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谈及“梁山好汉”这一团体,多数人首先想到的便是那首《好汉歌》,那歌中一句“路见不平一声吼……你有我有全都有”似乎就是对梁山好汉最好的概括,胸怀正义惩奸除恶,另外还十分讲义气,其实读过原著的朋友就知道,书中的梁山之上是鱼龙混杂,惩恶扬善讲义气的好汉固然存在,但绝不是全身,甚至可以说绝大多数的“好汉”其实都不过是徒有虚名的恶人罢了。
第三名:李俊、童威、童猛
无论是对是错,既然选择了上梁山,所有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就应该有一个共同的愿景,若是有人有了二心,那么共同愿景自然就很难实现,也许正因为如此,梁山好汉们最后的结局才会是悲剧,那么有人存有二心吗?答案是肯定的,至少李俊、童威、童猛这三人就给自己留了退路。
当一个团队齐心协力做一件事时,有人有了备选方案,他自然就很难全力以赴,李俊等三人就是这种情况,他们在征方腊一役时在太湖邂逅了太湖四杰,也就是费保等人,这场意外让原本只是执行任务的李俊等人有了另一条出路,那就是何费保等人出海共谋大业。
有人会说“李俊虽是答应了费保,却依旧完成了征方腊一役”,其实这话不对,当李俊有了退路,他自然也就会有所保留,而且书中有几次执行任务,童威、童猛都在场的情况下,居然有其他好汉淹死了,若他们有必死的觉悟,应该会去搭救兄弟才是,可见此时的他们已经想着如何功成身退,继续征方腊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最终他们是选择脱离了梁山,李俊还成了暹罗国之主。
第二名:宋江
作为梁山的老大哥,宋江要调和梁山各个派系之间的矛盾,这的确并非易事,他“孝义黑三郎”的名号的确是在这件事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当梁山之主是没有任何争议的,不过要说宋江是一心一意为了兄弟们能够有一个光明的前途,那倒也未必,他从始至终都是自私的。
宋江从来没有真正想要反过朝廷,这一观点与绝大多数好汉是不一致的,但多数人还是选择了随大流,继续跟着宋江混,仿佛选择招安是一个正确的决定,然而直到书末,宋江暴露了自己的真面目,就在对付李逵这件事上。
李逵知道宋江被赐毒酒之后是有了反心,想要替宋江报仇,此时此刻的他仍不知道自己只不过是这位老大哥心中的一个棋子而已,宋江毒死李逵,给出的理由是不能污了自己的忠义之名,李逵只是个缩影,其实所有牺牲的好汉都不过是宋江的棋子,都是为了保全他忠义之名的棋子而已,宋江也是自私的。
第一名:阮小七
还有谁能比宋江更自私呢?宋江至少还有几分头脑,若要在自私这件事上胜过宋江,那人还得多几分愚蠢,他就是“活阎罗”阮小七了。
从书中情节来看,阮氏三雄虽是二、五、七,但似乎也就只有三兄弟,并不存在阮小一、阮小三、阮小四、阮小六,所以阮小七到了征方腊之后就已经是阮家的独苗了,他的命是阮小二和阮小五保住的,留下他的意思就是让他照顾老母亲,然而他做的一件荒唐事却是差点让自己没了命。
征方腊后,阮小七是穿起了方腊的龙袍玩耍,后来是被告发到皇帝那儿,他做出此举,就算是被杀头,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若他死了,老母亲谁来照顾?他可想过这一层关系?除了对于母亲不负责之外,对于梁山的兄弟也是不负责,他的行为代表的是整个梁山团体的形象,他穿龙袍,岂不是意味着梁山好汉有反心?若皇帝要追究,梁山兄弟所有的努力就都白费了,由此可见阮小七不仅自私,而且愚蠢。
纵观《水浒传》全书,最自私的好汉莫过于这五人了。
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白蛇传》、《孟姜女》、《牛郎与织女》并称中国古代四大传说。其中,梁祝传说是我国最具辐射力的口头传承艺术,也是惟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梁祝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四百六十多年,可谓中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有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之称。 这一个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多少年以来就流传在上虞的曹娥江畔、流传在俊美的龙山脚下。 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之女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杭州访师求学。祝员外拒绝了女儿的请求,祝英台求学心切,伪装卖卜者,对祝员外说:"按卦而断,还是让令爱出门的好。"祝父见女儿乔扮男装,一无破绽,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强应允。英台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学。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学的会稽(今绍兴)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不一日,二人来到杭州城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祝父思女,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家住鄮城(今鄞县)的太守之子马又才。美满姻缘,已成沧影。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后梁山伯被朝廷沼为鄞县(今奉化县)令。然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遗命葬鄮城九龙墟。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两个人,有资料这样记载:梁是明代人,祝是南北朝人,两者相隔千年。祝本是侠女,劫富济贫,曾三去马太守家盗银,最后中马之子马文才埋伏死于乱刀之下。百姓将其厚葬并在坟前立碑,正面刻“祝英台女侠之墓”,背面详记其事。年久,该碑下沉于地下。梁为浙江宁波府银县县官,清正廉洁,中年丧妻,无子,死后入葬时刨出祝之墓碑,众惋惜之余又不忍拆除祝墓,可是,为梁择地而葬又似不妥,故合葬,立碑,黑者为梁,红者为祝 目前有关梁祝的主要考古发现和史料记载: (1)据魏晋史学家考证,“梁祝”故事发源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马乡镇,故里遗址现有梁祝墓、梁庄、祝庄、马庄、红罗山书院、鸳鸯池、十八里相送故道、曹桥(草桥)及梁祝师父葬地邹佟墓等。 (2)在古邹邑西邻微山湖北岸的马坡村,有一立于明代正德年间的墓碑,墓碑历经淤积长期深埋,直到1995年才被发掘出来。这是全国现有九处梁祝墓中,惟一的一块墓碑,全文843个字,与神话传说戏曲截然不同,不仅载明了二人合葬的地方,还点明了地方官员指令二人合葬的原因。根据碑文记载得知,作为独生女的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到邹城峄山求学读书,自九曲村过吴桥东遇梁山伯,二人偕同,峄山授业,昼则同窗,夜则同寝,三年衣不解,可谓笃信好学者。一日英台思乡回家,山伯得知真相,往其门拜访,别后不一载,疾终于家,葬于吴桥东(据邹县志载此桥在明隆庆年间被淹没),英台眼见马家迎亲将至,苦思山伯,情深意切,遂舍身取义,悲伤而死,乡党士夫谓其令节,从葬山伯之墓。 根据碑文记载和实地考察,传说中的梁祝故事原地为济宁市。其理由是:在时间上马坡石碑是记录梁祝故事最早的。不要说该碑根据外纪所记,即便是立于正德十一年,也大大早于晚清时期的《宁波府志》、《宜兴志》;从地理方位来看符合实际,梁祝合葬墓位于马坡村西南,距北面祝英台所在的九曲村约三公里,而距东南梁山伯所在的薄梁村约十公里,如果祝英台到峄山求学过吴桥与山伯相遇是合情合理的。 (3)江苏宜兴的梁祝文化研究者长路晓农则认为,从历史记载看,梁祝故事的文字记载最早在宜兴。江苏学术界、史志界、旅游界的多位专家认为:从宋咸淳《毗陵志》至明代冯梦龙的传奇小说中,都有大量文字及其他证据显示,梁山伯和祝英台系宜兴人氏。 (4)梁祝文化研究专家、宁波市鄞州区文联主席麻承照说,根据他对《鄞州县志》的研究,梁山伯应是鄞州人,祝英台应是上虞人。 (5)其实,“梁祝”的故事在宁波与汝南有着不同的版本。汝南传说:在晋代,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3年,却未能看出祝英台是女儿身,后来祝英台被许配马家。梁山伯求婚不成,一病不起,临死前,要求家人把自己葬在祝英台婚轿经过的路边,让自己看到祝英台出嫁,祝英台得知后,身穿孝服出嫁,轿子经过梁山伯坟时,下轿拜祭撞死在柳树前。宁波传说:梁山伯是晋代鄞州县令,是个清廉的好官,由于得罪了权贵,被残害致死,老百姓为他修了一座大墓。而祝英台是明代来自上虞的侠女,劫富济贫,后来被权贵杀害。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他们,就把两个人合葬在一起,结“阴婚”。两个传说分别在两地找到了考古证据。在汝南县,至今留有梁山伯与祝英台墓,分列于马庄乡古官道两侧,出土的墓墙证明两座均为晋代墓。梁山伯与祝英台并没有订婚,二人不可能合葬,这种分葬墓符合当时的风俗习惯。而在宁波,至今留有梁祝二人合葬墓。 (6)梁祝传说产生于晋朝。现存最早的文字材料是初唐梁载言所撰的《十道四蕃志》。到了晚唐,张读所撰的《宣室志》作了文学性渲染,可见其大致轮廓:“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山伯,字处仁。祝先归。二年,山伯访友,方知其女子,怅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马氏子矣。山伯后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祝适马氏,舟过墓所,风涛不能进,问知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忽逢裂陷,祝氏遂并葬焉。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曰义妇冢。” (7)现存较早、也较完整的是宋代明州(今宁波)知府李茂诚的《义忠王庙记》,文中说梁山伯生于公元352年农历三月初一,死于373年农历八月十六,终年21岁,未曾婚配;祝英台出嫁在374年暮春;梁山伯庙(又名“义忠王庙”)修建于397年。如记载可靠,“梁祝传说”当产生在公元374年至397年这20多年内,完全形成则在宋代到清末。此后比较重要的文献记载,还有明代冯梦龙的《李秀卿义结黄贞女》,清代邵金彪的《祝英台小传》,后者出现了化蝶的结局。 (8)1997年7月,宁波的梁山伯庙出土一座晋代墓葬,墓的位置、规格和随葬器物与志书记载的梁山伯鄞县县令身份和埋葬地相吻合,被认为是可信的实物资料。 (9)20世纪50年代,著名作家张恨水在创作长篇小说《梁山伯与祝英台》时,曾根据民间传说,考证出10处起源地:浙江宁波、江苏宜兴、山东曲阜、甘肃清水、安徽舒城、河北河间、山东嘉祥、江苏江都、山西蒲州、江苏苏州。 (10)有关梁祝的古迹,目前已发现17处包括读书处6个,坟墓10处,庙1座。专家普遍认为,梁祝读书处是受梁祝传说的影响后形成的,不能反证其源头。
世人皆知那《水浒传》中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总计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他们在那水泊梁山共聚大义,打着“替天行道”的大旗称雄一方,后来是被大宋朝廷招安,替大宋征讨了辽国、田虎、王庆、方腊势力,被后世之人尊为英雄般的人物,这是整部《水浒传》故事的梗概,当然,你可能还听说过“武松打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武松单臂擒方腊”的典故,他们也是书中最出彩的几位好汉,但你若是读过原著的话就会知道“武松单臂擒方腊”这事在原著中根本不存在,不过是地方戏曲对《水浒传》故事进行的改编版本罢了,所以读没读过原著所了解的《水浒传》其实是大不相同的。
(武松、鲁智深剧照)
《水浒传》中的绿林好汉符合哪几个条件?首先得要有一定的武艺,否则江湖险恶,手无缚鸡之力的人自然是难以生存;其次是要乐于惩奸除恶,落草不是放纵自己的借口,而是为了谋生不得已做出的决定,善心不可变;最后是要讲义气,人在江湖独木难支,没有义气便没有兄弟,似乎这三点就是大部分读者对于“好汉”二字的理解,对吗?然而原著中却有不少好汉是不符合这三个条件的。
谈到武艺,吴用、安道全一类的角色是几乎没有什么武艺的,但他们能够在其他方面给梁山提供辅助作用,也就混上了梁山;谈到惩奸除恶,那梁山上至少有一半人不符合这个条件,比如鲍旭、樊瑞、邓飞等一众早早落草的好汉,干的可都是打家劫舍的恶事,又如王英、周通、董平,强占民女自然也算不上惩奸除恶了,说他们就是恶人也不为过;最后谈到义气,白胜出卖晁盖等人,汤隆连表哥徐宁都能卖,更不用说王英为了清风寨知寨的媳妇与燕顺拼命了,可见原著中的“好汉”是与多数人心中的好汉形象不太匹配的。
换言之,这样一帮来自五湖四海,背景各不相同,又曾经都劣迹斑斑的贼人聚在一起,几碗酒下肚,叫宋江几声“哥哥”,难道这样就真能成过命的铁哥们了?这样的想法未免过于天真了,书中的水泊梁山也远没有读者想象的那般同气连枝,甚至在菊花大会上还差点为了是否招安而闹得不愉快,鲁智深、武松更是直言不如散伙,当然,宋江是借惩罚李逵把这事压了下来。
可以说宋江这个人是能够起到一个很好的调剂作用的,他能够将这些身份背景不同的人聚在一起是他的实力,但他却没有设定好一个目标,梁山缺乏一个共同愿景,招安自然算不上是共同愿景,宋江等人被鸟尽弓藏的命运也证明了这一点,所以早有那么几位好汉没打算为宋江卖命,他们都得了最好的结局,而他们又可以被分为两个小团体。
(童威剧照)
第一组是以李俊为首的揭阳岭小团体,李俊、童威、童猛三人,李俊等人不能说没有为梁山出力,但要说他们为宋江卖命?那还真谈不上,原著第一百一十三回中李俊等人在邂逅了太湖四杰后其实已经心生去意,并与对方结拜,约定好一起出海。
(李俊剧照)
试问征方腊一役都还没打完,此时他们却与费保这帮外人结义,这算不算是背叛了宋江呢?而在征方腊结束后,他们也履行承诺,与费保等人出海,后来李俊更是当上暹罗国之主,童威、童猛自然也是荣华富贵享之不尽,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在接触费保等人之后,李俊、童威、童猛早已无心替宋江卖命,心早飘到海外去了。
第二组则是以孙立为首的孙家兄弟以及顾大嫂、乐和,梁山上有不少好汉都是举家一起上的梁山,比如宋江就带着弟弟宋清和父亲宋太公一起上山,又如张青、孙二娘夫妇、张横和张顺兄弟等,可以说这类家人一同上山的几乎都或多或少会牺牲其中的一到两位,甚至是全灭,比如张顺兄弟就都死了。
(孙立剧照)
而从人性的角度来看,有家人就有牵绊,自然也就不会像那些亡命之徒那般卖命,孙立、孙新、顾大嫂、乐和要说对宋江没有保留那是不可能的,原著中也只有这个家族的成员全部活到了最后,尤其是那乐和还混成了京官,至于解珍、解宝,那俩只是顾大嫂远房亲戚,自然不算入其中。
可以说李俊团队和孙立团队这七位好汉才是最聪明的,没有必要为了一个缺乏远见的宋江卖命,也没有必要为了一帮亡命之徒而牺牲自己,两个小团体能够混到最后还都得了最好的结局,这即是智慧的体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