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草原的美丽的四字词语有那些
描写草原的美丽的四字词语有很多,比如千沟万壑、苍翠欲滴、一望无际、万马奔腾、绿草如茵、一望无垠、一碧千里、翠 流、沃野千里、广袤无垠、草长莺飞、莺歌燕舞等。
一、千沟万壑
解释:形容沟壑极多;比喻道路坎坷不平。
出处:俞林 《在太行山上》:“这太行山里是千沟万壑。”
二、苍翠欲滴
解释:苍翠:深绿。形容草木等绿色植物仿佛饱含水份一样。
出自:宋·郭熙《山川训》:“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白话文:“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深绿的像要滴下来,秋山明净,像化妆,冬山惨淡而去睡觉。”
示例:在这块地面上,苍翠欲滴的树木……一株株一丛丛地生长着。 ——秦牧《沙面晨眺》
语法:补充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近义词葱翠欲滴
三、一望无际
解释:际:边。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
出自: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四回:“一望无际,似有千里之遥。”
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地域辽阔
近义词无边无际、一望无边、无远弗届
反义词一步之遥、连绵起伏、一衣带水
四、万马奔腾
解释:成千上万匹万在奔跑腾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
出自: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钱多处白丁横带》:“空中如万马奔腾,树杪似千军拥沓。”
白话文:“空中像有万匹马在奔跑,树梢上像有千军拥沓。”
示例:外面的万马奔腾似的爆竹声送进他的耳朵里来。他在房里坐不住,便信步走出来。 ——巴金《家》十三
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气势磅礴、声势浩大、热火朝天、千军万马
反义词一潭死水、万马齐喑、死水微澜
五、绿草如茵
解释:绿油油的草好像地上铺的褥子。常指可供临时休憩的草地。亦作“碧草如茵”。
近义词碧草如茵、芳草如茵
出处小学六年级下册苏教版课文《孔子游春》:绿草如茵的河畔,弟子们围在老师身边,有的蹲着,有的坐着。
参考资料:
-千沟万壑
-苍翠欲滴
-一望无际
-万马奔腾
-绿草如茵
2形容草原美丽辽阔的词语和句子有哪些一望无际、辽阔无边、
让我们在辽阔无边的草原去感受草原的清新,在天苍苍之下去印证我们的渺小,在野茫茫之中去流浪,流浪成一片白白的云、或是一只只欢快的羊,或是一株株柔韧的小草。
我是没有去过草原的。但,草原却是我所喜欢的,一如我喜欢的沙漠和大山。这种喜欢源于内心和生命的深处。或许,你是去过草原的。但,你没有和我一起去亲近过草原,没有。
所以,我想约你去草原,约你去亲近草原。
想和你一起去看草原上的日升日落。想和你一起在草原立尽斜阳。想和你一起观风起云涌。想和你一起默数天幕的星子。想和你一起沐浴淡淡的草原月色。想听你在草原中温柔的呢喃。想拾起你遗落在草原上的笑。想让草原的清新的风掀动我的长长的黑发,衣袂翩翩。想让你执我之手在草原漫步,无休无止……
在去草原的旅途中,会有一些什么样的风景呢?曲线玲珑的远山?乡间田野散漫的牛羊?随炊烟而起的牧童笛音?……所有这些可会牵扯我们的目光?可会留驻我们前行的足迹?可会令我们久久回味?
草原在我的心中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她有着朴实无华的纯真,有着宽容大度的豪爽,有着宁静致远的深沉,它有着大海一样的体魄,却多了大海没有的安宁,与天际相连的草原,虽然没有南国山水秀丽的倩影,也没有江海之气势雄壮;但,草原上却有翱翔搏击于蔚蓝苍鹰,有无边的草浪翻滚孕育着火一般的灼热。
于是,草原上美丽的景色,一定会凝聚在的我们目光中,悠扬的歌声,一定会牵引着我们的情思,马群奔腾的蹄音,一定会叩开我们闭塞的门扉。
立马草原。雪山脚下,会不会有一群温顺肥壮的牛羊?会不会有一群热情奔放的骏马,正在欢快的驰奔?蓝蓝的天上会不会飘着几朵白云?那轮金色的太阳会不会光芒四射?在宽阔的草原上,你会不会豪情如那展翅翱翔的雄鹰?你会不会有豪情万丈的歌声?
草原在我的心底是生命的摇篮、生命的象征。蓝天有苍鹰飞过天际的神迹,大地和天空蓝绿的颜色那悠杨的蒙古长调,那如诉的马头琴古曲,犹如春风佛过心间,更似刚刚暖化的一溪泉水在我绿绿的心底浅浅流过,说不尽的清爽酣畅,欢快的姑娘亲手端来乳香馥郁的奶茶,缠绵的清香会久久的扑鼻入怀,英俊的小伙子弹奏着低沉的马头琴声,悠悠的琴声拴住蒙古包了上恬静的炊烟,而深情动听的心曲从这个敖包,飘过那个敖包……
如梦的草原是浑沌初开的风景,淡冷的色调是诗画的意境,风的感觉是云的飘动,浅浅的湖也在做海一样的梦,草原的灵魂是草,草原的浪漫是花,我愿融你的浪漫,我愿融入你的灵魂,让你的雄浑注解我的柔情,我愿做一株草,在草原上生生息息,亦枯亦荣,走过寒暑,舞在风中 。我愿骑着一匹狂奔的马,驰骋在万里的草原上,忘记方向,忘记时光,忘记神伤……
来吧,朋友,让我们邀阳光作伴,约清风同行,释放我们的双足,释放我们珍藏的情愫,我们一起去亲近草原吧。
3写20个描写“草原美景”的四字词语描写“草原美景”的四字词语:
1 绿草如茵:绿油油的草好像地上铺的褥子。常指可供临时休憩的草地。亦作“碧草如茵”。
2 一望无垠:辽远广阔,看不到边际。
3 万马奔腾:成千上万匹万在奔跑腾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
4 白草黄云:形容边塞秋季的荒凉景象。
5 草长莺飞:莺:黄鹂。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6 莺歌燕舞:黄莺在歌唱,小燕子在飞舞。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现常比喻革命和建设蓬勃兴旺的景象。
7 一碧千里:一眼望去全部都是绿色,形容很大的范围内都是碧绿的颜色。
8 辽阔无垠:基本意思为非常广阔,看不到边界。
9 一望无际:际:边。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
10 牛羊宽广
11 无边无际:际:边缘处。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12 草长莺飞:莺:黄鹂。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13 沃野千里:形容肥沃的土地极为宽广
14 万里无云:湛湛蓝天,没有一丝云彩。形容天气晴朗。
15 一马平川:平川:地势平坦的地方。能够纵马疾驰的一片广阔平地。指广阔的平原。
16 绿草如茵:绿油油的草好像地上铺的褥子。常指可供临时休憩的草地。亦作“碧草如茵”。
17 苍翠欲滴:苍翠:深绿。形容草木等绿色植物仿佛饱含水份一样。
18 一碧千里:一眼望去全部都是绿色,形容很大的范围内都是碧绿的颜色。
19 无边无际:际:边缘处。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20 青翠欲滴:形容一个东西特别青翠,绿色多得好像要溢出来似的,栩栩如生。
4形容草原广阔的四字词语有哪些海阔天空、一望无边、无边无际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431366366、一马平川、沃野千里
一、海阔天空[ hǎi kuò tiān kōng ]
解释:象大海一样辽阔,象天空一样无边无际。形容大自然的广阔。比喻言谈议论等漫无边际,没有中心。
出自:朱自清《飞》:人们总羡慕海阔天空,以为一片茫茫,无边无界,必然大有可观。
二、一望无边 [ yī wàng wú biān ]
解释:一眼看不到边际,形容地域十分辽阔。
出自: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在鄱阳湖旁边的一座大山上,太阳刚刚出来,把一望无边的湖水照得金光闪闪。”
三、无边无际 [ wú biān wú jì ]
解释:际:边缘处。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出自:清·钱采《说岳全传》第66回:“白茫茫一片无边无际,原来是太湖边上。”
四、一马平川[ yī mǎ píng chuān ]
解释:平川:地势平坦的地方。能够纵马疾驰的一片广阔平地。指广阔的平原。
出自:冯德英《苦菜花》第十章:“敌人围得甚紧,村外又是一马平川,敌人展开重火力,我们几次冲锋都被敌人压回来了。”
五、沃野千里 [ wò yě qiān lǐ ]
解释:形容肥沃的土地极为宽广。
出自:东汉 班固《汉书·张良传》:“夫关中左肴函,右陇蜀,沃野千里。”
译文:关中东面函,右陇靠近蜀国,肥沃的土地极为宽广。
《草原》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下面是为大家提供的“五年级语文《草原》教案”,感谢阅读,更多有关内容请访问教案栏目。
五年级语文《草原》教案(一)课前准备
1草原风光图。
2蒙古族音乐和民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想象美丽的草原
1出示课题:草原。介绍作者老舍。回忆曾经学过的老舍先生的作品。
2说说你印象中的草原。
学生可以有个各种不同的描述,语言表述要流畅,还可以说说怎么会获得这样的印象。比如:
(1)草原是辽阔的,一望无际……
(2)草原是美丽的,绿绿的草地,五颜六色的野花……
(3)草原是充满生机的……
二、初读课文,走进文中的草原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同时划出生字新词,读准生字字音。
2说说老舍笔下的草原是怎么样的从哪里看出来的同时朗读相关的句段。
学生可以自由表达初读课文后的感受,学生的感受可能会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让学生主要的和次要的,引导学生达成这样的共识:
(1)课文中的草原是美丽的。
(2)课文中的草原是热情的。
朗读相关的句段时,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感受和课文的语言的一致性,另一方面要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再读课文,感受美丽的草原
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草原的美丽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有关的句子。
2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①理解草原的“绿”。
说说“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意思。
闭上眼睛想象“一碧千里”的草原,想象“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说说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出示草原风光,看看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草原。
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②想象草原上羊群奔跑的样子,理解“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大花”。
③有情地朗读这段话。
(2)“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①“这种境界”是指什么
②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为什么要惊叹,为什么又想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草原的美丽深深地打动了作者的心。
作者沉醉在草原的美景里了。
作者也许是第一次看到草原,感到很新奇。
③如果你当时也在这美丽的草原上,你会低吟一首怎样的小诗试着写一首小诗。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四、作业
1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2抄写第一自然段中优美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感受热情的草原
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草原的热情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有关的句子。
2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1)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①这段话描写了一个什么场景(迎接客人)
②哪些词句特别能表现草原人民的热情
“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来的真快,表现了草原人民迎接远方的客人急切心情。
“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为什么用“彩虹”来比喻(一是因为穿着各色的衣服,而是比喻一种热情。)
“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想象当时车与马相遇的情景,说说如果你在场,你会有什么感受(热闹、热烈、热情)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①读句子,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看到了不停地握手。
听到了不停的欢笑。
②通过朗读把当时的热情表现出来。
(3)“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在回敬。”
①反复朗读这句话,体会其中洋溢的热情。
②想想大家在敬酒的时候会说些什么
(4)这时候,鄂温克姑娘戴着尖尖的帽子……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微笑。
①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②理解“会心”,“会心的微笑”里包含着什么
3播放草原民歌及舞蹈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
二、品读课文,感受深情的草原
1香醇的奶酒、激跃的赛马、嘹亮的牧歌、狂欢的舞蹈,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场面呀!可是夕阳西下,主客要分别了。如果这时你也在场,心情将是如何呢
出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①逐句逐字地理解:“何忍别”是指不忍别离;“天涯”是指蒙古族所住的地区,那已经是我国北部的边陲了,所以叫它天涯;“碧草”指一片绿色的大草原;“话斜阳” 是指在夕阳中,在那天涯碧草之上,我们互相高兴地、亲切地交谈着。
②连起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蒙族和汉族两族人民情深似海,哪里忍心离别呢所以到了夕阳已经西落了,仍然谈兴正浓。
③如果当时你就在现场,你的心情是如何的你想说什么试着写一写自己的心情和想对草原人民说的话。
三、回顾课文,感受热爱之情
1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写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却为什么要以草原为题呢
(课文前面写了草原的景色美,后面写了人情美,从风光美,从人情美,表现了他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因此整体都是围绕着“草原”来展开的。)
2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课文内容。
四、作业
1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五年级语文《草原》教案(二)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汉蒙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着重理解书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练习用关联词语造句。
3领会课文中对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描写。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活情景。
2具体体会课文中的静态、动态描写。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二)学习生字、新词,着重理解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三)弄清课文记叙顺序,给课文分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习生字、新词,着重理解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二)弄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如何给课文分段。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在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有辽阔的草原。作家老舍访问内蒙时,身临其境,处在草原这一特定环境之中,油然产生了特殊的感情,目睹了蒙族人民待人接物的风俗习惯,又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深厚情意。作者把这些内容都活灵活现地写下来了。
我们学习的这组课文读写训练的重点是:事物的静态和动态。我们前面学的《鸟的天堂》和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草原》都是本组课文的示范文。学习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这篇访问记,不仅要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要认真学习作者是如何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对事物进行静态和动态的描写的,使我们读后觉得又具体又生动。
(二)学生听录音,了解主要内容。
学生听配乐朗读录音,想象一下:
1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
2草原人民是怎样待客的
(三)学生自学生字、新词。
(四)检查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下面生字、新词:“渲染、勾勒、迂回、鄂温克、天涯”,先正音、正形、再讲词义。
(渲染: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湿润物象,使它分出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引申为文学创作中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行为、心理描写来突出形象的一种手法。勾勒:是绘画时用线条勾出的轮廓。迂回:弯弯曲曲,来来回回地环绕。迂,曲曲折折绕弯;回,旋转、环绕。鄂温克:我国少数民族之一,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涯,水边。)
2让学生自己提出不懂的生字、新词。(有些词让学生互学互帮,教师给予适当的指点;有些词语留到讲读时解决;有些词语课后个别解决。)
(五)弄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分段。
1这篇访问记按什么顺序记叙了访问的过程(这篇访问记按地点转换的顺序写了访问的过程:初入草原→接近公社→蒙古包外→蒙古包里→告别草原。)
2按访问的过程。课文可以分为几段为什么
(可以有三种分法:(1)按自然段和前面的分析可分为5段;(2)按初见草原景色→访问陈巴尔虎旗公社,可分为2段;(3)按初入草原→途中见闻→蒙古包外、内,可分为3段。学生按其中哪一种方法来分段,都可以。)
(六)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并说说每一段段意。同时检查字词掌握的情况。
(第1段:看到了草原的美丽景色。绿毯、勾勒、骏马、奇丽、柔美、渲染、回味、茫茫、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第2段:初入草原,快到公社时看到的景色。疾驰、迂回、洒脱、襟飘带舞。第3段:蒙古包外的握手欢迎。第4段:蒙古包内的盛情款待。拘束、羞涩、鄂温克。第5段:斜阳下的话别。天涯、斜阳。)
(七)作业。
1在作业本上练习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2熟读课文第1段。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课文第1、2段,体会草原静态的美和主人欢迎客人时的热烈欢腾场面,加深对事物的静态和动态的理解。
(二)体会文中比喻句的内容及作用。
(三)了解文中关联词语的运用。
(四)背诵课文第1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体会草原静态的美和主人欢迎客人时的热烈欢腾场面,加深对事物的静态和动态的理解。
(二)背诵课文第1段。
三、教学过程
(一)讲读第1段。
1默读,分层次。思考:课文第一段写了什么分几层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课文第1段写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景象。课文分两层写。先写看到草原的景象,后写产生的感想。)
2再读,思考:作者初入草原,看到的景色怎样作者是抓住哪些景色来写的为什么抓住这些景物写
(读后讨论。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奇丽景色,他抓住天空、空气、小丘、平地、羊群这些景物来写的。因为这些景物显示了草原的特色。)
3细读、思考:
(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些景物的
(从天空到地面,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写。)
(2)作者是怎样从天空到地面,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运用生动的语言来描绘草原的美丽景色的
(让学生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
(3)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让学生自己出声读第1段第1层,要求学生细心体会,认真想象。重点说说下面三个句子:①“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②“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③“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4默读、思考、朗读: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情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说一说“境界”一词的意思。读时注意理解“既……又……”的并列关系;可用“美丽”或“壮丽”与“奇丽”作比较,理解“奇丽”一词用得恰到好处。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表达作者感受的两个句子。)
5指导学生背诵第1段课文。
(让学生按课文描写顺序和景物特点,边读边想象,把这段课文熟读成诵。)
小结:祖国的草原这么美。这段课文思路清晰,从看到的到感受到的,按从上到下的观察顺序描写景物。作者第一次见到草原,就能抓住景色的特点来写,把景物和感受联系在一起,即景抒情,情景交融。作者在描写初见草原的景物时主要运用了静态描写,为我们展示一幅草原静态美的图画,但静中又有动,例如写羊群。
(二)讲读第2段。
1指名读第2段。
(教师提示:学习课文第2段,我们要学习作者如何按照地点的转换,抓住事物与环境的联系、变化的特点,运用动态的描写方法,把文章写得又形象又生动。)
2阅读、思考:写作者访问陈巴尔虎旗牧业公社途中,这段课文可分为几层
(可分为两层:①初入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②快到公社,主人到几十里外迎接客人。)
3讲读第1层课文。
(1)作者乘汽车进入草原,最初有什么感觉(草原十分辽阔。)从课文哪些语句看出草原十分辽阔(“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
“洒脱”是什么意思(不受拘束。课文指行动自由,不受限制。)
(2)“初入草原,听不到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这些描写说明草原环境有什么特点(十分静寂。)
(3)初入草原,环境的特点是辽阔、静寂。后来呢草原环境有什么变化从什么地方开始变化的
(草原的环境有了变化,从见到一条河开始变化。)
(4)看到了河,环境有什么变化隐隐有鞭子的轻响说明了什么
(说明有人了。)
(5)为什么有了河,草原的环境就有了变化(有了河流、水草长得茂盛,蒙族人民就会把牛、羊、马群赶到这儿来放牧。)
4讲读第2层。
(1)指名学生读第2层。
(2)“疾驰”、“襟飘带舞”是什么意思
(3)作者为什么用一条彩虹比喻来欢迎远客的蒙族男女老少
(因为他们突然出现在远处的山丘上,而且都穿着颜色鲜艳的衣裳,这样既恰切又形象地表现了蒙族人民欢迎客人的热情。)
(4)当主人见到客人时,草原的环境有什么变化从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小结:作者初入草原,看不见什么东西,听不见一点声音,处在这种环境使人产生一种辽阔、静寂的感受,接着作者快到公社时,看到了牛羊成群,主人热情迎客,听到了各种声响,自然引起一种兴旺、热闹的感受。作者的感受由静到动,是因为他所处的环境在变化的结果,这说明,环境变了,事物也在变化。
(三)作业。
1背诵课文第1段。
2练习课后作业第1、3题。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课文第3、4、5段。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的草原不仅景色美,而且草原的人更美。
(二)体会课文结尾的含义。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习课文第3、4、5段。认识到祖国的草原不仅景色美,而且草原的人更美。
(二)体会课文结尾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文第1、2自然段,作者抓住访问的经过和草原环境的变化,让我们读了觉得祖国草原的景物是多么美。现在学习课文后三个自然段,我们会进一步知道草原的人更好。
(二)讲读3、4、5自然段。
1让三名学生各朗读一段课文,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1)这三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内容
(2)主人热情好客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表现蒙族人民热情好客的词句。
2读后讨论交流。
(1)主客是怎样见面的作者运用哪几个动词来表现激情洋溢的气氛手是怎么握的怎么笑的怎么说的这些表现什么你体会到主客见面时大家的心情怎么样用欢乐、热情的感情朗读这一节课文。
(2)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招待客人的从这节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蒙汉两族人民情谊很深为什么“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3)客人告别时的情景怎样“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诗句中的“何忍别”是什么意思第1句怎么讲(蒙汉两族人民的情谊如此深厚,怎么舍得分别呢)第2句中的“话”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怎么讲(“话”是互相攀谈,送别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在遥远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直到夕阳西下,人们还在互相攀谈,依依不舍地告别。)用在诗句结尾的作用是什么(这两句诗表达了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4)哪些地方体现了蒙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表现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①穿着各色的民族服装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②用手抓羊肉和奶酒招待客人,席间姑娘们还要唱民歌;③饭后表演套马、摔跤和民族舞蹈。以上这三方面表现了蒙古人民的风俗习惯。)
(三)总结全文。
1从全文看,前面两段主要是写什么
后面三段主要是写什么
(课文前两段主要讲草原景物的美,后三段主要讲草原人民的美,说明蒙汉两族人民感情深厚。)
2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写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但为什么要以草原为题呢
小结:这篇课文主要写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中心是表现蒙汉人民的友好情谊,歌颂各民族的团结。作者以写草原之美衬托蒙族人民的心灵之美,民族团结的精神之美。同时,也写出了草原的独特的风光形成了蒙族人民独特的风俗,独特的民族气质——热情豪爽。作者描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远道迎接、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草原的静态美和蒙族人民欢迎客人的热烈欢腾场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作业。
1找出课文中的比喻句,读一读,想一想把什么比作什么,然后抄写在摘抄本上。
2练习课后练习题第4题。
《美丽的邂逅》是陈升在2008年12月19日发行的一张国语录音室专辑,由滚石唱片发行,由陈升担任制作人,共收录了11首歌曲。
《美丽的邂逅》这张专辑每首歌都长得完全不相同,细节丰沛,需要慢慢听、仔细听、才能在听众耳里长出自己的模样。
该专辑依然忠于陈升一贯的歌唱立场,不骄不躁,语重心长。开场曲叫《卖水》,继续他的冷感风格。《骗子》曲风又回归到陈升挚爱的摇滚路线。
2009年7月5日,该专辑在第九届华语音乐传媒大奖中荣获“年度国语专辑”奖项。
扩展资料创作背景
2008年12月,陈升推出专辑《美丽的邂逅》,他刚过完自己的50岁生日,而这一年,同时也是他出道20年的纪念。所以,出于年份的特殊性,这张专辑也显得尤其重要。
关于《骗子》这首歌的创作,他谈到了这20年的感触,他认为自己还是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心虚,因为这20年来他写的东西,其实很多都是抓取来的。
所以他在专辑中写了一首《骗子》,并为此附了一段文案,他并不是一个不愿意负责任的人,他想承认过去他抄袭了一些人的歌,但又说不上来,哪些歌是抄袭人家的,抄歌很容易,抄袭别人的生命经验却很难。
关于以前的歌,究竟有哪些抄袭的痕迹,陈升没有细说,但他却把这份情绪写在了专辑中那首作为20年纪念的作品《骗子》当中。
参考资料:
邂逅 “邂逅”读作xiè hòu
出自《诗经·国风·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邂逅”来源于此诗
“邂逅”这个词主要是指偶然的、不期而遇的
它主要指相遇的偶然性,可以用作对事件、人物的相遇,但人们经常用这个词来指带男女相遇,通常带有男女之间情分、缘分的含义。
相关词语
不期而遇:一朝邂逅成相识。
不期而遇 可以用来指以前见过的人也可以用来指不曾相识的人是不期而遇之义,又含有一丝缘分。
邂逅不偶 :碰巧不遇合;意外不成功。
另外,偶然≠邂逅 偶然强调事件发生发生的偶然性,重点强调是事件发生的性质偶然
邂逅强调的是这件事情本身偶然,即强调遇到这个过程
邂逅用做人与人相遇时,相遇的双方可以是曾经已相识也可以是曾经不相识。
这要根据语境来判断
例如电视剧里经常看到的(或者XX小说写的)“我在XX再次与你邂逅”有再次不经意相遇的意思 此时语境中有暗示说明相遇之前双方相识。
如果语境里没有明确暗示则认为之前不相识 。
又如XX在回忆录中写道:在那个青春烂漫的岁月里,不经意间与你邂逅……”这通常认为是相遇之前双方不相识。
很多人把“邂逅”片面理解为双方此次相遇前是不相识的,这是不全面的。
现在这个词被经常使用在男女异性相遇之间,这里有必要强调一下,同性之间也是可以使用“邂逅”这一词的。
同样邂逅是遇见的意思
但是
遇见一个人,可以是熟悉的,认识的,或是陌生的。
邂逅一个人,便只能是陌生的,素未谋面的人。
本来邂逅是偶然相遇的意思,那么也就是偶然的遇见了。可是感情丰富的我们不该只局限在字面的意思,不是吗?邂逅是包含了浓浓情感的,是“暗里回眸深属意”的感觉,是不期而遇的感觉,也或许之后,便是一种伤感,落寞,留恋,想念的感觉。邂逅的过程,对邂逅的幻想通常都是美妙的,可是邂逅之后的结果呢,多半就不那么令人满意与开怀了。
不过,我们不都该在意过程,而不是结果吗?
总之,邂逅是种美丽的感觉
1、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丽,文中形容我国的音乐、舞蹈、绘画、雕 刻等艺术由于汲取了西方文化的长处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精美绝伦。
2、翠色欲流:快要流出来。形容绿色浓润得像要流淌下来似的。
3、清鲜:清爽而新鲜。
4、明朗:本课形容光线充足。
5、一碧千里:千里:形容宽广。一片碧绿,十分广阔。
本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通过写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依次描绘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蒙古族人民热情迎客的场面与主客饮酒联欢的场面。通过这些画面的刻画,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释义:两人偶然不期而遇是一件很美丽的事情。
出处:《诗经·国风·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老。
近义词: 偶遇、巧遇,不期相遇
1 描写草原的美丽的四字词语有那些
描写草原的美丽的四字词语有很多,比如千沟万壑、苍翠欲滴、一望无际、万马奔腾、绿草如茵、一望无垠、一碧千里、翠 流、沃野千里、广袤无垠、草长莺飞、莺歌燕舞等。
一、千沟万壑
解释:形容沟壑极多;比喻道路坎坷不平。
出处:俞林 《在太行山上》:“这太行山里是千沟万壑。”
二、苍翠欲滴
解释:苍翠:深绿。形容草木等绿色植物仿佛饱含水份一样。
出自:宋·郭熙《山川训》:“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白话文:“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深绿的像要滴下来,秋山明净,像化妆,冬山惨淡而去睡觉。”
示例:在这块地面上,苍翠欲滴的树木……一株株一丛丛地生长着。 ——秦牧《沙面晨眺》
语法:补充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近义词葱翠欲滴
三、一望无际
解释:际:边。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
出自: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四回:“一望无际,似有千里之遥。”
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地域辽阔
近义词无边无际、一望无边、无远弗届
反义词一步之遥、连绵起伏、一衣带水
四、万马奔腾
解释:成千上万匹万在奔跑腾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
出自: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钱多处白丁横带》:“空中如万马奔腾,树杪似千军拥沓。”
白话文:“空中像有万匹马在奔跑,树梢上像有千军拥沓。”
示例:外面的万马奔腾似的爆竹声送进他的耳朵里来。他在房里坐不住,便信步走出来。 ——巴金《家》十三
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气势磅礴、声势浩大、热火朝天、千军万马
反义词一潭死水、万马齐喑、死水微澜
五、绿草如茵
解释:绿油油的草好像地上铺的褥子。常指可供临时休憩的草地。亦作“碧草如茵”。
近义词碧草如茵、芳草如茵
出处小学六年级下册苏教版课文《孔子游春》:绿草如茵的河畔,弟子们围在老师身边,有的蹲着,有的坐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