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巧,大致相近于西洋画法的速写或素描。它的特征是用简练的墨线勾描人物和各种景象特征,突出其神韵,不着颜色或略施淡墨,以形象本身的简洁的特征表露,唤起读者联想,得以丰富形象。这种绘画手法运用到文章的描写上,就是不用华丽的词藻、不加渲染、烘托,而以最经济、最省俭的笔墨,勾勒出鲜明的形象,表现出自己对事物的感觉。其特点是:抓住被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寥寥几笔,形神逼肖。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在许多文学大师的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流传不朽的经典形象,很多都是凭借白描手法刻画出来的。鲁迅先生曾说:“白描却没有秘诀。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和障眼法反一调: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作文秘诀》)鲁迅先生不愧为白描圣手,他的作品也不愧是白描的杰作。在鲁迅先生许多作品中可以让读者真正地领悟到,这位文学大师巧妙运用白描手法,简略地描绘环境、人物和事件的高超技艺。
一、白描经典
(一)、绘景扩内涵
鲁迅先生诸多作品中的白描手法,描绘景物,内涵丰富,意境深远。在短篇小说《药》一文中的结尾,写夏四奶奶、华大妈祭坟一段,不仅准确地勾画出环境的凄凉、晦暗,而且用红白相间的花环象征先驱者不屈不挠的斗志,显示出凄凉情景中的一束亮色,特别是最后一句,“他们走不上二三十步,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大叫,两人都悚然的回过头去,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这一句用白描手法勾画出一只“箭也似的”飞向“远处天空”的乌鸦,给人一种桀骜不驯、大胆抗争的印象。在《阿Q正传》一文中,鲁迅先生也是运用白描手法来描写阿Q所生活的未庄,描绘出一幅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风俗画。小说对酒楼、尼姑庵、菜园等景象并没有集中描写,而是在情节发展中逐步勾勒出来。这些白描手法的运用,更能深刻展现出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的封闭落后的面貌,从而更好地为塑造阿Q这一典型人物形象服务。
(二)、写人出神韵
先生作品中,常会看到,寥寥几句白描手笔,就生动形象的勾勒出人物内心世界,人物描写富有神韵。这种写法类似意在传神的“写意画”,不刻意追求表面的艺术效果,而是精心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此写法,可以收到“画眼情,勾灵魄”的良好效果。《故乡》一文里,“这时候,我的脑海里突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出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在这里,鲁迅先生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个月夜海边瓜地上手持钢的小英雄形象,简洁明快,清新美丽,仿佛一支充满童趣的梦幻曲,回荡在读者心间。而在同一篇文章里,作者对二十多年后中年闰土的描绘却令人心痛:“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从以上选文我们可以看出,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层层逼迫下闰土已被吸干了精髓,成为一个干瘪、麻木的木雕石像般的人物。更可怕的是,在艰难的环境的压抑和旧制的摧残下,成年闰土精神也变得麻木不仁了,他默认了横亘在自己与童年挚友之间的天然鸿沟,“态度终于恭敬起来”,“分明的叫着‘老爷’……。”
《奔月》中嫦娥已经不再是一个端庄的淑女形象,也不再是一个很有修养的带有古典色彩的仙界人物,她在鲁迅先生的笔下,成为一个尖酸刻薄的女人。虽然还有一个绝色佳人的美貌,但她耐不住清寒,颐指气使,经常给她丈夫脸色看,还喋喋不休的数落他,让一个“怕老婆”的英雄不得不整天惴惴不安。嫦娥语言和表现,真的让人忍俊不禁。“哼!”和“乌鸦炸酱面”出现四次之多,就很生动的揭示了她贪图享乐不耐清寒生活的性格特征。
(三)、叙事清线条
鲁迅先生白描手法用于叙事,使人感到线条明晰,言简意真。《孔乙已》一文,先生先后两次勾画出孔乙已付钱的情景,前面写的是“便排出九文大钱”,用一个“排”字生动的显示了孔乙已的穷而炫耀富裕的酸性。后面写的却是“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改用一个“摸”字,让人一眼就可以看出孔乙已这时候已经穷困潦倒,酸气全无,生计维艰。“排”“摸”一字之差,一针见血地指出小说主人公前后遭际命运之别,其概括力之强,令人叹为观止。
二、白描特点
上述举隅,窥一斑而知全豹,我们不但可以由此领悟到一代文学大师的非凡文学创作功底,而且从先生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叙事中,想到了这一技巧的三个主要特点:
(一)、重传神
白描勾勒没有其它修饰性描写的烦扰,故作者能将精神集中于描写人物的特征,往往用几句话、几个动作,就能话龙点睛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收到以少胜多、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祝福》中祥林嫂的描写:“脸是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支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一个乞丐了。”《阿Q正传》中描写阿Q:“最恼人的是在他头皮上,颇有几处不知起于何时的瘌疮疤。”所以他忌讳人家说“光”说“亮”,还有一根“黄辫子”等,都是运用了白描手法。前者描写祥林嫂在大年三十的祝福之夜被鲁四爷赶出来的肖像,这是灵与肉被封建统治和礼教戕害的形象的真实写照;后者描写阿Q所忌讳的“瘌疮疤”,已经成为“阿Q精神”文学典型了。
再看《孔乙已》中的一句白描:“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虽然就朴朴实实的一句,但其内涵却极其丰富。它把孔乙已的身份、社会地位以及性格一针见血的展现了出来。站着喝酒,是短衣帮的人,他们生活贫困,而生活穷愁潦倒的孔乙已只得和他们为伍,已经挤不进长衫客的房间了。然而他又不肯脱掉长衫,仍要维持那读书人的架子,以显示他在精神上还是比短衣帮略高一筹,足见他的迂腐和虚荣心。孔乙已这种拮据的经济状况和迂腐的精神生活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使他成了咸享酒店唯一的上不接天、下不着地的特殊人物。
(二)求朴实
优秀的文艺作品之所以感人,就在于作者抒发的是真实感情;感情愈真淳,愈能震撼读者的心灵。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者只是利用白描手法对景物进行排列,却达到一种千古绝唱的效果。相信每一个读到的人都会在头脑中出现一幅《天涯游子图》。在这幅图中,藤是枯的,树是老的,鸦是黄昏中的。他们给人的情绪是萧索暗淡的。此时再看到小桥流水人家,很自然的,那种思乡思家的情绪就会从心底弥漫开来。抬头望望远处漫漫古道,听听耳边呼啸秋风,看看跨下瘦马,啥感觉?只能断肠!
其实,平平常常的叙述,精心独到的语言锤炼,让语言返朴归真,也能以朴实感人。《湖心亭看雪》一文,作者写西湖近景:“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景物描写朴实的手法,既显现出了生活的原形,又进行了艺术的加工,但是不渲染、不雕饰,简洁朴素自然,如一幅写意山水画卷。
巴金《家》中的一段描写:
元宵节的夜晚,天气非常好,是一个美丽的月夜。天空中有几颗发亮的星,寥寥几片白云,一轮满月像玉盘一样嵌在蓝色天幕里。它慢慢地在蓝空移动,把它的清辉撒在人间。
写月夜,不粉饰、不渲染,用简略的语言真实地描绘出元宵月夜图。
再看一段关于暮春景色的描写:
过罢“清明”,春雨就淅淅沥沥地下起来了。一直下到“谷雨”,天还没有放晴。梨花被雨淋落了,桃花被雨淋湿了。田里的小麦等不得太阳,只得在细雨中,悄悄地拔着节,孕着穗。
这段文字,作者抓住“谷雨”时节多雨的天气特点,选择了“梨花落”、“桃花湿”、“麦孕穗”等有代表性的事物,不加渲染地勾勒出农村仲春时节的自然风光。
(三)、凸主体
许多经典作品,往往淡化写背景,而于描写人物,通过抓住人物的特征的肖像描写或人物简短对话,将人物的性格突现出来。小摊主(节录):
摊主是一位四十开外的中年人,他黧黑的面孔,两道浓眉,一对大眼睛凹进眼眶,嘴里一口结实的牙齿,好像能把嘴里的鞋钉咬断。他身上老是穿着一件很旧的中山装,一双又黑又粗的手上长满了老茧。
这里勾勒的是一位修鞋匠的肖像,运用的是白描的手法。“黧黑的面孔”、“两道浓眉”、“眼睛凹进眼眶”、“结实的牙齿”,简要传神的几十个字,写出这个长年在户外工作的修鞋匠的外貌特征,尤其是“好像能把嘴里的鞋钉咬断”这句既形象地表现出他的牙齿结实的特点,又勾起我们的想象,嘴里咬住鞋钉不是一位老鞋匠的惯常举动吗?这段话虽然还不是那样的细致丰满,却抓住了人物特征的关键之处,给人以鲜明的印象,显示出白描勾勒的妙处。
《背影》中父亲送儿子上车过程中说的四句话:①不要紧,他们去不好。②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③我走了,到那边来信!④进去吧,里边没人。话语朴实而简洁,但其意深深,凸现父亲怜爱儿子的深情,质朴感人。
三、如何运用
白描手法要用的好,需注意两点。
(一)、要处理好与别的表现手法的关系。
白描手法与别的手法共用,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藤野先生》一文就是很好一例:“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在这段文字中,对“清国留学生”的描写就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用白描手法,抓住盘辫子的细节,几笔勾勒,揭示了这些留学生既要赶时髦,又和清王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思想本质。用对比反衬的手法,以樱花烂漫的美丽景色,反衬清国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着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的丑态。用反语的手法,“实在标致极了”;用夸张的手法,“形成了一座富士山”;用比喻的手法,“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它们整合起来,取得无比辛辣的讽刺效果。而且通过这些文字,我们仿佛听见鲁迅先生在满怀悲愤的大声呐喊:你们这帮腐败无能的清王朝洋务留学生!你们怎能置黑暗沉沉、生灵涂炭的祖国于不顾,整天享乐,不学无术!你们怎能不知羞耻的卖弄那载着民族压迫的大辫子呢!字里行间先生那颗嫉恶如仇的拳拳报国之心已呼之欲出。
(二)要重点突出,使人过目不忘。
白描手法,必须要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和情态,方能给人印象深深。在鲁迅先生《故事新编》中的《铸剑》一段描写:“先头是宦官,后面是四个武士,中间夹着一个黑色人。待到近来时,那人的衣服却是青的,须眉头发都黑;瘦的颧骨,眼圈骨,眉楞都高高的突出来。”对黑色人的肖像描写,愈其简,就愈突出他的外部主要特征:干练、机警和沉着。白描并不等同于简单化的描写,而是要高度精练、简明而又传神地写出人物的主要特征和基本形象。再如:“黑色人也仿佛有些惊慌,但是面不改色。他从从容容地伸开那捏着看不见的青剑的臂膊,如一段枯枝;伸长颈子,如在细看鼎底。臂膊忽然一弯,青剑便蓦地从他后面劈下,剑到头落,坠入鼎钟,砰的一声,雪白的水花向着空中同时四射。”此段白描,活画了一位舍得自我牺牲的复仇者的感人形象。
在散文《背影》中,朱自清想努力表现的就是他的父亲的背影。为突出这一点,背影两字还做了文章的标题。在我们的生活中,父亲的背影对我们儿子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但这次他记得却不是平常常见的,而是特定的场合,使他极为感动的那个背影。为此他选择了白描的手法,用写实的笔触,写当时父亲的体态,穿着打扮,更着力描写了买橘子时过铁路的情形:“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而过铁道时,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这段文字乍一看很平淡,没有一处过多的形容、修饰、陪衬之类的语言,只是白描,只是实实在在地把当时的情形展示出来,乍读也很平常,甚至有些拙讷,但细细品味,却情真意浓,蕴藏着一股深情,令人难忘。总之,大朴正是大巧的表现,正所谓于平淡中见神奇,这就是白描的力量,这就是白描的魅力。
我的校园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度过许许多多欢乐的日子。我喜爱我的校园。宽阔的篮球场,美丽的秋千园,宽广的田径场。都是同学们最喜爱的地方,我最喜欢的地方是怡心园。
春天,万物复苏,小草从土地里伸出小脑袋,怡心园里也朝气蓬勃。广玉兰绽开出银白色的花朵,那花瓣底部透出淡淡的粉红色,远远望去,像少女羞红了的脸。桃花也开了,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茂盛。近看,有些花儿还没绽开,只露出了含苞欲放的花苞,有的正争相竟放。凑近枝头,一种淡淡的香气扑鼻而来。园内,松树英俊挺拔,苍翠欲滴,像是一个英勇的战士在保卫美丽的花朵。
夏天,这里绿树成荫,同学们在树下嬉戏,乘凉,看书,非常凉爽,让人心旷神怡。
秋天,这里落叶纷飞,地上厚厚的落叶,像是铺上了一层金子,风一吹,满树的“金子”跳着优美的舞蹈轻轻飘落下来。拿一片“金叶”当作书签,永远的珍藏在日记本里。
冬天,这里银装素裹,我踩在厚厚的积雪上,看到树上,石座上,到处都是一片雪白。我感到像是走进了一个童话世界。同学们在这里打雪仗,堆雪人,其乐无穷。
美丽的校园是我成长的摇蓝,美丽的校园是我玩耍的乐园,美丽的校园,我想大声对你说:“我爱你!”
什么是白描:
白描泛指文学创作上的一种表现手法,即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白描手法的三个特点:
不写背景,只突出主体。通过抓住人物特征的肖像描写或人物简短对话,将人物的性格突现出来。
不求细致,只求传神。由于白描勾勒没有其它修饰性描写的烦扰,故作者能将精力集中于描写人物的特征,往往用几句话,几个动作,就能画龙点睛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收到以少胜多,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不尚华丽,务求朴实。优秀的文艺作品之所以感人,就在于作者抒发的是真实感情;感情愈真淳,愈能震撼读者的心灵。
相关作品:白描的特点详解
白描手法运用注意事项:
把握白描与具体叙述的异同。
记叙和描写是并列的两种不同方式,白描是描写中的一种具体手法,它和记叙中的具体叙述非常接近。
具体叙述是一种具体的交代,虽笔法粗疏,却与白描的质朴简洁相近。如果运用叙述手法表现事物的某一动态、风貌,简练而传神,获得形象鲜明的描写效果,就成为白描。
白描要重点突出。
白描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也不用曲笔或陪衬,但要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和情态。 大师们常三言两语而把一个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这不得不让我们赞叹。参见白描手法练习
白描语言要省俭、概括、传神。
白描不用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饰语,而须用准确、简洁的语言进行朴素、单纯的描写,做到既省俭,又传神。
但须注意切忌用“油滑”“八股”腔调,因为根柢浅薄的“油滑”与言之无物的“八股”是同白描不相容的。
记忆古典名著的口诀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典文学名著浩如烟海。要想一下子记住很多还真不容易,这不,有先见之明者采用了口诀记忆法,轻轻松松,了结此事
东西三水桃花红,
官场儒林爱金瓶。
三言二拍赞今古,
聊斋史书西厢镜。
当然,还得对古文化有点了解,否则即使有这口诀也是不管用的。不多说了,还是看看它们都是些作品吧。
《东周列国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桃花扇》、《红楼梦》
《官场现形记》、《儒林外史》、《金瓶梅》、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今古奇观》、
《聊斋志异》、《史记》、《西厢记》、《镜花缘》)
菊花
四季都有美丽的花。春天,有开满整个山坡的桃花;夏天,有带着清香的荷花;秋天,有迎着寒风的菊花;冬天,有在雪中飘香的梅花。
你猜猜看我最喜欢哪一种花?当然是秋不谢的菊花了。
秋天,菊花们欣然怒放,形态各种各样:有的花瓣里三层、外三层,花蕊被包在花瓣里,像个害羞的小姑娘,迟迟不肯露出她那尊贵的小脸。有的花瓣带弯曲地伸出来,毫不犹豫,像个性格开朗的大姐姐。
菊花的颜色也多得数不清,有白色的、红色的、粉色的、紫红的、金黄的……真美呀!
我最喜欢的还是菊花的性格,在众花凋谢的时候,在寒风吹起的时候,在那深秋时节,只有菊花开得最多,只有菊花开得最艳,只有菊花体现出了那最强的生命力!
我想,做人也一样,在社会上,一定会有许多困难与艰辛,但是,我们一定要向菊花学习这种不怕苦、能坚持下去的精神,成为一朵在艰难中树立起“菊花精神”的精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