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街头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街头文化,类似于街头涂鸦,街头表演之类,而是诗人废名创作的小诗,短短几行,体现了自己的落寞与孤独。
《街头》
废名
行到街头乃有汽车驶过/
乃有邮筒寂寞/
邮筒PO/
乃记不起汽车号码X/
乃有阿拉伯数字寂寞/
汽车寂寞/
大街寂寞/
人类寂寞。
诗歌鉴赏编辑
废名(原名冯文炳)虽是一个具有禅味的诗人,不过他对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特莱尔也很喜欢,他的诗作同时具备象征派诗的某种气韵。事实上,佛、道与象征主义若从比较文化的视角看,本来就存在某种共同之处;二者的结合,使得冯文炳的诗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这首诗便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一次街行的偶感。诗人行至街头,一辆汽车从面前一掠而过。马达声渐渐远去,一阵喧嚣后的街头变得寂静冷清。他突然看见对面人行道上孤单单地矗立着一只邮筒,邮筒上两个英文字母PO(PO是Post
Office的缩写,意即邮政局)好似一双圆滚滚的大眼睛冷漠地瞧着他,瞧着寂静街头的一切。诗人油然而生一种惆怅和寂寞感。这是诗人情绪线索的第一阶段,从心理学上说,这也就是人们常常提到的“内模仿作用”,即以物理移人情,由孤单的邮筒而感染了诗人的寂寞情绪。
接下去,诗人遂以寂寞的心理观照街头的一切:他想起刚才驶过的那辆汽车,它来去匆匆,竟连它的车牌号码也没有留意一下,它将永远是一个未知数X;或许这一生中再也见不到这辆汽车了,若见了,恐怕也不能认得了。它竟如此地不被人注意,在人们的头脑中留不住一丁点印痕,这实在也太悲哀了。于是诗人替这个号码的阿拉伯数字难过,觉得它太寂寞了,它白白地在街头驰了一趟,白白地与诗人邂逅了一遭。
进而,诗人觉得车过街空,冷清的街头不也同样十分寂寞吗?还有这周围的一切,甚至整个人类也同这里一样是寂寞的。到这里,完成了诗人心理发展的第二阶段,即所谓“移情作用”,也即是以人情衡物理;把诗人自己的寂寞感“投射”到外界的事物身上,使外界事物拟人化,并具备与诗人同样的情感。这也就是象征主义的情与景、意与象的契合说。同样,这种物我同一也有释道的某种影子。
总之,这首诗的意境既有传统诗例如陶潜、王维的恬淡、隐逸的内涵,又有现代主义一派的感伤、幽玄的质素,体现了冯文炳诗风中释道与现代主义的两重气质。另外,这首诗的另一特点是用极俗的文字表现一种极玄深的情绪,由浅入深,由淡而浓,体现了诗人的艺术风格。[1]
每个人的 爱情 故事 都各有特点,成败因素却大同小异。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爱情规律,影响爱情的定律主要有十条!
男女心理爱情定律——1、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
在恋爱的过程中,两人初次相会,无论是相亲也好,邂逅也罢,这个“第一次”关乎着全局,第一次的印象决定着两个人是否还会有下一次,是否还会有将来。
首因效应对爱情的指导意义:
于进攻方——注重穿着打扮、言谈举止,初会之前,请对对方的喜好进行“备课”活动;
于防守方—— 理性思维 ,切莫过于注重外表,淡化瞬间感受。
男女心理爱情定律——2、近因效应
所谓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在多种刺激依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也称为“新颖效应”。
在与人的交往中,一个人最近的表现在脑中形成的印象最为深刻。在爱情过程中,最近交往产生的感觉直接影响着一个人对爱情的判断。
近因效应对爱情的指导意义:
于进攻方——穷追不舍之后,嘎然而止,给对方一段时间,让她回顾一下你的优点,让她充分注意到你存在的意义;
于防守方——纵观全局,冷静思维,切莫为对方的“某一次”而感动。
男女心理爱情定律——3、马赫带现象
马赫带现象是一种视觉现象,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这就是马赫带现象,马赫带不是由于刺激能量的分布,而是由于神经网络对视觉信息进行加工的结果。同样,当人们量化爱情的时候,也不自觉地对爱情信息进行了主观上的加工。
在有对比的情况下,优点可能会被无限放大,缺点也能被无限放大;而在没有对比的情况下,优点可能会被忽视,缺点也可能会被忽视。对爱情、对一个人的考察因此而偏差很大。
马赫带现象对爱情的指导意义:
于进攻方——找一个“对比点”,充分展示自己的优点,同时避免关于自己缺点的任何对比;
于防守方——客观地评价一个人、一件事,不要盲目地进行对比。
男女心理爱情定律——4、鸡尾酒会效应
所谓鸡尾酒会效应,就是指大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种筛选功能,跟自己有关的,会迅速反应,无关的不会进入。就好像是在鸡尾酒会上,很嘈杂的环境中,别人谈什么自己都不会去在意,但当别人喊自己的时候,自己会马上做出反应。
鸡尾酒会效应对爱情的指导意义: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一旦跟自己有关,马上就敏感起来,这对客观地分析爱情是不利的。爱情中,应客观分析过程,对事关自己的东西不要过分敏感进而做出错误判断。
男女心理爱情定律——5、梭哈定律
梭哈是纸牌游戏的一种,所谓梭哈,就是根据手中现有的牌和未知的牌来决定下注额,是跟是加,是放弃还是清底,考验得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判断力,更是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斗的是魄力,更是胆识。
梭哈定律对爱情的指导意义:
其实恋爱就如玩牌,有已知的一些东西,有未知的一些东西,在底牌未掀开之前,我们有权决定是跟是加,是放弃还是清底。在一切未知的时候,不要因为胆怯放弃,应该综合考虑,成败皆有可能。
男女心理爱情定律——6、水桶定律
水桶定律是一条经济学的定律。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这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这是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
水桶定律对爱情的指导意义:
恋爱时,一个人的缺点往往是影响爱情成败的关键,劣势部分往往决定全局,所以,要妥善隐藏自己的缺点,这是爱情中一个永远不可能变的规矩。当然,于被追的一方而言,要善于发现对方的缺点,不要只看表面现象。
男女心理爱情定律——7、三角公理
在几何学中,三角形是最稳定的图形,那么在爱情中,三角关系是不是最稳定的关系呢所谓三角公理,并不是说三角关系是最稳定的关系,三角公理的意义是说,从一个长期稳定的三角关系中走出来的爱情是极不稳定的,是暗藏隐患的。
三角公理对爱情的指导意义:
不要介入三角关系,更不要幻想深陷三角关系中能走出来的爱情最完美。
男女心理爱情定律——8、马太效应
《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3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 报告 :“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第三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1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这就是马太效应,反应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即赢家通吃。
马太效应对爱情的指导意义:
美女通常心态好性格好,而丑女多半心理不平衡,就是因为没有走出马太效应的禁锢。不管先天条件怎么样,平和的心态是最重要的,积累自己的优势才能取得成功,而不是一味地怨天尤人。
男女心理爱情定律——9、罗密欧与朱丽叶定律
罗密欧与朱丽叶定律是指当爱情面临外界的考验时,外界的阻挠反而会加深两人的感情。
罗密欧与朱丽叶定律对爱情的指导意义:
如果两个人要加深感情,就要多经历一些,平平淡淡绝对难抵七年之痒,如果父母要干预儿女的感情,不要逆势阻挠,那样反而会加深两者的感情,应当顺势引导,实施迂回策略。
男女心理爱情定律——10、麦穗原理
提起麦穗原理,就要讲一个故事: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老师就让他先到到麦田里去,摘一棵全麦田里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来,期间只能摘一次,并且只可向前走,不能回头。柏拉图于是按照老师说的去做了。结果他两手空空的走出了田地。老师问他为什么摘不到他说:因为只能摘一次,又不能走回头路,期间即使见到最大最金黄的,因为不知前面是否有更好的,所以没有摘; 走到前面时,又发决总不及之前见到的好,原来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早已错过了,于是我什么也没摘。老师说:这就是爱情。因为对爱情的要求过于完美,在行走的过程中,对未来不可预知,对过去不能回首,所以始终也难以完美。这就是麦穗原理。
麦穗原理对爱情的指导意义:
对爱情有完美的憧憬是很好的,但在现实当中,要客观分析现实,把自己头脑中的想象具体到现实中来,也就是说:要清楚什么是自己想要的,没有达成目标是,不要苟且,不要降低条件。
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一见钟情和日久生情哪个会更加真实一些?
爱情如同传说,都是听说过没见过!其实不然,从心理学角度讲,一见钟情和日久生情都是真实的。
当然其生理和心理基础是不一样的过程。爱的感觉就是脑内内啡肽物质大量分泌,作用于神经元进而产生欣快愉乐的感觉,而这种递质释放的模式每个人不同,在不同状态下释放也不同。
一见钟情是密集式释放,神经元高度兴奋发放动作电位,人会有动员相应的兴奋神经系统,会身体颤抖,心跳加速,手心出汗,甚至会有心痛的感受,因为感受太强烈激活记忆系统让这种体验刻入记忆系统,所以很多人对一见钟情久久无法忘怀。
而日久生情的模式是像蓄水池,每次触发一些神经递质分泌,长久作用,其反应不如一见钟情那么强烈但是却持续其作用。
从生理学角度来讲,一见钟情是首因效应在起作用,第一印象产生的好感会持续影响后期的认知和行为。而日久生情是近因效应在起作用,通过反复与一个人相处,由于越来越熟悉,这种近因效应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所以不论从心理还是生理一见钟情和日久生情都是现实的。在一段恋爱关系中,要遵从本心,不要给自己设限,人心本来就复杂,再设立那么多限制如何见真心呢?愿世上有情人终成眷属,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一见钟情通常指的是男女初次相见对对方良好的学识风度、优美的身体仪表、得体的说笑风格等外显人格特征表示悦纳、接受、欣赏外,异性交往在审美标准上的"生理效应"也是激发 情感 的重要因素。当一个人对对方有好感时,它才能有愉悦、爱慕等 情感 的表现,是一种从内心表现出的喜好。因此,我们可以把一见钟情看做是心理上和生理上的一种 情感 表现。
也有部分的观点认为一见钟情是生理上的,日久生情才是心理上的……
我曾对一个女孩一见钟情过,那是一种五官上的奇妙体验。首先你的眼睛看到她会觉得她很漂亮,情人眼里出西施,其次她的声音很好听让你感觉很心动,然后她身上的味道让你很着迷,再者,她整体散发的气质魅力也是吸引你的重要原因,这就是一见钟情[害羞]
一见钟情是一场背景华丽的艳遇。
大多都是被对方的靓丽外表吸引,是一种热烈澎湃的 情感 萌芽。
我个人是不看重所谓的眼缘,属于慢热型的,后期的相处才能了解这个人。当然我也赞成第一眼很重要,给人的第一印象嘛,有了第一眼觉得这个人不错才有后续想了解认识他的意愿。
一见钟情,很大程度去心理上的,生理上的只有一见激情,每个人潜意识里都有一个心性相投的虚影,当两个人接近值时就会互生好感……
一见钟情是心理上的。当一个散发出你异性父母特质的人出现时,基于生命内在的渴望:想要满足自我成长时期缺失的心理需要,你就会狂热的迷恋上对方。认识之初,这种冲动被爱情的外衣包裹,美好加上生理反应,让人万分沉醉,但对于没有自我的人,时间长了,激情消退,会无法面对伴侣真实的样子,自己心理需求不被满足,便深深的伤害和折磨对方,最后两败俱伤。所以在遇到真爱前尽力成长、修行,让心理 健康 、圆满,拥有独立、有趣的灵魂,花若盛开,蝴蝶自来。
说到一见钟情,相信大部分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浪漫。可能不少年轻男女都曾幻想过自己与某人来一场一见钟情的浪漫邂逅。心理学中将一见钟情定义为是男女之间第一次见面就产生了爱情。这种爱情往往产生的非常突然,具有强烈性和专一性,且其陷入爱情的时间极其短暂,情有独钟,然后进入一种疯狂的迷恋的状态。那么是什么导致了一见钟情的产生呢?
心理学上有以下几种解释:
一是恋父恋母情结。儿童采纳了父母的价值观和标准,并以超我的形式表现出来。虽然恋父恋母情结被压抑了,但是它并没有消失,反而会在我们的爱情中体现出来,我们会更多的选择与父母相似的人。当我们偶然遇到这样的人,其反映便可能是对某位貌似父母的异性“一见钟情”。
二是心理学家荣格认为,每个人对正在寻找的男人或女人都有一种无意识的意象。某人越是与他投影的标准相匹配,他就越愿意与这个人发展关系。当在生活中碰到这样的人,就可能会产生“一见钟情”。
三是由于某种契机第一次与某人相遇时,对方特征与所储存的图像相吻合,大脑产生的信息就越强烈,体内的“化学工厂”便会产生大量兴奋物质,在脑中形成一种幸福激素,引起心跳加速等变化,即“一见钟情”。
四则是认为一见钟情是由于第一印象和晕轮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
首先是心理和想象所决定的 ,一见钟情就是遇见了心上人。生理作用是其次的。
听到这个问题,我相信你的回答是非常斩钉截铁的:当然是我更了解我自己了,而且,我是世界上最了解我的人。
你之所以这么自信,其实背后有深层次的心理学原因,原因无外乎三个: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叫纳西索斯(Narcissus)的美少年,他长得非常英俊,同时也非常骄傲。美丽的林间仙子伊可(Echo)爱上了他,但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伊可,因为他更加喜欢自己,喜欢不停地看在水里面,自己的倒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纳西索斯爱上了自己的影子,最后他变成了在水边的水仙花。
当然,我们不是纳西索斯,但是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点自恋。
对自己的关注程度比对别人的关注程度,总是要多那么一些。还记得我在第二讲中提到的聚光灯效应吗?无论你在什么地方,你都会认为聚光灯是永远打在你身上的。
一个陌生人压根不知道你是男是女,在做什么样的工作,更不知道你成长的家庭,经历的小学、中学和大学,还有你的初恋情人和你经历的一切酸甜苦辣。你说一个对你完全不了解的人,怎么可能会能够更懂你?
进一步讲,即便是与你一起长大的兄弟姐妹,和你有同样的家庭,同样的小学、中学和大学,有共同的历史,你还是会坚持你更了解你自己。这是因为他们只能看见你的表面。你的内心,他们是看不到的。而且,你自己能够随时随地洞悉自己的内心,分析自己行动的动机与理由。
所以,基于这三点,你会认为,你是这个世界上最懂你的人。
可是真的是这样的么?
来, 我来邀请你来参加一个心理实验:实验的任务是,请你挑选桌子上的长筒丝袜 。
你肯定会仔细观察长筒丝袜,细心比较它们的差异。但其实,在你作出你的选择之前,心理学家已经知道了你的答案:你一般会拿起最右侧的那双丝袜。为什么?答案很简单,因为你是右撇子,右撇子的人会习惯拿起右边的东西,而不是左边的东西。
这个道理在商业上有一个常见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那些价格高的贵重东西,通常会被放在顾客右手能够触碰到的地方;而那些便宜的东西,却一般会被放在货架的左边。
所以,回到刚才的实验中:你以为你是在根据你的美学品位作出了理性判断。但是我知道,真正影响你决定的,只是你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而已。 人会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判断自己的状态。
但是,你也可以说:在大多数时候,对一个人的精准了解,必须要了解他的内心的真实想法。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你虽然知道我的面,但是只有我才知道我的心。因此,还是我更了解我自己。
但是不幸的是,我们并不真正了解我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还记得之前说的,那个潜伏在黑暗中,只能靠分析梦境才能揭示出只言片语的潜意识么?还记得我们自认为掌控一切最后却只是副现象的自由意志么?
我要告诉你的是:当我们去观察我们内心状态的时候,我们事实上只是在观察自己的行为、自己的表情、自己的动作、自己的生理状态,从而来理解自己现在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这里,我要和你分享两个非常经典的心理学实验。
在第一个实验中,心理学家把受试者请到实验室,给他们看一些卡通,并让他们对卡通的好笑程度进行打分。心理学家把这些受试者随机地分成两组:一组是用嘴唇含住一支笔,注意不要让笔碰到牙齿;另外一组是用牙齿咬住这支笔,注意不要让嘴唇碰到这支笔。很显然,不论是用嘴唇含住笔,还是用牙齿咬住笔,与受试者判断这些卡通是否滑稽好笑,没有任何关系。
但实验结果表明,那些用牙齿咬住笔的人,会认为这些卡通更好笑,更有趣;而那些用嘴唇含住笔的人,会认为这些卡通完全没有笑点。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你手边有一支笔的话,你不妨试着先用嘴唇含住笔,然后再用牙齿咬住笔。
当你用嘴唇去含住一支笔时,这个时候,嘴唇是噘起来的,嘴唇噘起来是什么表情?想象一个嘟着嘴的小朋友,他其实是生气、不高兴。而当你用牙齿咬住一支笔的时候,这是一个微笑的表情。所以,当你用牙齿咬住笔的时候,你脸带微笑,因此你会认为这些卡通更好笑。这个实验也告诉我们一个生活的小技巧,当你不高兴的时候,不妨用你的牙齿咬住一支笔。
小结一下,卡通好不好笑,其实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有充足的判断理由。
我们更多地是通过判断自己的表情来判断卡通是不是好笑。这在心理学里,被称为“具身认知”,也就是,我们用生理体验来“激活”心理感觉。
在下面的一个实验,也就是刚才说的第二个实验中,这一点将会得到更加充分的证明。
请你想象在这两种情景下碰见了一个女孩。第一种邂逅情景是你在一个离水面很近,非常宽敞牢固的桥上面碰到了一个女孩。第二种邂逅情景是你在一个离水面一百米高,不停地晃来晃去,看上去十分危险的铁索吊桥上,碰见了同样一个女孩。这两种情景,你认为哪一种情景会让你觉得这个女孩更漂亮,更让人动心?
从逻辑上讲,这是同一个女孩,因此无论在什么地点,在什么情景下碰到,你都会认为她是同样地吸引人。但是,你会认为在一个离水面一百米高的铁索桥上面,在这个危险的地方,碰见这个女孩更吸引人,更让人动心。为什么?
道理很简单。当你站在一个离水面一百米高的、摇摇晃晃的铁索桥上面时,你会紧张,你会出汗,你的心跳会加速,你的肾上腺素会大量地分泌。而当你看见这个女孩的时候,你并不认为你此时出现的心跳加速、出汗、肾上腺素分泌是因为你害怕了这个桥。你会把这些生理反应错误地归结到,是这个女孩让你的心跳加速、让你呼吸急促、让你手心出汗。甚至当你走过这个桥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你发现你的心跳依然很快,汗腺还在不停地分泌。你会想,这个女孩真的很吸引我。其实,这个女孩是否吸引你,你并不知道得那么准确。而你现在的身体状况,会影响你的判断。
所以,在谈恋爱的时候,不要带你的女朋友或者男朋友去看一个轻松的言情片,要去看恐怖片!
今天分享的两个心理学实验,其实都清楚地展示了“我”作为一个陌生人,比“你”更了解你。当你通过观察你的表情、观察你自己的生理状态来推测你内心的状态的时候,其实我更清楚地知道,牙齿咬住笔让你面带笑容,悬空的铁索桥让你紧张和害怕。
你对它们的错误归因,导致了你对自己内心状态的误判。
当然,这些并不是我作为陌生人比你更了解你的全部原因,因为你在了解你自己的时候,还会出现一系列问题。
《美丽的邂逅》是陈升在2008年12月19日发行的一张国语录音室专辑,由滚石唱片发行,由陈升担任制作人,共收录了11首歌曲。
《美丽的邂逅》这张专辑每首歌都长得完全不相同,细节丰沛,需要慢慢听、仔细听、才能在听众耳里长出自己的模样。
该专辑依然忠于陈升一贯的歌唱立场,不骄不躁,语重心长。开场曲叫《卖水》,继续他的冷感风格。《骗子》曲风又回归到陈升挚爱的摇滚路线。
2009年7月5日,该专辑在第九届华语音乐传媒大奖中荣获“年度国语专辑”奖项。
扩展资料创作背景
2008年12月,陈升推出专辑《美丽的邂逅》,他刚过完自己的50岁生日,而这一年,同时也是他出道20年的纪念。所以,出于年份的特殊性,这张专辑也显得尤其重要。
关于《骗子》这首歌的创作,他谈到了这20年的感触,他认为自己还是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心虚,因为这20年来他写的东西,其实很多都是抓取来的。
所以他在专辑中写了一首《骗子》,并为此附了一段文案,他并不是一个不愿意负责任的人,他想承认过去他抄袭了一些人的歌,但又说不上来,哪些歌是抄袭人家的,抄歌很容易,抄袭别人的生命经验却很难。
关于以前的歌,究竟有哪些抄袭的痕迹,陈升没有细说,但他却把这份情绪写在了专辑中那首作为20年纪念的作品《骗子》当中。
参考资料:
什么算合适的人呢?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一百个人大概会有一百个看法。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的爱情理论,认为爱情由三个基本成分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这三种成分构成了喜欢式爱情、迷恋式爱情、空洞式爱情、浪漫式爱情、伴侣式爱情、愚蠢式爱情、完美式爱情等七种类型。
激情是爱情中的性欲成分,是情绪上的着迷;说得通俗点就是见了对方,就有种怦然心动的(有的人可能会出现脸红、心跳加速等)感觉,并且强烈的想和对方在一起,渴望与对方结合的一种状态。
亲密是指在爱情关系中能够引起的温暖体验;简单说就是两个人只要在一起就会感觉很温暖,相互亲近,相互喜欢、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尊重。
承诺指维持关系的决定期许或担保,是彼此对这段恋爱关系的认可与承诺,包括对爱情的忠诚与责任心。
从这三个构成要素来看,要找到并享受真正的爱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现在许多人都在谈着恋爱,但他们不知道那是不是爱情。还有好多人是通过相亲并最终走到一起的,这一类人大部分是属于伙伴式爱情。有亲密,有承诺,却没有激情。
如何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呢?或者说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人呢?
首先,你得明白自己的心理需求,你喜欢什么样的人,你想找一个什么样的人。比如个子高的,身材好的,长得帅的或者漂亮的,工作好的,有上进心的等等,只有明确了自己的目标,才能有的放矢。
举个例子:比如说我喜欢上进的爱学习的男人,那么我就会去参加各种经管类的培训,首先参加这个培训的人一般都会是中层及中层以上领导,或者即将步入中层,其次能够自费参加培训的,经济基础也不会太差。这样,成功邂逅的概率就大很多了。
其次,有了目标后,适当地制造一些巧合,来投其所好。“好”从心理学来讲就是需求,投其所好,就是满足其心理需求。
举个例子,徐东(男)和小美(女)在同一写字楼上班,徐东在第一次看见小美时就开始喜欢她了(心理学上讲这叫第一印象,说白了这是一个看脸的世界),于是徐东就对小美每天的上下班时间,中午喜欢去哪个餐厅吃饭做了调查。于是徐东就高频率巧合似的出现在小美面前,时间过了一个星期,俩人便开始找话题闲聊,然后他们就有了日久生情的基础。
心理学书读后感
心理学书读后感一:心理学与生活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本很实际、很基础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如果想了解一些心理学最根本的知识,看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学书籍,里面没有心理测验、没有心理故事、没有人力资源、社会任何一个方面的专业内容。它能让一个对心理学毫无所知的人,有能力一步一步的走进心理学更深奥的世界。看了这本书,让我发现原来生活真的到处都有心理学。
它就是一本心理学最根本的书,但是却很全面。这本书有十八章,主要介绍了生活中的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习与行为分析、智力与智力测验、理解人类人格、心理障碍、心理治疗、社会过程与关系、社会心理学与社会文化等内容。书中还包含了由600余条词汇及解释构成的“专业术语表”、2000余条“参考文献”以及近1000条“人名和主题索引”,对教学、研究和学习都极具参考价值。
我很喜欢书中特别设置的一些专栏,比如“我们如何知晓”这个专栏,它介绍了200多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让你知道心理学的一些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而这些结论通常加深了我们对人性的理解。
还有“生活中的心理学”这个专栏,把心理学和我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很多。看看这些题目吧:“幸福感的遗传性”“青少年在想什么”“感觉和知觉组织的分离”“清醒梦境的试验事实”“你无法忽视数字的“意义””“在“疯狂“的地方做个正常的人”———原来,你每天都用得到心理学!
“21世纪的心理学”这个专栏也很好,介绍的是心理学中那些前沿性的研究课题,把有兴趣的学生引向心理学的新领域。在那里他们将开疆辟壤,施展抱负,为人类了解和改善自身做出贡献。
要学习一种知识,就象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行走。你可以跟着别人的指示走,而不管对错;也可以自己摸索着走,看看运气好不好。但是,最好的方式是有一张地图,让自己知道自己在那里,这个陌生的地方到底有多大,有多少条路,然后你选择你喜欢的道路走下去。这本书就是心理学世界的地图,它没有把所有的知识给你,但是,它给了你全貌,给了你路径,要了解心理学,这本书足够了,要想要深入,这本书也告诉你该如何寻找道路。
对于初学者和对心理学有兴趣的任何人来说都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书,本书从生活入手,深入浅出的与心理学知识联系起来,让你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到心理学的魅力,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述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但又从没注意过的生活琐事,能帮助你逐渐产生对心理学的浓厚兴趣,学心理学的都该读一读这本书。它教会了我如何思考,如何去分析人类的心理现象以及由此决定的行为方式,我觉得这是最大的裨益。
心理学书读后感二:超个人心理学
超个人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流派。
在心理健康研究中,主流心理学主要以病理学为依据,认为心理健康只不过是身体上“没有病”而已。超个人心理学则认为心理健康包含着更高的要求,是人的内在潜能和价值的最高实现,达到身心健康长寿、超凡脱俗的境界。
对于超个人心理现象和神秘的内心体验的研究,主流心理学要么认为它毫无意义、要么斥之为病态的或宗教的。超个人心理学则认为病理的自我分裂和超越自我的非认同是有重大差异的;并且认为所谓神秘体验中也存在着科学真理。科学心理学不去研究,那就只能让位给宗教。
针对主流心理学的这些不足,马斯洛、萨蒂奇、格罗夫等人多次协商,决心建立“第四种心理学”,即超个人心理学。1969年春《超个人心理学杂志》创刊,1971年超个人心理学会正式建立。其主要代表人物除上述三人外,还有塔尔特(CTart)、沃什(RNWalsh)、威尔伯(KWilber)、克瑞普纳(SKrippner)、阿玛斯(AHlmaas)等人
超个人心理学关心的是那些与“终极的人类能力或潜能”有关的心理学方面。萨蒂奇曾指出:“这种新出现的超个人心理学(第四势力)特别关注对成长、个人和种族的超越需要、终极价值、统一的意识、高峰体验、存在价值、神入、神秘体验、敬畏、存在、自我实现、本质、极乐、惊叹、终极意义、超越自我、精神、一体性、宇宙意识、个人与种族的协同一致、最高的人际了解、日常生活的神圣化、超越现象、宇宙的自我幽默和嬉戏、最高的觉知、反应与表达,以及相关的概念、经验和活动等实证的与科学的研究,对它们的认真贯彻实施和研究发现”。
超个人心理学有三个关键性主张:第一,超个人心理学家认为人除了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以外,还有精神(或灵性)的层面;第二,超个人心理学家揭示一般人的自我迷失。大多数人盲目和错误地认同自己所扮演的某种角色、自己的人格、自我观念,或认同自己在平常清醒的意识状态下所含含糊糊觉察到的所谓“我”,但这些都不是我之所以为我,也就是说,都不是“真我”;第三,超个人心理学家强调,每个人都不是绝对独立的个体,而是属于“大我”,并置根于“大我”的,因此,人的使命不只是人本心理学所强调的自我实现而已,人还需要自我超越。
对我而言最迷人的就是威尔伯的著作。
初读时就与人曰:我只承认两个天才,一个是写《丹东之死》的毕希纳,另一个便是威尔伯。只惜毕希纳这等人物二十四岁即死于高热,不再得见其他著作。如今怕是只承认威尔伯一人。
通达广博的威尔伯以整合观点为核心,凭借深入到底的洞悉力和几乎恐怖的归纳整合能力,提出了诠释法界构成演化的二十条法则、四大象限、从长青哲学的大存有连上发展而来的意识光谱等基本概念,展示了能同时容纳科学、宗教、艺术、社会、哲学、个人内心成长、灵性擢升等各方面的统观知识体系。由此揭露了许多领域有意或无意忽视其他方面,这样排他的封闭、狭隘和傲慢,最终造成自身体系的崩毁坍塌。
他所谓“定位归纳”法的关键观念在于:各种不同的知识领域在纯抽象的层次上,其实是相互融通的。将各种领域的相对真理提炼归纳,串连成紧密相系的网状纲要,可由此照见较为狭窄的途径中的不完整。
玛丽琳的《宝瓶同谋》和威尔伯的《万法简史》都是让译者苦不堪言的“硬书”,横跨各大领域,以纯粹的理性研究态度切入意识领域,视野开阔,对资讯的处理和思考的深入精密着纵横捭阖,对普遍存在的盲信、崇拜、教条、传统的狭隘以及被扭曲得面目全非的理论和观念有着强大的除旧布新作用。
毫不夸张地说,那是难以概其纲领叙其精妙的。绝不是我这样几笔带过能够展示筋骨的,顶多只是描其皮相。
《万法简史》里威尔伯试图定位诠释整个“法界”的气魄令人咋舌,所谓“法界”是包含了物质、生命、心智、灵魂和灵性等所有存在领域的定性本质与过程。他提出二十条法则,如法界由全子组成,所谓全子,既为整体又为更大整体的部分。全子沿着一定的秩序演化,谓为“全阶序”……等等。
由个人、集体、内在、外在组成的这看似思考范畴极其简单的四大象限,填充后且不敢说是最严密周到的考量体系,但确定的是,展开了一幅截然不同的知识地图,比以往支离破碎上的傲慢要开阔宽容得多。
在这几个基本概念的支撑下,他探讨了远古、魔幻、神话、理性和存在期的核心观念的发展脉络,尤其理清了长久以来存在于各领域的“前成规期”和“后成规期”(前和超)的混淆,以及各种现代与后现代典范里或明显或微妙的二元对立议题。
额外值得一提的是,他对定性式术语挑剔得近乎苛刻的选择,很大程度地昭示了,如今使用的语言系统是如何僵化了我们的思维,将我们带入了狭隘的境地。
但读来击节赞叹,如获至宝,非但不觉艰涩枯燥,反而觉得像熠熠生辉的明珠,本散落四处,现终被一双用心的手拾起串联,美得光芒四射。
有时甚至觉得自己以前在不少领域浮光掠影地涉猎,仿佛只等待着有朝一日与这般书籍的邂逅。于是零乱散落的知识碎片像遇到一只魔棒,轻轻一挥调遣,各自归位,整个的知识结构震颤抖动,渣滓簌簌落下,杂乱残缺而僵固的认知结构整合成具有更好弹性的新结构演化,并将持续演化。
契合之处实在太多,难以细述,只一点于我尤其重要。“究竟有没有这样的本源存在,能消解和否定各种由此延伸发散并固置的价值意义,而不是被各种观念所抽象掉是否它的核心在于有流动着的、生发性的否定力量如有,如何跳出先验范畴和已有概念的阴影,去追溯这种个人真实性”
这个问题现在仍旧没有解决,只是我终于清楚明白我那时始终觉得不对劲的重点——我寻求和相信的,是那冠以千名的,本体、道、梵、谛、空性、上帝、绝对真理等的个人真实体验,我要弃绝的是对这种体验扭曲了的诠释。用柏拉图的洞穴比喻,则是,我寻求的是真正的光明,而不是光明的投影。
而威尔伯带来的是我态度的转变——只要放下盲信,一直保持辨别,这投影也就是入口所在。各种诠释都可为我所用。
“我所寻找的,正是那寻视的。”
(二)
《恩宠与勇气》被称为威尔伯难得的感性之作,以他和妻子崔雅的灵修之路贯穿始末,由崔雅的日记、威尔伯的补充注解以及学术议题组成,一则动人心魄的爱情故事在“伟大的智慧传统、静修的本质、心理疗法与灵修的关系,以及健康与治疗的本质”(威尔伯语)的主题表达中,荡气回肠地演绎。
美丽聪慧的崔雅,有着十多年的灵修基础,已认为自己可能一辈子都遇不到适合的男人,却在三十六岁那年遇到了“梦寐以求的男人”——小她两岁,身高一米九五、光头、长相犹如外星人的超个人心理学者肯。俩人一触钟情,第一次见面就感觉奇妙,仿佛生生世世都在寻找对方。两周后决定结婚。却在新婚几天后发现崔雅患了癌症……
这戏剧化的开头简直像一个童话故事的初始。也是我“梦寐以求”的——一个契合的灵魂伴侣,一份能全方位深入并促进彼此发展转化的关系。
真正吸引我的,除了书中对以上那些主题纯理论的介绍探讨,便是在崔雅在面对种种挑战——癌症、身心反应、情绪起伏、夫妻间的龃龉——时,对自我的坦诚得接近赤裸的自省和剖析。
在崔雅和肯的身上都发现了不少自己也有的特质,综合起来是过于阳性、倾向于做而非存在的价值观;对理性、智虑的执著;强烈的掌控欲; “喜欢在最简单的事物上编织理论”;对“由理论、逻辑、概念与符号组合而成的理念的阿波罗世界”的热爱……
有了这样的印证,随着俩人赤诚地一步步自我揭露、剖析和转化,尤其是阅读俩人身心灵都落入泥潭的艰难时期的叙述,我很多深埋的意识也随之曝光,辅以阿玛斯强有力的威胁和干扰,开始自我转化与自疗。
读到最后,崔雅接纳和承担了生命中的'种种磨难,通过爱与慈悲的修行,保持了静定、喜悦、自在并充满着生命力的精神状态,并透过磨难转化自我,最终解脱。而肯也从放弃自己的事业、五年随侍左右这样无私的奉献中,了悟了无我和解脱的真谛。
读到接近末尾时忍不住流泪,完全读毕,心中却是一片纯然的温暖平静。
<三>
阿玛斯“钻石途径”的理论基石,在我看来几乎足以概括所有非后人本心理学的“坑洞”理论。
此理论的核心在于:刚出生的孩子和本体是合一的(当然,这种不能分辨的合一与后来证悟了的合一,完全不是一回事),因为童年某些创伤经验、与环境互动中的艰难造成了失去和本体某些面向的联结,会造成某些坑洞。而一旦隔绝了本体中的能量、热情及价值感,我们势必会感到虚弱、匮乏和不满足。无法安住在匮乏感上,会造成两种倾向——逃避倾向,补洞倾向。
补洞倾向往往是被我们的自我和整个社会所认可的,它促使我们向外追寻各种的肯定、赞美和支撑,来自父母的、朋友的、爱人的、工作的、地位的等等。一旦那个用来补洞的对象发生改变,会立刻带来不安全感,这时就会企图固定对象在原位,以维持洞被填满的暂时满足。(这简直可以用来分析所有的关系,无论是人与人之间还是人与物之间)
整个社会就这样建立在补洞的基础上。男性往往表现为追求事业的成就,极端的则拼命追逐金钱、权力,女性多表现为对一份稳定的关系的追求,极端些的病态依赖伴侣。
我们都希望被爱被关注被肯定,由此来维护自我的安全感和价值感。这份对价值感、安全感的需求隐藏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上——穿衣打扮,说话措辞,顺服他人和社会的要求。
依照社会标准顺服地存活,其实是和大家一样地补洞,总是安全而容易的,不会受到排斥。若一个人不以一般的方式来补洞,甚而不补洞,必然会威胁到别的补洞的人,让补洞者更明显地感到自己的匮乏,从而引来对他的排斥和攻击。
而被人否定和贬抑(尤其是亲近的人)时,都常常不舒服,会自动护卫和反击。因为底端是对孤绝、被抛弃的恐惧,通过自我防卫机制的处理,通常表现为通过否定对方(批判、攻击、说服),以否定对方对自己的否定。
补洞倾向从本质上而言,也是一种逃避。我们从来都无法安住当下,完全地去经验那份匮乏和不满足,用各种事物、追逐、游戏来打发时间,为自己设立一个又一个目标企图获得些许安稳的确定性,将意义赋给外物——工作、爱人、兴趣,用忙碌来使自己对匮乏的感觉迟钝,以求得暂时性的虚假满足。
而真正的喜悦、满足、意义、力量、爱与慈悲都是来自本体。
阿玛斯在“钻石途径系列”的第二章就介绍了如此完备的“坑洞理论”,他系统的现代心理学知识和丰富的个案知识,即使不涉及深层次的灵修方面,说服力也是很强大的。他对心理议题的探讨客观得简直无情,促使我反观自照,努力保持对自我的觉察。
初读时心中滋味复杂,苦乐交陈,有几个晚上烦躁不堪,几乎恨不得把书狠狠砸出去。它一方面揭露性过强、印证极多,另一方面威胁实在太大,剧烈动摇了私我的根基。
我读书一般都容易读得兴奋,阿玛斯的书每晚却读得我很快困倦,巴不得早点丢了睡觉,也是不愿意面对自我真相的一种逃避。
在断断续续保持了近一个月对内心状态、情绪生灭的觉察后,终于可以承认这个真相:我和绝大部分人一样,基本每天的行为、念头和情绪都是一种近乎自动化的机械反应,它的构成机制十分单调,只有恐惧、欲望和自我防卫三个基本单位,以抗拒为关键演化点,遇到外在刺激时,可以表现和发展出各种花样:逃避、期待、兴奋、压力、耽溺、焦虑、愤怒、沮丧、悲伤、嫉妒、仇恨、认同、谴责、批判……通过投射和外界紧密连接,和过去的经验组合成“人格”这个冒牌货。
我们习惯以各种各样的身份包裹自己,而所谓的“自我”只是被恐惧、欲望和自我防卫机制所掌控、由一堆旧有观念、记忆累积而成的机械反应物,“自我”还浑然不觉感觉良好。
这完全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最细致真实的个人体验,在意念的升起之处目睹所得。
认识到内心的混乱破碎并不亚于外在世界,甚至本就是一体,所谓外在世界的种种都只是内在意识投射和扩张的结果——这实在是让人难受的事,震撼比以往看见这个社会的愚钝腐烂更大。毕竟我们习惯主客对立,事不关己。
尤其憋屈的是,阿玛斯把意识上所有的问题追溯下去,都归结为“和本体某个面向失去了连接”,本体这个个我压根没见过没体验过的内在宝贝,不可能不接受我的怀疑。
调整好心态,放下抗拒来读阿玛斯,斩获颇丰。他是充满洞见的灵性导师,用通俗易懂但深具穿透力的语言来探讨各种议题。
最关键的是,他和克里希那穆提都使我从那个理念的阿波罗世界回归到最切身的体验和认知转化上。让我意识到,智性的进益如果没有心灵的修炼配合,是一种极不平衡的畸形发展,而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我的文字世界,竟然都建筑在我对内心的整体结构和自身局限几无所知的情况下。
若能保持觉察,大部分时候的经验都是正向的,都是能够拓展出空间,并在偶尔安住当下的瞬间体味到空寂里的平静与喜悦。坚持了十来天后,就能很快识辨出自我紧缩的倾向,不止觉察到心念的走向,也能捕捉到它对身体的影响(对我是往往带来肩颈部位的紧张和僵硬)。
再配合以罗伊的情绪平衡技巧,辅以腹式呼吸,抓住身体不适时使情况糟糕的关键点——升起的第一个抗拒念头,颇能缓解不舒服条件反射式的紧张和抗拒。
但我远做不到“无拣择的觉察”,无法不以自己的认知去评断干扰,最好的时候也只能目睹着自己念头的升起,并目睹自己对念头的抗拒,因抗拒而升起嗔意,觉察到嗔意,又生出对嗔意的恼怒,再是觉察恼怒,升起对恼怒的恨意……这一细微迅速而永远上演的模式。
最糟糕的时候则是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因为觉察到自我防卫的机制有多么顽固和难以抵抗,它一层一层地敷在恐惧和欲望的双面体上,露出狰狞的嘴脸朝我得意地笑。于是会连续产生——愤怒、自怜、投射、批判、自我认同、压抑、否认以及企图以理性分析转移注意力——等各式各样的逃避方式,被意识到后,情绪只会更加糟糕,愈演愈烈。
用威尔伯的比喻,这好像冻疮,本来是冻着的,因为麻木迟钝反而不觉得痛,现在解冻了一部分,开始痛得受不了。问题没有解决,敏锐程度增加,只增了痛苦。
这样的问题,是只能独自面对的,无人诉说。
无人可诉说的原因在于:
一、我觉得棘手的这些问题已经超出一般人关注、思考的层面,如要阐释,则牵一发动全身,要迅速介绍足够的背景知识网络是不可能的。
二、否定、反叛和转化某个东西的力量,来源于更强大事物作为后盾。我窥见问题,必也窥见可能的明光。而诉说的对象很可能不见明光只闻问题。
三、即使诉说的对象有诚意和耐心了解问题本身和背景知识脉络,但它们太具威胁性,攸关紧缩着的“私我”的生死,教人难以接受。
而无论诉说的内容为何,诉说本身就是一种寻求肯定的企图,说给不懂的人只会增加自怜和愤怒,于事无补。
但不论是从短期还是长期去看,这一意识的觉察和转化自疗初始,都是必要且有利的。
我承认,某些最根本的“傻问题”,比如“我是谁”“我为什么在这里”“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我一直不知道答案,且不知是否有能力找寻答案。但这团问题的火焰我想让它一直燃烧下去,烧掉所有的无明,用各种各样的观察和学习喂养它,而不是试图以任何外来的答案熄灭它,不管是社会的、宗教的、文化的还是证悟者的。以免陷入自以为知的浑噩生活。
提炼归纳出想要对治的四个主要问题为:
一、强烈的掌控欲(底端隐藏的不安全感)
二、投射问题(批判性、攻击性、意义感)
三、合理化自己的严重倾向(自动防卫机制)
四、明知有些习惯是自身发展的阻碍,大部分时间仍旧保持着(惯性和惰性)
;1、破窗效应
很多事情,只有0和无数次。
破窗效应本来是犯罪学的一个理论,由詹姆士·威尔逊及乔治·凯林提出,刊载于《The Atlantic Monthly》1982年3月版的一篇题为《Broken Windows》的文章上。或指很多情况若是放任不管,很容易发展出更坏的结果。
而在恋爱中,其实也是十分常见的:
如果你的丈夫出轨了,他痛哭流涕向你求情乞求原谅,一遍又一遍说着自己不会再犯了不会再有第二次了。
你因为心软原谅了,可是不久后又发现对方偷食禁果的痕迹;
以前你在恋爱中从来都没撒过谎,可自从有一次不得已说了第一个谎言之后,你发现后来撒谎的次数只会递增不会止步;
如果你在婚姻中受到家暴或者恶语,你会发现无论对方怎么说着自己改,自己会注意,都会出现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无数次家暴或者恶语。
很多事情一旦有了起始,再犯就一点都不难。
2、身体接触能够有效提升两个人亲密度。
Gueguen(2003)的实验发现,如果试验者轻轻地碰一下被试的胳膊,被试更愿意为作为陌生人的实验者捡起其掉落的物品。试验组愿意提供帮助的比率是93%,而控制组只有60%。
Vaidis and Halimi-Falkowicz (2008)让大街上的行人填写问卷。被触碰两次的被试比只被触碰过一次的被试更愿意配合填写问卷。当一个女实验者触碰一个男被试的时候,顺从率最高。
Gueguen (2010)的研究发现,男人容易把一个不带性色彩的轻微身体接触(触碰手臂)误认为带有色情意味。而女性被试在被轻触手臂后,也较愿意给在大街上邂逅的男性实验者留电话号码。
其实很多人在感情中都弄混了先后顺序,认为万事先表白,表白是发起冲锋的号角。
其实不是的,表白不是发起冲锋的号角,而是宣布胜利的旗帜,指的就是表白的时机一定是确定对方对你有足够好感时,确认关系的举措,而不是在不确定对方心意的前提下,测试双方关系的方法。
真正测试对方是否对你有意思或者提升两个人亲密度的方法,是尝试进行不过分的肢体接触。因为一个女生如果不喜欢你,是不会愿意和你有任何肢体上的接触的,就算是递个东西都可能会在不碰到你的情况下进行;
而如果一个女生喜欢你,在你们约会的过程中,你对她的简单触碰她都不会避开,甚至会主动小打小闹拍你几下,所以,大胆尝试牵起对方的手吧。
如果对方不排斥,再去进行表白。
3、爱情里无休止不计回报付出的一方反而可能不被珍惜。
美国有一位妇人,特别喜欢安静。可是她的屋外经常有一堆小朋友在玩闹,于是这位妇人每天都会跑到屋外请求那帮小朋友保持安静。然而,她发现这样的警告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五分钟不到,那帮小朋友就又开始玩闹了。
于是,这位美国妇人想出了一个办法。每当那帮小孩子玩闹时,妇人就会给他们每人5美元,并对孩子们说:“你们的玩闹与笑声,让我感到很开心,这5美元是给你们的奖励,希望你们以后能够经常来我这里玩耍。”孩子们得到奖励后非常开心,于是每天都会约好来妇人这里玩耍。可是刚过了两个星期,这位妇人就将酬劳从5美元减到了2美元。
小孩子们一看到自己这么努力、拼命地玩闹,换来的报酬却不及最初的一半时,再也没有心思玩闹了。于是,几个小朋友一商量,便一起离开了妇人的窗外。相信这2个小故事,好多人都看到过。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心理学中的贝勃定律对此做出了解释,贝勃定律认为:当一个人经历过强烈的刺激后,再施予的新刺激对他(她)来说也就变得微不足道。就心理感受来说,第一次大刺激能冲淡第二次的小刺激。因为我们对于亲人朋友的关爱习以为常,而且期望值很高,有时他们一旦对我们的关爱不够,我们心里可能就会有怨气,甚至可能会恶语相向。
打个比方,当你不停给你女友送礼物,如果一段时间没有收到,或者礼物的价值不是越来越高时,对方心里就很有可能会产生不舒服的情绪,会自己闹自己:“他是不是不爱我了?”
所以,付出也是要讲究方式的,不能一股脑全部抛出了,否则一旦停止这种付出或者减少,反而会引起负面效果。
4完美爱情=激情+承诺+亲密
一段完美的爱情是怎样的?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给出过这样的结论,一段完美的爱情应该具备这三种要素:激情,亲密,承诺,也就是经典的“爱情三角理论”。
激情是爱情中的浪漫,性吸引力和情绪上的着迷。
亲密是双方三观契合的部分,即便剥离恋人关系,也是亲密的朋友。
承诺指双方对未来生活共同的预期,规划,以及相互之间的责任感。
只有激情,叫做迷恋;只有亲密,叫做友谊;只有承诺,叫做空洞。
5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陈奕迅的这句歌词很好解释了为什么在暧昧期天天找对方聊天的人不一定可以和对方促进感情和了解。
一直都在的东西是很容易让人不去珍惜的,反而是那些不确定的东西,或者即将失去、已经失去的东西,更容易唤起人们去珍惜的心情。
所谓间歇强化,指的是一种偶然地或间歇地、不是每一次都对所发生的行为进行强化的方法。
心理学家斯金纳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三只猫关在三个不同的装置中,第一只只要触碰按钮就会有猫粮,第二只触碰后随意给予猫粮,第三只无论怎样触碰都不给猫粮。
一定时间的驯化后,你猜哪只猫触碰按钮的频率最高。
第二只!
在感情中,没什么比这种随机性更让人欲罢不能。
不要每天都找天都找ta聊天,每周都找ta约会,那样你会成为第一只猫。
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爱情中都包含着一丝掌控欲,让ta看到得到的可能,但又不是每次按键都一定会得到正向反馈。
这样挠得人心痒痒、引起人情绪波动,反而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不能用得太频繁,否则很容易让人会错意,让对方觉得你真的不喜欢TA。
6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会不自觉去模仿他。
你们有没有发现,如果两个人经常聊天,他们的表情包会越来越接近。
其实人总是会下意识模仿心仪异性的一些行为或者特质。
美国行为科学家保尔贝认为,当一个人坠入爱河时就会产生渴望学习对方优点的“同调现象”。喜欢的感情越强烈,渴望相似的欲望就越强烈。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认知生物学家弗雷德里克兰基博士分析,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人都渴望变得和自己心爱的人一样。这种行为是受大脑里的“镜像神经元”影响的。
所以我们会发现,相爱的人在一起久了,饮食习惯、爱好和三观等都会越来越像。
7恋爱中的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指的是,凡是可能出错的事有很大几率会出错,越害怕的事情越有可能会发生,越担心的事情就越可能会出现。
好比小时候一遇到不会回答的问题就恨不得把头埋到桌底去,心里默念“老师看不到我”,然后就点到自己了;那些带伞的日子都是晴空万里,而一不带伞一穿小白鞋就开始倾盆大雨;一逃课老师就会点名,辅导员就会查堂。
放到恋爱中,很多人不停担心对方到底是不是喜欢自己,有多喜欢自己,会不会离开自己,会不会喜欢别人,担心自己魅力不够。
太过于害怕恐惧一样东西的时候,为了避免那个结果,你的行为一定会路走偏锋,比如太过于害怕被抛弃,就一定会反复确认自己是否具有被抛弃的可能性,在这个反复验证的过程中,折磨着自己,也折磨着别人。
同样的,在心仪的女生/男生面前,特别怕犯错,结果却往往容易表现刻意不自然,让对方对自己失去兴趣。
这一切都是恋爱中的得失心作祟,对对方的需求感太强,导致表现减分。
情深不寿,用情至深,态度会变得过于执着甚至偏执,心思会变得患得患失甚至脆弱。好的关系是基于共性和吸引,双方其实都会体会到轻松地愉悦,压迫,捆绑和一味付出只能让这段关系喘不过气来。
8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比你想象中还重要。
研究者在正式安排大学新生的见面会之后发现,学生们最初形成的印象在9周后仍然继续影响彼此的情感
第一次与人短暂的谋面后,对别人形成的判断深刻而持久。
初期的认知在数月之后还会影响着人们的判断,在初次交往的时候如果十分厌恶某人,那么我们就会回避与他做任何进一步的接触。
在遇见一瞬间的时候,人们就会做出判断。
这里的"瞬间"指的是1/25秒,这是辨认陌生人面部表情是否愤怒所花的时间;
只要十分之一秒的考虑,人们就能断定陌生人是否值得信赖(Willis&Todorov,2006);
只要观察陌生人和异性5秒钟的聊天,人们就能确定ta的外向程度,良知水平和智力高低(Carney 2007)。
人根据第一印象下判断的时间,比我们想象中还快。
以上,希望能帮到你。
我是宏桑,一个心理咨询师。
同名公众号:宏桑(hongsang1989),欢迎关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