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和庞涓斗智的故事

孙膑和庞涓斗智的故事,第1张

孙膑与庞涓斗智的故事,当属桂陵之战与马陵之战,但均以庞涓失败而告终,最终还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1、桂陵之战

公元前354年,魏将庞涓统兵攻赵,一路长驱无阻,直抵赵都邯郸,齐国决定救赵,拜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孙膑审慎把脉战局,指出应“批亢捣虚”,提出要“围魏救赵”。稍后齐佯攻平陵示弱,主力却奔袭魏都大梁。经过喋血鏖战,庞涓攻克邯郸,却又被迫回师,解救大梁险情,但归途到桂陵时,遭到齐军的伏击,庞涓率残兵败将,狼狈逃回到魏国

2、马陵之战

公元前340年,魏将庞涓举兵攻韩,韩国岌岌可危,哀求齐国救援。孙膑再献奇谋,既许齐必救韩,却又隔岸观火,待韩魏疲惫时,突然猛攻魏国。庞涓不敢恋战,急率魏军主力,回师殊死决战。孙膑因势利导,以强示弱,以减灶诱敌,在马陵预伏重兵,并将一棵大树剥掉树皮,用黑煤写下“庞涓死于此树下”。

时值深秋黄昏,庞涓狂追至此,隐见文字模样,于是燃火观瞧,熊熊火光之下,庞涓既看清了文字,也看到如蝗弩箭。他仰天长叹,自刎于树下。10万魏军全部覆灭,国势由此一蹶不振。

庞涓死得其所。他内心狭隘阴暗,缺失为将胸襟;他性格傲慢轻狂,缺少为将胆识。随着孙庞斗智终结,魏国的强国梦想,画上了残破句号。自此魏国再也无力扩张,战国进入秦齐并霸阶段。

扩展资料

1、孙膑

孙膑其本名孙伯灵(山东孙氏族谱可查),是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华夏族。出生于阿、鄄之间(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北),是孙武的后代。

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2、庞涓

战国初期魏国名将。相传与孙膑同拜于隐士鬼谷子门下,因嫉妒孙膑的才能,恐其贤于己,因而设计把他的膝盖骨刮去。

魏惠王二十八年(前342年),魏国进攻韩国,次年齐救韩,采用孙膑策略,直趋魏都大梁,旋即退兵,诱使庞涓兼程追击,在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中伏大败,涓智穷,大叹“遂叫竖子成名”,自刎而死(一说被乱箭射死),史称马陵之战。

-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孙膑的本名是不详的,只有山东孙氏族谱上称其为孙伯灵,他是因为受了膑刑后人才称其为孙膑的。

孙膑的祖上有名的军事家孙武,著名的兵书孙子兵法就是孙武所著。

孙膑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军事家,他与庞涓是同窗师兄弟,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膑刑是

夏商五刑之一,又称刖刑,是断足或砍去犯人膝盖骨的刑罚。

孙膑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可惜因为他受到庞涓妒忌,最终成为一个残疾人,孙膑的故事其实告诉了我们,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他实在太相信朋友了,才导致膑刑后果。

以上是我所了解的情况,希望可以帮到你,谢谢!

现在已经六月了,在近几天,王者官方也发布了战令结束时间延期一周的通知。我们都知道战令时间一般就决定着新赛季更新的时间,既然战令时间都已经延期一周了,那不就代表着,新赛季更新的时间也会延期一周了?在得到这个信息之后,许多玩家都非常开心,毕竟这个赛季的时间越久,就有更多的时间来上分,或者打战令等级,不会再那么急匆匆的了。不过马上也要新赛季了,也有许多新内容曝光,还有几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

天使之翼大热

首先是关于最近的碎片商店的,最近碎片商店又迎来了一次更新,这次更新后的皮肤,热度都非常不错,都是目前上场率不低,而且还有星元的皮肤。不过这次玩家们的目光却不在史诗皮肤上,而是放在了一个勇者皮肤上,那就是孙膑的888勇者天使之翼。因为前面几款888勇者皮肤相继优化,并且提升品质,所以许多玩家也把宝压在了天使之翼上。

玲珑宝阁加入皮肤

其次是关于玲珑藏宝阁的消息,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看到一些吐槽玲珑藏宝阁的言论,不过也不怪知情玩家们吐槽,是这个抽奖的奖励简直太差劲了,不是回城特效,就是英雄动作,玩家们真的缺这些东西吗?甚至有些玩家还称,玲珑藏宝阁就是把一堆破烂换成另一堆破烂,不得不说非常贴切了。在玩家们纷纷表示不满之后,官方发布公告,玲珑藏宝阁加入皮肤和英雄,虽然只是个288皮肤,但是那也比没有强。

瑶妹双喜临门

最后就是瑶妹的消息了,有爆料称,下赛季的战令星元,给到的是瑶妹的遇见神鹿。虽然不知道具体会是什么颜色的,但是按照这款皮肤的风格,出的星元应该也会非常仙气。还有一个好消息,那就是关于瑶妹绝版动作的,官方已经发布公告,这个绝版动作会在玲珑藏宝阁出现,不过大概率会是限时的,喜欢的小伙伴千万不要错过哦!

个人观点

之前有网友自制了重做之后的天使之翼,如果这款皮肤真的按这张自制图中的样子做的话,相信那一定会是孙膑最美的皮肤了,所以有碎片的玩家不要错过,毕竟下一次就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孙膑是战国时期军事谋略家,齐国阿、鄄人氏,生卒年代不详,生活于公元前380至320年左右,与商鞅、孟子同一时代。

孙膑祖上是春秋著名军事家孙武,司马迁说:“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

战国时期战乱纷争连年不绝,孙膑早年就立志效法祖先孙武,投身军事戎马事业。他很早就师从鬼谷子学习兵法,同窗好友是庞涓。

孙膑天资聪慧,勤奋攻读,很快便大有长进,显示出超人的军事才华,这也引起了同窗共读的庞涓的嫉妒。

后来庞涓投奔魏国,深受魏惠王的器重,出任魏国的大将,虽然春风得意,但想到孙膑的学识高于自己,深感不安。

于是庞涓就邀请孙膑到魏国来,还积极把他推荐给魏惠王,并让孙膑做了客卿,实际想要陷害他。

庞涓先派人伪装受孙膑表兄的委托,劝孙膑返齐。待骗得孙膑的亲笔复信后,加以涂改,随即向魏王诬告孙膑私通齐国。魏王大怒,下令处死孙膑。

庞涓为了窃取孙膑的兵法著作,又当着孙膑的面假意向魏王求情。结果“断其两足而黥之”。后来,孙膑从一个使者口里得知内情,便烧掉正为庞涓撰写的兵法竹简,装疯卖傻,寻找逃 出虎口的机会。

有一天,齐国大夫淳于髡出使魏国。孙膑设法偷偷地会见了他,向他诉说了自己在魏国的悲惨遭遇。淳于髡知道孙膑博学多才,就秘密地把他藏在车中,带回齐国。

淳于髡把他推荐给齐国将军田忌,田忌发现孙膑精通兵法,足智多谋,所以非常器重他。当时齐国的国君威王很喜欢赛马,时常同贵族们赛马赌输赢,而且下的赌注很大。

田忌也养了许多好马,但是每次比赛都输。孙膑给他出妙策,让他用下等马去对齐王上等马,用上等马对齐王中等马, 用中等马对齐王下等马。

三场赛完,田忌果然以二胜一负赢了齐王。当田忌把此次取胜的原因告诉威王后,威王立即召见孙膑。齐威王与孙膑谈起兵法,孙膑对答如流。于是威王便任用他做了齐国的军师。

孙膑当了齐国军师,他的抱负和才能得以充分发挥。他大显身手的第一次战争是桂陵之战。

公元前354年,赵国出兵攻打卫国。而卫国是魏的属国,于是魏国就出兵攻打赵国,并且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危如累卵,于是派使臣求救于齐。

齐威王任命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率八万大军伐魏。开始,田忌想直扑邯郸,攻打魏军。孙膑却设计围攻魏国都城大梁。

大梁告急,庞涓果然率军回救大梁。魏军长途跋涉,弄得人困马乏, 个个疲劳不堪。当他们经过桂陵(今山东菏泽县东北)时,遭到齐军的伏击,魏军大败。从而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围魏救赵”的光辉战例。

公元前342年,孙膑再次率领齐军采用诱敌深入之计,在马陵之战中打败魏军,迫使庞涓自杀身亡。令齐国称霸东方。

但是齐国相国邹忌却用反间计陷害田忌,田忌无奈只好逃亡楚国。从此后,孙膑也消失在史籍中,关于他的结局身世也没有任何记载。

史书并没有记载孙膑的婚姻家庭情况,孙膑身为齐国军师,地位尊贵,肯定会结婚拥有子孙后代。

关于孙膑之死并没有明确记载,有的说他功成身退后隐居,后无疾而终,孙膑跳崖而死也是一种传说。

孙膑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箕山镇孙花园村。传说孙膑晚年辞官回归故里,在月厌河畔建一花园著书立说。

齐王经常派员到此探视孙膑,并在花园东北建起了供官员歇宿的驿馆。孙膑辞世后,葬于花园东北侧驿馆前,前往祭奠的官员和百姓络绎不绝。久而久之,此处成为圣地,日渐繁华,驿馆进而发展成为驿城。

孙膑的资料

孙膑,战国时期齐国阿(今山东阳谷县东北)人。生卒年代 不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380年至公元前320年左右,似在吴起 之后,与商鞅、孟轲同时。

孙膑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后代。司马迁说:“孙 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作为将 门之后,又生当战乱纷争的环境,孙膑很早就立下了献身戎马事 业的决心。

孙膑早年曾与庞涓一起从师鬼谷子学习兵法。他勤奋攻读,刻 苦钻研,加上天资聪明,很快便获得了较丰富的军事学知识,未 出茅庐便显示出超人的军事才华,以致引起了与他同窗共读的庞 涓的嫉妒。

后来,庞涓受魏惠王的聘请,出任魏国的大将和军师,、虽然 春风得意,但一想到才在己上的孙膑,就深感不安。因此,庞涓 就秘密派人去把孙膑请到魏国来,假意推荐给魏惠王,实际上企 图加害于他。孙膑到了魏国,做了一个无名无权的客卿。这时,庞 涓便加紧进行陷害孙膑的阴谋活动。他先派人伪装受孙膑表兄的 委托,劝孙膑返齐。待骗得孙膑的亲笔复信后,加以涂改,随即 向魏王诬告孙膑私通齐国。魏王为之大怒,下令处死孙膑。庞涓 为了窃取孙膑的兵法著作,又当着孙膑的面假意向魏王求情。结 果“断其两足而黥之”。后来,孙膑从一个使者口里得知内情,才 恍然大悟,便烧掉正为庞涓撰写的兵法竹简,装疯卖傻,寻找逃 出虎口的机会。

有一天,齐国大夫淳于髡出使魏国。孙膑设法偷偷地会见了 他,向他诉说了自己在魏国的悲惨遭遇。淳于髡知道孙膑是个有 才能的人,就秘密地把他藏在车中,带回齐国。从此改变了孙膑 的厄运。

孙膑回到齐国,先隐居在齐将田忌幕下。田忌发现他是个精 通兵法、足智多谋的人,所以很器重他。当时齐国的国君威王很 喜欢赛马,时常同贵族们赛马赌输赢,而且下的赌注很大。田忌 家里也养了不少好马,但是每次比赛,总是输。有一次,孙膑去 看赛马。他看到田忌虽然每场都输了,但就马而论,双方却相差, 并不太大。于是,他就对田忌说:“下次赛马,您只管下大赌注好 了,我有办法使您得胜。”到了下次赛马的时候,田忌就下了三千 两黄金的大赌注,每场赌一千两。临赛前,孙膑教田忌说:“这次 您以下等马去跟齐王上等马比赛,用上等马去跟齐王中等马比赛, 用中等马去跟齐王下等马比赛,肯定可以取胜。”三场赛完,田忌 果然以二胜一负赢了齐王。当田忌把此次取胜的原因告诉威王后, 威王立即召见孙膑。齐威王与孙膑谈起兵法,孙膑果然讲得头头 是道,对答如流。于是威王便任用他做了齐国的军师。

孙膑当了齐国军师,他的抱负和才能得以充分发挥。他大显 身手的第一次战争是桂陵之战。

战国初年,魏文侯任用李悝,实行变法,富国强兵。用其变 法在诸侯国中最早,故首先称雄中原。当时齐、赵也是两个较大 的国家,不愿仰魏国之鼻息。于是齐、赵在共同抗魏的旗帜下联 合了起来。

公元前354年,赵国出兵攻打卫国,迫使卫国入朝。卫原是 魏的属国,于是魏国就出兵攻打赵国,并且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 郸。赵国危如累卵,于是派使臣求救于齐。齐威王想以孙膑为将, 率军救赵。孙膑以“刑馀之人不可”的理由拒绝了。于是威王以 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率八万大军伐魏。开始,田忌想直扑 邯郸,攻打魏军。孙膑认为不可,他说:“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 救斗者不搏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 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疲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 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 也。”田忌依计而行,率领齐军,浩浩荡荡,向大梁进军。齐军同 进攻襄陵的卫、宋联军互相呼应,形成了两面夹攻大梁的形势。大 梁告急,庞涓果然率军回救大梁。魏军长途跋涉,弄得人困马乏, 个个疲劳不堪。当他们经过桂陵(今山东菏泽县东北)时,遭到 齐军的伏击,魏军大败。从而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围魏救赵”的 光辉战例。

回答完毕!

谢谢!!!!!

王者荣耀辅助混子多,大鱼孙膑还有瑶,孙膑是最没用的辅助。 刚开始玩辅助孙膑时就被他的萌萌外表吸引。孙膑是一个多功能的辅助,他的技能其实很简单。但是很多人要说他是混子,我就不理解了。 孙膑搭配鲁班,马可之类的射手,然后稳定输出,胜率是很大的,前期学识宝石是少不了,出个cd鞋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出个极影,可以给射手增加攻速。

孙膑可以出魔女斗篷这些肉的出装,让自己能够帮队友抗一下,抗不过就带着队友一起跑。二技能还可以回血,使用二技能在接下来的两秒钟受到伤害,可以回复40%的血量,因为存在时间差的关系,孙膑又被称为穿梭时空的回血者。孙膑作为法师来打中路,铭文设置肯定要不一样。可以设梦魇、心眼、献祭和轮回。 

很多人的印象都觉得孙膑作为一个辅助都很弱,感觉没啥用,完全就是个混分头子。但是孙膑除了作为辅助也是可以充当法师的职位的,并且还不弱。打法师,爆发性也不没有啊,这不是天要亡我的节奏啊。如果你要这样想,那只能说你目光太短浅了,要勇于尝试才会有新的起点。孙膑的大招也可以实力守塔啊,把大招放在高地塔下,这样也会起到一个阻拦敌人和小兵的作用,在配合一技能,起到一个减速消耗作用。在前期孙膑可以尽量先发育,提升等级,都知道孙膑清兵的速度并不怎么样,所以可以利用二技能去支援队友,前期尽量消耗。

孙膑也是能打野的,简直不敢想,但是我基本上没碰见过。打野的话,狩猎宽刀肯定是少不了的,增加对野怪的伤害的能力,然后将打野装备升级为符文大剑,可以带来额外的附加伤害,也弥补孙膑技能输出不够的短板 。大家都知道,梦魇和轮回增加法术强度,装备可以用一般法师用,不过技能我有时候带净化和闪现

 孙膑是一个非常杰出的军事家也是一个非常耐力,坚韧不拔的人!下面请看我带来的孙膑有关的故事!

  孙膑与庞涓

 孙膑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位著名的军事理论家,有传他是孙子的玄孙,师从春秋战国的著名谋略家鬼谷子,鬼谷一派还有很多知名的人物,比如:苏秦,张仪,盖聂,卫庄。

 留传到今的孙膑传说,都要联系到一个人,就是他的同窗庞涓,二人都是师从鬼谷子,也是兵家的代表人物,精通兵法,这样的人才是那时战火纷飞的战国群雄们极力招揽的,于是在孙膑和庞涓还没出师时,魏国发了一重金招贤榜,让庞涓动心了,他想要出师入仕,就向师父告辞,离别时,拥有占卜宿命的鬼谷子,告诫庞涓不能欺骗别人,否则,会不得善终。

 但是师父的'警言没有阻止他嫉妒贤能的心,和孙膑一同在魏国求仕时,他自知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孙膑,害怕魏王会择一而留,于是他设计陷害了自己的同门师兄弟,使孙膑下狱受刑,想要用身体残疾,终身囚禁,而让他意志消沉,可是,他没想到孙膑身残志坚,还是逃出了魏国,并到了齐国大将军田忌门下,然后用自己的计谋让田忌赛马大获全胜,被田忌推荐给齐王,并受到齐王的重用,为齐国称霸打下了基础。而且在齐国对外争战时,作为军师消灭的魏国的军队,最终把魏国灭了,而庞涓也应验了鬼谷子离别时的警言,不得善终,在战争中,被孙膑用让,在马陵道上,万剑穿身而亡。他们俩的故事流传了千年,到现在还有教育意义。

  孙膑减灶

 孙膑是春秋时期的著名军事家,军事理论家,著有《孙膑兵法》流传后世,他生卒不详,只能从史书中推测出,他出生于今山东省菏泽市城北,是春秋战国时另一位大军事家孙子的后代。

 孙膑和他的同门师兄庞涓一同在魏国效力时,被庞涓嫉妒才能在自己之上,阴险狡诈的小人庞涓,设计陷害孙膑,诬陷身在魏国的孙膑有通齐罪行,被魏王下令狱,而在狱中被庞涓处以极刑,双足被剜,孙膑后逃出魏国,报效齐国,一心血洗前仇。

 在魏国和赵国攻打韩国时,齐国援韩中,指挥战役,直接度率军奔袭魏国都城,诱使魏军将领庞涓追击,在路途中行军五十里时,让军士所扎营留下的灶迹减少,故意造成齐军长途行军,部队涣散,士兵减少的假象,以混淆魏军,而魏军在勘察齐军的营灶时,果然中计,认为齐军现在疲惫不堪,趁胜追击,在马陵道时,孙膑在一棵大树上,削去树皮,刻上“庞涓死于此树下”,然后命令弓箭手埋伏于马陵道两旁,等待庞军率领大军入局,果不其然,经过前几次观察齐军留下的军灶,魏军以为齐军到此已是散兵游勇,不足为惧,不设防的直奔马陵道而来,在看到树上有字时,近前查看,埋伏在两旁的齐军已是万箭齐发,庞涓身中万箭,至死才知道自己上了孙膑的当,而孙膑也终于报了仇。

 经此一战,孙膑声名鹊起,孙膑兵法受到世人推崇,当时的人们皆传习他的兵法。

  孙膑,齐国人,是“孙武之后世子孙”。《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说他生在“阿、鄄之间”,这个阿、鄄之间应在山东郓城县古廪丘(今称水堡镇)。孙膑少年时曾与庞涓一起从师“学兵法”。庞涓出师后在魏国做了将军,自感才能不如孙膑,就把孙膑诱骗到魏国,设计处以膑刑(去膝盖骨),然后软禁起来。后来,有位齐国使者出使魏国,孙膑以刑徒身份私下去会见,说动了使者。使者认为他是一位奇人,就偷偷用车载他回国。齐国将军田忌以客礼接待了他。田忌经常与齐国的诸公子赛马,用重金赌输赢。孙膑见状,说你尽管和他们赌,我能保证你获胜。田忌遂与齐王和公子们约好赛马场次,赌注为千金。临赛前,孙膑对田忌说:现在,用您的下等马同他们的上等马赛;用您的上等马同他们的中等马赛;用您的中等马同他们的下等马赛。三场赛后,田忌二胜一负,赢了王的千金。

 田忌乘机把孙膑推荐给齐威王。威王询问孙膑用兵事宜,孙膑回顾历史,从军事理论到用兵方法,回答得头头是道。威王对他很佩服,赞叹他“言兵势不穷”,于是命他为军师。孙膑辅佐田忌打过几场胜仗,最著名的就是公元前354年的桂陵之战和公元前343年的马陵之战。经过桂陵、马陵二次战役,魏国势力衰落,齐国成为中原最强大的国家。马陵之战后,齐相田忌与成侯邹忌发生了争权斗争。孙膑支持田忌发动兵变,企图赶走邹忌,结果没有成功。便随田忌一道逃亡到了楚国,在楚过了很长一段流亡生活。所以,《吕氏春秋·不二篇》高诱注和王符《潜夫论》都说他是楚人。

 据《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和《孟尝君列传》,齐宣王即位后,了解田忌被成侯邹忌所卖,又召回田忌、孙膑,复用田忌为将军。孙膑后来即终老于齐,有兵法留传于世。

 《史记·太史公自序》明确说:“孙子膑脚而论兵法”。《汉书·艺文志》兵权谋家有“《齐孙子》八十九篇”。但这部书在东汉以后就亡佚了。所以,至宋代学界开始怀疑孙膑和《孙膑兵法》的存在,并一直持续到现代。有人说孙武、孙膑为一人;有人说孙武、孙膑虽为两人,但《孙子兵法》为孙膑所作。有人说孙武、孙膑为两人,《孙子兵法》则一部,是由孙武撰写、孙膑修订而成的,等等。直到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中发现了《孙膑兵法》残简,这个历史的遗案才告终结。

 汉墓竹简《孙膑兵法》经发掘者整理,于1975年出版,分为上、下两编,共三十篇。但经过学术界十几年来的研究,文物出版社于1985年重编《孙膑兵法》时,将原上编十五篇补入《五教法》,更改为新编十六篇。原下编十五篇,因无法确认为《孙膑兵法》而未被编入。纵观《孙膑兵法》十六篇,在继承孙、吴军事思想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

 首先,孙膑在《威王问》中阐述了战争是政治斗争工具的战争观。他明确地说,战争不是什么别的,而是先王传布“道”,即政治的工具。先王不是不想要“责仁义,式礼乐,垂衣裳,以禁争夺”,为社会创造和平的生活环境,但是,依靠空口说教办不到,所以才“举兵绳之”,用战争的手段禁止争夺。然而,战争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并不是可以经常使用的。战胜固然可以“存亡国,继绝世”,而一旦战败,则会“削地而危社稷”。所以,对待战争“不可不察”,要慎之又慎。喜好战争的国家一定灭亡,贪图胜利的人一定受辱。孙膑的这种战争观显然比《司马法》所说的“以战止战”的思想更加深刻。W战争作为布“道”的手段,进行战争一定要合于“义”,“战而无义,天下无能固且强者”。经济是战争的基础,只要有充足的物质准备,小城照样能巩固坚守。在《强兵》篇,孙膑又进一步提出,要想强兵,当务之急在于“富国”,明确揭示了战争对于经济的依赖关系,在理论上发展了孙武所提出的“因粮于敌,取用于国”的论题。

 其次,发展了孙武“任势”的军事理论,明确提出了“因势而利导之”的作战原则。《吕氏春秋·不二篇》说:“孙膑贵势”,这指明了孙膑兵法的特点。势是战争态势,是敌我双方军事实力(包括兵力、武器装备、军事物资等)的布局。孙武早在十三篇中就提出了“任势”,即驾驭战争态势的思想。孙膑则在“任势”的基础上,提出创造和争取有利作战态势的各种原则。他在《威王问》中说:“势者,所以令士必斗也”,而士的斗都应当在创造优势的条件下进行。如齐威王问:敌我两军实力相当,两军将领相望,阵势都很坚固,谁也不敢先动,应该怎么办孙膑回答:先派少量部队,由贱而勇敢的将吏率领去试探攻击,接战后只许败,不许胜,把主力部队隐蔽地布好阵势,待敌军分兵追击我小部队时,我军从侧翼攻击敌军主力,就可获得大胜。在应付“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的战争态势时,孙膑提出要“让威”。即避开敌人锋芒,隐蔽好后续部队,以便使我军能随时转移。主力部队将持长兵器的战士排在前面,持短兵器的战士排在后面,选派弩机手援救危急。等待敌人攻击能力下降,再行反击。这也是充分利用敌我双方的条件,造成有利于我的态势,以扭转敌众我寡的不利形势。

 战争是瞬息万变的,所以要及时抓住有利战机。孙膑把弓弩比喻为“势”,也正在于说明战争就是要争取发射弩矢的那一最有利的瞬间。孙膑还注意利用各种地形创造有利的态势。他在《官一》篇说:在山险中作战,要放开谷口,把敌人引出山谷来交战。在杂草丛生的地方作战,要虚设旌旗,诱敌深入,进行消灭。“易(地形平坦)则多其车,险(地势险阻)则多其骑,厄(山陵狭谷地带)则多其弩。”自己要抢占有利地势,攻击处于不利地势上的敌人,这叫做“居生击死”。总之,孙膑主张把握有利战机,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创造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态势,以争取战争的胜利。

 其三,孙膑指出了人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他在《月战》篇中说:“间于天地之间,莫贵于人”,这是人文思想的重要表现。中国的人文思想导源于春秋,战国时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思潮,在人不被当作人看待的专制时代,孙膑能指出人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无疑是进步的。从人文主义的论题出发,孙膑与孟子一样,也提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是天时、地利、人和。他说:“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所谓“人和”,就是得众、得人心。“得众者,胜”,“不得众者,不胜”。孙膑的这种以人为贵的军事思想,显然也是由继承《司马法》的“仁本”思想而来的,但提法又超越了《司马法》,是战国时代人文思想在军事学理论方面的重要表现。$其四,孙膑在军事学上的另一重要贡献,是丰富和发展了春秋以来的阵法。春秋时,由于盛行以车兵为主的方阵作战,阵法大多以“三阵”、“五阵”为主。战国时,由于形成以步兵为主,车、骑兵为羽翼的多兵种协同作战,又出现了大规模的野战和围城战,所以军阵的阵法更加复杂化了。孙膑在《官一》篇中,指出了十几种阵法,如:索阵,用来进剿敌人;囚逆阵,用来疲惫敌人;危□阵,严兵以临敌;云阵,以弓弩与敌对射;羸阵,围困敌人;阖燧阵,用来消灭敌军前锋;皮傅阵,用来强攻救援;错行阵,声张军威;刲阵,攻击高陵之敌;雁行阵,适合摆在蜿蜒曲折而多荆棘的路上;锥行之阵,适于火烧敌人的辎重粮草及接应的战车,等。这就大大丰富和发展了春秋以来的军阵阵法。

 孙膑还概括出一套使用八阵作战的理论,“用阵三分,每阵有锋,每锋有后,皆待令而动。斗一守二,以一侵敌,以二收”。这就是说,用八阵作战,可以把兵力分为主力、先锋、后续部队三支。作战时只以三分之一的兵力接敌,而以其它三分之二作为机动兵力蓄劲待敌。如果敌人弱而乱,就用精锐的部队击溃它;如果敌人强而严整,就用老弱士卒去引诱它,待它兵力分散以后,再行进攻。孙膑对于运用八阵作战的说明,是经典式的说明,这可以使我们从中了解古代军阵作战的奥秘。这是他多年统兵作战的实践经验的总结。

 其五,孙膑在一系列战略战术上也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指导原则。如:他提倡坚持积极进攻的战略原则,在《威王问》中说:“必攻不守,兵之急者也”,主张打击敌人没有设防或防守薄弱的要害之处。这个说法显然继承了孙武“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的思想。但孙膑并没有简单地吸收,而是把它从一般策略原则升华为战略原则,使它变成整军经武的急务。孙膑还发挥了孙武“攻其所必救”的军事原则,把这一原则与“批亢捣虚”、“示之疑”、“示之不知事”等巧妙结合起来,取得了桂陵之战的胜利。

 对于孙武“我专而敌分”、以寡敌众的战术原则,孙膑也有创造性的发展。他提出对强敌要避开锋芒,而引诱迷惑敌人,使敌人分散兵力,然后“我卒并而击之”。

 孙膑在军队建设上提出选拔将帅的原则是“知道者”,即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在国内得民之心,在国外知敌之情,上阵知八阵之经;见胜利敢于战争,不见胜利敢于进谏。他还提出了一套军事教育法则,即五教法:处国之教,行行之教,处军之教,处阵之教,利战之教。并主张在军中选拔一批勇武的战士做选卒,以他们为冲锋陷阵的主力。他认为,具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国家才会“战胜而强兵,故天下服矣”。(《见威王》)当然,《孙膑兵法》作为二千多年前的历史文化遗产,自然会有局限和不足。例如:它杂有阴阳五行的神秘成分,认为日月星辰可以影响战争的胜负。有时对于战争中的地形等物质条件看得过于片面和绝对。但这些缺点和不足并不影响它的价值。它是战国时期战争实践的理论总结,继承了前辈军事家的优秀成果,又对这些成果进行了发挥创造,在我国的军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85263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1
下一篇2023-09-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