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1度春秋这副对联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1度春秋这副对联,第1张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正月初六日,四海承平,天下富足。适逢乾隆喜添五世元孙,乾隆帝为表示其皇

恩浩荡,在乾清宫如期举行了千叟宴。宴会场面之大,实为空前。

自宗室王贝勒以下,内外文武大臣官员、致仕大臣官员、受封文武官阶:士农工商、外藩、蒙古王公、台吉、回部、西藏代表、西南土官及朝鲜贺正陪臣之年过60者约有3000余人,共聚一堂。

整个宫内觥筹交错,熙熙攘攘,殿廊下布50席,丹墀内244席,甬道左右124席,丹墀外左右382席,计800席之多。这些人中有皇亲国戚,有前朝老臣,也有从民间奉诏进京的老人。

席间,乾隆召一品大臣及90岁以上者至御前,亲赐饮酒。又命皇子、皇孙、皇曾孙在殿内依次敬酒。赐予大家诗刻、如意、寿杖、朝珠、缯绮、貂皮、文玩、银牌等。

当时推为上座的是一位最长寿的百岁老人郭钟岳倍受赏赍。据说已有141岁。乾隆和纪晓岚还为这位老人作了一个对子: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根据上联的意思,两个甲子年120岁再加三七二十一,正好141岁。下联是古稀双庆,两个七十,再加一,正好141岁。堪称绝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济南大明湖有一联: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3.青岛崂山钓鱼台有副奇特的数字联;

一蓑一笠一髯翁,

一丈长杆一寸钩;

一山一水一明月,

一人独钓一海秋;

4.湖北隆中三顾堂悬的一副楹联是: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5.四川眉山县三苏祠有一联:

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6.大学士纪晓岚巧对乾隆帝: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至,内多一个春秋.

7.清朝郑板桥有一联是: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8.清人顾复初有一联:

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意标新二月花.

数字联又相当巧妙的运用了数学:

(一)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这副对联是由清代乾隆皇帝出的上联,暗指一位老人的年龄,要纪晓岚对下联,联中也隐含这个数.即上述下联.

上联的算式:2×60+3×7=141,

下联的算式:2×70+1=141.

“桃园结义”,可对的下联很多,在这里对曰“鹊桥叙情”。

从内容上来说,两者互不相干。“桃园结义”说的是东汉末年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在桃园结成义兄弟,关、张辅佐刘备,打下蜀汉江山。而“鹊桥相会叙情”说的是传说,牛郎织女的相爱被王母阻挡,只能每年七夕在鹊桥相见。

这里重要的是在词语相对仗,“桃园”对“鹊桥” 恰如其分,很有意味。“结义”对“叙情”,也算说的通。所以,这幅对联可以称佳对。

1785年,乾隆皇帝在乾清宫开千叟宴,赴宴者达3900多人,其中一老叟141岁。乾隆便出上联让纪昀(即是纪晓岚)对,上联是: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纪昀略加思索,便对出下句:

古稀双庆,再多一度春秋。

按古纪年法算,一个花甲为60年,花甲重逢是两个60年即120年,三七岁月即21年,正好是141岁。可以说,对句是相当难的,可纪昀却信手拈来。“古稀”为七十年,引于“人生七十古来稀”诗句,古稀双庆即140岁,更多一度春秋,也正好是141岁,对得堪称千古绝妙。

花甲重开:602=120 三七岁月:37=21 120+21=141

古稀双庆:702=140 多一个冬秋:1 140+1=141

所以应为141岁

乾隆五十大庆时,在乾清宫举行千叟宴。参加者有位一百四十一岁的老人。乾隆以其年齿为题出句云: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纪晓岚对道:

古稀双庆,又多一个春秋。

花甲,指六十岁。重开,指两个花甲,一百二十岁。三七为二十一岁。上联加起来共一百四十一岁。古稀,指七十岁。双庆,指两个古稀,一百四十岁。一个春秋,即一岁。下联加起来也是一百四十一岁。联语的特点在巧于用数。

60为一"花甲","花甲"重逢即120,三七二十一,再加三七,即141岁

70为一"古稀",古稀双庆即140,再加一,即141岁

李清照是南宋著名词人,她的丈夫赵明诚是位金石学家。夫妻博学多才,又精通诗词格律,是名噪一时的“诗词夫妻”。有一次,俩人参加青州有名的乌老寿星的150岁的寿宴,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邀请清照夫妇合写一副对联,祝贺乌老寿诞。明诚稍作谦逊,挥笔而就:

花甲重逢,又增而立年岁;

每甲子是60年,“花甲重逢”即120岁,“而立”是30岁,两数相加正合乌老寿辰,客厅里顿时响起叫好之声。众人都看清照如何续联,只见清照毫不拘谨,握笔在手,也是一挥而就:

古稀双庆,复添幼学青春。

“古稀”是70岁,“双庆”便是140岁,“幼学”是10岁,加在一起,也恰是乌老寿龄,对仗工整,珠联璧合。众人惊叹不止。乌老欣喜异常,亲自铺开宣纸道:“二位雅兴正浓,请再为老朽赐书一副。”未等清照表态,明诚抢先应诺,他揣度一番,纵笔写下五个大字:

三多福寿子;

只见清照从容镇静,目光落在乌老的书架上,灵机一动,低头写道:

四诗风雅颂。

上联:花甲喜相聚 几多回忆几许感慨依然壮志;

下联:期颐再重来 无比欢欣无尽关怀仍旧青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14545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1
下一篇2023-12-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