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去那些博物馆。有些还是需要再买票的,比正常票便宜一些
法国博物馆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天都是免费给参观的 所以如果觉得票太贵可以选择在这些时候去参观
然后不能直接跟随的父母要去买票处哪另一张免费的票之类的,不然进不去。要记得带证件或任何可以证明小孩是16岁以下的
发型:深紫巴黎邂逅
脸型:心之泪
眸子:诱人红瞳
上身:缤纷年华
下身:紫藤葡萄
鞋子:紫缎带五角星
行走在巴黎塞纳湖畔,感受左岸那灵动的风韵景致,仰望艾菲铁塔的浪漫与温柔,与巴黎的复古文艺气息一同沉醉,现在让我们进入到蒙马特高地,体会另一份清新。
巴黎
蒙马特高地(Montmartre),位于十八区的一座130米高的山丘。这座小山丘风貌多样迷人,被人们称为一个到处都是传说的地方。浓郁的宗教氛围、随性的艺术气息、浪漫的情爱见证、慵懒的游客市民,一幕幕闲适多元的和谐生活画面均在此展现,就好比巴黎都市生活的一个小缩影。
嗯,这里,有大街的繁华,更有小巷的遗韵。
圣心堂——俯瞰巴黎的风情万种
圣心堂
已有近百年历史的圣心堂(法语:Basilique du Sacré-Ceour),屹立在蒙马特高地的至高点,更是巴黎的最高点。这座天主教圣殿风格独特,教堂建筑为罗马风格,圆顶则为拜占庭风格,建筑周身由白色的石灰华巖筑成,在蓝天下显得格外庄严肃穆,圣洁雄伟,巴黎人也亲切地称它为“白教堂”。漫步拾级而上圣心堂,心灵也会被不断的洗礼。到达教堂,你可以俯瞰远方,将整个巴黎的万种风情尽收眼底。
交通:搭乘地铁12号线至Abbesses站
小丘广场——遇见画家的心灵栖息地
小丘广场
感受完圣心堂的雄伟,往西走,步行200米,便会到达画家聚集的“小丘广场”(Place du Tertre)。
广场上充斥着浓烈的艺术气息,街头艺人画家随处皆是,卖画的小摊挤满了整个广场,素描、油画、卡通画任你挑选。这里曾是梵高、达利、毕加索等画家的发迹之处,因此,至今这里仍是画家们的梦想成名之处。在画家聚集的小丘广场画一幅肖像,或者即使只是望着那些画家们各具姿态的专注神情,你定会爱上这里的美妙。
爱墙——情侣秀恩爱圣地
爱墙
从小丘广场缓缓而下,在街头的小公园里,有一面用蓝色瓷砖铺满的墙,那便是爱墙了。
它由511块深蓝色的长方形瓷砖组成,墙上用311种语言写满了“我爱你”。这里是情侣来巴黎必来打卡的圣地,牵手漫步在风景秀丽的蜿蜒小径,在写满爱情的爱墙面前拥吻留影,许下承诺,让浪漫的爱墙见证自己的爱情,这是情侣在这里的正确打开方式……那么单身狗们,就找找你所认识的语言的“我爱你”,也算是一种小乐趣吧(哭哭脸)。
不过,不要以为,这里只是情侣虐狗的地方,在墙的上面还有一幅低调的画,画中一位身穿蓝色长裙的姑娘,斜倚在一张小桌前,画旁边有一行法语小字:soyons raisonnable, exigeons l'impossible,中文意思是:保持理智,勿要强求。单身狗可以安慰自己是个理智的银儿。
双风车咖啡馆——来和《天使爱美丽》say hi
双风车咖啡馆
在巴黎,似乎每个街头的转角,都会有一家咖啡馆。而在蒙马特高地,人们会苦苦找寻这家咖啡馆---双风车咖啡馆(Café les Deux Moulins)。双风车咖啡馆的名字源于附近的两座古老的风车磨坊“Moulin Rouge”和“Moulin de la Galette”。这个充满质朴法式风味、吊扇嘎嘎作响的小咖啡馆,便是《天使爱美丽》里,Amelie当服务生的地方。
芥茉色的天花板,蕾丝花边的窗帘、古老的壁灯和吧台,让人仿佛置身于20世纪50年代~墙上印着那个永远留着妹妹头、张着古灵精怪的大眼睛、唇边带着一抹狡黠笑容的女孩艾美丽的海报,甚至在卫生间内也有一间透明的橱窗摆放着关于《天使爱美丽》相关的东西,这些店内的爱美丽主题摆设,会让你仿佛与**的画面久期而遇。在激动之余,坐下来享用一点美味甜点,和朋友聊天消磨时间,观看这座城芸芸众生的各种样貌,对蒙马特的独特风情也会更深一些。
红磨坊——凡尘世事,不如一梦
红磨坊
走到蒙马特高地脚下,远远地便可以望见空中飘着的红色风车,那便来到了红磨坊(Moulin rouge)。这里是巴黎的红灯区,屋顶上的红色风车是它的标志。它是巴黎历史最久远、最负盛名的秀场,还是法国康康舞(French Cancan)的发源地,这里作为夜生活爱好者的圣地,去红磨坊看场演出,感受巴黎的酒吧文化和歌舞文化,应该是巴黎夜晚完美的打开方式。
街头小店——遇见未知的惊喜
蒙马特街头小店
除了那些众人皆知的标志,蒙马特路边那些玲琅满目的街头小店,个个都是极具特色的艺术馆, 那些暗藏于街头巷尾的Vintage小店,会藏着多少你我不知道的故事
中法合拍儿童片《风筝》
《风筝》的故事分别在巴黎和北京展开。巴黎蒙马特高地上,12岁的孩子王皮埃罗、妹妹尼可和一群孩子们,玩耍间发现树上挂着一支美丽的风筝。调皮的孩子们耍伎俩拿到孙悟空造型的风筝,在街区中国古董店老板的帮助下,得知它来自神秘而遥远的中国,风筝里还藏着一封北京男孩宋小清的书信,希望有机会和看到这封信的同龄孩子书信交友。然而,孩子们的兴奋和美梦遭到唱对台戏的贝贝勒的破坏,他抢走了风筝尾坠里藏着的中国通信地址。
晚上,皮埃罗左思右想难以入睡,突然看到风筝上的孙悟空跳出。神奇的孙悟空帮助皮埃罗和妹妹尼可飞越万里来到中国,两人神奇地在故宫和历史上的中国皇帝相遇,又回到现代的天坛、北海和中国的孩子们相遇。尽管有跑到中国来的贝贝尔的捣乱,皮埃罗和妹妹还是在中国小朋友们的齐心协力下,找到了风筝的主人。这时,梦醒了,从草地上起来和皮埃罗和赶来的贝贝儿和好如初,他们终于可以将带着友谊的书信一起寄往中国。
法国巴黎有九个很浪漫的地方 1,天鹅小径的西端 Western tipofl’Alle e des Cygnes 地铁贝哈钦站 (M°Bir-Hakeim) 一大早是这里最好的时候。这里有的是一种巴黎爱侣们才能体验的诗情画意。从贝哈钦桥(The Bridge of Bir Hakiem)走下几级梯级就到了。在那安安静静的绿荫下向西走,到头就会看见一尊自由女神像,她正朝西看着它在美国的大姐。对面就是美丽波桥(Pont Mirabeau)和那可爱的美人鱼。 刚巧有一群海鸥在你头上沙沙地飞过,你想起吉龙阿婆娜(Guillaume Apollinaire)的诗词:“一天过去,一年过去,逝去的时光和爱都没有回来,美丽波桥底下塞纳河依旧流淌。” 虽然这里叫天鹅小径,但这里从来都没有过天鹅。天鹅属于在路易十四的时候,比这里更东一点的一个岛上。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了。 2,北方酒店 Hotel du Nord 火车东站 102 quai de Jemmapes,M°Gare de l'Est 周六晚上最好。这个传奇的酒店就是给了导演马晓嘎(Marcel Carne)灵感,又把我们带到巴黎的幽暗面的地方。那黑白的影像,和着阿乐锑(Arletty)浓重的歌声唱着:“气氛、气氛……”都已深深地刻在我们的回忆里。虽然**其实是在影棚里拍的,但是两个绝望的恋人在北方酒店暧昧的环境里想要为爱牺牲还真是浪漫得够到头的。 周六晚上可以到这里享用一顿不昂贵的晚餐,在朴实温馨的气氛里,听着手风琴伴奏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法国老歌。外面的圣马丁运河和它的船闸小桥也挺浪漫的。 3,迷雾小径 L’Alle e des Brouillards 地铁拉麻高论歌站 M°Lamarck-Caulaincourt 这里早上和黄昏最好。光是迷雾小径这个名儿就给人一种神秘的浪漫感。藏在蒙玛区(Montmartre)比较少人来的一块儿,在梯级顶上左手边的一间屋原是印象派画家温华(Auguste Renoir)在1892年时和他的妻儿同住的“玫瑰与丁香的天堂”。 在小径的尽头就是迷雾堡,看上去满眼都是安静的绿。这儿是十九世纪著名的浪漫作家纪哈纳华(Gerard de Nerval)经常来的地方。之后可以到李必街(rue Lepic)83号的伽斯安诺(Grazziano),在它的花园里享用一顿并不昂贵的午餐。这里是歌手妲丽达(Dalida)经常出现的地方,也是蒙玛区仅有的两个水车之一的所在地。然后沿着李必街走,怀想一下安靡丽珀林的故事。(编注:**里的女角。) 4,浪漫生活博物馆 Muse e de la Vie Romantique 扎涛街16号,地铁白朗/圣佐治站 16 rue Chaptal,9e,M°Blanche/St-Georges 这里仿佛停留在1830到1858年那个时代。当时这里是浪漫主义者的坚堡,也是肖像画家谢佛尔(Ary Scheffer)的家。车道两旁种着的大树,满是鲜花的小花园,地上铺的鹅卵石,那意大利风格的屋,盛放的紫藤和玫瑰。还有,还有桥哀珊(George Sand)充满浪漫的一生和用来凭吊她的纪念品。打开心扉吧!你就能听到钢琴键上传来的利斯特和肖邦,如当年一样萦绕空中。 然后,再回到花园里悠悠地喝一杯茶。(只有在夏天才有茶供应)。这里星期一和假期休息。 5,柏特休蒙公园 The parc des Buttes-Chaumont 地铁柏特休蒙站 M°Butes-Chaumont 这里绝对是巴黎最浪漫的公园。柏特休蒙有浪漫的所有元素:悬崖、山洞、湖、瀑布。在悬崖顶上还有仿锑佛理花园(Tivoli)的丝步殿(TempleofSybille)。(注:中世纪时一个既是女巫也是修女,敢爱敢恨的传奇女子。) 这偏远的公园是拿破仑三世的建筑师爱奋(Alphand)的作品。当你走下悬崖之后,不妨在绿荫环绕的飘芭阁(PavillonPuebla)享用一顿户外午餐。 6,西堤岛的西端 Western tip of the Ile-de-la-Cite 地铁新桥站 M°Pont Neuf 这里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好时候。走几步梯级到亨利四世的骑马像“爱之青年”前,再沿着“爱之青年”公园,走到这小岛的岸边上。坐在垂柳之下,慢慢欣赏远处的罗浮宫和被认为是这市里最浪漫的桥———艺术桥(Pont des Arts)。 “爱之青年”在这里是说亨利四世。博爱的他据闻在他的皇国里留下了超过七十个后裔。 7,圣路易岛的西端 Western tip of the Ile-St-Louis 地铁马丽桥站 M°Pont-Marie 这里晚上最浪漫,让琥珀色的路灯和它们在水里的倒影把你拥抱。让圣母院大教堂的远古石头向你倾诉它们曾见证的爱情故事。 8,麦帝子喷泉 Fontaine de Me dicis 卢森堡公园,地铁卢森堡站 Luxembourg Gardens,M°Luxembourg 这里的石头上刻着远古的爱情故事———宙斯化身成了天鹅来接近丽达。这儿也是丝莫和让保罗(Simone de Beauvoir and Jean-Paul Sartre)的邂逅之地。 这个文艺复兴时期的喷泉提醒了我们,法国现在的议会大楼从前是卢森堡皇宫,是亨利四世的遗孀马丽麦帝子的住处。 在法国大革命之前这里有两条小径。哲学家罗素(Jean-Jacques Rousseau)经常在哲思小径上散步。而酥皮儿小径(Allee des Soupirs)则是恋人们的休恬小港。 9,侯昂庭院 La Cour de Rohan 地铁奥蒂安站 M°Ode on 穿过里面三个相连的花园,感觉就像是打开了古老的百宝盒一样,一步一景。最后走到圣安德花园的时候,你会看见Le Proope的背面,他是巴黎最早的一个咖啡厅,现在已改成了餐馆。在1685年的时候,这里是文学家和哲学家碰头的地方。 在茉莉花街上的罗汉花园是一个私人花园,要有密码才能打开电子锁进入。它不是经常开着的。就是开着的话,你也应该谨言慎行。
邂逅款香水气味较为清新、纯净,适合春夏使用。气味虽然清淡,但它的持久度还是相当不错的
,根据持久度会有种若有若无的香味,但不能喷的太多,不然会太香了。
粉魅相比真我
这个的味道真是少女多了,
平时用也不会太浓,
还不错。
就是留香时间不太长……
粉色邂逅和反转巴黎的香调不同,但都是非常受欢迎的香水。具体选择哪款香水,可能取决于您的个人喜好和场合。
粉色邂逅的香调是柑橘花果调和玫瑰花蕊调,香味淡雅而浓厚。这款香水适合年轻女性,开始有点清新的花香,随着时间推移,香味越来越好闻,持久留香。
反转巴黎的香调是柑橘气息和玫瑰香气的混合,还有咖啡豆和木质香料的淡淡余味。这款香水比较甜,前香有点冲,但是后香很自然,持久度好。
总的来说,粉色邂逅和反转巴黎都是优秀的香水,选择哪款主要取决于您的个人喜好和场合。
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出生在西班牙马加拉,法国***党员,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37000件,包括:油画1885幅,素描7089幅,版画20000幅,平版画6121幅。 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在1999年12月法国一家报纸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他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位画家之首。对于作品,毕加索说:“我的每一幅画中都装有我的血,这就是我的画的含义。”全世界前10名最高拍卖价的画作里面,毕加索的作品就占据4幅。 毕加索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也许是对人世无常的敏感与早熟,加上家境不佳,毕加索早期的作品风格充满了早熟的忧郁。早期画近似表现派的主题;在求学期间,毕加索努力地研习学院派的技巧和传统的主题,而产生了象《第一次圣餐式》这样以宗教题材为描绘对象的作品。德加的柔和的色调,与罗特列克所追逐的上流社会的题材,也是毕加索早年学习的对象。在《嘉列特磨坊》、《喝苦艾酒的女人》等画作中,总看到用罗特列克手法经营着浮动的声光魅影,暧昧地流动着款款哀伤。毕加索十四岁那年与父母移居巴塞罗那,见识了当地的新艺术与思想,然而正当他跃跃欲试之际,却碰上当时西班牙殖民地战争失利,政治激烈的变动导致人民一幕幕悲惨的景象;身为重镇的巴塞罗那更是首当其冲。也许是这种兴奋与绝望的双重刺激,使得毕加索潜意识里孕育着蓝色时期的忧郁动力。 迁至巴黎的毕加索,既落泊又贫穷,住进了一处怪异而破旧的住所“洗衣船”,这里当时是一些流浪艺术家的聚会所。也正是在此时,芳华十七的奥丽薇在一个飘雨的日子,翩然走进了毕加索的生命中。于是爱情的滋润与甜美软化了他这颗本已对生命固执颓丧的心灵,笔下沉沦痛苦的蓝色,也开始有了跳跃的情绪。细细缓缓地燃烧掉旧有的悲伤,此时整个画风膨胀着幸福的温存与情感归属的喜悦。 玫瑰红时期的作品,人物表情虽依然冷漠,却已注重和谐的美感与细微人性的关注。整体除了色彩的丰富性外,已由先前蓝色时期那种无望的深渊中抽离。摒弃先前贫病交迫的悲哀、缺乏生命力的象征,取而代之的,是对人生百态充满兴趣、关注及信心。在《穿衬衣的女子》中,一袭若隐若现的薄纱衬衣,轻柔地勾勒着自黑暗中涌现的侗体,坚定的延伸,流露出年轻女子的傲慢与自信。鬼魅般地流动着纤细隐约的美感。整体气氛的传达幽柔细致,使得神秘的躯体在氤氲中垂怜着病态美;拼贴艺术形成的主因,源于毕加索急欲突破空间的限制,而神来一笔的产物。实际上拼贴并非首创于毕加索,在19世纪的民俗工艺中就已经存在,但却是毕加索将之引至画面上,而脱离工艺的地位。首张拼贴作品《藤椅上的静物》与1913年的《吉他》,都是以拼贴手法实现立体主义的最佳诠释。 后期画注目于原始艺术,简化形象。1915-1920年,画风一度转入写实。1930年又明显的倾向于超现实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毕加索作油画《格尔尼卡》抗议德、意法西斯对西班牙北部小镇格尔尼卡进行狂轰滥炸。这幅画是毕加索最著名的一幅以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手法相结合的抽象画,剧烈变形、扭曲和夸张的笔触以及几何彩块堆积、造型抽象,表现了痛苦、受难和兽性,表达了毕加索多种复杂的情感。晚期制作了大量的雕塑、版画和陶器等,亦有杰出的成就。毕加索从十九世纪末从事艺术活动,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毕加索是整个二十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现代派画家。毕加索的作品对现代西方艺术流派有着很大的影响。 毕加索是个不断变化艺术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兽的艺术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选为自己的风格。他的才能在于,他的各种变异风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犷刚劲的个性,而且在各种手法的使用中,都能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他有过登峰造极的境界,他的作品不论是陶瓷、版画、雕刻都如童稚般的游戏。在他一生中,从来没有特定的老师,也没有特定的子弟,但凡是在二十世纪活跃的画家,没有一个人能将毕加索打开的前进道路完全迂回而进。 他静静地离去,走完了九十三岁的漫长生涯,如愿以偿地度过了一生。 毕加索艺术活动年表 1900年至1903年蓝色时期由1900年起毕加索一直往来于西班牙及巴黎之间。1904年在巴黎定居,住在著名的“洗衣坊”。在巴黎,他结交了马克斯雅各布、范唐吉、隆尔蒙、阿波里耐和拉平阿吉尔的东主的女儿马德莱娜,他为马德莱娜绘了几幅肖像。其时他的作品仍受到在巴塞罗那大行其道的象征主义影响。 毕加索当时的生活条件很差,又受到德加、雅西尔与土鲁斯劳特累克画风的影响,加上在西班牙受教育时染上的西班牙式的忧伤主义,这时期的作品弥漫着一片阴沉的蓝郁。 1904年至 1906年粉红时期 1906年毕加索结识了马蒂斯。其后又认识了德兰和布拉克,与费尔南德奥利维耶在蒙马特同住。其时他的经济已好转,生活比前愉快,画作用色变为轻快的粉红;绘画对象亦由蓝色时期的乞丐、瘦弱小孩和悲戚妇女转向街头艺人、杂耍艺人及风华正茂的女孩。 1906年至1910年非洲时期 1906年毕加索从德兰的非洲面具中得到启发,直至年底,其作品一直受非洲面具影响,此即为毕加索的非洲时期。他笔下的人体健硕而深沉,这种特征,在1907年的《阿威农的姑娘》中显露无遗,由不同组件组成的人体可从几个角度来观看,揭示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时期的来临。然而,整个时期仍有受塞尚影响的痕迹。 1910年至1914年分析立体主义毕加索大部分的艺术家朋友都由蒙马特迁到蒙帕纳塞,他亦随他们迁居。其时的立体主义体验达到巅峰。雅克比斯这样评论他:“作品由素描建构,色与调弱化到最起码的灰色与浅暗橘**;形体是几何图形化与综合而成的,造成迹近压抑其可辨认身份的效果,闯出桎梏,最终与形体剥离。”仿如从一面棱镜的焦点去看一个单一影象的多元角度。生活本来就是如此,然而毕加索把它延伸到肖像上。他与布拉克制作出第一批拼贴画。 1914年综合立体主义 1914年,战争使立体主义画家分道扬镳,各奔前程。毕加索重拾自由与个人在色彩上的品味,还有那旺盛的精力。无论从风格与绘画的对象上,他的“立体印象派”创作变得更加自由。纵观他的所有作品,他并未把自己局限于立体主义,而是继续从各方面探索。例如,1915至1916年的作品是自然主义的;1917年的却是现实主义。 1917年至20年代新古典时期 毕加索居于意大利,刚为迪亚希列夫执导的俄罗斯芭蕾舞剧《游行》设计背景与服装,其时邂逅了芭蕾舞演员奥尔加科赫洛娃。1918年他与科赫洛娃结婚,婚后诞下一子。这段较安逸生活正值毕加索创作生涯的新古典时期,1921年与1926年他继续制作立体主义作品,1923年的作品却走现实主义路线。 1925年至1932年,毕加索进入超现实主义时期。1933年至1934年逗留西班牙期间,牛首人身怪作品出现。在大奥古斯丁路的新工作坊内,毕加索创作了大型制作《格尔尼卡》,其间做了许多筹备制作工作。 1945年他在瓦洛里斯绘画了一系列的静物画,并创作陶瓷。他的儿子克洛德于1947年出生,1949年再诞下女儿帕洛玛。他的作品中除了显示这种简单家庭生活的快乐之外,还表达了他对政治的承担:1944年绘制《骸骨的藏室》,1947年有《为了法国而的西班牙人》。他继续绘画静物、风景、肖像……1950年,库尔贝的《塞纳河边的女人》启动了他的围绕名家大师作品的变奏创作。 1959年之前他居于康城,他在康城为德拉克鲁的《阿尔及尔的女人》与贝拉斯克斯的《宫女》埋头作画,同时继续《画室》的后续工作。他先搬到沃韦纳盖斯,然后在木甘附近的娜特丹德米城堡定居,继续他的变奏系列创作。由1960年到1972年,他孜孜不倦地工作。仅在这13年内,在目录中记载的作品已超过千件,种类分别有版画、素描和油画等。毕加索于1973年逝世,终年92岁。 毕加索的作品,无论质还是量,都是惊人的,约达六万件之数。这位天才横溢的艺术家“在极其漫长的创作活动的每一刻,似乎想做的都让他准确无误地作到了。为何有此能耐?他自己都不能解答。结果是十八般武艺,他样样皆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