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普洱真假如何鉴别。

这种普洱真假如何鉴别。,第1张

中国普洱批发网讯:近年来,茶叶市场不正常的现象频频出现;一些茶企的拙劣炒作也是时有发生;而“亿兆丰”号老茶的出现,就是茶界乱象一例。

一、“亿兆丰号”老茶乱象

点击一下“百度”,搜索一下“亿兆丰”号茶。哇,“神马”“浮云”都出现了……。什么“亿兆丰”号老茶最新价格、老茶、老茶鉴定、老茶拍卖、老茶行情、老茶资讯以及老茶信息等等;可谓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所谓的“亿兆丰”号老茶还先后在北京、上海、杭州、广州、香港等地的拍卖、展览和品赏会上出现;进行着拙劣的“吹”、“托”、“捧”、“炒”;甚至还进行天价拍卖……。

如果将这些所谓的“亿兆丰”号老茶稍微梳理一下,就可以归纳为“几同几不同”。相同的是,不论是在哪里出现,都说是“亿兆丰”号老茶;而这些所谓的“亿兆丰”号老茶的标签式样、文字等也基本相同;再就是在介绍这些所谓的“亿兆丰”号老茶时,吹嘘的口径也大致相同。不同的是:这些所谓的“亿兆丰”号老茶是大小不同,型状不同,包装不同,价格不同,来源不同,时间也不同……。所谓的“亿兆丰”号老茶,有云南老普洱茶和普洱贡茶,有普洱砖茶和普洱茶饼;还有普洱茶膏以及普洱散茶等。所谓的“亿兆丰”号老茶的大小也是各不相同;有500g、700g、950g和1000g,也有1040g、10563g和2000g等等。所谓的“亿兆丰”号老茶的型状亦是各异;有长方砖茶和(双饼)茶,还有柚子形茶和南瓜形茶,更有柳条编的鱼篓形茶等等。而所谓的“亿兆丰”号老茶包装更是花样百出,有黄牛皮密封包装、老羊油纸包装、麻袋包装及羊皮包装;有皮囊包装、青花龙罐包装、陶瓷罐蒸笼式四层包装和宜兴紫砂罐包装;甚至有用动物内脏的皮囊包装和牛皮纸包装等等。

至于所谓的“亿兆丰”号老茶价格,更是随心所欲甚至是狮子大开口;有320元、1500元、1800元和8000元的价格,有66000元、30万元、50万元甚至及80万元的高价;最牛的是一块茶砖,拍卖时标价是288万元天价……。更有消息称;金钰典藏以120万元价格拍出了一块老茶砖;昆明茶博会上以150万元成交了一块老茶;而在广州茶艺博览会上,更是以296万的“天价”成交了一块“亿兆丰”号老茶。

关于这些所谓的“亿兆丰”号老茶来源,也是莫衷一是;有称是从江西收来的老货,有说是从西北牧民手上收来的老茶,还有说是来自福建武夷山;更有的说是来自山西晋商等;然最多的说法还是来自普洱茶的故乡……。在生产的时间上,所谓的“亿兆丰”号老茶更是随心所欲,信口开河;有说是清代,有说是清末民初时期,还有的说是民国时期,甚至说是建国初期生产的茶……。

更有茶博会负责人介绍说:持有人是专门做老茶生意的普洱藏家,他有很多老茶,“亿兆丰”号是其中最好的……。在某茶展会现场,有专家介绍说:“亿兆丰”号是清朝的老茶号,这代表着茶叶出自该老茶号;同时“满汉茶食、嘉湖丝点”也代表它的身价,因为这茶叶当时只供奉官宦,民间一般难以享用。在另一个现场,也有专家解释说:为了保存良好,在民国后期,收藏家用了防腐涂料在茶叶的外包装做了特殊处理,做到了“密不透风”。因此可以保留上百年,茶叶的质量十分杰出,可喝可保藏……。

当有人对所谓的“亿兆丰”号老茶产生质疑时,则有专家解释说;茶叶的外包装不能打开,打开了就必须喝掉,不然茶叶就会腐烂。也因为如此,茶叶一直只用于收藏,没有打开品尝过。还说什么:保藏茶叶的外包装不能翻开,翻开了1年内就必须喝掉,否则茶叶就会糜烂。更有某文物鉴定所的老师则貌似茶学专家一般,有板有眼的解释并信誓旦旦的推荐说……条索细长,条形较完整,应是4—5级毛茶底料,干茶色泽棕褐色,散发少许油光,闻起来干茶有樟香,茶砖边缘有风化迹象,制作精良,给赏者以心灵震撼。

至于一些拍卖机构的人员,更是言之凿凿的说:难得可以遇见这样精品的普洱茶砖,喜爱以及爱好收藏的藏者千万不要错过此次这么难得的收藏机会。

2013年10月23日,《南方都市报》发布消息称;“亿兆丰”号清代老茶频频出现,行家提醒老茶猫腻多。文章说,一款号称产自清光绪年间的“亿兆丰”号老茶砖,最近在珠三角各大茶叶展会上频频现身,起拍价一度被炒到50万元。在昨日闭幕的佛山陈村茶博会上,这款老茶砖作为茶展的“最大亮点”,也引起了媒体及观众的高度关注。而据南都记者调查,同样外观的茶砖此前曾在多个网店叫卖,最低价仅8 0 0元……。资深业内人士特别提醒,老茶猫腻多,收藏需谨慎。其实,这已经不是“猫腻”,也不是炒作了,更像是一场故弄玄虚的商业欺骗?!

试想一下:如果所谓的“亿兆丰”茶号是清代老茶号,那么这个茶号应该是有一定的名声或者知名度?如果所谓的“亿兆丰”茶号当年有如此多的茶,那么这个茶号的规模是可想而知的?如果所谓的“亿兆丰”茶号的茶叶当时只用于供奉官臣;那么这个茶号及产品应该有文字记载?然而,所谓的“亿兆丰”茶号是不存在的。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子虚乌有……。

在所谓的“亿兆丰号”老茶炒作过程中,所谓老茶的依据就是“封条”。其实,那所谓的“亿兆丰号”老茶上的“封条”,也是胡诌乱说,无中生有。那根本不是什么“封条”,那只是一种茶食标签或包装纸。而所谓的“封条”上“满汉茶食,嘉湖丝点”几个字也是错误的。至于这几个字的本意,与泡制者想表达的意思更是相距甚远……。真正的“亿兆丰”号标签或包装纸上,应该是“嘉湖细点”(细);而不是什么“嘉湖丝点”(丝)……。为什么“细”字变成了“丝”字呢?无论是猜测,还是揣摩;个中原因无非是有两种。一是作伪者将“细”字半边的“田”字去掉了,再加一了个“系”字,从而使“细”字变成了“丝”字;其目的是臆造一个“嘉湖丝点”以混淆视听……。二是始作俑者对模糊漫患或残缺的“细”字看不清楚,或者是根本就不了解这几个字的原意,就自作聪明的加了一个“系”字,使之成为了现在的“嘉湖丝点”……。

三、真正的“亿兆丰号”

那么,有“亿兆丰”号吧?真正的“亿兆丰号”又是什么呢?2002年5月,安徽省祁门县政协委员会出版了《祁门文史》(第五辑);这是一本介绍“祁门茶叶及其历史”的茶业专辑;它对于祁门茶叶尤其是“祁红”,极具重要的参考和研究价值。所以,出版后一时“洛阳纸贵”。在这册《祁门文史》(茶业专辑)中,就收录有祁门民俗收藏者支品太先生“我所收藏的几件茶文物”一文。

文章说:“近年来,爱好收藏的人们日益增多,我也加入了这个行列,在我的藏品中有几枚旧时祁门茶号、茶庄用过的印章、印板,现介绍如下,以飨读者。”支品太先生在介绍了他所收藏的茶号印章、茶票印(模)板等物品后,还介绍了他收藏的“亿兆丰号”印(模)板。其原文如下:……“亿兆丰号”印。为硬木长方形,长15.3公分,宽9.8公分,“亿兆丰号”4字在整个印的上部,凸雕阳刻,余下为平雕阳刻。此印是标准商标印无疑,印的中部有“嘉湖细点、满汉茶食”8个大字,并在上、下两处刻有“塔坊”、“理街”,理即里也,简明扼要指出该店开设在现塔坊乡里街。并在两旁刻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显示徽州商人特有的诚意。四周伴有简明欢快的花纹装饰,全印上下疏密有序、繁简得当、静动结合。此处“满汉茶食”中的“茶食”,即现在我们所称的糕点、点心的另一种叫法而已,这是老百姓都喜爱的大众化的食品。

需要说明的是:古徽州“三雕”(指木雕、石雕、砖雕三种民间雕刻工艺)历史悠久,技艺精湛,世代相传;不仅有完整的工艺流程,且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古徽州也是中国茶叶的主要生产区域,其茶叶品类多、品质好,茶商多,出口多……。早在唐宋时期,古徽州及祁门茶叶就有很高的声誉;明、清时期至近、现代以来,茶叶品类、品质等不仅出类拔萃而且屡获殊荣。在茶文化方面,更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尤其是茶商标、茶契约以及茶号茶庄的各种印(模)板等,都是屡屡发现且数量众多。

2004年1月,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黄山市茶学者郑建新的《徽州古茶事》;在这本书的封面就选用了“亿兆丰号”印(模)板及拓片的;而在书的正文“徽州的茶俗”中,也使用了“亿兆丰号”印(模)板及拓片的作为插图。

2 006年,为了配合祁门县举办的“茶文化节”宣传,收藏者支品太先生将包括“亿兆丰号”在内的印章、茶票印(模)板的拓片等,提供给“茶文化节”活动进行展览;然在展览活动结束后,“亿兆丰号”印(模)板拓片等都没有及时收回,以至这些拓片不知所踪……。

从1999年收藏“亿兆丰号”印(模)板至今,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当收藏者支品太先生得知有类似的“亿兆丰号”拓片成了所谓的老茶“封条”时;他感到不可思议……。所以,支品太先生于今年的5月25日,将收藏的“亿兆丰号”印(模)板再次进行拓片,并拍摄了“亿兆丰号”印(模)板和拓片的……。这就是真正的“亿兆丰号”印(模)板的大致情况……。

四、“嘉湖细点、满汉茶食”的本意

在沸沸扬扬的“亿兆丰”号老茶炒作过程中,除了所谓“亿兆丰”号,还有一个作伪的因素就是“嘉湖丝点、满汉茶食”八个字……。其实,所谓的“亿兆丰”茶号是不存在的,而这几个字中“丝”字是臆造的;真正的“嘉湖细点、满汉茶食”八个字的本意,也绝非是泡制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或作伪的证明……。

先说“嘉湖细点”。

对江南地区美食颇有研究的杨颖立先生,不仅撰写了许多关于美食的佳作,还曾经有“嘉湖细点探源”一文;这篇文章将“嘉湖细点”的起源以及发展情况作了详尽的介绍。杨颖立先生在引言中说:脍炙人口、传誉坊间的“嘉湖细点”,曾经在江南一带纵横600多年,但在中国各种历史典籍中,对它的记载与论述如凤毛麟角,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可能是作为点心,每日必遇,熟视无睹,为著书立传者所不屑。据清同治时期《湖州府志》卷三十三《物产》中的记述,可能是现今能找见的最早提及“嘉湖细点”的文字:“茶食:或粉或面和糖制成。糕饼形色名目不一,用以佐茶,故统名茶食,亦曰茶点,他处贩鬻,称‘嘉湖细点’”。杨颖立先生的介绍相当清楚:“嘉湖”是以嘉兴、湖州为代表的江南地区。至于“细点”则是因为茶点做工精细、口感特佳而冠以“细点”美称;也就是“精细的点心”之意。

周作人先生在《再谈南北的点心》一文中,也对“嘉湖细点”作出了解释。他说:点心招牌上有常用的两句话,我想借来用在这里,似乎也还适当,北方可以称为“官礼茶食”,南方则是“嘉湖细点”……。至清朝末期,茶食品种之多不可胜数;“嘉湖细点”四个字文雅又形象地概述了一类食品的风貌。以前点心铺为了标榜自家的传承渊源,往往在自家的店招或点心的包装上注以“官礼茶食”、“嘉湖细点”等字样,予以明示。这段文字虽然是周作人在北京吃点心时对南北点心的比较和感受,却也详细的道出了“官礼茶食”和“嘉湖细点”的不同特质和差别所在。从这篇文章中也可以清楚的知道,“嘉湖细点”就是“茶食”,就是南方点心的代名词。

至此,“嘉湖细点”的意思是很清楚了;而准确的表述应该是:清时,北方点心出自宫廷,叫“官礼茶食”;而南方点心出自东吴西浙的嘉、湖坊间,所以,嘉、湖地区善制精细或他处贩鬻的糕点,统称“嘉湖细点”。

再说说“满汉茶食”。“满汉”是指满族与汉族。“满汉茶食”如同“满汉首饰”、“满汉全席”一样,是指这“茶食”“首饰”、“全席”具有“满、汉”特点或风味;适合满人和汉人品尝、享用。清时,许多食品商标上都会标注这样的文字;意思是这“茶食”适合“满、汉”人的口味。而“茶食”就是糕点、点心的另一种叫法而已。一句话就可以说明“嘉湖细点、满汉茶食”,就是江南地区制作的点心、茶食。

五、拙劣的谎言及炒作

事实很清楚:真正的“亿兆丰”号,其实是一个制作、贩鬻点心或茶食的店铺。至于“亿兆丰号”印(模)板,则是店铺作为宣传时使用的一个工具;加上“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宣传口号和“塔坊、理街”的店铺地址,是表示自己的服务准则并期望顾客能知晓“亿兆丰”号店铺。为了能够重复使用并有一定的数量,就将需要宣传的内容雕刻在木板上,使之成为可以经常“拓片”的印模或印板;而这样的拓片就是“亿兆丰号”点心或茶食店的“标签”或“包装纸”……。

所谓的“亿兆丰”号老茶炒作,已经肆虐了很长一段时间……。然令人不解的是,在天花乱坠的吹嘘中,只有一个“满”字能够和清代沾上边;只有“茶食”两个字可以与茶叶有关联;而那“嘉湖丝点”与云南等地不搭界,那“满汉茶食”也与普洱茶不沾边;那“封条”更是与清庭贡奉没有任何关系。一句话,所谓的“亿兆丰号”与普洱老茶是“风马流不相及”……。仅仅“亿兆丰号”几个字,就说它是清代老茶号?只是“嘉湖丝点”几个字,就说它是清代普洱茶?凭籍“满汉茶食”几个字,就说它是贡奉清廷官臣的茶叶??其实,那“老茶”是什么?泡制者心里清楚,而一些“托儿”或“马甲”心里也清楚……。说白了,这一切就是炒作,就是谎言,就是欺诈?

普洱大白芽是白茶,普洱茶分生茶与熟茶。生茶是使用低温杀青的晒青毛茶为原料,经水蒸气把茶叶蒸软之后压制成型。熟茶的制程使用晒青毛茶为原料,经渥堆发酵之后进行筛分,然后蒸压成型。

1、普洱生茶颜色以青绿、墨绿为主经过时间陈化之后部分转为黄绿、黄红色。汤色以黄绿、黄红、金黄为主。新茶叶底以绿色、黄绿为主,陈茶为红黄或枣红色。生茶有苦、涩、甘、甜等口感,香气比较明显,新茶易伤脾胃,不过经自然陈化以后茶性就会慢慢变成温和、褐栗色的茶。生茶主要有清理肠道,降脂,提神,降压和减肥的功效。

2、普洱熟茶颜色以红褐色为主。香气有明显渥堆味。熟茶茶性温和,口感醇厚。发酵充足的熟茶,汤质浓稠水甜而滑口,几乎不苦涩。发酵度较轻的,有回甘,香气明显。汤色发酵轻者多为深红色,发酵重的以红黑色为主。叶底多为红棕、深褐色。熟茶可以降脂、降压、防止动脉硬化、预防便秘、利尿、养胃。

一直在喝《溯岳茶坊》的普洱茶,感觉很好。现在也时不时和他们的茶艺师张慈一起聊天,受益良多。gdgd800 是她的(wēi)微(xìn)号。她人很好,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问她。

喜欢普洱茶不是一时的激情,也不是随声附和,不过是时间,日久生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原文曾发表于《经济日报》,如今又做了番整理与修改,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下了两天雨,山路不好走,一下泥石流,一下塌方。老天爷在眷顾一个人的时候,似乎很喜欢用开玩笑的方式,先是不让你走,把路截断,让你绕路,爬山,吃苦。颠簸你的信心,拖延你的企盼,当你行将失望的时候,它又云开雾散,透出一点光芒,给你一丝希望。

从云县到南涧,走高速本来一个多小时,但走老路却耗了我整整一天的时间。老国道向澜沧江一样宛延,风景好,但路况差。导航不灵,偏偏路还走岔了。下车问路,看到远处有一颗很大的樱花树,寻着绚烂的红色,一路往前,天哪!身边的绿色几乎全是茶树,每一棵都有两人多高,而且越往里走,茶树越多。硕大的樱花树盛开在古茶园中,莫非是"樱花谷"?不对,樱花谷没有古树茶。那就管不了那么多,先拍照,再观察,吃鲜叶,看树龄,探访的程序和套路同以前没有差别。

眼前的茶园不但有樱花,也有其他叫不来名的野花。白的,黄的,粉的,虽然没有樱花那么夺目,却也不失为美丽的补充。茶在花中生,花与茶相伴,这样的环境在云南的古茶园中算不上"仅有",却也非常少见。

"野花沟",这个名字是我取的,虽然没有"桃花源","樱花谷"那么好听,但误打误撞发现这个地方,却是我的幸运。

我跑茶山有一个嗜好,就是"吃鲜叶"。一般人不理解,茶的鲜叶又苦又涩,怎么会让你津津有味,还乐此不疲。然而有病的人就是不一样,记得小时候我还喜欢吃墙上的白石灰。你不能想象一个人的肠胃一旦成为茶叶的过滤器,他对于好茶的渴望是不需要理由的。

这些年,我不记得到底吃过多少鲜叶。每次来茶山,只要遇到新芽,第一片叶子就是我的目标。不管大树小树,不论什么品种,先吃了再说,吃得多了,比较就有了。地域,季节,树龄,气候,光照,土壤,凡是与茶共生的要素一个也不放过。时间久了,好茶的味道,慢慢在心里面沉淀下来。大树小树,向阳背阴,山脊谷底,石生土埋。不同的树,不同的生长环境,味道都不一样,说不上哪个好,哪个不好。标准是有个性的,我喜欢的,说不定恰好是你讨厌的,然而没有关系,天地之所以大美,就是因为它为每个人,每种生命的都预留了足够的空间。

鲜叶遇到唾液就像茶叶遇到开水,出来了什么?出来的有多少?这些对我来说至关重要。茶叶中的鲜味里面有多少甜?甜里面又有多少香?涩会不会滞留在舌沿?味道与味道之间的包容性会不会从后向前慢慢推送?这些都是我判断这个茶好与不好的标准。

野花沟的鲜叶,入口有淡淡的花香,茉莉醇,芳樟醇,这些名字,听起来很"化学"。但嚼起来很"物理"。鲜叶入口与唾液结合,酶的作用不是催化而是分解,鲜叶里面有什么?有多少?通过咀嚼鲜叶来判断,比正儿八经审评茶汤更加直接,更加客观。

对于茶叶香气,我的经验是,如果嚼碎的鲜叶在口腔中㪚乱无序,没有集中感,虽然齿颊留香,那么茶叶也比较一般。如果齿颊没有香气,那么最好的评价就是跟这个茶说拜拜,说再见。对我来说,真正香高的好茶,淀粉与果胶,甚至纤维素这些东西被分解的粘性会将你口中的"甜"团团围住,香气会从嘴巴跑到鼻子,随时等待与空气混合。就香型而言,如果渣子里的纤维质比较硬,一般来说会出"果"的味道,如果渣子里的纤维质比较绵软,就容易出"花"的香气。然而,有时候也并非如此,尤其是现在人们追捧的单株,让人感觉其变异得让每一棵茶树都有所不同,特别是当你的味觉还在跟别人跑的时候,或者是自己有时候身体不高兴了。人与茶,茶与味道,所有的所有,就都不能确定了。

正当我的思绪放远时,有一个背筐的老汉从树林中出来,我恭敬地递上一支烟问:"是刚采的鲜叶吗?"

"是"。

"回家吗?"

"不,要先把茶送过去。"

送过去就是卖鲜叶,这个我感兴趣。

跟随老汉进村子,推开大门,我惊呆了,只见诺大的院子堆满了晾晒的茶菁。直接与天地对接的院心,弥漫着似野若兰的花香。不对啊,地上明明是茶,哪里来的花香?我本能地环顾,在满是簸箕的地上行走,绕了一圈,整个院子除了茶,没有别的。

香气这个东西真的很奇怪,你刻意觅它的时候,它不来,你无意了,它却来撞你,而且撞得猛烈。如果人的嗅觉会被香气"电"到,我真希望自己的身体就是个导体,没有电闸,而且永不绝缘。

这个院子的主人是个小伙子,30来岁,姓杨,玉溪农校毕业,学的是烟草栽培与管理。我比小杨年长一倍,两代人的距离,按理说会有一些障碍,但小伙子并不跟我陌生。我问一,他答三,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我平时做茶只是摆摆样子,但今天不同。除了想验证鲜叶的味道,我还要找到这个茶叶的香气究竟来自何方? 所幸小杨的舅舅是个做茶的老手,我很庆幸他能那么认真地教我,试温,翻旋,扬抛,什么时候用大火,什么时候用小火,如何通过气味判断杀青叶的老嫩。等回过头播放小杨帮我拍的录像,自己一招一式,还真像那么回事,难怪我们家领导嗔怪我"上辈子就是个农民"。

做茶不丢人,不会做茶,甚至不知道如何做茶,对我来说才是最大的丢人。所以后来回想我自告奋勇,上杆子亲自操刀,其实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近距离感受鲜叶在高温状态下,内含物由液态转化为气态释放出来的野兰香气。这个香气说不清是哪种香型,但诱人,迷人,醉人,让你欲罢不能。

炒茶的本意是把"青味"赶走。然而让人无奈的是,茶叶晒干,香气成份的其他成员也随之跑掉了。这不是我想要的结局,可这也是所有制茶人的无奈。明明知道是茶叶中有很多好东西,却不能留住。这对于一个视茶为生命的人来说,是最难接受的情况,我们品尝自己做出来的茶叶味道,有时候挺感慨的不是它的苦味,也不是它的涩味,而是遗憾,遗憾于自己无法让一款茶叶的真正味道全部表达出来,这种感觉,想必也许是每一位知茶、做茶人心中都会有的,虽然很多时候我自己心中从来不想妥协,但在现实,我们只能接受茶叶这种遗憾与残缺之美。

"留下来吧,今晚住我家",这是小杨的挽留。我木然,像这个茶的香气一样,连头都不抬就回答"不行,我得走了"。因为我家里还有卧病在床的老父亲。

时候不早了,再见!野花沟,野花沟我还会来,就算现在这里的茶一文不值,我也会做一个走在荒野上的"寻香人"。让野花沟的醇香,融化在我,以及我所渴望的那份平常的汤水中。

其实接触茶时间久了,你就会发现茶里面有很多东西,每一种东西都在讲述一个故事,折射一种思想。有人善于细品、甄别,有人喜欢倾听、认同。而我属于后者,茶于我而言如同一本书,每天要时不时地读一读,品一品,不求专研,但求进步,正如喝茶本身,不求知其味,但求得其趣。

我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是那种特别糊涂的人,但从野花沟回来后,不,准确地说,是从我被野花沟的香气震到的那一刻起,我晓得,是自己的缘份到了。我很难说得清楚自己心中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犹如一种宿命感一般,比如说别的东西你可以明确表达推辞,但是缘份不同,相互牵引,念念不忘。最要命的是晩上睡觉,那个香气象幽魂一样,傍在身边,始终有,到处有,不能入眠。整个人像被某种东西绊住一样,不能动。所以说缘份这个东西你很难拒绝,也推辞不掉,因为它本来就是命的一部分,因此我带着野花沟回到了昆明。

而我回到昆明的第一件事就是"试茶",套路不变,碗盏杯碟,评茶的行头一样不少。先比较,后重复,一个个,一次次,反反复复。从商业的角度来说,试茶是代表大众寻找性价比。但从学习的角度看,试茶就不一样了。要试什么?为什么而试?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大量的实践经验你就回答不上来。有茶必喝,喝茶必究,这些年来几成常态。试茶如果只是比个你高我低,孰优孰劣,那优良中差,每个茶的命运就都决定了。

然而,对于一个于茶有深爱的人来说,我更愿意自己是一个尚听故事的人。茶是一本书,写书的人是天地,而读书的人就是你我。

说到了试茶,我不知道试茶除了喝茶,还要听茶、问茶算不算故弄玄虚。反正我是这种人,不论是新朋友还是老朋友,南方人还是北方人,专家学者、布衣绅士,懂茶与不懂茶。来了就问,问来问去,问成了一个"不良习惯"。直到有一天大家都不说话了,安静地等你放公鸡的时候,才突然发现,原来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这种大彻大悟的感觉好象不只是味道那么简单了。

再后来,很多朋友开始劝我,野花沟虽然好,但每年茶叶价格一直提高,你拿了根本就不好卖出去,也收藏不了多少,干脆干掉(不要)算了。我也曾想过试图放弃,然而不行呵!那个神精兮兮的香气,经常在,始终在,不论闻到什么,甚至吃饭的时候都会想起它来,反到成了欲罢不能的借口和无法干掉的原因。所以后来我开始想查明野花沟的香气到底是怎样形成的,便因此埋头于各种关于茶叶的资料书籍中,想寻得一丝线索。

因为野花沟地处澜沧江,茶树的始祖大都由中华木兰进化而来,从澜沧江大桥边上的昔宜到小湾、漫湾、再到茫牙,到处都有古木兰的痕迹。野生的,过渡的,人工的,本山茶,藤条茶,二嘎子茶,还有勐库大叶种。这里的茶树,不知多少代同堂,近亲和远亲,裸子和被子,野生和家养,移栽和嫁接,在人类的干预下集合在一起。任由雌雄同株,异花授粉的摆布,形成了澜沧江流域茶树大家庭的种群多样性。

茶树的变异本没有什么规律,进化为毎一棵茶树贴上了多样性的标签。我在大雪山,景东,镇沅,白莺山等多个地区都曾与这种似野若兰的香气邂逅,印像深了,恋恋的 情感 便多了起来。

寻着野花沟的香气,对照资料,我查了一下,野花沟的茶树其实就是中华木兰的后裔。不论外形,滋味,汤色和香气都具有"野"的特征。这个野,不仅荒,而且寂静,如果香气可以用耳朵来听,你会发现这里面没有杂音,只有纯净。

野花沟的茶树从飘变的荒野走来。进化不完全的过渡型品种已经暗含了味道的原始状态,天然的比人工的好,荒野的比台地的好。正如同我比较喜欢没有人居住的地方一样,什么东西都自自然然,人才活得舒服些。

不过这些年大家都 科技 了,茶里面不但有机器的味道,更有化学的味道。原始的,荒野的味道不被人待见,就像如今那些习惯了家教的孩子,不开小灶反而就不能成材。

但我又是个求异不求同的人,批量生产出来的循规蹈矩,从来不是我深入研究的对象。相反,那些原始的、个性的、与众不同的东西才是我要涉猎的目标。

在我看来,所谓"野味",其实就是野花沟的蓝天和白云,樱花和茶树,岩石和蜜蜂,香樟与芒果,菌类和蕨类,含有水份的腐质土和空气,统统搅在一起的味道。这个味道,农贸市场里是没有的,高速公路能到的地方也没有,凡是人类活动痕迹较多的地方,你都发掘不了。在过去,我曾很喜欢用心路历程来记刻自己所走过的每一步。但后来发现,其实心里面没有路,更好。正如茶叶香气这个东西,能在旷野中纵马放缰的时候闻到,能在你举杯的时候一个人真实的独享。于我来说,那才是天大的畅快。

至于野花沟的鲜叶,表面具有不规则的蜡质结晶,革质化程度高,韧性强。不容易被撕裂。展平在手上会有丝绸从肩上滑下来的感觉。叶背多毛,上手有锉感,如果是春茶,第三叶,第四叶,甚至黄片都能显毫。然而从野花沟的生态环境来看,叶片背面的绒毛并不用来反射光线,而是一种返祖现象。因为野花沟地处澜沧江,海拔不足1000米,没有那么强的紫外线,早晚温差也比高海拔地区要低得多。所以我判断野花沟茶,并不是进化完全的栽培型品种,而是杂交在澜沧江边上会移动的奇妙植株,但想证明这一点却带给我很大的困扰,因为这一切都是我自己脑海中天马行空的推演,也许说不准最后跟人们所认定的事实恰恰相反。

不过困扰来临的时候,人的潜质最容易被激发,我很享受那种被激发后的忘我状态。一个人躲在屋里,静静地想,解决问题的过程充满挑战,理论和实际不是结合而是碰撞。疑点、矛盾,莫名其妙的思考,换来了早晚会把你搞定的决心。

野花沟的香气与勐库大叶种的香气完全不同,似花非果的味道一旦接触,没齿难忘。青白泛黄的汤色,象玻璃一样透明,看似寡淡,实则浓郁。十年前我在景迈山的长宝家喝野生月光白的时候,就见过这种汤色。但凡野茶,不呈**并不是转换的问题,相反是黄酮类化合物大量存在的原因(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越高,茶汤的透明度越好)。我也怀疑过萎凋的问题,亲自上手后发现,如果萎凋过度,香气会连同青味一起跑掉。然而这个茶没有,浓度、滋味,该有的有,该来的来。野花沟的香气就是这么"个性"。好与不好,似乎并不希望有人评说。

曾经我一连续喝了十多天的野花沟,茶的味道没有改变,倒是自己变了。变得像那个唐朝布袋和尚一样,看似庸懒,实则轻松。后来想想,这种变化其实很符合自然的规律,人这一生的过程正如同把一个很浓的茶喝到淡而无味,能够不需抬头便在茶汤中照见自己,能够把对味道的追求看做是一抺烟云的过往,能够用后退的方式来感悟前行的艰辛,这也便是: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

后退原来是向前。

最终,我认为野花沟茶是进化、过渡和变异的混合体,虽然它的外形给人印象是柔弱甚至纤巧,但其内质鲜甜,微苦,加之其柔里带刚的滋味,又让人觉得它明眀就是一个经过长期修练的太极高手。这一点从野花沟的新茶身上就能看的出来,它身披白毫,银装素裹,含而不露,但其内含物的浸出象秩序一样井井有条。我对它的每一次的靠近都像在跟天地较量,虽然承载它的盖碗虽小,但场面宏大,暗中彼此的拿捏,常常是你尚未出手,那个茶就已经把你看破了。

所以我一直很爱野花沟,野花沟是香气和味道物化后的美女,遇见就会迷倒,而且心甘情愿成为她的粉丝。与野花沟过招,不是你来碰它,而是它来撞你,最终你会发现不是你赢得了什么,而是你输掉了多少,但你心甘情愿!

原文作者:云南昆明大翠山茶业有限公司张跃

整理作者:沐凡,写于202238

寻茶故事,还原真实的茶人与茶叶故事,让更多人能够了解茶,文中所提及的一系列茶叶不一定会有所售卖,只是单纯记录茶叶本身的故事,若有兴趣者可以后台私聊询问。此外,本系列文章欢迎各位茶人与沐凡交流自身的经历,沐凡会如实记录,整理分享给更多爱茶之人。

全文完,如果觉得笔者写得不错,那就点个赞或者分享给其他朋友吧,多谢阅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4246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2
下一篇2023-10-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