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塘黄家古建筑群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明塘黄家古建筑群位于永州市冷水滩区上岭桥镇明塘村,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奉乾隆四年赐的谕旨兴建“节孝流芳”牌坊后,逐步建造起来的古建筑群,距今已有630多年历史。注:将上岭桥镇与竹山桥镇成建制合并设立上岭桥镇。
明塘黄家最初是在元末明初从江西搬迁到今明塘冲,后在明洪武年间又从明塘冲搬迁到今村所在地,而原来的明塘冲被陈姓居住。因黄家祖宗怀念明塘冲的那口明塘,故在村口人工建造了一个水塘,也曰明塘,而村里人都姓黄,故村名叫明塘黄家村。
走近明塘古村,村口有一个保存完好的牌坊,上书“奉旨旌表”,及乾隆四年朝廷赐的“节孝流芳”四个大字。牌楼高78米,宽54米,用青石砖砌成;牌坊一正两侧门,三层飞檐,雕龙饰凤,颇有雄姿。经过岁月的洗礼,虽有些破旧了,但面对它时,尊严由心而生,望着它,甚至可以想到那时表彰现场的风光,会沉醉在明塘过去的辉煌历史里。
提起牌坊,有这样一个故事,那是清雍正年间,明塘黄家有个美丽而贤惠的妇人李氏,二十四岁时丈夫黄正昌就去世了,留下两个儿子和公婆,大儿子黄世法只有两岁,小儿子黄世禄只有六个月大,公婆都是五六十岁的老人。当时,李氏很想殉夫,与夫同去。可她想到年幼的儿子,年迈的公婆正需要人照顾,便坚强的生活下来。她没日没夜,忙里忙外,即当爹又当妈,支撑起这个家庭。一天,小儿子黄世禄见母亲含辛茹苦,便跪在母亲面前,请求母亲改嫁。她扶着儿子的头说:儿啊,我改嫁好办,可你和你哥哥、爷爷奶奶怎么办啊?为了你们,为了家的完整和幸福,我守着,守着你们,把你们养大,把爷爷奶奶伺候好。最后,她独自一人把两个小孩培养成才,孝顺阿公阿婆,守节到老都没改嫁。此事一传十,十传百,流传百里。当时,进士出身的黄世飞在零陵做县令,他的朋友诰封修职郎黄汝明,听到李氏守节的事迹后,告诉了姻教弟李蕊,李蕊是朝廷三品命官,经常到朝廷与乾隆在一起讨论政事和各地的发生的一些事情,他把李氏守节的事迹讲给乾隆听。乾隆听后,龙颜大悦,他对李蕊说:这样的妇道人家要立牌表彰。李蕊回来后,将乾隆皇帝的意旨,说给黄世飞听。于是,永州府零陵县衙出资建设明塘村李氏贞节牌坊,予以表彰。
进入牌楼,是一条长长的石板官道——青龙街,这条官道也是一条乡道,是挑盐和输送各种物资的交通要道,宝庆府经高溪市过明塘黄家村可通往衡州、长沙,从滴水老街上岸过明塘黄家村经楚江圩到永州府,从早到晚,商旅往来,络绎不绝。这条青龙街又与古村纵横交错的青石板路相接,组成六街十二巷的格局。除青龙街有一里多路长以外,其它街道长两三百米,宽25米。这些街巷连着各家各户,四通八达。街道两旁商铺林立,伙铺、酒馆生意爆满,解放初,还有一些老字号商铺。如:济生堂药铺、兴隆客栈、泰安客栈、四通商号等。通过这些字号,可见明塘黄家昔日的繁荣与辉煌。
在这些大街小巷里,明、清年代的古建筑,青砖黛瓦,飞檐翘角。样式与功能设计基本相似,多是四闪三间两厢式小宅院,也有二进或三进式宅。每座古建筑都有照墙、石门坎、天井。照墙上画有三国人物和花草图案。天井是用来采光,其地面用方石砌成沟,作用排水。房屋内部装饰颇为讲究,门窗上木雕居多,做工精细,寓意深刻,那些“龙凤呈祥”、“芝麻开花节节高”、“福、禄、寿、喜”等图案,使人感到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在这大街小巷里,一块块乌黑发亮的石板路显得古朴而安静,它仿佛在静静地诉说明塘古村的发展史,守护着那些来来往往的足迹。久行街中,仿佛进入一幅古朴的画卷里,仿佛进入明塘村古朴的生活中。除除此之外,心中的感慨,随着古村的韵律延伸着昔时的繁华。偶尔,看见一两座寂静的庭院,一把锁锁着陈旧的门,然而,一缕光影照射到门前,也发出几分生机。
明塘古村前的白鲁塘还有一口古井:白虎井。此井开凿于明代,井沿呈四方形,用青石砌成井壁,沿长6米,宽45米。该井冬暖夏凉,甘甜可口,一年四季涌流不竭,从井到村中间,有一条石阶,承载着古村过去的辉煌。它守住寂寞,不卑不亢,不悲不喜在这里深藏,与世无争,却是那般从容,那么大气,一天天,一年年,甚至几百年来为明塘村村民提供了径流不断的泉水。
在明塘村中,还有三座黄氏祠堂和一座公馆。村里老人们讲,明塘黄家是由黄氏三兄弟共-建,这三座祠堂,即是大房、二房、三房的祠堂,平排相连,每座祠堂占地面积120平方米,现已拆除,留有遗址。祠堂左侧,是气势宏伟的公馆。以前,村里所发生的不道德的或者违背祖训的事情,都要开祠堂门,将那些犯了事情的人带到祠堂,由村里的族长和德高望重的老者组织审理,按照村规,根据事情的轻重,做出相应的惩罚。后来,明塘古村渐渐有了一套完善的村规,规范了全村人的道德行为和为人处世的准则。而那座公馆,则是村民从事各种日常活动的场所,它见证了明塘人的喜怒哀乐的生活过程。
明塘村村民自古以来尊奉耕读传家,家风、民风淳朴。明清时,村中前后有11人进士。民国时,国民党的少将师长黄虑世参加过徐州大会战,十九岁在黄埔军校第七期学习,
民国时期明塘黄家村出了三个赫赫有名人物,一个师长二个团长,师长黄开信,在1949年国民党溃败时,因无法逃往台湾而心火攻急,在逃往广西全州途中被急死,团长黄雄是国民党傅作义将军手下的一名军官,解放后50年代镇反被枪毙,枪毙后不到半个小时,上面来电话不许枪毙。唯有蒋介石手下宪兵团团长黄祥林逃往台湾,上世纪80年代中期黄祥林的儿子从台湾回明塘黄家寻根祭祖,轰动全村,名震一时。上世纪60年代双牌水渠建成,
在民国初期,明塘黄家村达到鼎盛时期,村里建有戏台,有5支耍龙队,附近的祁阳人也前来赶场看戏。
旧时永州府出城北大门,过楚江圩镇,明塘黄家村算是零陵县之北最大的一个村。村里现有7个组,3500多人口。进入村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口明亮如镜的水塘叫明塘,明塘左提岸有一口水井,水井四季常流,滋润着全村人,水井旁边曾有棵三人合抱的古树,在大炼钢铁时期被砍。旧时明塘四周都是用条石护提,水塘水质清澈干净,妇女浣洗衣服,夏天村里大人小孩洗澡玩水。
明塘黄家村的牌坊,是永州发现的第一个贞节牌坊,具有很高的文物历史和艺术价值,在当今道德缺失的时代,具有很大的感召作用。旧时牌坊飞檐翘角,雕龙画凤,在文革中遭到破坏,从乾隆年代到解放初期,该村一直保留着寡妇不改嫁的习俗
翻开明塘古村的历史,它像散落在永州大地的一颗明珠,朴实而古朴,勤劳而节俭。走进明塘古村如同走进了一部长长的历史长卷中,在它风雨沧桑中,积淀着传统美德和民风。明塘是一个有历史有尊严的乡村,在潇湘大地中挥洒着独有的篇章。是一个有温度耐得住寂寞的干年老村。
正常经营中。
根据天眼查官方资料显示,永州市冷水滩区邂逅茶餐馆,成立于2021年,位于湖南省永州市,是一家以从事餐饮业为主的企业。
酒吧邂逅,给人的感觉,就是在一起玩嗨的,快乐的,痛苦的,有着差不多痛苦感情的经历。
永州历史悠久。在永州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留下了大量的远古人类和古代名人活动的遗址或遗迹。特别是道县的玉蟾岩、芝山的石棚和柳宗元《永州八记》遗迹、宁远的九疑山舜帝陵和舂陵侯城遗址、江永的谢沐县城遗址,对于研究永州古代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情况,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石棚 为旧石器晚期文化遗址,距今约2万年。石棚位于芝山区黄田铺镇中学内。石棚通高3米,占地37平方米。基石分两层,为不规则形梯形石台。台面平整,平面近似三角。石棚由4块大小不等的石灰石堆垒而成,顶石1块,墙石3块。墙石呈三角形支撑棚顶。顶石九棱九面,面面光滑,留有人类加工痕迹,重量在2万斤以上。棚口坐北朝西南,前后口相通,长约34米,其间可以通人,能避风雨。
二、玉蟾岩遗址 位于道县寿雁镇。经湖南省考古所1993、1995年两次发掘,出土了大量极有考古价值的远古文物,计有打击石器近千件,各种植物果核40多种,各类哺乳动物残骸28种。最为重要的发现是4枚稻谷壳和十分原始的陶片。经科学测定,稻谷壳和原始陶片距今12~14万年之间。这是适今为止,我国乃至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栽培稻谷壳和陶片。玉蟾岩的考古成果,于1998年3月17日至22日在日本京都市召开的“稻作、陶器和都市的起源”国际学术研讨会交流后,得到了中国、日本、美国等国与会专家的认同。
三、大寨山石城址 位于东安县塘复乡弄田湾村一侧500米处,距县城17公里。山四周曾筑有石墙,墙高数米。今山上全是石头,石头间的土质呈黑色。遗址处散见许多瓦砾与陶瓷器碎片,碎片胎厚,火候低。碎片层中发现 有打制石斧、磨制石凿、石锛和石环等多种石器具。有关人员鉴定为商代遗址。
四、鬼崽井 位于道县县城西南30公里处,系战国时期遗留下来的祭祀遗址。地面有数百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石雕人像,雕刻古朴,线条粗犷,大者高约1米,小者高约4~9厘米。有的散置地面,有的埋在土里,有的慈眉善目,神态安祥,有的竖眉鼓眼,神态勇猛,当地人传说为阴兵。石像个个栩栩如生,当地人视为神明。
五、舂陵侯城遗址及舂陵侯墓 舂陵侯城遗址位于宁远县城北30公里的柏家坪与柏家之间。故城面积约60亩。城址四周土埠犹存,城内已辟为农田。《水经注》载:“县本泠道舂陵乡,盖因舂溪为名矣。汉长沙定王分以为县。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封王十三子为舂陵侯。县故城东又有一城,东西相对,各方百步,故老相传,言汉家旧城。”舂陵侯故城东北一里许,有舂陵侯墓。现仅存一小土堆,长9米,宽8米,高2米。舂陵侯城遗址及舂陵侯墓,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六、《永州八记》遗迹 《永州八记》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贬谪永州期间写下的8篇山水游记。8篇游记寄情永州山水,文简意赅,画面奇丽,各自贯通,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一直为世人所传诵。《永州八记》中所写的自然景物,虽年代久远,历经沧桑,但多数遗迹犹存。 西山 《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景物,位于潇水西岸,即今芝山区河西娘子岭一带长亘数里的起伏山丘。文中“穷山之高而上”的山,指今市水厂所在的山头。 钴鉧潭 《钴鉧潭记》中的景物,指潇水支流愚溪的一段河面,位于芝山区河西柳子庙右侧。古称熨斗为钴鉧。由于此段河面形似钴鉧,故名。前人在岸石上刻有“钴鉧潭”三字。潭北面山脚下,有泉经冬不涸,春夏水盛之际,一泓清流直坠潭中。此即柳文指的“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潈然”。 西小丘 《钴鉧潭西小丘记》中的景物,位于柳子庙至永州市人民医院的公路下侧,在钴鉧潭西面。沿溪一带尚有竹丛,摇曳水涯。竹丛之下,许多石头呈齿状相互推挤,倒悬水中,当是柳文中所指的“若牛马之饮于溪”。 小石潭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中的景物,位于西小丘西面,相距不到100米。按柳文所指,从西小丘西行一百二十步,即可找到此地。这一段河床都是天然的石板结构,愚溪水涸之时,河水在左右弯曲、参差不齐、凹凸不平的石上流动,可以见到柳文所指的“全石以为底”、“斗折蛇行”的现象。 袁家渴 《袁家渴记》中的景物,位于芝山城南。出芝山城南约五里到达南津渡。南津渡对面有沙湾村,村前“澄潭浅渚”,水阔洲重,以关刀洲为最。洲旁有奇形怪状的石岛,水与石遇,欲顺反逆,形成潇水折流的湾面。柳文所指袁家渴即此。村内袁姓人家早已无迹,袁家渴也因修建南津渡电站而淹没。 石渠 《石渠记》中的景物,位于今永州市芝山城南。从袁家渴沿潇水而上,约半华里有一小溪,即石渠。柳文所写“折而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坠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鯈鱼”的景物,至今依稀可见。 石涧 《石涧记》中的景物,位于芝山城南的相家村。从石渠沿潇水而下,翻过一座小山,就到了相家村。村北有一小溪,即石涧。溪上有一拱桥,还筑有一坝。自坝至石拱桥一段,溪底均系天然石板。“亘石为底,达于两涯,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的景况仍如当年。 小石城山 《小石城山记》中的景物,位于芝山区朝阳办事处北面,为该办事处黄茅岭西北尽头的一个山峦。这里西面是悬崖绝壁。山上青石磊磊,有的横在山路边上,有的像屋上的正梁,有的沿山环绕,如城上的短墙。行人到此,有如置身石城之中,柳子因而将这里命名为小石城山。站在小石城山上举目眺望,浩浩荡荡的潇湘二水汇于苹洲,此即柳文所写的“土断而川分”。山中“有积石横当其垠”的积石尚在,积石下的井水清凉可饮。堡坞石虽早已被毁,但“堡坞”的自然石脚痕迹犹在。
七、南平故城 位于蓝山县城东3公里许城腹村。汉高祖五年(前202)至宋绍定年间,南平县、蓝山县治均设于此。今留有方形土城遗址。东墙长224米,墙高25米,宽22米。墙内发现大量秦汉砖瓦和印纹硬陶残片,还有战国铜矛。除表层发现部分唐代陶瓷外,大部分是秦汉时期的遗物。
八、谢沐县治遗址 位于江永县夏层铺镇上甘棠村。西汉元鼎六年(前111)设谢沐县,县治设于此处。到隋开皇九年(589)并营浦、谢沐两县为永阳县止,上甘棠村作为谢沐县城共700年。这里山青水秀,土地肥沃。20世纪80年代,在这里发现大量汉代砖瓦、陶瓷及其他古遗址。时至今日,这里仍保留着大量文物胜迹。村右侧月陂亭传为唐代征南大元帅周如锡读书处,亭旁石壁上刻有文天祥行书“忠孝廉节”四个大字;有南宋时兴建的古石桥——步瀛桥;有记载历史变迁的摩崖石刻27方。
九、黄阳司窰址 位于永州市冷水滩区黄阳司镇陶家洲与钱家洲之间的湘江河岸。共五处依次排列,各相距50~70米。窰室呈长条形斜坡状延伸,用匣钵装烧。釉色青黄或浅黄,开片或不开片,90%坯胎涂化妆土,胎色成砖红色。器形以碗、碟为主,兼有杯、瓶、坛、罐。碗、碟内印团花或文字,图案有莲花、菊花、蝴蝶及几何图形,文字印有“唐、何”姓氏题记,“开元通宝、宋元通宝”等钱文,碗90%为圆口。
十、汉营古迹 在东安县紫溪市镇南侧的诸葛岭附近。诸葛岭海拔373米,是载入省志的历史名山。清《一统志》载:“诸葛岭在县南一里许,相传武侯驻兵于此,壁垒之迹犹存。”清光绪二年《东安县志》载:“昔蜀相亮,以军师将军督零(陵)、桂(阳)军赋,尝驻于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