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befree原唱

鹿befree原唱,第1张

是尚雯婕演唱的歌曲。

由尚雯婕和唐恬作词,尚雯婕作曲。歌词为:看青草,穿白雪,听见森林的音乐,忽然发现陌生世界,天上湖,蓝色雾,这旅途往前一步,迷雾深处,每一声心跳每呼吸一秒,去找寻自己的骄傲,看得到花开的美好,萤火在燃烧,往前飞穿过云霄,看满天星光在闪耀,多渺小要去奔跑。

“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可我,林深时起雾,海蓝时浪涌,不见鹿,不见鲸,不见你”的意思

有人说,森林深处往往可以见到鹿,海水到了湛蓝的远处就可以看到鲸鱼。

可是对于我,却是森林深处起了雾,海蓝的地方只见汹涌的浪涛,见不到鹿,也见不到鲸,更见不到你。

出处:“树深时见鹿”是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中的一句。

原句: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扩展资料:

网络的这句话不同版本;

1、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然林深时起雾不知归处,海蓝时浪涌,忘而却止步。梦醒时夜起,惊慌失措。鹿不在侧,鲸不予游,亦不见你。等风吹过森林雾,海映晴蓝空,你唤我梦醒,便可见鹿,见鲸,亦见你。

2、人说: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梦醒时见你;可:林深时雾起,海蓝时浪涌,梦醒时夜续,不见鹿,不见鲸,亦不见你;但:鹿踏雾而来,鲸随浪儿起,你不曾回头,又怎知我来过;望:风吹深林雾,海映晴空蓝,你唤我梦醒,见鹿,见鲸,亦见你。

3、你说: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梦醒时见你。可我:林深时雾起,海蓝时浪涌,梦醒时夜续。不见鹿,不见鲸,也不见你。终于:鹿踏雾而来,鲸随浪涌起,余生终遇你。

  西藏马鹿,学名又叫“马鹿西藏亚种”,有人又叫它锡金红鹿,藏名译音“夏瓦”。它是马鹿家庭中非常特殊的一员,为西藏自治区的特有物种。它首次被科学家发现大约是在150多年前,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因其濒危性被排在了中国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白唇鹿之前。它曾“被濒危”了半个世纪,被人们称作“神秘的生物”。

生灵回归·破解灭绝之谜

历史上,西藏马鹿曾广泛分布在我国西藏东南部地区和尼泊尔、不丹、印度锡金等地。因最初在锡金被发现,又被人们称为锡金红鹿。由于大肆的猎杀,加上环境变迁、战乱等原因,在20世纪40年代这一物种便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当地甚至有人认为它犹如神秘的雪人,再也找不到,或者从来就没有存在过。

西藏野生动物专家刘务林一直没有放弃对西藏马鹿踪影的追寻。在他所著《极度濒危的珍贵动物种群──西藏马鹿》一文中,特意提到有关“灭绝”的细节:在我们1995年10月新发现西藏野生马鹿之前,最后关于它的可靠出版记录是20世纪40年代中期。当时西藏野生马鹿已被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列为“可能灭绝”的对象。经过几十年的调查,西方学者在锡金、不丹、尼泊尔等地再没有见到西藏马鹿的足迹。自那以后极少听到有关西藏马鹿的消息,国外许多学者认为它“很可能已绝种”、“差不多是个神秘的动物”。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于1977年9月在华盛顿召开的一次世界鹿类专家讨论会中,因西藏马鹿已有多年不闻消息,认为野生马鹿可能已经灭绝。

20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院组织的西藏综合考察,由于当时险恶的自然环境和有限的交通条件,未见有西藏马鹿的研究结果报道。1987年到1990年,西藏自治区政府与原林业部组织的“西藏珍稀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中,仅对马鹿的川西亚种和甘肃亚种的分布和数量做了重点评估,也没有涉及到西藏亚种。1992年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则正式对外宣布:西藏马鹿野外种群已经灭绝了50年。

这个消息,无疑令人沮丧。而国内外有关专家并未停止寻找的脚步,哪怕是深山河谷中任何的蛛丝马迹,都会令执着的动物专家们兴奋不已。

1994年,一次被外界发现的盗猎事件解开了谜底。两头鹿在西藏山南地区桑日县境内被偷猎,经专家鉴定,正是已“灭绝”的西藏马鹿。

1995年10月开始,包括华东师范大学王小明教授、美国学者乔治·B·夏勒在内的中外联合考察组深入当地进行为期40多天的考察,终于在桑日县境内的雅鲁藏布江北岸发现了成群活动的野生西藏马鹿。这次发现的数量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少,它们是由200只西藏马鹿组成的大家庭。

犹如打开一扇窗户,西藏马鹿神秘的生活由此揭开。2000年12月,西藏山南地区林业局组织调查结果为300只左右;2005年8月,东北林业大学受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委托,带领由生态、饲养和疫病防治专家调查组与山南地区林业局、桑日县农牧林业局及林业巡护员组成的联合考察组,在桑日县增期乡蓬巴村北坡遇见117只鹿群。事实上,此后几年,随着保护措施的提升,西藏马鹿的数量仍在以极乐观的方式不断递增。

邂逅马鹿·母系社会现男权

我曾于2008年至2010年间,先后两次前往山南地区桑日县增期乡探访这些可爱的生灵们。汽车行驶在西藏山南桑日县的沃卡河谷,远处的沃德贡杰雪峰高峻挺拔,西藏马鹿就隐居其中,不时地或隐或现。即便隔着深谷,仍旧很容易将它们与其他鹿种区别开来,因为它们的臀部上有鲜明的白色大斑。远远看去,就像一团团跳跃的雪块,非常的显眼。

与大多数食草动物一样,西藏马鹿过着群居生活,不过它们通常是小群活动,且由雌性母鹿领队。有时候,小团体里只有母鹿、幼鹿和不满3岁的公鹿。成年的公鹿并不喜欢尽父亲的职责,他们只在交配期间才临时加入大家庭。交配期过后,公鹿们又恢复单身,和其他公鹿们一起过着潇洒的“光棍”生活。

在陡峭山地间和充满荆棘的环境里,母鹿则显得更加强势。每个小群体的首领都是由年龄较长且富有威望的母鹿担任,或者,你可以称它为鹿王。就算鹿群从小群体扩张为大群体,公鹿也从未有机会篡过权。当地的人们告诉我,母鹿王也有助手,协助鹿王管理鹿群,当然,助手也是母鹿。当队伍群体外出时,助手总是很负责的押后,并时刻保持警觉,体现出高度的责任感。

西藏马鹿对食物不是那么挑剔。草、嫩叶、鲜花都是它们的食物。天一放亮,鹿王则开始上班履行它的职责,带领鹿群去填饱肚子。山谷间清澈的河流是它们的饮水之地,有时候,它们也会迁往盐碱地舔食盐类。鹿王和它的助手总是保持着很高的警惕,常常昂首回顾四周,仔细聆听,嗅闻空气中的其它气味。一旦发现危险,就会迅速带领族群撤离。在鹿王的管理下,鹿群过着平静的生活。听闻当地林业局负责人的讲述,桑日县马鹿自然保护区还生活着数量众多的白唇鹿,两者加起来有8000头左右。面对长相差异大且数量不小的邻居,马鹿们倒没有威胁感。因为生活圈子相互交错,难免有擦出爱情火花的时候,当地牧民就看到过西藏马鹿和白唇鹿通婚的情况,甚至看到过它们后代的模样。

要分辨西藏马鹿的性别非常简单,公鹿有鹿角,而母鹿则不长角。公鹿鹿角高可达一米,防身功能远大于装饰。远远望去,鹿角多曲折分叉,分到第3枝的时候,鹿角几乎昂扬向上生长─这是与其他鹿种非常明显的差别。根据动物学家的文字描述,西藏马鹿在夏天的时候, 身体上覆盖的毛比较短,而且没有绒毛,全身泛出漂亮的赤褐色,因而又被人们称为 “赤鹿”。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发毛渐渐滋长,到了冬天就变得很厚密了,还长出了绒毛,变成了灰棕色,在阳光下,会呈现出些许红色。母鹿毛色比公鹿要淡一些。而且,马鹿的背脊上会有显著的背脊线,每年10月之后,这些背脊线就开始渐渐清晰起来。

西藏马鹿在一年之中会忠实地完成它的迁徙使命,在不同的海拔之间迁徙。冬天它们从高处往低走,到山谷的灌丛和密林之中,窝在向阳的地方取暖;春天则会到阳光明媚的丘陵山坡和山林凹地;夏天则去更高的地方,在海拔4600米以上的地方活动。山南地区桑日县林业局阿奴亲眼见过马鹿迁徙盛况:到了10月天气转冷后,生活在桑日县的西藏马鹿“举家”向墨竹工卡县日多乡一带山间迁徙,穿越公路时,遇到车辆毫不避让,鹿蹄扬起阵阵灰尘,景象蔚为壮观。

西藏马鹿就像生活在母系社会里,但在交配期间,公鹿们的雄性威风就会展露无遗。山南地区桑日县林业局负责人阿奴是西藏马鹿的忠实观众和粉丝。他通过实践观察,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如每年的6月份,雄性马鹿会掉角,并且长出新的鹿茸,山上的蚊子则喜欢叮咬新鹿茸,为此,雄性马鹿不得不迁往海拔更高的山地生活。而到了繁殖季节,公鹿们也想到了很多招数来吸引母鹿,甚至不惜出一些损招。例如它们会接连两到三天强行阻止母鹿下山喝水,待母鹿极渴,才冒着被蚊子叮咬的风险和母鹿一道下山,趁母鹿陶醉在泉水滋润中时,争取足够的时间来完成交配。

同时,为了争取母鹿的亲睐,打架,则是公鹿们解决竞争对手的最好方式。母鹿们一般在每年的10月份开始进入发情期,这时的母鹿毫无斯文可言,常抬头高声嘶鸣,发出“哞──哞”的叫声,回声在深谷间撞击,传到很远的地方。而发情高峰期的成年公鹿也处于极其兴奋的状态,四处奔走,寻找母鹿的身影,毫不犹豫地加入鹿群。

此时,不仅鹿王没了往日的威风,就连平时没“实权”的公鹿也可以同时拥有好几头母鹿。如果公鹿遇到其他雄鹿前来“抢妻”,双方就会大打出手,几乎日夜格斗不休。格斗的过程不会完全动真格,较弱的一方招架不住并不会坚持到底,常常是一跑了之,而强者也不去追赶。但也有意外的时候,如果两只公鹿力量相差无几,格斗就显得十分激烈。鹿角被折断后可能还会带来严重的创伤,甚至如果挨不过漫长且寒冷的冬季,就会死亡。因此,在西藏马鹿的种群中,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母鹿的数量要远远超过公鹿的数量。西藏的动物学家曾说,西藏马鹿两性比例严重失调,达到12:1甚至15:1。

神话消褪·人与鹿和睦相处

关于马鹿到底是哪一年被重新发现,流传着多种说法。远在昌都地区的类乌齐等地同样也是西藏马鹿的天然乐园,据当地林业部门估计数量约在1万余只。西藏昌都地区类乌齐县林业局的拉巴次仁,则经常跟前来一窥马鹿真容的游客提到一个往事:“西藏马鹿在昌都类乌齐县重新发现,起源于一个‘人鹿情深’的故事。”他说,上世纪70年代初,类乌齐县长毛岭乡谢通村村民向秋拉姆捡到了一只小马鹿,便带回家喂养,小马鹿长大后舍不得离开,还引来了10多只马鹿。于是,向秋拉姆家的牧场也成了随后建立的保护区核心地。

这个故事,更趋向于是西藏马鹿对人类恩泽的回应。对于西藏当地普通民众来说,马鹿没有外界所言的神乎其神,至于哪一年才被真正重新找回也就更加不重要了。

山南地区桑日县很早前便成立了马鹿自然保护区,没有栅栏、铁丝网,没有任何人为干预的痕迹。唯一能感觉到保护神的存在,就是每天骑着小黄马巡山的保护员洛桑。洛桑从2004年开始担任专职的野生动物保护员,与马鹿之间则保持着微妙的亲昵关系。“每天还是习惯上山去看看它们。”而马鹿,每天看到洛桑巡山经过,习惯的几乎都懒得抬头。

西藏马鹿的主要天敌是狼和猞猁,以及少量的猛禽,并与白唇鹿、野牦牛、岩羊、獐子等多种野生动物在保护区内繁衍生息。住在保护区内的牧民次吉告诉我们,在她的牛粪墙外时常有马鹿经过,它们在傍晚过后,成群下山喝水。“看习惯了,就跟看自己家的牦牛一样了。”

随着西藏马鹿种群数量的扩大,很多马鹿在夜晚下山到当地村民的青稞地里吃粮食。当地各户村民轮流派人在田里值班,发现有“入侵”马鹿,也就象征性的挥挥鞭子,大声吆喝赶其出田地,并不会伤害它们。村民们没有后顾之忧。每到年末,当地政府会逐户统计被西藏马鹿破坏的庄稼面积和数量,然后从自治区、山南地区和桑日县三级财政按照不同比例拨出专款,给村民现金补贴。

村民们内心欢喜,保护马鹿的积极性更高了。现在每个村都有义务的野生动物保护员,他们在农闲时节巡山,志愿者队伍更是接近600人。桑日县政府还为一些农牧民配备了太阳灶,减少植被砍伐,也从根本上保护了西藏马鹿群的食物来源。

野生动物保护员洛桑说,在他工作这些年,保护区内没有发生过一起偷猎现象。西藏马鹿有时候还与牧民的牲畜们混在一起吃草。人与马鹿,如同牧民与牦牛,在高原上形成一幅相互依存、不离不弃的和谐画卷。

1鹿大多生活在森林中,以树芽和树叶为食。

2同本义 [deer] 鹿,山兽也。

3生活环境: 山地、草原、森林均有分布

4现今野生梅花鹿数量非常稀少;中国列为一类保护动物。栖于混交林,山地草原和森林边缘,一般不进入密林。

5有时为了避免蚊蝇叮咬也到高山草原活动。

6日间大都任其跑到山野间自由觅食闲逛

7在湖南南部多水的山林里,还有一种“假四不象”,就是黑鹿。

8越过湘粤边境,到了广东北部的山区,人们叫它水鹿。

9它是高山区的动物,一般生活在海拔三四千米以上的山地,夏季甚至能上升到5000米,活动于高山灌丛或高山草甸区。

10岛上至少有9或10个县的山地上,有相当多的坡鹿生存。

以上皆人工摘自

“树深时见鹿”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作《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原文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唐代〕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露浓 一作: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译文

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桃花繁盛带着点点露水。

树林深处,野鹿时隐时现,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见山寺的钟声。

绿色的野竹划破了青色的云气,飞瀑高挂在碧绿的山峰。

没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只好依靠几棵古松,排遣愁思。

注释

戴天山:在四川江油市北五十里,青年时期的李白曾经在此山中的大明寺读书。

不遇:没有遇到。

吠:狗叫。

带露浓:挂满了露珠。

树深:树丛深处。

青霭:青色的云气。

倚:靠。

创作背景

根据清代黄锡珪《李太白年谱》,李白在十八、九岁时,曾隐居在大匡山(戴天山)大明寺中读书,这首诗应该是这期间所作。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早年的作品。李白早年在戴天山大明寺读书。后来,李白因坐永王李璘事入狱,流放夜郎,遇赦,漂泊浔阳、金陵、宣城、历阳等地。杜甫在成都于肃宗上元二年(761),因“近无李白消息”,写了一首《不见》诗怀念李白,担心他在外会闯祸,盼他早日归还“匡山”故乡。诗曰:“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次年,李白便死于安徽当涂。

李白早年即富有才华,他在大匡山读书时,就描绘了这样一幅色彩鲜明的访问道士不遇图。道士姓名,不得而知。通篇着意于写景,真实自然,并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道士世外桃源的优美生活境界。

全诗分为三个层次,前四句为一个层次,五、六两句为二个层次,最后两句为一个层次。前四句是写诗人拜访道士途中听耳闻目睹。诗人沿着小溪而行,沿路两旁。桃花盛开,花瓣上挂满露珠。这说明诗人一大早,就出门而行。小溪流水淙淙,与狗吠之声,响成一片,形成了一种别有情趣的乐章。道士的处所,路程还不近呢。诗人从早走到中午时分,尚且没有听见道士敲钟的声音,只见树丛的深处,不时有麋鹿出没。这两句的妙处,暗示道士不在道院,为最后两句设下伏笔。以上四句。把道士远离人间闹市的那种清新幽静的环境,逼真地摹写出来。前两句写狗吠声声,溪水淙淙,桃花含露,是诗人早上的所见听闻。“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两句,是写中午时分的耳闻目睹。时间不同,地点各异,诗人所描写的见闻,也各不相同。在这里,时间和空间感。异常清晰。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两句,是写道士处所的近景,野竹参天,与青气融为一体,从碧绿的山峰间飞流直下的瀑布,形成了一种优美壮观的奇境。飞、挂二字,是写瀑布飞流直下的动的画面。“野竹分青霭”的“分”字,表面是写野竹参天,把空中的青色云气隔开,实则是说翠竹参天,与青色的云气相接,浑为一体。形成天竹一色的奇景。竹前冠一“野”字,是说翠竹是自然长成,并非人工培植,因而更觉可喜可爱。“霭”前冠一“青”字,与竹色协调,融为一色。“飞泉挂碧峰”,颇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具有引入入胜,令人留连忘返的艺术魅力。

最后两句,方才点明“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的诗题。人们都会有这样的常识:大凡去访亲探友,不能相遇,就会令人焦躁不安。李白去拜访道士,道士不在道院,又无人知道去向、怎能不使他十分着急呢?尽管道士不在,诗人并没有立即返回,他远道而来,总想能见到道士,同他畅谈一番。“愁倚两三松”,写得极其生动形象,写诗人等待道士回来,倚靠遍了道士门前的两三棵松树,而道士仍然未回。“愁”字,颇能传神,把诗人着急的神态。刻画得清晰可见,历历在目。“无人知所去”,是一般的陈述句。只是说明道士不知所去。是为“愁倚两三松”句,所作的铺垫。

此作的构思并不复杂,它写诗人的所闻所见,都是为了突出访道士不遇的主题。所以,吴大受说:“无一字说道士,无一字说不遇,却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访道士不遇。”(《诗筏》)当然,并不是说李白这首诗已经写得尽善尽美了,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后期比较成熟的诗作,都写得十分洒脱、酣畅、飘逸、雄浑,字里行间,充满着一股豪气。而他这首诗,在这方面的特点还不够明显,还不够浓郁。这说明此作还带有他早期作品的痕迹。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林深时见鹿释义:树林深幽,野鹿时隐时现。相当于一种美好祝愿吧,可能是希望两人的感情像林深处必见神鹿一样的美好和水到渠成。

出自:唐代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原文如下: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白话文:水流清澈,回荡隐约犬吠;桃花繁盛,满带浓艳露水。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白话文:树林深幽,野鹿时隐时现。正午静寂,钟声却未听到。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白话文:野竹分开青雾直穿蓝天,飞瀑挂在碧绿山峰之上。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白话文:无人明知道士去处。只好依仗古松,派遣万端愁思。

扩展资料

赏析:

1、头两句写诗人初进山时所闻所见,展现出一幅桃源美景。后两句,写诗人沿溪而行,穿林进山的所见所闻。四句诗有声有色,如诗如画,写景中蕴含着叙事,充分显出诗人的妙笔功力。

2、山中溪水潺潺流淌,桃花盛开,带着晶莹的露珠。诗句描绘戴天山午间的 景色,既有犬吠、溪流,又有桃花、麋鹿,声色俱备,然而给人总的感觉却是清静而幽远。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82199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3
下一篇2023-09-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