,是因为自己的内心乱了。一味地感慨人情淡薄只是因为自己变得“薄情寡义”了,待人处事多一份温暖,多一份感恩。即使世界变得混沌,也要生活的自在,重要的是每天面对生活的态度,以温柔优雅的态度生活。懂得生活是一种品位,懂得享受生活更是一种境界。为拥有的而开心,不过多奢望自己没有的。很多时候,面对一个伤害过自己的人,便会被仇恨所蒙蔽,心中充斥的只有报复,但是报复对方的同时,何尝不是在伤害自己呢仇恨与嫉妒是两种强烈的情绪,会给人带来不好的心情,每当我们身陷其中,就会变得无比沮丧。以温柔优雅的态度生活,少一些功利,少一些私心,做一个有品位的、优雅的人。

禅的经典故事4

一个夏日的傍晚,无德禅师与众弟子巡山后,于大殿前的丹墀广场安坐小参。清风徐来,蛙鸣虫叫,众人享受着寺院周遭自然的山峦景色,好不惬意。

这时候,一位学僧忽然问道:“老师,寺院边山上的竹子好美啊!不知道是谁家的”

无德禅师反问:“为何有此问题”

学僧回答:“前天我看到有人正在砍伐竹子,我不确定是不是寺院的,因此不敢上前去制止。所以我想请问老师,这竹子究竟是属于我们常住的吗”

无德禅师淡淡地说:“我不能回答你这个问题。”

一众讶异不解,这么小的问题,老师为什么不肯回答呢

过了一会儿,无德禅师终于开口:“你不可以连这样小的问题都问老师。老师老了,无法一一知道常住财产及寺务,你应该去问关心常住的弟子,最好问自己。你有关心常住吗”

世间无论任何事情,都需要大众来关心。在一个寺院团体里,谁能担当***的角色,就看他平常有没有关心大众和寺务。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要事事关心,才能成为全部的学习。假如把公众的事情置若罔闻,平常凡事都不去关怀、留意,纵然有重要的任务、要提升,也轮不到你啊!

禅的经典故事5

唐朝时,有一位懒瓒禅师隐居在湖南南岳的一个山洞中,曾写了一首诗,表达他的心境:

“世事悠悠,不如山丘……卧藤萝下,块石枕头。不朝天子,岂羡王侯;生死无虑,更复何忧!”

这首诗意,已说明他的洒脱生活。后来,这首诗传到唐德宗的耳中,德宗很想见见这位禅师,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物于是就派大臣去迎请禅师。大臣拿着圣旨寻找到岩洞,瞧见禅师正在洞中举炊,大臣便在洞口大声呼叫道:“圣旨到,赶快下跪接旨!”洞里的懒瓒禅师却装聋作哑,毫不理睬。

大臣探头一瞧,只见禅师以牛粪生火,炉上烧的是地瓜,火烟弥漫,熏得禅师涕泗纵横。大臣看得忍不住叫道:“喂!禅师,你的鼻涕流下来了,为何不擦一擦呢”

懒瓒禅师头也不回地答道:“我才没有闲空为俗人擦拭鼻涕呢!”

懒瓒禅师说着,随即夹起炙热的地瓜就往嘴里送,并连声赞道:“好吃!好吃!”

大臣见状,惊奇得目瞪口呆,因为懒瓒禅师吃的是一块块的石头!懒瓒禅师吃时,顺手捡了两块递给大臣,并说道:“请趁热吃吧!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贫富贵贱、生熟软硬,心田识海中不要把他们分在两边。”

大臣见禅师这些奇异举动,和说这些难懂的佛法,不敢回答,只好赶回朝廷,据实 报告 皇上。德宗听了,十分感叹地说道:“国有如此禅师,真是大家之福!”

在出家人中,有人间比丘,也有独居比丘。人间比丘弘法利生,服务社会;独居比丘深山岩穴,清净修道。有些人间比丘是人在红尘,心在山林;有些独居比丘人在道场,心在世俗。像懒瓒禅师,遇到皇帝的宠召,视如阎王的召魂;宝物的赏赐,看作拖累负担,实在已是一个超越人间的圣僧了。

禅的经典故事有哪些相关 文章 :

★ 禅的故事汇集5篇

★ 禅宗的经典故事

★ 关于禅的小故事

★ 有禅理的小故事大全精选

★ 禅话小故事精选

★ 佛教禅理经典小故事

★ 经典禅理故事

★ 禅理小故事

★ 19个佛教经典故事全文有哪些

★ 佛教小故事大哲理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8a6b92a28ca051cd1a9f6beca8dce12e";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395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