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乌镇自由行旅游攻略

2018乌镇自由行旅游攻略,第1张

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的遗产的现在保留地,拥有非常浓厚的历史文化沉淀以及商业繁荣的气息,带给大家无与伦比的感觉和激情,2018年即将到来,大家一起来领略一下乌镇的神奇和唯美。

一直向往江南,想看小桥流水人家、粉墙黛瓦的民居、青石板路的雨巷,也许还能邂逅撑着油纸伞的丁香姑娘……带着种种憧憬,在人间四月芳菲尽时,我们来寻找春天的故事,来到有“枕水人家”美称的乌镇。

乌镇景区基本信息指南:

乌镇著名景点:西栅,江浙分府,江南民俗馆,茅盾故居,古戏台,江南百床馆等

乌镇特产美食:蓝印花布,姑嫂饼,臭豆干,蚕茧

驱车前往的途中,带团导游就兴致勃勃地介绍起乌镇来:乌镇曾名乌墩和青墩,具有六千余年悠久历史。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乌镇是典型的中国江南水乡古镇,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誉。《似水年华》的拍摄地,2014年11月19日始,被定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

我们先游览西栅,走在栈桥上,一座奇特的建筑映入眼帘——乌镇大剧院,外观造型像一朵“并蒂莲”,仿佛从水中升起,出现在这个依河成街,古朴幽静的江南小镇上。

烟雨江南,亭亭并蒂莲。

红叶掩映的剧院

水中照倩影的剧院

步入婚庆展览馆,有各种礼堂、洞房、新人服饰,井然有序的陈设,演绎着古代江南婚礼习俗。

参观三寸金莲馆时,我心情沉重,不忍细看,“三寸金莲”兴于南宋始于北宋,历经千年,太平天国曾禁止裹脚,直至清朝才消亡。苏轼曾专门做《菩萨蛮》一词,咏叹缠足。

“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可见古时以小脚为美,三寸金莲在男人眼里“妖艳欲绝”,但实质是对女人的摧残。

这里展出的每一款尖头绣花小鞋(名弓鞋)似乎诉说着封建社会里妇女被欺侮被玩弄的血泪史,从每一双小鞋似乎都能听到一个个少女被裹脚时的和泪哀鸣。

那是一个男人变态,女人自由被剥夺的病态社会。幸亏这一畸形制度被废除了,不然撑起半边天的妇女该凄凄惨惨戚戚了。

这里的景色真的如画中一样

我逃也似的出来后,信步来到善男信女的圣地月老庙,在这里,单身男女祈求月老赐一段姻缘,恋人们祈求地老天荒的永久爱情,我不信这些,但意外发现此庙四周的树木都是双枝并发,也许这正是求福人众多的原因吧,又或许是信则灵吧。

当我们来到昭明书院时,驻足良久,我的思悠悠倏然梦回南梁:

萧统,一个几近完美的人物,他聪明仁孝,公正贤达。他魁梧伟岸,仪表堂堂,气度非凡;他好学上进,手不释卷,取得了当时南梁最高的文学成就,他主持编纂的《昭明文选》是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

他生性孝顺,生母去世,他哀痛欲绝,搭进去大半条命;他对茶女慧娘的爱至真至纯,一首《长相思》“相思无终极,长夜起叹息。徒见貌婵娟,宁知心有忆。 寸心无以因,愿附归飞翼”写得缠绵悱恻。

恍惚间,正门入口的石碑上题写的“六朝遗胜”赫然入目,唤醒了我的沉思,跟着同行的往里走,看到书院西边的拂风阁,环境清幽,古木参天,最适宜读书喝茶聊天,若是月明之夜,携三五好友,坐在露天的亲水平台上捧一卷诗书,品一杯香茗,闻一曲琴韵,会陶醉于斯境超然世外,忘了今夕何夕吧!

江南木雕

百床馆

百床馆

昭明书院

昭明书院

下午来到东栅,古朴的民居沿河岸铺展,一片古色古香的青瓦白墙,热闹的商铺和客栈临街而设,热闹繁华。

呈现出原汁原味的水乡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的古迹景点从皮影戏馆到三白酒作坊,从文昌阁到修真观,还有著名的茅盾故居和宏源泰染坊,每个景点都承载着乌镇丰富而悠久的历史文化。

宏源泰染坊

河上集市

站在桥上看风景

水上“威尼斯”

白莲寺

河岸林立的茶肆酒楼

乌篷船

木式楼房到处悬挂着盆景

乌镇,温润如玉,柔情似水,景点密布,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本不多愁善感的我却被这方灵异的水乡浸染得开窍了,也“俱怀逸兴壮思飞”了。

这里包蕴着太厚重的文化,记录着太悠久的历史, 洋溢着醇朴的民风民俗 ,而这一切都由灵秀小巧的江南美女一样的乌镇承载着,怎么可以

怎么载得起容得下若来乌镇又怎能想象出这玲珑古镇,文化内涵会如此博大精深呢

想象中的乌镇该像水上城市威尼斯,河流纵横交错,拱桥,竹桥,木桥,石墩桥连接起河流对岸,水上交通四通八达,徽派建筑悬在水中。

乌蓬船往来穿梭,采莲女河边浣衣,水上戏台锣鼓喧天,生旦净丑咿咿呀呀 唱…… 想象中乌镇该是戴望舒的《雨巷》,烟雨迷蒙,青石板街道向晚,撑着油纸伞的姑娘走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

看过之后方知所有的描述也难穷尽乌镇的纤丽灵秀,一切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造化赋予乌镇的美要用一辈子去品读玩味。

薄暮时分,我们坐着乌篷船,沿着小河漂流,兴致不减地欣赏河街集市,琳琅的商铺,门上窗子上悬着红花绿藤的半悬在水中的小楼,听着船女的浅吟低唱,竟也有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妙境了,我忍不住诌诗一首:

江南名镇不虚传,乌蓬船上览奇观。

小桥流水画梁屋,烟雨茶楼不羡仙。

乌镇,我一直想象你的容颜该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一个仪态万方的江南女,一支哀怨的琵琶曲,灵秀,灵动,曼妙,飘逸,蕴藉,以自然风光秀天下。

这次一睹你的芳颜才知道你秀外慧中,深沉厚重。古典美中透出现代风格,温文尔雅又不失张扬奔放,婉约灵动又不浮躁,乌镇——中国古代四大名镇之首,果然名不虚传!爱你乌镇!如果可以,在小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文 | 自古白马银枪

君临「蝉鸣青槐」,且留下一杯茶的时间

想必那些南来北往从峭拔山岭、寥廓高原走来的游人,谁也抗拒不了秀色江南一帘轻烟淡雨的古韵温情;想必每有游人来至嘉兴,乌镇的东栅和西栅也是必去的。

看那东栅的枕河人家傍水而居,西栅的昭明书院遗世独立,四处绽现的人气与内里深藏的文气,无疑是水乡乌镇最熨帖的注脚。

诚然,作为乌镇匠心打造的特色景区,此二者不可避免地愈渐充斥商业气息了。倘若你想寻味最真实的乌镇水阁风情,不妨逃离东栅、西栅之市肆喧嚣,移步南栅,去体察那份返璞归真的清幽宁静。

若干年前,时值盛夏,与友人L在乌镇小聚。作为乌镇土著,我携她一道慢游了一段南栅老街。拐入一条幽深窄巷,眼前便是豁然开朗。

在古宅与古宅间逼仄的弄堂中穿梭,一路南行,越往南走,迎面拂来的是愈来愈浓烈的人间烟火气,那些市井人家,吴侬软语,相与寒暄,恍惚之间,一如时空倒转,甚而颇有误入桃花源的雅趣。

比之于东栅、西栅略贵的票价,南栅老街可谓亲民,无需门票,却可以让人一览无余,至于洞见乌镇——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顶实在顶日常的面貌。

想必,仅凭这点,便可赢得一众游人的青睐了。但人总有私心,虽说南栅老街确是一片江南宝地,倘若因此而招引了更多的游人来探访,过多地打搅了这份珍贵的安谧与静意,便深感得不偿失了。

且看那一径幽巷,由青石板铺接,又于 历史 风雨的磨损下在脚底踩出“啪嗒”的清响;千百年来,两列木雕花窗的老宅傲然屹立,任凭风欺雪压,雨击霜打,它倔强而独立。

如今年久失修,外形虽有些不修边幅,然而那青墙黛甍、明砖清瓦始终在演绎并诉说着烟火气里的水乡往事——春耕秋收,栽花植木,枕河而居,捣衣声起,是那样淳朴,那样祥和。

这是乌镇南栅老街,设若问它与东栅、西栅谁更闻名遐迩,那么南栅自然要逊色几分,但设若问谁保存得更完善更完整,毋庸置疑当属南栅。

南栅老街,多的是居民的生活痕迹,譬如老人眯着眼晒太阳,猫儿慵懒地蜷在椅脚边,似乎也竖起耳朵听着远处传来的童谣。

街边商铺有虽有,只几处,没有招牌飘旗林立的商店群,没有嘈杂贯耳的吆喝声,终归是不及西栅的哗然闹腾的,但这里却是最最适合慢走慢逛的。

偶一驻足,你大可以从摊位上拾起一页富有乌镇韵味的明信片,观赏一番,玩味一番,赠予远道而来的友人,抑或寄给未来的自己。

这里没有景区特有的过分多的艳俗的大红灯笼,没有灯红酒绿、绚丽霓虹,却可以在民宅万家灯火亮起之时,于每户人家的窗台传出爽朗笑声,于黄白暖色调中诉说一段段温馨动人的故事。

那厢张家老宅——张同仁宅幽然独立,砖雕与木雕互相辉映,分外出彩。历经岁月的侵蚀、烽火的磨砺之后,呈现在世人面前,依旧安然无恙。门楣上刻着的“长宜子孙”,延续着祖先的祝福,优良家风流传至今。

门楼上精心镂刻的人物名流、花卉松木、珍禽异兽,类目繁多,都层层叠叠地交错着,严肃而凛然,秀气又雅致,装点着秀丽乌镇。

据说,这是当年乌镇唯一一家钱庄。

在乌镇,曾流传着这么一句俗语:徐东号的牌子,张同仁的银子,那么,它的构思布局与建筑雕饰,便理所应当得是这么的考究,这么的匠心独运了。

宅子门口那位老伯,几十年如一日地守护着张家老宅,也不忘热情地招呼游人,悠悠地讲解宅子的故事,指导游人拍照……

在南栅生活着的,大抵是一些老人。他们德高望重,同南栅老街一样,都是些有了岁数的,一世于街巷起居,转眼便是七八十载,看尽纷繁复杂 社会 里乌镇大地的兴衰沉浮。

然南栅老街,还是那条老街,这就最令人为之感动了。

一任风雨过往,南栅老街自岿然不变,依旧默然守候着当年的幽古记忆。无论是在天光云霞的清晨,还是在斜阳疏照的午后,抑或是在夜幕降临而华灯初上之时,南栅老街都一如既往地——独立于此;

历史 老人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望相助——生活于此,看不厌碧波潋滟,听不倦橹声欸乃,思不完故人匆匆、往事悠悠。你大可以坐于一家茶馆店,方桌三四尺,条凳八九张,喝三五两三白酒,畅谈南栅老街的日与夜。

多少人钟情于木心的那首《从前慢》,殊不知,他只有在水乡乌镇的人文语境中才能打磨出这样秀丽精巧的诗意——“车、马、邮件都慢”永远是乌镇的底色。

多少人痴心于黄磊、刘若英演绎的电视剧《似水年华》,殊不知,他们只有在古朴乌镇的水墨镜头下才能精研出这多情浪漫的佳作——于此邂逅,从此相思。

在乌镇南栅老街,于斑驳之地会古意,于幽深之处寻往事。

时近五月,暮春已至,何不奔赴乌镇南栅,与墨色江南来一场泼墨般古雅而酣畅的邂逅!

源自公众号: 蝉鸣青槐

--END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14531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1
下一篇2023-12-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