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拉夫进行曲歌词问题

斯拉夫进行曲歌词问题,第1张

  版本很多

  《斯拉夫送行曲》最佳填词

  自其诞生之日直至上世纪90年代,为《斯拉夫送行曲》填词者人数之多、歌词版本之多,已达到难以考证的程度。单是苏联时期以卫国战争为主题的歌词,我就听过至少四五个存在局部差异的版本。然而,除尚未谋面的内战红军版歌词外,对形形色色的斯拉夫主义版、内战白匪版、情话绵绵版、波波版乃至新沙俄版,我并没有丝毫的兴趣,因此,在这里独独挑出苏维埃红色主旋律版歌词(注:参见火箭兵红星歌舞团、莫斯科军区歌舞团录音下载),做一个尽量准确的直译。

  Прощание славянки

  Музыка: В Агапкин

  Слова: А Федотов, Ю Леднев

  Этот марш не смолкал на перронах,

  Когда мрак заслонял горизонт

  С ним отцов наших в дымных вагонах

  Поезда увозили на фронт

  Он в семнадцатом брал с нами Зимний,

  В сорок пятом шагал на Берлин,

  Поднималась с ним в бой вся Россия

  По дорогам нелегких годин

  И если в поход

  Страна позовёт,

  За край наш родной

  Мы все пойдём в священный бой

  И если в поход

  Страна позовёт,

  За край наш родной

  Мы все пойдём в священный бой—— священный бой!

  Шумят в полях хлеба,

  Шагает Отчизна моя

  К высотам счастья

  Сквозь все несчастья

  Дорогой мира и труда,

  К высотам счастья

  Сквозь все ненастья

  Дорогой мира и труда

  И если в поход

  Страна позовёт,

  За край наш родной

  Мы все пойдём в священный бой—— священный бой!

  直译如下:

  告别斯拉夫女人

  曲 В 阿加普金

  词 А费多托夫、Ю列德涅夫

  当黑暗遮蔽了天际,

  月台上这支进行曲不曾停息。

  它伴随一列列火车开赴前线,

  烟雾弥漫的车厢里载着我们的父亲。

  1917年它带领我们攻占冬宫,

  1945年它带领我们挺进柏林。

  多少伟大时代多少艰辛路程,

  它伴随全俄罗斯奋起投入战争。

  而一旦

  祖国召唤(我们)出征,

  为了亲爱的故乡

  我们全都投入神圣的战争。

  而一旦

  祖国召唤(我们)出征,

  为了亲爱的故乡

  我们全都投入神圣的战争——神圣的战争!

  田野里麦浪在喧哗,

  我的祖国大步向前,

  经受一切的苦难,

  沿着和平与劳动之路

  迈步走向幸福的高峰。

  而一旦

  祖国召唤(我们)出征,

  为了亲爱的故乡

  我们全都投入神圣的战争——神圣的战争!

  -------------------------------------

  如果想用中文演唱,请参考薛范老师译配的歌词:

  斯拉夫妇女送行曲

  薛范 译配

  这一首进行曲振奋人心,

  忆当年侵略军压边境,

  战士们别家园,登上列车,

  这首歌伴他们去出征。

  一七年唱着它攻克冬宫,

  四五年唱着它进柏林,

  俄罗斯站起来,万众一心,

  多少年经风雪、历艰辛。

  假如 有一天

  敌人来进犯,

  我们 为祖国

  奋起投入神圣战争——战争!

  田野麦浪滚滚,

  祖国大步向前进。

  战胜那灾难,

  赞美那劳动,

  保卫住幸福和安宁;

  战胜那灾难,

  赞美那劳动,

  保卫住幸福和安宁——安宁!

  -----------------------------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俄军亚历山大罗夫歌舞团90年代后演唱斯拉夫送行曲大多还是用苏联版歌词,但我发现,它被做了手脚:

  “一七年它带领我们攻克冬宫,四五年它带领我们挺进柏林”, 被悄悄地换成了“四一年它保卫了莫斯科,四五年它挺进柏林”。

  “冬宫”——“莫斯科”,一个小小改动,却使苏维埃红色全然褪去,只剩下煌煌荡荡之“俄罗斯爱国主义”。贼手高妙。

  转载出处 http://wwwesfqcom/bbs/dispbbsaspboardID=8&ID=3128&page=1

  《斯拉夫送行曲》是由作曲家、指挥家瓦西里·伊万诺维奇·阿加普金所创作的一支俄罗斯爱国主义进行曲。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1912-1913)爆发的影响之下,阿加普金写出了这支曲子。

  有音乐理论研究家认为,阿加普金以1904-1905年俄日战争期间流传于士兵群体中并得以存留的一支古老民歌为基础,进行加工整理,创作了《斯拉夫送行曲》。它的旋律很容易记住,因此迅速地传播开来。

  进行曲包括两部分,其曲调的原始动机分别脱胎于俄日战争时期某一支歌曲的引子及其副歌。阿加普金决定将自己的乐谱草稿带到辛菲罗波尔:当时音乐界颇富盛名的作曲家兼乐谱出版人——立陶宛第51步兵团军乐队指挥雅科夫·博格拉德在该城居住、工作。博格拉德无偿地帮助记录钢琴改编曲并为进行曲谱写了乐队总谱。他们二人一道编写三重奏 ,一道给进行曲取了个名字:“斯拉夫送行曲”(译者注:Прощание славянки,直译 是“一个斯拉夫女人的送行”) 。不久之后,博格拉德在辛菲罗波尔印刷厂印制了100份乐谱。乐谱第一版封面上描绘的是:一个年轻女人送别一位军人,远处隐约可见巴尔干群山,还有一队士兵在行进。封面上写有题词:“最新进行曲,为巴尔干战事而作。献给全体斯拉夫妇女。 阿加普金作品。”

  新进行曲头一回公开演奏是1912年秋天,唐波夫(省),在曲作者阿加普金当时所属西方第7骑兵团的阅兵式上。

  进行曲(斯拉夫送行曲)本是为铜管军乐团而作,没有歌词。所有各种版本的歌词都是后来才出现的。进行曲的旋律融会了对未来胜利的勃勃信念,以及对前方征途上必然的牺牲的痛楚意识。进行曲的名字则表达了一种最为沉重的体验,这一体验属于所有战争中的所有妇女——她们送别自己的丈夫踏上征程,并且相信他会回来。

  1915年夏,基辅“Экстрафон”唱片公司录制了一张包含这支进行曲在内的唱片,随即,它在俄罗斯迅速地获得了知名度,获得了欢迎。在这支进行曲的伴送下,一支又一支团队开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线。很快,进行曲的旋律为整个世界所知晓:保加利亚、德国、奥地利、挪威、罗马尼亚、法国、瑞典、南斯拉夫以及其它若干国家的军乐队都开始演奏这一进行曲。

  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后,《斯拉夫送行曲》依旧受到欢迎——尤其是在白军阵营。一战期间根据它的曲调填词而成的(沙俄)志愿军歌曲《生我们是您,养我们也是您》( Вспоили вы нас и вскормили… ),流传到我们今天的已经不再是它原来的面貌,而是内战时期出现的三个改写(歌词)版本:一个版本属于(白匪)志愿军大学生营;另一个版本叫做《西伯利亚进行曲》(Сибирский марш)——属于西伯利亚“人民军”,即后来的高尔察克部队;第三个版本的歌词则与德罗兹多夫斯基师相关。(译者注:米哈伊尔·德罗兹多夫斯基Дроздовский[1881-1919],反革命武装活动组织者之一,少将,志愿集团军师长)。(该师)炮兵军官维克多·拉里奥诺夫在他的回忆录《弗兰格尔将军的俄罗斯军队/库班及北塔夫里亚的战斗》(译者注:塔夫里亚Таврия,中世纪克里木半岛的通称)中写道:“还唱了一支在克里米亚编出来的新的团歌:‘越过彼列科普土城,将往昔的苦难抛却,德罗兹多夫斯基的士兵向北挺进,在这愉快而灿烂的五月。’”在这段文字之前,炮兵上尉拉里奥诺夫还提到,所谓的“第一团第一连”一边唱着《斯拉夫女人》(送行曲),一边举着自己传统的(沙俄)安德烈军旗。据此可以推断,《斯拉夫送行曲》的这一版本(德罗兹多夫斯基师版)不仅在1920年5月就已存在,甚至(有可能?!——作者原注)还是德罗兹多夫斯基师第一团的团歌。

  在1941年11月7日的红场阅兵式上,指挥混成军乐队的正是瓦西里·伊万诺维奇·阿加普金。阅兵场曾否奏响《斯拉夫送行曲》,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参加了)混成军乐队的演奏家们在与军乐指挥系的学员们会谈时肯定地说,当时是有这支曲子。СМ 布琼尼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同样作了肯定。弗拉基米尔·索科洛夫Владимир Соколов所著《斯拉夫送行曲》 (<Прощание славянки>,苏联作曲家出版社1987年版)这样描写(41年)阅兵式上演奏它的情形:“自始至终完全被同一个思想所占据。必须将音乐的旋律浸润到士兵的灵魂深处,从而使战士们的力量得到支撑,使正义的复仇提前到来。混成乐队演奏了《斯拉夫送行曲》。进行曲的爱国主义旋律与战士们的思想和感情产生了共鸣,每一个战士离开红场时,脑海中都印下了它(斯拉夫送行曲)那深入肺腑的旋律以及它振奋人心的热情士兵们排着一道道整齐的队列走过。” 后面还有若干文字,描写有关瓦西里·伊万诺维奇(阿加普金)(在阅兵式上)双脚被冻住的故事,这件事在别的很多文献中也有记载。不过,制作1941年阅兵式的著名记录片的时候,这支进行曲没有被用上。必须说明:剪辑胶片时为数不少的革命前的进行曲都被剪掉了。

  苏联从未禁止这支进行曲。比如,它收录在 СА切尔涅茨基Чернецкий所著(军乐)教学资料《工农红军乐队勤务-队列曲目》(Служебно-строевой репертуар для оркестров РККА,1945年出版)一书中。有趣的是,在阐释这支曲子的时候,该书作者——作曲家切尔涅茨基少将批评它存在原始主义倾向并且音律不够和谐:“正如一支典型的革命前的进行曲”。 在年代较早的(收录了《斯拉夫送行曲》的)诸多乐曲集中,值得一提的还有 《独立乐队热门进行曲集》(莫斯科,音乐出版社,1953),以及1955年、1959年为巴扬(独奏)改写的若干古代知名进行曲(莫斯科,音乐出版社,1955、1959)。上述曲谱集可以到俄罗斯国家图书馆查阅。而(出版时间)较晚的(收录有《斯拉夫送行曲》的)曲谱集更是随处可见。

  在(斯拉夫送行曲的)各种录音资料中,最早的一个版本,可能是由ИВ彼得罗夫Петров于1944年指挥乐队演奏的。它出现在阿普列列夫工厂(译者注:位于莫斯科州阿普列列夫卡市的唱片厂)1944年生产的一张唱片中(唱片编号АП12334/12335),此外还见于一张美国唱片——《莫斯科若干乐队演奏的进行曲及骑兵乐曲》(Colosseum公司,纽约,1954)。或许,影片《雁南飞》中出现的(斯拉夫送行曲)正是这一版本。演奏它的可能是列宁军政学院乐队——1941-1944年该乐队由ИВ彼得罗夫领导。但也不妨设想,它就是作曲家(阿加普金)本人(指挥乐队演奏)的录音,而其准确年代尚未查明。或者换个角度:即便说这不是瓦西里·阿加普金本人的录音,那么,在细节上它与指挥家彼得罗夫的(其它)作品也存在着微妙差别。根据诸多风格特征,我们有较大把握推断,这是30-50年代苏联某个大型军乐队的录音。假如把注意点集中到乐队人数上,那结论很可能就是苏联国家安全部模范乐队——1947-1955年领导它的正是阿加普金。

  上述资料驳斥了一个流传甚广的谣言——说什么苏联绝对禁止《斯拉夫送行曲》,说什么伟大卫国战争期间它也被禁,甚至说苏联时期它第一次公开亮相是在米哈伊尔·卡拉托佐夫的影片《雁南飞》(1957)里头——纯属无稽之谈(原注:实际上,自1955年起,塞瓦斯托波尔市火车站发出的每一列火车都在斯拉夫进行曲的音乐声中启程)。为数众多的怀疑主义者站出来作错误的论证,说他们在自己的青年时代连一次也没听过这个进行曲。要驳倒他们,我们可以拿另外两支同样曾经广泛流传,而现在已经听不到的早期进行曲作为例子:《列宁的号召》 (Ленинский призыв) 与《思念祖国》(Тоска по Родине)。事实上,《斯拉夫送行曲》攀登自己的“奥林匹斯山”(译者注:达到辉煌顶点)是(卫国)战争结束后才开始的。即便我们承认,以其曲调填词的若干歌曲内战期间已在俄罗斯流行,但还是找不出任何例子可以证明(自其诞生之日至卫国战争结束为止)进行曲的流行极为广泛:在此期间它从未成为俄罗斯帝国或者苏维埃联盟的象征——国外没有任何演出记录,没有唱片录音资料,也没有曲谱印刷出版。此外值得注意的是,20-50年代军乐文化得到了富有成果的发展。(因政治原因)被迫放弃革命前(沙俄军队)进行曲的传统,着力探索音乐表达方式的各种新的可能,发展(俄罗斯)民族音乐——这一切都促进了新的(苏联军乐)进行曲的诞生。这一时代致力于(军乐)创作的作曲家包括:С А切尔涅茨基Чернецкий——他被公认为(苏联)爱国主义军乐创始人,НИ伊万诺夫-拉德克维奇Иванов-Радкевич,ЮА海特Хайт,ММ伊波利托夫-伊万诺夫Ипполитов-Иванов,Н切尔恩别尔吉Чернберджи,С瓦西连科Василенко,В鲁诺夫Рунов,ГМ卡林科维奇Калинкович,М 屈斯Кюсс,Д佩尔采夫Перцев,ИВ彼得罗夫Петров, МЛ斯塔罗卡多姆斯基Старокадомский,Б А 季耶夫Диев,等等。此外为军乐队写曲子的还有若干大师级作曲家:НЯ米亚斯科夫斯基Мясковский(译者注:5次斯大林奖金获得者), ДД肖斯塔科维奇Шостакович(列宁奖金,5次斯大林奖金,1次苏联国家奖金),СС普罗科菲耶夫Прокофьев(列宁奖金,6次斯大林奖金),ИО杜纳耶夫斯基Дунаевский(2次斯大林奖金),等等。(译者注:20-50年代苏联军乐界高手如云、佳作迭出,故而《斯拉夫送行曲》暂时被“埋没”了)

  (卫国战争胜利)之后,苏联有不少军乐队录制过《斯拉夫送行曲》。如果要找“样板”录音的话,值得注意的将是60-70年代Н 纳扎罗夫Назаров、А 马尔采夫Мальцев及Н谢尔盖耶夫 Сергеев指挥苏联国防部第一模范独立乐队演奏的几个录音版本,或者1995年НФ乌夏波夫斯基Ущаповский指挥列宁格勒军区司令部乐队演奏的作品 。除此之外,演奏并录制《斯拉夫进行曲》的苏联军乐队还有(苏军)仪仗队模范乐队,列宁格勒海军基地海军乐队,外高加索军区司令部乐队,以及其他诸多军乐队。演奏并录制这支进行曲的外国军乐队则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解放军军乐队(译者注:PLA排在国际友人头一名,可见作者是亲华派~),美国海军陆战队乐队(United States Marine Band),民主德国边防总队军乐队(Stabsmusikkorps der Grenztruppen ГДР),奥地利卡林西亚军乐队(австрийским оркестр Militaermusik Kaernten),等等。

  有不少诗人根据这曲子写下诗歌(歌词),比如А费多托夫Федотов、В马克西莫夫Максимов、В拉扎列夫Лазарев。 而在波兰,罗曼·施莱扎克Роман Шлезак根据《斯拉夫进行曲》曲调填词创作了歌曲《垂柳沙沙响》(Rozszumiały się wierzby płaczące/Расшумелись ивы плакучие),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它成为游击运动主题曲——克拉约瓦军军歌 (译者注:крайова,克拉约瓦,罗马尼亚城市,县)。

  时至今日,《斯拉夫送行曲》的旋律常常伴随我们踏上旅途:伏尔加河上的轮船,“唐波夫号”特快专列(唐波夫—莫斯科),“俄罗斯号”特快专列(符拉迪沃斯托克—莫斯科),“卡玛号”特快专列(彼尔姆—莫斯科),“维亚特卡号”特快专列(基洛夫—莫斯科),“伊塔尔马斯号”特快专列(始发站伊热夫斯克)(译者注:乌德穆尔特自治共和国首府),别尔戈罗德—莫斯科特快专列,莫斯科—北京国际特快专列(原注:在赤塔州外贝加尔边境车站)(译者注:似指列车在这个车站播送《斯拉夫送行曲》),“尼古拉·科纳廖夫号”特快专列(哈尔科夫—莫斯科)(译者注:Николай Конарёв,铁道专家,1982年任苏联交通部长),“苏拉”号特快专列(奔萨-莫斯科),沃罗涅日-莫斯科特快专列,辛菲罗波尔开往莫斯科的列车,“夜莺号”特快专列(库尔斯克-莫斯科),乌里扬诺夫斯克—莫斯科特快专列,阿尔汉格尔斯克开往莫斯科的列车(发车时车站都要奏响《斯拉夫送行曲》)。辛菲罗波尔车站的各次列车也都是在这支进行曲的欢送下发车。叶卡捷琳堡市小斯维尔德洛夫斯克铁路上运行的特快专列“青年乌拉尔人号”同样在《斯拉夫送行曲》的音乐声中出发。此外,满载新兵驶向其服役地的军用列车出站时也都伴随着这支进行曲。 唐波夫州将《斯拉夫送行曲》定为州歌。 而在90年代,苹果党曾努力要使它成为俄罗斯国歌,不过没有成功。

  最后,众所周知,影片《72米》(译者注:《72 метра》,以库尔斯克号潜艇爆炸沉没事件为原型)拍摄期间曾有个暂定名:《斯拉夫女人的告别》。

  附录一 《斯拉夫送行曲》音频下载

  (红色标记为重点推荐)

  ---------------------------------------------------------------------------------

  战略火箭兵红星歌舞团АПП РВСН "Красная звезда" 十月革命&卫国战争版

  http://downloadsovmusicru/m/prosha11mp3

  -----------------------------

  战略火箭兵红星歌舞团 斯拉夫歌词版 1970

  http://downloadsovmusicru/m/proshan6mp3

  -------------------

  莫斯科军区歌舞团 十月革命&卫国战争版

  http://downloadsovmusicru/m/boevoymamp3

  -----------------------------

  亚历山大罗夫红旗歌舞团 卫国战争版 1992

  http://downloadsovmusicru/m/slavankamp3

  ---------------------------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卫戍司令部模范乐队 1945

  瓦西里·阿加普金指挥

  http://downloadsovmusicru/m/proshan7mp3

  ----------------------------

  军乐队(?) 1970

  http://downloadsovmusicru/m/slavank2mp3

  ---------------------------

  铜管军乐 1944

  И В Петров彼得罗夫指挥(原注:似乎是苏联时期最早的斯拉夫送行曲录音资料)

  http://downloadsovmusicru/m/proshan8mp3

  -----------------------------

  民主德国边防总队军乐队 1986

  http://downloadsovmusicru/m/proshan2mp3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队

  http://downloadsovmusicru/m/proshan3mp3

  -----------------------------

  加里奇作词独唱版 А Галич

  http://downloadsovmusicru/m/proshan5mp3

  -----------------------------

  1912版(1912?1912年录音不大可能保存得这么好)

  В И Агапкин阿加普金曲, А Мингалёв明加廖夫(词?)

  http://wwwsovmusicru/sam/s9486mp3

  -------------------------------

  电子乐队 1992 斯拉夫歌词版

  改编、指挥 维亚切斯拉夫·梅谢林Вячеслав Мещерин

  http://wwwsovmusicru/sam/s10032mp3

  ------------------------

  新西伯利亚“红帆”少年合唱团 2003 斯拉夫歌词版

  Хор "Алый Парус"

  http://wwwsovmusicru/sam/s9035mp3

  新沙俄男女二人喘息斯拉夫歌词版

  http://wwwsovmusicru/sam/s10283mp3

  -----------------------------

  衍生作品1

  Расшумелись плакучие ивы 垂柳沙沙响

  罗曼·希莱扎克1937年(?)填词

  (1)华沙街道乐队 (оркестр с улицы Хмелной)

  http://wwwsovmusicru/sam/s10640mp3

  (2)波波男声三重唱版

  http://downloadsovmusicru/m32/slavpolmp3

  --------------------------------------

  衍生作品2

  Я тебя никогда не забуду 我永不能把你遗忘 1968

  作词КВаншенкин万申金 演唱Алексей Степутенко阿列克谢·斯捷普坚科

  http://downloadsovmusicru/m/yatebyanmp3

  ------------------------------

⑴、远东铁路,莫斯科--海参威。⑵、贝-- 阿铁路,北贝加尔斯克--苏维埃港。

1904年7月13日,经过13年的建筑施工,横跨西伯利亚大铁路终于通车西伯利亚铁路是世上最长的铁路,它连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和太平洋岸的符拉迪沃 斯托克,穿越分割欧亚的乌拉尔山脉,在西伯利亚的针叶林和大草原上延伸,全长9288公里它被称为俄罗斯的“脊柱”,对俄罗斯乃至欧亚的经济、安全有举 足轻重的影响

这条设备优良的铁路线,将俄罗斯的欧洲部分、西伯利亚、俄罗斯远东一带连结起来欧洲部分的铁路长度占191%,亚洲部分的铁路长度占 809%西伯利亚铁路1778公里处被普遍认为是欧洲和亚洲的分界点,在那里的乌拉尔山脚下,树立着一块纪念碑,表征两大洲的分界

整个西伯利亚铁路跨越8个时区,穿过14个省、3个地区、2个国家、1个俄罗斯联邦的自治区,跨越16条欧亚河流沿着西伯利亚铁路旅行,可以看 到多种风格迥异的风景,见到各种各样的人和各具特色的文化单是乘坐火车就别有趣味,中途停靠时无论欣赏贝加尔湖的风景或者体会俄罗斯城镇风情,都更让旅 程锦上添花西伯利亚铁路全线的旅途耗时一周,却是绝不平淡的旅程乘坐西伯利亚铁路旅行,除了可以沿途欣赏风景,还可以和乘客闲聊交流;邂逅俄罗斯当地 人或者外国游客,都会让旅途充满乐趣沿途停靠很多俄罗斯的城镇,游客可以在一路的停靠中领略到不同的俄罗斯风情,更可以采购各种俄罗斯特色商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13608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8
下一篇2023-11-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