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邂逅春天的——”为题,写一篇文章。700字以上。

高中作文,“邂逅春天的——”为题,写一篇文章。700字以上。,第1张

1 邂逅春天的梦

现在,是正午时分,天公不作美,下起了蒙蒙细雨。两只结伴飞回的燕子,用翅膀将春雨斜织出的银幕一剪。不过,没一会儿,银幕又合上了,仿佛是一个节目出演了,可没一会儿又回去了。水泥路在这天气里显出了一种略带黑色的颜色,向人们表达出了一种庄严的气派。小苗升出头,向着天空,望着细而不大的雨,奋力地吮吸着,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努力地吮吸着母亲的奶一样。

当然,那座建立在许多房子中央的后修村的学校,也同样笼罩在蒙蒙细雨斜织出的银幕中。

这时,一个春雷惊醒了长眠在地下的春笋,他们在竹林中淋浴着春雨,感受着春雷那一声声有力的响声,开始了他们的成长之旅。

不知在什么时候,雨悄悄地停了,竹林一下子变得十分幽静,雨水积起的大大小小的水洼。竹叶显得异常青翠。时不时竹叶上的水滴在路旁的水洼中,发出了——叮叮咚咚的声音。这仿佛是一场春雨的余韵。

“叮叮叮……”伴随着一阵下课铃,同学们的欢笑顿时飞扬了起来。这笑,是那么的纯洁无邪,似乎长了翅膀,飞上了天,飞到了田野,树木,房屋的顶上,还飞到了在田野里劳作人们的心里。

可是,在这么快乐的时候,却有一个背着兔子书包的女孩慢吞吞地走了出来。那书包沉沉地,似乎把书包上的小兔子都压得透不过气来了。哎,这不是隔壁班的梦谣吗!我吃惊地张大了嘴巴。原来她不是常常又蹦又跳的嘛,听说她还是隔壁班的佼佼者嘛,别人还给她取了个绰号叫;“快乐的佼佼者”。这现在怎么……

噢!原来这次考试失利了啊,不过,也第二名啊。切!原来第一名是她的劲敌方敏之啊,难怪她会这样。

“快乐的佼佼者,怎么了?”一个轻盈的像是一只小鸟。“飞”了过来,原来是李子啊!她快乐地发狂了。

李子和梦谣并肩走着,解开了梦谣的心结。她们“飞”着来到田野里玩耍,你追我赶,活像只小鸟。她们快活地飞翔着,嬉戏着。梦谣书包上的兔子似乎也轻松了许多,快活了许多。

这两只小鸟飞着,飞着,飞出了田野,飞出了村子,飞出了心胸……飞到了春天的梦中……

2 邂逅春天的美好

春天是收获心情的季节,也是收获文字的季节。——题记

天气突然热起来了,春天还没站稳脚步,夏天就跟着来捣乱了。也好,天一热,春意更浓了。松树、桦树、柳树早已绿上枝头、满眼葱茏。而一颗颗站了一冬的、五大三粗的白杨树,在升温的威胁下,也慌慌张张地吐出新绿,不过,那些初绿的颜色暗淡无光、死气沉沉,好像还没睡醒似的,也许它们刚来到这里,对环境还不太适应和熟悉,总有一些拘束和陌生,不过,用不了几天,自然会变得翠绿葱葱。

我仔细观察,它虽然起步缓慢,但非常有个性,与众不同,首先它挺拔高大、粗犷有力,有一种虚怀若谷的大树风度,气势磅礴、铿锵有力的气质令人望而生畏。

其次,它含蓄而又谦逊,朴实而又坚韧,厚重而又踏实,它不声张、不炫耀、不流露,不争强好胜,不在乎生长的条条框框,不理会指手划脚、趾高气扬的说教与呵斥,在得与失面前,不卑不亢、宠辱不惊,而且那么执著,那么自我地坚持成为自己。

一簇簇粉红的丁香花,正开、正艳、正浓,轰轰烈烈、红红火火,把枝藤围得满满当当、挤挤挨挨地挂满枝头,像一串串通红的糖葫芦,令人垂涎欲滴。

一群长不大的孩子,正在丁香花丛中追逐嬉闹、疯拥玩耍,清脆爽朗的笑声绊着花的一身灿烂和阵阵磬香,甩过山岗,溅落在林荫下

稠里子花、山丁子花也开在正当时,满树的绿叶搀着满树的白花,叶宠着花,花恋着叶,白生生、绿油油、香飘飘,宛如窈窕的白衣素女,风姿卓越、淡雅清馨,令人春心涌动、放浪开怀。

耗子花、蒲公英花,还有那些不喜欢透漏姓名的野花在五彩缤纷的目光中纷纷相遇,花的血脉和肌理一目了然,你甚至还能感受到它们跳动的脉搏和挺着胸膛扇动的呼吸。

脚下沟壑中一汪河水,正在绿汪汪的草塘里一路欢畅地穿过大地,当我习惯了静止的目光陡然跌落水中,溶解、稀释成湿淋淋、亮晶晶、滑溜溜的浪花,在河水转弯的地方翻着跟头,回头望一望苍然站定的我,带着无以言表的心事匆匆地奔向深远、明亮而又不明所以的与我无关的世界。

时间在晃动、颤抖,整个世界都在向水中聚集、停靠,等待着逐一离去。我无法忍受这“无止境的带走”给我的不安、惊慌、折磨和伤害,走向水去河还在的两岸,在茂盛的青草中寻找一种自我平衡感

别人赞美春天是花团锦簇、桃红柳绿、春意盎然、生机勃勃、万物峥嵘、美轮美奂、目不暇接、无与伦比,而我描述春天是翠生生、绿油油、香喷喷、花搭搭、甜滋滋。是满山撒野的新绿,是满地撒娇的山花,是满河撒欢的流水,是眼中堆满的喜悦,是心里装满的笑声,是浑身沾满的花香。

春天是山的味道、水的味道、风的味道、云的味道,春天是山的形状、水的形状、风的形状、云的形状,春天还是树的颜色、花的颜色、草的颜色、彩虹的颜色。

春天是万事万物看清楚、想明白一些事的坦然,是人心对淳朴的、自然地天地生命观的敬仰和眷恋的感触。

我依赖并仰仗着春天小心翼翼的宠爱,享受着安于生命的美好

“人行朝阳里,鸟度晨风中,路人对我笑,万物曾相识”。迎着薄雾,穿行于城市的东西,深呼吸早春的诗意,留在心里是默默的惬喜,一如晨曦里含笑的花蕾。透过眼前繁华、整洁的街道,抬眼看那枝头跳跃的鸟儿,想着路边辛勤的清洁工,他们都会给你联想,妆点你烂漫灿然的心动。我的心有滔滔的流水,检阅着小城不断变幻的旖旎风光,享受着春带来的超然、平静与灵动。

春来了,是蕴藏了一个冬天的诗意,点燃我拔节的活力与激情;春来了,是静观了一季的禅美,让我灵魂的世界氤氲着智慧的馨香;春来了,请抛弃所有的烦恼,想想生命的过程,原本就应该是一场从容的约会;春来了,看得意的春风行于水上,感知大自然的清爽,唤醒你微颤的心波;春来了,我们当象一群翱翔歌唱的飞鸟,迎接岁月带来葱茏的遐想。乐看世事变迁,风景这边独好。你准备好了吗?

跟我来吧,快去超越梦想,把生活的外美和生命和与内秀来一个和谐的统一,让春来的消息焕发你内心的勃勃生机。绿意、蓝天、还有流水会把你引向哪里?大地哺育了你,你孕育花一样的生命。看,那花枝摇招展的春姑娘,摇曳在晨风中的美,会带给你雪花般曼妙的狂想。轻轻拂平你飞纱一样的情怀,用心去感知春悄悄带来的神韵,它就会萦绕在身边,不需要你的发现。

冬已经过去,我知道,我会慢慢拥入你的怀抱。透过每一缕阳光,我们都能看到太阳;拾起路旁小草身上的每一颗露水,都可以直达心灵。听,那珠山下清泉的声音,就是一盏照亮希望的明灯,熔化你冬天所遇的寒冰。生命的话题,原本就是轮回的四季;向往的幸福和安宁,本应是我们不该放弃的教义。春牛反刍的真谛,原来就是春夜无声的美。

紫燕呢喃,春意阑珊,涌动于内心细腻的情感,有如眼前青山一样连绵。我想停留在这棵小小的青松旁,倘佯着春天的气息;我想带着所有的梦想,在春风里开上窗户一叶,然后再把酒眺望;我想拿一汪水府庙的春水,荡涤心灵你所有的尘埃,露出你沉醉的诗意。春天,在诗意中栖居,在诗意间沉醉,让我们一伸手就触摸到了春的律动和芬芳。

“春在何处,星城十里路。竹外桃花三两枝,一帘幽梦匆匆。”春华易逝,请不要忘了抓住春天的手,因为希望就是你不远的前方。快去赶赴一场约会,和春风做伴,与你心爱的人来一次心灵的旅行,然后不醉不休。邂逅春天,就是当下的一种美。

三月,又是东风春日,窗外,柳絮飞扬,花红艳影,破土后的春芽在和熙的暖风里瞬间铺平了大地,像画家挥洒的水彩将巨幅春意图平展在蓝天白云下… 春天真的来了,报春鸟蹲唱枝头似乎更改了往年的旋律,啁啾的鸣叫声在细软的空气里忽近忽远,平添了几许喜悦与离愁。是啊!春是三分的,二分尘土,一分流水,一年光景一年心。

北方的春天还不是踏青的日子,春光虽暖,倒春寒时时袭来,人在春天,闲情总有几许,春天好客,美不容辞,偶尔的一种心情就把自己潇洒洒扔在春风里,满眼秀色的旷野柳絮飞舞、花气香风轻拂面颊,只须深深的吸一口气就会陶醉许久,还有什么比放松更惬意的时光呢?杜甫有诗:癫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可见古诗人杜甫已为春天的桃柳而癫狂不已,柳丝轻拂宛然少女柔顺的长发,飘荡出青春的气息,轻撩出萌春的悸动,我不喜欢桃花的“轻薄”,却欣赏桃花的浪漫,花开花落逐水而去的潇洒姿态,只为一季风景而香消散尽,留下千年文人的诗句,桃花诗里贮藏多少日出星落,多少感念偏频,然而,年复一年,桃花依旧笑春风。

晴朗三月,也曾有过细雨斜织的清晨,睡梦中隐约听到春光脚步的琴弦,滴嗒有序,那销魂的一刻,没有丝毫的惊扰,静赏细雨报春的消息,痴醉之感几乎把昨夜全部忘记,却又不能完全忘记,留下一点影子,阴阴凉凉的添一份淡淡的惆怅… 雨是有灵魂的,丝丝缕缕的入心让人多了思考和凝重,季节里,多少人雨中挥别,多少人雨中上路,其实上路与否并不重要,让心灵在现实中抽身走向远方… 人就是这样,在新奇中产生爱,在消磨中失去爱,在探询中发现美,在消耗中淡漠的过程… 人啊人,茫茫红尘谁为谁频频辉手?谁为谁相顾无言?休怪季节,春是有感情的,自然界的风景早已是我们心灵赴约的邂逅!只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可叹!自然界的春天去了又来,为什么人生的春天一去不复返了呢?

春来草自青,人在春天倍精神,很多人喜欢用一朵花开的时间祝福爱情,我珍重友情,一棵春草,一朵小花都带走了我的怜悯之心,因为它给我芬芳与清香,给了我生命的瞬间感动,让我的灵魂有所归处,友情路上,一首李白赠汪伦的诗句感人至深,“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那桃花潭水的美境也不及友人情啊!

春事匆匆,来不及回味,携一缕情怀上班路上,掬几首诗韵醉看晚霞,月上柳梢,梦醉几回,几声长吟短诵寄情长空万里云。

春事匆匆梦里惊 相逢本是一场梦 君赠为我歌一首 我将为君歌一曲

走进大自然的风景,心灵已经安家,春天最大的乐趣是感受生活,快乐的活在当下,尽心就是完美。

冬爷爷带走了大地的严寒,春姑娘也准备好了新一轮的旅行。她派出了她的小使者,到人间来散播她即将到来的消息。

  “大家好,我是春姑娘的使者!春姑娘要来了!”“是吗?”“天哪,太快了吧!太快了吧”来不及多说,大家都忙着去做准备迎接春姑娘了。

  蓝天姑娘穿上了一件蓝色的纱裙,把原来就碧蓝的自己,打扮得更加清新靓丽。她还戴上了许多白云发卡,使自己更加美丽动人。大地姐姐披上了一件漂亮的绿丝绸,召唤花儿妹妹来打扮自己。小草弟弟也不甘示弱,戴上了一顶绿色的宝石皇冠,披上了一件帅气的绿披风大家都花尽心思的打扮自己,都想给春姑娘展示最美的自己。

  春风,春雨,太阳也忙了起来。春风轻拂大地,把春姑娘快要到来了的信息传递给世间万物。春雨小弟弟更是调皮,掉下了几粒“银豆豆”,因为太阳公公又一次把他的“泼水节”给搅和了。太阳公公则在一旁忙不迭说对不起,时而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嘴中呼出的热气洒向万物众生。

  小鸟们也展开了很久未展示的歌喉:“欢迎春姑娘!”“谢谢春姑娘带来了勃勃生机”小朋友们更是忙得不亦乐乎,他们穿上了自己最美的衣裳,一起唱起了动听的歌谣:“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

  正在大家忙得手忙脚乱的时候,小草弟弟突然问道:“春使者说,春姑娘两天后就到,但现在已经第五天了,怎么还没有看见她呢?”“对呀,春姑娘呢?”大家也产生了疑惑。“我们快去找春姑娘吧!”蓝天说。于是大家都四处寻找了起来。这时,聪明的小朋友喊道:“大家不用找了,春姑娘不是已经来了吗?”大家纷纷思考了一会,都恍然大悟:“对呀,春姑娘已经来了!”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知道春姑娘在哪里吗?

转瞬间严冬已逝,春天已悄悄地来到人间。春天,是美好的季节,是充满诗情的季节;春天,又意味着一个生机勃勃的开始。自古以来,诗人喜爱春天,赞美春天,是因为春天景色宜人,处处皆可入诗。漫步古诗百花园,只见咏春诗姹紫嫣红、争奇斗艳,令人目不暇接,随意采撷几朵,慢慢品读,不知不觉已陶醉其中。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这是北宋诗人秦观的《春日》。这首诗写雨后春景。瞧,雨后庭院,晨雾薄笼,碧瓦晶莹,春光明媚;芍药带雨含泪,脉脉含情,蔷薇静卧枝蔓,娇艳妩媚。这里有近景有远景,有动有静,有情有姿,随意点染,参差错落。全诗运思绵密,描摹传神,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十分惹人喜爱。

“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春日》。这首诗写春天早晨之景。耳盈鸟语,目满青枝,绿红相扶,异馥诱人。诗人寥寥几笔,一幅春意欲滴的画面便展现在读者面前,然后,诗人索性止笔,不再描写春景,转而抒情。春意浓郁,灵感忽生,但诡谲的诗人却用“已难寻”的遁词来诱使读者自己去感受春意,这种虚实相生的方法,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远目随天去,斜阳着树明。犬知何处吠?人在半山行。”这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春日》。这首诗写春天傍晚之景。斜阳披丛树,绿地与天接,犬欢叫,人晚归。这首诗自然贴切,常中见巧,平中见奇,将读者带进全景式的春之氛围,这里有春之境的美妙,有春之色的绚烂,有春之味的浓烈,有春之声的和悦,置身其间,人们会敞开胸襟,尽情欢歌。

“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窗含远色通书幌,鱼拥香钩近石矶。”这是唐代诗人李贺的《南园》。南园的春天,生机勃勃,富有意趣。春水初生,乳燕始飞,蜂儿采花酿蜜,鱼儿拥钩觅食,这些都是极具春天特征的景物,而远景透过窗户直入书房,使人舒心惬意,欢欣不已。这首诗生动传神,清新流转,读来令人神清气逸。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是南宋和尚僧志南的《绝句》。这是一首描写春游的绝句。春光明媚,勾起了出家人的游兴,于是走出庙宇,观赏春光。驾着小篷船出游,将船停泊在古树下,拄着藜杖桥东漫步。虽是平铺直叙,但古木阴中停泊着小船,这个画面很雅,很古朴,颇如一帧中国古代的文人画。后两句准确精练地表现了春天杏花盛开,小雨纷纷,杨柳飘舞,东风和暖的美丽而宜人的景象,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这首诗情与景汇,物与心谐,诗人抓住春风春雨的特点,略加渲染,便透露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是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一、二句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春天里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二月里,春光明丽,草长莺飞,杨柳以长长的枝条轻拂堤岸,好像被美好的春色陶醉了。三、四句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他们的欢声笑语,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气。这首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给读者以美好的情绪感染。

“阴阴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这是宋代诗人晁冲之的《春日》。这是一首寓情于景的惜春诗。全诗四句四景,小溪明净,细雨翻萍,鹅鸭嬉戏,桃花逐水,画面十分鲜明,历历如在目前,令人悠然神往。诗人以鹅鸭“趁桃花”的景象寄自身的感慨,春已去尽,鹅鸭不知,故欢叫追逐,无忧无虑,而人却不同,既知春来,又知春去,落花虽可追,光阴不可回,诗人的惜春之情,溢于言表

春天的色彩

春天的颜色真是五彩缤纷,太阳是红灿灿的,天空是湛蓝的,树梢是嫩绿的,迎春花是娇黄的……难怪诗人爱吟咏春天,画家爱描绘春天,因为春天是世界一切美的融合,一切色彩的总会。我很奇怪,这五彩缤纷的色彩为什么会不约而同地选择春天来到大地?

春天的雨是连绵的、柔和的,它滋润着大地,抚摸着大地,小声地呼唤着大地,在人们不知不觉的时候,他们竟悄悄地汇成了小河,积成了深潭。啊,原来是春雨给潭水带来绿色的生命。

风和雨总是结伴而来的。早春的,带点儿寒气的风,吹醒了万物,树梢绿了,大地绿了,连高耸的楼房的平台也绿了。宋朝的王安石有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说的多么好啊!但又何止是“绿”?

在风的吹拂下,满山满坡的野花睁开了眼,一朵、两朵,一丛、两丛……连成片,汇成海。人们面对这蓝的、红的、黄的……气势磅礴的色彩的海洋,烦恼没有了,萎靡没有了。感谢春天的色彩给我们带来向上的力量和信心。

再看看春天的天空吧。怎么天空也是五颜六色,使人眼花缭乱?啊,那是孩子们放的风筝。在蓝天白云映照下,千姿百态的风筝潇洒自如地飘舞着,飞升着,多么使人心旷神怡的景象啊!春天属于孩子们,天空属于孩子们,然而他们不是同时也在努力地打扮着春天,增添着春天的色彩吗?

但是,如果你俯下身子去仔细审视,你会发现在悦目的色彩中,还有零星的枯黄,那是残冬留下的痕迹。你也许会叹息:“真是美中不足啊!”是的,望着那几茎折肢断臂、垂头丧气的小草,谁还会有好心境?可是,你不妨削去枯黄的冬衣,你会有更新奇的发现,嘿!里面却是绿的!原来外表枯黄的小草也在孕育着,孕育着更美的春天。

我终于明白了春天的色彩为什么这样丰富:是春姑娘手中的彩笔勤奋地挥动着;是稚气的孩子们天真地打扮着;是被人们忽视的小草默默地孕育着。尽情地享受着春的色彩的怡悦的人们啊,你为春天的色彩贡献了什么?

  第一次看到马丁・戴维斯所著的《逻辑的引擎》是在书店里,当我看到前言的第一句话“本书讲述的是现代计算机背后的那些基本概念和发明出这些概念的人”时,“计算机背后的”几个字一下子吸引了我。于是二话没说,我就买下了这本书。同时,思绪回到了我刚工作的那一年……

作为一个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在工作之初的教学中,最引以为傲的就是自己熟练的计算机操作,在课堂上,我恨不得能多教学生几招。直到有一次上课,一个学生不经意地问我:“老师,您就知道教我们计算机操作,这计算机操作的背后究竟有什么秘密呀?”我愣在那儿,无言以对。从那时开始,“计算机背后”这几个字就一直刺激着我。

回到家中,迫不及待地翻开这本书,却发现这本“关于计算机起源的经典巨著”和我这个技术出身的教师的思维大不相同,书中的内容我竟然多半读不懂。我直接翻到书中关于计算机研制的章节,一头扎了进去。从雅卡尔的织布机,巴贝奇的分析机,艾肯、阿塔诺索夫的专用小型计算机,到莫齐利、埃克特成功研制出ENIAC。从电子管、晶体管,到存储芯片的发展,正如书中所说,ENIAC是工程上的极品,这台机器实际上是工程师和程序员们的计算机。我这才明白,计算机操作不等于真正的计算机技术,而是隐藏在计算机操作这个表象背后的计算机技术,让15000根真空管共同工作,让指令与数据共存,让存储器随机存取,把十进制转换成二进制。虽然那时我只读懂了书中关于计算机技术方面的章节,但视野却突然开阔了许多。此后的几年里,我都沉浸在计算机技术类书籍的阅读中,从硬件到软件、从物理设备到程序算法,我感到自己仿佛已经窥视到计算机背后的秘密了。

正当我信心满满之际,给我当头一击的没想到还是《逻辑的引擎》。几年后一次无意中的翻阅,我被书中的一个故事所震动。故事讲述的是,1945年一群专家定期会面,对ENIAC的继承者EDVAC进行讨论。随着讨论的深入,专家们的言辞开始变得激烈,渐渐分成了两派――“工程师”派和“逻辑学家”派。“工程师”派的领导者就是埃克特,他对自己在ENIAC上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不过,EDVAC最终设计报告的署名者却是“逻辑学家”派的领导者冯・诺依曼。报告毫不在意工程细节,而是提出了以冯・诺依曼结构而闻名的今天计算机的基本设计。正如书中所说,尽管ENIAC是工程上的极品,但它却是一堆逻辑上的东西。从耗资1000万美元的超级计算机到今天的微小芯片,所有的计算机都是“冯・诺依曼机”,都是冯・诺依曼基于图灵在20世纪40年代所提出的计算机的基本结构的变种。

原来,在计算机技术背后还有逻辑、数学的支撑。我从书中叙述计算机技术的章节开始延伸阅读,慢慢理解图灵提出的图灵机模型,理解冯・诺依曼提出的存储结构原理,理解计算机技术背后的计算机科学,也从最初只读懂1/4内容,到现在的一半内容。虽然计算机背后的秘密之门又被我推开了些许,但这次我反而没那么激动、兴奋了,因为我始终惦记着书中还没读懂的另一半。

当我真正能按着书中的逻辑脉络自然地读完全书时,时间又过去了5年,这时,计算机科学类的书也不知被我翻过多少本了。这次真正意义上的贯穿全书的阅读也使我隐约发现了隐藏在计算机技术、科学背后的终极线索。在“译后记”中,我找到了全书的钥匙:“尽管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但很少有人了解其背后的思想,很少有人知道如此复杂精妙的机器所依据的是什么。它被设计得越来越方便使用,以至于我们几乎不再对它背后的奥秘感到好奇……”我开始试着慢慢理解以前没读懂的那一半,试着理解莱布尼茨的普遍文字思想,理解布尔、弗雷格、康托尔、希尔伯特、哥德尔等人的思想。尽管还不能完全领悟这些思想的精髓,但我开始懂得,再复杂的东西也是由简单的思想一点点发展起来的。若要了解计算机的本质,我们就必须剥开华丽的技术外衣,去寻找最底层的思想。

真正的经典都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一本《逻辑的引擎》,工作之初我只能从中理解计算机技术,看懂全书的1/4;5年后,我才慢慢理解计算机科学,看懂全书的一半;10年后,我尝试着理解计算机思想,开始一窥全书的真貌……

这次与《逻辑的引擎》的邂逅,我已在信息技术教师的道路上艰难前行了10年。从对计算机操作背后是什么的探索开始,沿着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科学、计算机思想之路一边读,一边思考。阅读、思考、感悟、成长,这不也正是许许多多和我一样的信息技术教师的成长之路吗?

与此同时,我也感受到信息技术课程10年的跳动脉搏。从最初的重操作应用,到强调真正的技术,再到今天深入挖掘技术背后的科学原理、思想。正如《庖丁解牛》中,庖丁在给文惠君讲解自己19年解牛的体会时所说的:“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仿佛又回到刚工作时的课堂上,一个学生正冲我大声问道:“老师,计算机操作的背后究竟有什么秘密呀?”我面带微笑,徐徐道来……

(作者单位:北京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11211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2
下一篇2023-11-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