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语》致思原文及译文

《孔子家语》致思原文及译文,第1张

  致思

 孔子北游於农山,子路子贡颜渊侍侧孔子四望,喟然而叹曰:「於斯致思,无所不至矣二三子各言尔志,吾将择焉子路进曰:「由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锺鼓之音,上震於天,旍旗缤纷,下蟠于地,由当一队而敌之,必也攘地千里,搴旗执聝,唯由能之,使二子者从我焉」夫子曰:「勇哉」子贡复进曰:「赐愿使齐楚合战於漭瀁之野,两垒相望,尘埃相接,挺刃交兵,赐著缟衣白冠,陈说其间,推论利害,释国之患,唯赐能之,使夫二子者从我焉」夫子曰:「辩哉」颜回退而不对孔子曰:「回来,汝奚独无愿乎」颜回对曰:「文武之事,则二子者,既言之矣,回何云焉」孔子曰:「虽然,各言尔志也,小子言之」对曰:「回闻薰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类异也,回愿得明王圣主辅相之,敷其五教,导之以礼乐,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於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则由无所施其勇,而赐无所用其辩矣」夫子凛然曰:「美哉!德也」子路抗手而对曰:「夫子何选焉」孔子曰:「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则颜氏之子有矣」

 鲁有俭啬者,瓦鬲煮食,食之,自谓其美,盛之土型之器,以进孔子孔子受之,欢然而悦,如受大牢之馈子路曰:「瓦甂,陋器也,煮食,薄膳也,夫子何喜之如此乎」子曰:「夫好谏者思其君,食美者念其亲吾非以馔具之为厚,以其食厚而我思焉」孔子之楚,而有渔者,而献鱼焉,孔子不受渔者曰:「天暑市远,无所鬻也,思虑弃之粪壤,不如献之君子,故敢以进焉」於是夫子再拜受之,使弟子扫地将以享祭门人曰:「彼将弃之,而夫子以祭之,何也」孔子曰:「吾闻诸惜其腐〈食念〉,而欲以务施者,仁人之偶也,恶有受仁人之馈,而无祭者乎」

 季羔为卫之士师,刖人之足,俄而卫有蒯聩之乱,季羔逃之,走郭门,刖者守门焉谓季羔曰:「彼有窦」季羔曰:「君子不逾」又曰:「彼有窦」季羔曰:「君子不隧」又曰:「於此有室」季羔乃入焉既而追者罢,季羔将去,谓刖者:「吾不能亏主之法而亲刖子之足矣,今吾在难,此正子之报怨之时,而逃我者三,何故哉」刖者曰:「断足固我之罪,无可奈何,曩者君治臣以法令,先人後臣,欲臣之免也,臣知狱决罪定,临当论刑,君愀然不乐,见君颜色,臣又知之,君岂私臣哉天生君子,其道固然,此臣之所以悦君也」孔子闻之曰:「善哉为吏,其用法一也思仁恕则树德,加严暴则树怨,公以行之,其子羔乎」

 孔子曰:「季孙之赐我粟千锺也,而交益亲,自南宫敬叔之乘我车也,而道加行故道虽贵,必有时而後重,有势而後行,微夫二子之贶财,则丘之道,殆将废矣」

 孔子曰:「王者有似乎春秋,文王以王季为父,以太任为母,以太姒为妃,以武王周公为子,以太颠闳天为臣,其本美矣武王正其身以正其国,正其国以正天下,伐无道,刑有罪,一动而天下正,其事成矣春秋致其时而万物皆及,王者致其道而万民皆治,周公载己行化,而天下顺之,其诚至矣」

 曾子曰:「入是国也,言信於群臣,而留可也;见忠於卿大夫,则仕可也;泽施於百姓,则富可也」孔子曰:「参之言此可谓善安身矣」子路为蒲宰,为水备,与其民修沟渎,以民之劳烦苦也,人与之一箪食一壶浆孔子闻之,使子贡止之子路忿不悦,徃见孔子,曰:「由也以暴雨将至,恐有水灾,故与民修沟洫以备之,而民多匮饿者,是以箪食壶浆而与之夫子使赐止之,是夫子止由之行仁也夫子以仁教而禁其行,由不受也」孔子曰:「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於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汝速已则可,不则汝之见罪必矣」

 子路问於孔子曰:「管仲之为人何如」子曰:「仁也」子路曰:「昔管仲说襄公,公不受,是不辩也;欲立公子纠而不能,是不智也;家残於齐,而无忧色,是不慈也;桎梏而居槛车,无惭心,是无丑也;事所射之君,是不贞也;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是不忠也仁人之道,固若是乎」孔子曰:「管仲说襄公,襄公不受,公之闇也;欲立子纠而不能,不遇时也;家残於齐而无忧色,是知权命也;桎梏而无惭心,自裁审也;事所射之君,通於变也;不死子纠,量轻重也夫子纠未成君,管仲未成臣,管仲才度义,管仲不死束缚,而立功名,未可非也召忽虽死,过与取仁,未足多也」

 孔子适齐,中路闻哭者之声,其音甚哀孔子谓其仆曰:「此哭哀则哀矣,然非丧者之哀矣」驱而前,少进,见有异人焉,拥镰带素,哭者不哀孔子下车,追而问曰:「子何人也」对曰:「吾丘吾子也」曰:「子今非丧之所,奚哭之悲也」丘吾子曰:「吾有三失,晚而自觉,悔之何及」曰:「三失可得闻乎愿子告吾,无隐也」丘吾子曰:「吾少时好学,周遍天下,後还丧吾亲,是一失也;长事齐君,君骄奢失士,臣节不遂,是二失也;吾平生厚交,而今皆离绝,是三失也夫树欲静而风不停,子欲养而亲不待,徃而不来者年也,不可再见者亲也,请从此辞,遂投水而死」孔子曰:「小子识之,斯足为戒矣自是弟子辞归养亲者十有三」

 孔子谓伯鱼曰:「鲤乎,吾闻可以与人终日不倦者,其唯学焉其容体不足观也,其勇力不足惮也,其先祖不足称也,其族姓不足道也终而有大名,以显闻四方,流声後裔者,岂非学之效也故君子不可以不学其容不可以不饬,不饬无类,无类失亲,失亲不忠,不忠失礼,失礼不立夫远而有光者,饬也;近而愈明者,学也譬之污池,水潦注焉,雚苇生焉,虽或以观之,孰知其源乎」

 子路见於孔子曰:「负重涉远,不择地而休,家贫亲老,不择禄而仕昔者由也,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之实,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之後,南游於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锺,累茵而坐,列鼎而食,愿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复得也枯鱼衔索,几何不蠹,二亲之寿,忽若过隙」孔子曰:「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

 孔子之郯,遭程子於涂,倾盖而语,终日,甚相亲顾谓子路曰:「取束帛以赠先生」子路屑然对曰:「由闻之士不中间见,女嫁无媒,君子不以交礼也」有间,又顾谓子路子路又对如初孔子曰:「由,诗不云乎:『有美一人,清扬宛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今程子,天下贤士也,於斯不赠,则终身弗能见也,小子行之」

 孔子自卫反鲁,息驾于河梁而观焉有悬水三十仞,圜流九十里,鱼鳖不能导,鼋鼉不能居有一丈夫方将厉之,孔子使人并涯止之曰:「此悬水三十仞,圜流九十里,鱼鳖鼋鼉不能居也,意者难可济也」丈夫不以措意,遂渡而出孔子问之,曰:「子乎有道术乎,所以能入而出者,何也」丈夫对曰:「始吾之入也,先以忠信,及吾之出也,又从以忠信,忠信措吾躯於波流,而吾不敢以用私,所以能入而复出也」孔子谓弟子曰:「二三子识之,水且犹可以忠信成身亲之,而况於人乎!」

 孔子将行,雨而无盖门人曰:「商也有之」孔子曰:「商之为人也,甚恡於财,吾闻与人交,推其长者,违其短者故能久也」楚王渡江,江中有物大如斗,圆而赤,直触王舟,舟人取之,王大怪之,遍问群臣,莫之能识王使使聘于鲁,问於孔子子曰:「此所谓萍实者也,可剖而食也,吉祥也,唯霸者为能获焉」使者反,王遂食之,大美久之使来以告鲁大夫,大夫因子游问曰:「夫子何以知其然乎」曰:「吾昔之郑,过乎陈之野,闻童谣曰:『楚王渡江得萍实,大如斗,赤如日,剖而食之甜如蜜』此是楚王之应也吾是以知之」

 子贡问於孔子曰:「死者有知乎将无知乎」子曰:「吾欲言死之有知,将恐孝子顺孙妨生以送死;吾欲言死之无知,将恐不孝之子弃其亲而不葬赐不欲知死者有知与无知,非今之急,後自知之」

 子贡问治民於孔子子曰:「懔懔焉若持腐索之扞马」子贡曰:「何其畏也」孔子曰:「夫通达御皆人也,以道导之,则吾畜也;不以道导之,则吾讎也如之何其无畏也」

 鲁国之法,赎人臣妾于诸侯者,皆取金於府,子贡赎之,辞而不取金孔子闻之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也,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以施之於百姓,非独适身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众,赎人受金则为不廉,则何以相赎乎自今以後,鲁人不复赎人於诸侯」

 子路治蒲,请见於孔子曰:「由愿受教於夫子」子曰:「蒲其如何」对曰:「邑多壮士,又难治也」子曰:「然,吾语尔,恭而敬,可以摄勇;宽而正,可以怀强;爱而恕,可以容困;温而断,可以抑奸如此而加之,则正不难矣」

译文

 孔子向北游览到农山,子路、子贡、颜渊在身边陪着。孔子向四面望了望,感叹地说:“在这里集中精力思考问题,什么想法都会出现啊!你们每个人各谈谈自己的志向,我将从中做出选择。”

 子路走上前说:“我希望有这样一个机会,白色的指挥旗像月亮,红色的战旗像太阳,钟鼓的声音响彻云霄,繁多的旌旗在地面盘旋舞动。我带领一队人马进攻敌人,必会夺取敌人千里之地,拔去敌人的旗帜,割下敌人的耳朵。这样的事只有我能做到,您就让子贡和颜渊跟着我吧!”

 孔子说:“真勇敢啊!”

 子贡也走上前说道:“我愿出使到齐国和楚国交战的广阔原野上,两军的营垒遥遥相望,扬起的尘埃连成一片,士兵们挥刀交战。在这种情况下,我穿戴着白色衣帽,在两国之间劝说,论述交战的利弊,解除国家的灾难。这样的事只有我能做得到,您就让子路和颜渊跟着我吧!”

 孔子说:“真有口才啊!”

 颜回后退不说话。孔子说:“颜回,过来,为何只有你没有志向呢”颜回回答说:“文武两方面的事,子路和子贡都已经说过了,我还说什么呢”

 孔子说:“虽然如此,还是各人说说各人的志向,你就说吧。”

 颜回回答说:“我听说薰草和莸草不能藏在同一个容器中,尧和桀不能共同治理一个国家,因为他们不是同一类人。我希望得到明王圣主来辅助他们,向人民宣传五教,用礼乐来教导他们,使百姓不修筑城墙,不逾越护城河,剑戟之类的武器改铸为农具,平原湿地放牧牛马,妇女不因丈夫长期离家而忧虑,千年无战争之患。这样,子路就没有机会施展他的勇敢,子贡就没有机会运用他的口才了。”

 孔子表情严肃地说:“这种德行是多么美好啊!”

 子路举起手来问道:“老师您选择哪种呢”

 孔子说:“不耗费财物,不危害百姓,不费太多的言辞,这只有颜回才有这个想法啊!”

 孔子到楚国去,有一位打鱼人献给他一些鱼,孔子不接受。打鱼人说:“天热市场又远,已经无法卖了,我想扔到粪堆上,不如献给君子,所以敢于进献给您。”

 于是孔子拜了又拜,接受了这些鱼,让弟子把地打扫干净,准备祭祀。弟子说:“打鱼人本来要扔掉这些鱼,而老师却要用来祭祀,这是为什么呢”孔子说:“我听说,怕食物变质而把它送给别人的人,是仁人一类的人。哪有接受了仁人的馈赠而不祭祀的呢” 

孔子众多弟子中,子路(姓仲名由,子路是他的字)是最不像弟子的弟子;同时,又是最称职的弟子。说子路最不像弟子,是因为:只有子路,敢于甩脸色给孔子看,敢于批评乃至否决孔子的想法和决定。说子路是最称职的弟子,是因为:子路对孔子照顾、保护出力最多,对孔子的话最重视、恪守,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小孔子九岁的子路,在投到孔子门下之前,头戴公鸡冠,身佩公猪剑,是个桀骜不驯、举止怪异的社会青年。经过孔子一番耐心的礼乐仪式的引导,这才拜孔子为师。但是,入门以后,他却并不像颜回、子贡等其他学生那样,对老师毕恭毕敬的,言听计从。对孔子的一些说教,子路并非洗耳恭听的态度,而是表现出一副不以为的神态。子路问怎么做才算是“君子”,孔子答:“约束自己,做到言行举止恭敬有礼。”子路问:“如此而已吗?”孔子答:“约束自己,使亲戚朋友得意安定。”子路又问:“如此而已吗?”孔子答:“约束自己,使百姓安定。做到这样,连尧舜那样的圣君也会有困难。”这哪里是仲(由)同学在向孔老师请教,简直是仲老师在检查孔(丘)同学功课嘛。正常的学生向老师请教问题的情形,应该是这样的:颜回向孔子请教怎么做才算是仁。孔子答:“克己复礼算是仁……”,颜回说:“请您再说具体些。”孔子答:“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回说:“回虽然不聪明,但请允许我照您的话去做。”

比不以为然更严重的是反驳。子路让同门师弟子羔(日后做了逃兵)去做费城的长官。孔子因为子羔年幼,学识未成,说了句:“这是坑害人家孩子啊。”子路反驳说:“有了人民,有了社稷。为什么非要读书,才算做学问呢?”比反驳更严重的是嘲笑。周游列国,待在卫国时,子路问孔子:“假如卫国国君请您管理政务,您将先做什么事?”孔子答:“一定是先正名吧。”子路说:“有这样的说法?您简直太迂腐了,怎么正?”敢于给孔子甩脸色的,孔门三千弟子,子路是第一人,也是最后一个。子路给孔子甩脸色,不是一回两回,而是经常性的!光是《论语》里记载的,至少就有四回: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孔子会见卫灵公的宠妃南子,子路不高兴)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在陈国遭围困时,没有粮食,跟随孔子周游的人都饿得站不起来。子路怒气冲冲跑去质问孔子:“君子会有穷途末路吗?”)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公山弗扰占据费城,反对季氏,聘请孔子出山。孔子准备赴任,子路不高兴。)佛Z聘请,孔子想去就任。虽然没有“子路不说”字样,但从他的质问看,也是生气的。疾风知劲草,顽生见名师。遇到子路这样的学生,一般的教师,早就气得七窍生烟,一脚把他踢出去――开除学籍、清理门户了。但孔子不是这样,他非常有耐心,大肚能容。

子路对他的说教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孔子不计较,耐着性子,剥笋壳似的,一点点一层层给他解释;子路反驳他的说法,孔子气不过,也只是嘟囔一句“这是为什么我讨厌伶牙俐齿的人的地方。”子路嘲笑他迂腐,孔子并不拂袖而去,而是埋怨一句子路太粗鲁、不懂装懂,然后,认认真真给他讲解,自己为什么主张执政要先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 无所措手足……”。危难之际,子路怒气冲冲质问他,孔子仍然能保持好脾气,告诫子路,要固守道义节操,不能乱来。最有趣的是,每次子路不高兴,孔子不但没有端起老师的架子,祭出师道尊严的法宝,反而像个做错事的弟子、孩子,丝毫不敢怠慢,马上给他解释,絮絮叨叨,说上一长篇,甚至赌咒发誓,表明自己的心迹。认真阅读《论语》的人,大概都会有这种恍惚:子路、孔子,到底谁是老师,谁是学生呀?对一个随时可能出言不逊、顶撞自己的弟子,孔子是真正表现出了“不愠”的君子风度。须知,孔子不是一个天生好脾气之人。事实上孔子是个会生气、能骂人的麻辣教师。你看他骂宰予、骂樊迟,朽木、粪土、小人,用词火力都很猛。孔子的修养,也没有达到佛陀、耶稣的境界,他不主张以德报怨,他主张以直报怨――用现代汉语说,就是以牙还牙。但是,对于子路,他却脾气全无,套路全改。子路这样的学生,一般的教师早已经把他打入另册。一旦有落井下石的机会,肯定不会手软。但孔子不是这样。不但没有任何打击报复的行动,反而处处替他说好话。一次,孔子对子路的鼓瑟技艺有所不满,其他弟子便跟着不尊敬子路起来。孔子马上发表声明,子路虽然没有达到最高水平(入室),但他已经演奏得非常好(升堂)了。言外之意是,“比你们强得多了”。凡遇手中有实权的人问他子路的修养、才能,孔子都会热情地扮演起推销员的角色,恨不得对方立马给子路一个宰相、将军的职位。

有学者说,子路是遭受孔子呵斥最多的弟子。这是读《论语》不够细心所致。“仲由!我告诉你,懂的说懂,不懂的就说不懂,这才是真的懂了。”“仲由勇敢冒失超过了我,也不好用。”“暴虎冯河,死都不怕的人,我不跟他一起去”;“仲由这类弄虚作假的事已经做了很久了。明明没有家臣,却要装出有家臣的排场。我这是欺骗谁呢,欺骗上天吗?”“子路这样的鼓瑟水平是怎么进我的学校的呢?”这些话,怎么算得上是呵斥呢?比起子路说孔子的那些话,简直温柔悦耳,赛羔羊“咩咩”。水浇鸭背都算不上,毛毛雨庶几近之。不由人不问一句: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子路对孔子的敬重、爱护无人能及;二是,孔子了解子路的套路,鲁莽只是他的表面现象,勇敢、忠诚才是他的本质特性。没错,一般人的印象里,都会觉得颜回是孔子最好的学生。对孔子的说教,颜回言听计从,无不心悦诚服。这种好学生的表现,是平凡教师所需要,所喜欢的;但是,对于一个理想高远、胸怀博大的教师而言,这是不够的。孔子对颜回的“不违如愚”,实际上是不太满意的。孔子有其平凡的一面,所以他喜欢颜回;孔子有其不平凡的另一面,所以他也喜欢子路。颜回死时,孔子发出的是“天丧予”的悲鸣;子路死时,孔子发出的是“天祝予”(祝,不是祝贺的意思,是断绝的意思)的哀号。

周游列国,鞍前马后,子路出力最多。《论语》中,子路几次离队、掉队,邂逅隐居民间的高人(石门晨门、长沮、桀溺、荷丈人等),都是子路不辞辛苦、敢为人先的证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子路喜从游”,说法带点怪味儿,但基本没有背离事实。《论语》中,有关子路的记载,是最多的。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所有弟子中,子路陪伴、伺候孔子是最勤勉的。表面上,子路经常对孔子的说教不以为然。但孔子有些话,他却奉为圭臬,敬重、恪守的程度,远远超越其他弟子。有一天孔子感慨说,学说理论没有人采用,自己只好乘坐木排漂到海外(九夷,今天朝鲜半岛)去。能够陪着自己去的,大概只有子路。子路听后,引以为荣。孔子说:“穿着破烂的旧棉袍。跟穿着狐貉貂皮大衣的人站一块儿,不会感到不好意思的人,大概只有子路吧。‘不嫉妒不贪婪,什么事做不好呢?’”子路把这一番话牢牢记在心里,终身念叨。最后在卫国内乱中,子路没有听子羔的规劝,离开危城,而是挺身入城。在身遭重创,头上的冠缨被对方将领击断的时候,还说了句“君子死而冠不免”,死前的最后一个动作是整理冠缨。子路这是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实践了孔子关于君子、礼仪的说教啊!

孔子病重,子路领着弟子为他祈祷。孔子口头上没有表扬他,但内心是赞赏的。因为,孔子承认,自己也祈祷了。邂逅长沮、桀溺,两位隐士,规劝子路,跟着孔子“辟(避)人”,不如跟他们“辟(避)世”。但是,子路不为所动。邂逅荷丈人,子路得到了很好的招待,孔子都被感动了,有些心动,而子路仍然旗帜鲜明地坚持儒家积极入世的理论,主张君臣之义不可废。“子路不说”,表面上看,似乎是不尊敬孔子,实际上是对孔子的最好爱护。切莫小看、笑看这“子路不说”四个字。没有这四个字,孔子可能成不了圣人。比如说,孔子接受了公山弗扰或佛Z的聘任,其结果,很可能是身败名裂,身首异处。《史记》记载,孔子说过“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的话。其实,子路对于孔子的价值,何止恶言不闻于耳,简直是恩重如山,不亚于再生的父母!可以说,没有子路,就没有后来被尊称为圣人的孔子!

你打错字了吧,应该是“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吧

绸缪

诗经·唐风——《绸缪》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

今夕何夕,见此邂逅。

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

今夕何夕,见此粲者。

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注释:

绸缪:音仇谋,缠绕,捆束

束薪:捆住的柴草,喻婚姻爱情。有人考证,《诗经》中的“薪”都比喻婚姻:“三百篇言取妻者,皆以析薪取兴。盖古者嫁娶以燎炬为烛”。(魏源《诗古微》此用捆束柴草,比喻婚姻缠绵不解。

三星:即参星,是由三颗星组成。

良人:古代妇女称丈夫。

刍:柴草。

隅:东南边。参星黄昏时在东方天上,此时到东南,已至深夜。

邂逅:遇合。此用作名词,代指遇合的人。

楚:荆条。

粲者:美人。

赏析

《绸缪》描写新婚之夜的缠绵与喜悦。诗借了“束薪”作象征,用“三星”作背景,描写了夜的过程,时光的流动,但新婚夫妇的缠绵却是那样深厚曲折。借助内心的独白“今夕何夕”、“如此良人何”,真有道不完的情深意长和新婚之夜的憧憬和激动。

作者小传:

《诗经》约在公元前六世纪中叶编纂成书,据说是由儒家创始人孔子编定的。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作品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都因音乐得名。“风”是地方乐调,收录当时十五国的民歌;“雅”分大、小雅,多为贵族所作的乐章;“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你们喜欢。

篇1

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是用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古人对论语的推崇之极。这部曾被古人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我们现代人来说,还具有什么实际意义吗──题记

《论语·卫灵公》中记载,孔子的学生子贡问了老师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老师以商量的口气对他说:“其恕乎!”什么叫“恕”呢孔子又用八个字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学会宽容。

宽容在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为人处事的重要原则。

  唐太宗李世民宽容、重用魏徵的故事被传为佳话。在李建成与李世民的皇位之争中,魏徵为李建成出谋划策,多次使李世民陷入困境。玄武门之变后,魏徵成了李世民的阶下囚。这时,李世民完全可以治他的罪,杀他的头。但是,李世民宽容并重用了他,让他做到了宰相,结果成就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再往前翻一翻历史的画卷,齐桓公宽容并重用曾险些射死自己的管仲,从而成就霸业;蔺相如宽容多次羞辱自己的廉颇,留下“将相和”的美谈……

古人尚能如此,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我们更需要调整自己心态,调整好与他人的关系,学会宽容。

《北京日报》曾刊登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小伙子在公共汽车上吐了一口痰,女售票员让他擦掉。小伙子感到很难堪,不去擦。女售票员给了他个台阶下,自己用纸把痰擦掉了。事后小伙子很后悔,他给报社写了一封信,表示向这位售票员道歉。这件事启示我们:“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风平浪静。”得理也让人,宽容的感化作用常比剑拔弩张作用要恒久得多。如果她不这么做,而是硬逼小伙子去擦掉,结果不难想象。

然而,现实生活中,真正做到宽容谈何容易!有很多时候,他会为一丝一毫的事情而斤斤计较,耿耿于怀。事情已经过去了,而他还是老在那想,这么可恶的事情我怎么可能原谅它呢然后就是在不断的自我咀嚼中,不断的从中受到伤害,难以自拔!有时甚至要发誓“报仇”!哎,仔细想想,何必呢让自己整天活在过去的种种痛苦和仇恨中,这样的生活是多么悲哀!

那么,怎样才能学会宽容呢

首先,宽容需要沟通。当自己与他人发生矛盾或误会时,要主动与对方交谈,认真倾听对方的诉说。这样,才能沟通彼此的思想,从而消除误会和隔阂。

其次,宽容需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要想。积极地换位思考,更多地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就更容易宽容别人。

再次,宽容需要忘却。克制性的宽容,不是真正的宽容,它不能祛除感情伤口上的脓水,医治感情上的创伤。只有那种不记、不究的宽容,才是真正的大境界。

什么叫“半部《论语》治天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认为:《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有时候一两个字,就够我们用一辈子了。“其恕乎!”──就一个“恕”字,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人生座标;就一个“恕”字,就是我们自己的一幅健康的心电图,是这个世界的一张美好的通行证。

让我们学会去宽容别人吧!该放下时且放下,人与人能宽容相处,我们的生活将更加美好。

篇2

你是一支在黑暗残衰王国中孤独燃烧的蜡烛,以你的星星之火,燎亮了历史之原,更燎亮了后世万代的心。

夫子之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的思想,古朴而深沉。“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夫子的思想本色,夫子“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被尊为“万世师表”。在我心中,夫子似乎总被一圈耀眼的光环所笼罩,一提起夫子,好像都是那些耐人寻味的“之乎者也”,而当我静心走近孔子时,却惊讶地发现——“此间别有天地”。

命途多舛,时运不济。孔子三岁丧父,十七失母,周游列国十三年,却未求得一纸委任状,人到垂暮之时,他的儿子和最心爱的弟子颜回也先他而去。

生命的打击接踵而至,他在七十三年的生命历程中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我总是想当然地以为,孔子在即将离世之际会说出“也无风雨也无晴”之类的老者之语,而他却在弟子子贡来看他时道出了“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的感慨,在这十二字背后,又有谁能理解孔子的寂寞与无奈……是呀,哲人萎乎,但哲人的心,一生都是火热而 的!

道路的曲折无法扭曲正直的心灵,黑暗的长夜无法抗拒黎明的到来。面对人生的磨难与瓶颈,孔子的态度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好一个“知其不可而为之”!鲍鹏山先生说,“痴”分两种,一因情深,一因智浅。而孔子当然属于前者!

情不知从何而起,一往情深。孔子对他的“道”有着炽烈的情感,甚至到了执拗的地步,所以,他可以为自己的内心付出自己的生命。这,便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力量之源!

孔子一路走过,留给我的,不仅仅是思想,更多的,是思考。在孔子的激励下,我会奋然前行,向至真至远的人生顶峰昂首迈进!

篇3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李隆基《经鲁祭孔子而叹之》

我奔向曲阜,以我十二万分热血与热泪的拌和;我奔向曲阜,以我五千年思愁锻铸的铁骨和忠肠;我奔向曲阜,以我年轻生命磅礴时空的大智与大勇;我奔向曲阜,从每一道夹满历史风尘的砖缝中邂逅一位久违的圣人……

一道又一道高高的门槛,一级又一级长长的台阶,一重又一重巍巍大殿,一层又一层深深的院落。秦砖、汉瓦、唐松、宋柏、清碑。古人己远,只可仰望万层台阶之上的琉璃殿宇,任空灵的思绪飘得很远很远。前方,圣人的威严高高在上,萋萋绿草中仍可想见当年弟子三干的大家气派;身后,斑斑红墙虽经雨侵风蚀却依然炫目,似乎还可映出千年电闪雷鸣中岿然不动的身影。谁也说不清有过多少回日升月落,可谁都明白,有个古老的魂灵在这方圣土上回旋不散。他日夜如约地凝望九州的每个角落,因为每一寸土地无不灌注他博大思想的血液。肯定地,他见过山长水阔的豁达,见过巷陌人家的灯火,见过胡马嘶风的悲凉,见过仰天长啸的壮烈。可最终,他依然执著地在这儿留守,日复一日地倾听暮鼓晨钟,接受凡夫俗子的拜谒。

不知不觉,己走到路的尽头,回过身去看,这仅仅是一个古老的庭院吗不,那是岁月留痕刻下的一帧残简。曾经,大地是它浩荡的书瓦一砖一瓦是它挥洒的字印。如今,它只剩下一阙断章,立于纷嚣凡尘,供今人悬想她原先的厚重与繁华。

历史给了中国人一个孔子,一处圣迹,可它也开了个着实不小的玩笑。它让孔子一生颠沛流离却终不得志,死后留与儿孙的也只是三间茅舍,一座孤冢。后来秦始皇烧过他的书:更后来,汉武帝给他扶了正,一纸“独尊儒术”的诏书让他在供龛中被参拜两千多年。一时间,他似乎平步青云,飞上了九重灵霄宝殿。可谁也不曾想到,当这位老先生安静地沉睡了近两干五百年后,又莫名其妙地刮起了一场“批孔”的血雨腥风。有人撞倒他的碑,砸毁他的像,掘了他的坟。可怜一世圣人生前奔波游历,身后竟也难求一方清净!

记不清了,有多少帝王将相戴着你的面具生杀予夺;又有多少文人墨客打着你旗号褒贬评说。你心力憔悴地为一顶顶皇冠加冕正名。时过境迁,又是你,无可奈何地亲手点燃焚烧每个王朝没落的火把。你亲身交付每位君王一套钳制民众的枷锁,可你不明白呀,锁得最深的人儿正是你自己!可悲的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啊,你竟成了帝王统治的仪仗!开国王朝震天动地的乐声中,你恰是那站在最低台阶上的拜者。

今日大成殿依旧香菸缭绕,清香燃起,烟尘升腾。冥冥中,老夫子向我款款走来,脸上依然挂著千年不变的凡人的微笑。历史的笔开始在我手中颤抖,教科书上那笑容可掬的老头儿,被涂过太多的油彩。

还世人一个真实的孔子吧,老人再也经不起折腾了。

的人还:

  事谱十一(上)

 《诗商颂序疏》引《世本》 宋湣公生弗甫何,弗甫何生宋父,宋父生正考甫,正考甫生孔父嘉。为宋司马,华督杀之,而绝其世。其子木金父降为士,木金父生祁父,祁父生防叔。为华氏所逼,奔鲁为防大夫。故曰:"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叔梁纥生仲尼。"

 《潜夫论·志氏姓》 闵公子弗父何生宋父,宋父生世子,世子生正考父,正考父生孔父嘉,孔父嘉生子木金父。木金父降为士,故曰灭于宋。金父生祁父,祁父生防叔。防叔为华氏所逼,出奔鲁,为防大夫,故曰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为鄹大夫,故曰鄹叔纥。生孔子。

 《续博物志》二 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

 《韩诗外传》二 孔子遭齐程本子于郯之间,倾盖而语终日,有间,顾子路曰:"由,来!取束帛十匹以赠先生。"子路不对。有间,又顾谓曰:"取束帛十匹以赠先生!"子路率尔而对曰:"昔者由也闻之于夫子,士不中道相见,女无媒而嫁者,君子不行也。"孔子曰:"夫《诗》不云乎,'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青扬宛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且夫齐程本子,天下之贤士也,吾于是而不赠,终身不之见也。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说苑·尊贤》 孔子之郯,遭程子于途,倾盖而语终日,有间,顾子路曰:"取束帛一以赠先生。"子路不对。有间,又顾曰:"取束帛一以赠先生。"子路屑然对曰:"由闻之也,士不中而见,女无媒而嫁,君子不行也。"孔子曰:"由,《诗》不云乎,'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今程子天下之贤士也,于是不赠,终身不见。大德毋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子华子》 子华子反自郯,遭孔子于途,倾盖相顾,相语终日,甚相欢也。孔子命子路曰:"取束帛以赠先生。"子路屑然而对曰:"由闻之,士不中间见,女嫁无媒,君子不以交,礼也。"子曰:"固哉!由也。《诗》不云乎,'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今程子天下之贤士也,于斯不赠,则终身弗能见也。小子行之。"

 《高士传》 孔子年十七遂适周,见老聃。

 《庄子·外篇·天道》 孔子西藏书于周室,子路谋曰:"由闻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免而归居。夫子欲藏书,则试往因焉。"孔子曰:"善。"往见老聃,而老聃不许。于是纻十二经以说。老聃中其说,曰:"大谩,愿闻其要。"孔子曰:"要在仁义。"老聃曰:"请问仁义,人之性邪"孔子曰:"然。君子不仁则不成,不义则不生。仁义,真人之性也。又将奚为矣"老聃曰:"请问何谓仁义"孔子曰:"中心物恺,兼爱无私,此仁义之情也。"

 《说苑·敬慎》 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戒,无行所悔。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勿谓何残,其祸将然;勿谓莫闻,天妖伺人。荧荧不灭,炎炎奈何;涓涓不壅,将成江河;绵绵不绝,将成网罗;青青不伐,将寻斧柯。诚不能慎之,祸之根也;曰是何伤,祸之门也。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盗怨主人,民害其贵。君子知天下之不可盖也,故后之,下之,使人慕之,执雌持下,莫能与之争者。人皆趋彼,我独守此;众人惑惑,我独不从;内藏我知,不与人论技。我虽尊高,人莫害我。夫江河长百谷者,以其卑下也。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戒之哉!戒之哉!"孔子顾谓弟子曰:"记之!此言虽鄙,而中事情。《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行身如此,岂以口遇祸哉!"

 《说苑·杂言》 孔子曰:"自季孙之赐我千钟,而友益亲;自南宫项叔之乘我车也,而道加行。故道,有时而后重,有势而后行。微夫二子之赐,丘之道几于废也。"

 《荀子·宥坐》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谓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子路曰:"敢问持满有道乎"孔子曰:"聪明圣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挹而损之之道也。"

 《韩诗外传》三 孔子观于周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闻宥坐器,满则覆,虚则欹,中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子路曰:"敢问持满有道乎"孔子曰:"持满之道,抑而损之。"子路曰:"损之有道乎"孔子曰:"德行宽裕者,守之以恭;土地广大者,守之以俭;禄位尊盛者,守之以卑;人众兵强者,守之以畏;聪明睿知者,守之以愚;博闻强记者,守之以浅。夫是之谓抑而损之。"

 《淮南子·道应训》 孔子观桓公之庙有器焉,谓之宥卮。孔子曰:"善哉!予得见此器。"顾曰:"弟子取水。"水至,灌之,其中则正,其盈则覆。孔子造然革容曰:"善哉!持盈者乎!"子贡在侧,曰:"请问持盈。"曰:"益而损之。"曰:"何谓益而损之"曰:"夫物盛而衰,乐极而悲,日中而移,月盈而亏。是故聪明睿知,守之以愚;多闻博辩,守之以陋;武力毅勇,守之以畏;富贵广大,守之以俭;德施天下,守之以让。此五者,先王所以守天下而弗失也。反此五者,未尝不危也。"

 《说苑·敬慎》 孔子观于周庙,而有欹器焉。孔子问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对曰:"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满则覆,虚则欹,中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而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欹。孔子喟然叹曰:"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子路曰:"敢问持满有道乎"孔子曰:"持满之道,挹而损之。"子路曰:"损之有道乎"孔子曰:"高而能下,满而能虚,富而能俭,贵而能卑,智而能愚,勇而能怯,辩而能讷,博而能浅,明而能闇,是谓损而不极。能行此道,唯至德者及之。《易》曰:'不损而益之,故损;自损而终,故益。'"

 《吕氏春秋·离俗览·举难》 季孙氏劫公家,孔子欲谕术则见外,于是受养而便说。鲁国以訾,孔子曰:"龙食乎清而游乎清,螭食乎清而游乎浊,鱼食乎浊而游乎浊。今丘上不及龙,下不若鱼,丘其螭邪!"

 《论衡·龙虚》 孔子曰:"龙食于清游于清,龟食于清游于浊,鱼食于浊游于清。丘上不及龙,下不为鱼,中止其龟与!"

 《说苑·修文》 孔子至齐郭门之外,遇一婴儿,挈一壶相与俱行。其视精,其心正,其行端。孔子谓御曰:"趣驱之,趣驱之!韶乐方作。"孔子至彼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晏子春秋·外篇下》 仲尼游齐,见景公。景公曰:"先生奚不见寡人宰乎"仲尼对曰:"臣闻晏子事三君而得顺焉,是有三心,所以不见也。"仲尼出,景公以其言告晏子,晏子对曰:"不然!婴为三心,三君为一心故,三君皆欲其国之安,是以婴得顺也。婴闻之,是而非之,非而是之,犹非也。孔丘必据处此一心矣。"

 《晏子春秋·外篇下》 仲尼之齐,见景公而不见晏子。子贡曰:"见君不见其从政者,可乎"仲尼曰:"吾闻晏子事三君而顺焉,吾疑其为人。"晏子闻之,曰:"婴则齐之世民也,不维其行,不识其过,不能自立也。婴闻之,有幸见爱,无幸见恶,诽誉为类,声响相应,见行而从之者也。婴闻之,以一心事三君者,所以顺焉;以三心事一君者,不顺焉。今未见婴之行而非其顺也。婴闻之,君子独立不惭于影,独寝不惭于魂。孔子拔树削迹,不自以为辱;穷陈、蔡,不自以为约;非人不得其故,是犹泽人之非斤斧,山人之非网罟也。出之其口,不知其困也,始吾望傅而贵之,今吾望傅而疑之。"仲尼闻之曰:"语有之:言发于尔,不可止于远也;行存于身,不可掩于众也。吾窃议晏子而不中夫人之过,吾罪几矣!丘闻君子过人以为友,不及人以为师。今丘失言于夫子,讥之,是吾师也。"因宰我而谢焉,然仲尼见之。

 《说苑·权谋》 孔子与齐景公坐,左右白曰:"周使来,言周庙燔。"齐景公出问曰:"何庙也"孔子曰:"是釐王庙也。"景公曰:"何以知之"孔子曰:"《诗》云:'皇皇上帝,其命不忒。天之与人,必报有德。'祸亦如之。夫釐王变文、武之制而作元黄,宫室舆马奢侈,不可振也。故天殃其庙。是以知之。"景公曰:"天何不殃其身"曰:"天以文王之故也。若殃其身,文王之祀,无乃绝乎故殃其庙,以章其过也。"左右入报曰:"周釐王庙也。"景公大惊,起,再拜曰:"善哉!圣人之智,岂不大乎!"

 《晏子春秋·外篇下》 仲尼之齐,见景公,景公说之,欲封之以尔稽,以告晏子。晏子对曰:"不可。彼浩裾自顺,不可以教下;好乐绥于民,不可使亲治;立命而建事,不可使守职;厚葬破民贫国,久丧道哀费日,不可使子民;行之难者在内,而传者无其外,故异于服,勉于行,不可以道众而驯百姓。自大贤之灭,周室之卑也,威仪加多而民行滋薄,声乐繁充而世德滋衰。今孔丘盛声乐以侈世,饰弦歌鼓舞以聚徒,繁登降之礼,趋翔之节以观众,博学不可以仪世,劳思不可以补民,兼寿不能殚其教,当年不能究其礼,积财不能赡其乐,繁饰邪术以营世君,盛为声乐以*愚其民。其道也,不可以示世;其教也,不可以导民。今欲封之,以移齐国之俗,非所以道众存民也。"公曰:"善。"于是厚其礼而留其封,敬见不问其道。仲尼乃行。

 《墨子·非儒下》 孔丘之齐,见景公。景公说,欲封之以尼溪,以告晏子。晏子曰:"不可。夫儒,浩居而自顺者也,不可以教下;好乐而*人,不可使亲治;立命而怠事,不可使守职;宗丧循哀,不可使慈民;机服勉容,不可使导众。孔丘盛容修饰以蛊世,弦歌鼓舞以聚徒,繁登降之礼以示仪,务趋翔之节以劝众。儒学不可使议世,劳思不可以补民,絫寿不能尽其学,当年不能行其礼,积财不能赡其乐。繁饰邪术,以营世君,盛为声乐,以*遇民。其道不可以期世,其学不可以导众。今君封之以利齐俗,非所以导国先众。"公曰:"善。"于是厚其礼,留其封,敬见而不问其道。孔丘乃恚怒于景公与晏子。乃树鸱夷子皮于田常之门,告南郭惠子以所欲为,归于鲁。

 《吕氏春秋·离俗览·高义》 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而行。

 《淮南子·氾论训下》 孔子辞廪丘,终不盗刀钩。

 《说苑·立节》 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出,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我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遂辞而行。

 《韩诗外传》八 传曰:予小子使尔继邵公之后,受命者必以其祖命之。孔子为鲁司寇,命之曰:"宋公之子弗甫有孙,鲁孔丘,命尔为司寇。"孔子曰:"弗甫敦及厥辟将不堪。"公曰:"不妄。"

 《御览》二百八引《苻子》 鲁侯欲以孔丘为司徒,将召三桓议之。乃谓左丘明曰:"寡人欲以孔子为司徒,而授以鲁政焉。寡人将欲询诸三子。"左丘明曰:"孔丘其圣人与!夫圣人任政,过者离位焉。君虽欲谋,其将弗合乎!"鲁侯曰:"吾子奚以知之"丘明曰:"周人有爱裘而好珍羞,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言水卒,狐相率逃于重邱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与!圣人十年不制一裘,五年不具一牢,何者周人之谋失之矣。今君欲以孔丘为司徒,召三桓而议之,亦与狐谋裘与羊谋羞哉!"于是鲁侯遂不与三桓谋,而召孔丘为司徒。

 《吕氏春秋·孝行览·遇合》 孔子周流海内,再干世主,如齐至卫,所见八十余君。委质于弟子者三千人,达徒七十人。万乘之主得一人用可为师,不于无人。以此游,仅至于鲁司寇。

 《荀子·儒效》 仲尼将为司寇,沈犹氏不敢朝饮其羊,公慎氏出其妻,慎溃氏逾境而徙,鲁之粥牛马者不豫贾。必蚤正以待之者也。居于阙党。阙党之子弟罔不分,有亲者,取多孝悌以化之也。

 《新序·杂事》一 鲁有沈犹氏者,旦饮羊饱之以欺市人,公慎氏有妻而*,慎溃氏奢侈骄佚,鲁市之鬻牛马善豫贾。孔子将为鲁司寇,沈犹氏不敢朝饮其羊,公慎氏出其妻,慎溃氏逾境而徙,鲁之鬻马牛不豫贾,布正以待之也。既为司寇,季孟堕郈费之城,齐人归所侵鲁之地,由积正之所致也。

 《吕氏春秋·先识览·乐成》 孔子始用于鲁,鲁人干诵之曰:"麛裘而緌,投之无戾;緌而麛裘,投之无邮。"用三年,男子行乎途右,女子行乎途左,财物之遗者,民莫之举。

 《淮南子·泰族训》 孔子为鲁司寇,道不拾遗,市买不豫贾,田渔皆让长,而斑白不负戴,非法之所能致也。

 《公羊》定十年解诂 颊谷之会,齐侯作侏儒之乐,欲以执定公。孔子曰:"匹夫而荧惑于诸侯者,诛!"于是诛侏儒,首足异处。齐侯大惧,曲节从教。

 《谷梁》定十年传 颊谷之会,孔子相焉。两君就坛,两相相揖。齐人鼓噪而起,欲以执鲁君。孔子历阶而上,不尽一等,而视归乎齐侯曰:"两君合好,夷狄之民何为来为"命司马止之。齐侯逡巡而谢曰:"寡人之过也。"退而属其二三大夫曰:"夫人率其君,与之行古人之道,二三子独率我而入夷狄之俗,何为"罢会,齐人使优施舞于鲁君之幕下。孔子曰:"笑君者罪当死!"使司马行法焉,首足异门而出。齐人来归郓、讙、龟阴之田者,盖为此也。

 《陆贾新语·辨惑》 鲁定公之时,与齐侯会于夹谷,孔子行相事。两君升坛,两相处下而相揖,君臣之礼济济备焉。齐人鼓噪而起,欲执鲁公。孔子历阶而上,不尽一等,而立谓齐侯曰:"两君合好以礼,相率以乐相化。臣闻嘉乐不野合,牺象之荐不下堂,夷狄之民,何求为"命司马请止之。定公曰:"诺。"齐侯逡巡而避席曰:"寡人之过。"退而自责大夫,罢会。齐人使优旃舞于鲁公之幕下,傲戏欲候鲁君之隙,以执定公。孔子叹曰:"君辱臣当死!"使司马行法斩焉,首足异门而出。于是齐人瞿然,而恐君臣易操,不安其故行。乃归鲁四邑之侵地,终无乘鲁之心。

 《公羊》定十二年解诂 郈,叔孙氏所食邑;费,季氏所食邑。二大夫宰吏数叛,患之,以问孔子。孔子曰:"陪臣执国命。采长数叛者,坐邑有城池之固,家有甲兵之藏故也。"季氏说其言而堕之。

 《春秋繁露·五行相胜》 火者,司马也。司马为谗,反言易辞以谮诉人,内离骨肉之亲,外疏忠臣,贤圣旋亡,谗邪日昌,鲁上大夫季孙是也。专权擅势,薄国威德,反以怠恶,谮诉其群臣,劫惑其君。孔子为鲁司寇,据义行法,季孙自消,堕费郈城,兵甲有差。夫火者,大朝,有谗邪荧惑其君,执法诛之。执法者,水也,故曰水胜火。

 《春秋繁露·五行相生》 北方者水,执法司寇也。司寇尚礼,君臣有位,长幼有序,朝廷有爵,乡党以齿,升降揖让,般伏拜谒,折旋中矩,立而磬折,拱则抱鼓,执衡而藏,至清廉平,赂遗不受,请谒不听,据法听讼,无有所阿,孔子是也。为鲁司寇,断狱屯屯,与众共之,不敢自专,是死者不恨,生者不怨。

 《盐铁论·备胡》 孔子仕于鲁,前仕三月及齐平,后仕三月及郑平,务以德安近而绥远。当此之时,鲁无敌国之谋,邻境之患,强臣变节而忠顺,故季柏隳其都城,大国畏义而合好,齐人来归郓、郈、龟阴之田。

 《说苑·至公》 孔子为鲁司寇,听狱必师断,敦敦然皆立,然后君子进曰:"某子以为何若,某子以为云云。"又曰:某子以为何若,某子曰云云。"辩矣,然后君子几当从某子云云乎。以君子之知,岂必待某子之云云,然后知所以断狱哉!君子之敬让也,文辞有可与人共之者,君子不独有也。

 《荀子·宥坐》 孔子为鲁摄相,朝七日而诛少正卯。门人进问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夫子为政而始诛之,得无失乎"孔子曰:"居,吾语汝其故。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辟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得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有之。故居处足以聚徒成群,言谈足以饰邪营众,强足以反是独立。此小人之桀雄也,不可不诛也。是以汤诛尹谐,文王诛潘止,周公诛管叔,太公诛华仕,管仲诛付里乙,子产诛邓析、史付。此七子者,皆异世同心,不可不诛也。《诗》曰:"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小人成群,斯足忧矣!"

 《尹文子·圣人》 孔丘摄鲁相七日,而诛少正卯。门人进问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夫子为政而先诛,得无失乎"孔子曰:"居,吾语汝其故。人有恶者五,而窃盗奸私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僻而坚,三曰言伪而辨,四曰强记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免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有之。故居处足以聚徒成群,言谈足以饰邪荧众,强记足以反是独立。此小人,雄桀也,不可不诛也。是以汤诛尹谐,文王诛潘正,太公诛华士,管仲诛付里乙,子产诛邓析、史付。此六子者,异世而同心,不可不诛也。《诗》曰:'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小人成群,斯足畏也!"

 《淮南子·氾论训》 孔子诛少正卯,而鲁国之邪塞。

 《说苑·指武》 孔子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于东观之下。门人闻之趋而进,至者不言,其意皆一也。子贡后至,趋而进曰:"夫少正卯者,鲁国之闻人矣。夫子始为政,何以先诛之"孔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夫王者之诛有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辨而险,二曰言伪而辩,三曰行辟而坚,四曰志愚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皆有辨知聪达之名,而非其真也。苟行以伪,则其知足以移众,强足以独立,此奸人之雄也,不可不诛。夫有五者之一,则不免于诛,今少正卯兼之。是以先诛之也。昔者,汤诛蠋沐,太公诛潘阯,管仲诛史附里,子产诛邓析,此五子未有不诛也。所谓诛之者,非为其昼则攻盗,暮则穿窬也,皆倾覆之徒也。此固君子之所疑,愚者之所惑也。《诗》云:'忧心悄悄,愠于群小。'此之谓矣!"

 《论衡·讲瑞》 子贡事孔子,一年自谓过孔子,二年自谓与孔子同,三年自知不及孔子。当一年二年之时,未知孔子圣也,三年之后,然乃知之。以子贡知孔子,三年乃定。世儒无子贡之才,其见圣人,不从之学,任仓卒之视,无三年之接,自谓知圣,误矣。少正卯在鲁,与孔子并。孔子之门,三盈三虚,唯颜渊不去,颜渊独知孔子圣也。夫门人去孔子归少正卯,不徒不能知孔子之圣,又不能知少正卯,门人皆惑。子贡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子为政,何以先之"孔子曰:"赐退!非尔所及。"

 《刘子·心隐》 少正卯在鲁,与孔子同时。孔子门人,三盈三虚,唯颜渊不去,独知圣人之德也。夫门人去仲尼而皈少正卯,非不知仲尼之圣,亦不知少正卯之佞。子贡曰:"少正卯,鲁之闻人也。夫子为政,何以先之"子曰:"赐也还!非尔所及也。夫少正卯,心逆而蠤,行辟而坚,言伪而辩,词鄙而博,顺非而泽。有此五伪而乱圣人,以子贡之明而不能见,知人之难也!"

 《韩非子·内储说下》 仲尼为政于鲁,道不拾遗,齐景公患之。黎且谓景公曰:"去仲尼犹吹毛耳。君何不迎之以重禄高位,遗哀公以女乐以骄荣其意。哀公新乐之,必怠于政。仲尼必谏,谏而不听,必轻绝于鲁景公。"曰:"善。"乃令黎且以女乐六遗哀公,哀公乐之,果怠于政。仲尼谏,不听,去而之楚。

 《晏子春秋·外篇下》 仲尼相鲁,景公患之。谓晏子曰:"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今孔子相鲁,若何"晏子对曰:"君其勿忧。彼鲁君,弱主也;孔子,圣相也。君不如阴重孔子,设以相齐,孔子强谏而不听,必骄鲁而有齐,君勿纳也。夫绝于鲁,无主于齐,孔子困矣。"居期年,孔子去鲁之齐,景公不纳,故困于陈、蔡之间。

 《陆贾新语·辨惑》 孔子遭君暗臣乱,众邪在位,政道隔于三家,仁义闭于公门,故作《公陵之歌》,伤无权力于世。

 《琴操》 《龟山操》者,孔子所作也。齐人馈女乐,季桓子受之,鲁君闭门不听朝。当此之时,季氏专政,上僣天子,下畔大夫,贤圣斥逐,谗邪满朝。孔子欲谏不得,退而望鲁,鲁有龟山蔽之。辟季氏于龟山,托势位于斧柯。季氏专政,犹龟山蔽鲁也,伤政道之陵迟,闵百姓不得其所,欲诛季氏而力不能,于是援琴而歌云:"予欲望鲁兮,龟山蔽之,手无斧柯,奈龟山何!"

1。窈窕淑女。<<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求之不得。<<周南-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3。辗转反侧。<<周南-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4。之子于归。<<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召南-鹊巢>>:“之子于归,百两御之。”<<豳风-东山>>:“仓庚于飞,熠燿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

《诗经》中的成语《诗经》中的成语大全导语:《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同时也是一座博大精深的文学艺术宝库。研读《诗经》不难发现,今天流行于世的不少成语,就源出于这部经典。下面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成语吧!1。窈窕淑女。<<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2。求之不得。<<周南-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3。辗转反侧。<<周南-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4。之子于归。<<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召南-鹊巢>>:“之子于归,百两御之。”<<豳风-东山>>:“仓庚于飞,熠燿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5。赳赳武夫。<<周南-兔罝>>:“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6。鸠占鹊巢。<<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7。夙夜在公。<<召南-采蘩>>:“被之僮僮,夙夜在公。”<<召南-小星>>:“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8。忧心忡忡。<<召南-草虫>>:“喓喓草虫,趯 趯 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小雅-出车>>:“喓喓草虫,趯 趯 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既见君子,我心则降。”9。素丝羔羊。<<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10。有女怀春。<<召南-野有死麇>>:“野有死麇,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11。有女如玉。<<召南-野有死麇>>:“白茅纯束,有女如玉。”12。死生契阔。<<邶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13。与子偕老。<<邶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郑风-女曰鸡鸣>>:“宜言饮酒,与子偕老。”14。不忮不求。<<邶风-雄雉>>:“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15。黾勉同心。<<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

16。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齐风-南山>>:“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既曰告止,曷又鞠止。”17。不稼不穑。<<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18。行道迟迟。<<邶风-谷风>>:“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小雅-采薇>>:“行道迟迟,载渴载饥。”19。燕尔新婚。<<邶风-谷风>>:“宴尔新昏,如兄如弟。”“宴尔新昏,不我屑以。”“宴尔新昏,以我御穷。”20。狐裘蒙戎。<<邶风-旄丘>>:“狐裘蒙戎,匪车不东。”21。充耳不闻。<<邶风-旄丘>>:“琐兮尾兮,流离之子。叔兮伯兮,褎如充耳。”22。雨雪雱霏。<<邶风-北风>>:“北风其凉,雨雪其雱。”“北风其喈,雨雪其霏。”23。携手同行。<<邶风-北风>>:“惠而好我,携手同行。”24。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邶风-静女>>:“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25。人而无礼,胡不遄死。<<鄘风-相鼠>>:“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26。素丝良马。<<鄘风-干旄>>:“孑孑干旄,在浚之郊。素丝纰之,良马四之。”27。载驰载驱。<<鄘风-载驰>>:“载驰载驱,归唁卫侯。”<<小雅-皇皇者华>>:“载驰载驱,周爰咨诹。”28。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2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30。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31。泣涕涟涟。<<卫风-氓>>:“不见复关,泣涕涟涟。”32。载笑载言。<<卫风-氓>>:“既见复关,载笑载言。”33。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卫风-氓>>。34。二三其德。<<卫风-氓>>:“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小雅-白华>>:“之子无良,二三其德。”

35。夙兴夜寐。<<卫风-氓>>:“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大雅-抑>>:“夙兴夜寐,洒埽廷内。”36。及尔偕老。<<卫风-氓>>:“及尔偕老,老使我怨。”37。言笑晏晏。<<卫风-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38。信誓旦旦。<<卫风-氓>>:“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39。一苇杭之。<<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40。投木报琼。<<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4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42。悠悠苍天。<<王风-黍离>>:“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唐风-鸨羽>>:“悠悠苍天,曷其有所。”43。不日不月。<<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44。遇人不淑。<<王风-中谷有蓷>>:“中谷有蓷,暵其修矣。有女仳离,条其啸矣。条其啸矣,遇人之不淑矣。”45。一日三秋。<<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46。人言可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47。孔武有力。<<郑风-羔裘>>:“羔裘豹饰,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48。颜如舜华(颜如舜英)。<<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有女同行,颜如舜英。”49。德音不忘。<<郑风-有女同车>>:“彼美孟姜,德音不忘。”50。山有扶苏(山有桥松)。<<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山有桥松,隰有游龙。”51。风雨凄凄。<<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52。风雨潇潇。<<郑风-风雨>>:“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53。风雨如晦,鸡鸣不已。<<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日知录>>卷十三<两汉风俗>:“至其未造,朝政昏浊,国事日非,而党锢之流、独行之辈,依仁蹈义,舍命不渝,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三代以下风俗之美,无尚于东京者。”

5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55。一日三月。<<郑风-子衿>>:“一日不见,如三月兮。”56。有女如云。<<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57。有美一人。<<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溥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58。邂逅相遇。<<郑风-野有蔓草>>:“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59

百度文库VIP限时优惠现在开通,立享6亿+VIP内容

立即获取

《诗经》中的成语

《诗经》中的成语

《诗经》中的成语大全

导语:《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同时也是一座博大精深的文学艺术宝库。研读《诗经》不难发现,今天流行于世的不少成语,就源出于这部经典。下面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成语吧!

第 1 页

1。窈窕淑女。<<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求之不得。<<周南-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3。辗转反侧。<<周南-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4。之子于归。<<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召南-鹊巢>>:“之子于归,百两御之。”<<豳风-东山>>:“仓庚于飞,熠燿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

第 2 页

5。赳赳武夫。<<周南-兔罝>>:“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6。鸠占鹊巢。<<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7。夙夜在公。<<召南-采蘩>>:“被之僮僮,夙夜在公。”<<召南-小星>>:“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

8。忧心忡忡。<<召南-草虫>>:“喓喓草虫,趯 趯 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小雅-出车>>:“喓喓草虫,趯 趯 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既见君子,我心则降。”

夜究竟是哪夜?见这好人真欢欣。要问你啊要问你,将这好人怎样亲?出自《诗经·唐风·绸缪》,作者不详。

原文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译文

一把柴火扎得紧,天上三星亮晶晶。今夜究竟是哪夜?见这好人真欢欣。要问你啊要问你,将这好人怎样亲?

一捆牧草扎得多,东南三星正闪烁。今夜究竟是哪夜?遇这良辰真快活。要问你啊要问你,拿这良辰怎么过?

一束荆条紧紧捆,天边三星照在门。今夜究竟是哪夜?见这美人真兴奋。要问你啊要问你,将这美人怎样疼?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 西周初年至 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 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 南陔、 白华、华黍、由康、崇伍、 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 尹吉甫采集、 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 风》、《 雅》、《 颂》三个部分。

《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 小雅》和《 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 周颂》、《 鲁颂》和《 商颂》。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 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 孟子、 荀子、 墨子、 庄子、 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6109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7
下一篇2023-10-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