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毕加索的艺术作品?

关于毕加索的艺术作品?,第1张

毕加索的艺术生涯几乎贯穿其一生,作品风格丰富多样,后人用“毕加索永远是年轻的”的说法形容毕加索多变的艺术形式。

1937年初,毕加索接受了西班牙共和国的委托,为巴黎世界博览会的西班牙馆创作一幅装饰壁画。构思期间,1937年4月26日,发生了德国空军轰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镇格尔尼卡的事件。德军三个小时的轰炸,炸死炸伤了很多平民百姓,使格尔尼卡化为平地。

德军的这一罪行激起了国际舆论的谴责。毕加索义愤填膺,决定就以这一事件作为壁画创作的题材,以表达自己对战争罪犯的抗议和对这次事件中死去的人的哀悼。于是《格尔尼卡》就此诞生了。

扩展资料:

毕加索的超现实主义:

很快,毕加索步入了他生命中最神秘的“超现实主义”探索,当撕裂的造型(《格尔尼卡》)、深邃和凶残(《女主角》)代替了以往的忧郁或是怪诞的时候,毕加索的生活也陷入了一个个的旋涡。他开始以放荡不羁的个人形象展现在公众面前。

女人们在这个狂暴、贪婪的男人身上渴望着分享他的艺术灵感与名气,但她们得到的却只是虚无而残酷的现实;相对感情而言,毕加索更看重她们的身体,为了使她们在使他娱兴之余成为他听话的创作工具(《哭泣的女人》、《自我陶醉的女人》),他甚至使用了许多令人瞠目的低级手段。

1927年 邂逅年仅17岁的玛丽·德蕾莎·沃尔持,成为毕加索的模特。并生下女儿马姬;1929年 与雕塑家贡萨列斯一起创作雕塑和铁线结构。作以女人头像为题的攻击性系列画作,显现婚姻危机,结识达利;

—毕加索

毕加索的作品有:《斗牛士》、《科学与慈善》、《熨烫衣服的人》、《两姐妹》、《马上的姑娘》、《亚威农的少女》、《读书》、《穿衬衣的女子》等。其中最著名的是《格尔尼卡》。

1、《穿衬衣的女子》中,一袭若隐若现的薄纱衬衣,轻柔地勾勒着自黑暗中涌现的侗体,坚定的延伸,流露出年轻女子的傲慢与自信。鬼魅般地流动着纤细隐约的美感。整体气氛的传达幽柔细致,使得神秘的躯体在氤氲中垂怜着病态美;拼贴艺术形成的主因,源于毕加索急欲突破空间的限制,而神来一笔的产物。实际上拼贴并非首创于毕加索,在19世纪的民俗工艺中就已经存在,但却是毕加索将之引至画面上,而脱离工艺的地位。

2、《亚威农的少女》彻底否定了文艺复兴时期以来视三度空间为主要目的的传统绘画。毕加索断然抛弃了对人体的真实描写,把整个人体利用各种几何化了的平面装配而成,这一点在当时来说,是人类对神的一种亵渎行为。同时它废除远近法式的空间表现,舍弃画面的深奥感,而把量感或立体要素全体转化为平面性。这幅画,既受到塞尚的影响,又明显的反映了黑人雕刻艺术的成就。强化变形,其目的也是增加吸引力。毕加索说:“我把鼻子画歪了,归根到底,我是想迫使人们去注意鼻子。”

3、《读书》(La Lecture),展示了毕加索(Pablo Pieasso)的金发情人瓦尔特(Marie-Therese Walter)胸口半露地搭着披肩、膝上搁着一本书,坐在椅子上头倚着红色椅背打瞌睡的模样。该画在2011年2月8日于英国伦敦再次成交,以九百万英镑为底价,六分钟内有至少7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买家投标,最后由俄罗斯客户通过电话买下,成交价为两千五百二十万英镑。

4、油画《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此画是受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委托,为193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西班牙馆而创作。画中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的艺术家,毕加索对于这一野蛮行径表现出无比的愤慨。他仅用了几个星期便完成这幅巨作,作为对法西斯兽行的遣责和抗议。

扩展资料:

毕加索作品风格:

1、空间色彩。

毕加索绘画的主要趋势是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用。

30岁以后毕加索进入一个又一个不安分的探索时期,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一样没有丝毫的统一,连续和稳定。他没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样繁多,或激昂或狂躁,或可亲或可憎,或诚挚或装假,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但他永远忠于的是——自由。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位画家像毕加索那样以惊人的坦诚之心和天真无邪的创造力,以完全彻底的自由任意重造世界,随心所欲地行使他的威力。

2、立体主义。

一般说来,《亚维农的少女》是第一件立体主义的作品,而立体主义运动则通常可分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1912年之前的所谓分析立体主义。画家们继承塞尚对绘画结构进行理性分析的传统,试图通过对空间与物象的分解与重构,组建一种绘画性的空间及形体结构。

1912年以后,立体主义运动进入第二阶段,通常称为综合立体主义。此时在画中色彩起了有力的作用,但形体仍然支离破碎,只是更大和更富于装饰性。画家们新创出一种以实物来拼贴画面图形的艺术手法和语言,进一步加强了画面的肌理变化,并向人们提出了自然与绘画何者是现实,何者是幻觉的问题。立体主义虽然是绘画上的风格,但对20世纪的雕塑和建筑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巴勃罗·毕加索(1881~1973),西班牙画家、雕塑家。

(。・∀・)ノ゙嗨,你听说过毕加索吗?

你一定在嘲笑我居然问出这么简单的问题对不对?

那好,让我再问一次,你知道毕加索的全名吗?

花几秒钟想一想,脑子里冒出来的名字,嗯,是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

如果你的回答是这个,很遗憾,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是:Pablo Diego José Francisco de Paula Juan Nepomuceno María de los Remedios Cipriano de la Santísima Trinidad Ruiz y Picasso(巴勃罗·迭戈·何塞·弗朗西斯科·德·保拉·胡安·尼波穆切诺·玛丽亚·德·洛斯雷梅迪奥斯·西普里亚诺·德拉圣蒂西马·特林尼达德·鲁伊斯·毕加索)。

需要喘好几口气才能读完的名字,真的是好长好长好长啊。

为什么毕加索的名字会这么长呢?

那是因为毕加索出生在西班牙,那是一个连取名方式都很神奇的国度,而出生在西班牙的毕加索,骨子里带着西班牙人的特点,无拘无束。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毕加索,那再也没有比“自由”更适合的词汇了。借用beyond的一句歌词,那就是,原谅我一生放浪不羁爱自由。

毕加索的画风之多变,涉略之广,令人乍舌。

比如说印象主义

新印象主义

后印象主义

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

表现主义

象征主义

原始主义

新艺术运动

日本风格

甚至连广告都不放过

当然,不能忘记我们所熟悉的立体主义~

毕加索的一生,画风变幻无穷,谁也不知道他下一秒会画出怎样的作品,不过幸运如我们,却可以回顾他的作品,来看一看大师的艺术轨迹。

人们通过毕加索的作品,将他的一生分成8个重要的时期。

早期1890-1900

蓝色时期1900-1903

玫瑰时期1904-1906

黑人时期1906-1910

立体主义时期1910-1916

新古典主义时期1917-1924

超现实主义时期1925-1932

蜕变及田园时期1933-1973

虽然关于时期的划分,各家有不同说法,但从这划分中我们无疑可以感受到毕加索如他名字一样很长很长的艺术生涯。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大师的作品,来体验一次无拘无束的艺术之旅吧。

毕加索出生在西班牙南部港口城市马拉加,他的爸爸是一位美术老师,而且还曾当过美术馆的馆长,毕加索从小在艺术之家长大,耳濡目染,接受艺术熏陶。

14岁,毕加索就考入了父亲任教的巴塞罗那美术学校高级班。16岁就参加全国美术展,后来又考进了马德里费尔南多皇家美术学院。

毕加索的童年,一路顺风顺水,看似前程似锦,然而艺术学院的拘谨与乏味,令毕加索窒息,他迫切要冲破这令人沮丧的氛围,寻找新的出路。

9岁的时候,毕加索来到巴黎,住在克里希大街,因贫困而生活在社会底层,这时期的作品,画面被忧郁伤感的蓝色所包围,拉开了他的“蓝色时期”。

毕加索花了许多时间画穷困潦倒的穷人形象。

比如可怜而无助的盲人↓↓↓

比如生活陷入窘境的母亲与婴儿↓↓↓

比如饥寒交迫的乞丐↓↓↓

这一时期的毕加索,作了许多对生命的探索。

他生活在穷人们的中间,目光所及的是赤裸裸的贫困、绝望与孤寂,而好友卡萨吉玛斯的自杀更是雪上加霜,让他不得不面对死亡这一残忍的命题。↓↓↓

生活中触目惊心的悲剧每日上演,映入眼帘,侵染入画,便成了满目悲哀的蓝,连他的自画像都弥漫着忧郁的色彩。↓↓↓

1903年,毕加索画下了这幅《生命》

画面中男子,便是他死去好友的形象。

用绘画书写生命的意义,将人生的不同阶段与不同场景描绘在一起,人与人之间的命运彼此交织又彼此独立,似乎存在着因果,又仿佛风马牛不相及。

灰蓝色的画面仿佛在诉说着偶然中存在的必然,必然中存在的偶然,在变幻无穷的生命中栖息着永恒不变的真理,这兼具“飘忽”和“坚定”双重含义的和谐画面,也许就是毕加索对生命所有思考的解答。↓↓↓

1904年春,随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百花齐放,仿佛为整个世界披上了一层暖融融的玫瑰色。

而这一时期,毕加索移居至蒙马特区,与情人菲尔南德同居,暧昧的玫瑰色随爱情而来,融入进他的画布,青春洋溢的粉色驱逐了沉重压抑的蓝色,“ 玫瑰时期 ”开始了。

年轻女子、流浪艺人、杂技演员,在他的画布上粉墨登场,演绎着令人着迷的粉色喜剧。

蓝色到粉色,这令人捉摸不透的转变,是蓝色时期的劫后余生,还是粉色爱情的润物无声,我们不得而知,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那些玫瑰色里泛出的温暖气息,在若有似乎的昭示着画笔的主人,对生命有了新的领悟。

1905年冬天,毕加索与菲尔南德分手,随之而来的,画家进入了所谓的“ 黑人时期 ”,开始对艺术的形式进行探索。

从这个时期的画中我们不难发现,他开始追求古典式的单纯线条,造型如雕塑一样简练,大刀阔斧的剔除一切无关细节,用几何与棱角来演绎所描绘的主题,玫瑰色退场,转向质朴的黄褐色。

毕加索与乔治·布拉克一起创立了 立体主义

立体主义经历了分析立体主义、综合立体主义两个阶段,为艺术界带来了一场杰出的变革。

这个时期,毕加索不再去描绘物体的外形,抛弃透视、明暗,甚至物体本身。

分析立体主义时期 ,他将物体在脑海中分解成元素,然后重组在画面上,试图在支离破碎的画面中呈现完整的世界,在二维的画布上表现三维、四维、无限的空间。↓↓↓

综合立体主义时期 ,画家在作品中加入了字母数字等元素,并采用拼贴的形式作画,这一时期作品的色彩逐渐丰富,开始追求画面的整体与和谐。

1917年,经历了爱情失败与战争痛苦的毕加索前往意大利,为俄罗斯芭蕾舞团作舞台设计,期间邂逅了舞者奥尔加·科克洛娃,奥尔加是一位将军的女儿,她的风采重新点燃了毕加索。

1918年,他们在巴黎举行了婚礼,1921年,奥德加为毕加索生下了长子保罗。随着环境与情人的改变,毕加索的画风也随之改变,拉开了“ 新古典主义时期 ”的序幕。这个时期的作品,画面拥有罗马雕塑般的质感,却带着奔放的气息使画面更轻灵。

1925年至1932年,毕加索进入“ 超现实主义时期 ”。

1927年,毕加索邂逅了17岁的玛丽,她成为他的模特儿与情人,并为他诞下女儿。此时,毕加索并没有与妻子奥德加离婚,同时又与一名热情的摄影师朵拉同居。

毕加索游移在不同的女子之间,获得灵感与热情,这一时期的作品,形象扭曲,难以辨别形态。画家完全抽离物体的现实形态,通过扭曲与变形的细部描绘,来营造一种幻觉的和梦境的画面。

毕加索后期的作品,多以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绘制出的抽象画,画面剧烈变形,通过扭曲和夸张的笔触,表现画家内心复杂的情感。

盘点毕加索一生的作品,无论是质还是量,都是惊人的,他在有限的生命里,用惊人的创造里灌溉出了无限的艺术生命。

这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引领了一个时代,他的艺术作品世代传承,还将为更多人带去灵感与启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16821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6
下一篇2023-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