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邂逅的意思是
词语解释 英文 encounter 读音 xiè hòu 出处 出自《诗经·国风·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释义 主要是指偶然的、不期而遇的。 “邂逅”有二层意义,其探源如下: (1)不期而遇。王安石《诸葛武侯》诗:“邂逅得所从,幅巾起南阳,崎岖巴、汉间,屡以弱攻强。”。也指不期而会的人,《诗·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邂逅。” (2)犹一旦、偶然。《后汉书·杜根传》:“邂逅发露,祸及知亲。”,《三国志·魏志·管宁传》裵松之注引《先贤行状》:“国中有盗牛者,牛主得之,盗者曰:‘我邂逅迷惑;从今以后,将为改过。” 基本解释 [meet(a relative,friend,etc)unexpectedly;meet by chance;run into ]不期而遇 今夕何夕,见此邂逅。——《诗·唐风·绸缪》 邂逅发露,祸及知亲。——《后汉书·杜根传》 邂逅迷惑。——《三国志·管宁传》 详细解释 1 亦作“ 邂遘 ”。亦作“ 邂觏 ”。1不期而遇。 《诗·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毛 传:“邂逅,不期而会。” 陆德明 释文:“遘,本亦作逅。” 南朝 宋 鲍照 《赠傅都曹别》诗:“邂逅两相亲,缘念共无已。”《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忆昔清明佳节时,与君解逅成相知。”夏衍 《长途》:“这广坦的荒原,使我想起了我们从 广州 退出时在 柳江 船上邂逅的一个旅伴。” 2 欢悦貌。 《诗·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邂逅。” 毛 传:“邂逅,解说之貌。” 陆德明 释文:“觏,本又作逅,同胡豆反,一音户冓反。邂觏,解说也。《韩诗》云:‘邂觏,不固之貌。’解音蟹,说音悦。” 余冠英 注:“邂逅,爱悦也,这里用为名词,谓可悦的人。” 宋 苏轼 《次韵答章传道见赠》:“坐令倾国容,临老见邂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公孙九娘》:“入室,则 九娘 华烛凝待。邂逅含情,极尽欢昵。” 3 偶然;侥幸。 汉 王充 《论衡·逢遇》:“且夫遇也,能不预设,说不宿具,邂逅逢喜,遭合上意,故谓之遇。”《魏书·恩幸传·侯刚》:“兼 刚 口唱打杀,挝筑非理,本有杀心,事非邂逅。” 宋 王安石 《高魏留》诗:“邂逅得归耶战死,母随人去亦萧然。” 宋 陆游 《夜读兵书》诗:“成功亦邂逅,逆料政自疏。” 4 意外;万一。 《后汉书·杜根传》:“周旋民间,非绝迹之处,邂逅发露,祸及知亲,故不为也。”《资治通鉴·汉安帝建光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邂逅,不期而会,谓出於意料之外也。”《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又劝 权 夹水口立坞,所以备御甚精” 裴松之 注引 晋 张勃 《吴录》:“ 权 欲作坞,诸将皆曰:‘上岸击贼,洗足入船,何用坞为?’ 吕蒙 曰:‘兵有利钝,战无百胜,如有邂逅,敌步骑蹙入,不暇及水,其得入船乎?’”《南史·张邵传》:“若 刘穆之 邂逅不幸,谁可代之?”《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 知祥 浚壕树栅,遣马步都指挥使 李仁罕 将四万人,骁锐指挥使 李延厚 将二千人讨 绍深 ” 元 胡三省 注:“既浚壕树栅为守城之备,又遣重兵出讨,以兵有邂逅,战苟不利,则退守无仓卒失措之忧。”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太原狱》:“﹝ 孙 令﹞乃谓姑妇:‘……汝家本清门,不过一时为匪人所诱,罪全在某。堂上刀石具在,可自取击杀之。’姑妇趑趄,恐邂逅抵偿,公曰:‘无虑,有我在。’” 5 仓猝;突然。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五:“尚书饭白而细,诸人饭黑而麤,呼驿长嗔之曰:‘饭何为两种者?’驿客将恐,对曰:‘邂逅 浙 米不得,死罪。’”《红楼梦》第九九回:“必实无争鬭情形,邂逅身死,方可以过失杀定拟。”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禽类·鸟》:“今日之别,可谓邂逅矣。” 6 交媾。 章炳麟 《菌说》:“夫妇邂遘,一滴之精,有精虫十数,入啮泡蜑而破之,以成妊娠。”
我昏,SOSO把我的段落符全清了,混成一团了
2 邂逅的意思邂逅指不期而遇或者一旦、偶然,出自《诗经·国风》,也可以表示欢快的神态1词语解释 英文 encounter读音 xiè hòu 邂 逅出处 出自《诗经·国风·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释义 主要指偶然的、不期而遇的。
“邂逅”有二层意义,其探源如下: (1)不期而遇。王安石《诸葛武侯》诗:“邂逅得所从,幅巾起南阳,崎岖巴、汉间,屡以弱攻强。”
也指不期而会的人,《诗·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邂逅。”
(2)犹一旦、偶然。《后汉书·杜根传》:“邂逅发露,祸及知亲。”
《三国志·魏志·管宁传》裵松之注引《先贤行状》:“国中有盗牛者,牛主得之,盗者曰:‘我邂逅迷惑;从今以后,将为改过。” 基本解释 [meet(a relative,friend,etc)unexpectedly;meet by chance;run into ]不期而遇 今夕何夕,见此邂逅。
——《诗·唐风·绸缪》 邂逅发露,祸及知亲。——《后汉书·杜根传》 邂逅迷惑。
——《三国志·管宁传》 详细解释 1 亦作“ 邂遘 ”。亦作“ 邂觏 ”。
1不期而遇。 《诗·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毛 传:“邂逅,不期而会。” 陆德明 释文:“遘,本亦作逅。”
南朝 宋 鲍照 《赠傅都曹别》诗:“邂逅两相亲,缘念共无已。”《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忆昔清明佳节时,与君解逅成相知。”
夏衍 《长途》:“这广坦的荒原,使我想起了我们从 广州 退出时在 柳江 船上邂逅的一个旅伴。” 2 欢悦貌。
《诗·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邂逅。” 毛 传:“邂逅,解说之貌。”
陆德明 释文:“觏,本又作逅,同胡豆反,一音户冓反。邂觏,解说也。
《韩诗》云:‘邂觏,不固之貌。’解音蟹,说音悦。”
余冠英 注:“邂逅,爱悦也,这里用为名词,谓可悦的人。” 宋 苏轼 《次韵答章传道见赠》:“坐令倾国容,临老见邂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公孙九娘》:“入室,则 九娘 华烛凝待。邂逅含情,极尽欢昵。”
3 偶然;侥幸。 汉 王充 《论衡·逢遇》:“且夫遇也,能不预设,说不宿具,邂逅逢喜,遭合上意,故谓之遇。”
《魏书·恩幸传·侯刚》:“兼 刚 口唱打杀,挝筑非理,本有杀心,事非邂逅。” 宋 王安石 《高魏留》诗:“邂逅得归耶战死,母随人去亦萧然。”
宋 陆游 《夜读兵书》诗:“成功亦邂逅,逆料政自疏。” 4 意外;万一。
《后汉书·杜根传》:“周旋民间,非绝迹之处,邂逅发露,祸及知亲,故不为也。”《资治通鉴·汉安帝建光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邂逅,不期而会,谓出於意料之外也。”
《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又劝 权 夹水口立坞,所以备御甚精” 裴松之 注引 晋 张勃 《吴录》:“ 权 欲作坞,诸将皆曰:‘上岸击贼,洗足入船,何用坞为?’ 吕蒙 曰:‘兵有利钝,战无百胜,如有邂逅,敌步骑蹙入,不暇及水,其得入船乎?’”《南史·张邵传》:“若 刘穆之 邂逅不幸,谁可代之?”《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 知祥 浚壕树栅,遣马步都指挥使 李仁罕 将四万人,骁锐指挥使 李延厚 将二千人讨 绍深 ” 元 胡三省 注:“既浚壕树栅为守城之备,又遣重兵出讨,以兵有邂逅,战苟不利,则退守无仓卒失措之忧。”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太原狱》:“﹝ 孙 令﹞乃谓姑妇:‘……汝家本清门,不过一时为匪人所诱,罪全在某。
堂上刀石具在,可自取击杀之。’姑妇趑趄,恐邂逅抵偿,公曰:‘无虑,有我在。
’” 5 仓猝;突然。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五:“尚书饭白而细,诸人饭黑而麤,呼驿长嗔之曰:‘饭何为两种者?’驿客将恐,对曰:‘邂逅 浙 米不得,死罪。
’”《红楼梦》第九九回:“必实无争鬭情形,邂逅身死,方可以过失杀定拟。”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禽类·鸟》:“今日之别,可谓邂逅矣。”
6 交媾。 章炳麟 《菌说》:“夫妇邂遘,一滴之精,有精虫十数,入啮泡蜑而破之,以成妊娠。”
相关词语 不期而遇:一朝邂逅成相识。 不期而遇 可以用来指以前见过的人也可以用来指不曾相识的人是不期而遇之义,又含有一丝缘分。
邂逅不偶:碰巧不遇合;意外不成功。 另外,偶然≠邂逅 偶然强调事件发生发生的偶然性,重点强调是事件发生的性质偶然 邂逅强调的是这件事情本身偶然,即强调遇到这个过程 邂逅用做人与人相遇时,相遇的双方可以是曾经已相识也可以是曾经不相识。
这要根据语境来判断 例如电视剧里经常看到的(或者XX小说写的)“我在XX再次与你邂逅”有再次不经意相遇的意思 此时语境中有暗示说明相遇之前双方相识。 如果语境里没有明确暗示则认为之前不相识 。
又如某个人在回忆录中写道:在那个青春烂漫的岁月里,不经意间与你邂逅……”这通常认为是相遇之前双方不相识。 很多人把“邂逅”片面理解为双方此次相遇前是不相识的,这是不全面的。
现在这个词被经常使用在男女异性相遇之间,这里有必要强调一下,同性之间也是可以使用“邂逅”这一词的。定义 两个人之间,尤其指青年男女间偶然而产生某种短暂或长久的情愫的遇。
邂逅怎么读什么意思
邂逅拼音:
[xiè hòu]
[释义] 不期而遇
"邂逅"怎么读又是什么意思
邂逅 [xiè hòu]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不期而遇
邂逅指不期而遇或者偶然相遇,出自《诗经·国风》,也可以表示欢快的神态。邂逅和相遇虽然词义相近,但含义不同。邂逅是指两个不认识的人偶然遇到;而相遇可以是旧友的相逢,也可以是两个陌生人的见面。
邂逅是什么意思
意思大概是遇见的意思
但是
遇见一个人,可以是熟悉的,认识的,或是陌生的。
邂逅一个人,便只能是陌生的,素未谋面的人。
本来邂逅是偶然相遇的意思,那么也就是偶然的遇见了。可是感情丰富的我们不该只局限在字面的意思,不是吗?邂逅是包含了浓浓情感的,是“暗里回眸深属意”的感觉,是不期而遇的感觉,也或许之后,便是一种伤感,落寞,留恋,想念的感觉。邂逅的过程,对邂逅的幻想通常都是美妙的,可是邂逅之后的结果呢,多半就不那么令人满意与开怀了。
不过,我们不都该在意过程,而不是结果吗?
总之,邂逅是种美丽亥感觉
邂逅是什么意思啊 40分
意思大概是遇见的意思
但是
遇见一个人,可以是熟悉的,认识的,或是陌生的。
邂逅一个人,便只能是陌生的,素未谋面的人。
本来邂逅是偶然相遇的意思,那么也就是偶然的遇见了。可是感情丰富的我们不该只局限在字面的意思,不是吗?邂逅是包含了浓浓情感的,是“暗里回眸深属意”的感觉,是不期而遇的感觉,也或许之后,便是一种伤感,落寞,留恋,想念的感觉。邂逅的过程,对邂逅的幻想通常都是美妙的,可是邂逅之后的结果呢,多半就不那么令人满意与开怀了。
不过,我们不都该在意过程,而不是结果吗?
总之,邂逅是种美丽的感觉
常说的邂逅是什么意思?
就是没有约定偶然遇到! 可以是认识的也可以是不认识的! 比如和朋友的一次邂逅…… 或者是和一位美女在黄昏下邂逅……
邂逅爱情是什么意思? 20分
邂逅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邂逅,邂逅到底是好是坏呢?两个人之间,尤其指青年男女间偶然而产生某种短暂或长久的情愫的遇见可被称为“邂逅”的最普遍定义。现在这个词被经常使用,邂逅就是相遇的意思,邂逅爱情就是遇见爱情了
邂逅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
含义
主要指偶然的、不期而遇的,与遇见不同,遇见能是认识的,能是不认识的,而邂逅只能是陌生的。
“邂逅”有二层意义,其探源如下:
(1)不期而遇。王安石《 诸葛武侯》诗:“邂逅得所从,幅巾起 南阳, 崎岖巴、汉间,屡以弱攻强。”。也指 不期而会的人,《 诗经·唐风·绸缪》:“ 今夕何夕,见此邂逅。”
(2)犹一旦、偶然。《 后汉书·杜根传》:“邂逅发露,祸及知亲。”,《 三国志·魏书·管宁传》裵松之注引《先贤行状》:“国中有盗牛者,牛主得之,盗者曰:‘我邂逅迷惑;从今以后,将为改过
邂逅是什么意思
没有约定,不期而遇的。就是不是故意安排好的。然后突然碰到了,然后萌生了爱意。好美的画面哦
有幸从网上拜读了通化医院李周洋院长的《圣人坟碑文考》,其中有南阳先祖明万历京官高讳拱辰为王通墓题写碑文的信息,近段参与撰写《南阳村志》,如此有关村中历史名人的重镑信息,真让痴迷于抢救挖掘民间历史文化遗产的我辈欣喜若狂。赶紧叫上文友吉平,驱车前往通化镇。在李周洋的陪同下,来到镇北数里外的一块田地旁。
王通墓离乡间小路约三十余米,由于坐落在一片刚翻耕打磨的净地里,远远就能看到空凉孤寂的砖砌碑楼,以及后面一座不大的黄土坟莹。砖碑楼高两米多高,石碑正面正中刻有“隋儒王文中子墓”七个楷书大字,正是南阳先祖高拱辰所题写,字体苍劲有力,应为其手迹,这是首次发现先祖真迹,无疑是一个天大的惊喜。
在碑首可以清晰地看到“奉政大夫工部都水清吏司员外郎高拱辰题”及“邑庠生候登翰书”,落款则刻有“邑庠生严自强立石”及“石匠任朝宗任省三”字样。最后为“大明万历二十一年十一月吉日”。“邑庠生”三个字的意思,“邑”即行政区划,如绛州叫绛邑。庠,古代学校之称谓,庠生即学生、秀才,即为当地秀才的意思。碑后额上刻有“碑阴”二字,碑文则字迹模糊不清,碑面磨损严重,这无疑给这块原本承载厚重历史的石碑也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石碑是大明万历二十一年所立,距今已有424年矣。为什么隋末大儒王通之墓碑由相隔唐、宋、元三代七八百年后的异姓之人所立,而王氏后代何在?族人何为?时光浩渺,其真相早已湮没于滚滚的历史红尘中,如此这般,李周洋在他的《圣人坟碑文考》已作了精辟的阐述与解析,毋庸赘言。
现今发现有关先祖高拱辰的遗存文物不少,除了此次证实王通墓碑外,仅村中就有万历皇帝所赐其妻圣旨碑两块,其母墓志铭一块。另外平原村发现的薛瑄五世孙薛苍、六世孙薛惟顺于万历二十三年为其祖薛瑄次子薛淳所立石碑,从碑文可以断定高拱辰为薛苍女婿,此碑文亦为高拱辰所题写。此碑在王通墓碑之后相差仅两年,从官职上看,一个为奉政大夫(初授奉议大夫,升授奉政大夫),一个为修(协)正庶尹,均是正五品文官,而后者称勋官,授给有功者以一定官称。
从这两块均由先祖高拱辰题写的碑文上寻找镌刻着历史的痕迹,使原《河津县志》卷之七《人物》中“⋯⋯名震三辅,擢户部郎中⋯⋯以出塞功,进二秩⋯⋯。”的记载得到充分印证,进一步厘清了历史脉络,清晰地反映出了先祖后期的仕途轨迹。
两块石碑,将三个历史名人串连在一起,王通,文中子,隋末鸿儒巨擘;薛瑄,薛夫子,明代亷吏、理学大师。两位先贤均是改写与影响了中国历史进程的大思想家、教育家。而先祖拱辰,自草根阶层一步步走来,由九品知县、同知、员外郎最后官至四品郎中,今天也算是一位相当显赫的省部级官员,在当时的家乡是一位地位、身份及知名度相当高的重量级人物。如果说他为薛瑄次子薛淳墓题写碑文是作为薛家女婿的份内之事的话,能为一代名儒王通之墓题写碑文作为王通老乡的当朝京官则是实至名归。
俯身于王通墓碑前,轻轻拂去碑面上的浮尘,目光凝聚着热切,让心灵一遍又一遍抚摸着石碑上的每个字,每个点、横、撇、捺。恍惚中,面前的石碑分明是一个鹤发童颜、仙风道骨的老者。此时此刻,我终于明白什么是历史,它可以是一本书,一个人,仰或是一块墓碑;它可以是一段时间,一个朝代,甚至是一个传说。不过这些都只是漫漫岁月留下的一个缩影罢了。历史是无尽的,历史总是这样,由古人写就,由今人传承,世代相继,祖辈相袭,直至地老天荒。
一阵清风吹过,带着暮春田园的清新气息,还有小路两边满树的桐花香,熏得人醉。
http://www0898net/2005/12/07/205132html
2002年12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六册第五单元,节选了两篇关于诸葛亮的古文:一是《隆中对》,二是《出师表》,如此集中地反映一个历史文化现象,在解放后的教材中还是第一次。可是,在教材使用中,人们却发现了许多问题。
首先,《隆中对》的题解中注明:“隆中,山名,在现在的襄樊。”这倒不错。其次,在《出师表》中对“躬耕于南阳”的解释是:“南阳,郡名,在现在湖北襄阳一带。”这倒让人纳闷了:湖北的襄阳在汉代属南郡,与南郡一水之隔的南阳郡辖37县,是并立的两个郡,南阳什么时候到南郡去了?第三,教材前边的彩页上,上边是岳飞书写的《前出师表》,下边是隆中的武侯祠牌坊,给人的感觉是岳飞书写《前出师表》是在隆中所为。岳飞在南阳武侯祠一气呵成的书法名篇《前出师表》,这可是没有争议的!更见“技巧”的是岳飞的这篇书法有头有尾,就是没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的话,因为这是诸葛亮说的,如果有了这句话,躬耕地的“隆中说”岂不是动摇了?把这三处联系起来看,似乎存在一条明显的逻辑推理:《隆中对》应是在隆中的谈话(其实应该是《草庐对》),南阳又在襄阳,岳飞书法《前出师表》和古隆中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样,诸葛亮躬耕地在襄阳似乎真的是千古铁案了。
正当人们对国家颁布的通用教材何以出现如此错误问题而百思不得其解时,2003年7月18日《襄樊晚报》刊发了该报记者释喻的文章——《〈隆中对〉复出的背后》,该文用五个部分(起源、提案、奔波、成功、声音)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襄樊方面为使《隆中对》重上语文教材而五上北京“做工作”等一系列鲜为人知的内幕。文章还引用一学生家长的话说:“当我们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就不会再有襄阳、南阳之争了,毕竟在教科书上已经把这件事情说得很明白了。”他们“明白”了,我们却糊涂了——到底诸葛亮躬耕在南阳,还是襄阳?
南阳、襄阳的躬耕地之争,绝不是从兹而始,但为了争名人诸葛亮的“躬耕之地”,竟然不惜五上北京“做工作”,这种事情也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不知道诸葛亮地下有知,听到这样的事会哭还是会笑,抑或是哭笑不得。
诸葛躬耕在南阳
关于诸葛亮受刘备三顾之地的最初记述是在蜀汉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出师北伐前所作的《出师表》中:“臣本布衣,
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西晋陈寿在其所著的《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全文收录了诸葛亮的《出师表》。
至东晋时期,王隐所撰《蜀记》称隆中有诸葛亮“故宅”及习凿齿的《汉晋春秋》称隆中隶属南阳郡邓县,由此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南阳、襄阳躬耕地之争。自习凿齿肇始,南北朝时期不断有记载襄阳隆中与诸葛亮有关的文献,郦道元为《水经》作注时,根据东晋时期的王、习诸说,再加上自己的臆断,将诸葛亮的“家”、“宅”明确为躬耕之地,自此而后,诸葛亮躬耕襄阳隆中说正式形成。
此后唐、宋、元、明诸代,议者纷纷,争持南阳、襄阳者各执其说,互不相让,明代《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未知孰是,在书中既说襄阳三顾,复云南阳躬耕,云里雾里,让人不明就里。至清代时,双方争执到水火不容的地步,以至于当时在南阳任知府的顾嘉蘅作了这样一副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虽意图息事宁人,但却并不能让双方心服。
1987年,国家决定发行“三顾茅庐”邮票,“三顾”事件发生于何处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因此引发了一场波及全国的学术之争。待到邮票问题尘埃落定,南阳方面小胜一局的情况下,却又出现了舆论大哗的“教科书事件”,本报曾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教科书事件中的南阳襄阳躬耕地之争,已经不再是一场学术之争,而是变成了一种利益之争。”
《隆中对》这个名称,其实本应作《草庐对》。陈寿整理《诸葛亮文集》的时候,用的还是《草庐对》这个名字,至南朝梁昭明太子《文选》收录此文时,惑于习凿齿《汉晋春秋》所言,定名《隆中对》。后世以讹传讹,而清代流传最广的古文读本《古文观止》也沿用了这个说法,这大概就是中学语文课本的主要依据。
之所以会出现襄阳与南阳的“躬耕地”之争,是因为诸葛亮既曾生活在襄阳,又与南阳有着不解之缘,他是先随叔父到襄阳投奔刘表,又因叔父病亡自己不愿投靠刘表,转入南阳并躬耕于此,所以襄阳有诸葛故宅,南阳则为躬耕之地,三顾茅庐的事就发生在卧龙冈上。
隆中原本属南郡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明确无误地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所以,南阳的武侯祠应当是名正言顺的。襄阳方面则说,诸葛亮隐居隆中,而隆中当时属南阳郡的邓县。因此隐居隆中即躬耕南阳,隆中才是诸葛亮真正的隐居之地。这是南阳、襄阳两地争论的焦点。看来,问题的关键在于:汉代的南阳郡究竟包括不包括隆中?
“隆中”这一地名,较早出现于东晋王隐《蜀记》及习凿齿的《汉晋春秋》。《蜀记》曰:“晋永兴中,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观亮故宅,立碣表闾,命太傅掾犍为李兴文曰‘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登隆山以远望,轼诸葛之故乡……’”这里的“隆山”是否即今日隆中呢?并不一定。因为李兴谓“天子命我于沔之阳”,这个“阳”字值得研究。中国古代一般是山南水北曰阳,汉代也不例外。这里的“沔之阳”,指的应该是汉水以北,那就显然不是今日汉水以南的隆中了。
习凿齿的《汉晋春秋》讲得明确一些:“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然而,习凿齿“隆中属邓县”的说法,目前尚未从汉晋的史籍中找到根据。南阳郡之得名,基本上符合古代山南水北之意。《史记·秦本记》载,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年)“初置南阳郡”。注引《正义》曰:“秦置南阳郡,在汉水以北。”东汉时期,著名的科学家、南阳人张衡曾表述自己的家乡为“陪京之南,居汉水之阳”。即是说,南阳在洛阳之南,居汉水以北。《晋书·地理志》记“荆州”时,曰:“六国时,其地为楚。及秦……以楚之汉北立南阳郡。”胡三省注《资治通鉴》也说:“秦置南阳郡,以南山之南,汉水之北也。”这些记载,都说明汉代的南阳郡是在汉水以北。而襄阳则隶属于南郡。据《秦会要订补》中的《名胜志》引习凿齿《襄阳记》曰“秦兼天下,自汉以南为南郡”。看来,秦汉时期的南阳郡和南郡是以汉水为界的。当然,这种以汉水为界的并不绝对。它只是就一个大的区域范围而言,即南阳郡的大部分地区在汉水以北。因为秦置南郡、南阳郡之初,以汉水为界,汉代已开始突破了这种界限,如南阳郡之武当、筑阳两县在汉水以西即是。然而就山都到襄阳东的百余里地而言,直到东汉末年,两郡仍以汉水为界。
若参照《中国历史地图集》,这个问题就更清楚了。汉水自武当县起,从西北向东南流。过了山都县(今湖北谷城南),则开始向东流。襄阳东地又折向南流。一般所说的汉水南北即是指从山都南到襄阳东这一百多里间。既然南阳郡和南郡在此以汉水为界,位于汉水以南的隆中怎么能属南阳郡的邓县呢?难道隆中竟成了“阿拉斯加”一样的“飞地”?
再从南郡和南阳郡建立的时间来看,南郡建于公元前278年(《史记·秦本记》载: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郢为南郡”),南阳郡则建于前272年。南郡的建立早于南阳郡六年,秦在汉水以南置南郡时,不可能独独留下一个隆中,六年以后再划归汉水以北之邓县。另外习凿齿自己关于襄阳、南阳的记载也多歧异之处。习凿齿既在《襄阳记》中说“秦兼天下,自汉以南为南郡”,未言汉代有所改易,又说隆中属汉北之邓县。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吗?
刘备至襄罪“擅兴”
刘备三顾诸葛草庐,那么诸葛亮的草庐或者说他的躬耕地,应当在什么地方呢?以古代将领领军之通制,应在刘备驻屯的新野城附近的某个地方。
我们可以从刘备与刘表的关系看躬耕地的所在。刘备来到荆州后,从军队到驻兵地乃至军粮的供给,无一不是从刘表手中得到的,事实上已经成为刘表麾下的部将,自然要处处受其节制。况且新野之地北有强敌曹操,南有“带甲十余万”的刘表,而刘备自己势单力薄,不敢轻举妄动,“备时羁旅,客主势殊”,只能老老实实地寄人篱下,为刘表防守荆州的北大门。
尽管刘表对刘备是“以上宾之礼待之”,然而并不信任他,此中主要的原因是刘表“惮其为人”。刘备自起兵以来的10多年里,始终没有争取到自己的固定地盘,掌握的军队数量也不多,他先后投靠过曹操、袁术、袁绍等人。由于他暗中培植个人政治势力并发展自己的军事力量,时间不长,不是被人驱赶出去,就是他叛离对方。因之时人如曹操、孙策兄弟以及陆逊等人都骂他是“奸猾”之人,刘备朝三暮四,对他的为人刘表心里颇为清楚。而刘表在性格上又恰恰是个“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的心胸狭窄之人,所以他对刘备表面上虽然“厚待之”,但在内心里却是很不信任的,“然不能用”,“不甚信用”。
建安十二年春夏之际,曹操北征乌桓,这时“刘备说表袭许,表不从”。曹操率军北上亲征,趁其后方兵力空虚,刘备建议攻打许都,应该说这个建议是正确的,但是刘表对他怀有戒心,并未采纳。为笼络刘备,刘表有时把他请到襄阳来“宴会”一番,做做“外貌儒雅”的表示,以安抚其心,让刘备防守好北大门,但对其始终是采取不信任的态度,“重任之则恐不制,轻之则刘备不为用”,所以刘表不能不对之多加防范。随着刘备在新野驻屯日久,影响逐渐扩大,刘表对他的戒心就更大了,“表疑其心,阴御之”,对其警惕性更高了,不会允许刘备随意到自己政治和军事重地襄阳来的。而刘备对刘表的此种态度不会没有觉察,无奈自己正处于走投无路之时,没有办法。
秦汉时期有普遍实行的著名军法——“擅兴法”,此法规定:率兵将领未经皇帝或上级主将的命令擅自发兵,或是将领擅自出界、离部,都要受到军法的严厉制裁。《汉书·功臣表》载:“侯李寿坐为卫尉居守,擅出长安界,送海西侯至高桥……诛。”李寿乃京师宿卫军官,未经允许擅自离开长安城送客,依军法被处以死刑。又《汉书·王尊传》载:“护羌转军校尉王尊,于押运军粮途中,遭羌族军队包围,尊以千余骑突羌贼,功未列上,坐擅离部属,会赦免归家。”可见军法规定了对将领擅自出界和离部是要严惩不贷的。
汉末军阀混战乃至三国鼎立时期,军阀们对各自的率兵将领和士兵都控制得极为严格,因之也都在坚持实行“擅兴法”和“士亡法”。曹操“时天下草创,多捕逃,故重士亡法,罪及妻子”;孙权“时法:谋叛,刑三族”。实施此法的目的不外乎牢固掌握将领和军队,把握战机,以取得战争胜利。
寄人篱下的刘备自然懂得违反“擅兴法”的结果,只能忠于职守,在刘表指定的驻军范围内活动,不敢越雷池一步,没有刘表的命令他是不敢擅自兴兵或外出的。建安七年“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建安八年刘表“使(备)拒夏侯�、于禁等于博望”。说明刘备的军事行动是受刘表节制的,没有刘表的命令他绝不能擅自行动。
从新野到襄阳(今湖北襄樊市)直线距离有一百多华里,古代军将最方便的交通工具莫过于骑马。刘备三顾诸葛草庐,兴师动众,惊动乡里,刘表对此不会没有耳闻,这肯定会触犯他的“疑忌”之心,而且刘备的举动一旦超出新野地界,擅离部属,就违反了“擅兴法”。刘备绝不会冒此风险,到襄阳的隆中去访求诸葛亮的。因此诸葛亮的躬耕地不可能在襄阳隆中。
掩映于苍松翠柏中的南阳武侯祠,是诸葛亮当年曾经结庐居住、荷锄躬耕的地方。全国目前尚保存九处武侯祠,南阳武侯祠仅次于成都的武侯祠而位居第二,位于南阳市区的卧龙冈上。据说从晋代开始,南阳人就在卧龙冈上建祠修院,对诸葛亮进行纪念。以后历经兵火,屡建屡毁,直到清康熙年间才又按照原貌再次重建。
在元、明、清历朝的《南阳府志》中称:“卧龙冈在南阳府西七里,起自嵩山之南,绵亘数百里,至此截然而止,回旋如巢,然草庐在其内……其下平如掌,即侯躬耕处。”这一段文字描述了卧龙冈的地理形势,它绵亘数百里,宛若一条回旋的巨龙。显然,这里是风水宝地,因号曰“卧龙冈”,诸葛亮则选择于此躬耕陇亩,并因地而“藏修发迹”,人称“伏龙”或“卧龙”。明《地理志》曰:“时人喻孔明为卧龙,因号其冈云。”明代将领俞大猷在《重建诸葛亭记》称:“昔诸葛亮先生躬耕南阳时,人以‘伏龙’称之,故名曰其所居之冈曰卧龙冈,是山因先生而得名也。”不论是人因地而得名或山因先生而得名,都说明诸葛亮在南阳卧龙冈居住过,卧龙冈即武侯躬耕之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