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间弥生:一个画圆点的怪婆婆

草间弥生:一个画圆点的怪婆婆,第1张

万圣节刚过去不久,满大街的南瓜又让我想起了一颗被画满圆点的南瓜,看似儿童画却让无数人为之着迷。这是一位已经年过90岁、以一袭亮红色假发和风格奇特的套装示人的日本怪婆婆草间弥生的作品,这也让她成为辨识度最高的艺术家之一。作为当今世界上最畅销的女艺术家,在当代艺术史上极具地位,并且极其特别,甚至无法将她准确的定义为任何一种艺术流派,或者我们可以把它称为“草间艺术”。

可能她已经成为近几年来最“网红”的艺术家,每一次展览都会引起社会最大的关注,以及最大规模的自拍狂潮,可是她的作品你真的看懂了吗?

草间弥生对艺术有着独特的见解,并且给这个世界留下了许多别具一格的艺术作品,给无数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与享受。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无可非议是她的波点南瓜系列。

草间对于南瓜的记忆来自小时候去过的祖父母的农场,对于草间来说南瓜是一种记忆中最柔软的东西,可以带给她安慰和平和,这显然已经远远超出了一颗蔬菜的意义。在一次采访中,草间说过,“南瓜总是让我微笑,他们是蔬菜里最幽默的”。

她又为何被称为怪婆婆呢?首先,她是一位艺术家,但也是一个精神病患者,她居住在精神病疗养院内。其次,草间弥生的作品总是用绚丽而且对比鲜明的色彩,到了晚年的她,回到一种纯粹的创作境界,但也是依然热衷于使用高纯度的颜色,红色或者**,她说自己是一个强迫神经症艺术家。但我认为,她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独特的艺术家。

悲惨的童年时期

1929年,出生于日本一个富裕家庭的草间弥生,是家中四个兄弟姐妹中的幺女。她的母亲因为对丈夫的不忠而感到非常沮丧,常常强迫草间去监视父亲和他的情人,如果跟丢了回家还会被她的母亲责罚,对于一个孩童来说,所看到的并不是单纯美好的世界,而是这种丑陋不堪的事,这段经历让她心生恐惧、痛苦不堪,这也令她终身都对性感到厌恶。

在草间10岁那年,被诊断出患有神经性试听障碍,还伴随着精神分裂症,这些无法言说的不安的状态,她从绘画中找到了一丝平静和解脱,她用画笔将这些幻觉画下来,以缓解自己内心的焦虑和恐惧,此时,绘画对于她来说,或许已经成为是她生活中唯一的乐趣。

草间的母亲因为专心于家族的生意,对女儿的疾病一无所知,她认为草间弥生应该成为一个收藏艺术品的富家女,画画并不是一个富家女应该做的事。于是,母亲毁掉了她的画布,还经常把她关起来打骂,极大的精神压力和强烈的恐惧感让草间弥生的精神濒临崩溃,绝望的她经常企图自杀,而绘画,是她活着的唯一理由。

这种恐惧长时间影响着草间,长大后的草间弥生心中萌生出逃离这个让她窒息的家庭的想法。她是美国艺术大师乔治亚·欧姬芙的狂热崇拜者,便给欧姬芙写信倾诉她绝望的处境以及对艺术的热爱以征求她的建议,在欧姬芙的支持下她终于在1957年逃离了自己的家乡去往美国,尽管美国对于她而言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家。

离开之前,母亲给了她100万日元,并告诉她永远不要踏入家门。临走时,她在家外的河堤上毁掉了数千件作品以此表达对母亲的愤怒。

从闯荡到成名

初到美国的草间无论是生活还是事业一切都不顺利,她孤独潦倒,身无分文,语言也不通,没有任何熟悉的人,在租住的公寓里半夜会被冻醒,就一直画画到天亮。闯荡在当时由男性主导的纽约艺术圈其实并不容易,即使她也参加了一些展览,受到当时许多艺术家的赞赏,她的作品更是被其他艺术家抄袭,但是她依然不被纽约主流艺术圈认可,并且总在财务上陷入困境。

草间一直都很想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在1966年她便带着作品《自恋庭园》,在没有受到官方的邀请下,“自行”参加了第33届威尼斯双年展。她趁著半夜的时候自己一个人将总共1500颗直径30公分的不锈钢球放在户外展场上,草间本人则穿着金色和服坐在其中,并且以每颗不锈钢球2美元的价格售出,一方面是赚取生活费,另一方面也被认为她是在批判当年商业化的艺术市场。

虽然她很快就被主办单位强制驱离,但她独特的做法在社会上引起了一时的轰动,同时,她也成为第一位参与第33届威尼斯双年展的日本女艺术家,从此扬名国际。

在受到关注之后,她还邀请了一群舞者在纽约交易所门前裸体演出,发出反对资本主义的声明;带领行为艺术家裸体横过布鲁克林大桥;更在未取得许可的情况之下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雕塑花园中举行快闪行为艺术,当时这件事震惊了全美国,也使她登上了《纽约每日新闻》的头版。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初时,草间弥生迎来了她在纽约最辉煌的时期。

与此同时,她还邂逅了当时的一位传奇人物,美国近代著名的超现实主义摄影师和集合主义雕塑家约瑟夫·康奈尔,开始了一段长达十年的忘年恋,他们之间相差26岁。这是草间一生当中拥有的仅此一次的爱情故事,或许也是她的人生中一段最美好与甜蜜的回忆。

90 岁的现在进行时

1972年约瑟夫·康奈尔去世,爱人的离开给草间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从那时开始,她的精神问题越来越严重。1975年春天她从纽约回到东京,住进了精神病院进行治疗,从此她的生活就是工作室和精神病医院的两点一线,并且在精神病医院一住就是40年,她的后半生也是从这里起步,直到今天,已经90岁的她还在继续创作着。

从2000开始,在世界各国当代艺术展上,几乎都能看到草间的身影。她的作品《无限的网》于2014年的佳士得拍卖更创下纪录,成交价达710万美元,再次说明了草间作品的商业价值,她更是在2012年与路易威登(LV)展开合作,推出一系列新品,包括包袋皮具、高等成衣等。

草间弥生的艺术创作与其精神状态密不可分,她称自己的作品为“艺术药物”,她曾说过她恐惧死亡,但是当她在创作艺术的时候最快乐,所以每天都会创作8小时以上,让自己处在精神振奋的状态以免去担心,一旦停下来就会感觉头痛。在纽约最先获得瞩目的作品《无限的网》,创作灵感正是来源于从小就开始困扰着她的幻觉。

在她的作品中,圆点是最缺一不可的,它已经成为了草间弥生的标志。草间曾说过,这些无限重复的圆点组成了一面巨大的网,这就像她所看到的世界。在她小时候为母亲画的画像中就已经充满了小圆点。对于她而言,这些圆点就是她心中的恐惧,而画画成为了医治她的药,以此将自己从恐惧中释放出来。

除了圆点和南瓜,镜子也是草间最常用的素材,这其中最受观众喜爱的应该就是《无限镜屋》系列。在一个不大的屋子里,四面都是镜子,利用小灯点缀在黑暗的镜像空间中,观众身处在里面的感觉很奇妙,像是置身银河星辰中,也像是处在梦境一般令人分不清楚是现实还是虚幻,感觉伸手就能触及,又感觉远在光年之外。

对于每一人来说都有自己的恐惧,当我们遇见心中的那个恐惧时,绝大部分人都会选择逃避,尽量不去触碰它,认为久而久之可以把它遗忘,但事实上却还是存在着的,不可能消除。它不只是一件网红作品,当我们深入去了解草间弥生之后,再一次走进这个镜屋,在获得完美自拍的同时,你会发现这些发光的小圆点仿佛可以直接触碰到我们的内心一般,在那一个当下,世界是静止的,而我们都消融在那个环境中。

我很喜欢她给《镜屋》系列起的名字,《无限镜屋——满载生命光辉》和《无限镜屋——数百万光年外的灵魂》,虽然生活给她的是无限的痛苦,她却把这些痛苦、恐惧和焦虑转化成了爱,爱自己也爱这个世界,把我们都想藏起来的、不敢面对的可怕的东西发出了光芒,就像是在这个宇宙中活着的我们每一个人,带着希望,带着爱,在这个宇宙发光发亮。爱是什么?看看草间的艺术吧,在她的一生中,她把对人类的爱、对全世界的爱,都通过她艺术表达出来了。

毕加索作品

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是二十世纪西方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一生留下了数量惊人的作品,风格丰富多变,充满非凡的创造性。毕加索生于西班牙的马拉加,后来长期定居法国。他的父亲是一位艺术教师。他自幼喜爱艺术,15岁时以优异成绩进入巴塞罗那美术学校,后来转入马德里圣费尔南多美术学院。他于1900年来到法国巴黎,开始以极大的同情心描绘穷人的生活。此时,他的作品充满悲剧性。瘦削的形象和冷灰的蓝色调,使他的画上充满孤独和绝望、灾难与不幸的感觉。人们把这一时期称为其创作的“蓝色时期”(1900—1904年)。1904—1906年是毕加索创作生涯的“粉红色时期”。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以描绘马戏团人物为主,形象虽然忧郁,却并不孤寂。1906年毕加索受到非洲原始雕刻和塞尚绘画影响,而转向一种新画风的探索。于是,他画出了那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名杰作——《亚维农的少女》。

《亚维农的少女》

这幅不可思议的巨幅油画,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它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亚维农的少女》始作于1906年,至1907年完成,其间曾多次修改。画中五个裸女和一组静物,组成了富于形式意味的构图。这幅画的标题是由毕加索的朋友安德鲁·塞尔曼所加,据说毕加索本人对之并不喜欢。但不管怎样,这只不过是作品名称罢了。在现代艺术中,标题与作品的相关性越来越小,画家们常常有意识地不以标题来说明作品的内容。毕加索这幅《亚维农的少女》,想必亦是如此。该画原先的构思,是以性病的讽喻为题,取名《罪恶的报酬》,这在最初的草图上一目了然;草图上有一男子手捧骷髅,让人联想到一句西班牙古老的道德箴言:“凡事皆是虚空”。然而在此画正式的创作过程中,这些轶事的或寓意的细节,都被画家一一去除了。其最终的震撼力,并不是来自任何文学性的描述,而是来自它那绘画性语言的感人力量。

这幅画,可谓第一件立体主义的作品。画面左边的三个裸女形象,显然是古典型人体的生硬变形;而右边两个裸女那粗野、异常的面容及体态,则充满了原始艺术的野性特质。野兽派画家发现了非洲及大洋洲雕刻的原始魅力,并将它们介绍给毕加索。然而用原始艺术来摧毁古典审美的,是毕加索,而不是野兽派画家。在这幅画上,不仅是比例,就连人体有机的完整性和延续性,都遭到了否定。因而这幅画(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述),“恰似一地打碎了的玻璃”。在这里,毕加索破坏了许多东西,可是,在这破坏的过程中他又获得了什么呢当我们从第一眼见到此画的震惊中恢复过来,便开始发现,那种破坏却是相当地井井有条:所有的东西,无论是形象还是背景,都被分解为带角的几何块面。我们注意到,这些碎块并不是扁平的,它们由于被衬上阴影而具有了某种三度空间的感觉。我们并不总能确定它们是凹进去还是凸出来;它们看起来有的象实体的块面,有的则象是透明体的碎片。这些非同寻常的块面,使画面具有了某种完整性与连续性。

从这幅画上,可看出一种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空间的新手法,这种手法早在塞尚的画中就已采用了。我们看见,画面中央的两个形象脸部呈正面,但其鼻子却画成了侧面;左边形象侧面的头部,眼睛却是正面的。不同角度的视象被结合在同一个形象上。这种所谓“同时性视象”的语言,被更加明显地用在了画面右边那个蹲着的形象上。这个呈四分之三背面的形象,由于受到分解与拼接的处理,而脱离了脊柱的中轴。它的腿和臂均被拉长,暗示着向深处的延伸;而那头部也被拧了过来,直楞楞地对着观者。毕加索似乎是围着形象绕了180度之后,才将诸角度的视象综合为这一形象的。这种画法,彻底打破了自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始的五百年来透视法则对画家的限制。

毕加索力求使画面保持平面的效果。虽然画上的诸多块面皆具有凹凸感,但它们并不凹得很深或凸很高。画面显示的空间其实非常浅,以致该画看起来好象表现的是一个浮雕的图像。画家有意地消除人物与背景间的距离,力图使画面的所有部分都在同一个面上显示。假如我们对右边背景的那些蓝色块面稍加注意,便可发现画家的匠心独具。蓝色,通常在视觉上具有后退的效果。毕加索为了消除这种效果,便将这些蓝色块勾上耀眼的白边,于是,它们看上去就拼命地向前凸现了。

实际上,《亚维农的少女》是一个独立的绘画结构,它并不关照外在的世界。它所关照的,是它自身的形、色构成的世界。它脱胎于塞尚那些描绘浴女的纪念碑式作品。它以某种不同于自然秩序的秩序,组建了一个纯绘画性的结构。

《卡思维勒像》

《卡思维勒像》,毕加索作,1910年,油画,100×615厘米,芝加哥,芝加哥艺术中心藏。

毕加索1909—1911年“分析立体主义”时期的绘画,进一步显示了对于客观再现的忽视。这一时期他笔下的物象,无论是静物、风景还是人物,都被彻底分解了,使观者对其不甚了了。虽然每幅画都有标题,但人们很难从中找到与标题有关的物象。那些被分解了的形体与背景相互交融,使整个画面布满以各种垂直、倾斜及水平的线所交织而成的形态各异的块面。在这种复杂的网络结构中,形象只是慢慢地浮现,可即刻间便又消解在纷繁的块面中。色彩的作用在这里已被降到最低程度。画上似乎仅有一些单调的黑、白、灰及棕色。实际上,画家所要表现的只是线与线、形与形所组成的结构,以及由这种结构所发射出的张力。

这幅《卡思维勒像》,清楚显示了毕加索是怎样将这种分析立体主义的绘画语言,用于某个具体人物形象的塑造的。令人费解的是,恰是在这种分解形象和舍弃色彩的极端抽象变形的描绘中,毕加索始终不肯放弃对于模特儿的参照。为了画这幅画,他让他的这位老朋友卡思维勒先生耐着性子摆好姿势,在他的面前端坐了有二十次。他不厌其烦地细心分解形体,从而获得一种似乎由层层交迭的透明色块所形成的画面结构。画中色彩仅有蓝色、赭色及灰紫色。色彩在这里只充当次要的角色。虽然在线条与块面的交错中,卡恩维勒先生形象的轮廊还能隐约显现,然而人们却难以判断其与真人的相似性。研究毕加索的最著名的专家罗兰·彭罗斯,在看了这幅画后,曾作过这样的评述:“每分出一个面来,就导致邻近部分又分出一个平面,这样不断向后移动,不断产生直接感受,这使人想起水面上的层层涟漪。视线在这些涟漪中游动,可以在这里和那里捕捉到一些标志,例如一个鼻子、两只眼睛、一些梳理得很整齐的头发、一条表链以及一双交叉的手。但是,当视线从这一点转向那一点时,它会不断地感到在一些表面上游来游去的乐趣,因为这些表面正以其貌相似而令人信服……看到这样的画面,就会产生想象;这种画面尽管模棱两可,却似乎是真的存在,而在这种新现实的匀称和谐生命的推动下,它会满心欢喜地作出自己的解释。”

《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

1890年—1892年,油画,45×57厘米,巴黎奥塞博物馆藏。

1912年起,毕加索转向其“综合立体主义”风格的绘画实验。他开始以拼贴的手法进行创作。这幅题为《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的作品,清楚地显示了这种新风格。

在这幅画上,我们可分辨出几个基于普通现实物象的图形:一个瓶子、一只玻璃杯和一把小提琴。它们都是以剪贴的报纸来表现的。在这里,画家所关注的焦点,其实仍然是基本形式的问题。

但是,这个问题此时却是以一种全新的态度来对待。在分析立体主义的作品中,物象被缩减到其基本原素,即被分解为许多的小块面。毕加索以这些块面为构成要素,在画中组建了物象与空间的新秩序。他通过并置和连接那些笔触短促而奔放的块面,获得一种明晰剔透的画面结构,反映了某种严格而理性的作画程序。而如今,在综合立体主义的作品上,他所采取的恰是正好相反的程序。他不再以现实物象为起点,将物象朝着基本原素去分解,而是以基本原素为起点,将基本的形状及块面转化为客观物象的图形。这就是说,他在表现出瓶子、杯子及提琴之前,就已经把一个抽象的画面结构,组织和安排妥当了。通过对涂绘及笔触的舍弃,他甚至获得一种更为客观的真实。他采用报纸、墙纸、木纹纸,以及其他类似的材料,拼贴出不同形状的块面。这些块面,一方面显示着画以外的那个世界,另一方面则以其有机的组合而显示出画的自身世界的统一性和独立性。难怪他的画商及好友卡恩维勒会如此地评价他:“即使没有摆弄画笔的本领,他也能搞出绝佳的作品。”在这幅拼贴的画上,左边的一块报纸表示一只瓶子,那块印有木纹的纸,则代表着一把提琴。而几根用木炭笔勾画的坚挺的线条,则使这种转换得以实现,并且将那些不相干的拼贴材料,纳入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中。

这种拼贴的艺术语言,可谓立体派绘画的主要标志。毕加索曾说:“即使从美学角度来说人们也可以偏爱立体主义。但纸粘贴才是我们发现的真正核心。”在这种拼贴语言的运用中,毕加索显然比别的立体派画家(如布拉克、格里斯等)更为大胆和富于幻想。别的画家在拼贴不同的纸片时,多少要顾及到是否符合现实逻辑的问题,他们总是把木纹纸限于表示木质的物品(如桌子、吉他)。而毕加索则全然摆脱这种约束。在他的画上,一张花纹墙纸可用来表现桌面,一张报纸也可剪贴成小提琴。毕加索曾在与弗朗索瓦·吉洛的交谈中,阐述了他对于拼贴的看法:

“使用纸粘贴的目的是在于指出,不同的物质都可以引入构图,并且在画面上成为和自然相匹敌的现实。我们试图摆脱透视法,并且找到迷魂术(trompe L'esprit)。报纸的碎片从不用来表示报纸,我们用它来刻画一只瓶子、一把琴或者一张面孔。我们从不根据素材的字面意义使用它,而是脱离它的习惯背景,以便在本源视觉形象和它那新的最后定义之间引起冲突。如果报纸碎片可以变成一只瓶子,这就促使人们思考报纸和瓶子的好处。物品被移位,进入了一个陌生的世界,一个格格不人的世界。我们就是要让人思考这种离奇性,因为我们意识到我们孤独地生活在一个很不使人放心的世界。”(弗朗索瓦·吉洛等《情侣笔下的毕加索》,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60页)

《格尔尼卡》

《格尔尼卡》,毕加索作,1937年,布面油画,305.5×782.3厘米,普拉多博物馆藏。

油画《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作于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此画是受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委托,为193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西班牙馆而创作。画中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的艺术家,毕加索对于这一野蛮行径表现出无比的愤慨。他仅用了几个星期便完成这幅巨作,作为对法西斯兽行的遣责和抗议。

毕加索虽然热衷于前卫艺术创新,然而却并不放弃对现实的表现,他说:“我不是一个超现实主义者,我从来没有脱离过现实。我总是待在现实的真实情况之中。”这或许也是他选择画《格尔尼卡》的一个重要原因吧。然而他此画的对于现实的表现,却与传统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截然不同。他画中那种丰富的象征性,在普通现实主义的作品中是很难找到的。毕加索自己曾解释此画图像的象征含义,称公牛象征强暴,受伤的马象征受难的西班牙,闪亮的灯火象征光明与希望……。当然,画中也有许多现实情景的描绘。画的右边,一个妇女怀抱死去的婴儿仰天哭号,她的下方是一个手握鲜花与断剑张臂倒地的士兵。画的左边,一个惊慌失措的男人高举双手仰天尖叫,离他不远处,那个俯身奔逃的女子是那样地仓惶,以致她的后腿似乎跟不上而远远落在了身后。这一切,都是可怕的空炸中受难者的真实写照。

画中的诸多图像反映了画家对于传统绘画因素的吸收。那个怀抱死去孩子的母亲图像,似乎是源自哀悼基督的圣母像传统;手持油灯的女人,使人联想起自由女神像的造型;那个高举双手仰天惊呼的形象,与戈雅画中爱国者就义的身姿不无相似之处;而那个张臂倒地的士兵形象,则似乎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某些战争画中的形象,有着姻亲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毕加索不仅是一位富于叛逆精神的大胆创新者,同时也是一位尊崇和精通传统的艺术家。

乍看起来,这幅画在形象的组织及构图的安排上显得十分随意,我们甚至会觉得它有些杂乱。这似乎与轰炸时居民四散奔逃、惊恐万状的混乱气氛相一致。然而,当我们细察此画,却发现在这长条形的画面空间里,所有形体与图像的安排,都是经过了精细的构思与推敲,而有着严整统一的秩序。虽然诸多形象皆富于动感,可是它们的组构形式却明显流露出某种古典意味。我们看见,在画面正中央,不同的亮色图像互相交叠,构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中轴,恰好将整幅长条形画面均分为两个正方形。而画面左右两端的图像又是那样地相互平衡。可以说,这种所谓金字塔式的构图,与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的构图,有着某种相似的特质。另外,全画从左至右可分为四段:第一段突出显示了公牛的形象;第二段强调受伤挣扎的马,其上方那盏耀眼的电灯看起来好似一只惊恐、孤独的眼睛;第三段,最显眼的是那个举着灯火从窗子里伸出头来的“自由女神”;而在第四段,那个双臂伸向天空的惊恐的男子形象,一下于就把我们的视线吸引,其绝望的姿态使人过目难忘。毕加索以这种精心组织的构图,将一个个充满动感与刺激的夸张变形的形象,表现得统一有序,既刻画出丰富多变的细节,又突出与强调了重点,显示出深厚的艺术功力。

在这里,毕加索仍然采用了剪贴画的艺术语言。不过,画中那种剪贴的视觉效果,并不是以真正的剪贴手段来达到的,而是通过手绘的方式表现出来。那一块叠着另一块的“剪贴”图形,仅限于黑、白、灰三色,从而有效地突出了画面的紧张与恐怖气氛。

毕加索的著名作品有《亚威农少女》、《卡思维勒像》、《格尔尼卡》、《和平鸽》、《戴贝雷帽、穿格子裙的女子》等。

毕加索的艺术生涯几乎贯穿其一生,作品风格丰富多样,后人用“毕加索永远是年轻的”的说法形容毕加索多变的艺术形式。

史学上不得不把他浩繁的作品分为不同的时期——早年的“蓝色时期”、“粉红色时期”、盛年的“黑人时期”、“分析和综合立体主义时期”(又称“立体主义时期”)、后来的“超现实主义时期”等等。

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37000件,包括:油画1885幅,素描7089幅,版画20000幅,平版画6121幅。

扩展资料:

一、《亚威农少女》

《亚威农少女》是由西班牙画家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创作于1907年的一幅油画。现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这幅画画面上一共有5个少女,或坐或站,搔首弄姿,在她们的前面是一个小方凳,上面有几串葡萄。人物完全扭曲变形,难以辨认。

画面呈现出单一的平面性,没有一点立体透视的感觉。所有的背景和和人物形象都通过色彩完成,色彩运用得夸张而怪诞,对比突出而又有节制,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二、《卡思维勒像》

《卡思维勒像》是西班牙画家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创作于1910年的油画作品,清楚显示了毕加索是怎样将这种分析立体主义的绘画语言,用于某个具体人物形象的塑造的。

三、《格尔尼卡》

《格尔尼卡》是西班牙立体主义画家帕勃洛·鲁伊斯·毕加索于20世纪30年创作的一幅巨型油画,长776米,高349米,现收藏于马德里国家索菲亚王妃美术馆。

该画是以法西斯纳粹轰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的重镇格尔尼卡、暴杀害无辜的事件创作的一幅画,采用了写实的象征性手法和单纯的黑、白、灰三色营造出低沉悲凉的氛围,渲染了悲剧性色彩,表现了法西斯战争给人类的灾难。

四、《和平鸽》

有一天傍晚,鲁西恩在屋顶挥动红布招呼鸽子飞回来,德国警察竟将其推下屋顶,致使坠地死亡。德国兵又将一只叫“萧莱士”的鸽子掐死,用车拖走鲁西恩的尸体。

密许老大爷极端悲愤,请其邻居——绘画大师毕加索为鸽子“萧莱士”画了一幅像。1949年,毕加索将此画献给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五、《戴贝雷帽、穿格子裙的女子》

《戴贝雷帽、穿格子裙的女子》是毕加索的作品,于2018年1月30日至2月2日在香港展出。

2018年2月28日,作品以498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43亿元)成交价拍出。

参考资料:

亚威农少女

卡思维勒像

格尔尼卡

和平鸽

戴贝雷帽、穿格子裙的女子

周杰伦的六年之后的新专辑中出现了非常多的信息量,MV中出现的都是20世纪初的艺术家们。这个MV实际上是属于周杰伦的文艺狂想曲,在这个MV中,致敬了非常多位大师,他先邂逅了两位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家,一个是马格利特,一个是达利。

关于马格丽特,周杰伦突然变出了一个绿苹果,实际上这个因素是马格丽特名作人类之子的关键元素。周杰伦又给大家变出了把变弯的勺子,这个因素也是来自世界名作记忆的永恒。在记忆的永恒中,有着钟表变软的意象。关于莫奈这位印象派艺术家,周杰伦还给莫奈变出了睡莲等等意思,其实这些都对应歌词中的一句话,借你灵感不用还我。其实我们可以从中看出,这些带有反叛意向的艺术家们,实际上都对周杰伦本人以及创作带来了非常大影响。

除了这些外国艺术家,MV中出现镜头比较多的还有一位中国艺术家,就是常玉,他也被称为了东方的梵高,中国的马蒂斯。当然,马蒂斯在MV中也是有提及的。常玉的画作实际上带有野兽派的狂放和中国画含蓄的特点,只是他的画作数年来没有得到世人承认。而常玉也因为周杰伦的科普,被千万人所知晓。

周杰伦在我们的MV中也展现出了他自己的魔术技能,他将枯枝变成了花朵,同时也激发出了画家的灵感。这样一个情景实际上也是来自于常玉画家的盆景系列。实际上,除了这些画家,MV中还有多句歌词提及了多位艺术家,比如说梵高,马蒂斯,爱德华蒙克等等。在MV的最后,周杰伦还请了朗朗,然后两人斗琴,这个桥段实际上跟**不能说的秘密有异曲同工之妙。

感谢小黑盒邀约评测

《Sable》是一款没有战斗,不会死亡不会让人肾上腺狂飙的开放世界探索游戏。没有紧张刺激的战斗,但有偌大的地图呈现在你面前让你自由探索,初遇时你也许会感到无聊迷茫一时不知道干啥。但当你骑着自己的浮空机车滑翔,翻越一座又一座沙丘,领略壮阔的废墟遗迹、邂逅奇妙的古老文明时,你会不自觉接纳并融入这个世界。

作为即将成年的沙贝,她将会一个人去往这片大漠,完成属于她的成人仪式。

所以《Sable》讲述的是一个成长的故事,在了解了它的游戏工作室后,我们会发现,这其实不仅是沙贝的成人仪式,也是制作者们的“成长仪式”。

Shedworks的“成人仪式”

《Sable》由英国独立游戏工作室Shedworks制作,该工作室成员为GregoriosKythreotis和DanielFineberg。

两个人大学学的专业和游戏没有多大关系,当时他们学的是建筑和英语文学,但在临近毕业在想就业问题的时候,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自己的兴趣爱好。

Gregorios说“我真的希望制作电子游戏”,巧的是,Daniel的父亲说Daniel也很感兴趣(这两家从父亲那辈就已经认识了),于是两人便去了酒吧(当时两人好像十年没见了),边喝边聊,考虑到他俩很难在游戏行业找到工作,于是选择自己创业。

实际上他们没有任何游戏制作的经验,但当他们下定决心那刻起便开始动手去做。既然专业上比别人慢了很多,那就努力去学去补,据了解,在那段时间里,他俩完全依赖于YouTube教程、Lyndacom和各种网络课程自学。

后来,他俩从2017年8月份开始全力制作《Sable》,同年11月与发行商RawFury签约。

相比起名不见经传的游戏开发工作室,它的发行商RawFury则大有来头。RawFury是瑞典一家独立游戏发行商,其创始人有高登范戴克(GordonVanDyke)和乔纳斯安顿森(JonasAntonsson),这两位来历都不简单。范戴克曾在EA旗下DICE工作室,期间参与过数款《战地》系列游戏的开发,安顿森则在Paradox互动移动部担任过副总裁。两人于2005年成立RawFury工作室,发行过《Townscaper》、《海之呼唤》、《浣熊硬探》等众多优秀游戏。

谈起两家怎么会合作的时候,“他们想赌一把”开发者Gregorios回忆说,“因为当他们签下《Sable》的时候,我们甚至还没有准备提案,但跟我们签约的Callum很有热情,几乎立即就决定拿下这款游戏。他们在很早的时候就问:‘游戏里会有战斗吗?’我们只是回答‘没有’。他们说‘好的,这可以’。这就是我们讨论的全部内容。”

“不是‘可以’啊。”另一位开发者Daniel补充说,“他们说的是‘酷,这会很棒,很有趣。’”

这让人忍不住联想起沙贝,同样是走出自己熟悉的环境,独自去面对这个世界,直到更加认清自己,开拓出属于自己的道路,才算完成了属于他们的“成人仪式”。

不太丝滑的游戏体验

不过像这样两个人,特别还是“野路子”出身的工作室,在这样短时间内做出的开放世界探索游戏,其实对玩家来说有bug是可预见性,甚至是包容性的(游戏前)。

游戏没有战斗设计,玩法上的动作几乎是简单的攀登、跳跃、滑翔,这都还好,但令人糟心的bug和部分不太寻常的视角,可以让原本的包容性变得荡然无存。刚开始遇见个bug的时候还会安慰自己“成长仪式”只有苦痛才能让人迅速成长,但越玩到后面,不仅会带上痛苦面具,一不小心还会成为各种《世界名画》。

除了糟心的游戏体验,于我而言最出彩的便是它的线条美感了,谈及《Sable》的美术风格,游戏开发者表示:吉卜力工作室和法国艺术家墨比斯是他们的主要灵感来源。

极具感染想象力线条艺术

让吉罗(JeanGiraud),墨比斯(Moebius)是他广为人知的笔名。让吉罗(JeanGiraud)出生于1938年,是法国漫画家、艺术家、作者与设计师,2012年3月10日因癌逝世。

法国世界报发表他的讣文曾称:漫画世界失去了一员巨匠,最后一个黄金时代的巨人。

他笔下的独特且极具想象力的线条,吸引了许多艺术家粉丝,当中我们可能最熟悉的就是宫崎骏了,宫崎骏自认是墨必斯“一辈子的粉丝”。不仅如此,他和宫崎骏也是好友。而除了宫崎骏、大友克洋、松本大洋、鸟山明、雷利史考特竟都是他的粉丝!

2004年,二人一起在法国举行了联名画展。

他这一生中,在插画、概念艺术、超现实主义、**等很多创意领域中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星球大战》、《异形》、《第五元素》、《银翼杀手》等很多科幻**都将他的创意搬上荧幕。

更在1975年,实验**导演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在一场宴会上终于碰到了墨比斯“我一直在找你。”,后来戛纳放映的纪录片《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这部影片里,影片原画就是由《异形》概念设计闻名的艺术大师HR吉格以及法国漫画大师墨必斯协助完成。

墨比斯为《沙丘》设计的部分原画

能够在致敬艺术的同时《Sable》创作出自己的风格,让原本单一的线条单变得柔和,极简却富想象力,配以色彩的巧妙结合,荒凉空寂的大漠变得有生命力,即使没有驻足过这片迷人的大漠上,也会在脑海中保留它的痕迹。

最后

除了上面所聊到的一些亮点,其实还有像npc能够谈笑风生、趣味的任务等令人加分的地方,但《Sable》最吸引我的一点还是它的美术风格,小众且迷人。如果它是一本艺术画册,我想很多人会毫不犹豫推荐给身边的朋友。但作为游戏来说,它的游戏性没有很好兼顾到。其实它的底子非常好,如果游戏作者后续能一步步修复的话我想会有越来越多人喜欢它,就像之前没有中文选项,后面游戏更新出了中文一样,希望这是个好兆头。

印象派大师毕加索

毕加索(1881~1973)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天才,他的艺术生涯几乎贯穿其一生,作品风格丰富多样,是一位多产画家。他逝世后,人们花了 5 年的时间对他的作品进行了整理。据统计,他的作品包括:油画 1885 幅,素描 7089 幅,版画 20000 幅,平版画 6121 幅,总计近 37000 件。

后人用“毕加索永远是年轻的”的说法形容毕加索多变的艺术形式。史学上不得不把他浩繁的作品分为不同的时期——早年的“蓝色时期”、“粉红色时期”、盛年的“黑人时期”、“分析和综合立体主义时期”(又称“立体主义时期”)、后来的“超现实主义时期”等等。

一、蓝色时期

1900年毕加索来到巴黎,并在1904年定居在那里。这期间他的创作被称为"蓝色时期",是他第一次形成自己的风格。这个时期作品背景蓝,人物蓝, 头发、眉毛、眼睛皆蓝,蓝色主宰了他一切作品,背景简化(《熨烫衣服的人》),避开光感和深度的感觉,把人物结合成一种简单的图样,其中沉重,强烈而流动的线条,给人以不真实的、虚拟世界的印象(《两姐妹》)。这种线条具有情感的重量。画家后来的作品大多具有这种富于表现力的线条的特点。这些特点是从观察人的动作和姿势中得到的。这一时期也是毕加索对现实生活关注的时期,他还没有脱离普通群众太远去追求某些哲理性强于艺术性的表现。那时候的蓝色,是贫穷和世纪末的象征,于是作品多表现一些贫困窘迫的下层人物,画中的人物形象消瘦而孤独。至于为什么毕加索会采用蓝色作为主调,尚没有确定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是受法国画家莫奈和卡里埃的影响,认为这种色调加强了画面中的诗意成分。另一种说法则认为,毕加索之所以偏爱蓝色是因为它代表着忧郁。也就在那片单色的浅蓝、粉蓝、深蓝、湛蓝中,毕加索开始走上他的成功之路。

二、粉红时期

毕加索从后印象派色调的精细中重新发现形体上的大略简洁笔法,而这就是“玫瑰红时期”的典型画法。

1904年春,毕加索在巴黎蒙马尔特区永久地定居下来,随着他迁居巴黎、与菲尔南德·奥里威尔的同居,他的蓝色风格时期也宣告结束。柔和的粉红色调开始渗透到他的画布上的单一蓝色中去(《扇子女人》),很快成为他画布上主要的颜色(《花篮女人》)。那种暖洋洋的、娇滴滴的玫瑰红色代替了空洞抽象、沉重抑郁的一片蓝色。青春和爱情活生生地出现在画面上,人物形象往往是一些富有青春美或是魁梧的人。"玫瑰红时期"就这样开始了,毕加索的油画进入了完全新的世界,一个与流浪艺人和杂技演员接轨的世界,于是也有人称之为"马戏团风格"(《马上的姑娘》)。在这时,毕加索的声望使他得到了与众多女人接触的机会,在这个充满欲望和希图的时代,他用公牛一般的意志统辖着他的女人们(《玫瑰色的裸女们》)。

三、黑人时期

1905年下半年,与奥里威尔关系破裂后,毕加索进入了他的第一个古典主义时期,表现出他对艺术形式无休无止的探索(《土耳其装束的夫人》)。他预示着毕加索艺术思想中的一个新的倾向,他追求古典式的单纯线条,匀称和永恒的和谐。粗大的造型如同雕像一样简练,没有偶像的背景和与主题无关的任何细节(《立着的裸女》)。造型人物,开始带上了某种几何形的棱角和简化了的结构,不再用什么玫瑰色和淡蓝色,而是用简朴的褐**;与此同时,又有力图强调和保持画面的平衡感。

毕加索年表:

父:荷西·路易兹-布拉斯科

母:玛莉亚·毕加索-洛培兹

1881 10月25日出生于西班牙南部的马拉加

1888/9 7/8岁 在父亲(美术教师)指导下画画。

1889 8岁 完成第一件油画作品,画的是斗牛士。

1895 14岁 进入巴塞隆纳的隆哈美术学校,其父于该校任教。入学考试是古典艺术与静物写生,依规定可有一个月时间完成,毕加索在一天之内就完成了。

1896 15岁 作品“初次领圣体”参加巴塞隆纳美术与工业展。

1897 16岁 进入马德里圣费南多美术学院就读。但常不去上课,比较喜欢去“普拉多美术馆”参观。在那里,他可以接触到西班牙大师的作品:葛雷柯、委拉斯盖兹及哥雅等。 作品“科学与慈善”获马德里全国美展荣誉奖,后来又在马拉加得到金牌奖。

1898 17岁 经常出入“四只猫”酒馆,开始与前卫艺术圈往来。结织卡萨吉玛斯及日后成为其私人秘书的沙巴特斯。

1900 19岁 在“四只猫”酒馆举行首次个展。与卡萨吉玛斯首次前往巴黎,居住于蒙马特区。

1901 20岁 好友卡萨吉玛斯因失恋自杀,触发毕加索以蓝色调作画,蓝色时期开始。在弗拉画廊举行巴黎首次个展,开幕前就卖出15张画。

1902 21岁 完成“蓝色自画像”。

1903 22岁 完成“人生”。以浓郁的蓝色调表示贫、老与孤独的苦难。1900-1903年间三度回西班牙。

1904 23岁 定居于巴黎“洗衣船”。邂逅费尔南德.奥立维并同居,常去观赏马戏团的演出,粉红色时期开始。

1905 24岁 以马戏团题材创作“卖艺人家”等。画展受到重视。结识洁楚·斯坦因兄妹。

1906 25岁 在罗浮宫看到伊比利亚半岛的雕塑展,印象深刻。结识野兽派大师马蒂斯。

1907 26岁 创作“亚维农的少女”。到民俗博物馆看非洲雕塑。参观两个塞尚回顾展。结识布拉克。

1908 27岁布拉克第一次举行立体派画作展。

1909 28岁 解析立体派开始。与布拉克成为邻居。作“费尔南德头像”。

1911 30岁 首次把印刷字母放到构图中。邂逅艾娃·谷维。

1912 31岁 与费尔南德分手。完成第一个拼贴作品“藤椅静物”。与布拉克合作纸贴画,发展出合成立体主义。

1915 34岁 艾娃因肺结核逝世。

1917 36岁 至意大利为俄罗斯芭蕾舞团作舞台设计,邂逅舞者欧嘉.科克洛瓦。

1918 37岁 与欧嘉结婚。因芭蕾而与上流社会接触。与马蒂斯举行联展。

1919 38岁 认识米罗。

1921 40岁 长子保罗(1921-1975)出世。

1922 41岁 创作“海边奔跑的两个女人”。

1924 43岁 以装饰性立体派风格作许多静物画。

1916/7-1924年间多次为芭蕾舞台作设计。

1925 44岁 创作“舞”,首次影射与欧嘉的紧张关系。参加超现实主义的首次展出。

1926 45岁 以集合物手法作“吉他”系列。

1927 46岁 邂逅年仅17岁的玛丽-德雷莎·华特。

1929 48岁 与雕塑家贡萨列斯一起创作雕塑和铁线构成。作系列以女人头像为题的攻击性画作,显现姻婚危机。结识达利。

1931 50岁 于柏吉卢城堡设立雕塑工作室。参加超现实主义于美国的首展。

1932 51岁 以玛丽-德雷莎为模特儿。

1933 52岁 以雕塑家工作室为题,创作蚀版画 (佛拉系列版画)。费尔南德.奥立维出版回忆录。

1934 53岁 创作以斗牛为题的作品。发表用织物做模型翻制的雕塑作品。

1935 54岁 6月与欧嘉及保罗分居。9月玛丽-德雷莎与毕加索的女儿玛亚出生。

1936 55岁 邂逅南斯拉夫女摄影师兼画家多拉·玛尔。

1937 56岁 创作“格尔尼卡”。

1939 58岁 同时画玛丽-德雷莎与多拉的同姿势肖像。

1943 62岁 邂逅22岁的方斯华姿·吉洛。作集合物“牛头”。

1944 63岁 加入法国***。

1945 64岁 于慕洛完成第一批石版画。

1946 65岁 与方斯华姿·吉洛同居。访马蒂斯。

1947 66岁 方斯华姿·吉洛生子克罗德。首次在陶艺家哈米耶工作室中制陶,至1948年共作了2000件陶艺。

1949 68岁 方斯华姿·吉洛生女帕乐玛。为世界和平会议作“鸽子”石版海报。

1950 69岁 获颁列宁和平奖章。

1953 72岁 于玛都拉陶艺工作坊邂逅杰奎琳·洛克。

1954 73岁 与方斯华姿·吉洛分手。马蒂斯逝世(毕加索曾说:“只有马蒂斯才是真正的画家”)。开始创作德拉克洛瓦的“阿尔及利亚女人”变奏系列。

1955 74岁 欧嘉逝世。

1956 75岁 与克鲁佐共同拍摄**“毕加索之谜”公映。写信给***,抗议俄罗斯入侵匈牙利。

1957 76岁 画委拉斯盖兹“宫女”变奏40余张。

1959 78岁 作马内“草地上的午餐”变奏系列。

1961 80岁 与35岁的杰奎琳结婚。

1963 82岁 绘制“画家与模特儿”系列。巴塞隆纳的毕加索美术馆开幕。布拉克逝世。

1964 83岁 方斯华姿·吉洛出版回忆录,造成毕加索与克罗德及帕乐玛决裂。

1966 85岁 巴黎大皇宫及小皇宫举办大型毕加索回顾展。

1970 89岁 把西班牙家中保存的画作捐赠给巴塞隆纳毕加索美术馆。

1973 92岁 4月8日逝于坎城附近的慕瞻市。4月10日葬于佛文纳菊别墅的花园里。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12567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6
下一篇2023-11-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