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的起源和发展短文
芭蕾舞起源于意大利。早在五百年前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贵族们在宫廷内观赏一种叫做“芭莉”或“芭莱蒂”的华美舞 蹈,即是后来芭蕾舞的雏型。
这种舞蹈传人法国,成为芭蕾舞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法由国 王带头跳舞,并创办不第一所舞蹈学院——皇家芭蕾舞学院,确 立了芭蕾舞蹈动作的基本规范。
随着社会的发展,芭蕾舞逐渐从宫廷娱乐性舞蹈变成有情节 的芭蕾舞步入剧场,演出了带有社会生活内容的舞剧。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思潮亦对芭蕾艺术产生深刻影响。芭蕾 舞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反映民间神话传说、仙女 花神、精灵鬼怪等故事成了芭蕾创作的主要题材。女演员成为主角,服装改成了短裙,脚尖舞成为芭蕾的基本要素。这种足尖站 立的技艺,把舞蹈者的身体向上提升,适合表现轻盈的体态以及 表达追求与渴望的情绪。
十九世纪末,柴科夫斯基作曲的不朽名著《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等芭蕾舞剧在俄国和各国相继上演,世界芭蕾艺术的中心,就由巴黎转到了彼得堡。特别是柴科夫斯基的音乐,给舞剧音乐带来了丰富的形象内容、戏剧性的动力和交响 性的发展。不仅是芭蕾舞的典范作品,亦成为世界乐坛上的不朽作品。
戴爱莲带芭蕾到中国
第一位中国芭蕾舞者戴爱莲,出生于1916年,她曾在英国学习芭蕾舞,回国后培育了中国第一批芭蕾舞蹈员。中国第一间芭蕾舞蹈学校——北京舞蹈学校于1954年成立,便是由戴爱莲担任校长,华永康也是当时的第一批学生之一。1956年,北京舞蹈学校上演了第一出完整的芭蕾舞剧《无益谨慎》(关不住的女儿),并于1958年演出《天鹅湖》,白淑湘就是中国第一位白天鹅。
1959年北京舞蹈学校实验芭蕾舞团成立,是中国第一个芭蕾舞团,舞团于1963年脱离母校,成为中央芭蕾舞团,即现时的国家芭蕾舞团。现在中国已发展至有5大芭蕾舞团,除了国家芭蕾舞团外,还有上海、辽宁、广州及天津芭蕾舞团。
香港芭蕾舞的发展要追溯到1922年,俄罗斯的巴芙洛娃来港演出,吸引了当时只有10多岁的何婉宜4姐妹,请来英国老师学跳芭蕾舞。后来,英国芭蕾舞教师卡佩尔在金巴利道开设舞蹈学校,她离开香港后,由何家4姐妹接管执教。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嘉露贝雯和钟金宝等外籍老师在港教授芭蕾舞,多位本地著名舞蹈家和名人如王仁曼、郭世毅、廖本农、刘兆铭、陈宝珠、毛妹等,都是她们的学生。本地的舞蹈家也开始创立芭蕾舞学校教授芭蕾舞,而本地首个职业芭蕾舞团——香港芭蕾舞团亦于1983年成立。
1.因视网膜脱落而双目失明的芭蕾舞演员阿隆索凭借坚持与激情收获了属于自已的成功。 2.细节,坚持,不放弃。 3.(1)因视网膜脱落而不能继续练习芭蕾舞心里十分着急。 (2)对芭蕾舞的热爱。 4.例:难道要我放弃跳舞吗?不,我决不放弃!(符合语境即可)。 5.联系生活实际,围绕“一个人要勇敢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答题即可。 |
观看芭蕾舞剧吉赛尔观后感 篇1
一部作品能够传世,原因很多。对《吉赛尔》这部有着170年历史的浪漫主义经典而言,之所以历久弥新,是因为它集合了太多的名家之力:故事本身来自海涅的诗歌与雨果的小说,音乐则来自法国浪漫主义作曲家和音乐评论家阿道夫·亚当,编舞科拉利与朱儿·佩罗都是一流的舞蹈编导,最初出演吉赛尔的卡洛塔·格丽西更是天才的舞蹈家。虽然一串名人的名字不一定能说明全部,但的确成就了这部芭蕾舞剧的熠熠生辉。不久前,中央芭蕾舞团在北京天桥剧场上演了这部“芭蕾之冠”,中国观众得以再次目睹“吉赛尔”的风采。
“人鬼情未了”。《吉赛尔》是一部关于青春与爱情、死亡与悲悯的芭蕾舞剧。在第一幕中,美丽、单纯的农家姑娘吉赛尔,拒绝了守林人汉斯的追求。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与乔装农民的贵族青年阿尔伯特邂逅,已有婚约的阿尔伯特爱上了吉赛尔。于是,整部舞剧在阿尔伯特的持续调情、吉赛尔欲言还羞的过程中展开,它有一切浪漫爱情的要素,而芭蕾可以表达得淋漓尽致,用独舞、双人舞、群舞等多种表现形式,在时间、情节、冲突的推动下不断走向高潮。最后,吉赛尔接受了这份爱情,并登上一辆花车接受了众人的祝福——这相当于爱情中的最高加冕。
故事的转折,出现在汉斯对于阿尔伯特身份的揭穿和阿尔伯特未婚妻对于真相的再次揭露。阳光灿烂变为雷霆暴雨,把爱情当做一切的吉赛尔,似乎除了死亡别无选择。整个故事匪夷所思之处就在于第二幕的鬼戏,中国的《聊斋》和《牡丹亭》已经把鬼戏演绎得美丽而凄婉,《吉赛尔》则让我们看到另一种表达。通过灯光和布景渲染气氛,女幽灵的世界变得格外凄清、魅影重重,而归于薄命司里的女鬼采用“邀请跳舞致死”这种浪漫至极的行为,将负心汉们引入不忍不为又不得不为的疯狂状态中。汉斯就是这样“跳舞致死”,随后,阿尔伯特也受邀加入了跳舞的行列。此时,我们只能想起塞壬女妖了,被甜美声音诱惑致死是水手们遇到塞壬时的宿命,而《吉赛尔》中的男人们又怎能例外呢在中国的古典故事中,有此资格者寥寥无几,纣王、幽王、杨广这类登徒子都没有这种死亡“待遇”,只是沉迷女色最终引来杀身之祸而已,蒲松龄笔下的那些受狐仙和花妖诱惑的也多是*邪之徒罢了。
但是,阿尔伯特对于吉赛尔是真爱,而不是调情或戏弄,更不是*邪与奢靡,所以结局不是一拍两散般的决绝,而是走向了浪漫主义。吉赛尔面对她依然牵挂的阿尔伯特,倾全力将其救了回来,而她自己则如海的女儿般,在天亮前悄然隐没于丛林之中。用谎言哺育爱情,用生死升华爱情,最后用悔恨祭奠爱情,《吉赛尔》不愧是法国“浪漫芭蕾”时期的悲剧巅峰之作,今天看来依然是爱到绝望,美到心颤。
演出此剧的中央芭蕾舞团在中国的芭蕾舞领域独树一帜,现任团长冯英挂靴前即为吉赛尔的饰演者之一。近些年通过与国外芭蕾舞界的频繁交流,这支国家级芭蕾舞队伍对于世界级剧目有了相当程度的经验积累,此番《吉赛尔》,无论是阳光少女的热情洋溢,还是女幽灵的轻盈鬼气,都有传神的呈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观看芭蕾舞剧吉赛尔观后感 篇2自古以来人类在生与死、善与恶之间总是不断的追求自己美好的理
想,即使以生死作为代价。《吉赛尔》是一部具有传奇性色彩的、又有世俗性的爱情悲剧,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浪漫主义的两个侧面,即光明与阴暗、生死与存亡。看到那率直善良、忠于爱情的少女——吉赛尔,她尤其性格刚烈的一面,同时也有柔情的一面,但作为封建门第观念的牺牲品注定了她的悲剧结局。编导在编舞中,以优美流畅的动作语言和富有雕塑感的造型,增强了爱情悲剧的感染力。全剧共两幕,第一幕较多用哑剧手法交代情节,以情绪舞烘托气氛;第二幕则意境飘渺。展现神秘而空灵的空间。第一幕重叙事,富有动势;第二幕重抒情,凝重沉静。二幕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力的突出了人物的悲剧性命运。
第一幕,在欢庆葡萄丰收的节日里,天真的姑娘吉赛尔与乔装成农民的公爵阿尔伯特一见钟情,而拒绝了守林人希拉里昂的求爱。外出狩猎的亲王和女儿来此休憩,吉赛尔母女殷勤招待,贵族公主赠与项链相报。守林人揭开阿尔伯特的身份。吉赛尔闻之公爵早于巴蒂尔定亲,犹如晴天霹雳。她失去理智而狂舞,一剑刺进了自己的胸膛,阿尔伯特噩梦初醒,竭力表白,吉赛尔表示宽恕后瞑目长逝。
第二幕,夜色朦胧,白影掠过舞台,鬼王米尔达与众女鬼毫无生气的舞蹈,引出了吉赛尔的幽灵。当守林人悲伤不已的来到吉赛尔的墓前悼念时,众女鬼排成一列斜线,堵住守林人的去路,无情的将他推入湖中。当吉赛尔看到被幽灵们团团围住的阿尔伯特,忙指点他站到十字架下。鬼王见魔法失灵恼怒地命吉赛尔与他无休止的舞蹈,阿尔伯特最终心力交瘁晕倒在地。黎明,幸免一死的阿尔伯特永远失去了可爱纯洁的少女——吉赛尔。
《吉赛尔》被誉为“浪漫芭蕾舞的代表作”,是十九世纪浪漫情怀的缩影,令人动容,赚人眼泪,其凄美的题材洋溢诗意,扣人心弦。她的故事极具感染力,当中蕴含爱与痛、背叛与愧疚、以至无限的柔情。《吉赛尔》舞剧中创造了两个世界,一个是人间,一个是神幻世界,歌颂了一个主题思想,即真、善、美。他深刻地的提示了浪漫主义艺术的典型主题——理想世界与现实生活之间尖锐的矛盾与冲突。剧中男主人公阿尔伯特逢场作戏、玩世不恭的“爱情”与农家少女吉赛尔痴迷、忠贞、自我牺牲的“爱情”,交织成了这部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爱情悲剧。由于剧作、编导、音乐家们独具匠心的修饰,给这部舞剧赋予了独特的艺术魅力,观后自然激起人们对封建信条的鞭挞,对人性中的妒忌与偏狭抱以批判与蔑视。可以说该作品中的人物戏剧冲突,悲得发人深省,忧怨得十分凄婉而充满哲理。不愧为白色浪漫主义的巅峰之作。
瑞典编舞家马兹重新改编了《吉赛尔》,他保留了亚当阿道夫旋律优美的音乐,以及大部分的剧情故事。但马兹完全摒弃原剧的浪漫主义色彩,强调它的现实意义。获得了许多编舞家的认可和赞同。虽然是这样,但我依旧最喜爱原剧的设计。那飘渺柔美的白色浪漫让人沉醉。吉赛尔的宽容与饶恕令人敬佩,她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让人赞赏。
观看芭蕾舞剧吉赛尔观后感 篇3舞剧取材于德国诗人海涅的《论德意志》中关于神秘的维丽丝女鬼的传说。舞剧分两幕、第一幕在欢庆葡萄丰收的节日里,天真的姑娘吉赛尔与乔装成农民的公爵阿尔伯特一见钟情,而拒绝了守林人希拉里昂的求爱。外出狩猎的亲王和女儿来此休憩,吉赛尔母女殷勤招待,贵族公主赠与项链相报。守林人揭开阿尔伯特的身分。吉赛尔闻知公爵早已与巴蒂尔定亲,犹如霹雳轰顶。她失去理智而狂舞,一剑刺进了自己的胸膛,阿尔伯特恶梦初醒,竭力表白,吉赛尔表示宽恕后瞑目长逝。
第二幕夜色朦胧,白影掠过舞台,鬼王米尔达与众女鬼毫无生气地舞蹈,引出吉赛尔的幽灵。当守林人悲伤不已地来到吉赛尔墓前悼念时。众女鬼排成一列斜线,堵住守林人的去路,无情地将他推入湖中,当吉赛尔看到被幽灵们团团围住的阿尔伯特,忙指点他站到十字架下。鬼王见魔法失灵,恼怒地命吉赛尔与他无休止地舞蹈,阿尔伯特最终心力交瘁晕倒在地。黎明,女鬼和吉赛尔被召回坟墓,幸免一死的阿尔伯特永远失去了纯洁可爱的少女———吉赛尔。自古以来人类在生与死、爱与恨、善与恶之间总是不断地追求自己美好的理想,即使以生死作为代价。《吉赛尔》是一部具有传奇性的,又有世俗性的爱情悲剧,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浪漫主义的两个侧面,即光明与黑暗、生存与死亡,看到那率直善良、忠于爱情的少女———吉赛尔。她有其性格刚烈的一面,同时也有柔情的一面,但作为封建门第观念的牺牲品注定了她的悲剧结局。编导在编舞中,以优美流畅的动作语言和富有雕塑感的造型,增强了爱情悲剧的感染力全剧共两幕,第一幕较多用哑剧手法交代情节,以情绪舞烘托气氛;第二幕则意境飘渺。展现神秘而空灵的阴间。第一幕重叙事,富有动势;第二幕重抒情,凝重沉静。二幕之间形成鲜明对比,有力地突出了人物的悲剧性命运。
舞剧的音乐十分出色,标志着芭蕾舞音乐发展的新阶段。阿尔道夫亚当为了在剧中体现浪漫主义意境,首次尝试使用了主旋律贯穿手法,如第一幕男女主人相恋的主调在吉赛尔发疯时的回忆中再现,这种音乐上的连贯性和一致性为后来舞剧音乐的创作树立了典范。其次,舞剧音乐还打破了“单旋律加伴奏”的传统,首次使用了赋格。主副旋律对模仿的作曲技巧,它包含着旋律美和戏剧性。使整个作品格调一新。作曲家亚当,毕业于巴黎音乐学院作曲专业,他一生中写有20多部舞剧,著名的舞剧有《海盗》和《吉赛尔》。《吉赛尔》舞剧音乐的浪漫主义色彩,受到了柴科夫斯基的欣赏和赞扬。
另外,《吉赛尔》编导技术取得重大成就,即把群舞改造为统一的抒情整体。后来,这一创造被史学家称之为“舞剧舞蹈交响化的原则”。
《吉赛尔》被公认为浪漫主义舞剧的成熟之作,有“芭蕾之冠”的美誉。
观看芭蕾舞剧吉赛尔观后感 篇4月初的周末,和女儿在悉尼中国城旁边的Capitol剧院看了巴黎歌剧芭蕾舞团的一场芭蕾舞《吉赛尔》。
因为是法国而不是俄罗斯的演出,对于舞蹈技术上的难度并没有抱着很高的期望值。只希望能欣赏到一流的服装舞美设计,看到美仑美奂的舞台效果。结果不失所望。巴黎人不愧是审美,时装的领军者,无论布景的设置,服装色彩的搭配,都可显出那优雅了几个世纪的底蕴来。第一幕的场景是乡村,山,树,茅草屋,造型逼真可爱,色彩古朴协调。演员众多的角色中,身份各异,服装色彩缤纷,但整个舞台看上去统一和谐,格调高雅,又和背景浑然一体,没有任何杂芜的碍眼之处。第二场是在墓地,精灵们的服装摒弃了传统里仙女的大翅膀,小小的,如叶片般的翅膀更衬出了她们的轻盈和美丽。第二幕开始时,男主人公捧了一束花来到墓地,舞蹈总监Brigitte坚持无论在何地演出都选用真花,朵朵洁白的花瓣洒落时的真实效果,生动体现了一个在细节上追求完美的艺术家风范。
《吉赛尔》作为一个传统的芭蕾舞剧目,故事也传统的老套:英俊的贵族子弟埃尔波特爱上了美丽的村姑吉赛尔,没有告诉她自己已有婚约的事实。真相被揭穿后,纯朴的吉赛尔受不了打击,当众饮恨自杀。这种悲剧的结局,再加上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在舞剧中,比喜剧更能打动观众,著名的经典《天鹅湖》是有力的证明。悲剧的凄美在审美层次里总是高过喜剧的滑稽,至少我一直是这样认为。不过这部舞剧中打动我,让我流泪的地方,不是吉赛尔自杀的结局,而是第二幕中,变为精灵的吉赛尔原谅了埃尔波特的一段舞蹈。
漆黑的墓地里,众弃妇的魂灵们准备审判,惩罚拿着鲜花来忏悔的埃尔波特,她们把他团团围住,头领命令吉赛尔用舞蹈来引诱埃尔波特,让他跳舞累死。这时,最应该斥责埃尔波特的吉赛尔却原谅了他,用她纤细的胳膊,赢弱的身躯挡在他的前面,保护着他,让他活了下来。就在这儿,舞蹈演员用她如泣如诉,极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舞姿,或者说是舞蹈语言。不,应该说,是这一纯朴美丽的舞台形象所表现出来的人性最美好的品质——善良,深深地打动了我,吉赛尔那竭力伸展的修长柔弱的双臂应该是触到了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一个人可以弱小,但善良却使人变的伟大。相信许多观众会和我有一样的感触。
中国传统的小说和剧目里,类似痴情,殉情女子的题材非常多。象唐代传奇《霍小玉传》,明代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等。女主角都有沉鱼落雁,蔽月羞花之貌,琴棋书画也样样精通。当然,男主角也都是比埃尔波特恶劣的负心汉。我们和我们的父辈这些在讲阶级斗争的年代里长大,把毛泽东‘与人斗,其乐无穷。’之类的话当圣旨的两代人读这些作品时,都把这样的女主角当成敢于斗争的英雄来敬佩的。象霍小玉,死了也要化成厉鬼来报复不守信誉的书生李益,搞的他一辈子鸡犬不宁。杜十娘在投江前把价值连城的珠宝当着只认钱不认人的富商李甲的面扔进江里,那豪气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宽恕这个词很少被提到。似乎一说宽恕,就丧失了原则。不能惩恶扬善,更有助虐为伥之嫌。可“冤冤相报何时了”的恶性循环,却难以引起人们的重视。杜十娘痛斥财迷心窍的李甲,固然让人感到痛快,解气。霍小玉的复仇,却连累了无辜的其他女性。使读者对于受害者霍小玉的同情大大减弱。更重要的是,除了报仇雪恨,除了表述一个故事,这样的文学作品还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正面的教益和启迪呢一部作品撒下一颗仇恨的种子,会带来无数仇恨的回报。同样,播下爱的种子,也会在社会上收获更多爱的果实。
西方社会受基督文化的浸染,推崇一个爱字,不仅爱自己,爱朋友,也爱仇敌。爱是博大的,会凝聚散发出最强大的能量。而爱的反面——仇恨从来不会把那些‘坏人’改造成一个新人。比起仇与恨来,宽恕和爱才应是一个美好社会的基石所在。雨果的小说《悲惨世界》里,冉阿让偷了教堂的银餐具,神父当着警察的面再加上银烛台奉送,这种宽恕里所饱含的爱拯救了冉阿让的灵魂,让他变成了一个新人。吉赛尔用宽恕显示了自己至死不渝的真爱,她的善良感动着几代的观众。而宽恕他人的同时也释放了自己的内心——保护了自己所爱的人使她感到永远安宁。如果给吉赛尔加上几分豪气,让她变成厉鬼惩罚了埃尔波特,那这个角色就完全没有了意义,缺失了爱与宽恕这样一个永恒的人性主题,这部舞剧也不会在芭蕾舞中的经典剧目中熠熠生辉。
一个永远淳朴善良的吉赛尔才是一个最可爱,最美丽的吉赛尔。
观看芭蕾舞剧吉赛尔观后感 篇5今天有些遗憾,我和LG迟到了(演出20:00开始),抵达广州大剧院4楼O区入口处的时候,已经是8:03了,工作人员不给我们进场,说演出方规定迟到观众要等20分钟才能入场,为此,LG非常不满,差点跟工作人员吵起来,连带也影响了我的观看情绪。
此场演出的宣传照,富含飘逸的美感,大剧院的会员中心人员也强力推荐,说非常不错(不是流团)。整个演出过程中,特别是下半场,掌声也是一阵又一阵。但我却感觉并没有我以前看的另外两个芭蕾舞团的演出好。
印象最深的古巴国家芭蕾舞团的《天鹅湖》,连广州大剧院的工作人员事后都感慨,根本没想到演出的效果这么好。还有一场是跟LG一起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舞团的名字忘记了,要查下才行,非常棒!
说回《吉赛尔》,从此起彼伏的掌声中可以看出,演出效果是不错的。音乐是放播的,音乐跟情节、舞蹈节奏,相当契合。很喜欢下半场,“薇丽”们的集体舞、王子的独舞及吉赛尔的独舞,心悦诚服的一干观众,数次掌声献给那一节节迷人的舞姿。
有个插曲,中场休息20分钟的时候,我出去走了走,回来的'时候,看到身旁的一对外籍母女,母亲开着kindle看书,女儿(10岁左右)翻着一本厚厚的英文书(估计超过400页),看了20%的模样,静静地。这一幕,飘过我脑海的是:“生个女儿,一起看书,一起看演出,一起讨论,一起出去玩,看样子也挺不错啊。”但随即想到“女儿出嫁那天,你受得了那种分离么”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我出嫁之前,犹豫了许久,到最后几乎都不想嫁了,就是因为不想离开自己的家。那个时刻,其实是很难过的,妈妈和妹妹都用眼泪告诉我了。
今晚看到许多国外友人观看演出,平时是很少见这种的。不过,卡雷拉斯来广州大剧院的时候,也是看到了很多外国人。享誉国际的艺术家,在中国也是通用的。
明天把《吉赛尔》的宣传单张扫描上来,做个纪念,也算个记录——这个团队,我是不会再买票去看现场的了,毕竟钱有限而优质演出无限,要花在刀口上才值。附注:除非出现比较好的伴奏乐团。
观看芭蕾舞剧吉赛尔观后感 篇6“芭蕾”起源于意大利,兴盛于法国,“芭蕾”一词本是法语"ballet"的音译,意为“跳”或“跳舞”。芭蕾最初是欧洲的一种群众自娱或广场表演的舞蹈,在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严格的规范和结构形式、其主要特征是女演员要穿上特制的足尖鞋立起脚尖起舞。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芭蕾17世纪在法国宫廷形成。1661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下令在巴黎创办了世界第一所皇家舞蹈学校,确立了芭蕾的五个基本脚位和七个手位,使芭蕾有了一套完整的动作和体系。这五个基本脚位一直沿用至今。
芭蕾舞是用音乐﹑舞蹈和哑剧手法来表演戏剧情节。女演员舞蹈时常用脚趾尖点地。意指:①一种舞台舞蹈形式,即欧洲古典舞蹈,通称芭蕾舞。这是在欧洲各地民间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几个世纪不断加工、丰富、发展而形成的,具有严格规范和结构形式的欧洲传统舞蹈艺术。19世纪以后,技术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女演员要穿特制的脚尖舞鞋用脚趾尖端跳舞,所以也有人称之为脚尖舞。②舞剧,最初专指以欧洲古典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综合音乐、哑剧、舞台美术、文学于一体,用以表现一个故事或一段情节的戏剧艺术,称古典芭蕾(或古典舞剧)。20世纪出现了现代舞以后,以现代舞结合古典舞蹈技术为主要表现手段来表现故事内容或情节的称现代芭蕾。逐渐地,芭蕾一词也用来泛指用其他各种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舞剧作品,尽管在舞蹈风格、结构特征、表现手法等方面均不同于古典芭蕾或现代芭蕾。③在现代编导创作的舞蹈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故事内容,也没有情节,编导运用欧洲古典舞蹈或现代舞蹈,或使两者相结合,用以表现某种情绪、意境,或表现作者对某个音乐作品的理解等等,这些也称为芭蕾。
ballet一词,源于古拉丁语ballo。最初,这个词只表示跳舞,或当众表演舞蹈,并不具有剧场演出的含义。芭蕾作为一门舞台艺术,孕育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盛大的宴饮娱乐活动,17世纪形成于法国宫廷,这种宫廷芭蕾实际上是在一个统一的主题下,具有松散结构的舞蹈、歌唱、音乐、朗诵和戏剧的综合表演,由专业的舞蹈教师设计,国王和贵族担任演员,女角也由男子扮演,表演场地在皇宫大厅中央,观众则围绕在大厅周围观看;演员戴皮制面具标志不同角色,故又称假面芭蕾。
1661年,路易十四下令在巴黎建立皇家舞蹈学院。17世纪70年代芭蕾演出开始使用黎塞留主教宫廷剧场。演出场地和观众观看角度的改变,引起了舞蹈技术和审美观点的变化,演员站立的姿势越来越外开,由此正式确定了脚的5个基本位置,这5个外开的位置成为发展芭蕾舞技术的基础。专业芭蕾演员应运而生,并逐步取代了贵族业余演员,职业女芭蕾演员也开始登台演出,舞蹈技术得以较迅速地发展。芭蕾演出从基本上是一种自娱性的社交活动逐步转变为剧场表演艺术。这个时期的芭蕾是从属于歌剧的,宫廷作曲家JB吕利在歌剧中加入芭蕾场面,实际上是一连串舞蹈表演,剧情反而显得无关紧要,这时称为歌唱芭蕾或芭蕾歌剧。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8世纪中叶。18世纪的芭蕾大师JG诺韦尔是芭蕾史上最有影响的舞蹈革新家。他在1760年出版的《舞蹈与舞剧书信集》中首次提出了"情节芭蕾"的主张,强调舞蹈不只是形体的技巧,而属于戏剧表现和思想交流的工具。诺韦尔的理论推动了芭蕾的革新浪潮,在他和其他许多演员、编导的持续努力下,芭蕾从内容、题材、音乐、舞蹈技术、服饰等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些改革使芭蕾终于能够与歌剧分离,形成一门独立的剧场艺术。
在芭蕾发展史上,主要有两种美学观点一直在起作用。一种观点认为,芭蕾是"纯粹的舞蹈",16世纪的意大利舞蹈教师、《王后的喜剧芭蕾》的编导Bde博若耶认为芭蕾是"几个人在一起跳舞的几何图案组合"。这种观点完全着眼于芭蕾的形式美,几乎完全不考虑芭蕾的内容或情节,往往导致单纯追求技巧的高超、华丽。18世纪中叶以前,这种观点在芭蕾创作中居统治地位。另一种观点强调芭蕾是"戏剧性舞蹈",诺韦尔的"情节芭蕾"理论最集中地代表这种观点。他认为在一部芭蕾作品中,舞蹈要表现戏剧性内容,"情节和舞蹈设计要保持统一,有合乎逻辑的、明白易懂的故事作中心主题,和情节无关的独舞及舞蹈片段都得取消",舞剧中"不仅是舞蹈技术光辉夺目,更须通过戏剧性表现,从情绪方面感动观众"。上述两种主要观点至今仍在起作用,不少编导致力于创作戏剧性的或有情节的芭蕾作品,也有的编导热衷于无情节芭蕾,注重形式美,两类作品中的优秀剧目都是观众所欣赏的,并作为保留剧目经常上演。20世纪以来,各种文艺思潮对芭蕾创作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出现了许多不同风格的作品。
创作一部芭蕾作品,编导是关键人物,他根据文学剧本(或一个故事、一首诗、一部音乐作品)构思出舞剧结构或舞蹈结构,再由演员来体现。编导和演员都必须掌握芭蕾语言(或芭蕾语汇)--芭蕾技术技巧,以及运用芭蕾语言表现特定内容或情绪的能力,编导应该深谙它们长于表现什么,不能表现什么;而演员则应该训练有素,能适应并创造性地体现编导的构思,只有具备这些基本条件,芭蕾创作才能进行和完成。芭蕾结构形式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四人舞、群舞等,编导运用古典舞、性格舞(舞台化的民族舞蹈和民间舞蹈)、现代舞等,按上述形式可以编出多幕芭蕾(分场或不分场,如《天鹅湖》)、独幕芭蕾(如《仙女们》)、芭蕾小品(如《天鹅之死》)等。芭蕾的这种结构形式在19世纪后期发展到高度规范化和程式化,以致影响和限制了芭蕾的发展。在20世纪编导创作的大量芭蕾作品中,这些规范和程式已被大大突破,不断出现新的探索和创造一个女人从单纯到成熟,一场悲剧从开始到结局,一幕人生从理想到现实。芭蕾之冠《吉塞尔》蕴含了太多的感动
爱与痛,欺骗与愧疚,无限的柔情与温柔的宽恕用动人的舞蹈表现出来,那份超越生死的爱情更加令人唏嘘。我想那个编剧是向往着极端的吧,用死亡来摆脱现实,用极端来表白自己。
今天,我要分享的是芭蕾舞剧《吉赛尔》,这是一部浪漫主义芭蕾舞剧的代表作,得到了“芭蕾之冠”的赞美。这部舞剧第一次使芭蕾的女主角同时面临表演技能和舞蹈技巧两个方面的严峻挑战。舞剧是既富传奇性,又具世俗性的爱情悲剧,从中可以看到浪漫主义的两个侧面,光明与黑暗、生存与死亡。在第一幕中充满田园风光,第二幕又以超自然的想像展开各种舞蹈,特别是众幽灵的女子群舞更成为典范之作。一个半世纪以来,著名的芭蕾女演员都以演出《吉赛尔》做为最高的艺术追求。
《吉赛尔》的音乐格调新颖,充满旋律美和戏剧性,阿道夫·亚当为了在音乐中体现出浪漫主义的意境、表达特定人物的情绪变化,首次在舞剧音乐中使用了主题旋律贯穿的手法。如第一幕中吉赛尔和阿尔伯特相恋的旋律,在吉赛尔发疯地回忆中反复再现,对人物内心活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为后来的舞剧音乐创作树立了典范。
观看芭蕾舞剧吉赛尔观后感 篇7开始是异域前奏,一点点唤亮了舞台。神采奕奕的女孩儿在舒缓的音乐中翩翩起舞,生命的乖张在满台的霓裳羽衣中凸显出来…。那是一种灵动,生气和活力的美。
第一幕,她是一位含苞欲放的纯真少女。活泼可爱的村姑吉赛尔与年轻的公爵跳着圆圈舞,不仅有繁多的技术动作,还有内心塑造。农村少女吉赛尔爱上了英俊小子莱斯,后来得知爱人原来是一位玩世不恭的贵族子嗣阿尔伯特,并已另有所属,深受打击而精神崩溃,最后心碎而死。
第二幕,她化身成轻逸幽灵,以无私的爱,宽恕并拯救爱人。阿尔伯特到吉赛尔的墓前致祭时,被一众与婚礼前死去的幽灵缠绕,她们为了报复负心的男人,企图迫他们不停跳舞直至精疲力竭而死。吉赛尔拼命保护阿尔伯特,正当阿尔伯特濒临死亡之际,黎明到来,众幽灵逐渐消失,吉赛尔也在晨光下幻灭,留下孤独惆怅的阿尔伯特。
《吉赛尔》被誉为19世纪浪漫时期的“芭蕾之冠”,荡气回肠的戏剧情节,细腻动人的演绎,原创的音乐,正是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的剪影。
《吉赛尔》的诗情画意,鲜明的由爱情与死亡,生存与毁灭,光明与黑暗两个侧面构成。它通过农村姑娘吉赛尔神往爱情,到发现自己被愚弄,欺骗而发疯死去,变成冤魂并泣诉不止的故事。深刻的揭示了浪漫主义艺术主题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尖锐矛盾与冲突。剧中男主人公阿尔伯特伯爵逢场作戏,玩世不恭的“爱情”与农家少女吉赛尔的痴迷,忠贞,自我牺牲的“爱情”,交织成这部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爱情悲剧。
由于剧作,编导,音乐家们独具匠心的修饰,给这部舞剧赋予了独特的艺术魅力,观后自然激起人们对封建信条的鞭挞,对人性中的妒忌与偏狭抱以批评和藐视,可以说是该作品中的人物戏剧冲突“悲”得发人深省,“忧怨”得十分凄婉,而充满哲理。
相爱,背叛,魂牵,跨越生死的浪漫经典,人性的软弱,为《吉赛尔》写下悲戚的结局;人性的光辉,却另这浪漫经典历久常新。
23“这篇文章”的内容是:人在生命的最后关头有其自然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我们不要人为地将其死亡的过程变得痛苦而漫长。 24说法一:本文表现的情感主要是遗憾懊悔。开头就以无限懊悔的口吻连续追问自己读“这篇文章”晚了,在父母临终时不了解他们的心愿和需求,于无知中铸成大错;中间大篇幅铺叙自己侍候临终的父亲时所干的种种蠢事,使父亲备受煎熬,六个“现在才知道”的“才”更表达了“悔已晚矣”的心理;文末说“我要求我的孩子照此办理”亦含有“我”对父母不能“照此办理”的深深遗憾。 说法二:本文表现的情感主要是对父母真挚的爱。因为:①“我”在父亲临终时的所作所为,都是基于对父亲的关心、照顾,都是想让父亲的病早日康复,或想让父亲的生命得以延长。②作者之所以遗憾自己读到“这篇文章”晚了,还是因为对父亲的一片赤诚,是想让老人家临终时减少痛苦,多些“欣快感”。(如果答成本文是通过叙事进行说理的文章,主旨是表现“要尊重科学,运用科学为人类服务”之类,只要紧扣文本分析阐述,言之成理亦可。) |
略 |
那是一个天鹅的故园,她将自己所有的柔情都灌注到了足尖的舞鞋里,绸缎的丝滑,白纱裙的飘逸都在诉说芭蕾舞的昨世今生,Mark olich将摄影的丰富细节与绘画的狂放线条相结合,营造出一幅幅如画如影的印象芭蕾。
Mark Olich
世界上有一种美叫做芭蕾,
它是趾尖上的艺术,文化领域的瑰宝,
我们总是以世间上最美好的词汇
来形容芭蕾舞者,
譬如优雅、高贵、气质脱俗……
也许你从未在现场
看过一场芭蕾舞演出,
但是我们在不同的**里都
领略过芭蕾的魅力。
在《黑天鹅》里,
娜塔莉·波特曼燃烧生命般起舞,
带着不疯魔不成活的忘我,惊艳十足。
到了岩井俊二的**
《花与爱丽丝》中芭蕾舞又如此唯美与清新,
挟裹着少女的心思与情事。
而在俄罗斯摄影师
Mark Olich镜头里的芭蕾舞者,
有着梦幻般的优美,也有诉不尽的辛劳。
芭蕾对于她们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美,
也是一份热爱,一种荣耀。
俄罗斯摄影师
Mark Olich,有多年学画经历,
曾在俄罗斯、日本办过油画、素描展览。
从2002年开始,
他爱上了摄影,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看到他的照片让人想到一句:
明明有颜值,却偏偏拼才华。
他住在俄罗斯圣彼得堡,
而俄罗斯的芭蕾一直闻名世界。
圣彼得堡作为俄罗斯芭蕾舞的摇篮,
在其他芭蕾舞的风格之上,
又有专属的独特魅力。
圣彼得堡
Mariinsky Theater
(马琳斯基剧院)里
芭蕾舞者将柔美与强韧融为一体,
给了Mark Olich无限的创作灵感 。
说起马琳斯基剧院,
可能有些人会觉得陌生。
这座剧院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可容纳1600名观众,
是世界上欣赏顶级芭蕾舞最好的场所之一,
也是今世界上经营最成功的大剧院之一。
而马琳斯基剧院的
基洛夫芭蕾舞团
更是世界顶级的芭蕾舞团,
早在苏联时期,
他们就在传统芭蕾舞上进行创新,
很快成为了最知名的舞团之一。
这里是每一位芭蕾舞者梦想的终极殿堂。
汇集了无数芭蕾舞大师。
但最让人称道的是
该舞团实行军事化管理,
他们比世界上绝大多数芭蕾舞团
都更能保持整体风格的一致性,
不仅每个人都能作出其他人的舞蹈动作,
他们上半身的舞蹈动作更是协调一致分毫不差。
Mark Olich
以这群芭蕾舞者为拍摄对象,
用镜头记录了她们台前幕后的点滴瞬间,
不遗余力地为我们展现了芭蕾舞的美。
作为画家出身的Mark Olich,
在他的影像作品里,
我们看到了绘画的痕迹,
既有油画柔美,细腻的质感,
又有素描大胆、挥洒的笔触,
明明是纪实摄影,经过处理后,
却塑造出了如梦似幻的氛围与感觉。
很快他的作品在全世界受到关注,
产生了巨大影响,
被个人或机构争相收藏。
他对于光线与构图的运用精妙。
充分利用剧场光线给人物带来的戏感与唯美感,
如一道圣光,洒在舞者身上,
完美呈现出她们的优雅。
而构图看似漫不经心实质则精细讲究,
他常采用俯拍角度让芭蕾舞者将画面进行分割,
充满了形式之美,如同一首韵律诗。
他的每一副作品
都充满自然与灵动,
仿佛一场不经意的捕捉与邂逅,
能够把人带到了那个华丽的剧场里,
看到这群芭蕾舞者踮起的脚尖和飞扬的裙角,
甚至仿佛能感受到她们的呼吸。
这也是Mark Olich
芭蕾摄影作品与众不同的地方,
他不仅拍摄了芭蕾舞者台上的美丽与迷人,
也让我们窥探了她们在幕后不为人知的真实,
将一贯保持下的神秘感抽丝剥茧般揭开来。
芭蕾的特点是:
开、绷、直、立、轻、准、稳、美,
舞者在表演、排练的时候不得有半分松懈,
可当镜头对准幕后,我们看到台下的休息的舞者
终于松开紧绷的舞衣,放平直立踮起的双脚。
享受片刻的放松与慵懒。
他们不再是舞台上万众瞩目的明星,
而是像普通人一样聊天、玩电子设备,
可是时刻绷紧的脚尖
又似乎不小心透露出她们的秘密。
哪里有什么
不需要努力便能维系的美好?
台上的光鲜都源于台下的苦练,
甚至成为了日常的习惯与肌肉的记忆。
而支撑她们的是对这份热爱的坚持,
以及对自我的严苛要求。
芭蕾之美究竟是什么?
Mark Olich用镜头给了我们答案。
正如《红楼梦》里的那句:
其静若何,松生空谷;
其艳若何,霞映澄塘。
她们好似误入凡间的仙子,
只是静静伫立,
就让人忘却了时间与空间。
她们也可如奔腾的野马,
自由而不羁,
激荡到让人热血沸腾。
Mark Olich的摄影作品告诉我们
芭蕾的美从来不是单一的,
它是优雅宁静的,也是充满力量与热情的,
芭蕾舞者从来不是纤弱无力,
影像里她们有着漂亮的肌肉线条,
和惊人的爆发力,
去完成一次次的旋转与跳跃。
芭蕾舞者用她们的专业在舞台上
为我们带来极致的艺术享受,
而台下舞者们不过亦为凡人。
正是因为她们的“不美时刻”
才成就了舞台上的荣耀瞬间。
所有的“看上去很美”
背后都是“咬着牙的坚持”,
她们的美丽不是天生就有,
而是日复一日的刻苦与努力。
曾有人拍下芭蕾舞演员的脚,
一只脚穿着芭蕾舞鞋,
笔直挺立,和往常一样美,
而另一只脱下舞鞋的脚,
各种伤痕,淤青,还有包裹的纱布,
看上去和美丝毫没有关系。
而这才是最真实的情况。
但是对于舞者来说: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
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舞蹈,
带给人的不仅是身体上的改变,
更有内心上的强大。
守得住寂寞、经得起磨炼,
才能蜕变成舞台上最美的“天鹅”。
芭蕾的美绝不仅仅
因为优雅、华丽、高贵,
而是历经背后的所有苦涩与艰辛后,
仍在舞台上一次次地努力绽放。
所有的毫不费力
都是因为背后的拼劲全力,
当为己所爱全身心投入,哭着努力的时候,
这一刻,是每一个人的最美时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