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焘的人物生平

拓跋焘的人物生平,第1张

天赐五年(408年),拓跋焘出生于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宫。拓跋焘出生时,体态容貌与常人大不相同,他的祖父道武帝拓跋珪十分惊奇,高兴地说:“完成我的事业的,必定是这个孩子。”

天赐六年(409年),道武帝去世,拓跋焘的父亲太子拓跋嗣继位,是为明元帝。

泰常七年(422年)四月初二日,明元帝封拓跋焘为泰平王,并任命拓跋焘为相国,加授大将军。 同年五月,拓跋焘监管国事。十一月,拓跋焘亲自统领六军出镇塞上。 明元帝生病时,命拓跋焘总管朝中事务。拓跋焘聪明大度,应付裕如。

泰常八年(423年)十一月初六日,明元帝去世。 同年十一月初九日,拓跋焘继位 ,成为北魏第三位皇帝,是为北魏太武帝。 425年胡夏的立国者赫连勃勃病死,其子赫连昌继位。426年拓跋焘亲率大军攻打胡夏。427年魏军攻胡夏首都——统万城(今内蒙古乌审旗西南)时,拓跋焘将主力埋伏在山谷中,以少量骑兵直抵城下,故意示弱,诱固守之夏军脱离坚城,当夏军出城追逐时,又采纳崔浩分兵潜出袭其后之计,大获全胜,俘虏赫连昌,赫连定即位于平凉。430年拓跋焘再攻胡夏,夺取安定、平凉、长安、临晋、武功等地,尽得关中之地。胡夏名存实亡(赫连定在灭西秦之后,被吐谷浑所杀,胡夏灭亡)。

432年后魏攻打北燕,燕主冯弘送小女儿(即左昭仪冯氏)进宫和亲。436年,魏军攻克北燕国都和龙(今辽宁朝阳),北燕灭亡。

433年魏朝又攻占了宋、魏之间氐人杨氏建立的仇池国。

胡夏灭亡后,北凉向魏国称藩,后魏封北凉国君沮渠蒙逊为凉王。439年,拓跋焘亲征北凉,以南凉的最后一代君主秃发傉檀之子秃发破羌为向导,兵不血刃降服北凉诸镇,国君沮渠牧犍在内外交困之下,带文武百官面缚出降。北凉灭亡。

从431年到439年的九年中,拓跋焘先后将胡夏、北燕、北凉这三个小国消灭,并于433年进攻汉中,攻灭杨氏建立的后仇池国,结束了十六国纷争的混乱局面,将柔然、吐谷浑以外的北方诸胡统一于魏朝大旗之下。 拓跋焘是一位开明君主,推行的政治政策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安定,推进了鲜卑(有学者主张锡伯族就是鲜卑族后裔,但证据不充分)封建化的进程,但拓跋焘毕竟是封建帝王,没有摆脱民族的界限,更没有停止过对各族人民的压迫和剥削,因此,在拓跋焘统治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仍然十分尖锐。

卢水胡是匈奴别部,因居于卢水而得名,自东汉以来聚居于湟中(今青海湟水两岸),其后渐分布于秦、陇,杏城镇(今陕西黄陵西南)等地。后魏平定关中后,在这里设置军镇,加强对卢水胡的控制。大魏政府迁徙泸水胡人,加重其赋税。太平真君六年(445年),关中地区爆发了卢水胡盖吴领导的武装起义。

起义爆发后,魏长安镇副将元纥率军前往镇压,被击败。于是,关中各族人民尽皆响应,起义军扩大到十万余人,分兵三路,一路由白广平率领向西南攻取新平(今陕西彬县)、安定(今甘肃临泾);一路向东南攻取临晋(今陕西大荔南),从东面威逼长安;盖吴自领一军攻取李润堡(今陕西大荔北),直插渭北,准备进攻长安。拓跋焘急忙调发高平镇(今宁夏固原)敕勒骑兵赶赴长安,又令将军长孙拔调集并、秦、雍三州之兵屯守渭北。

与此同时,聚居于河、汾间的河东蜀在薛永宗领导下于太平真君六年(445)十一月袭击魏在河东的牧场,夺取马匹,组织了一支三千余人的骑兵,在汾曲(今山西新绛附近)发动起义。盖吴派人和薛永宗取得联系,薛永宗接受盖吴的任命为秦州刺史,先后攻取闻喜(今山西闻喜)、弘农(今河南灵宝),逼近潼关,队伍亦发展到五万余人。

两支起义军连衡相应,结成犄角之势,声威大震,北起杏城,南至渭北,西抵金城(今甘肃兰州),东及河东,以陕西中部为中心,包括甘肃东部、宁夏东南部、山西西南部、河南西北部的广大地区都处于起义军的控制和影响之下。盖吴派使臣赵绾上书宋文帝,希望刘宋政权能出师河、陕,形成对北魏南北夹攻的态势。

在关中统治摇摇欲坠的情况下,拓跋焘亲自领军征讨,他采取分兵牵制、各个击破的策略,由殿中尚书乙拔将三万骑讨盖吴,西平公寇提将万骑讨白广平,自领主力进攻薛永宗。太平真君七年(446)正月,大军兵临汾曲,利用当地豪强建立壁垒,隔断薛永宗和盖吴的联系,随后乘起义军没有戒备的情况下发起突然袭击,镇压了这支起义军。二月,拓跋焘率军渡过黄河,至洛水桥(今陕西大荔境内)。盖吴闻讯后北撤,在杏城遭到魏军包围,损失严重,再次上书宋文帝,希望刘宋政权能出师援救,但未能如愿,八月,盖吴被叛徒所杀,起义军被镇压。

在镇压盖吴起义的过程中,拓跋焘对沿途响应起义的各族人民进行了残酷杀戮,力图以民族高压政策来扼杀反抗斗争,暴露了其统治者的本性。 在拓跋焘皇帝镇压盖吴起义的同时,发现关中地区的佛寺内藏匿武器,拓跋焘怀疑僧侣与盖吴相勾结,于是在446年下诏灭佛。宣布佛教为邪教,在各地焚毁所有的佛像和佛经,沙门无少长悉坑之,禁止佛教的传播。

拓跋族入主中原后,承中原佛法之事,接受了佛教这一思想武器,用它来敷导民俗,因此,从魏太祖拓跋珪开始,魏朝统治者大都敬礼沙门。拓跋焘继位之初也是如此,每引高德沙门,与共谈论。但是佛教势力发展过于迅猛,佛教徒人口增加,拓跋焘在军事战争中日益感到人力的缺乏;另外佛教进入中原后也吸收了谶纬学说,搞一些神秘理论,妨害到了皇帝的权威。加之,拓跋焘所宠信的崔浩深信道教,在崔浩的诋毁下,拓跋焘渐渐疏远佛教。在438年,拓跋焘诏令五十岁以下沙门尽皆还俗,以从征役,解决翌年西伐北凉所需的人力问题,在444年,拓跋焘又下灭佛诏,指责沙门之徒,假西戎虚诞,生致妖孽,非所以壹齐政化,布淳德于天下。规定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有私养沙门及师巫、金银工巧之人在家者,限于二月十五日前遣送官拓跋,不得藏匿。过期不送,一经查实,沙门身死,主人门诛,以加强政治控制。在446年下诏灭佛更是使佛教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

鲜卑上层人士多信奉佛教,他们以太子拓跋晃为首,尽力维护佛教的利益。太子拓跋晃虽下令焚毁了大量寺庙佛塔,却也有意放缓了执行法令的时间,暗中保护一些僧侣逃脱性命,并收藏了一些经文和佛像。太子拓跋晃与拓跋焘在宗教问题上认识的差异成为几年后的宫廷变乱的诱因之一。

经过拓跋焘的灭佛,北方地区佛教势力一时陷于衰落,直到拓跋焘死后,继位的文成帝拓跋濬颁布了复佛法诏,才得以复苏并发展。 崔浩历仕魏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焘三朝,无论是平定北方、西域诸国还是对南朝作战,崔浩的谋策都对大魏军队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后崔浩官至司徒。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善于谋略的大家,却不善自谋。他自己笃信道教,就讽喻魏太武帝灭佛。拓跋焘言听计从,寻个机会在全国大杀和尚,毁灭佛寺。而当时后魏上至太子、公卿,下至庶民百姓,信佛的人不计其数,崔浩此举得罪了一大批鲜卑贵族。加之崔浩主修国史时,又直书其原,不避忌讳,内容涉及大魏王朝先辈许多同族杀戮、荒暴*乱的史实。文人喜功,崔浩又把国史铭刻于石碑上,费银三百万,方一百三十步,想使内容万代流传。

鲜卑贵族、诸王以及嫉恨崔浩的群臣纷纷上言,惹得拓跋焘怒不可遏,这位还未完全开化的胡人武夫,他不仅尽诛崔浩全族,又族诛与崔浩有姻亲关系的范阳卢氏,河东柳氏以及太原郭氏。由于燕赵汉人的几个大族遭受沉重打击,魏朝一直欣欣向荣的制度性汉化蒙上了一层阴影。《魏书》评价:崔浩才艺通博,究览天人,政事筹策,时莫之二,此其所以自比于子房也。属太宗为政之秋,值世祖经营之日,言听计从,宁廓区夏。遇既隆也,勤亦茂哉。谋虽盖世,威未震主。末途邂逅,遂不自全。岂鸟尽弓藏,民恶其上?将器盈必概,阴害贻祸?何斯人而遭斯酷,悲夫!

后世研究魏史的专家,无不对崔浩被诛一事深加推究,以为此事件是魏朝上层统治阶级内部“胡汉矛盾和斗争的结果”。

确实,崔浩掌权后,“齐整人伦,分明姓族”,提高了汉人高门的地位,从某种程度上抑制了鲜卑勋贵的跋扈。但是,从本质上讲,崔浩的所有行动皆是服务于魏朝皇权统治,只是在后期因一直受世祖宠信而“得意忘形”,最终竟敢于和太子争任官员,“校胜其上”,完全忘掉了道家“明哲保身”、“功成身退”的宗旨。虽有如许“闪失”,笔者认为,拓跋焘也不是一直深思熟虑地想杀掉作为“汉族”的崔浩。一向以来认为世祖杀崔浩是鲜卑贵族报复汉族的种族矛盾的暴发的看法是化简为繁,小题大做。

世祖晚年,征伐四克,已经感觉自己就是万能的天下大帝。加上多年酗酒成性,以及中年男人的性情喜怒无常,想杀谁就杀谁,想把谁族诛就把谁族诛,真是处于丧心病狂的状态。崔浩倒霉,正撞上有人告他修国史“暴扬国恶”,一怒之下,魏太武帝便率意作出如此残暴、令人发指之举。 430年,大宋皇帝刘义隆北伐,魏朝将士王慧龙、韩延之、司马休之等人率军顽强抵抗,反击宋军,宋军无力抵抗,后魏先后攻克金墉、洛阳、虎牢、滑台等地。此为后魏南朝第二次大战(第一次为423年魏明元帝拓跋嗣同晋朝权臣刘裕的大战)。

450年春,拓跋焘率大军南征刘宋。魏军长驱直入,直达悬瓠(今河南汝南)城下。魏军遭到了刘宋汝南太守陈宪的顽强阻击,被迫撤军。

南朝刘宋经过元嘉之治后,国力昌盛,刘义隆幻想”封狼居胥“,于是在450年秋,不顾群臣反对,再次下诏北伐,拓跋焘亲率大军抵抗。刘宋前期战略失误,丧失主动权。魏军在拓跋焘的指挥下,攻占东平(今山东东平)、邹城(今山东邹县),后来,魏军兵分四路南下,攻克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彭城(今江苏徐州)、盱眙(今江苏盱眙)、悬瓠(今河南汝南)等地,拓跋焘率军抵达瓜步山(今江苏六合东南),饮马长江,与刘宋首都建康隔江相望,使得南朝大为震动。但魏军没有渡江用的渡船,并且北方人不习惯南方气候,军中士卒多染病,拓跋焘被迫撤军。此为南北第三次大战。

魏军为了泄愤,撤退时经过宋朝江北六州,遇房便烧,所过之地,化为灰烬,淮南一带,几乎成了无人区。“自是道里萧条,元嘉之政衰矣”。南方“元嘉之治”的盛世局面一去不复返并随后日益衰落,而北方也因为损失了大量的士兵马匹,好多年无法发动大规模的战争。 太延五年(439年),太武帝采纳高允“广田积谷”的建议,下令“悉除田禁,以赋百姓”。太平真君五年(444年),太武帝采纳古弼建议,削减上谷苑囿之半为民田。太平真君末年,太子拓跋晃监国,推行有牛和无牛人户换工种田做法,“垦田大为增辟”。农业随着耕田数量扩大而大大增产。始光三年(426年),太武帝诏罢众多的杂营户隶属郡县,增加纳税人户。另外,太武帝屡下“宜宽租赋,与民休息”的诏令。太武帝还奖励“劝农平赋”的守宰,严惩贪官污吏。以上做法,减轻了百姓负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北魏前期,畜牧业在社会经济中仍占重要地位。它是财富和战马的主要来源。畜牧业形势好坏,不仅关系到财政形势,并将直接影响到以骑兵为主力的军队的素质。因此,太武帝对畜牧业的发展是十分重视的。神麚二年(429年),打败柔然、高车之后,太武帝“徙柔然、高车降附之民于漠南,东至濡源,西至五原、阴山,使其耕牧而收其贡赋。……自是魏之民间,马牛羊其毡皮为之价贱。”神麚年间,“世祖之平统万,定秦陇,以河西水草善,乃以为牧地。畜产滋息,马至二百余万匹,橐驼将半之,牛羊则无数。”这些记载,反映了太武帝对畜牧业的重视,及当时畜牧业的繁荣状况。

太武帝把节约开支,减少浪费也当作保证军国赞用的重要措施。史载他“性清俭率素,服御饮膳,取给而已,不好珍丽,食不二味,所幸昭仪、贵人,衣不兼彩”。凡“赏赐,皆是死事勋绩之家,亲戚爱宠未曾横有所及。”太武帝反对更竣京城,修饰宫殿,反对佛教,严惩贪官污吏,常常是从爱惜民力、物力着眼的。太武帝的一系列节约开支作法,无疑对保证军国用费,减轻百姓负担起到积极作用。

太武帝在执政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要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不仅需要武功,而且需要“文教”,即通过宣扬礼、乐、法度来化民。他在神麚四年(431年),取得败柔然,降高车、灭夏国的军事胜利后,就提出安“偃武修文”。偃武,他做不到;修文,确实是重视起来了。他尊崇孔子,提倡儒学,大量吸收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参政,目的是要用儒家学说统治百姓的思想,利用汉族知识分子的知识和经验治国安邦。 始光元年(424年)正月,设置右民尚书。

神麚元年(428年)三月,设置左右仆射、左右丞、诸曹尚书十余人,各居别寺。

神麚元年(428年)七月,诏令各征镇大将依照品第等级开府,以设置佐吏。

延和元年(432年)三月,改代尹为万年尹,代县县令为万年县令。后又恢复原称。

太平真君五年(444年)正月,侍中、中书监、宜都王穆寿,司徒、东郡公崔浩,侍中、广平公张黎辅政,设置通事四人。又选各曹良吏,在东宫办公处理事务。

正平元年(451年)七月,因为各曹官吏过多,裁减其员。

我的家乡在槐山脚下、泾河岸边的永太梁上。这条梁呈西南东北走向,总长大约三十里,好像一条粗莽雄壮的长龙,槐山高昂着龙头,斩断山拖曳着龙尾。在龙背上,保家沟、车村、邵村、卢庄、北堡等五个村子一溜儿沿路摆开,仿佛一条瓜蔓上缀着的几个瓜儿。我家住在车村,距离龙头和龙尾分别十五里的路程,没有泾河畔上的生活经历。只是妹妹嫁到泾河岸边的焦家河村以后,前几年我去过几回。

记得每次去焦家河,总是未到沟边,未见其河,先闻其声。站在五六里之外的土塬上,这声音听起来似乎很特别。像一阵嘈嘈切切穿林而过的风声,像一场哗哗啦啦倾盆瓢泼的雨声,像一列火车风驰电掣的吼声。声音是绵长的、持久的,也是宏大的,仿佛从遥远的天际而来。走到沟边,但见两岸山塬莽莽苍苍,浑然天成,轮廓线是那么硬朗,那么奇崛;空阔辽远的沟壑里,两座低矮敦实的土梁突如其来,相对而出,仿佛雌雄两只乌龟不期邂逅,静静地趴在那里,卯足劲儿,作出默默对峙之态。浑黄的泾河像一条神龙,见首不见尾,在这两座土梁之间曲折迂回,形成一个硕大的“S”形走势,真是天造地设的奇观,令人不由得不感叹自然的伟大,造化的神奇。曲里拐弯走下山坡,近距离感受泾河。站在那斩断山的细腰处,可以看到左边是泾河,右边还是泾河。数丈巉岩之下,泾河水滚滚滔滔而来。特别是转弯处,断崖深切,乱石累卵,雪浪翻卷,咆哮不已,出现褶褶皱皱的大漩涡。耳畔的吼声几乎震耳欲聋。脚下突突欲动,让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在斩断山的山根下有个小村子叫焦家河。全村十来户人家,都姓焦氏,祖祖辈辈依山凿穴,临河而居。看起来,这好像是一个山环水抱的风水宝地。其实,这座山是一座石山,更是一座穷山,山上土壤瘠薄,地都像鞋带一样宽,一绺一绺的,一下大雨,就会冲出石块。只有村子门前河滩上的几台梯田,还算平整,家家户户只分得炕大一块。天稍微一旱,庄稼就要歉收。这条河,也是恶水,上游一发大水,浊黄的泥水便汹涌奔腾而下,漫过或淹没那片靠河的滩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是我的父老乡亲们总结的基本生活经验。记得孩提时候,大约是六七十年代吧,这里的梨树很多,出产的大水梨,个大,皮薄,汁浓,味甜,远近闻名。每年到了秋季,常有外乡的人慕名而来,一车一车往外拉;我们塬上人也到沟里去帮忙下梨,挣些梨拿回来;也有河滩人满头大汗挑了梨担子到塬上来,串村吆喝着叫卖,我们这些孩子就呼啦一下子围了上去,嚷嚷着叫大人来买。记得好像还有西瓜,黑子红瓤,太甜了,是多么解渴,又多么解馋啊!后来,还出产红薯和苹果。该村在川道,全是沙土地,地气温暖,出产的东西就是和塬上不一样,特别是那个香甜啊,真是让人一辈子都忘不了。

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到了雨季,泾河上游地区常常发洪水。那时,浊浪滚滚,泾河就真像一条黄黄的巨龙,在沟壑梁峁之间,奔腾呼啸而来。有时候,河面上就漂浮着一些门窗、木板、椽檩之类的东西。这时,人们就拿上绳索,驾着小船,冒着生命危险,整日在河面上打捞。据说,有一年,浪头上颠簸着一棵树,一个年轻小伙紧紧抱着这棵树大呼救命。在人们淳朴的心里,生命比啥都重要。他们硬是凭着勇敢和机智,把人救了上来。洪水退下去了,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会跑向河滩去捉鳖。远远地看见松软的淤泥上鼓起一个包,慢慢地蠕动,就赶紧跑过去,用手将泥包翻过来,准有一只鳖四脚朝天,寸步难行,蹬来蹬去,半晌翻不过身来。有经验的人还会趁着中午鳖晒盖的时候,悄悄躲在水边的石头背后,耐心地等啊等啊。一旦看见它爬上石头,说时迟,那时快,先将它掀翻在地,就轻而易举地抓住了。鳖如今已经成了餐桌上重要的补品,人们靠捉鳖卖钱,也能贴补些家用。

家乡离县城远,有巍巍槐山之阻,有马坊和封侯两条大沟之隔,过去人们的生产生活资料大都来自泾河以北的彬县香庙、龙高塬上,或者旬邑的张洪、土桥塬上。尤其逢年过节,人们大都要过河去赶集,购买日常生活所需。所以,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家乡通往泾河以北地区的一个重要渡口。早先曾有一只简陋的木船整天拴在岸边的大石头上,风里来,雨里去,摆渡着两岸来往之人。如果有人要过河,只须站在岸边呐喊一声,老艄公就吧嗒吧嗒抽着旱烟,慢悠悠从家里出来,走下河滩,解下缆索,二话不说,把他们摆渡过去,或者摆渡过来。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世道终于发生了变化。前些年村上群众自发筹资筹劳修了一座便桥。那是个柳绿桃红的春天,我沿着一条小路走下两台梯田,第一次看见了那座小桥。原来是一座极其简单的钢索桥,三根钢索上绑着木板,算是桥面。桥面很窄,仅容两人通过,离桥面一米多高,两边扯着两根钢索,算是栏杆和扶手。就这样,五根钢索在两岸之间扯起了一座桥,被两只趴在大石头上的黄龙面对面紧紧地拽着。整座桥两头高,中间低,形成一弯上弦月的样子,吊在空中忽悠忽悠的动。人走上去不几步,桥身就开始摇晃起来。越往中间走,越摇晃得厉害,简直有摇摇欲坠的感觉,真让人胆战心惊。就是抓着两边的扶手,也两股战战,几乎走不过去。可是,我不满八岁的外甥却能疾步如飞,一路跑过桥去,在对岸的河滩采回鲜嫩的苜蓿。那天午饭,我们就吃到了喷香的苜蓿面。

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我相信许多人都在**或者电视里见过,那是一座由13根铁链组成的铁索桥。可是,由五根钢丝绳组成的钢索桥人们未必见过。所以,这座桥建成以后,似乎成了村子的一大景观。大凡到永太地区下乡检查、走亲访友或者踏青野游的人,不论多么忙,也都要抽空驱车到这个村子里转转,亲眼看看这座吊桥,或者摊开两臂,抓着扶手,颤颤巍巍走上去,亲身体验一下那摇摇晃晃、惊心动魄的感觉。妹夫说,一年四季到村里来的人,一拨儿一拨 儿的,有当官的,也有一般人,有男的,也有女的,有画画的,也有摄影的。可见,焦家河的吊桥已经有了名气。

桥修通了,这是村子里人们天大的事情。后来,聪明的人们又在对岸的石峡里开凿出了一眼山泉,把钢管架在桥上,靠着自压,将甘甜可口的泉水引到了自家门前,那银子似的泉水就常年四季哗啦哗啦地流着,流进了门前的菜地,流进了果园,更流进了人们的心里。从此,这里的人们就结束了饮用泾河水的历史。

尽管如此,这里毕竟人口太少,远离城镇,消息蔽塞,人们生活很不方便。特别是村里的姑娘们都嫁到塬上去了,而塬上的姑娘们却不愿意嫁到河滩去,年轻后生们的婚姻实在成了让人头疼的大事。于是,有的年轻人就投亲靠友、靠当上门女婿在外边落了户。有的年轻人即使在外边找了对象,也不愿意再回到村子去。所以,泾河边上的焦家河村实际上已经成了一个正在消亡的村。近年,剩余的八户人家全部搬到了永太镇街道。

这样以来,泾河岸边的这个村子就将渐渐成为一种记忆。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词人、诗人

  1036年1月8日(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生于眉州眉山(今属四川)。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成就。 1056年(嘉祐元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1061年(嘉祐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1069年(熙宁二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他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 “平和世界”。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又因其政治思想保守,很不同意参知政事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从此,苏轼终其一生都对王安石等变法派存有某种误解。 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今山东诸城)、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县令。政绩显赫,深得民心。 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以讽刺新法为名大做文章。1079年(元丰二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网织“文字毁谤君相”的网罗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 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鼻矶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宋神宗(1084年元丰七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年幼的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以王安石为首新党被打压,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

  。苏轼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四个月后,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为皇帝起草诏书的秘书,三品),知礼部贡举。 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他对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抨击,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于是又遭诬告陷害。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1091年(元祐六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外放颍州。 1093年(元祐八年)高太后去世,哲宗执政,新党再度执政,第二年6月,别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再次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1097年,苏轼又被再贬至更远的儋州(昌化军,今海南)。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后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1101年(元符三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于1101年7月26日(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卒于常州(今属江苏)。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享年六十四岁,御赐谥号文忠(公)。

  古文 《刑赏忠厚之至论》 《范增论》 《贾谊论》  《石钟山记》 《晁错论》 《记承天寺夜游》 《重巽以申命论》 《进策》 《策总叙》 《策略》五篇 《策别课百官》六篇 《策别安万民》六篇 《策别厚货财》二篇 《策别训兵旅》三篇 《策断》三篇 诗词赋 1《赤壁赋》 2《后赤壁赋》 3《东栏梨花》 4《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5《春宵》 6《海棠》 7《和子由渑池怀旧》 8《和子由踏青》 9《花影》 10《惠崇春江晚景》 (此诗为作者苏轼观看惠崇所画《春江晚景》而作) 11《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1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3《三月二十九日》 14《上元侍宴》 15《石苍舒醉墨堂》 16《书李世南所画秋景》 17《题金山寺》 18《题西林壁》 19《望海楼晚景》 20《雪后北台书壁》 21《饮湖上初晴后雨》 22《有美堂暴雨》 23《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24《赠刘景文》 25《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女王城东禅庄院》 26《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27《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28《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29《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30《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 31《蝶恋花·密州上元》 32《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33《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34《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35《洞仙歌·冰肌玉骨》 36《洞仙歌·江南腊尽)》 37《贺新郎·乳燕飞华屋)》 38《浣溪沙·覆块青青麦未苏》 39《浣溪沙·画隼横江喜再游》 40《浣溪沙·山色横侵蘸晕霞》 41《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42《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 43《浣溪沙·细雨斜风作小寒》 44《浣溪沙·寓意》 45《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 46《减字木兰花·春月》 47《减字木兰花·空床响琢》 48《江城子·翠娥羞黛怯人看》 49《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50《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 51《江城子·天涯流落思无穷》 52《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 53《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54《满江红·江汉西来》 55《满江红·清颍东流》 56《满庭芳·三十三年》 57《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58《南歌子·雨暗初疑夜》 59《南乡子·寒雀满疏篱》 60《南乡子·凉簟碧纱厨》 61《南乡子·霜降水痕收》 62《南乡子·送述古》 63《念奴娇·赤壁怀古》 64《沁园春·孤馆灯青》 65《沁园春·情若连环》 66《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 67《阮郎归·初夏》 68《少年游·去年相送》 69《哨遍·为米折腰》 70《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 7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2《踏青游》 73《玉楼春》 74《方山子传》 对联纵使万般寻路无,不堕野地随人居

  书法作品

  《中山松醪赋》 《洞庭春色赋》 《人来得书帖》 《答谢民师论文帖》 《江上帖》 《黄州寒食诗帖》

  苏轼书法赏析(20张)  《李白仙诗帖》 《次韵秦太虚诗帖》 《渡海帖》 《祭黄几道文卷》 《梅花诗帖》 《前赤壁赋》 《东武帖》 《北游帖》 《新岁展庆帖》 《宝月帖》 《令子帖》 《致南圭使君帖》 《次辩才韵诗》 《一夜帖》 《宸奎阁碑》 《致若虚总管尺牍》 《怀素自序》 《近人帖》 《与范子丰》

  绘画作品

  《潇湘竹石图》 《枯木怪石图》 《偃松图卷》

  黄庭坚说 人谓东坡作此文,因难以见巧,故极工。余则以为不然。彼其老于文章,故落笔皆超逸绝尘耳。(《跋东坡醉翁操》) 晁无咎: 苏东坡词,人谓多不谐音律。然居士词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 徐度: (柳永)词虽极工致,然多杂以鄙语,故流俗人尤喜道之。其后欧、苏诸公继出,文格一变,至为歌词,体制高雅。(《却扫篇》) 陆游: 世言东坡不能歌,故所作东府词多不协。晁以道谓:绍圣初,与东坡别于汴上,东坡酒酣,自歌《古阳关》。则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老学庵笔记》) 陈洵: 东坡独崇气格,箴规柳、秦,词体之尊,自东坡始。(《海绡说词》 王国维: 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卿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清真先生遗事·尚论三》) “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 朱依真: 天风海雨骇心神,白石清空谒后尘。谁见东坡真面目,纷纷耳食说苏辛。 蔡嵩云: 东坡词,胸有万卷,笔无点尘。其阔大处,不在能作豪放语,而在其襟怀有涵盖一切气象。若徒袭其外貌,何异东施效颦。东坡小令,清丽纡徐,雅人深致,另辟一境。设非胸襟高旷,焉能有此吐属。(《柯亭词论》) 胡仔:“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笤溪渔隐丛话》)

  米芾,中国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吴人,祖籍太原。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精于鉴别。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善诗,工书法,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

  字元章,号襄阳居士、海岳山人等,汉族,祖籍太原,后迁居湖北襄阳,长期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初名黻,字元章。外号很多:襄阳漫士、鹿门居士、海岳外史、淮阳外史,又有中岳外史、净名庵主、溪堂、无碍居士,晚年号米老。米芾自称楚国氏之后(远祖为火正祝融、鬻熊),故自题偶作黻(芾)、楚国米黻(芾)、火正后人、鬻熊后人。)

  米芾传世的书法墨迹有《向太后挽辞》、《蜀素帖》、《苕溪诗帖》、《拜中岳命帖》、《虹县诗卷》、《草书九帖》、《多景楼诗帖》等,无绘画作品传世。 著《山林集》,已佚;其书画理论见于所著《书史》、《画史》、《宝章待访录》等书中。 米芾书法宋代以来,为后世所景仰,其作书谓“刷字”,意指其作书行笔方法与前人不同。 《宋史》载:“米元章初见徽宗,命书《周官》篇于御屏。书毕,掷笔于地,大言曰:‘一洗二王恶札,照耀皇宋万古。’徽宗潜立于屏风后闻之,不觉步出纵观。”公元1107年,米芾病逝,享年57岁。

  《宋史》列传第二百二文苑五 米芾,字元章,吴人也。以母侍宣仁后藩邸旧恩,补浛光尉。历知雍丘县、涟水军,太常博士,知无为军,召为书画学博士,赐对便殿,上其子友仁所作《楚山清晓图》,擢礼部员外郎,出知淮阳军。卒,年四十九。 芾为文奇险,不蹈袭前人轨辙。特妙于翰墨,沈著飞翥,得王献之笔意。 画山水人物,自名一家,尤工临移,至乱真不可辨。 精于鉴裁,遇古器物书画则极力求取,必得乃已。王安石尝摘其诗句书扇上,苏轼亦喜誉之。 冠服效唐人,风神萧散,音吐清畅,所至人聚观之。而好洁成癖,至不与人同巾器。所为谲异,时有可传笑者。 无为州治有巨石,状奇丑,芾见大喜曰:“此足以当吾拜!”具衣冠拜之,呼之为兄。又不能与世俯仰,故从仕数困。 尝奉诏仿《黄庭》小楷作周兴嗣《千字韵语》。又入宣和殿观禁内所藏,人以为宠

  张大千(1899~1983年),原名正权,后改名爰(yuán),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下里巴人,斋名大风堂。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己亥)5月10日(农历四月初一),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县城郊安良里(象鼻嘴堰塘湾)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

  张大千幼时,家贫。曾随母、姊、兄学画,打下了绘画基础。他祖上曾作过内江知县, 张大千和外孙女

  后归田耕读,写诗作画,过着闲淡的田园生活。传到张大千已是第十代。其父张忠发,字怀忠,母亲名叫曾友贞。张忠发夫妇共生育九男二女,都有很高的文化素养,他的兄弟张正兰也是现代著名的画家。在他六岁的时候,他就跟着姐姐、哥哥读书识字。九岁时在母亲和姐姐的教导下,正式开始学习绘画、书法。他姐姐琼枝擅长画花卉、小鸟,在幼年时对他有很大的影响。大千自幼就很聪明,所以作画进步很快。十岁的孩子就能帮助母亲描绘花样,画比较复杂的花卉、人物,写字也很工整。他的四哥张文修在资中教私塾,故大千也就从四兄就读古籍,在课余常随兄赴资中,游览山水名胜,培养了对自然的审美意识。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对他起到很好的启蒙作用,同时也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国学基础。后入重庆求精中学读书。18岁时,张大千随兄张善子赴日本留学,学习染织,兼习绘画。20岁时,张大千由日本回国,寓居上海,曾先后拜名书法家曾农髯、李瑞清为师,学习书法诗词。接着因婚姻问题,削发出家,当了一百多天和尚。还俗后,即以其佛门法名“大千”为号,从此全身心致力于书画创作。石柱国 1916年新年刚过,十八岁的张大千就随著一伙商人从内江老家赴重庆求精中学上学。 曾当土匪「军师」 这天清早,他们正行进在山道上,树林中忽然闪出一彪人马,几个商人一见此景立马落荒而逃,张大千不明就裏来不及逃跑,被那伙人捉住了,他被蒙上眼睛带上山去。 张大千被带到山大王面前,山大王要他给家裏写封信,告诉父母自己被绑票了,要他们拿一千块大洋来赎人。 张大千写好信,给山大王看,没想山大王看了张大千的信,又改变了主意。原来张大千在信中没称他们为土匪,而是将他们称为江湖好汉,况且张大千又写得一手好字,山大王心有打算,便发下话来说:「这个娃儿不赎了,从现在起,封他为山寨的军师。」身陷囹圄的张大千转眼间便高升为山寨裏坐第二把交椅的「军师爷」。 张大千虽然「落草为寇」,过著那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草莽生活,但心却不在山上,山大王似乎也知道这位师爷的心事,平时从不让张大千随众下山,也不让他一人呆在山上,每次土匪下山,就派一个姓张的伙夫看住他。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了,山大王对张大千的警惕性也渐渐放松了一些。有一天,张大千终於向伙夫老张透露了心事。老张也是被土匪抓上山的,所以他很同情这个知书达礼的小伙子。他同意只要大千不从他手裏溜走,下山後不去报官,他就对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机会终於来了,这一天,探子来报:山下来了一笔大买卖,于是土匪们倾巢出动,老张趁机也要求下山助阵,山大王犹豫一下後,就让他跟著土匪们一起下山去了。 土匪们全部下山後,张大千一看四周无人,感到机不可失,立刻回屋包上自己的东西,又将山大王给他的全部钱物放在显眼处,再在上面放一张纸条,上写道:「小弟我决不犯各位大哥的河水」,从而使土匪放心,不来追害於他,然後,头也不回地下山去了。 一生四次婚姻 张大千妻子杨宛君

  国画大师张大千,一生中有过四位夫人。第一位曾庆蓉是名门闺秀,旧式的家庭妇女;第二位是黄凝素,後与大千分离;第三位是杨宛君;第四位是最後的徐雯波。 张大千四位夫人中被传为生死恋的要算杨宛君。 1935年夏季,张大千在北京中山公园水榭举办个人画展,与才貌双全的杨宛君邂逅,当时宛君是北平城南观音阁的曲艺演员。张大千称赞道:「杨**的大鼓唱得太好了,听来感人肺腑,对我的绘画有很大的启示。」杨宛君也十分钦佩张大千的才华,见他美髯拂胸,谈吐文雅,目光炯炯,爱慕之情也不禁油然而生。自此二人频繁接触,感情日笃,遂於1935年缔结良缘。 婚後,杨宛君停止了舞台生涯,伴随著张大千游历名山大川,跋山涉水。每当游览到优美景点时,张大千便兴奋地说:「这儿很好。」宛君忙著帮他打开画本,大千立即动笔写生。回到住处连夜作画,宛君便侍奉地陪伴左右。 画螃蟹脱身  1937年,日军发动芦沟桥事变,占领北平,後来日本兵封锁颐和园,把园中居民赶到排云殿前。日军一名大佐,把留有大胡子的张大千认成是国民党监察院长于右任,要将他押到宪兵队去。张大千辩解说:「于右任是书法家,不会画画,我是张大千,是画画的,不信我画给你看。」日军大佐点了点头,于是,张大千便打开画夹,提起画笔,醮著墨汁,几笔就勾出了一只大螃蟹,舞爪瞪眼口吐白沫。此时,日军大佐知道他确是著名画家张大千,便皮笑肉不笑地说:「你不要走的,留著画画的好。」正在这紧急关键时刻,杨宛君乘坐红十字会的汽车直闯入园中,紧跟著穿白大褂的大夫走过来说:「不行,他患了传染性肝炎,会传染的,请你们离开,医院已派专车来接他了。」日本大佐一见此情,也慌了手脚,谅他也跑不了,一挥手,宛君和大夫便挽著大千登上救护车飞快地开走了。 事後,张大千十分佩服杨宛君处变不惊、有勇有谋的胆量。

  张大千1968年所作。《爱痕湖》巨幅绢本泼彩,宽762厘米,长2642厘米,画面描绘的是远眺瑞士亚琛湖所见 《爱痕湖》是继张大千《长江万里图》之后的另一巨作,创作于1968年,为张大千《爱痕湖》系列中最精彩、尺寸最大的一幅。该作品于20世纪60年代曾获展于纽约、波士顿、芝加哥等地的著名画廊,2003年又获展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两种文化之间》(Between Two Cultures)大型中国现代艺术展,是艺术史 张大千代表作《爱痕湖》

  界共认的张大千泼彩山水最精彩的作品。

  张大千是天才型画家,其创作达“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集文人画、作家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于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鱼虫、走兽,工笔、无所不能,无一不精。诗文真率豪放,书法劲拔飘逸,外柔内刚,独具风采。 张大千的画风,在早、中年时期主要以临古仿古居多,花费了一生大部的时间和心力,从清朝一直上溯到隋唐,逐一研究他们的作品,从临摹到仿作,进而到伪作。 张大千的画风,先后曾经数度改变,晚年时历经探索,在57岁时自创泼彩画法,是在继承唐代王洽的泼墨画法的基础上,揉入西欧绘画的色光关系,而发展出来的一种山水画笔墨技法。可贵之处,是技法的变化始终能保持中国画的传统特色,创造出一种半抽象墨彩交辉的意境。 张大千30岁以前的画风可谓“清新俊逸”,50岁进于“瑰丽雄奇”,60岁以后达“苍深渊穆”之境,80岁后气质淳化,笔简墨淡,其独创泼墨山水,奇伟瑰丽,与天地融合。增强了意境的感染力和画幅的整体效果。

统一北方

始光二年(425年)胡夏的立国者赫连勃勃病死,其子赫连昌继位。始光三年(426年)拓跋

焘亲率大军攻打胡夏。始光四年(427年)魏军攻胡夏首都——统万城(陕西省靖边县白城子)时,拓跋焘将主力埋伏在山谷中,以少量骑兵直抵城下,故意示弱,诱固守之夏军脱离坚城,当夏军出城追逐时,又采纳崔浩分兵潜出袭其后之计,大获全胜,俘虏赫连昌,赫连定即位于平凉。神麚三年(430年)拓跋焘再攻胡夏,夺取安定、平凉、长安、临晋、武功等地,尽得关中之地。胡夏名存实亡(赫连定在灭西秦之后,被吐谷浑所杀,胡夏灭亡)。

延和元年(432年)后魏攻打北燕,燕主冯弘送小女儿(即左昭仪冯氏)进宫和亲。太延二年(436年),魏军攻克北燕国都和龙(今辽宁朝阳),北燕灭亡。

延和二年(433年)魏朝又攻占了宋、魏之间氐人杨氏建立的仇池国。

胡夏灭亡后,北凉向魏国称藩,后魏封北凉国君沮渠蒙逊为凉王。太延五年(439年),拓跋焘亲征北凉,以南凉的最后一代君主秃发傉檀之子秃发破羌为向导,兵不血刃降服北凉诸镇,国君沮渠牧犍在内外交困之下,带文武百官面缚出降。北凉灭亡。

从431年到439年的九年中,拓跋焘先后将胡夏、北燕、北凉这三个小国消灭,并于433年进攻汉中,攻灭杨氏建立的后仇池国,结束了十六国纷争的混乱局面,将柔然、吐谷浑以外的北方诸胡统一于魏朝大旗之下。

镇压起义

拓跋焘是一位开明君主,推行的政治政策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安定,推进了鲜卑(有学者主张锡伯族就是鲜卑族后裔,但证据不充分)封建化的进程,但拓跋焘毕竟是封建帝王,没有摆脱民族的界限,更没有停止过对各族人民的压迫和剥削,因此,在拓跋焘统治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仍然十分尖锐。

卢水胡是匈奴别部,因居于卢水而得名,自东汉以来聚居于湟中(今青海湟水两岸),其后渐分布于秦、陇,杏城镇(今陕西黄陵西南)等地。后魏平定关中后,在这里设置军镇,加强对卢水胡的控制。大魏政府迁徙泸水胡人,加重其赋税。太平真君六年(445年),关中地区爆发了卢水胡盖吴领导的武装起义。

起义爆发后,魏长安镇副将元纥率军前往镇压,被击败。于是,关中各族人民尽皆响应,起义军扩大到十万余人,分兵三路,一路由白广平率领向西南攻取新平(今陕西彬县)、安定(今甘肃临泾);一路向东南攻取临晋(今陕西大荔南),从东面威逼长安;盖吴自领一军攻取李润堡(今陕西大荔北),直插渭北,准备进攻长安。拓跋焘急忙调发高平镇(今宁夏固原)敕勒骑兵赶赴长安,又令将军长孙拔调集并、秦、雍三州之兵屯守渭北。

与此同时,聚居于河、汾间的河东蜀在薛永宗领导下于太平真君六年(445)十一月袭击魏在河东的牧场,夺取马匹,组织了一支三千余人的骑兵,在汾曲(今山西新绛附近)发动起义。盖吴派人和薛永宗取得联系,薛永宗接受盖吴的任命为秦州刺史,先后攻取闻喜(今山西闻喜)、弘农(今河南灵宝),逼近潼关,队伍亦发展到五万余人。

两支起义军连衡相应,结成犄角之势,声威大震,北起杏城,南至渭北,西抵金城(今甘肃兰州),东及河东,以陕西中部为中心,包括甘肃东部、宁夏东南部、山西西南部、河南西北部的广大地区都处于起义军的控制和影响之下。盖吴派使臣赵绾上书宋文帝,希望刘宋政权能出师河、陕,形成对北魏南北夹攻的态势。

在关中统治摇摇欲坠的情况下,拓跋焘亲自领军征讨,他采取分兵牵制、各个击破的策略,由殿中尚书乙拔将三万骑讨盖吴,西平公寇提将万骑讨白广平,自领主力进攻薛永宗。太平真君七年(446)正月,大军兵临汾曲,利用当地豪强建立壁垒,隔断薛永宗和盖吴的联系,随后乘起义军没有戒备的情况下发起突然袭击,镇压了这支起义军。二月,拓跋焘率军渡过黄河,至洛水桥(今陕西大荔境内)。盖吴闻讯后北撤,在杏城遭到魏军包围,损失严重,再次上书宋文帝,希望刘宋政权能出师援救,但未能如愿,八月,盖吴被叛徒所杀,起义军被镇压。

在镇压盖吴起义的过程中,拓跋焘对沿途响应起义的各族人民进行了残酷杀戮,力图以民族高压政策来扼杀反抗斗争,暴露了其统治者的本性。

大破柔然

柔然在魏朝建立之初就是其大敌。拓跋焘十二岁便远赴河套抗击柔然的入侵,把边塞军务整顿的有声有色。始光元年(424年),拓跋焘即位后不久,柔然可汗牟汗纥升盖大檀率六万骑兵进犯云中(今内蒙古和林格尔),拓跋焘率轻骑赴击,被柔然军包围达五十重,拓跋焘声色刚毅威严,不为所动,这才稳定了军心。后北魏军射杀柔然大将於陟斤,柔然乃退。始光二年(425年),拓跋焘整顿兵马,突袭柔然,大破柔然军队主力。从此,拉开了魏朝对柔然的战略大反攻的序幕。神麚二年(429年),拓跋焘分兵两路,取道黑山(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和大娥山,大举攻打柔然。拓跋焘亲自率领轻骑军长途奔袭,出奇制胜,很快就抵达栗水(今蒙古西北翁金河),俘虏敌军甚众。从光始元年(424年)至太平真君十年(449年)25年间,拓跋焘13次率军进攻柔然,击溃高句丽等柔然附属部落,扩地千余里,后设六镇抵御柔然入侵。终于使柔然“怖成北窜,不敢复南”,“边疆息警矣”。从此之后,柔然一蹶不振。这是既汉武帝重创匈奴之后,中原王朝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又一次重大胜利。

太武灭佛

在拓跋焘皇帝镇压盖吴起义的同时,发现关中地区的佛寺内藏匿武器,拓跋焘怀疑僧侣与盖吴相勾结,于是在太平真君七年(446年)下诏灭佛。宣布佛教为邪教,在各地焚毁所有的佛像和佛经,沙门无少长悉坑之,禁止佛教的传播。

拓跋族入主中原后,承中原佛法之事,接受了佛教这一思想武器,用它来敷导民俗,因此,从魏太祖拓跋珪开始,魏朝统治者大都敬礼沙门。拓跋焘继位之初也是如此,每引高德沙门,与共谈论。但是佛教势力发展过于迅猛,佛教徒人口增加,拓跋焘在军事战争中日益感到人力的缺乏;另外佛教进入中原后也吸收了谶纬学说,搞一些神秘理论,妨害到了皇帝的权威。加之,拓跋焘所宠信的崔浩深信道教,在崔浩的诋毁下,拓跋焘渐渐疏远佛教。在太延四年(438年),拓跋焘诏令五十岁以下沙门尽皆还俗,以从征役,解决翌年西伐北凉所需的人力问题,在太平真君五年(444年),拓跋焘又下灭佛诏,指责沙门之徒,假西戎虚诞,生致妖孽,非所以壹齐政化,布淳德于天下。规定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有私养沙门及师巫、金银工巧之人在家者,限于二月十五日前遣送官拓跋,不得藏匿。过期不送,一经查实,沙门身死,主人门诛,以加强政治控制。在太平真君七年(446年)下诏灭佛更是使佛教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

鲜卑上层人士多信奉佛教,他们以太子拓跋晃为首,尽力维护佛教的利益。太子拓跋晃虽下令焚毁了大量寺庙佛塔,却也有意放缓了执行法令的时间,暗中保护一些僧侣逃脱性命,并收藏了一些经文和佛像。太子拓跋晃与拓跋焘在宗教问题上认识的差异成为几年后的宫廷变乱的诱因之一。

经过拓跋焘的灭佛,北方地区佛教势力一时陷于衰落,直到拓跋焘死后,继位的文成帝拓跋濬颁布了复佛法诏,才得以复苏并发展。

碑刻之狱

崔浩历仕魏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焘三朝,无论是平定北方、西域诸国还是对南朝作战,崔浩的谋策都对大魏军队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后崔浩官至司徒。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善于谋略的大家,却不善自谋。他自己笃信道教,就讽喻魏太武帝灭佛。拓跋焘言听计从,寻个机会在全国大杀和尚,毁灭佛寺。而当时后魏上至太子、公卿,下至庶民百姓,信佛的人不计其数,崔浩此举得罪了一大批鲜卑贵族。加之崔浩主修国史时,又直书其原,不避忌讳,内容涉及大魏王朝先辈许多同族杀戮、荒暴*乱的史实。文人喜功,崔浩又把国史铭刻于石碑上,费银三百万,方一百三十步,想使内容万代流传。

崔浩

鲜卑贵族、诸王以及嫉恨崔浩的群臣纷纷上言,惹得拓跋焘怒不可遏,这位还未完全开化的胡人武夫,他不仅尽诛崔浩全族,又族诛与崔浩有姻亲关系的范阳卢氏,河东柳氏以及太原郭氏。由于燕赵汉人的几个大族遭受沉重打击,魏朝一直欣欣向荣的制度性汉化蒙上了一层阴影。《魏书》评价:崔浩才艺通博,究览天人,政事筹策,时莫之二,此其所以自比于子房也。属太宗为政之秋,值世祖经营之日,言听计从,宁廓区夏。遇既隆也,勤亦茂哉。谋虽盖世,威未震主。末途邂逅,遂不自全。岂鸟尽弓藏,民恶其上?将器盈必概,阴害贻祸?何斯人而遭斯酷,悲夫!

后世研究魏史的专家,无不对崔浩被诛一事深加推究,以为此事件是魏朝上层统治阶级内部“胡汉矛盾和斗争的结果”。

确实,崔浩掌权后,“齐整人伦,分明姓族”,提高了汉人高门的地位,从某种程度上抑制了鲜卑勋贵的跋扈。但是,从本质上讲,崔浩的所有行动皆是服务于魏朝皇权统治,只是在后期因一直受世祖宠信而“得意忘形”,最终竟敢于和太子争任官员,“校胜其上”,完全忘掉了道家“明哲保身”、“功成身退”的宗旨。虽有如许“闪失”,笔者认为,拓跋焘也不是一直深思熟虑地想杀掉作为“汉族”的崔浩。一向以来认为世祖杀崔浩是鲜卑贵族报复汉族的种族矛盾的暴发的看法是化简为繁,小题大做。

世祖晚年,征伐四克,已经感觉自己就是万能的天下大帝。加上多年酗酒成性,以及中年男人的性情喜怒无常,想杀谁就杀谁,想把谁族诛就把谁族诛,真是处于丧心病狂的状态。崔浩倒霉,正撞上有人告他修国史“暴扬国恶”,一怒之下,魏太武帝便率意作出如此残暴、令人发指之举。

南击刘宋

神麚三年(430年),大宋皇帝刘义隆北伐,魏朝将士王慧龙、韩延之、司马休之等人率军顽强抵抗,反击宋军,宋军无力抵抗,后魏先后攻克金墉、洛阳、虎牢、滑台等地。此为后魏南朝第二次大战(第一次为423年魏明元帝拓跋嗣同南朝刘宋的大战)。

影视剧中的拓跋焘

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春,拓跋焘率大军南征刘宋。魏军长驱直入,直达悬瓠(今河南汝南)城下。魏军遭到了刘宋汝南太守陈宪的顽强阻击,被迫撤军。

南朝刘宋经过元嘉之治后,国力昌盛,刘义隆幻想”封狼居胥“,于是在元嘉二十七年(450年)秋,不顾群臣反对,再次下诏北伐,拓跋焘亲率大军抵抗。刘宋前期战略失误,丧失主动权。魏军在拓跋焘的指挥下,攻占东平(今山东东平)、邹城(今山东邹县),后来,魏军兵分四路南下,攻宋悬瓠城(河南上蔡县东),宋将陈宪坚守苦战,魏军死伤甚重,败退,绕过悬瓠;后攻彭城,刘宋徐州刺史刘骏(宋文帝子)决心坚守,魏军攻城又不克,绕过彭城,率军南行;后攻盱眙城(江苏盱眙县)又不克,又率军绕过盱眙,南行直到瓜步(江苏六合县境),声言要渡长江。宋沿江戒严,每户都得出丁男来服役,王公大臣家子弟也不能免。魏兵缺粮,前面有大江,后面有宋兵坚守城镇,只好退走。魏太武帝攻盱眙,向宋守将臧质求酒,臧质给他一罐便尿。魏太武帝受辱,大怒,全力攻城三十日,魏兵尸体高与城平,仍不能攻入,又只好忍辱退走。[8]

魏军为了泄愤,撤退时经过宋朝江北六州,遇房便烧,所过之地,化为灰烬,淮南一带,几乎成了无人区。“自是道里萧条,元嘉之政衰矣”。南方“元嘉之治”的盛世局面一去不复返并随后日益衰落,而北方也因为损失了大量的士兵马匹,《资治通鉴》载当时北魏“士马死伤过半,国人并尤之”,好多年无法发动大规模的战争。

遇弑而死

拓跋焘晚年脾气暴躁,诛戮过多。而他却又常常在杀完人之后后悔莫及。由于刑罚严酷,国内曾经几度政治混乱。后又在中常侍宗爱的煽动下,他又逼死了太子拓跋晃,正平二年二月初五日[9] (452年3月11日),太武帝被宗爱密谋杀害,享年45岁,在位29年。不久群臣为其上庙号世祖,谥曰太武皇帝。葬于云中金陵。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hMqaqTz7kGlnOfj8JIehj99Ug9mKwaDAsfGBvsfY9-QBRvDmq2V1NomX9nuTbAOs7uGab0tgfFrEP_KAo06fw4SQTRiP-aQLNYLbJ77d3ry0sQ8lKvJf1LsyFy4y1GswgrQ1zMfpai2R79XKWK9Ii23Jv2VR5Vf1k1-ym7RsKUWsK4yzStKH07d5zctSHk8VsxZalhnXeHXeACMYgxR-KK#1_1

一、你是天底下最美丽的蝴蝶,让我惊艳的七彩,是一个难得的神奇,带着我的关切,带着我的倔强,从容的飞。你是天底下最痴情的蝴蝶,在柔柔的春风中,轻轻的低吟,带上我对你的挚爱,飞越迷雾,最后总有一片光彩。

二、漆黑的夜,早早的归于平静,我对你有了强烈的思念,书一纸情缘,只为爱你;摇一叶轻舟,我在等待你的上岸;走一世的春秋,只为把你深深的呼唤,牵绊的爱情,有的是心动的美丽。

三、轻轻的,轻轻的,闭上我的眼睛,依然能够屏听到你的呼吸,含情脉脉的样子,给了我一生的传奇。富有神韵的气息,为你着迷,让我深深的爱上你,还让我爱上这个有你的城市。不知是何年,我对这座城市,情有独钟;不知是何月的哪一天,我爱上了这个城市里的你。

四、在今夜我不会关心谁,只会想你。用尽今夜时间去想你,去回忆你,你也无须欢喜,因为这是最后一次想你。

五、当整座城市都静下来的时候,我知道又是我一个人独自呆到了深夜。习惯了,习惯了孤独,习惯了,习惯了一个人的深夜。是的,我的世界一直都只是我一个人。告别了欢乐,剩下了凄苦,一个流浪久了的穷孩子。

六、终究还是要散场的,想留也留不住,都随它吧!都离去吧!我一个人也很好。

七、无意中看到你的名字,我好心疼,疼我不知道该怎么去联系你。如若有一天,连你的名字都想不起了,那我该如何去忆起这段情。

八、总是兑现不了爱情的承诺,轻易的走出我的世界,去选择孤独的生活,曾经山盟海誓的诺言,一去,再也不返。你犯下的错,绝对不可原谅,一味的寻求解脱,失去了,你崇高的灵魂。

九、如果你放不下那个错的人,那么你也就永远找不到那个对的人。

十、多少次沉浸在想你的深夜,那丝丝的哀愁,化成了遥遥的相思,划过了遥远的天际;多少次依偎在爱你的怀抱,接过你浓浓的情意,带着你炽热的心,潇洒的爱一回;多少次点燃了躁动的情绪,痴狂的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只在今生,爱你一人,我和你永远不分离。

十一、爱若错过,便剩虚无。

十二、如果非要把爱情当做游戏去玩的话。我想我不愿去玩这场游戏。

十三、徘徊在熟悉的那条街,依然有你熟悉的关怀,找到了你,就找到了我一生中牵绊的所依,牵绊的美丽。我依旧爱你,即便是再给我一次爱的机会,我依然会给你一个山盟海誓的承诺。是爱的抉择,让我再次回到了爱你的原点,今生的相遇,就是一个奇迹,我不会轻言放弃爱情的玄妙,还有这牵绊的美丽。

十四、得为理想奋斗了,得为以后想一想了,现在潇洒又算得了什么呢所以,所谓的情爱暂且放一旁。所以,得原谅自己,一个一直不懂爱的人。也因为我是个穷人,不奋斗,爱不可能长久。

十五、任你孤独的走一程,缺少了我的相依相随,你终究走不出一个美丽的爱情,我的相伴对于你来说,至关重要;任你消失在街头,心痛了,还要坚持一如既往的走下去,一步一步仅有的一丝哀愁,糜烂的伤口,换不来你的青春,让时间慢慢的去愈合你的伤口,我要给你一个完整的自由。

十六、有一种爱叫美丽,有一种爱叫刻骨铭心,有一种爱叫缘分,有一种爱叫地老天荒,有一种爱叫幸福,有一种爱叫海枯石烂,有一种爱叫宽容,有一种爱就叫一辈子,爱是你我一辈子的幸福,爱更是你我一辈子的拉手。

年少不过一场梦,得拼得闯得奋斗

1、年少不过一场梦,得拼得闯得奋斗。

2、我的女人你可千万别碰,别惦记,脾气这玩意儿,不好控制。

3、十六岁的花季,十七岁的雨季,十八岁的天空,十九岁的人生,二十岁的社会,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4、愿意陪你吃饭的人,酸甜苦辣都能吃,愿意陪你睡觉的人,上车上炕都能睡。

5、别低头,皇冠会掉,别流泪,坏人会笑。

6、姑娘,靠近我之前你要想的明明白白,现在的我一无所有。

7、我穷、我丑、我矮,我没权、没势、没钱,但是我没逼着你认识我呀。

8、今年我给自己定了三个目标,第一:买个100万的车,第二:买一套500万的房子,第三:找一个愿意借给我600万的人。

9、哥是芭蕾欧莱雅,你值得拥有。

10、过去的事你可以不忘记,但一定得放下。

11、所有迷茫的朋友,不要攀,不要比,只要好好爱自己。

12、单身的朋友,努力谈恋爱,谈到世界充满爱。

13、爱情甜蜜,幸福永无,多大事咱也不能劈腿!

14、不要因为没有掌声放弃自己的梦想,加油!

15、哥们,你一定遇到过这样一个女孩,你开始包容着她、让着她、哄着她、努力的让她高兴起来,做她的逗逼,你开始为了她抱着手机时不时看上它一眼,后来,哥们,你累了,你不管她了,你放她一个人难过,等她好了以后在跑回来找你,在后来,你烦了,你开始对她发脾气,你开始在她哭闹的时候不理不睬,你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是她一点一点把你变成这样的,其实你错了哥们,你好好想想,她刚开始跟你在一起的时候,她是不是每天都是笑脸,刚开始跟你在一起的时候,她是不是从来都不哭不闹,刚开始和你在一起的时候,她是不是像个幸福的小女孩一样,幼稚、可爱!哥们,当你觉得你很压抑,你感觉和她在一起的时候你很累,当你狠狠骂她的时候,也许你忘了,你忘了你开始有多么想得到她,你忘了你开始有多么多么的想和她上床,你忘了你开始是他妈的那么爱她,哥们,你错了!你好好想想,曾经,你放弃了多少玩游戏的时间陪着她唠嗑,现在还剩多少哥们,你曾经把她捧在手心里,每天给她发无数条短信、微信、QQ,现在还剩多少哥们,你曾经一天不见她你就会想她,你会无时无刻的想着她,现在还剩多少哥们,你知道吗,她只是希望你能多给她一些安全感。哥们,你知道吗她每次都希望你能哄她,而你给她的是绝望!哥们,你知道吗在你觉得她变了,变的你无法接受的同时,她也觉得你变了,但是她接受了,你却受不了。哥们,她可给了你太多太多的包容,她给了你太多太多的爱,她给了你那么那么多的期望,那么那么多的信任,你不能伤害她,你得让她幸福,你得不管让她走到哪都可以骄傲的提起你,你要让她心甘情愿的在不久的将来买菜、做饭、给你洗衣服、给你带孩子,这叫忠诚。

16、善良的姑娘,我想她一定有好多喜欢的东西想送给你,她一定有意义的事想跟你一起做,她一定有很多想去的地方想陪着你一起去,她一定有很多很多的梦想想带着你一起闯。我想,她一定会想把所有的爱,全部给你。

17、现实的姑娘,你可曾想过,简简单单陪着一个爱你的男人奋斗的过程,你确定你现在坐的宾利副驾驶就永远属于你吗你确定你背着的名牌包包永远都不会落款吗你确定高档的西餐厅吃完了不会拉肚子吗一千平米的房子你睡的只是一张床,不是吗人呐,总是会老的,你确定陪你到老的是曾经开着宾利带你装逼带你飞的他吗

18、如果有一天,你开始后悔放弃我,请记得,我从来没有想过,用离开的方式教会你如何珍惜。

19、你要化过很多浓妆,才会欣赏素颜的清晰,你要喝过很多的碳酸饮料,才会回归白水的平淡健康,你要穿很久的高根,才能回想起平板鞋曾代表的青春,你要习惯城市的喧嚣,才会依赖田园的安静,你要错过很多爱你的人,才会在某一时的某一刻知道原来的那个他其实挺好。

20、还记得你最初的梦想吗还记得你那颗炽热的心吗永远都不要因为走的太远就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去,永远都不要因为没有掌声就放弃了我们的梦想,因为没有炫耀的资本我步步脚踏实地,因为无法预知未来我紧紧把握现在,别让挫折带走你的微笑和你那最初的梦想,别让失败带走你的斗志和你那最初的倔犟。

爱而不得最心酸,得而不终是为伤

1、存心过度摆荡,在别离意味郁浓的午后,一而再的划伤视线。

2、生活很重,这里却轻得可以任意掏空,只剩下一个观念,图画里的简单一笔。

3、浮云、泪水,思念的尽头,就算努力是否也有一天会坠落 。

4、大雨带走了我的屋顶,临走前你种下几把伞,昨晚路上有许多走样的石头。

5、在我不需要光明的时候,就让黑暗来的更猛烈些吧,不要让我在夜里还用棉被蒙上眼睛。

6、当你决定接纳尘埃,石头的胸膛将不再流血,所有的力气将回归大地。

7、踏一小步,渺渺践过清风,将倦星摘到我心中。

8、一直找寻完整的体型,什么样的口舌配上什么样的脸。

9、一早醒来,脸紧贴着玻璃窗,见一只章鱼向我道声早安 。

10、只是带走看见的事物,日久而非一见钟情。

11、反一反手就看见自己,摊开手就掂掂世界,在日头升起时工作,日入而息 。

12、当我们开始牙牙学语时,其实是没有什么异象或伪装的,也就无所谓原罪。

13、踏出家门,如风筝飞上飞下、越飞越远,回头,早已改变 。

14、直到此时此刻,风还在我的嘴边等待。

15、惯于去掉连接词,不是不着意我们的关联。qq发表伤感心情说说大全

16、南方的鸭子会先测得春天的水温,流年的傻瓜相机,摄取傻瓜过日子匆匆的形色。

17、那群清晨还圈养着的云,放生几支衰老的风筝在饥饿的天空里。

18、搬开石头,在阴影的地方倒下一杯牛奶,默数一分钟,看一只乌鸦筑巢的样子 。

19、收拾昏迷的,行李寂静得像是大卫。

20、失去了太阳指引的光明,谁坠入了地火焚烧的深坑,撕声厉吼的悲鸣,万缕情丝缠绕在情绪的沸腾。

21、一些时间的疤痕,寻找自己专属的位子,躲藏而不得不逼迫你,长成陌生人的样子。

22、沉默又沉默的身影,聆听细细又细细的低喃,像卧倒的士兵那样,烙印嘴边的领土。

23、这一片悠悠孤寂,是无心挤出来的,中间虽有点暧昧 。

24、将叶子背面的蛹捧在手中,轻轻地往下施压,直到自己学会了飞。

25、最初的样子,多了些压力,天真不再、热情不再。

26、飞翔的你们,有没有看到最真实的夜晚,邂逅最隐蔽的谎言。

27、戴上一副墨镜,意图埋藏眼神,于是穿梭在人群中,看到事物全都笼罩在阴霾之下。

28、不老的誓言,是心窗恒悬的北斗星,闪亮着那片漆黑,却在那片漆黑中。

29、当鸟高过山岭的暮色,它会看见穿过一粒尘埃而辽阔的光。

30、年初至年末的短暂,仿佛一如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

一个人的心态决定着生活的黑暗与光明,生活中的烦恼和困惑历练一个人的理解和包容,人生不是被自己的视野所局限,更不是被烦恼牵引,活成一场任性的崩溃,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主宰,看得开放得下,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人生需要承担一种向前的责任,所以更需要突破那些没有意义的妄自菲薄。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相关的感悟句子

通常见识越少越爱反驳别人到底什么是人与人之间是否都反省过自己每天累了困了抱着枕头喝口温水,手放到肚子上十指相互搭着想想自己今天怎么样做的好不好欠缺了什么需要改进什么,没有什么是一天可以改变的需要的只是循序渐进的舍去昨日的好与坏把握明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自私自利人人憎大公无私人人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但凡一家营业单位氛围不好,业绩低迷士气低落,想都不用想,一定是新增出了问题。特别是主管直增,如何解决?第一提要求,第二明确绩效考核,第三活动支持!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扫黄是一件最无危险而又能大饱眼福的东东,放一两只马也许还有长期福利,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随便翻开一本历史小说,里面的历史事件的神机妙算运筹帷幄人物情节的风云变幻复杂深刻和言情小说比起来,言情的都小儿科了,怪不得好多人不爱看言情小说,我也换换书,先看看历史小说,体会一下信信的深刻,再看回我热爱的言情。半亩方塘一丈清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得有新意

20xx年5月23日,我个人向彬县西坡乡郭家庄希望小学赠送二十五套标准课桌椅。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更有天道不曾负善人的千古箴言!感恩生活与社会,也感谢彬县宣传部、共青团彬县县委、学区与镇领导给予我这样的为社会服务为孩子们付出机会!行善积德、付出收获快乐与成长!

朱熹在此写下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今日一见真当是活源灵地。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再渺小的生命,也映照这大千世界,再渺小的一汪清泉,也映照这千江有水千江月。旅途路上,万里无云万里天。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去旅行,去经历一段段本色风景,去感受一程程山水之间。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生命是什么,在于你如何选择、如何发现、如何塑造和如何传递;在于你安的什么心,走的什么路,说的什么话,传递的什么力量。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韭菜长势喜人

十一

一个大气的人,愁苦的阴云从来不会飘浮在他的天空,而欢喜的花儿却会常年盛开在他明亮的心田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大气就是喜神,自然常聚幸福,大气就是活水,滋润百花盛开。

十二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治源活水来!还明港碧水青山,明港污水处理厂的同志们不畏酷暑,在恶劣的环境里辛勤劳作,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赞美!

十三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春江水暖鸭先知

来杯波尔多液冷静一下?

十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大盘源头无活水,分流暗沟众多。

管理者黄鹤楼上看翻船,公子王孙把扇摇。

涨,散户苦,跌,散户苦。

十五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人生宛如江河,想要流淌得更久远更辽阔,就必须让源头和上游更加得丰盈!

十六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人也是一样,要想保持思维清晰、思想开阔,就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积蓄新的力量

十七

十八

有些事情本身或许就是错误,于是想着法子迂回逃避,试了很多办法依旧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对抗很累,改变他人很难,于是我们总是委曲求全地改变着自己,往往又因为太在意而显得矫情。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十九

朱子有一首诗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一种绝美的境界。你姑且闭目一思索,把这幅图画印在脑里,然后假想这半亩方塘便是你自己的心,你看这首诗比拟人生苦乐多么惬当!一般人的生活干燥,只是因为他们的半亩方塘中没有天光云影,没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便是领略得的趣味。

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

二十

高速公路边上有个四四方方的大池子,想起小时候背朱熹的那首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小时候,觉得这首诗,写的特别特别特别超级无敌好。天天拿本抄这首。现在想起这段童年黑历史,真想回到过去狠狠扇自己两巴掌。

相关阅读: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赏析

从题目看,这两首诗是谈观书体会的,意在讲道理,发议论。弄不好,很可能写成语录讲义之押韵者。但作者写的却是诗,因为是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捕捉了形象,让形象本身来说话。

第一首诗是抒发读书体会的哲理诗,描绘事物本身感性的形象时,又蕴涵了理性的东西。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半亩的方塘不算大,只有半亩地的一个方方的池塘,但它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澄澈明净,一鉴的鉴,就是镜,照人的镜子,镜和鉴是一个意思。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那样打开了。半亩方塘虽然不算大,但它却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澄澈明净,天光云影都被它反映出来了。闪耀浮动,情态毕见。作为一种景物的描写,这也可以说是写得十分生动的。这两句展现的形象本身就能给人以美感,能使人心情澄净,心胸开阔。这一种感性的形象本身,它还蕴涵着一种理性的东西。很明显的一点是,半亩方塘里边的水很深、很清,所以它能够反映天光云影;反之,如果很浅、很污浊,它就不能反映,或者是不能准确地反映。

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作进一步的挖掘,写出了颇有哲理的三、四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问渠的渠,不是一渠水的渠,它相当于它的意思,这里是指方塘。问渠就是问它。在这个地方它指代的是方塘。诗人并没有说方塘有多深,第三句诗里边突出了一个清字,清就已经包含了深。因为塘水如果没有一定的深度的话,即使很清也反映不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情态。诗人抓住了塘水深而且清,就能反映天光云影的特点。但是到此诗人并没有结束,他进一步地提出了一个问题。问那个方塘那得清如许?问它为什么这么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来。而这个问题孤立地看这个方塘的本身没有法子来回答。诗人于是放开了眼界,从远处看,终于,他看到了方塘的源头,找到了答案。就因为方塘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给它输送了活水。这个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的不断输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而且清。清得不仅能反映出天光云影,而且能反映出天光和云影共徘徊这么一种细致的情态。这就是这一首小诗所展现的形象和它的思想意义。

第二首诗也是借助形象说理的诗。它以泛舟为例,让读者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其中的蒙冲也写作艨艟。因为昨夜下了大雨,江边春水,万溪千流,滚滚滔滔,汇入大江,所以本来搁浅的蒙冲巨舰,就如羽毛般那浮了起来。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说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此时春水猛涨,巨舰却自由自在地飘行在水流中。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所蕴含的客观意义是强调艺术灵感的勃发,足以使得艺术创作流畅自如;也可以理解为创作艺术要基本功夫到家,则熟能生巧,驾驭自如。这首诗很可能是作者苦思某个问题,经过学习忽然有了心得后写下来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0511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3
下一篇2023-10-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