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见丈人 翻译

子路见丈人 翻译,第1张

子路跟随孔子,落到了后面。碰到一个老人,用拐仗挑着除草工具。子路问道:“您看见我的老师吗?”老人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你的老师呢?”说完,便柱着拐杖除草。子路拱着手恭敬地站着。他便留子路到他家住宿,杀鸡、做黄米饭给子路吃,又叫他两个儿子出来相见。第二天,子路赶上孔子,报告了这件事。孔子说:“这是位隐士。”叫子路返回去再见他。子路到了那里,他却走了。子路说:“不做官是不合义理的。长幼间的关系,是不可能废弃的;君臣间的关系,怎么能废弃呢?他想不玷污自身,却忽视了君臣间的大伦理。君子出来做官,是为了实行道义。主张不能实行,我早就知道了。”

“衰老了礼乐仁和的梦想只能托付给未来了。”孔子与世长辞之前落下一句轻轻的惋叹。然后展开了他往生的回顾。

入眼,陋屋糙具,敝车灰服构成的暗沉压抑的色调弥漫着整个画面,这是一个周道衰微,礼乐崩坏,诸侯混战的时代。官府苛捐杂税,百姓民不聊生君臣勾心斗角。这时的主人公——孔子恭敬一拜,踏入王宫,他知道实现自己政治主张的机会来了,他以为鲁公会予他重任。

一看到孔子,便觉得世界忽然明亮了起来,因为他的嘴角始终噙着的一抹云淡风轻的微笑,气质出众。无论是与三桓当庭对峙救下小奴隶,还是在齐国设下圈套时妙计化夷,他一直面带笑容。那笑容里是真正的仁德,是从容不迫和运筹帷幄。当他下了朝堂,又是另一种笑容。他与妻子体贴关怀,与众弟子促膝而谈,居家教学习礼或聚会饮酒时,那笑容里是亲切和欣慰。

他又是何时皱起了眉头当他满心以为自己能得到鲁公的支持隳三都,削三桓时,齐国却兵临城下了,三桓串通一气拉他下位。鲁公对他说:“命都没了,还要仁德什么用孔丘,你应该学学我,装点呆,买点傻。"鲁公唯利是图的嘴脸暴露了,至于孔子,落了个过河拆桥的地步。

孔子怎么会装疯卖傻,他心之所向,从来不会改变啊。那笑容里又怎么会没有坚定和执着呢。他受用老子“上善若水”的教诲,但他不愿做隐士,他的道在人间,不能忍受自己无所作为。所以他离开了鲁国,他亲爱的弟子们抛妻弃子在漫漫黄沙里追逐,于是一行人团结在一起,开始了周游列国。

孔子与卫国君夫人南子的面见是一个美丽的邂逅。她从一个女性的角度剖析了孔子“痛苦的领悟境界”。什么境界我认为,是“上善若水”。他看破了官场的蝇营狗苟,自己忠而被贬,痛定思定,悟得了“刚易折,柔易存"之生存道理,所以他接受了卫国的聘请,却又驳回了卫国国君训练军队的请求,也是在用教书育人的儒雅外表来保全自己,远离险恶的权利官场。南子试探,其实为好德如好色之人。没错了,南子与他一样好德,那时哪一个女人不憧憬与君子相依,何况是个有才的女人。只是她深藏不露,用好色来掩盖内心对一一个彬彬君子的强烈渴求。南子了解孔子,怜惜他,她大概也是历经艰难险恶大彻大悟。可惜南子不是君子,卫国人皆道她祸国妖姬,就算她迷惑得了君心,也还是不容于臣心,最终被谋害而死。

自古,男子有怀才不遇,女好亦是,或者说,怀貌不遇。

孔子的弟子也是十分争气的,一路上劳累饥辘,被驱逐,差点丧命,还怀疑过自己坚守的道。可一人喝上一口汤之后,却在孔子的琴音中,在篝火旁,翩翩起舞(有点夸张)。当冉求回国抗敌,当颜回跳冰河捞书,当子路战死沙场,他们皆是以身殉道。孔子心痛而欣慰。

整部影片,孔子有三拜,十几年漂泊后回国的最后一拜,姿态端正,一丝不苟,尽显君子之礼。那是一个衣衫褴褛,风烛残年的老人,他饱含风霜的眼中,泪光晶莹,喷薄而出,哽咽着:“我的父母之邦,我终于回来了。”不在乎世人的误解,始终贯彻以儒道,他都坚持下来了。虽然他没能亲眼看到天下大同,但他留下了《春秋》来规范人间道义,他坚信他的万千弟子会完成自己的夙愿。

道可道,他人之道非我之道,我之道他人未必知道。凡人入世,皆有道,皆推之,未必有果,而后有人俯身低进了酒色;有人做了隐士超然物外,还有人呢,譬如孔子,明知世人大都以利为道,明知自己的主张不会被施行,而一以贯之,形成了一种有所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阳刚之气,他也成为了万世师表。今天的我们自当为鉴。

可见,无用,未必就是无用,道不被容可见君子,何病坚守正道,花自盛开。

在对社会现实状况的评判上,孔子与各位隐士观点是一致的。孔子说“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认为所处的是个“无道”的社会。而其他隐士更是认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但是面对改革社会现实的前景孔子与各位隐士看法是根本对立的。其他隐士对这个社会完全绝望,所以,一个都采取“避世”的态度;而孔子却始终心怀期望的,采取的是“避人”的态度,即使偶尔觉得绝望,也在行动上能“知其不可而行之”。值得指出的是,孔子的“改革”目标是要“复礼”,回到他想象的周代,也许他很“天真”,但这毕竟是一种历史的反动,因此,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其实就是一种保守落后的顽固不化,退一步说,这也是一种很缺少科学理性的精神。

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了后面,遇到一个老丈,用拐杖挑着除草的工具。子路问道:“你看到我的老师吗”老丈说:“我手脚不停地劳作,五谷还来不及播种,哪里顾得上你的老师是谁”说完,便扶着拐杖去除草。子路拱着手恭敬地站在一旁。老丈留子路到他家住宿,杀了鸡,做了小米饭给他吃,又叫两个儿子出来与子路见面。第二天,子路赶上孔子,把这件事向他作了报告。孔子说:“这是个隐士啊。”叫子路回去再看看他。子路到了那里,老丈已经走了。子路说:“不做官是不对的。长幼间的关系是不可能废弃的;君臣间的关系怎么能废弃呢想要自身清白,却破坏了根本的君臣伦理关系。君子做官,只是为了实行君臣之义的。至于道的行不通,早就知道了。”

  这个话我们也来研讨一下。『子路从而后』,这个「从」是动词,跟随着孔老夫子。「而后」就是落在后面,大概他落在队伍后面追不上孔子。结果遇见了一位『丈人』,这位「丈人」就是一个老人。『以杖荷莜』,这个「莜」是指竹器,拿着他的拐杖,这是挑着一个竹器。结果子路就向他请问了,『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您见到我的夫子吗您见到我的老师了吗这问的口气也比较鲁莽一点,而且他也没有说他老师叫什么名字,长得什么样,突然就问别人。丈人给他回答了,『丈人曰』,这老人家说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这个「植」就是立起来的意思,「芸」就是除草,他在那里除草。这个老人家答复子路就说我是一个农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这个说法有两种。一种,《雪公讲要》都引用两种的解释,都可以合参。一个是引用包咸的批注,说「丈人云,不勤劳四体,不分植五谷,谁为夫子而索之耶」这老人家说我手足不勤劳,五谷不能分植,谁有这个心思去给你找夫子是这么样说。所以这个话不是这个老人责骂、批评子路的话。另外一种说法是说老人家批评子路的,而不是说自己没空去找你的夫子,这是《朱子集注》里面说到的,「五谷不分,犹言不辨菽麦尔」。就是对五谷,农作物都分辨不清。「责其不事农业而从师远游也」。这是在批评子路,你怎么耕田都不会,不去从事农业生产而跟随你的那个老师去到处游,周游列国。你看这丈人也不是普通人,他都知道孔老夫子的行踪,说明他也是一位高人。这两种说法可以并存。《雪公讲要》当中就更倾向于第一种,就是老人家可能不至于这么样的不讲情理,见了面就马上责骂子路,只是说我自己都忙不过来了,谁有功夫注意别的事,我不知道你这个夫子是谁。大概是这样说就比较合情合理。所以「植其杖而芸」,他就继续干他的农活,在那里除草。

  底下『子路拱而立』,子路很有礼貌,毕竟是夫子的学生,很讲礼仪,所以他拱手恭敬而立,在他旁边站着。『止子路宿』,这老人家于是就留子路在家里住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这个「黍」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小米饭,黄米饭。这个是盛情招待了,杀鸡、做黄米饭招待子路。「食之」就是供养,供养他食物的意思,读去声。『见其二子焉』,这个「焉」是表示给子路,「见其二子」,这个字念现,就是叫他两个儿子来见子路,这也是很有礼貌。『明日,子路行』,第二天子路就离开了,于是追上了夫子,『以告』,就把前一天遇到这位丈人的经过向孔老夫子报告。『子曰:隐者也』,孔老夫子说他是一位隐士,孔老夫子的境界确实比子路高很多。子路有点懵懵懂懂,丈人的这种行为其实里头有禅机,子路没看出来。回头见了孔老夫子报告了之后,孔子就明白,这位是个高人,他的一举一动那都含有深刻的含义。于是『使子路反见之』,就叫子路返回去再见这位丈人。『至则行矣』,结果到了以后没想到这个丈人已经外出了。

  然后底下又说『子路曰』,子路就到了丈人家里,没见到丈人,就向丈人的家里人,就是他之前见到的他的两个儿子转达一个话。说『不仕无义』,「仕」就是讲替国家办事,仕则有君臣之伦,五伦关系当中君臣是对出仕的人来讲的,就是有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这是讲一个读书人、一个士人,如果隐居不仕,不出来为国家、为天下人效力,便是废弃了君臣之义。《礼记礼运大同篇》里面讲到圣人教人「治人七情,修十义」。十义当中就有君仁臣忠,义是义务,义者循理,如果不义就是不符合道理,不合情、不合理。所以夫子他到处都是为了希望能够替国家、替天下做事,那这个话应该是孔老夫子叫子路去传达的,子路估计还没有这么高的水平说出这样的话,后面蕅益大师有提到这个问题。就从他前面遇到丈人,他的这种行持,没看出来,回来之后见到孔子,孔子才告诉他这是个隐士、高人。从此可以见到子路还没有悟透,所以他不可能说出这么有见地的话,应该是孔子的话。所以这段话就是也是孔子对我们的教诲。

  底下又说『长幼之节,不可废也』,长幼的礼节不能够废弃。像这位丈人,他就对子路很有礼节,请子路在家里住一晚,盛情的招待,然后叫出他的两个儿子出来见宾客,这是长幼之节、之礼,礼节的意思。既然长幼之礼节不可废,君臣的礼节怎么可以废所以『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怎么能够废弃君臣之间的礼节和礼义『欲洁其身,而乱大伦』,所以不出来为国家天下做事,欲洁身自好,独善其身,即使有机会也不愿意出来,这是「乱大伦」,就是乱了君臣的大伦。根据刘宝楠的《论语正义》上说,「不仕则无君臣之义,视为**。乱之为言,犹废也」。这个乱当废字讲,就废了、废弃了五伦当中的君臣这一伦。为什么因为你不出来做事情,你躲在那里,那当然就废弃了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这个实际上孔老夫子在这里也是教导子路,也是教导我们大家。我们学习的目的确实是为天下苍生谋幸福,希望众生得安乐,否则学就无以致用。所以『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意思是说君子的出仕,出来为国家做事是为行其君臣之义,这是什么把五伦十义修圆满了。「道之不行」,君子早已知道了。换句话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天下虽无道,圣人犹不废弃道。孔老夫子是可以去隐居深山,为什么不隐居就不想废弃这个五伦十义。五伦十义就是人间的道,你能循着道而修,这就是德。夫子讲道德仁义礼,他自己做出来,所以他自己五伦十义都修得很好,一个人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他都有,而且都能敦伦尽分,为世间人做最好的榜样。即使天下无道,可以说每个国君都是个昏君,但是夫子还是出来,那很不容易。

  古文里面有一篇叫「为臣不易」,特别是给昏君服务,真不容易。你看孔子是怎么样给这些领导来服务的,君不君,但是他能守着臣道,该谏诤的时候他谏诤,忠义不失,忠而且顺。《孝经》上讲,「忠顺不失,以事其上」,这就是行君臣之义,全都是圣人给我们做示现。如果他不这么示现,我们倒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你说有多少***能够堪称圣人跟圣人来做事当然容易了,他有智慧、有德行。他是个凡人,但是他在这个位置上,那怎么帮助他去利益万民,你有这种心是忠臣。夫子有很多这方面的示现,这里就不再赘述,我们在讲《论语》当中也讲了不少的例子。大家有空也可以看看「孔子」的那个电视连续剧,那个也很好,这已经是二十年前拍的,应该能找到光盘。

  孔子使子路,就是叫子路去跟这个丈人说了这段话,可以说是此章的要义之所在,把夫子主要的思想体现出来了,五伦道德。所以一个社会能不能和谐,关键是伦常是不是得其正。人伦常道得其正了,这社会自然就安定和谐,天下太平。所以圣学没别的,无非学一个伦理,伦常道理。朱子说过,「人无伦外之人,学无伦外之学」。圣人也只是不过将伦常道德做到圆满而已,所以读书人不能够止于洁身自好而已,还应该懂得兼善天下。有这个立志,发愿造福人群,以此为自己的使命。但是在弘道的时候又不得攀缘,随缘而行。

  像夫子每到一个地方,你看他见了齐君,齐国的国君,国君不能用他,他就走。到了楚国,楚国的国君不能用他,他也走了。在鲁国,鲁国那个国君好色,三日不早朝,他也走了。随缘!随缘不是随便,他的志向从来没有退失过,只要有机缘他就一定把握住,做利益万民的事情。但是没有缘分他一点不会去攀缘,这是随缘妙用。如果有自己的意思,有自己分别执着,控制局面这个心生出来了,那就不能随缘了,那也不是妙用。所以从夫子这种存心,夫子的行持,你去体会如何学圣人。真正像夫子自己说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你用他的时候他马上就能够出来,去落实圣贤之道,推行礼乐教化;舍之,你不要他,他立刻藏起来,他就离开了。这就是随缘妙用,绝没有那种执着心。众生有福,自然会留住这个圣人;众生没有福报,圣人就像水一样就自然流走了。

  这一段话因为禅意极浓,我们再看看蕅益大师,认真的去咀嚼一下。如果你从这里头能够悟入境界,就像佛门禅门公案一样,这段何尝不是禅门公案儒门的公案,你能够悟入,你就成为像孔子一样的圣人,禅宗它讲究参究,参透了豁然大悟,就得到了佛心。我们也从此参悟,希望得到圣心。我们从头来看一下,用蕅益大师的这段评注。「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莜,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这个话「问得满撞」。子路他粗心,遇到了高人没看出来,问得很莽撞。「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答得清楚」,这是蕅益大师的评注。问得虽然粗心大意,答得却是淋漓尽致。这个话很有味道!就是你有没有找到夫子,自己回去参。

  底下又说,「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蕅益大师评注,「露出马脚,惹出是非」。这个马脚也不是说那个不好的话,实际说露出一点真面目出来,这位高人也不是纯粹像之前的长沮、桀溺那种遁世之人,他何尝不是一个像夫子一样的心怀天下之人。何以见得你看他也在行五伦关系,他把两个儿子叫出来,这不是礼吗长幼之礼已经做得那么圆满了,这是露出马脚。惹出是非是什么提一个禅门的机锋给你,自己去悟。只是很可惜子路没看出来,懵懵懂懂回去。「明日子路行以告」,回去把这个事告诉夫子,这里头的深意一点没体会到,可是夫子马上明白。「子曰:隐者也」,这个是个高人,但是不说高人说个隐者,也是让子路去悟。夫子教学着重悟性,如果一下把马脚全给你说透了,那你就没得悟了。你看夫子讲话不像我们讲《论语》讲得这么啰啰嗦嗦,全是很简洁的语言,每句话都是其味无穷。

  然后「使子路反见之」,让子路回去再去看望这位丈人,还要给他传个话。蕅益大师用禅门的一个公案来作评注,说「赵州勘婆子」,勘是勘验,这是一个禅门的典故,一会我们再来说。「至则行矣」,「勘破了也」,这个是什么孔子跟丈人心心相印,勘破了。底下的话我们就不再说了,刚才已经重复了,勘破了就是底下子路所说的话,告诉你,虽然是乱世,还是要行五伦大道,礼不可废弃,君臣之义不可废弃,五伦十义不可废弃。其实子路说的话他现在再说,人家之前一个晚上已经给你做出来了,叫两个儿子出来见,这不就是在行五伦十义吗可惜子路没悟透,让孔子勘破。

  我们在这结合一下「赵州勘婆子」的这段公案,讲一讲,因为蕅益大师在早年是修禅的,在禅门功夫上用得很深,真的是一千七百则公案个个悟透。这一千七百则公案都记录在《五灯会元》当中,《传灯录五灯会元》,这里面是一个公案,公案就是故事,都真实故事,叫赵州勘婆。我们知道蕅益大师参禅二十四岁开悟,一悟一切悟,世出世间法一切都通达了,所以他注《论语》你看看,那是通儒通佛,世法出世法兼融圆满,真是圆人说法,无法不圆。《五灯会元》里面这几句话是这么说,「赵州因僧问婆子、台山路向甚处去」。当时因为禅门公案记录的语言都比较口语化,目的是为了让当时人,文化水平极低的人都能了解,这是写作人的苦心。赵州是一位很著名的禅师,唐朝的赵州和尚,他法号从谂,是在禅门史上一位震古烁今的大师,很著名的「赵州八十有行脚」,他八十高龄行脚,那是苦行,靠走路走到赵州古城,所以后来人称他赵州和尚,也称他赵州古佛。现在我们还有赵州茶,就是跟他有关系的。他是一位开悟的大德,就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他跟佛的境界是一样的,那就是圣人。

  赵州因僧问婆子,就是叫一个徒弟,叫一个僧人去问婆子,这个婆子是在走向五台山的路上有这么一位老婆子。凡是人要到五台山去参访都要经过她那里,往往要向她问路。所以台山路向甚处去,台山就是五台山,去参访五台山怎么走「婆云:蓦直去」,婆子说你就直往前去,这话都很有禅味。「僧纔行三五步」,结果听话的人往前走了三、五步。「婆云:好个师僧,又恁么去」。这意思就是说好个禅师,就那么去了这话一说完,当然那个僧人可能就回头来问,你还有什么事这就是什么没开悟,勘验出来。「后有僧举似州。州云:待我去与尔勘过这婆子」。于是后来有僧人去向赵州和尚说了这个情形,赵州一听明白了,这个婆子说的话有深意,他说待我去勘验一下这婆子。去了。「明日便去亦如是问,婆亦如是答」。就是台山路怎么走直着往前走。「州归谓众曰:台山婆子,我与尔勘破了也」。赵州和尚他跟其它的僧人不一样,听了婆子的话就照往前走。当然婆子还是问,「好个师僧,又恁么去」,你怎么就这么走了赵州和尚不回头,继续往前走。回头告诉大家,我已经勘破了。

  这一段话跟孔老夫子让子路去拜见,重回头去拜见丈人,情形就很彷佛、很相似。蕅益大师把这两段话合在一起来让我们参,很有味道。你看看在这里孔子跟子路,听到子路回头说了丈人的这一段情形,他明白了,叫子路回去继续传话,就好比赵州和尚听到僧人说了这婆子的事,他也明白了,只是赵州和尚亲自去勘验婆子,孔子是叫子路去。赵州和尚听了婆子的话,直往前行不回头,这是什么经过考试了,人家叫不回头了。夫子叫子路跟丈人说的话,不也是显示同样的道理吗夫子在这样天下无道的乱世当中,还是一如既往推行五伦大道,仁义礼乐,也是直往前行,不回头。不管谁来说什么样的话,夫子不退青云之志,这就勘验出来了,夫子是真的真心。就像赵州和尚经过勘验了,婆子叫他不回头,人家其它僧人一叫回头了,说明什么还是被音声所转,六根接触到六尘境界,你会被六尘境界所转,你不能直往前行。直往前行你就能见性,六根如果被六尘境界所转,耳听声,婆子一叫你,你就回头了,你不是直往前行。换句话说,你对这个话没懂、没透,透了就见性了。直往前行显我本性,见我本性,任何六尘境界不能诱惑我,不能染污我的自性,明心见性。赵州说我勘破了。

  你看这话都是听言外之音你才能听得懂,公案全是意在言外。禅门公案你要是去参,只在语言文字上参,参上一百年也不开悟,就得什么像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面说的,「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你要得孔子心法也不例外。你看夫子说,我欲无言,天何言哉,换句话说,只点明白你离言说相。孔子欲无言,但是他不是不言,他还讲了这么多话,你看整个《论语》都是他讲的,后人记载下来的。为什么说无言说而无说,无说而说,圣人心地清净,哪有说法。都是什么应众生机感而发。譬如叩锺,钟本身不会响,你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不叩则不鸣,这就是应众生之机感,众生有感圣人有应。而自己心是空的,夫子讲空空如也,自己是空空如也。那我们学夫子之道也要懂,听而无听,无听而听。

  你要是读《论语》,在语言文字上抠着,那你训诂学搞得再好,到最后不开悟,你只能成为一个儒学专家、教授、学者,但是你不能成为圣人。为什么言说相没放下,心缘相没放下,名字相没放下。抠着语言文字,这就是言说、名字这个相,心里面在那里推测、考虑、思考,心缘相没放下,你怎么能体会孔子空空如也的境界你怎么能体会夫子吾欲无言的这个境界所以一定要把自己这些妄念放下,真真诚诚的用自己的真诚心来接受圣贤的教诲,这你才有可能悟入。还要用至诚恭敬的心来学,稍有诚敬不足,就是自己学道的障碍。

  为什么你看孔子所有学生里面特别赞叹颜回,颜回对老师最为恭敬。这《论语》里面他有赞叹老师的话,说老师「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赞叹到极致。这个赞叹是他内心中真诚的想法,不是故意阿谀奉承,所以他真正传得夫子心法,他老实、听话、真干。子路确实比他要差,夫子的一些做法,子路不理解的时候还不悦。你看孔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公山弗扰、佛肸要去召孔子,孔子欲往,子路也是不悦。他不理解老师,就不满了,心就不平了。为什么不满执着自己的意见,自己有成见他怎么能理解老师老师心是空的,他的心是实的,满满的都是妄想分别执着,他怎么能体会老师的境界。就像这里你看看见了丈人,丈人已经给他做示现,全然不知,这叫混混沌沌,这真的凡夫就是看不出圣人的落脚处。虽然子路也称为贤人,但没开悟,贤人不知圣人落脚处,整个就不知,不是说贤人知道圣人百分之五十,不是那样,完全一点都不知,境界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境界。就像《华严经》里的四十一个位次的菩萨,初地菩萨不知二地菩萨落脚处,二地菩萨不知三地菩萨落脚处,整个就不知道。这是什么孔老夫子也在点化子路,同时也教导我们世人重视伦常道德。但是更深的禅机在里头,我们要自己好好悟。

  蕅益大师最后有一个评注,说「此数句,绝不似子路之言」,这是讲最后子路说的那段话。说「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这段话,这段话绝不像子路自己说的。为什么他前面已经看出来了,他没那个境界。「想是夫子教他的。幸得丈人不在,不然却被丈人勘破」。这话可见得蕅益大师,完全已经体会得夫子的境界了。这个话也是过去先儒没讲的,说老实话,先儒也没看出来,没悟。蕅益大师那是真正我们相信佛菩萨再来,境界不在夫子之下。所以你看他的点评,那真的是点睛,让我们一看就拍案叫绝。

  子路的这些话确实正显出圣人的见地,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而能够在这乱世当中立起伦常大道。在这个乱世、天下无道的时局当中,夫子推行礼乐教化,怎么能够没有烦恼正因为夫子作而无作,无作而作,他无心。无心,他没有希望就没有失望,你要有心做就会有烦恼。一有心,有什么心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四相具足,执着当然就会带来烦恼,这对我们现在推动弘扬传统文化的人来讲很有启发。如果你没有说真正放下执着,你在这个推动过程中那肯定会有烦恼,而且这烦恼可能超过凡人。或者是生起名闻利养的心,或者是生起控制、占有的心,或者是生起傲慢、嫉妒的心,或者是执着于自己成见,左右法运的发展,这都是背因果的。所以没有真正高的见地,没有断烦恼的功夫,做不了大事。怎么办好好修,跟着老师学。子路就是得这样,子路没开悟,得老实跟着孔子,他要是出去准是会出乱子。你看他前面第一句话问「子见夫子乎」,问丈人,蕅益大师就看出来问得莽撞。这个什么烦恼没断尽,见地还没开,所以问出这种话。

  我们再看江谦先生的一个补注。「长沮桀溺丈人之勤四体,分五榖,自是古时学者本色。两汉学风尚如此也」。当时学风所谓耕读并重,所以长沮、桀溺、丈人都是搞耕种的,但他们也是读书人,也是士人。他勤四体、分五谷,搞农业,这是古时候学者的本色,自古耕读传家,这确实有好处,学文、力行并重。不是只是做象牙塔里面的一个人,他是要在生活当中来学习的。所以两汉时期的学风也是如此的,两汉是在春秋以后。「孔子欲进以大乘救世之学,故不许其辟世」。孔老夫子在这个基础上把学问往上提升,进以大乘救世之学,就是我们要生起广大心,救世人,扶正法,而不是简单的辟世,辟世是小乘。「然高于后世科举学校所养成之游民万万矣」,这不是后世科举时代,包括民国以来的学校所养成的游民可以比拟的,连过去的耕读学者都比拟不了。人家那个真的是重视道德学问,科举时代的图功名,现在的学校只崇尚科技,忽视了人伦道德。

  所以「今之学者,当法长沮桀溺丈人之生计自立,而更进求大乘救世之学,则真孔子徒也」。今之学者,江谦先生是民国年间的人,他跟弘一大师是同事。他那个时候是一个师范学校的校长,弘一大师在那学校里当过教员,在没出家之前当过教员。江谦也是现代的学者。他劝导我们当效法长沮、桀溺、丈人这些人,以生计自立。就是不光是要为自己生计而能够独立起来,这是你能够独善其身而已,还要更进求大乘救世之学,那是孔子的学问,就是帮助这个苦难的世间,这才是真正的孔子的弟子。「读樊迟请学稼章,亦当知此意」。樊迟是孔子弟子,他说他想回家种田,学怎么种田,被夫子批评,说樊迟是小人。这个小人是说他心量小,只是想着回家独善其身,没有想兼善天下。兼善天下大心量,叫大人,所以大人之学叫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是自己的受用,恢复自己明德,成为圣人。还得亲民,就是教化众生。两者圆满了,自度度他圆满了就止于至善。所以孔子为什么要出来他要止于至善。只自度,不能够度他圆满,都不是至善。

  「若战国时许行君民并耕而食之说,则窒碍难通矣」。战国时代,这是在《孟子》里面有详细的讲述,许行是农家的一个代表。当时三教九流其中一流是农流,他就讲君民并耕,所有的人一起都得务农,这样才能够吃自己种的粮食。这个被孟子驳斥,孟子说有劳心者、有劳力者,可以分工,怎么能够大家只一味的自己搞耕种这是窒碍难通的说法。「两汉诸帝,尚躬耕籍田,以供宗庙祭祀。而令郡国各举孝弟力田之士,以为乡里表率。此则良法美意可施行也」,这是江谦政策性的建议。两汉,汉朝,西汉、东汉各个皇帝崇尚躬耕籍田,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包产到户,每一家都要去耕种,自己以供宗庙祭祀。令郡国就是当时这些,就像我们现在省一样,各个省、各个郡,各举孝弟力田之士,举孝廉出来为国家服务。力田之士就是他不仅是有孝悌之德,他还有躬耕之力这样的技艺,这种人来为乡里做表率,让大家学习效法。这是良法美意可施行也。这个话用我们现在的意思来讲,就是我们应该在各行各业里面提出表率的人物,这个表率,他自己有自己行业的技术,是标兵,但同时他又有孝悌忠信的品德,也就是德才兼备的这种人,我们要提出来做榜样。这是一种美意,可以施行于天下。这是江谦在补注当中给我们提出这种政策性的建议。

 从这里可以了解人性,人看自己都很可爱,而且愈想愈伟大,偶然做错了事脸红一下,过三个钟头一想,自己还是对的;是别人错了。庄子从生物世界的道理,讲到了人的方面,“其自视也亦若此矣”,也像那小鸟一样,都是自视甚高。

——南怀瑾《庄子諵哗》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竟,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

 1、人化

《庄子》这篇《逍遥游》,从物的变化说起,现在到了第二段,是谈人的变化,也就是从物化到达人化。换句话说,前面提到的是物理世界万物自体的变化,下面提到精神世界心的变化。

讲到心的变化,在人的知识领域中,有境界、智慧、比量程度的不同。我们青年同学这一代,要能够挑起承先启后负载文化的任务,所以对文字要特别留意。今年开始,特别要求同学们注意文字的学习,大家程度太差了,差得已经没有办法再文学革命,因为没得命了,不需要革了。所以现在要把文化的命根重新栽起来。

2、“也像那小鸟一样,都是自视甚高”

每个人的境界,知识境界,比量不同,看法不同,不过自己看自己,却都像那个小鸟一样,觉得很不错,咚一声,跳到那棵树上了,这有什么了不起啊!每个人都是这样的看法。我们常说某人自视甚高,自己看自己很高,那是你自己看的啊!自己看自己愈看愈伟大。我们拿个镜子来看一看,每个人都是自己愈看愈漂亮,愈看愈像样子,看看别人都不如我,自己看自己真可爱,没有一个人讨厌自己的。所以,从这里可以了解人性,人看自己都很可爱,而且愈想愈伟大,偶然做错了事脸红一下,过三个钟头一想,自己还是对的;是别人错了。庄子从生物世界的道理,讲到了人的方面,“其自视也亦若此矣”,也像那小鸟一样,都是自视甚高。

3、“鸟兽不可与同群”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庄子知道另外有个高人,这个人叫宋荣子,这一类的高人,古人叫做出格的高人,是出了人格范围的人,不算是人,因为他没有固定的格,就是没有范围可以范围他,他应该算是超人,所谓出世的人。“犹然笑之”,宋荣子就笑这四种人,看不起他们。这个道理,就是庄子在下面推崇的一种特殊隐士思想,也就是影响我们历史的道家思想。在国家民族到了最艰难困苦的时代,这一类人,在幕后都起了巨大的作用,就是所谓的隐士、高士。这些隐士们,连孔子也怕。

孔子在《论语》上提到,碰到这些隐士,像楚狂接舆等,对每一个人都骂的,把孔子骂得更是晕头转向,最后孔子只有赞叹一番。孔子说,“鸟兽不可与同群”,照儒家的观念,认为孔子骂这些隐士是禽兽,不愿跟他们在一起。这个观念等于把书完全读错了,事实上孔子也佩服这些隐士。什么叫鸟兽不可与同群?鸟是会飞的,它飞掉了,兽是会跑的,四个脚跑得很快,它跑到山里面去了。我们人跟不上它们呀!孔子是走人道的路线,这些高人该飞的飞了,该入山的入山了,我们呢?还是规规矩矩做一个人,所以说鸟兽不可与同群。这是孔子捧隐士的话,可是历代都把他解释成孔子骂隐士,认为孔子把隐士当成禽兽。孔子只讲鸟兽不可与同群,他没有说这些人是禽兽啊!这是后世人乱加的意思!这就叫读书不老实;做学问要老实才行。

4、“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庄子又提出了另一种人格,这一种人格就很难了,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都难找到。这种人真是厉害,“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全世界人都恭维他了不起,喊万岁,全世界人跪下来捧他,认为他了不起,他理都不理。因为他也不想了不起,他听了恭维的话,等于在听冷气机的声音一样,毫不相干。“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全世界的人反对他,骂了他,他也绝不改变方向。这个太难了。

你们听过《易经》的啊!孔子就在“潜龙勿用”那一卦爻里,提到潜龙就是有独立超然的人格,不受任何时代环境所影响,这就是潜龙勿用。可见儒家和道家思想是同一道理,同一的人格修养标准;特别是庄子,用他美妙的笔法,把文章写得更美了。老庄文章飘逸潇洒,汪洋浩荡,而孔子只说了“鸟兽不可与同群”一句话;这就是齐鲁的文章,方正朴实。

5、“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竟”

像“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的这一类人啊!他的智慧,他的学问,已经确定了他的人生观。“定乎内外之分”,不是分开的分,是分量的分。什么是我,什么是他,什么是物,什么是心,什么是外在世界的一切,什么是我自己应该做的事。智慧、道理,以及做人的道理,他都看得很清楚。

“辩乎荣辱之竟”,他对于人世间的两种现象,也看得很清楚,一种是光荣,一种是倒霉;倒霉就是侮辱,他对于什么叫做真正的光荣,什么叫做真正的耻辱,看得很清楚,绝不会受现实社会的影响。当然,钱多了很光荣,倒霉了人家看不起,他不管,一概不管。因为这是现象,这个现象同他本身独立的人格毫不相干,所以他能够辨别,辨别得很清楚。庄子讲到这里说,“斯已矣”,他说这些人了不起啊!做人做到这个样子多么了不起!我们儒家所标榜的圣人、贤人、君子,庄子也非常佩服,人做到了这样,算是做到极点了。

6、“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这一句话妙了,庄子这一句话可以做两面解释,一面的解释是:这一类人几百年出一个,很不容易看到,“未数数然也”,不是随时可以看到的。历史上的高人、隐士不是随时有的,很少见,可以这么解释。这一句话是什么原意呢?我们只好问庄子了。不过,第二个解释,“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如此,他们对于这个世界,还有些地方是不同意的。数数是没有常常认为,换句话说,他对于世界的一切,对于现实世界的许多情况并不同意。

所以隐士思想,就是西方文化政治思想里的保留票,不同意权。这个并不是反对票,他并不反对,可是也并没有同意。这是这句话的第二个解释。也可以说,他有许多地方不同于现实世界。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也不算什么了不起”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所谓飞得起来,不过是不要走路!但是还需要靠另外的东西。没有风你飞不起来,没有空气你飞不起来,同鸟一样,同滑翔机一样,没有风就有问题了。所以,他说列子啊!虽然“免乎行”,免掉了走路,但是还是要飞,还要一个东西帮忙你,要风来帮忙,要空气来帮忙。这就是道家、佛家所讲的小乘境界;虽然看起来好像得道了,修到了神通具足会飞了,仍是小乘境界,不是大乘,没有什么了不起。小乘境界被庄子看到了,马上把你拉下来,他说你有什么了不起啊!这还是有条件的。

有些人说,打坐能够空得了,才有这样的境界,如果你空不了呢?坐在那里五心烦躁而已。普通讲盘腿打坐是五心朝天,两个手底心,两个脚底心,加上一个心都朝天。实际上,你空不了的时候是五心烦躁。所以说,这个没有什么,这第六种人也不算什么了不起。现在第七种人来了。

2、“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彼且恶乎待哉!”人生到达这个样子,这个生命,已经自己升华到这样一个境界,才是绝对超然而独立。“恶乎!待哉!”没有相对的。这等于佛家那个教主释迦牟尼生下来所讲的两句话:“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是绝对的。释迦并不是讲这个普通的“我”啊!他讲的是我们生命中那个超然独立的我,超越了物质世界的我。

庄子呢?另外一个说法,“恶乎待哉!”绝对不要相对的。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这个物质世界宇宙之间,一切都是相对的,人要超越这个宇宙,才是达到了那个真正的绝对。那要怎么样做到呢?下面庄子的文章就要点题了。文章到了这里,我们可以先给他安个名目,就是庄子所讲的大乘境界。

大乘境界是什么道理呢?真俗不二。拿佛学的名词来说,“真”就是出世,“俗”是世间,真俗就是所谓的真谛与俗谛。不二是不二法门,不二就是没有两样,并不是一,因为有一就有二。怎么样做得到呢?

3、“至人无己”

这三句话是点题啊!那也就是老子所讲真正的无为。不过呢,老子讲原则原理,庄子却建立了真俗不二;就是一个普通凡人升华了,成为一个非凡的人。

庄子在这里提出几个名词,第一个名词是“至人”,至者到也,人达到了;换句话说,达到称为一个人的标准了。如果我们没有达到这个境界,不算人,至少不算至人。人要能达到把握自己的生命,才叫做至人,做人做到了头。“至人无己”,达到至人境界就无我,没有我自己,这个难了,人生到达无我,太不容易。我们坐在这里,谁能做到无我啊?只有睡觉的时候无我,但那是昏头不是无我。还有民权东路关帝庙旁边,那些进去了的朋友,他才无我,可是他死亡了。要活着做到无我才算,这个无我不是理论,而是工夫。什么工夫呢?能够“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这样才能做到“至人无己”。

4、“神人无功”

至人还有程度的不同,等于后世道家讲神仙有鬼仙、人仙、地仙、天仙、大罗金仙五种,这种观念也是脱胎于老庄。至人是最高的,另外一种人在中间,是超人、神人。墨子也提到神人这个名称。什么叫“神人无功”呢?好在后世印度佛学过来,我们可以有一个参考了。

佛学讲,一个人修到第八地以上的菩萨位,叫做无功用地,一切无所用功,那就是老子所讲的“无为”。换句话说,这种神人,上帝也好,菩萨也好,他救世界,救了世界的人类,人类看不到他的功劳,他也不需要人类跪下来祷告,拜拜,感谢他!那是你感谢自己,同他毫无关系。真正到了神、菩萨境界,他是无功的,无功之功是为大功。他像天地一样,像太阳一样,永远给你光明,他不需要你感谢他,所以“神人无功”。

5、“圣人无名”

这类人,也可以勉强给他一个名称,叫他为圣人。“圣人无名”,叫他圣人是假号、代号,说这个叫圣人,那个叫圣人,像我也是圣人啊!什么圣人啊!算账算下来那个剩余的剩。剩人是多余的人,活着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死了也没有什么损失的剩人,同音不同字。真正的圣人无名,他不需要名。所以世界上圣人、菩萨、神人很多啊!我经常发现社会上很多人,很普通的人,他们做了好事,做了很了不起的事,谁都不知道。所以我常常看到圣人,那些才是真圣人。

庄子这个地方提出来第七种超人的真正榜样,比那些神仙还要高。但是在哪里呢?他告诉你,在最平凡的当中,越是这样的人,越是最平凡。所以神仙、神人,了不起的人在哪里找?就在这个现实世界,最平凡的世界中去找。因为“圣人无名”!他是个菩萨,是个神人,绝不会挂一个招牌;如果挂了招牌,那是广告公司的事情,同他没有关系。

6、“真正的圣人非常平凡,自己也不会承认是圣人”

《逍遥游》这一篇,前面讲过物化、人化、气化,现在正讲到第四个重点,就是神化。关于神化,他提出来三个原则,就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在圣人无名这个观念上,我们看到老子、庄子学术思想的合流,我们由此也就了解到老子所讲“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了。一般粗心的人把这句话随便读了过去,都认为老子是骂圣人。不错,老子是在骂圣人,是骂一般标榜自己是圣人的假圣人。真正的圣人非常平凡,自己也不会承认是圣人;如果觉得自己有道,是个圣人,这已经不是圣人了。所以老子是骂那些假圣人,那些只有标语、口号的圣人,那些圣人是假设的,是没有用的。

现在庄子这一句“圣人无名”,正是对老子思想的说明,圣人无名,更无所谓圣人不圣人。换句话说,最伟大的人是在最平凡里头,能够做到真正的平凡,就是无己、无我、无功。就算已经功盖天下,自己也觉得很平凡;就算道德到达圣人境界,自己仍觉得很平常。

后人如何评价孔子?

,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中国儒学的创始人。孔子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取之不尽的文化资源,他是东方文化当之无愧的代表。

孔子

孔子生于礼乐崩溃的西周。他的理想是恢复西周的礼乐秩序。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孔子一生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困难。虽然没有办法施展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但他们不愿意与奸臣勾结,一直坚定自己的立场和对德政的追求。反对暴政、刑法和法治。孔子关心人民,教育人民懂得爱他人,希望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在实现理想的坎坷道路上,仁义礼行。始终坚持仁义礼义的思想,创立儒家学派。孔子的儒家思想是我国几千年文化思想的核心脉络。

孔子一生贯彻教育思想,是建立私学的第一人。他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学内容,推行“平民教育”的局面。孔子是一个称职的好老师。崇拜孔子的弟子成千上万,孔子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加以引导,培养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众多弟子,如“鲁兹”、“鲁兹”等。

孔子晚年还撰写整理了《春秋》《礼》等书籍,使我们的传统文化得以完美的保存和传播。

孔子一直是我们尊敬的榜样。他不仅活在名著里,也坐在庙堂上,深深地在中华民族的灵魂里。

孔子看到了南子的遭遇。

孔子周游世界时,多次拜访隐士。到了郭玮,郭玮的那个人派人告诉孔子:“天下所有有德之人,只要尊重我们的国家,愿意和我的丈夫做兄弟,都必须来见我,我很想见你。”孔子遇到这种突如其来的邀请,先是来婉言谢绝,但多次都无法摆脱婉言谢绝,只好登门拜见。

孔子拜访了南子

见面时,南子在两人之间放了帘子,避免与孔子直接接触。孔子进门后,先给了她一份大礼,南子回礼两次。这个“南见子”的描述,出现在我们常说的《史记》这个数字里,而且记录的非常详细,以至于细节生动,给人一种联想的感觉。才会有人把这件事和两个人的暧昧关系联系起来。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孔子周游世界,他去的第一个地方是郭玮。众所周知,宫铃对孔子很好。然而,宫铃和南子这对夫妇却不太道德。南子,宋朝人,刚刚和宫铃结婚。由于她的美貌,宫铃为她建造了一座新的宫殿,宫铃经常邀请各国在此共商国事。而公子晁与妹妹南子有染,经常以国事为名,然后进宫找妹妹。但是当郭玮发现这一点时,南子担心他成为国王后会和自己算账,所以她需要找到更多的人来养活自己。孔子是一位精神领袖,也是一位非常好的合作者。

孔子不想拜访他的家,但他觉得他现在在乡下,因为他想让宫铃宣扬他的道德,现在他的妻子邀请我去拜访。经过反复权衡,孔子不得不去拜访。孔子去的时候,带了他的一个弟子,就是鲁兹。鲁兹觉得老师要去见这样的人,他对南子感到非常厌恶,害怕孔子会被拉拢。因此,鲁兹非常不高兴。

知道自己不开心,孔子先毒誓,说不想和南子有任何瓜葛,然后才是重点。他把自己的思想灌输给鲁兹,并和他一起教书。在这种情况下,孔子还能从容授课,可见其教学能力之强。

孔子的剑是什么?

孔子,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人称“文圣”,崇尚“仁”的思想和礼仪道德。但他常年佩剑,现在很多孔子的雕像都是他佩剑时的样子。作为提出“仁”思想的“文圣”,孔子为什么对剑情有独钟?这有两个原因:

孔子佩剑木雕

第一,春秋战国时期,那些知识分子更喜欢佩剑,佩剑笔直,象征君子气节。人们还把剑比作武器中的绅士。春秋时期,各地社会动乱,战乱不断,所以人们崇尚武力,击剑非常流行。那时候的人,不管是习文的还是习武的,都会一点剑术,以佩剑为潮流。孔子是春秋时代的人,读书佩剑无可厚非。

第二,我们只知道孔子奉行“仁政”,但是很多人会忽略孔子思想的另一个方面,那就是军事方面。孔子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多面手。他的“仁政”思想被很多君主用来控制人们的思想,所以他很有名。

孔子军事思想的核心是“义战”,即争“礼”,以战止战。这里的“礼”不是传统礼仪,而是社会秩序。在孔子的心目中,“义战”就是为世界和平而战,为天下人民而战,为维护社会秩序而战。但春秋时期的战争都是为了各个诸侯国的私利而战。所以在他的作品《孟子》中,那些被誉为“亚洲圣人”的人,都会感叹“春秋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

另外,孔子虽然提倡法治,但并不反对国家训练很多军队。孔子主张一个国家要文武兼顾,“粮草充足,兵士充足,民以信之。”他认为一个国家要强大,必须有三大支柱:发达的经济、强大的军备和人民对国家的信任。

关于孔子的故事(集锦15篇)

关于孔子的故事1

 在孔子被围困于陈蔡之地时,太公任去看望他。太公任一针见血地指出:“你的用心是装扮得很有才干以便惊吓普通的人,注重修养以便彰明别人的浊秽,毫不掩饰地炫耀自己就像举着太阳和月亮走路,所以总不能免除灾祸。道德修养极高的人不求闻名于世,你为什么偏偏喜好名声呢?”

 孔子听后内心受到极大震憾,于是辞别朋友故交,离开众多弟子,逃到山泽旷野,穿兽皮麻布做成的衣服,吃柞树和栗树的果子。曾达到进入群兽不乱群的地步。这次经历可谓是孔子的“壮举”。因为在此之前,孔子认为君子是耻于与禽兽为伍的。但为了能够得道,也不得不有病乱投医,弃礼归野,在与自然的交合中感受自然之性。

2、为修淡泊之性,他曾抛书弃学 关于孔子的故事2

 孔子在学习方面是很虚心,尤为刻苦。有一次孔子随师襄学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的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说:“可以了。”孔子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但未得其数。”又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又说:“可以了,你已于其数。”可是孔子仍说:“不可以,未得其志。”又过了相当的时间,师襄子认为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认为自己没有弹好这首乐曲。于是,孔子反复的钻研,体会琴曲的内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乐曲中表现出来了,才罢休。

 故事感悟:

 学习看似简单,要学好是很不容易的。孔子之所以能成为大教育家、大思想家,跟他对待学习的态度和学习精神是分不开的。年轻人在工作学习中,应当像孔子一样不厌其烦,反复揣摸,真正掌握技术精髓,成为优秀操作手。

 2、孔子后生可畏的故事

关于孔子的故事3

 意思是:形容声讨犯罪的人。

 孔子弟子冉求在朝中做事,正准备试行新法,于是向孔子请教,孔子刚好是站在保守一边,于是气愤无比,把冉求骂个狗血淋头,冉求一再坚持自已的改革,于是孔子对众徒发出追杀令:冉求不是我的门徒,你们一起向他攻击吧!"[论语。先进篇]]"求,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哇靠,人多力量大,自古都是人多胜人少,以强凌弱的风格早已定型。

 你的社会关系如何? 你有硬梆梆的后台吗?你的朋友多吗? 如果没有,可得小心行事,洁身自好呀!

关于孔子的故事4

 孔子离开曹国到宋国后,就和弟子们在大树下练习礼仪。宋国的司马桓魋想要杀掉孔子,就把大树给砍了。有位弟子催促孔子说:“咱们快点走吧。”孔子说:“上天既然使我具备圣德之性,桓魋又能把我怎样呢”顺境不贪,逆境反喜,一切都是磨练自己的机会,心存正义、自强不息,感恩桓魋,感恩对手。

关于孔子的故事5

 一次,孔子坐着马车经过一条小路,半路上遇到一个孩子用泥土堆了个城堡,挡住了去路。孔子就问孩子:“你不让路,我怎么过去呀?”小孩说道:“从来只有马车给城堡让路的,哪有城堡给马车让路的?”孔子没想到这小孩这么会说话,非常吃惊,就表扬孩子说:“想不到你小小年纪,懂的事情可真不少。”小孩回答:“鱼生下来三天就会游水,兔子生下来三天就会在地上跑,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有什么大小之分吗?”孔子听了这话更是钦佩,忍不住感叹道:“真是后生可畏啊!”

 故事感悟:孔子博学多才是众所周知的,连孔子都觉得后生可畏。这就足以说明孔子在对待知识的问题上,是极其谦虚的。因此,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年轻人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哪怕对方比自己年轻,资历比自己浅,只要别人在某些地方比你强,就应该放下“面子”,谦恭地学习别人的长处。

关于孔子的故事6

 孔子弟子公孙赤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孔子说:“给她六斗四升。”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她二斗四升。”冉求认为太少,给了公孙赤母亲更多。孔子说:“公孙赤到齐国去,肥马轻裘,威风凛凛。我听说过,君子只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帮助他人周急不济富,对年轻人救急不救穷,这是君子的态度。

关于孔子的故事7

 一时风欺竹,

 连江雨送秋。

 鱼游浪影沉,

 晒书佚事留。

 长沮、桀溺虽归隐山林,但并不闭目塞听,他们知道:鲁哀公曾问过孔子:“鲁国之乱,源于季氏,大家都明白,然而,为何越明白越乱呢”请孔子指点“迷津”。 孔子当时答道,“因为你只是明白一国、一人,而不明白天下。”可见孔子是知而不迷。长沮的话中隐语:孔子既知鲁之“迷津”, 也必知楚之“迷津”, 故不以渡口相告。孔子一行只好找别人打听。他们来到渡口,见有一老翁在摆渡。子路说:“船夫,请将我们渡过河。”

 “行,请驾好马车,都上船。”船夫用竹杆吃力地撑着,马儿在水中随着木船过河,马儿会游泳。

 船到河心,突然大风骤起,木船在波涛中颠簸摇晃,船儿忽高忽低,象一个醉汉似地立不稳,一船人都失去了重心。整船人和马车经不住这种颠簸,伴着风吹浪涌,船一歪,就翻落到河中。孔子师徒等人众都成了落汤鸡,掉入水中,衣服全湿透了。人落水问题还不太严重,这时的南方还不冷。可惜了我的那些书,孔子喊道:“快救我那些书!”

 民间有谚:孔夫子搬家全是书。孔子一生发奋好学,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走到哪儿都携带着很多书。

 古时的书,其实都是一些竹简上刻或书写的篆字,东汉蔡伦发明造纸,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都在其以后许多年。

 在众人的一番折腾下,马车被推上了岸,书也被捞上来了。但是,那些书全被水浸湿了。孔子心中焦急,四处张望,欲找一个晒书之所。还是颜回年轻,眼尖,“瞧!对岸有一座山丘。”那座山有300多米高,四面无倚,独凸而立,顶部平坦洁净,足有二亩见方。孔子憋皱的眉头舒展了,此时秋高气爽,阳光直照山头,很好晒书。弟子们很快将被打湿的书搬到山顶,铺开晾晒起来。周边也没有什么人,子路、子贡、颜回也不顾斯文,脱掉长衫,拧干晾晒。

 经历了刚才的一番折腾,孔子站在山顶,俯瞰潺潺流水,不禁仰天长叹道:“美哉水,洋洋乎!可惜的是这儿没有桥,此处要是有一座桥

 就好了,过往行人就不会如我等受涉水之苦了!”

 随后,孔子师徒落坐于两丈多长的长石上,稍事休息,以等书晒干。子路回想起近段的行程,种种不幸,不禁发起牢骚,口里念叨:在宋国的一棵大树下习礼时,宋司马桓魑欲杀师傅;在于野被陈蔡大夫围困三日,粒米未进,很多人都饿病了;上午在旧街让项橐毛孩戏弄,下午又人车落水,真是不幸,可谓“风刀剑树严相逼”。

 孔子宽解道:“天降大任于我等,实现周礼,天下归仁,任重而道远。忍饥挨饿,受苦受难,在所难免。我们必须坚韧弘毅,矢志不移,死而后已。”

 孔子师徒当年晒书的山就在今问津书院的后边,山势平坦,有茂林修竹,茵茵庄稼,被称之为晒书山。孔子当年坐过的那块长石被称为“坐石”,周边还有后来他们驻足讲学时供研墨行文之用的墨池、砚石。墨池即离坐石不远处的小溪,溪边石黝如墨,故名墨池。临池石刻上刻有“墨池” 两字,尽管年代久远,仍依稀可辨。池边一石,形如砚台,如天作之合。每遇天气变化,即有“墨水” 浸出,池水久旱不涸。

关于孔子的故事8

 孔子所处的时代,当时只有几百万人。但跟从孔子学习的弟子,却有三千之多。他们都是各国来的精英人物,什么样的人才都有。以孔子本身的智慧与人格魅力,加上众弟子的辅佐,在当时,如想谋取一国权位,是不难做到的。然而,孔子深知,社会的安定,大众的幸福,如果没有纯正的道德思想作基础,文化教育没有跟上,仅靠权谋势力的支撑,是不会长久的。而且,在这种状况下的安定与幸福,也是不究竟的。

 所以,孔子宁可自己一生穷苦受累,寂寞凄凉,被人误解不识时务,也要担当起继承发扬,传统的优秀文化、优秀政治智慧的大任,为万世开太平,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孔子这种在任何环境下,不计个人得失,始终注重世人的德性培养,注重社会纯正思想的引导,从根本上,拯救世道人心的行径,这在当时,也是很少有人理解的;甚至,一些个人道德修养较好的道家隐士,对此也颇有微词。然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正是孔子,也是后来真正儒者们,过人之处。

 禅宗祖师达摩,来中土前,定中观察到中土有大乘气象,这与中土有儒家精神的存在,不无关系。所以,有禅师说,孔子如按佛家的标准衡量,当属八地以上的大菩萨转世。

关于孔子的故事9

 项橐(tuó),是中国古代的神童。年仅7岁就当了孔子的老师。《孔子项橐相问书》叙述的就是孔子拜项橐为师有趣故事。孔子周游列国,四处讲学,宣扬儒家思想。一天,他正在坐车赶路,发现有三个小孩正在玩,其中一个小孩用沙土堆成了一座城。这个小孩就是项橐。车被城挡住了,走不了了。可是这个小孩仍然在玩着,兴致勃勃,就象没有看见一样。孔子下车,微笑着说“你怎么不知道车来了要让路呢”项橐这才抬起头来拿起大人的口气说:“从古至今,只听说车要绕城而过,那有城要避开车的道理?”孔子听了非常诧异,小孩如此能言善辩,而且象成年人一样镇定自若。孔子对这个孩子产生了兴趣,决定要考考他,就问道:“你知道什么山上没有石头?什么水中没有鱼?什么门关不上?什么牛没法生牛犊?什么马不能生马驹?什么刀上没有环?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样的男人没有妻子?什么样的女人没有丈夫?什么时候白天短?什么时候白天长?什么树不长杈?什么样的城没有使者?什么人没有孩子?……”孔子一口气提了40多个问题。项橐认真听完,不慌不忙地回答:“土山,井水,空门,泥牛,木马,砍刀,萤火,仙人,仙女,冬天,夏天,枯树,空城,小孩”这些问题涉及天文地理,自然现象,家庭伦理道德等各个方面,内容广泛,项橐都能对答如流,滴水不漏。孔子佩服,连说六个“善哉”!

 项橐并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人们所尊敬的孔子,就反问了几个问题,结果孔子一个也答不上来。连叹到:“后生可畏也”。孔子又说:“我车中有棋,咱们赌一盘吧。”谁知项橐一本正经地拒绝,振振有辞地说:“我不赌博,天子好赌,天下就不能太平,天公也不作美,诸侯好赌,就无心思治理国家;官吏好赌,就会耽误处理文案;农民好赌,就会错过耕种庄稼的好时机,做学问的好赌,就会忘了诗书礼仪,小孩子好赌博,该挨揍。赌博原来是无聊、无用的事,学它做什么?”孔子听了这些话,由赞赏变成了敬佩,他拜项橐为师。七岁的孩子从此名声远扬,而孔子以圣人之身,不耻以孩童为师,其举动也为天下人称赞。

关于孔子的故事10

 孔子请教桑雽“我屡遭非难,亲朋故交越发疏远,弟子更加离散,这是为什么?”。桑雽给他讲了一个假国人逃亡的故事:“假国人林回逃难时,抛弃价值千金的宝璧,只背着自己的婴儿逃跑。有的人问他:‘是因为他的价值吗?婴儿的价值显然比宝璧小;是因为重量的原因吗?婴儿的负担又比宝璧重。抛弃价值千金的宝璧而背着婴儿跑,这是为什么呢?’林回回答说:‘那是因为利益的性质不同。’宝璧是身外之物,迫于战乱灾害时,只能抛弃;因为婴儿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必须倍加保护。林回的观点:互相保护是亲情的天性,不会因为任何灾难祸害而互相抛弃。亲情贵于金钱。”

 然后又说:“君子的交谊淡如清水,小人的交情甘如甜酒。然而君子淡泊却心地亲近,小人甘甜却利断义绝。大凡无血缘关系而为利益结合的,遇到灾难时就会瓦解离散。”

 孔子听后突然醒悟,说到:“我会由衷地听取你的指教!”于是慢慢地离去又悠闲地走了回来,终止了学业,丢弃了书简,弟子没有一个侍学于前。但这个求道举动也只是做了个样子而已。这其实也是孔子的老毛病,从孔子多次问道于老子也可以看出,虽然表面上显得很虔诚,对老子的思想很祟拜,但骨子里却还是不以为然。

3、为修本原之性,他曾闭门三月 关于孔子的故事11

 意思是:比喻不认识身边著名人物。

 孔子名丘,老家山东,几千年来几乎无人不知。然而他在世时,并没有如此名气。[[孔子家语]]说:孔子的西邻住着一老头,却不是邻居是啥大人物,每次提到孔子都会直呼其小名,说是俺东家之丘如何如何。

关于孔子的故事12

 1、孔子在旅行,经过一个村庄,他看到一个老人,一个很老的老人,他从井里面打水来浇地。那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太阳又那么大。孔子以为这个人可能没有听说过现在有机械装置可以打水——你可以用牛或者马代替人打水,这样比较容易——所以孔子就过去对老人说:“你听说过现在有机器吗?用它们从井里打水可以非常容易,而且你做十二个小时的工作,它们可以在半小时之内就完成。可以让马来做这件事情。你何必费这么大的力气呢?你是一个老人啊。”他肯定有九十岁了。

 那个人说:“用手工作总是好的,因为每当狡猾的机器被使用的时候,就会出现狡猾的头脑。事实上,只有狡猾的头脑才会使用狡猾的机器。你这不是存心败坏我吗!我是一个老人,让我死得跟生出来的时候一样单纯。用手工作是好的。一个人会保持谦卑。”

 孔子回到他的门徒那里。门徒们问:“您跟那个老人谈什么呢?”

 孔子说:“他看起来似乎是老子的门徒。他狠狠地敲了我一棒,而且他的论点好象是正确的。”

 当你用手工作的时候,不会出现头脑的影子,一个人保持谦卑、单纯、自然。当你使用狡猾的机器时,头脑就介入了。那些用头脑工作的人被称为头头:职员的头头,老师的头头——他们被称为头头。不要做头头。即使做一个职员也已经很不好了,何况做职员头头……那就完了。做一个老师已经够糟糕的了,何况做老师头头……要设法成为“手”。“手”是被批判的,因为它们不狡猾,不够具有竞争性;它们似乎是原始的。试着多用手来工作,你会发现那个影子出现得越来越少了。

 2、孔子在游历的'时候,碰见三个小孩,有两个正在玩耍,另一个小孩却站在旁边。孔子觉得奇怪,就问站着的小孩为什么不和大家一起玩。小孩很认真地回答:“激烈的打闹能害人的性命,拉拉扯扯的玩耍也会伤人的身体;再退一步说,撕破了衣服,也没有什么好处。所以我不愿和他们玩。这有什么可奇怪的呢?”过了一会几,小孩用泥土堆成一座城堡,自己坐在里面,好久不出来,也不给准备动身的孔子让路。孔子忍不住又问:‘你坐在里面,为什么不避让车子?”“我只听说车子要绕城走,没有听说过城堡还要避车子的!”孩子说。孔子非常惊讶,觉得这么小的孩子,竟如此会说话,实在是了不起,于是赞叹他说:“你这么小的年纪,懂得的事理真不少呀:”小孩却回答说:“我听人说,鱼生下来,三天就会游泳,兔生下来,三天就能在地里跑,马生下来,三天就可跟着母马行走,这些都是自然的事,有什么大小可言呢?”孔子不由感叹他说:“好啊,我现在才知道少年人实在了不起呀!”

 3、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在40多年的办学中,共招收了3000多名弟子,其中著名的弟子有72人。子路便是72名弟子中的一个。子路向孔子表示,我像一根笔直的竹杆,生来可做一支好箭。还读书干什么。孔子开导他说,读了书就有了学问,好比在竹箭尾部装上羽毛,前面又安上锋利的金属头,这样箭就更有用了。子路听孔子说得很有理,便拜孔子为师。有一次,子路在孔子家里弹瑟。他人很刚勇,弹出的声音也像打仗一样充满着杀气。孔子是主张“仁”和“中庸之道”的,自然觉得这声音不平和,不满意他说:“他为什么要在我家里弹瑟呢?”孔子的弟子听了老师这话,琢磨出这是老师对子路弹瑟作的不好的评论,对子路的看法顿时有了改变,言语中有些不尊敬。孔子知道后,就对大家解释说:“子路弹瑟的本领已经登上厅堂,但尚未进入内室。他已经有了一定的成就,只是没有达到高深的境地。

 4、子夏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年,子夏被派到莒父(现在的山东省莒县境内)去做地方官。临走之前,他专门去拜望老师,向孔子请教说:"请问,怎样才能治理好一个地方呢?"孔子十分热情地对子夏说:"治理地方,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可是,只要抓住了根本,也就很简单了。"孔子向子夏交代了应注意的一些事后,又再三嘱咐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这段话的意思是:做事不要单纯追求速度,不要贪图小利。单纯追求速度,不讲效果,反而达不到目的;只顾眼前小利,不讲长远利益,那就什么大事也做不成。子夏表示一定要按照老师的教导去做,就告别孔子上任去了。后来,"欲速则不达"作为谚语流传下来,被人们经常用来说明过于性急图快,反而适得其反,不能达到目的。

关于孔子的故事13

 孔子之死

 鲁哀公十二年冬,孔鲤先孔子而死。鲁哀公十四年,颜回先他而去。孔子有所感慨:“昔从我於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哀公十四年夏,齐国陈恒弑其君,孔子斋戒沐浴三天,向哀公恳请伐齐,哀公让他“告季孙”,孔子又向季孙请求出兵,结果遭到拒绝。

 前480年,孔子另一得意门生子路死于卫国内乱,而且还被剁成肉酱。经过一这系列打击后,孔子知道自己时日不多。

 前479年的一天,子贡来见孔子,孔子柱杖依于门前遥遥相望。他对子贡说:“赐,你自怎么来得这么晚”于是叹息道:“太山(即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说完,流下眼泪。接着他又对子贡说:“夏人殡于东阶,周人殡于西阶,殷人殡于两柱间。我昨晚梦到奠于两柱之间。我是殷人。”

 七天后,孔子逝世,终年七十三岁,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众弟子为其服丧3年,子贡为孔子守坟6年。

关于孔子的故事14

 ■尽善尽美:形容好到极点,毫无缺陷。

 孔子在齐国,有机会欣赏到他认为最美妙的音乐[[韶]]。 谓其"尽善矣,又尽美也!"而后大受感动,一连好多天老是想着它,吃肉也没有味道了。三月不知肉味,原是形容孔子对于音乐入迷的情况。后人却借它来形容贫穷,真是怪哉。

 ■侃侃而谈:不慌不忙地谈着。

 在周代的等级制度中,孔子的地位相当于下大夫。 孔子是个一举一动都力求合乎周礼的人。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家乡,他显得温和恭顺,好像不会说话;在朝见场合,却长于谈论,有些谨慎罢了;在朝廷上,国君不在之时,他与同级官员说话,侃侃而谈,理直气壮;同上级说话,和颜悦色;君主来了,既恭敬而又不安,非常之小心。

 ■不舍昼夜: 表示时间不停地流逝之意。

 孔子的时间观念强,曾对着河流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光阴一去不复返啊!就如河水这样昼夜不停地奔流吧!

 时间如流水,一定要珍惜。孔子之所以青史留名,是因为他懂得:时间就是财富啊!

 ■道不拾遗:形容社会风气道德良好。

 孔子在鲁国当了几任官,他在任之时,鲁国政治有了极大改良:卖东西不讨价还价;掉了东西不必惊慌,老百姓都有自已的人格,不肯拾起收为已有。

 ■登堂入室:表示已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是已得到老师专授指点。

 孔子的弟子子路,为人刚勇,一日在孔家弹瑟,瑟声中带有杀气,犯了孔子的大忌——仁。孔子自然不喜欢,又不便发作,就不满道:"子路弹瑟的本领已经登上厅堂,但尚未能进入内室。他为何要在我家弹瑟啊? 无聊!" 孔子的众弟子一听老夫子对子路不满,马上就改变对子路的看法和态度,越来越鄙视他。

 两个启示:在别人家里最好安份些;

 对于头儿,要懂得投其所好才是啊!

 ■道听途说: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涂同途)

 意为:从道路上听来一些没有根据的话,就在道路上不负责任地传播,这种道德作风是要不得的。

 有很多类似的玩艺,被人一本正经地转来转去,实际上这些谣言里漏洞百出,只要自己稍微认真想一想、查一查,就能够看出其中的谎言成分,然而很多人却信以为真,乐此不疲。是我们自己太脆弱太轻信还是网络里情绪的煽动太容易?要警惕啊!

 ■发愤忘食:形容学习努力,工作勤奋。

 楚国某县尹问孔子弟子,请他谈谈对孔子的看法,弟子木讷小心,一言不发,县尹只得怏怏而回。孔子得知后,很不高兴,怨道:你为什么不说:我的老师是个发愤忘食,乐而忘忧的好学者啊!弟子一听马上明白,愧道:"老师,是我糊涂啊,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今后若有人再问我,我必遵师嘱答之。" 孔子一听舒服,欣然笑道:"好,好,好。"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可孔夫子都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吹一把,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啊!

 ■鸣鼓而攻:形容声讨犯罪的人。

 孔子弟子冉求在朝中干活,准备试行新法,向孔子请教,孔子刚好是站在保守一边,于是气愤无比,把冉求骂个狗血淋头,冉求一再坚持自已的改革,于是孔子对众徒发出追杀令:冉求不是我的门徒,你们一起向他攻击吧!"[[ 论语。先进篇]]"求,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哇靠,人多力量大,自古都是人多胜人少,以强凌弱的风格早已定型。

 你的社会关系如何? 你有硬梆梆的后台吗?你的朋友多吗? 如果没有,可得小心行事,洁身自好呀!

 ■以强凌弱:凭借强力欺负弱小。

 跖,一奴隶起义首领,士大夫蔑称起义者为盗。孔子想游说盗跖走入正途,于是斗胆找了他,不料惹来盗跖一阵乱骂,骂得孔子是眼光失神,脸色如土,满怀感羞啊! 来,那些看着孔夫子就烦的人们有机会了,跟着盗跖英雄一起骂:

 "你这死夫子,你不劳动却吃得香,不纺织却穿得好,整日摇唇鼓舌,惹是生非,迷惑天下君主,虚假做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之举,以求得封候,求得富贵,你就天下最大的盗。尧,舜兴起后,设立百臣,商流放国君,周武王杀死商纣,从此社会都是以强凌弱。你所说的那一套,是我所唾弃的,不能保全人的本性,都是奔走钻营,虚伪巧诈的东西。

 天下人为啥不叫你盗丘,而叫我盗跖!你这个罪大恶极的人,赶快滚回去,不然,我将用你的肝拿来加菜配酒吃了哈!"

 ■东家之丘:比喻不认识身边著名人物。

 孔子名丘,老家山东,几千年来几乎无人不知。然而他在世时,并没有如此名气。[[孔子家语]]说:孔子的西邻住着一老头,却不是邻居是啥大人物,每次提到孔子都会直呼其小名,说是俺东家之丘如何如何。

关于孔子的故事15

 一日,孔子闲居无事,在室内演琴自娱。弟子曾参、子贡,坐在外厅,侧耳细听。

 一曲终了,只见曾参喃喃自语道:“咦!怎么会是这样呢老师的琴声里,怎么会流露出,贪狠邪僻的情调呢琴音中,趋利不仁的味道,怎么会这么严重呢”

 对曾参所说的话,子贡在心里,也以为然;不过,他没接曾参的话,而是站起身子,朝室内走去。

 孔子见子贡进来,面有犯难进谏之色,便放下琴瑟,等他说话。子贡便将刚才曾参所说的话,如实禀告。

 孔子听完子贡的话,对曾参赞叹不已。他说道:“曾参真是天下一位大贤人呀!他已经通晓音律的奥秘。”

 接着,孔子继续对子贡解释事情的原由。他说:“刚才,我正在几案边弹琴,有一只老鼠在室内游动,被一只猫发现了。那只猫,便循着房梁,悄悄地向老鼠接近。然后,选好地点,眯缝着眼睛、躬曲着身子,等待时机,扑住老鼠。后来,猫的如意算盘,终究没有得逞。因当时那只猫的心态,反映在我的心里,我便很自然地通过琴瑟,将它表露出来;所以,曾参说我的琴音里,有贪狠邪僻的情调,是很恰当的。”

 儒家经典《礼记:乐记篇》说:大凡音乐,都是产生于人的内心。人的情感动于衷,体现在外就是声音。声音的变化有文理,就成了音乐。所以,在太平治世,流行的音乐,通常都洋溢着安适与喜乐。它也反映此时的国家政治,处于清明祥和的状态。在动荡的乱世,流行的音乐,往往会充满着怨恨与愤怒。它也反映此时的国家政治,处于政令不畅,上下乖离的境地。而一个接近亡国的世道,它的流行音乐,会弥漫着哀伤与忧思。它说明此时的人民,已陷入难以自拔的困苦,只能靠回忆往事,来慰籍自己。所以,声音之道,与政治之道,是相通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5987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7
下一篇2023-10-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