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觉醒年代》中多次人物与昆虫互动的镜头特写,有什么特殊含义?

电视剧《觉醒年代》中多次人物与昆虫互动的镜头特写,有什么特殊含义?,第1张

我在看《觉醒年代》这部电视剧的时候注意到了一些细节,就是剧中有很多次人物和昆虫互动的镜头特写,这些镜头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下面就由我来讲解一下吧。

一、电视剧中人物和昆虫互动的特写

其实之前我是并不喜欢看这类年代剧的,并且这类年代剧讲的还是中国的发展历史,我感觉我已经很懂中国的历史了,就不想再看,但是我的朋友非常喜欢看这部电视剧,就推荐我去看了。在朋友的推荐之下,我也看了这部电视剧,一看简直是惊为天人,这部电视剧拍的实在是太好了,有一些镜头也非常有寓意。

比如在电视剧的第1集,陈延年将碗里的蚂蚁放到了墙角的植物之下,而导演给了这个镜头特写。在之后李大钊打算去发传单的时候,他观察了爬到手上的蚂蚁。比如陈独秀在监狱放风的时候,他把墙角植物上的螳螂脱起了,并仔细的观察螳螂的模样。在别的电视剧中是不可能给这些昆虫特写的,但是这部电视剧的导演却给了这些昆虫特写,这究竟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呢?

二、这些镜头的特殊含义

其实简单的理解就是马克思主义就如同蚂蚁,虽然个体很小,但是却永远向阳而生,这也表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曾经也听说过一个故事,在发生火灾的时候,蚂蚁会抱成一个圆球,然后滚过火堆,外面的蚂蚁会被火焰烧死,但是内部的蚂蚁却存活了下来,它们牺牲了自己,而保全了整个群体。这种英勇无畏的精神也是那个年代中国人的精神,他们就是一只一只的蚂蚁,虽然可能会牺牲,但是后面会有千只万只的蚂蚁站起来。

而螳螂的意义也在于,螳螂虽然很小,但是螳螂可以挡车,挑战历史的不可能,就是虽九死其未悔,虽千万人吾往矣。这种为中国奋斗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些昆虫的精神就反映出那个年代中国人特有的精神。所以导演这是在以小见大,用昆虫来表现中国人那种为国牺牲奋斗的精神。

三、总结

我感觉这部电视剧导演的拍摄手法也是很特殊的,他特别喜欢一些空白的镜头,用这种无声的镜头让观众体验到那个年代人民生活的痛苦。我在看这些空白镜头的时候,已经对那个时候的人民的生活感同身受了,他们虽然生活的很痛苦,但是却不肯放弃,一直在艰难求生。

在《觉醒年代》里面,让我心灵最为触动的事件就是乔年和延年被捕赴义的画面。

陈独秀被留学生唾骂

第一集中,在袁世凯复辟的背景下,一群留学生畅谈救国之路。陈独秀穿着破破烂烂,穷困潦倒般的样子出现在大众面前。他为了写一篇探索救国之路的文章,已经十几天没出过房间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但中国仍然找不到出路。他开始思考并提出爱国主义和对北洋政府的热爱是不能等同的,这却是这群热血澎湃的留学生所不能接受的。大家对他吐口水,扔垃圾,辱骂他。之后,还是被李大钊救了出来。

陈独秀送他的两个儿子留法的镜头

虽然《觉醒年代》各方面都很优秀,但对我来说,陈乔年和陈延年两位年轻人的英勇牺牲才是最动人的地方。陈乔年和陈延年看到父亲陈独秀亲自送他们后,陈乔年和陈延年微笑着向他们的父亲挥手告别。然而,当镜头画面一转,我们就看到了陈乔年和陈延年赴死的场景。

虽然陈乔年和陈延年生于乱世,但陈乔年兄弟和陈延年兄弟所展现出来的活力,让无数中国儿女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中国复兴的希望。在那个混乱的时代,正是因为有无数像陈乔年和陈延年这样的年轻人,中国才能够从关键的生存阶段走过来。在救国救民的过程中,这些年轻人也流下了他们自己的汗水和鲜血。

陈独秀被捕

为了唤醒民众,迫使北洋政府拒绝在巴黎签订和约,陈独秀亲自起草传单散发。起初,观众可能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做。当李大钊在学生的掩护下顺利离开时,陈独秀却独自走上一段楼梯,向下散发传单,最后被敌人逮捕入狱。陈独秀的被捕引起了许多人的罢工和示威,最终才达到了拒绝签署《巴黎和约》的目的。

张桐在剧中饰演大众耳熟能详的李守常,出场时这个角色不过才26岁。但根据资料显示彼时的李守常已经开始蓄须了,所以张桐的造型便精准还原了真实的历史。故事是从李守常在海外留学时在学校偶遇于和伟饰演的陈仲甫开始讲起的,所以张桐和于和伟在第一集中就上演了精彩的对手戏。

演员表中张桐的名字排在了于和伟的前面,网友们也都想知道他究竟有什么本事

从两个人对戏的效果来看,张桐的表演完全不输于和伟。  他将角色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周遭世界的怀疑都演绎得淋漓尽致,他也将角色的实际年龄和心理年龄的细微差距呈现了出来。

可以说张桐一出场就赢得了所有人的认可,他也算是在无形中用实力化解了一场口碑危机。剧中有不少需要张桐念大段台词的戏份,他还经常要当众“演讲”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是给友人念自己写的文章。  这些都对演员的台词功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说这些台词的时候既不能像朗读课文一样缺乏情感,又不能太过做作。

我认为张桐的李大钊表演和形象皆上品

于和伟的陈独秀也非常出色,但不超过张桐。不想因为于和伟比张桐名气大,就一味吹捧,我作为普通观众没必要。陈独秀的角色外放,而李大钊内敛,甚至有时候台词都很少,更考验表演功底。看完觉醒年代,我深深被李大钊的人格魅力所折服。除了对革命和真理的探索,作为男人,父亲,师长,朋友,方方面面都如沐春风,认识他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李大钊的故事大家之前都很熟悉,但如此生动地演出来,张桐做到了。

张桐老师的守常就太完美了,光芒万丈

就会让我们觉得是个不敢懈怠的伟人。爱妻子,爱自己的孩子,爱朋友,爱自己的学生,对待危险从不让步。专注、仗义、有才华、谦虚、低调、坚定、热心、专一。太完美,反而会觉得离我们的生活远了,生活中怎么会有这么完美的人。

肯定会有人质疑,“人太完美也是错?”确实不是错。但我也不确定说,守常这个角色是否也可以被生活化?当然,赋予角色一个怎样的表现,我这个纯业余的就不配去细究了。

只是也想起来《人民的名义》里面,吴刚老师的达康书记。一个非主角,却有全剧最高的人气,花絮中剧组的人感慨:“早知道多给吴老师一些戏份了”。达康书记的成功,也是因为这个角色被很生活化。吴刚老师自己也聊过创作过程,大概是说,“给这个角色加了很多剧本外的,生活化的小细节。比如接个水啊,进入镜头的开门关门啊什么的。就是想让大家觉得这就是生活里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只存在于课本里或者书上的。”仲甫这个角色,同样的道理。

印象中这个演员一直演抗战题材的电视剧,觉得他的演技一定很局限

但追完觉醒年代后,感觉李大钊先生的人格魅力真的被他演绎出来了。他所展现出来的既有革命先驱的风范,又不失亲切感,尤其是在夜校教授工人讲课的无声戏份,感觉整个人焕发出耀眼的光彩。

讲真,看到张桐版的李大钊时,我还是异常惊讶的,因为不常看电视剧的缘故,我对张桐的印象还停留在亮剑里的魏和尚——一个大大咧咧的俺来俺去的愣头青。这两个角色可以说从性格到知识文化水平,从生活到举手投足都几乎完全相反的两个角色,却都能演绎的很棒。

最后我想用李大钊剧中的一句台词作为结束语。那就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是庶民的胜利!

觉醒年代时期涌现的新思潮有:

1 马克思主义: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的先进分子在传播、接受新思潮的过程中,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创建了中国***。

2 无政府主义:五四以后传入中国的新思潮,在1920年代受到广泛关注。

3 互助主义:五四运动时期传入中国的一种社会主义流派,主张通过阶级间的互助和合作实现社会主义。

4 泛劳动主义:五四运动时期传入中国的一种社会主义流派,主张所有公民都应该有工作和实行全民劳动。

这些新思潮在《新青年》杂志等平台上得到广泛传播和讨论,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思想氛围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中国***的创立提供了思想基础。

1、《觉醒年代》高一涵扮演者是王往。

2、王往,中国内地男演员,上海人,主要作品: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我们队伍向太阳》《革命人永远是年轻》《走出硝烟的女人》《尖刀连!菜刀班!》,**《三流大演员》《来历不明》《跑吧,马晓翠!》《月是故乡明》等。

3、曾出版个人音乐专辑《小将》;出版合辑拼盘数张《男人的歌》;《四小帅哥》;《上榜金曲OK系列》等。创作流行音乐作品近200首。创作**剧本四部:《小将》《总有一天感动你》《爱情蝙蝠侠》《当代一千零一夜》。创作电视连续剧剧本《舞邪》。2017年8月主演由朱时春导演的喜剧**《三流大演员》。2020年9月19日,王往等主演的电视剧《月是故乡明》在CCTV-8频道播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81682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0
下一篇2023-09-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