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英文简介
Introduction
Picasso, Pablo Ruiz y (1881-1973), Spanish painter, sculptor, printmaker, draughtsman, designer, and ceramicist who spent most of his career in France He was the most famous and prolific artist of the 20th century and exercised enormous influence on his contemporaries
II Early Life and Work
Picasso was born in Málaga on October 25, 1881, the first child of a middle-class family His father José Ruiz Blasco was a mediocre painter who earned his living as a teacher of drawing Like many Spaniards, Picasso took his mother's family name as his surname
Picasso showed artistic talent at an early age His first surviving drawings were done when he was nine By his early teens, it was clear that he was exceptionally gifted In 1895 his family had moved to Barcelona, and from 1896 to 1897 he studied at the School of Fine Arts there His large academic canvas Science and Charity (1897, Museo Picasso, Barcelona), depicting a doctor, a nun, and a child at a sick woman's bedside, won a gold medal when it was exhibited in Málaga He then spent a few months at the Academy of Fine Arts in Madrid, but by this time—aged only 16—he already had his own studio in Barcelona and was eagerly experimenting with a variety of styles
III The Blue Period
In 1900 Picasso made his first visit to Paris, the goal of every ambitious artist, and for the next four years he divided his time between there and Barcelona He found the bohemian street-life of Paris fascinating, and his pictures of people in dance halls and cafés show how he assimilated the Post-Impressionism of Paul Gauguin and of the Symbolist painters called the Nabis The themes he found in the work of Edgar Degas and Henri de Toulouse-Lautrec, as well as the style of the latter, exerted the strongest influence Picasso's Blue Room (1901, Phillips Collection, Washington, DC) reflects the work of both these painters and, at the same time, shows his evolution towards the Blue Period, so called because various shades of blue, well suited to the melancholic subjects that he favoured at that time, dominated his work for the next few years (1901-1904) Expressing human misery, the paintings portray blind people, beggars, alcoholics, and prostitutes, their somewhat elongated bodies reminiscent of the style of El Greco
IV The Rose Period
In 1904 Picasso settled in Paris, living in a shabby building known as the Bateau-Lavoir (“laundry barge”, which it resembled) He met Fernande Olivier, the first of many companions to influence the theme, style, and mood of his work The next year or so of his life is known as his Rose Period, when blue was replaced by pink as the predominant colour in his work His subjects became more cheerful and included many scenes of the circus, which he frequently visited, and circus performers—bohemians outside respectable society—with whom he identified One such painting of this period is Family of Saltimbanques (1905, National Gallery, Washington, DC); in the figure of the harlequin, Picasso represented his alter ego, a practice that he repeated in later works
In 1909 Picasso moved out of the Bateau-Lavoir into an apartment with a maid By this time he had attracted influential patrons, such as the American writer Gertrude Stein, whose portrait he painted (1906,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and had gained the support of the art dealer Daniel-Henri Kahnweiler, whom he met in 1907 Kahnweiler introduced Picasso to Georges Braque, another young artist whose work he handled
V Cubist Painting
In the summer of 1906, during a stay in Gosol, a remote Catalan village in the Pyrenees, Picasso's work entered a new phase, marked by the influence of Greek, Iberian, and African art The key work of this early period is Les Demoiselles d'Avignon (1907,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 the title comes from the name of a street in the red-light district of Barcelona and the painting depicts five prostitutes, their figures aggressively distorted and the faces of two of them recalling the African masks that Picasso admired and collected at this time So radical in style was this picture—its surface resembling fractured glass—that it was not understood even by contemporary avant-garde painters and critics Spatial depth is absent and the ideal form of the female nude is restructured into facets—the essential features that distinguish Cubism
From the time of their first meeting in 1906 until the outbreak of World War I, Picasso and Braque worked closely together Inspired by the volumetric treatment of form seen in the late work of Paul Cézanne, they began to paint landscapes in a style later described by a critic as being made of “little cubes”, thus leading to the term “Cubism” They were concerned with breaking down and analysing form, and together they developed the first phase of Cubism, known as Analytical Cubism Monochromatic colour schemes were favoured in their depictions of radically fragmented motifs, whose several sides were shown simultaneously Picasso's favourite subjects were musical instruments, still-life objects, and his friends; one famous portrait is Daniel Henry Kahnweiler (1910,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In 1912, pasting paper and a piece of oilcloth to the canvas and combining these with painted areas, Picasso created his first collage, Still Life with Chair Caning (Musée Picasso, Paris)
The technique marked the transition to Synthetic Cubism This second phase of Cubism is more decorative, with colour playing a major role Picasso used Synthetic Cubism throughout his career, but by no means exclusively Two works of 1915 demonstrate his simultaneous work in completely different styles: Harlequin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 is a Synthetic Cubist painting, whereas a fine pencil drawing of his dealer, Vollard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is executed in his Ingresque style, so called because the draughtsmanship emulates that of the 19th-century French Neo-Classical artist 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
VI Cubist Sculpture
While he was creating this revolution in painting, Picasso was doing almost equally innovative work in sculpture Traditionally there had been two approaches to sculpture—modelling (in which the form is built up from a substance such as clay) and carving (in which the form is created by removing material from a block of stone or other suitable material) Picasso changed this by putting together sculpture from pieces of commonplace material (a development of the collage elements that he sometimes included in his Cubist paintings) An example is Guitar (1912, Musée Picasso, Paris), made of cardboard, paper, and string
Picasso's sculptures in this vein were generally small and almost in the nature of jokes, but the idea was soon taken up by other sculptors in much more ambitious form Among them was the Russian painter and sculptor Vladimir Tatlin, who visited Picasso in 1914 Tatlin's variations on Picasso's method became the foundation of Constructivism, a major movement in abstract art
VII Realism and Surrealism
After the outbreak of war in 1914, Picasso continued to work in Paris In 1917 he visited Rome with the writer Jean Cocteau to meet the Russian ballet impresario Sergei Diaghilev, whose company was preparing for a production of Parade (the storyline of which was by Cocteau and the music by Erik Satie) Picasso designed the costumes and drop curtain One of Diaghilev's dancers, Olga Koklova, became Picasso's first wife In a realist style, Picasso painted several portraits of her around 1917, of their son (for example, Paulo as Harlequin; 1924, Musée Picasso, Paris), and of numerous friends The couple moved into a grand apartment in Paris and Picasso became part of the fashionable world, losing touch with his bohemian youth
In the immediate post-war period Picasso painted for a time in a style that has been called “classical” and that marked a reaction against the experimental fervour of the pre-war years Several of Picasso's most imposing works of this time feature monumentally powerful figures that have something of the solidity and grandeur of ancient sculptures, for example Three Women at the Spring (1921,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 Others, such as The Pipes of Pan (1923, Musée Picasso, Paris), were inspired by mythology
This serenity was short-lived, however, for in the mid-1920s Picasso became interested in Surrealism and then started painting violently expressive pictures that reflected his despair at his increasingly unhappy marriage The Three Dancers (1925, Tate Gallery, London) is a key work in this phase of his career
Several Cubist paintings of the early 1930s, stressing harmonious, curvilinear lines and expressing an underlying eroticism, reflect Picasso's pleasure with his newest love, Marie Thérèse Walter, who gave birth to their daughter Maïa in 1935 Marie Thérèse, frequently portrayed sleeping, was also the model for the famous Girl Before a Mirror (1932, Museum of Modern Art) In 1935 Picasso made the etching Minotauromachy, a major work combining his minotaur and bullfight themes; in it the disembowelled horse, as well as the bull, prefigure the imagery of Guernica, a painting often called the most important single work of the 20th century
VIII Guernica
Picasso was moved to paint Guernica shortly after German planes, acting in support of General Franco, bombarded the Basque town of Guernica on April 26, 1937, during the Spanish Civil War Completed in less than two months, Guernica was hung in the Spanish Pavilion of the Paris International Exposition of 1937 The painting does not portray the event; rather, Picasso expressed his outrage by employing such imagery as a bull, a dying horse, a fallen warrior, a mother and dead child, a woman trapped in a burning building, another rushing into the scene, and a figure leaning from a window and holding out a lamp Despite the complexity of its symbolism, and the impossibility of definitive interpretation, Guernica makes an overwhelming impact in its portrayal of the horrors of war It now hangs in Madrid's museum of 20th-century art, the Reina Sofía Art Centre Dora Maar, Picasso's companion at the time, took photographs of Guernica while the work was in progress
IX Later Works
Picasso remained defiantly in Paris during the German occupation of the city in World War II, but after the war he lived mainly in the South of France, in Vallauris from 1948 and at Notre-Dame-de-Vie, a villa in Mougins, from 1961 until his death He continued to be extremely productive to the end of his long life (not least in ceramics, which he took up in 1946), but it is generally agreed that his post-war output is of lesser importance and interest than his earlier work He died on April 8, 1973, aged 91
中文介绍
毕加索作为法国现代画派的主要代表,是一位最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家。20世纪的艺术家、特别是西方艺术家,几乎没有未受过他的影响的。毕加索的艺术成就除去绘画以外,还涉及到各种材质的雕塑、陶艺、书籍装帧等方面。毕加索从9岁起就开始作画,无论质还是量,都是惊人的,他的作品约达六万件,仅油画一项就在万件以上。这位天才横溢的艺术家在极其漫长的创作活动的每一刻,似乎想做的都让他准确无误地做到了。
父:荷西·路易兹-布拉斯科
母:玛莉亚·毕加索-洛培兹
1881 10月25日出生于西班牙南部的马拉加
1888/9 7/8岁 在父亲(美术教师)指导下画画。
1889 8岁 完成第一件油画作品,画的是斗牛士。
1895 14岁 进入巴塞隆纳的隆哈美术学校,其父于该校任教。入学考试是古典艺术与静物写生,依规定可有一个月时间完成,毕加索在一天之内就完成了。
1896 15岁 作品"初次领圣体"参加巴塞隆纳美术与工业展。
1897 16岁 进入马德里圣费南多美术学院就读。但常不去上课,比较喜欢去"普拉多美术馆"参观。在那里,他可以接触到西班牙大师的作品:葛雷柯、委拉斯盖兹及哥雅等。 作品"科学与慈善"获马德里全国美展荣誉奖,后来又在马拉加得到金牌奖。
1898 17岁 经常出入"四只猫"酒馆,开始与前卫艺术圈往来。结织卡萨吉玛斯及日后成为其私人秘书的沙巴特斯。
1900 19岁 在"四只猫"酒馆举行首次个展。与卡萨吉玛斯首次前往巴黎,居住于蒙马特区。
1901 20岁 好友卡萨吉玛斯因失恋自杀,触发毕加索以蓝色调作画,蓝色时期开始。在弗拉画廊举行巴黎首次个展,开幕前就卖出15张画。
1902 21岁 完成"蓝色自画像"。
1903 22岁 完成"人生"。以浓郁的蓝色调表示贫、老与孤独的苦难。1900-1903年间三度回西班牙。
1904 23岁 定居于巴黎"洗衣船"。邂逅费尔南德.奥立维并同居,常去观赏马戏团的演出,粉红色时期开始。
1905 24岁 以马戏团题材创作"卖艺人家"等。画展受到重视。结识洁楚·斯坦因兄妹。
1906 25岁 在罗浮宫看到伊比利亚半岛的雕塑展,印象深刻。结识野兽派大师马蒂斯。
1907 26岁 创作"亚维农的少女"。到民俗博物馆看非洲雕塑。参观两个塞尚回顾展。结识布拉克。
1908 27岁布拉克第一次举行立体派画作展。
1909 28岁 解析立体派开始。与布拉克成为邻居。作"费尔南德头像"。
1911 30岁 首次把印刷字母放到构图中。邂逅艾娃·谷维。
1912 31岁 与费尔南德分手。完成第一个拼贴作品"藤椅静物"。与布拉克合作纸贴画,发展出合成立体主义。
1915 34岁 艾娃因肺结核逝世。
1917 36岁 至意大利为俄罗斯芭蕾舞团作舞台设计,邂逅舞者欧嘉.科克洛瓦。
1918 37岁 与欧嘉结婚。因芭蕾而与上流社会接触。与马蒂斯举行联展。
1919 38岁 认识米罗。
1921 40岁 长子保罗(1921-1975)出世。
1922 41岁 创作"海边奔跑的两个女人"。
1924 43岁 以装饰性立体派风格作许多静物画。
1916/7-1924年间多次为芭蕾舞台作设计。
1925 44岁 创作"舞",首次影射与欧嘉的紧张关系。参加超现实主义的首次展出。
1926 45岁 以集合物手法作"吉他"系列。
1927 46岁 邂逅年仅17岁的玛丽-德雷莎·华特。
1929 48岁 与雕塑家贡萨列斯一起创作雕塑和铁线构成。作系列以女人头像为题的攻击性画作,显现姻婚危机。结识达利。
1931 50岁 于柏吉卢城堡设立雕塑工作室。参加超现实主义于美国的首展。
1932 51岁 以玛丽-德雷莎为模特儿。
1933 52岁 以雕塑家工作室为题,创作蚀版画 (佛拉系列版画)。费尔南德.奥立维出版回忆录。
1934 53岁 创作以斗牛为题的作品。发表用织物做模型翻制的雕塑作品。
1935 54岁 6月与欧嘉及保罗分居。9月玛丽-德雷莎与毕加索的女儿玛亚出生。
1936 55岁 邂逅南斯拉夫女摄影师兼画家多拉·玛尔。
1937 56岁 创作"格尔尼卡"。
1939 58岁 同时画玛丽-德雷莎与多拉的同姿势肖像。
1943 62岁 邂逅22岁的方斯华姿·吉洛。作集合物"牛头"。
1944 63岁 加入法国***。
1945 64岁 于慕洛完成第一批石版画。
1946 65岁 与方斯华姿·吉洛同居。访马蒂斯。
1947 66岁 方斯华姿·吉洛生子克罗德。首次在陶艺家哈米耶工作室中制陶,至1948年共作了2000件陶艺。
1949 68岁 方斯华姿·吉洛生女帕乐玛。为世界和平会议作"鸽子"石版海报。
1950 69岁 获颁列宁和平奖章。
1953 72岁 于玛都拉陶艺工作坊邂逅杰奎琳·洛克。
1954 73岁 与方斯华姿·吉洛分手。马蒂斯逝世(毕加索曾说:"只有马蒂斯才是真正的画家")。开始创作德拉克洛瓦的"阿尔及利亚女人"变奏系列。
1955 74岁 欧嘉逝世。
1956 75岁 与克鲁佐共同拍摄**"毕加索之谜"公映。写信给***,抗议俄罗斯入侵匈牙利。
1957 76岁 画委拉斯盖兹"宫女"变奏40余张。
1959 78岁 作马内"草地上的午餐"变奏系列。
1961 80岁 与35岁的杰奎琳结婚。
1963 82岁 绘制"画家与模特儿"系列。巴塞隆纳的毕加索美术馆开幕。布拉克逝世。
1964 83岁 方斯华姿·吉洛出版回忆录,造成毕加索与克罗德及帕乐玛决裂。
1966 85岁 巴黎大皇宫及小皇宫举办大型毕加索回顾展。
1970 89岁 把西班牙家中保存的画作捐赠给巴塞隆纳毕加索美术馆。
作品
1881—1900年 童年时期
1881年 10月25日毕加索出生于西班牙南部的马拉加;
1889年 完成第一件油画作品《斗牛士》;
1895年 进入巴塞罗那的隆哈美术学校;
1897年 进入马德里的皇家圣费南多美术学院就读,油画作品《科学与慈善》获马德里全国美展荣誉奖,后来又在马拉加得到金牌奖;
1900—1903年 蓝色时期
1902年 完成“蓝色自画像”;
1903年 完成《人生》,以浓郁的蓝色调表示贫老与孤独的苦难;
1904—1906年 玫瑰时期
1904年 开始定居巴黎的“洗衣船”,玫瑰时期开始。邂逅费尔南德·奥利维叶,并同居:
1905年 创作《拿烟斗的男孩》并被慈善家约翰·海惠特尼女士以3万美元重金购得;
1906年 结识野兽派大师马蒂斯,为美国作家兼收藏家菖楚·斯坦因画像,《斯坦因画像》是毕加索从“玫瑰时期”跃入“立体主义”的跳板;
1907—1916年 立体主义时期
1907年 结识布拉克,开始立体派风格创作,创作《亚威农少女》;
1909年 解析立体派开始;创作《费尔南德头像》;
1917—1924年 古典时期
1917年 在意大利邂逅舞者欧嘉·科克洛娃,创作《欧嘉的肖像》;
1918年 与欧嘉结婚,与马蒂斯举行联展;
1920年 手工彩绘珂罗版《三角帽》;
1922年 创作《海边奔跑的两个女人》;
1925—1932年 超现实主义时期
1927年 邂逅年仅17岁的玛丽·德蕾莎·沃尔持,成为毕加索的模特。并生下女儿马姬;
1929年 与雕塑家贡萨列斯一起创作雕塑和铁线结构成。作系列以女人头像为题的攻击性画作,显现婚姻危机,结识达利;
1932—1945年 蜕变时期
1932年 创作《红色扶手椅中的女人》;
1933年 以雕塑家工作室为题,创作蚀版画
1934年 创作以斗牛为题的作品;
1936年 西班牙内战暴发。认识多拉。玛尔,并创作《多拉·玛尔的肖像》;
1937年 创作完成《格尔尼卡》;
1942年 创作版画《大自然的故事》
1943年 邂逅22岁的弗朗索娃·吉洛;
1944年 加入法国***;
1945年 开始尝试石版画创作;
1946—1973年 田园时期
1947年 儿子克洛德降生。在陶艺家哈米耶工作室制陶,至1948年共作了2000件陶艺术品;
1948年 为世界和平会议作“和平之鸽“海报和《贡戈拉的二十首诗》;
1949年 创作《卡门》系列;
1950年 获列宁和平奖章;
1953年 在玛都拉陶艺工作坊邂逅杰奎琳·洛克;
1954年 开始创作德拉克罗瓦的“阿尔及利亚女人”变奏系列;
1956年 与克罗鲁佐共同拍摄**《神秘的毕加索》公映;
1957年 在纽约现代艺术馆举办“毕加索75岁纪念展”,创作版画《斗牛系列》;
1958年 毕加索为设在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大厦创作了壁画《伊卡洛斯的坠落》;
1959年 创作仿马奈《草地上的午餐》变奏系列;
1961年 与35岁的杰奎琳·洛克结婚,并庆祝毕加索80大寿;
1963年 绘制《画家与模特儿》;
1966年 巴黎大皇宫及小皇宫举办大型《毕加索回顾展》。创作《流沙系列》;
1968年 创作《塞莱斯蒂纳》和《可笑的男人》系列版画;
1970年 把西班牙家中保存的近2000件早期作品捐赠结巴塞罗纳毕加索美术馆:
1971年 巴黎国立现代艺术馆举办了《毕加索诞生90同年回顾展》;
1973年 92岁,4月8日逝世于坎城附近的幕瞻市。4月10日葬于佛文纳菊别墅花园里
温莎古堡 在英国文学作品中,经常能看到贵族所居住的古堡,它们大多占地面积庞大,内饰精美华丽,为人所羡慕。在英国古堡中,温莎古堡则是最具有历史意义和珍贵价值的古堡之一。
温莎古堡的简介及建筑收藏
温莎古堡位于英国伦敦以西32公里的温莎镇,是英国王室的行宫之一。早在11世纪,征服者威廉一世为防止英国人民的反抗,在伦敦周围郊区,建造了9 座相隔32公里左右的大型城堡,组成了一道可以互相支援的碉堡防线,城堡的地板面积大约有45000平方米(484000平方英),现任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每年有相当多的时间在温莎城堡度过,在这里进行国家或是私人的娱乐活动。温莎古堡是9座城堡中最大的一座,坐落在泰晤士河岸边一个山头上,建于1070年,迄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1110年,英王亨利一世在这里举行朝觐仪式,从此,温莎古堡正式成为宫廷的活动场所。经过历代君王的不断扩建,到19世纪上半叶,温莎古堡已成为拥有众多精美建筑的庞大的古堡建筑群。 温莎古堡占地 7 公顷,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尚有人居住的占堡式建筑。所有建筑都用石头砌成,共有近千个房间,四周是绿色的草坪和茂密的森林。古堡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东面的“上区”为王室私宅,包括国王和女王的餐厅、画室、舞厅、觐见厅、客厅、滑铁卢厅、圣乔治堂等。这里以收藏皇家名画和珍宝著称。滑铁卢厅是为庆贺滑铁卢战役胜利而建的,在宽敞高大的长方形大厅内,墙壁上挂满在滑铁卢战役中立下战功的英国战将的肖像,屋顶上悬挂着巨大的花形水银吊灯。西面的“下区”,是指从泰晤士河登岸进入温莎堡的入口处,这里有两座著名的教堂。圣乔治教堂在西区中部,始建于1475年,是一座当时盛行的哥特式垂直建筑,其建筑艺术成就在英国仅次于伦敦市区的威斯敏斯特教堂。英国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都发生在这里。自18世纪以来,英国历代君主死后都埋葬在这里。此外,还有许多王后、王子和其他王室成员的陵墓。教堂内厅是举行宗教仪式和举行嘉德骑士勋章(the Order of the Garter,其标记为蓝色天鹅绒袜带勋章)获得者每年朝觐国王的庆典的场所。嘉德骑士勋章是英国的最高荣衔。每一位嘉德骑士在厅内都有固定的席位,席位后面的墙壁上悬挂着每位骑士的盔甲、佩剑和旗帜。艾伯特教堂在西区东部,原作为亨利七世的墓地而建,后由维多利亚女王改为安放其丈夫艾伯特遗体的教堂。教堂内有艾伯特亲王纪念塔。在温莎古堡中央的高岗上,耸立着一座12世纪建造的圆塔,是古代的炮垒,现在城垣上还设有古炮。后经乔治四世在其上增建了巍峨的冠顶部分,使之成为古堡内的最高建筑。登上塔顶,可观温莎镇全景。古堡内还有一个大圆桌,传说5世纪时亚瑟王与他的12个圆桌骑士曾在这里环坐开会。著名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曾应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邀请来到古堡,并写出了《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一剧。温莎古堡的东北两面环绕着霍姆公园,南面是温莎大公园,里面有森林、草地、河流和湖泊。平时,温莎古堡全部对外开放。每当女王来到的时候,只有山顶上最大的那座宫殿留给她,而其余的地方仍然允许参观。 建筑收藏 温莎城堡内收藏着英国王室数不清的珍宝,其中不乏有达芬奇、鲁本斯、伦勃朗等大师的作品,更不必说那些留传自中世纪的家具和装饰品了,所以即便说这里的每一个房间都是一座小型的艺术展室也一点都不夸张。城堡中多数的大厅都已对公众开放,但王室侍从厅仍不能参观,那里陈列着许多英国王室的珍贵文物,其中甚至还包括 慈禧太后 赠送维多利亚女王的条幅,以及1947年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结婚时,当时的中国云南省主席所赠的画卷。 除此之外,作为王室的重要活动场所之一,温莎城堡还是国王为皇族、贵族等颁发爵位和封号的重要场所之一,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嘉德骑士”封号。“嘉德骑士”是英国骑士勋爵里最高的级别,由爱德 王为鼓舞日渐没落的骑士精神而专门设立的,当今王储查尔斯王子就被授予“嘉德骑士”勋爵封号。另外,当今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幼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她常常领众多随从来此度假、度周末。 特别是在王室喜庆的日子里,以及等重要的节日,女王便会选择在温莎城堡设宴,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在英国上流社会,人们都以能够参加温莎城堡的盛典而骄傲。上区主要有13世纪的法庭、滑铁卢厅和圣乔治厅、女王交谊厅(queen's ballroom)等房间。 另外一旁是玛丽皇后玩偶屋(queen mary's dolls' house)。其中滑铁卢厅又称宴会厅,初建于13世纪,因室内主要陈列参与滑铁卢战役,击败而立下赫赫战功的英国将领们的肖像而得名,宴会厅还是英国王室举办重大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当年著名的戏剧大师的名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就是在此创作的。 在英国,城堡无处不在,这些城堡历史悠久、气势恢弘、景色优美、内涵丰富。由于高高的城墙后面隐藏着一串串精彩动人的故事,这就给每个城堡都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英国有的城市就是从一个城堡发展起来的,如温莎。
温莎古堡的动人故事 温莎堡位于泰晤士河南岸小山丘上,距伦敦近郊约40公里,是一组花岗石建筑群,气势雄伟,挺拔壮观,最初由威廉一世营建,目的在于保护泰晤士河上来往的船只和王室的安全,自12世纪以来一直是英王的行宫。1936年,英王爱德华八世在此向曾两度离婚的美国平民辛普森夫人求婚,为了爱情毅然放弃王冠,由一国之君降为温莎公爵,出走英伦三岛,直到1972年其灵柩才重返温莎。它之所以盛名远播,完全是因英王爱德华八世为其所爱的人而毅然放弃了王位所致,“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故事传诵千古,也为温莎平添了几分缠绵浪漫的气氛。 话说当年爱德华八世邂逅了一位美国有夫之妇,被她的美貌和高雅的气质深深吸引,而这妇人也对他倾慕不已。最后这妇人为他离婚,而这位多情种子也为她向国民宣布逊位,降为温莎公爵。婚后,他们双双在温莎堡中厮守了数月,才去法国定居,直至老死。这个20世纪著名的爱情故事,一直传为佳话。
我按
在英国必须要做的10件事
一、感受雾都-伦敦
二、跟随诗人的脚步…探索英国的乡村美景
三、畅游生机勃勃的大学城
四、到剑桥牛津撑篙泛舟
五、参加爱丁堡边缘艺术节
六、到利物浦加入甲壳虫乐队朝圣者之旅
七、参加诺丁山狂欢节的巡游
八、征服三大高峰:斯诺敦山、本尼维斯山和斯科费尔峰
九、欣赏英国音乐盛典---格拉斯顿伯音乐节
十、观看一场足球或橄榄球比赛
网上邂逅跨国婚姻
当东方筷子遇到西方叉子,当咖啡遇到清茶,作为一个深受东方文化熏陶的外来媳妇,我面临了必须要面临的问题:如何融入洋夫婿的西方大家庭
“好了,告诉你吧!我的理想是有一天周游世界!吃正宗意大利PIZZA吃到撑!喝苏克兰娜斯岛上的威士忌喝到不醒人事!和心爱的人在瑞士最地道的巧克力火锅店里吃火锅到店打烊!……!”——题记
网上邂逅跨国婚
结婚前是个不折不扣的背包女孩,“坏女孩走四方”,哪里都想去走走看看停停。大三那年的寒假,又一次只身前往云南和驴友们徒步穿越虎跳峡。坐在虎跳峡之巅,无限风光尽收眼底,心中却似有万千沟壑,久久不能平静。
玉带般的金沙江奔腾不息,一个优雅的拐弯,流向更远处。而快要大学毕业的我,人生又将在哪个拐弯处,转角遇到爱
学的专业纯属风花雪月——古汉语文学,当初选专业纯粹为了爱好,根本没为以后的工作打算。眼下吃香的专业是电脑、法律,眼瞅着连低我一届的学弟学妹们,都因为专业好而纷纷越位签单,找好了毕业后的下家。
而对我所学“古汉语文学”这样一个犹如打入冷宫的罪妃级专业,路又在哪里呢难道末了真要面对那些IT专业的宠儿们来个“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回到学校,望着在大学门口开皮萨店的那对俄罗斯老夫妻,相依相偎的背影令人羡慕。忽然决定大学的最后一年给自己一个石破天惊的礼物:上网,给自己找一位异国“王子”!
既然生活可以注定如此丰富多彩,为什么我却要偏偏选择平平淡淡自认不是畏惧困难的人,而未预知的生活,更有着冒险的吸引力。
这是人生的一次豪赌,但并不抱着赌徒的心态。只靠努力和睿智来争取——对爱如此虔诚、对生活如此真挚、对家庭如此珍惜和向往,难道没有理由获得想象中的幸福吗!
想到做到!一打定主意,谨慎的选择了一个国际交友网站,登录进去!
一天!一个“好感”小纸条飞了进来:
嘿!喜欢看书看了你的个人资料!还喜欢旅行背包女孩徒步虎跳峡要多久呢塔尔寺为什么要连着去两次呢信佛教大理的洱海很漂亮吗你也写诗吗最爱的动物是狗天蝎座的你……!那么你的理想是什么呢……!、
不错!这都是我个人简介的话,不等我回答,对方一古脑儿问了个遍!看来,这是个好奇心很重的家伙!
好了,告诉你吧!我的理想是有一天周游世界!吃正宗意大利PIZZA吃到撑!喝苏克兰娜斯岛上的威士忌喝到不醒人事!和心爱的人在瑞士最地道的巧克力火锅店里吃火锅到店打烊!
我想去很多很多地方!想去看看普罗旺斯那个号称有品位的彼得梅尔笔下的葡萄农庄和传说中的薰衣草海!还要在里面打滚!想去香榭丽舍大道购物到拎不动!想去春暮的浅草看樱落直到朦胧睡去!
想去宫崎峻漫画里的小魔女KIKI和她的黑猫咪JIJI找到的面临大海的美丽哥特兰城,在荒芜的城墙上一动不动从清早呆坐到日落!我想去月夜里开满栀子花的树下边打秋千边试着用锋利的牙齿咬开坚硬的榛子!……!
一口气说完这一切,方佛是跋山涉水后的一次长长滑翔,我呆呆地看着电脑,无思无绪!天真的家伙,一定被吓跑了吧!这些,都是多么遥远的事情啊!
半晌,大约半个世纪那么久,突然,一行字闪在上面:有一天,我陪你去,愿意吗
暗号:瑞典火柴
陆陆续续的人走出舱口,旁边经过的每一个金发碧眼的大鼻子都让我心惊胆战。突然,透过无数人群,我看见了那盒足令我窒息的火柴!——题记
和这名瑞典籍日耳曼族后裔网恋视频MSN加天天若干小时的国际长途整一年后,我的大学生涯也宣告结束,最后一个悠长假期开始的第一个礼拜,我们决定见面。
他从遥远的北欧来中国看我。头次见面,说好去机场接他,暗号:他手拿一盒世界扬名的SOLSTICKAN瑞典火柴:青天、红日、一个小男孩行走在阳光下!
“芝麻,开门吧!”
陆陆续续的人走出舱口,旁边经过的每一个金发碧眼的大鼻子都让我心惊胆战。突然,透过无数人群,我看见了那盒足令我窒息的火柴!顺着这盒拿火柴的手往上看,恍惚间,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大爷走过来!
霎那,只觉得天旋地转!虽然这位大爷看上去健康明媚、老而不柴,可与视频和照片上光可鉴人的年轻形象也相去甚远、无可比拟啊!
我的意思是,他们简直是判若两人啊!立刻,悲愤委屈的泪水夺眶而出!照片可以是假的,视频也可以找个帅哥来代替!我明白,我被骗了!
“嗨,是你吗我的小熊”一个温厚的声音从天外传来,透过朦胧的泪眼,这次,出现在视觉里的是那张朝思暮想年轻熟悉的脸:我的大熊!“呜——!”
我猛地火山爆发般扑进情人的怀抱号啕大哭,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委屈。“对不起,对不起!飞机晚点五分钟!我的心其实早飞到这里!……”!
不明就里的大熊被我波涛汹涌的情绪感动了,湛蓝的眼睛里也立刻噙满泪水,将我紧紧搂在怀里!
缓过来后,再看看旁边,那位大爷笑吟吟、动容的站在一边,不住点头,似乎也被眼前这幕感人的场景打动着!大熊忙不迭的介绍说这位是他的朋友兼音乐启蒙老师,刚好也到这个城市旅行,所以结伴同行一段。
赶忙上前握手,寒暄完,怀着欣喜明媚的心情朝外走。短短的15分锺,我仿佛经历了从地狱到天堂,身心均有一种不能承受的失重!
海盗的新娘
开饭时家里总会出现这样的局面:黑发黑眼的我用叉子,金发蓝眼的大鼻子用筷子,未满两岁的小混血爱女则筷、叉并进,左右开弓,鱼块、菜叶、面条乱飞。——题记
结婚不久,我移民(微博)大熊的国度——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美丽宁静的国度北欧瑞典!第二年夏天,果不食言,从中国探亲一回来,大熊就立刻带我拜访了瑞典最美丽的海岛城市维斯比。
坐在高大、荒芜城墙下的海滩边,大熊,这位一诺千金的男子,在美轮美奂的金色波罗的海夕阳里,拉起爱妻的手,亲吻着,对爱妻说:亲爱的,记得吗我们说过的地方,有一天,我们都会去!
晤,真的么!
第三年夏天的时候,我们到达瑞士。第一件事,就是找到城里那家着名的百年火锅老店,狠狠的吃了一顿巧克力芝士火锅,直吃到全家大小、重点是那位曾经发誓吃芝士火锅要吃到撑的家伙,扶墙而出!
浪漫够了,回到现实。夫妻生活,一地鸡毛,其间不可避免的被人一遍遍问起中外婚姻,文化差异。
实话说,结婚这么几年,我和洋先生大鼻子就做过一件心有灵犀的事:刚怀上宝宝那阵儿,他在瑞典,我还在中国等待签证。
初为人父母,我俩都说要尽责,去买本育儿大全长点知识。终于在铺天盖地的书海中拿下了《怀孕圣经》。晚上回来msn,向大鼻子展示。
视频那头的他几乎惊叫起来,喊着说他刚好也是今天去购书,也刚好在一大堆书里选择了这本!隔着视频一对照,果然!相同的封面,一个中文版一个瑞典文版!
于是乎,两颗怀着感恩的心,泪眼相看,无语凝咽,沉浸在视频这端那端相知相解的怜惜之中!滚滚红尘,若水三千,你说,怎么就偏偏让我们俩遇上了!可别小瞧那一本书,这代表着我们对事物的共同认识和肯定、看待事物的角度的一致!按我俩的话说。
移民瑞典后,从此,这段“佳偶天成”的“买书奇缘”就成了我俩一致对外的一段传奇。不管谁问起来我俩,是否患有“文化差异不适症”的时候,我和大鼻子就立刻抬出这段“传奇”讲给人听:说来你不信,一个在东半球,一个在西半球,竟然选了同一本书……
现在,连BVC的保健医生都怕了我们。每次带爱女去常规体检,只要话一划拉到育儿中的东西方文化碰撞,女医生的舌头马上拐弯,把话题引开。
安顿下来后,日子倒也平安无事。可就是难改中国胃。自从哨探到城里的中国商店有猪脚和鸡爪卖以后,从网上下来菜谱,从此猪脚、凤爪成了厨房常客。
一天,大鼻子回来,家里飘着一股陌生的香味,他向来是崇尚娇妻的中国菜的,因此兴冲冲的一路嗅进厨房。怕吓到他,先给他一个干瘪瘪黑里透红的小脚趾。
大鼻子小心翼翼的接过去,来回翻看,在爱妻鼓励的眼神中,怀着凝重的表情,将可疑物放进嘴里一点点,到底是感觉不对,立刻吐出!
“是什么!”他问,还是很好奇,拿在手里反复研究!于是,一盘香喷喷的卤鸡爪呈现在他面前。大鼻子立刻将手中物火炭般投掷在盘子里,呲着牙后跳一大步:“唉,我说小妞儿,有欺负人的,没有这么欺负人的!”他用我教会的中国话和我对嘴。
“噢,欺负人那么是谁上次把瑞典臭鱼(一种特产)加到面包里哄我吃!”娇妻一只手端着盘子,一只手卡腰,斜睨他。
识趣的大鼻子立刻给爱妻一个灿烂甜笑和香蜜热吻!好了,扯平了!
能干的大鼻子,不用我熏陶,认识我之前,筷子就使得溜溜的。以致开饭时家里出现这样的局面:黑发黑眼的我用叉子,金发蓝眼的大鼻子用筷子,未满两岁的小混血爱女则筷、叉并进,左右开弓,鱼块、菜叶、面条乱飞——一顿饭比五十人的聚餐还热闹。
外来媳妇的美好时代
当东方筷子遇到西方叉子,当咖啡遇到清茶,作为一个深受东方文化熏陶的外来媳妇,我面临了所有新过门媳妇初来乍到都必须要面临的问题:如何融入洋夫婿的西方大家庭——题记
入嫁大鼻子前,对国外家庭的观念,还一直停留在外国人情冷漠、父母和子女极少往来、钱各花各的、上年纪的人孤独终老老人院的概念上。及至嫁到洋夫家,才发现,以往的概念,只对了八分之二。
而且,我嫁的不是洋夫一人,是一个家族!因为实在没想到北欧这边的人竟然如此流行修族谱。人丁兴旺、讲究一点的人家,还拥有自己的族徽,供家族里的人佩戴。夫家既是如此。
像流行在中国家庭的传统一样,孩子辈总是和母亲一族更亲近些。这边家庭亦然,夫家各族嫡亲算下来,人口浩浩荡荡,是一个枝繁叶茂的大家族。
“丑媳妇总要见公婆”。我这个外国媳妇既嫁了来,合家大大小小、老老少少,总要见个遍才好。怎么办就按中国老规矩来吧,对长辈大方有礼,对小辈蕙如熏风。虽然外国人流行直呼其名,但对于公公婆婆,无论如何名字是叫不出口的,随着夫君一起叫爸妈好了。
由此第一年的整个夏天,主要任务是走亲戚。在夫君的带领下,和众嫡亲见面。一圈亲戚走下来,愣是让我暗地里准备的银子无处花。
因此前听信歹人传言,说是父母和儿女都是AA制,且一般外国人不在家里待客,最多出去咖啡店AA制陪你喝杯咖啡。喝咖啡就喝咖啡吧。谁知一圈下来,腰围粗了一圈,盖因为每家亲戚皆盛情款待。
做客到小姨妈家,刚好赶上仲夏节。好客的小姨妈在院子草坪中竖起花花草草扎成的五月花柱,摆上偌大长条餐桌,桌上摆满丰盛食物。
几十斤重的熏青鱼,红艳的三文鱼,瓦罐里金灿灿、圆滚滚的盐水土豆,土豆旁边珠圆玉润的瑞典肉丸,自家花园里长的黄瓜、西红柿、生菜、葡萄等拌的沙拉。
此外,鱼肉酱、鱼子酱、虾酱和用黄油、面粉、牛奶、芝士外加蘑菇做成的浓浓的蘑菇酱汁,用以配肉丸和土豆同食。甚至说,这些祖母级厨房出来的料汁,才是肉丸和土豆的灵魂。
一番饕餮,其乐融融。新媳妇上门,小小见面礼不可或缺。茶叶、中国结、扇子、丝绸手帕,牛角梳,字画,真心诚意送给大家,都成了洋亲戚们爱不释手的稀罕物。
一个美好的夏天过后,和洋亲戚们互道再见时,甚至已经有些依依惜别了。于是约定圣诞再聚。临走,小姨妈送出老远,装了从森林里亲手采的风干黄蘑菇让带回去做汤。
一年后,我们的混血小宝宝诞生,想让我的公公和婆婆带孩子门都没有!人家正在北部的度假屋游哉游哉呢!爷爷奶奶不带孙儿,这果然是国外的传统。
但随即亲爱的大熊给了我另一个爱妻传统——夫妻合力带孩子!我负责宝宝吃喝,他负责宝宝拉撒。都没累着。哈哈,世上最美好的事是什么——孩子大了,当爹妈的还光彩依旧!
圣诞节,照例去乌普萨拉公公婆婆家小住也是传统。像所有的中国父母一样,洋公公婆婆也为孩子们的到来忙碌不停:点起圣诞烛台,铺好圣诞餐布,选好圣诞树,树下堆满精心挑选的圣诞礼物,熏好猪腿、鹿肉、青鱼,熬好圣诞奶粥,只等孩子们回来,过一个欢歌笑语的圣诞节!
“邂逅”的英文:meet unexpectedly
示例:
Beautiful is very accidental meeting, we are called it meet unexpectedly
美丽是很意外的遇见,我们把它叫做邂逅。
meet 读法 英 [miːt] 美 [miːt]
相似短语:
1、Meet love 遇见爱情
2、Cute Meet 浪漫的邂逅
3、invitation meet 邀请赛
扩展资料词语用法:
1、meet可用作及物动词,也可用作不及物动词。用作及物动词时,后接名词或代词作宾语。当meet作“遇见,碰见”解时,还可接以现在分词充当补足语的复合宾语。可用于被动结构。
2、meet常用于美式英语,而英式英语中则习惯用meeting。meet多用于单数形式。
词义辨析:
meet, contact, confront这组词都有“遇见,会见,碰见”的意思,其区别是:
1、meet普通用词,本义指双方或多方从不同方向或相反方向作向对运动,最终相碰(遇)。
2、contact 多指通过书信、电话或直接会面和别人联系。口语用词。
3、confront 不可避免的,面对面的相遇。也指敢于正视困难或问题的决心和信心。
霍金是谁?他是一个大脑,一个神话,一个当代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一个科学名义下的巨人……或许,他只是一个坐着轮椅,挑战命运的勇士。
智慧的大脑诞生了
史蒂芬·霍金,出生于1942年1月8日,这个时候他的家乡伦敦正笼罩在希特勒的狂轰滥炸中。
霍金和他的妹妹在伦敦附近的几个小镇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多年以后,他们的邻居回忆说,当霍金躺在摇篮车中时非常引人注目,他的头显得很大,异于常人———这多半是因为霍金现在的名声与成就远远异于常人,邻居不由自主地要在记忆里重新刻画一下天才儿童的形象。
不过霍金一家在古板保守的小镇上的确显得与众不同。霍金的父母都受过正规的大学教育。他的父亲是一位从事热带病研究的医学家,母亲则从事过许多职业。小镇的居民经常会惊异地看到霍金一家人驾驶着一辆破旧的二手车穿过街道奔向郊外——汽车在当时尚未进入英国市民家庭。然而这辆古怪的车子却拓展了霍金一家自由活动的天地。
霍金热衷于搞清楚一切事情的来龙去脉,因此当他看到一件新奇的东西时总喜欢把它拆开,把每个零件的结构都弄个明白——不过他往往很难再把它装回原样,因为他的手脚远不如头脑那样灵活,甚至写出来的字在班上也是有名的潦草。
霍金在17岁时进入牛津大学学习物理。他仍旧不是一个用功的学生,而这种态度与当时其他同学是一致的,这是战后出现的青年人迷惘时期——他们对一切厌倦,觉得没有任何值得努力追求的东西。霍金在学校里与同学们一同游荡、喝酒、参加赛船俱乐部,如果事情这样发展下去,那么他很可能成为一个庸庸碌碌的职员或教师。然而,病魔出现了。
病魔出现了
从童年时代起,运动从来就不是霍金的长项,几乎所有的球类活动他都不行。
到牛津的第三年,霍金注意到自己变得更笨拙了,有一两回没有任何原因地跌倒。一次,他不知何故从楼梯上突然跌下来,当即昏迷,差一点死去。
直到1962年霍金在剑桥读研究生后,他的母亲才注意到儿子的异常状况。刚过完21岁生日的霍金在医院里住了两个星期,经过各种各样的检查,他被确诊患上了“卢伽雷氏症”,即运动神经细胞萎缩症。
大夫对他说,他的身体会越来越不听使唤,只有心脏、肺和大脑还能运转,到最后,心和肺也会失效。霍金被“宣判”只剩两年的生命。那是在1963年。
起初,这种病恶化得相当迅速。这对霍金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他几乎放弃了一切学习和研究,因为他认为自己不可能活到完成硕士论文的那一天。然而,一个女子出现了。
轮椅出现了
霍金的病情渐渐加重。1970年,在学术上声誉日隆的霍金已无法自己走动,他开始使用轮椅。直到今天,他再也没离开它。
永远坐进轮椅的霍金,极其顽强地工作和生活着。
1991年3月,霍金在一次坐轮椅回柏林公寓,过马路时被小汽车撞倒,左臂骨折,头被划破,缝了13针,但48小时后,他又回到办公室投入工作。
又有一次,他和友人去乡间别墅,上坡时拐弯过急,轮椅向后倾倒,不料这位引力大师却被地球引力翻倒在灌木丛中。
虽然身体的残疾日益严重,霍金却力图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他甚至是活泼好动的——这听来有点好笑,在他已经完全无法移动之后,他仍然坚持用惟一可以活动的手指驱动着轮椅在前往办公室的路上“横冲直撞”;在莫斯科的饭店中,他建议大家来跳舞,他在大厅里转动轮椅的身影真是一大奇景;当他与查尔斯王子会晤时,旋转自己的轮椅来炫耀,结果轧到了查尔斯王子的脚趾头。
当然,霍金也尝到过“自由”行动的恶果,这位量子引力的大师级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左右下,跌下轮椅,幸运的是,每一次他都顽强地重新“站”起来。
1985年,霍金动了一次穿气管手术,从此完全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他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极其艰难地写出了著名的《时间简史》,探索着宇宙的起源。霍金取得巨大成功,但生活的现实取代了爱情的浪漫,他和简的婚姻走到了尽头。
来自直觉的启示:黑洞不黑
霍金的研究对象是宇宙,但他对观测天文从不感兴趣,只有几次用望远镜观测过。与传统的实验、观测等科学方法相比,霍金的方法是靠直觉。
“黑洞不黑”这一伟大成就就来源于一个闪念。在1970年11月的一个夜晚,霍金在慢慢爬上床时开始思考黑洞的问题。他突然意识到,黑洞应该是有温度的,这样它就会释放辐射。也就是说,黑洞其实并不那么黑。
这一闪念在经过3年的思考后形成了完整的理论。1973年11月,霍金正式向世界宣布,黑洞不断地辐射出X光、伽马射线等,这就是有名的“霍金辐射”。而在此之前,人们认为黑洞只吞不吐。
从宇宙大爆炸的奇点到黑洞辐射机制,霍金对量子宇宙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霍金获得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
畅销书之王:《时间简史》
霍金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在全世界的销量已经高达2500万册,从1988年出版以来一直雄踞畅销书榜,创下了畅销书的一个世界纪录。在这本书里,霍金力图以普通人能理解的方式来讲解黑洞、宇宙的起源和命运、黑洞和时间旅行等。
在《时间简史》一书的开头,霍金指出:“有人告诉我,我在书中每写一个方程式,都将使销量减半。于是我决定不写什么方程。不过在书的末尾,我还是写进一个方程,爱因斯坦的著名方程E=mc2。我希望此举不致吓跑一半我的潜在读者。”现在看来,霍金完全是多虑了。霍金教授1942年出生于英国牛津是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家和宇宙论家。70年代他和彭罗斯一道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即随着时间的增加黑洞的面积不减。这很自然使人将黑洞的面积和热力学的熵联系在一起。1973年,他考虑黑洞附近的量子效应,发现黑洞会像黑体一样发出辐射,其辐射的温度和黑洞质量成反比,这样黑洞就会因为辐射而慢慢变小,而温度却越变越高,它以最后一刻的爆炸而告终。黑洞辐射的发现具有板其基本的意义,它将引力、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统一在一起。
1974年以后,他的研究转向量子引力论。虽然人们还没有得到一个成功的理论,但它的一些特征已被发现。例如,空间——时间在普郎克尺度(10-33厘米)下不是平坦的,而是处于一种泡沫的状态。在量子引力中不存在纯态,因果性受到破坏,因此使不可知性从经典统计物理、量子统计物理提高到了量子引力的第三个层次。
1980年以后,他的兴趣转向量子宇宙论。
霍金认为他一生的贡献是,在经典物理的框架里,证明了黑洞和大爆炸奇点的不可避免性,黑洞越变越大;但在量子物理的框架里,他指出,黑洞因辐射而越变越小,大爆炸的奇点不但被量子效应所抹平,而且整个宇宙正是起始于此。
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传奇性的,在科学成就上,他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贡献是在他20年之久被卢伽雷病禁锢在轮椅上的情况下做出的,这真正是空前的。因为他的贡献对于人类的观念有深远的影响,所以媒介早已有许多关于他如何与全身瘫痪作搏斗的描述。尽管如此,译者之一于1979年第一回见到他时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那是第一次参加剑桥霍金广义相对论小组的讨论班时,门打开后,忽然脑后响起一种非常微弱的电器的声音,回头一看,只见一个骨瘦如柴的人斜躺在电动轮椅上,他自己驱动着电开关。译者尽量保持礼貌而不显出过分吃惊,但是他对首次见到他的人对其残废程度的吃惊早已习惯。他要用很大努力才能举起头来。在失声之前,只能用非常微弱的变形的语言交谈,这种语言只有在陪他工作、生活几个月后才能通晓。他不能写字,看书必须依赖于一种翻书页的机器,读文献时必须让人将每一页摊平在一张大办公桌上,然后他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人们不得不对人类中居然有以这般坚强意志追求终极真理的灵魂从内心产生深深的敬意。每天他必须驱动轮椅从他的家——剑桥西路5号,经过美丽的剑河、古老的国王学院驶到银街的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系的办公室。该系为了他的轮椅行走便利特地修了一段斜坡。
在富有学术传统的剑桥大学,他目前担任着也许是有史以来最为崇高的教授职务,那是牛顿和狄拉克担任过的卢卡逊数学教授。
霍金教授1942年出生于英国牛津,这一天正好是伽利略的300年忌日。霍金教授毕业于牛津大学的大学学院,并获得了自然科学一等荣誉学位。1963年,霍金教授被诊断患有肌肉萎缩症,即运动神经病,全身只有两个手指可以动。1965年获得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1974年3月1日,霍金教授在《自然》上发表论文,阐述了自己的新发现——黑洞是有辐射的。在几个星期内,全世界的物理学家都在讨论他的研究工作(霍金所指的辐射被称为霍金辐射)。霍金的新发现,被认为是多年来理论物理学最重要的进展。该论文被称为“物理学史上最深刻的论文之一”。1975—1976年间,在其获得6项大奖中有伦敦皇家天文学会的埃丁顿勋章、梵蒂冈教皇科学学会十一世勋章、霍普金斯奖、美国丹尼欧海涅曼奖、马克斯韦奖和英国皇家学会的休斯勋章。1978年他获得物理界最有威望的大奖——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奖。1979年,被任命为著名的、曾一度为牛顿所任的剑桥大学卢卡逊数学教授。1988年,霍金的惊世之著《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A Brief History of Time:from the Big Bang to Black Holes)发行。从研究黑洞出发,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归宿,解答了人类有史以来一直探索的问题:时间有没有开端,空间有没有边界。这是人类科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佳作。该书被译成40余种文字,出版了1000余万册。霍金教授的通俗演讲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他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他试图通过自己的书籍和通俗演讲,将自己的思想与整个世界交流。2000年初,霍金在美国白宫做了演讲,这是世界之夜(Millenium Evenings)活动的一部分,克林顿总统亲切会见他并向他表示祝贺。2001年10月又一部力作《果壳中的宇宙》(The Universe in a Nutshell)出版发行。该书是《时间简史》的姐妹篇。在该书中,霍金揭示了自《时间简史》发表以来,理论物理学的伟大突破。
令人感兴趣的是,他在科幻系列剧“星舰奇航记”中饰演过自己,并与爱因斯坦及牛顿一起打桥牌。
斯蒂芬•霍金教授(Stephen Hawking)个人资料
斯蒂芬·霍金教授是当代享有盛誉的伟人之一,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当今的爱因斯坦。他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普朗克的量子论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1989年获得英国爵士荣誉称号。他是英国皇家学会学员和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霍金教授1942年出生于英国牛津,这一天正好是伽利略的300年忌日。1963年,霍金教授被诊断患有肌肉萎缩症,即运动神经病。1965年获得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1974年3月1日,霍金教授在《自然》上发表论文,阐述了自己的新发现—黑洞是有辐射的。在几个星期内,全世界的物理学家都在讨论他的研究工作(霍金所指的辐射被称为霍金辐射)。霍金的新发现,被认为是多年来理论物理学最重要的进展。该论文被称为“物理学史上最深刻的论文之一”。1975—1976年间,在其获得6项大奖中有伦敦皇家天文学会的埃丁顿勋章、梵蒂冈教皇科学学会十一世勋章、霍普金斯奖、美国丹尼欧海涅曼奖、马克斯韦奖和英国皇家学会的休斯勋章。1978年他获得物理界最有威望的大奖—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奖。1979年,被任命为著名的、曾一度为牛顿所任的剑桥大学卢卡逊数学教授。1988年,霍金的惊世之著《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A Brief History of Time:from the Big Bang to Black Holes)发行。从研究黑洞出发,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归宿,解答了人类有史以来一直探索的问题:时间有没有开端,空间有没有边界。这是人类科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佳作。该书被译成40余种文字,出版了1000余万册。霍金教授的通俗演讲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他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他试图通过自己的书籍和通俗演讲,将自己的思想与整个世界交流。2000年初,霍金在美国白宫做了演讲,这是世界之夜(Millenium Evenings)活动的一部分,克林顿总统亲切会见他并向他表示祝贺。2001年10月又一部力作《The Universe in a Nutshell》出版发行。该书是《时间简史》的姐妹篇。在该书中,霍金揭示了自《时间简史》发表以来,理论物理学的伟大突破。
史蒂芬·威廉姆·霍金於1942年1月8日(伽利略逝世300年忌日)生於英格兰 牛津。他父母原住在伦敦北部,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牛津被认是一个生 育孩子较安全的地方。他八岁时,他家搬到圣·爱尔本斯,伦敦北面20英里的一 个小镇。十一岁时,史蒂芬到圣·爱尔本斯学校上学,然后上牛津的"大学学院 "(University College)--他父亲上过的学院。虽然他父亲想让他学医,但他 却想学数学。而大学学院没开数学专业,所以他选择了学物理。在大学学院学了 三年,没花多大工夫,他被授予自然科学甲等荣誉学位。 然后史蒂芬到康桥做宇宙学研究,那个时候在牛津还没有一个人从事宇宙学研 究。他的导师是丹尼斯·西马,虽然他本希望弗雷德·霍依尔做他的导师的,弗 雷德·霍依尔当时正在康桥工作。获得博士学位后,他在刚维尔·塞斯学院先是 做助研,后来便做职业研究工作。1973年史蒂芬离开天文学院来到应用数学和理 论物理系。自1979年,史蒂芬做"路克斯"数学教授。这个职位是1663年根据莱 佛仁德·亨利·路克斯的遗嘱以路克斯留下的钱作基金创建的。路克斯曾经是 该大学的英国议员。第一个获得"路克斯"数学教授职位的是依扎克·巴罗, 然后是依扎克·牛顿。 史蒂芬·霍金一直从事宇宙的基本定律的研究工作。与罗杰·彭罗斯一起,他 发现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暗示了空间和时间是从大爆炸奇点处开始而至黑洞结 束。这些结果显示把广义相对论与量子理论结合起来是必要的,这是二十世纪前 半世纪的另一个科学发展。他发现的这样一个结合的一个后果是黑洞不应该是完 全黑的,黑洞向外辐射,最终蒸发,消失。另一个推测是宇宙在想象的时间裏没 有边缘,它是无限的。这将意味著宇宙形成的方式完全是由科学定律决定的。 他发表的著作包括:与GFR艾利斯合著的《时空的大规模结构》,与W以色 列合著的《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世纪眺望》和与W以色列合著的《重力300年》 。史蒂芬·霍金有两部畅销书:他的最畅销书--《时间简史》,和后来的《黑 洞、婴儿宇宙及其他》。 霍金教授有十二个荣誉学位。1982年他被授予CBE,1989年获荣誉夥伴称号。 他获得过许多奖励,奖金,奖牌。他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和美国国家科学学会会员。 史蒂芬·霍金继续把他的家庭生活(他有三个子女和一个孙子女),他的理论 物理研究与广泛的旅行和演讲结合起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