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游玩,如果沿途只有美景可观,而没有美食相伴,这一路就会干巴巴的失去许多趣味。
在济南我们邂逅了平生最好吃的鱼“老板恋上鱼”,完全是出于偶然。
在宾馆里安顿下后,已是晚上6:30左右,三个人饥肠辘辘。孩子喜欢吃鱼,崔先生便在手机里搜附近的以鱼为特色的饭店。好巧不巧的,就在我们住的宾馆的马路对面,一家商场的三楼,就有一家“老板恋上鱼”,评分很高,下面的评价也很好,说是济南做鱼最好吃的地方。
到了地方,门口一堆人在等座位。取了号,一看前面还有20位。既来之则安之,等吧。
服务员贴心地给送上果盘和瓜子,一感动,更坚持了等下去的决心。取号的小条上赫然印着“等待20分钟送凉菜一份,等待45分钟送热菜一份”。看看旁边那家冷冷清清的日本料理,心想这家店火爆是有原因的,菜做得好吃,服务也好。
过了将近半个小时,终于等来了我们的位子。用作食材的鱼是一种长江里生长的“洄鱼”,养在大水箱里,你自己现场挑,两条起做。有特辣,中辣,微辣三种口味,我们要了微辣的,看看大众点评,实际上微辣对我们这些北方人来说也挺辣的。
等菜的时候,先给你上来一大碗玉米碴子甜粥,等待超时的赠送凉菜可以自选,我们选了一道老醋蛰头。
虽然是赠送的,玉米碴甜香软糯,老醋蛰头脆爽鲜亮,味道一点也不含糊,比起岛城那些高端酒店做的口味,不落下风。
主菜上的速度也蛮快的,也许是我们有粥可喝,有凉菜可吃,心情比较放松的缘故。
鱼盛在一个大大的圆形的铁板里,上面点缀着很多红红的辣椒段,绿绿的脆芹丝。鱼身下铺着一层洋葱丝。
鱼是预先炸过,又剖开放铁板里烧的。
崔先生举起筷子,招呼我俩,“开吃吧!”
鱼身已经预先用刀切成一指宽的段儿,看着是完整的一条鱼,只有骨头那里还是连着的。筷子下去,干脆利落的一截鱼肉,吃起来很方便。
放在嘴里,香,辣,鲜,嫩!调料很入味,鱼自身的味道也很突出,鱼肉停留在唇齿之间的味道非常奇妙,是一种很享受的感觉。你舍不得即刻咽下去,又忍不住迅速夹起下一块。
我们青岛也有很多擅长做鱼的饭店,但都没有这家的鱼味美香浓。我们三人一边吃,一边称赞,真的是不错!
崔先生说,要是可以加盟的话,在青岛也开这么一家店,肯定火爆!
偌大的两条鱼,吃得干干净净,连里面的香芹,洋葱都没有放过,只剩下一层厚厚的红椒。
先观美景,又品美食,真是完美的一天!
水乡项桥依钱库,柴房别院落河畔。
梦里觅寻心安处,何及古宅爱吾庐。
柴房不大,别院别样。柴房即别院,别院是柴房。这里,是一片自然本真娉婷诗意的江南水乡;这里,是一座古朴娴致书蕴香茗的精神家园,这里,是一方温婉淡雅灵性静心的生命桃源。
不知是第几次遇见这座古宅,这方别院,这间柴房了。每一次心灵都被电般触动,每次都强烈地想写点什么的,但每一次都怅惘地搁笔。究其原因:其一,是柴房太雅别院太美了,美的不可方物;其二,是别院的主人写得《柴房别院的今生今世》一文太温情了,温暖的不可言喻,让我有种李白当年有黄鹤楼“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那种感觉。
柴房别院静静地坐落于百里江南水乡瀛州状元故里项东村,在爱吾庐古柴行一角。据说,这里曾是江南垟最大的柴行交易集散地,当年这里水道逶迤,商船往来,人山人海,好不热闹;如今水乡依旧,只是不再有当年的喧嚣繁华,只有“爱吾庐”的一排老围墙和“柴房别院”这座砖墙斑驳的古宅不改当年的风骨,见证着人世的沧桑,却无意中却给别院主人留下一片心灵的净土,一方世外的桃源。
许是缘份,更许是上天的安排。两年前的一个华灯初上的黄昏,徜徉在项桥老家的她,无意间邂逅了一幢古宅。一如绝世的恋人,就是那一刻轻轻的对望,让她深深地恋上这座老宅,仿佛找到了自己永世的精神家园。而后,她与古宅主人的一番协商,许是都有共同的念想,协商很是顺利。此后她用自己那颗灵慧的心,那双灵巧的手,开始了对古宅的精心设计构建整修和打造,特意请了当地老木匠、老水泥匠、老油漆匠、老文化人参与整个工程的实施,试图打造出最具有江南垟风情,最具有项东村风味,最具有自己思想风韵的民宿。整饰一新后的柴房别院依然保存着老房古宅的原汁原味,一如项桥河畔温婉的江南女子,既有让人流连顾盼的姿身姿影,又有婉约典雅的古姿古韵,给人以醇厚的乡愁乡韵。
名之为“柴房别院”,这样一个富有意境和禅韵的名字,流露了她对一种诗意温情田园生活的向往。院庭里植有石榴、葡萄、凌霄、桃树、玉兰等一年四季各类花木,月季、三角梅等爬满斑驳的老砖墙,庭院虽小,却葱茏馥郁,尤其在这样一个炎热的处暑天,给人颇有“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之感。
别院深深夜静清,柴房炉火透帘明。清风满院月朦胧,浮世人生又一年。别院是由“归心”“静心”“清心”三间各具特色的居室和一间叫“舒心”的榻榻米构成,客人可以“牧心”其间,“虔心”煮茗,“交心”畅谈,“驰心”骋怀。我想,在这样一个星月交辉的夏夜,约二三知己,闲坐小院,别有有一番的惬意和情致。别院最美的时刻,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此时喧嚣褪去醉意的朦胧,一杯清茶,沐浴着凉爽的和风和如水的月光,感受那久违的沉淀、苍凉和孤独,静静的品,慢慢的想,便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此时一个人尽可托腮发呆,亦尽可思接千载,对话苍穹圣哲,让灵魂跟上自己的脚步,此时,便有这样的心灵微颤:“柴房的惆怅是美的惆怅,别院的忧伤是美的忧伤。静静地伫立在别院柴门,有恍如隔世的岁月失忆。当星星在柴房亮起之时,会升起一段说故事的愿。此刻一个人灵魂与肉体,都融在如此静美之别院。”
夕阳映柴房,清风拂别院。今晚我坐在小院的窗台上,看书品茗听歌聊天,窗外石榴初红,竹影婆娑,凌霄披拂,月季香飘。小院显得如此的雅致宁静,少有烟尘的世俗气。我在想,她该是怎样一位清雅素洁的女子,才能把尘间生活过的如此禅韵缭绕,温热而又清绝?是什么力量和信念,让她从世俗中毅然决然地转身,回归故里,守一方庭院,读书喝茶,种菜植花,悠闲时光,婉约成诗。在这个生命高于信仰,世俗超越真情,唯利胜过唯美,人情猥亵情怀的年代,她用一颗灵素平朴的心,寻一方院落,一杯清茶,一本闲书,一柱清香,过自己一个人的世界,其灵魂深处肯定有一种强大的期许;在她那方圣洁纯净的心田里,定然沉淀着一个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只长篙,向心灵的青草更青处漫溯。人生不过是云水一梦,我们不止是做梦的人,更是寻梦的人,寻梦的旅程,就是回归自我的历程。人会老,梦会尽,旅卷一生,有梦终伴,是最幸福的。梦是我们心灵的故乡,有梦是最美的。那么就让我们以梦为马,为依稀的过往,灵魂的别院,心灵的原野,莹亮的诗意,还有触不可及的远方,为未至而我们终将抵达的明日。
遇见柴房,邂逅别院,安然静守,淡了生活,慢了时光,一起慢慢变老。
是为记,公元二零一八年八月八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