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狐狸的歇后语

关于狐狸的歇后语,第1张

1狐狸戴草帽-不算人

2狐狸的尾巴-藏不住

3狐狸掉进污水池-又臊又臭

4狐狸骑老虎-狐假虎威

5狐狸想天鹅-得不到口

6狐狸想偷天上月-梦想

7狐狸钻罐子-藏头露尾

相关形象:

狐狸性格机敏胆小,常在古代神话中以"狐狸精"出现,虽在远古也曾作为图腾,但从不出现于正式祭祀中,皆因其"形象不雅",多与狡诈鬼祟相关联。多年来,狐妖狐仙,在各种小说及趣闻中形成一种独有的妖精文化。

扩展资料

相关背景:

歇后语在结构上是“比喻说明”式的俏皮话。使用的人往往只说出比喻部分,后面的解释部分则让对方自己领悟。

歇后语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逻辑推理式的,说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例如:还有一种是谐音的歇后语,它在前面一种类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

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多为群众熟识的诙谐而形象的语句,运用时可以隐去后文,以前文示意,如只说“围棋盘里下象棋”,以示不对路子;也可以前后文并列。

-歇后语

关于狐狸的谚语

1、狐狸扮观音,还是狐狸精。

2、狐狸找的是肉,兔子找的是草。

3、再狡猾的狐狸,也洗不掉一身臊。

4、狐狸捕食,远离洞府。

5、狐狸总要露尾巴,毒蛇总要吐舌头。

6、每当狐狸说教,当心鹅群被盗。

7、狐狸不知尾下臭,田螺不知壳端皱。

8、麻雀落田要吃谷,狐狸进屋要偷鸡。

9、狐狸活到老,永远难变好。

10、狐欲渡河,无奈尾何。

11、狐狸看鸡,愈看愈稀。

12、狐死首丘,代马依风。

13、狐狸毛色可变灰,但是本性难移。

14、狐狸说教,意在偷鸡。

15、狐死首丘,豹死首山。

16、狐狸说它吃素的时候,母鸡就得注意。

17、狐涉水,濡其尾。

18、狐狸尾巴藏不住。

19、狐裘蒙茸,一国三公。

20、狐狸再狡猾,也洗不掉一身臊。

21、狐皮之裘,非一狐之腋。

1、狐狸进村 —— 没安好心

解释:狐狸喜欢吃鸡,进村子里也是为找鸡当粮食,形容来人不怀好意。

2、狐狸吵架 —— 一派胡(狐)言

解释:狐狸吵架用的是自己的语言(狐言狐语),此处用的是谐音,形容不切实际的言语。

3、狐狸的尾巴 —— 藏不住

解释:狐狸的尾巴很大很长皮毛光滑,此处用来形容事情败露或是隐瞒不了。

4、狐狸进宅院 —— 来者不善

解释:狐狸去人家是为觅食而来,强调来人不怀好意,要警惕防范。

5、狐狸撞猎枪 —— 死到临头

解释:猎枪下的狐狸难有生机,形容快要到了死亡的时刻。

歇后语是我国的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接下来我搜集了与狐狸有关的歇后语 (精选60句) ,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1、打不着狐狸弄身臊——自背臭名

2、恶狼生个贼狐狸——不是好种

3、狐狸给鸡拜年——不怀好意;阴险歹毒

4、狐狸给鸡祝寿——不敢受这个礼

5、狐狸跟猎人走——凶多吉少

6、狐狸打马蜂——不懂得死活

7、狐狸戴草帽——不算人;不是人

8、狐狸戴礼帽——假正经;人面兽心

9、狐狸的尾巴——藏不住

10、狐狸掉进污水池——又臊又臭

11、狐狸洞里扛扁担——窝里横

12、狐狸放屁——臊气

13、千年的狐狸精——古怪

14、骚狐狸见不得关二爷——邪不压正

15、山里的狐狸——狡猾透了

16、玩猴的耍狐狸——不害臊;不知臊

17、香水洗狐狸——臊气还在

18、野狐狸撒尿——骚气大

19、野狐狸舔虎鼻梁——溜须不要命

20、属狐狸的'——狡猾得很;一身骚气;奸巧;奸猾

21、装死的狐狸——逃不脱猎人的眼睛;逃不脱猫人的眼睛

22、捉不着狐狸——反惹一身臊

23、捉狐狸不着——自惹一身臊

24、白狐狸戴礼帽——有道行了

25、白了尾巴尖的狐狸——老奸巨猾;老奸巨滑

26、白毛狐狸戴礼帽——有了道行;道行不小

27、白尾巴尖的狐狸——老奸巨猾

28、半夜捉狐狸——暗谋山猫

29、吃人的野狐狸——鼻子灵

30、出洞的狐狸——贼头贼脑

31、出门见狐狸——一路晦气

32、打不到狐狸——惹一身臊

33、打不着狐狸——反惹一身臊

34、打不着狐狸惹一身臊——倒霉

35、逮不住狐狸——反惹一身臊

36、逮兔子打狐狸——一举两得

37、倒挂的狐狸——尾巴翘不起来;翘不起来;用不着翘尾巴了

38、倒挂狐狸——用不着翘尾巴了;尾巴翘不起来;用不着翘尾马了

39、二狐狸偷鸡——没一个好的

40、跟狐狸结亲——自取其祸;惹祸上身

41、公鸡长牙咬狐狸——成精作怪

42、狗请狐狸——狐朋狗友

43、好狼下了贱狐狸——不是好种

44、河里的泥鳅种,山上的狐狸王——老奸巨滑;老奸巨猾

45、狐狸拜鸡——用心歹毒

46、狐狸拜老娘——奸诈凶狠

47、狐狸拜年——用心歹毒

48、狐狸伴着老虎走——狐假虎威

49、狐狸扮观音——一派狐言;一派胡言;神通广大

50、狐狸奔鸡窝——熟路;道熟

51、狐狸不叫狐狸——骚腥;臊腥

52、狐狸搽花露水——臊气还在

53、狐狸吵嘴——一派狐言;一派胡言

54、狐狸吃不到的葡萄——全是酸的

55、狐狸吃年糕——咽不下,吐不出

56、狐狸跟着老虎走——狐假虎威

57、狐狸和狗拜把子(朋友结为异姓兄弟)——狐群狗党

58、狐狸嫁黄鼠狼——都是骚(臊)货;一对骚(臊)货

59、狐狸进村——没安好心

60、狐狸进宅院——来者不善

1、狐狸进村 —— 没安好心

解释:狐狸喜欢吃鸡,进村子里也是为找鸡当粮食,形容来人不怀好意。

2、狐狸吵架 —— 一派胡(狐)言

解释:狐狸吵架用的是自己的语言(狐言狐语),此处用的是谐音,形容不切实际的言语。

3、狐狸的尾巴 —— 藏不住

解释:狐狸的尾巴很大很长皮毛光滑,此处用来形容事情败露或是隐瞒不了。

4、狐狸进宅院 —— 来者不善

解释:狐狸去人家是为觅食而来,强调来人不怀好意,要警惕防范。

5、狐狸撞猎枪 —— 死到临头

解释:猎枪下的狐狸难有生机,形容快要到了死亡的时刻。

扩展资料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经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

歇后语多为群众熟识的诙谐而形象的语句,运用时可以隐去后文,以前文示意,如只说“围棋盘里下象棋”,以示不对路子;也可以前后文并列,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说明狐狸仗势欺人,这是个狐假虎威的故事,汉语成语,拼音为hú jiǎ hǔ wēi,是先秦时代汉族寓言故事,后以“狐假虎威”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出自《战国策·楚策一》。

歇后语:狐狸跟着老虎走。反义词:独步天下、独擅胜场。近义词:仗势欺人、狗仗人势、狐虎之威。语法分析:“狐”是主语,“威”是谓语,“假虎”是“威”的状语。仗势欺人,汉语成语,拼音是zhànɡ shì qī rén,意思是依仗某种权势欺压人。出自《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

扩展资料:

近义词:

1、狗仗人势(gǒu zhàng rén shì)解释:仗:倚仗、仗势。比喻坏人依靠某种势力欺侮人或物。出处:明·李开元《宝剑记》第五出:“(丑白)他怕怎的?(净白)他怕我狗仗人势。”

2、欺人太甚,汉语成语,拼音是qī rén tài shèn,指做事太过火,让人无法忍受,比喻做事极端,别人都没法接受。出自《楚昭公》。

春秋时期,鲁国政权被季孙氏、孟孙氏和叔孙氏三家控制,鲁定公成为一个傀儡,他听说孔子主张“君臣纲常”,召见孔子说季平子欺人太甚,不把国君放在眼里。孔子分析鲁国的内忧外患,建议他外联齐国,内部重振君威,制定了一系列措施。

1、狐假虎威

狐假虎威是汉语成语,读音为hú jiǎ hǔ wēi,是先秦时代汉族寓言故事。假:借。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后以“狐假虎威”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2、狐死首丘

狐死首丘是一个汉语成语,古代传说狐狸如果死在外面,一定把头朝着它的洞穴。比喻不忘本或怀念故乡,也比喻对故国、故乡的思念。用于褒义。

3、狐埋狐搰

狐埋狐搰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hú mái hú hú,比喻疑虑过多,反复不定,不能成事。

4、狐疑不决

狐疑不决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hú yí bù jué,传说狐狸多疑,所以称多疑叫狐疑。形容心里疑惑,一时决定不下来。

5、狐裘蒙戎

狐裘蒙戎意思是狐裘的皮毛凌乱。用以比喻国政混乱。蒙戎,蓬乱的样子。

6、狐狸打马蜂——不懂得死活

7、狐狸戴草帽——不算人;不是人

8、狐狸戴礼帽——假正经;人面兽心

9、狐狸的尾巴——藏不住

10、狐狸掉进污水池——又臊又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6555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8
下一篇2023-10-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