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成年人看的绘本,都有什么?

适合成年人看的绘本,都有什么?,第1张

说到绘本,很多人觉得是给孩子启蒙的图画书,其实并不仅仅如此,很多绘本也很适合大人来看,因成年人对绘本的理解层次不同,所带来的感受和孩子也大不一样。

-1一个人住第9年

作者: [日] 高木直子内容简介

终于从小套房搬到两房公寓了,终于成为订报一族了,终于旧家电可以汰旧换新了,终于想吃想睡、想洗澡看电视,都可以随心所欲了……一样爱逛超市,抢购半价鲷鱼沙西米,一样爱敲敲打打,自己订书架、换灯泡、面植物布置阳台一样爱料理,讲究好汤头,偷偷听到邻居在吵架……但是,但是……3连假耶,却没人跟我说话,半夜要影印好希望有人陪,还有,楼上的**,请别再来开错门了,这样很吓人喔…

看过《一个人住第5年》的读者,你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吗?我很怀念当初一个人住的心情,也很积极创造现在一个人住的新鲜生活,不过呢有时我也会偷偷问自己 ,究竟要一个人住到何时?呵……

-2-亲爱的小鱼

作者:[法]安德鲁- 德翰

一只猫爱上了一条小鱼,将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这个寓言般的童话讲述了友谊、理解,尤其是爱。

关于爱的一种理解和承诺——《亲爱的小鱼》有一个很好听的书名,和一个十分别致的封面。封面的背景只是相接的水与天,全以不调匀的幽静的蓝,刷成深浅不一朦朦胧胧的一片;在这个背景上,衬了一枚静静的满月,和一个十分特别的吻。

-3-滚蛋吧!肿瘤君

作者:熊顿本书由熊顿本人创作,以她治疗的过程和内心感触为素材,讲述了一个癌症患者笑对生活的感人纪实。在睁眼就是治疗室,入耳就是化疗、吃药、体温、白细胞增减的环境里,她乐观的记录了自己的每一段经历,用画笔细心捕捉了来自父母、亲人、朋友的关怀和生活中的点滴感动。

在阅读的体验中,与这个姑娘的相遇,或许是这一年里发生的最好的事。一个风趣幽默的漫画家,在经历疾病给她带来的天翻地覆的变化后,仍旧用作品里难以置信的坚强和幽默风趣的自嘲泰然处之。也能从中获得积极面对人生挫折的正能量。相信本书,能帮助千千万万的读者,留下彼此人生中最珍贵的东西——信念。阅读此书,读者能感受到这本漫画簿子,已经与她略显脆弱的生命,融为一体。

-4-《爱心树》

作者:[美]谢尔-希尔弗斯坦一棵大树爱上一个小男孩,小男孩每天来爬树、摘树叶、吃苹果……男孩很开心,大树也很开心。可是,男孩渐渐长大,不再与大树一起玩耍。男孩希望获得金钱,大树把苹果给他去换钱;男孩需要建立家庭,大树把树枝给他造房;男孩希望去远航,大树把树干给他造船。男孩变成老人回到大树身边,大树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给他,不过它还有个树墩,可以让男孩坐下来休息……

这是由一棵有求必应的苹果树和一个贪求不厌的孩子共同组成的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这是一则令人心醒动容的寓言——在施与受之间,也在爱与被爱之间。

-5-《我不升职记》

作者: 李冰故事中的“我”,告别了每天规律地上班下班的日子,告别了午后会议室昏昏欲睡的日子,告别了遇到交通管制和堵车时害怕迟到的日子……带着一种未知的心情,向过了十年的普通公司职员生活告别,回到家里画绘本,就这样做起了向往以久的SOHO一族。

就这样一天天变成了标准宅女,虽然偶尔也会思念同事,回到久别的办公室与大家小聚……却也终于也有了更多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手工、剪纸、烘焙蔓越梅饼干,陪妈妈一起逛街……

-6-《鳄鱼爱上长颈鹿》

作者:[德]达妮拉-库洛特

一个小小矮矮的鳄鱼先生,爱上了挺拔美丽的长颈鹿。故事从鳄鱼先生喜欢上了长颈鹿,并试图让她看到自己开始的。千方百计,却屡屡受挫,屡败屡战,最后的笨法子,是用绳子去套长颈鹿,想让她低下头来,看看自己迷人的微笑,长颈鹿**受到了惊吓,猛一甩头,直接把鳄鱼先生送进了医院。鳄鱼先生,出院后有些灰心,可偏偏就在这个时候,他和长颈鹿在街头不期而遇,冒失的长颈鹿冲过来,他们“撞”在了一起,摔倒在了地上,无数的小星星在他们头顶绕啊绕,他们对望着,那一刻,幸福来临,他们决定在一起。

爱是天赋也是学习,这是那种能让你第一眼就喜欢上的图画书。可爱的形象,柔和的色彩,幽默夸张的运作表情,还有那贯穿始终的浪漫情调……一位小个头的鳄鱼先生爱上了一位大个头的长颈鹿女士,他们从彼此陌生到相识相知;因彼此相爱而生活在一起,却因为相互间的巨大差异而面临着许多的麻烦;但他们终于勇敢地携起手来,共同打造幸福的生活,而且还给别人的生活带来了奇迹。

-7-《捕捉大海的男孩》

作者: [新加坡] 李文良(Josef Lee)在遥远的海边,住着一个孤单的小男孩。

一天,海里漂来一个玻璃瓶,里面有一条鱼。从此,男孩和这条鱼成了最好的朋友。然而有一天,玻璃瓶里的鱼死了,男孩非常伤心。这时他想起当初带来鱼的那个瓶子。也许更多的瓶子,意味着带来更多的鱼,更多的朋友?于是,男孩不停地往海里扔瓶子,果真,他获得了很多很多鱼。

简单的故事,却值得深深的思考。失去的鱼儿怎么再找回来?爱的目的是占有还是给它自由?李文良通过唯美的绘本讲述一个爱和成长的故事。让事物回归本来的样子,爱它最本真的样子,才是爱真正的本意和目的。爱大自然,爱身边的人,爱自己,我们都要去学习,去理性的爱,去成长。

-8-《你很特别》

作者:文/[美]陆可铎 图/[美]马第尼斯

译者:丘慧文,郭恩惠

微美克人是一群小木头人。他们都是木匠伊莱雕刻成的。每一个微美克人都长得不一样。有的大鼻子,有的大眼睛;有的个子高,有的个子矮;有的人戴帽子,有的人穿外套。但是他们全都是同一个人刻出来的,也都住在同一个村子里。微美克人每天只干一件事,就是给别人贴贴纸,对他们欣赏的,喜欢的,有能力的就贴上星星贴纸,对不喜欢的,没能力的就贴灰点贴纸。木头人庞哥被贴了满身的灰点贴纸,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自卑自怜,不敢出门

-9-《当鸭子遇见死神》

一只无忧无虑的鸭子遇见了大名鼎鼎的死神!    死神的出现预示着什么?

离开这个世界又是怎样的感觉?    如果死神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又会作何反应?

一个生与死对话的故事,     一段温馨感人的生命历程。

死神一直就在身边,只是我们 从未发现。 一生下来就是注定要死的,只是大部分人都忘记了这一点。

沉重的话题却严肃而活泼。生命与死亡是一对密友,没有生命就没有死亡,而缺少了死亡,生命也就失去了意义,你听懂了么,死神看起来好萌。

-10-《向左走,向右走》

作者:几米 几米笔下的《向左走-向右走》是现代都市人对于浪漫爱情的美好憧憬。现代都市的繁华带来了纸醉金迷的享乐,也带来了钢筋混凝土的冷漠。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像蚂蚁一样忙碌。然而每个人的心中是否都怀揣着一个美好的梦想——期待着有一天在街尾的拐角处邂逅一份期待已久的爱情。十三年过去了,《向左走-向右走》纍积了超过一百万名读者的感动,而今意义已与从前不同。它是温暖而庞大的共鸣入口,让我们在爱情所带来的震颤中,知道自己并不寂寞。无论此刻你仍在盲然地摸索他的身影,还是那个被寻找的人,爱情,总有一天会来……

      春风不燥,阳光正好。我和同学们的阅读之旅,乘着春风,已经启航。

      最近班上出现了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甚至有同学在课余时间还忙碌着在校园里找石头,一问才知道,原来是我们的黄老师带来的趣味科学课。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在小学阶段十分关键,遇上多才多艺的黄老师,更是让孩子们喜欢上了科学,对科学有着积极乐观的态度。

      很多人认为科学课就是做实验,其实在科学教学中结合科普阅读,教学更为有效。作为语文老师,加之暑期参加了担当者行动的科普绘本导读学习,我有义务和使命给同学们带来更多阅读活动。于是趁热打铁,利用午间阅读的时间,给同学带来了一节科普阅读课,整合科普读物《神奇校车之地球内部探秘》,帮助学生巩固科学课中学到的岩石知识。

      这本书以讲故事的方式,阐述了科学知识。故事围绕着卷毛老师布置家庭作业找石头展开,全班只有一位同学找到了真正的石头,于是卷毛老师开着神奇校车带领孩子们开启了寻石之旅。作者将科学事实融入到虚构的故事情节里,他们开着神奇校车一层一层往下挖,从土壤挖到了岩石,从地壳到地心,一路上同学们不仅认识、采集了岩石,而且了解了地球内部的构造,这本书始终保持着幽默有趣的风格,又坚持着严谨的科学态度,以故事为主线,加入了人物对话,还有严谨的知识笔记: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岩石是由什么构成的?火成岩是怎么构成的?为学生一一解开了谜底。当讲到火山喷发出来的岩浆冷却后是什么岩石时,同学们抢着说是玄武岩!当讲到书中班级制作的岩石标本时,同学们也纷纷拿出自己的标本,自豪的样子别提多开心了!

    这样的阅读与学科结合一直都在发生着,同学们在数学课上学习时钟的知识,我马上想到读过的绘本《一秒有多长》,通过绘本让同学们直观的理解时间,时间不只是钟表上的滴答声,世间万物都与时间息息相关。把时间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结合起来,同学们也懂得了珍惜时间,一秒过得很快,但一秒内世界也可以发生很多改变。在语文课《读不完的大书》作业中出现了一条鱼化石,于是带来绘本《化石的秘密》,同学们了解了鱼骨化石的形成,曾经的海底,如今变成山岭,真正领会大自然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大书,藏着无穷的奥秘。

      阅读无处不在,用一颗善于发现的眼睛,找准切入点,既做到了学科融合,又能培养同学们的阅读兴趣,何乐而不为呢!

教师群体中,总有这样一批出类拔萃者,他们的课堂风趣幽默,深受学生喜爱;他们的教学质量优异,受到各方赞誉;他们充满着人格魅力,影响着身边众多的人;他们不停地跋涉探索,找寻着教育的真谛。人们通常称他们为“名师”,他们是教师身边的榜样,是大家学习和追赶的目标。

跟随张贵勇的《读书成就名师》书中的15位名师一起分享读书方面的快乐与收获,跟着他们一起思考,一起成长。15位杰出教师的读书故事,向我们展现了于永正、吴正宪、窦桂梅、夏昆、吴非、闫学等十五位教师成长的历程。虽然每位教师的经历各不相同,性格特征也有很大的差异,但我们总能找到这些名师成长旅程中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坚持不懈地阅读,就是教师成长为名师的“秘诀”,这是公开的秘密。每个人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都可能成 为名师。读完这本书,可以学习和值得借鉴。给我的感受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多读书:成长无捷径,读书很重要

读完这本书,给我的第一个感觉是厚重,是每个老师身上深厚的文化底蕴。正如王崧舟老师所说“底蕴是靠书堆起来的。书读的多,不一定底蕴就深厚。但是不读书,少读书,是一定没有底蕴的。语文课,很大程度上教的不是知识、不是技能,甚至不是课程,而是底蕴。一位有文化底蕴的教师才能向学生输出正向的价值,让学生感悟到语文的魅力。”似乎语文老师读书是理所当然,但是,当看到吴正宪老师潜心阅读哲学和心理学书籍时,你才能明白为什么她的数学课孩子们喜欢上;当看到听过华应龙老师数学课的人,都钦佩他融数学于生活、于游戏的能力,惊讶于他让孩子们在动手玩的过程中,轻轻松松喜欢上数学时,你一定也会明白这种功底和他潜心阅读是分不开的。15位名师给我的厚重感,不仅是他们书读的多,而且涉猎面非常广,几乎都是经典书籍。比如教育经典《叶圣陶教育文集》、《吕叔湘文集》、哲学、心理学、人文类、儿童文学等等,每个领域都有涉猎,而且还一定要阅读理论性书籍。

闫学说,“总结自己的成长经历,没有什么捷径,无非就是阅读。”吴正宪说:“本领不是天生的,只能不懈努力,拜书本为师。教师的专业成长并无捷径。”本书的作者张贵勇也说:“其实,名师的成长没有捷径,无非是苏霍姆林斯基一直提倡并践行的阅读、反思、实践。”

为什么读书对教师的成长如此重要?王崧舟告诉我们,教师专业成长的历程实际上是两个转化的过程,即“读书——底蕴——教学”,第一个转化是从读书到底蕴的转化,这是一个积淀的过程;第二个转化是从底蕴到教学的转化,这是一个创生的过程。于永正对此也有很深的感触,他说:“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我的课内容很丰富,其实是我平时注意积累,注意从读书中获得更多知识,从读书中找到迅速提取信息的方法。”

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尽管有些规划可能是下意识的,自己并不一定非常明晰。有了规划,就会投入,就会运作,也就因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但很多人在规划中,并未将读书放入其中,可能觉得读书这件事情比较虚,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不少人觉得读书很重要,但又总是抱怨太忙而抽不出时间来阅读,或许就与此有关。

对此,薛瑞萍有自己的见解:“恋爱的人总有时间拥抱,想读书的人永远都有时间。” 闫学说:“当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时,就不愁没有阅读的时间。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 张云鹰也说:“读书是人生最合算的投资,是不可缺失的生活方式。”看来,教师应当在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将读书这件事情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并让其成为自己的生活方式。这既是自身成长的内在动力,也是成为一位名师的必由之路。

读书一定要成为自己生活的方式,才不会觉得是一种负担,是一种额外的劳役。对有人提出的教师读书要坚守的观点,吴非就很不赞同。他说:读书竟然需要“坚守”,这种局面很可悲,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坚守“给人的感觉是一种对痛苦的忍受,如果到了这样的地步,何乐之有?读书对于我,像吃饭一样是一种需要,一种精神的需要。

程红兵认为:“现在语文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语文教师的功底太差,不看书,只看教参,没有人文积淀,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够,与学生没有知识落差。”其实,这何尝仅仅是语文教师的问题呢?多数教师除了教材、教参、教辅这三类书籍之外,基本上不读其他书籍,对自己本学科的前沿不了解,对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不知晓,这大大制约了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吴非借助哲学家的话说:一个人就是他吃下去的东西。一个人的未来取决于他读不读书,读什么样的书。华应龙认为:“有的人读书能读出很多东西,有的人却收获很少,其间的差距,主要在于阅读的厚度上。”

扪心自问,自己应该也算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可是自己读的书都有哪些方面呢,经典性、理论性的东西自己能耐着性子读下去吗自己偶尔也读一下教育方面的书籍。看完15位名师所涉猎的书籍,我真的觉得很惭愧,他们读的书我大都没有读过,这样看来,自己还不能算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会读书的人,因为自己一直都不是一个喜欢“爬坡”的人。当看到闫学老师提出的,“有坡度读”、“阅读重在完善教师知识结构”时,我才意识到自己阅读的症结所在。

二、多琢磨:阅读有方法,成效见课堂

读完这个本书,我想第二个关键词应该是“思考”,也就是要把阅读与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才会有收获。正如闫学老师的那句“我的成长史就是完善知识结构的阅读史,就是笔耕不辍的写作史,就是持续反思的研究史。” 而王崧舟老师也有谈到“只有全身心地沉入其中,切己体察、熟读静思,才会有收获、有积淀,才能转化为生命的底蕴。而于永正老师在读书时更喜欢把自己摆进书中,把自己从事的工作摆进书中。他有这样一段话“我这个人读书喜欢想自己。我是抱着从书本中寻找智慧、思想和方法的态度来读书的。如果读书不与自己、与工作联系起来,学而不用,对我来说,读书就失去了大半的意义。”

关于读书时的琢磨、思考我觉得这是一种阅读的习惯。而在学校给予的种种压力之下,我也慢慢在养成这个习惯。比如,读书的时候,我也开始圈圈画画,开始结合自己的工作思考如何运用书中的知识。其实,这些都源于读书后要写读书心得,所以一开始读书就会一边读一边想心得怎么写,其实写读书心得的过程也就是在思考如何与自己的生活、工作联系起来,并融入进去的过程。这样说来,我应该感谢每本书一定要有一篇读书心得,每个月一定要上传一篇读有所悟这样的任务了。

爱看书的教师和不爱看书的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是有很大差异的。华应龙对此有过认真的分析:“爱看书的人在课堂上充满激情,有信心,有底气;而不爱看书的教师大多习惯于照本宣科,有些木讷,缺少那么一点自信,不敢偏离教学计划,更不敢敞开心扉应对学生的挑战。”

每天上课,都会遇到很多疑难杂症,需要教师来分析和解决。而读书是解决这些问题最为重要的途径之一。华应龙在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事例:给四年级的小学生上“游戏公平”一课,做了一个抛硬币的游戏,想以此来说明正反两面的可能性是相等的。但在课堂中,常常会遇到尴尬。抛十次硬币,有的小组是2正8反,有的小组抛出了9正1反,小概率事件变成了大概率事件。问题出在哪里?华老师从书中去寻找智慧,后来在王健先生的《创新启示录:超越性思维》一书中得到了启发:把硬币抛1米高和抛1厘米高,结果当然不一样!问题迎刃而解。相信喜欢读书的每一位教师,都会讲出一些类似的故事来。

不读书教师的课堂,教学常常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对此闫学说:“不读书的教师生涯,是一种无休止的重复和受难。”吴正宪也说:“如果教师只是一架传授知识的机器,那么学生就会远离你,师生之间的情感就是一片空白,课堂必然失去活力。”吴正宪注意到,孩子们的喜怒哀乐是与他们的学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她认真学习儿童心理学,阅读了大量这方面的专著,并将这些心理学的理论与自己的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使自己的数学课堂充满了浓浓的人文情怀。程红兵也认为:“教育不能被简化为科学。我们选择什么教给学生以及如何去教,某种程度上也是道德问题。”

吴非强调:“一名教师能走多远,取决于他能否独立思考。有了思考能力,就不会轻易相信任何东西。”而读书是培养教师独立思考的重要途径。在这本书中,周益民就举了这样一个例子:皮亚杰的认识论指出,儿童的智力和情感都是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很多人对此信任不疑,并依据他的这套理论来实施教育。周益民通过读书意识到,儿童的智力和情感并非如皮亚杰所说的如此,一个人的情感、灵性在童年时代达到最高峰,如果不加以呵护,越来越退化。这不仅是对教育理论的一种反思和批判,更是践行自己教育主张的基础。周益民提醒广大教师:“儿童往往湮没在成人的思维、成人的需要、成人的权利与成人的虚荣中。”我们对此应该有清晰的认识,要怀着尊重的心态去真正地理解儿童。

程红兵说:“教育的关键在教师,而守护教育的根基在课堂。”读书对课堂教学如此重要,那该如何去读呢?闫学强调:“爱阅读的教师会对学生的精神层面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仅仅喜欢阅读还是不够的,“无明确的阅读规划,是一种低价值的重复,是在浪费时间。”她在《教育阅读的爱与怕》一书中提出了“有坡度的阅读”、“阅读重在完善知识结构”等概念,直至教师阅读的软处和痛处。闫学强调,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应有完善的知识结构、精深的专业知识、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开阔的人文视野。这三个板块的知识缺一不可。

钟志农是一个“奇人”,五十岁那年放弃了教育局长的位置,开始从事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并成为一代名家。他的经历告诉我们,读书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一个名师的成长就是与他的读书史是紧密相关的。他总结的读书的七个字:勤、通、用、新、严、久、精,很值得广大教师借鉴,他对阅读的渴求,更值得每一个教师学习。

王崧舟认为:阅读最重要的是达到融会贯通。就像季羡林先生对年轻人讲的,“你们做学问,要达到三个贯通:第一个是中西贯通,第二个是古今贯通,第三个是文理贯通。你做到了这三个贯通,那么你的文化底蕴就像金字塔的底座那样变得宽厚、坚实。”

三、多动笔:读出真自我,奠定多元色

这是15位名师的共同之处。写读书心得、做读书笔记、写学习笔记等等,15位名师每位应该都有几十万字的笔记、心得之类的东西。因此,不管是文思敏捷的语文老师,还是理性思维为主的数学老师,哪位名师没有出几本书呢这些书无疑大部分都来自他们平时的积累。

其实,多动笔从工作的一开始我就被前辈告知过。记得我刚上班一位前辈跟我介绍另一位年轻的前辈时说,“她从一开始做班主任就开始写班主任工作日志,这也是她成长的这么快的原因所在。”所以,做班主任那五年,虽然自己没有什么经验,但在不断学习中,自己坚持写“班主任工作日志”,所以有几次的班主任征文比赛,我都是从工作日志拿出来的。现在不做班主任,做教育管理工作,开始写教育生活日志。要继续写下去。

读书的过程,实际上是在两个方面不断探索的过程。

一个方向是向内,不断探索自己的内心,尝试正确地认识自己。王崧舟说:“我们不断地向外求,心灵变得四分五裂,对自己内心的需求关注的越来越少。实际上,阅读是唯一能让人找回自我、感知自我存在的方式。”窦桂梅强调在阅读中要对文字保持高度敏感,“凭借文学的力量,一位语文教师把心中积蓄的情感散发出来,并将之弥散到课堂中去,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另一个方向是向外,不断地探索与自己生活工作相关的领域,建构起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李镇西说,古今中外教育家所面临的主题是共同而永恒的,这就是“人的解放”以及由此而来的对人性、个性、创造性以及师生关系、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等一系列根本问题的思考与探索。这就是他对这个教育世界的认识。

“读书其实就是与作者约会,幸福着他们的幸福,悲伤着他们的悲伤。”张云鹰的这句话,或许很能代表众多阅读者的心声。钟志农说的也很有意思:“人生很短暂,好书跟人一样,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我不想带着遗憾离开。”

教师爱上阅读,会对学生阅读产生重要的影响。于永正说:“学生时代啊,一定要多读一些经典著作,这是为人生奠定底色的。”吴非更是强调:“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思考,通过广泛的阅读,培养一种批判意识,这样才会更好地看清各种历史和社会现象。”“一个人,如果到了十七八岁,还不能认识到人文精神的重要,还没有独立思考的意识,指望进了大学再修炼,性情心灵和教养已经有很多补不了的空洞了。”

今天的师生,身处互联网+信息化社会的洪流之中,在阅读习惯的培养方面又多了一些障碍。信息传播手段的快捷化、碎片式,浅阅读的流行,对阅读的冲击很大。为此,华应龙特别提醒大家:“少上网,上网会不经意地流失我们的读书时间。”《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的作者卡尔也说:“从纸面转到屏幕,改变的不仅是我们的阅读方式,它还影响了我们投入阅读的专注程度和沉浸在阅读之中的深入程度。”

医学家经研究,得出一个可靠的结论:神情专注的人更长寿。比如书法家,一般都比平常人寿命更长。因为在练习书法时,必须专心一志,摒除杂念,聚精会神,气沉丹田,心手合一,神至笔至,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分心。

当一个人倾注于一项喜欢的事业时,他自然也就沉浸在一种愉悦的情绪中,全力以赴地去做,尽心尽力地去做,心平气和地去做。在他全情投入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处在一种宁静致远、物我两忘的至高境界。这种境界可以使人乐以忘忧,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阅读,不就可以为我们带来这样的境界吗?

这本书,我是在上面画的最多,折的最多的一本,因为这本书关于阅读有太多我喜欢的文字,有太多契合我的想法,所以是我中意的一本书。当读到窦桂梅、吴正宪、王崧舟老师时,我甚至在网上搜了他们的上课视频,我想认真看看这么有文化积淀的老师的课堂是什么样子的。

读书,现在才觉得自己缺的太多,所以就从“缺啥补啥”开始。2020年剩余时间里,自己的挑战就是,每个领域的书籍,特别是理论性的,至少认真研读一本。程红兵老师说:“名师与普通老师的区别就在于韧性、在于坚持。阅读可以影响人,而坚持阅读,不断思考才是改变人的关键所在。”所以,尽自己所能,认真读书并珍惜每一本好书吧!可以为还没有真正走上教育阅读之路的教师指点迷津。当然,对于教师而言,并不一定要追求成名成家。但是,教师通过走正自己的阅读之路,在不间断的阅读中,丰盈自己的精神,拓宽自己的事业,提升自己的素养,让阅读邂逅生命成长之美!

                                    辽宁  鞍山    李斌

                                        2020、10、10

20119-张莉莉

你可曾凝望过夏天的天空?你可曾留意过天边的云卷云舒?你可曾听过变幻的云说故事?你可曾见过云留下的影子落在高山上?

如果没有,请打开《夏天的天空》,跟随作者栩栩如生的图画走进心之向往的广阔的大自然。或是有幸,请去一次西藏,邂逅一场高原的蓝天白云。

作者画笔下的夏天的天空,像极了高原的蓝天,宽广辽阔,温暖治愈。

这本书是昨晚在朋友家的书架上发现的。随手一翻,便爱不释手了。许是眼睛看多了浮华,突然被这美丽的自然风景吸引,也或者是打开书的刹那,击中了内心对拉萨的怀念。

不管怎样,我把它带回了家,在夜深人静时,翻开来细细品味。

扉页上,天空中漂浮着大朵的洁白云朵,飞机、热气球、成群的大雁和小鸟自由地在天空里遨游,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两个孩子和两条狗在尽情地奔跑着,数不清的美丽野花在夏日的风里自由开放着,草原边的池塘里,鸭子在欢快地游泳,清澈的水面上倒映出蓝天白云……多么纯美的夏日风景图,或许很多人的儿时记忆里还留存着相似的情景。

天空中变幻万千的云朵,引发了孩子们无边的想象力,从模糊的云的形状中看出各种各样的动物、船只、火车以及武士等。整本书没有文字描述,只是用栩栩如生的图画描绘着孩子们的想象。

相信每一个读者都会被作者奇妙的想象力吸引,深深地沉醉在这温暖而广阔的大自然中。而大自然无声的美丽画卷,本身就具有一种抚平创伤的治愈力量。

记得刚到拉萨时,我对拉萨的天空甚是着迷。我常在午后躺在院子里的长椅上,像书里的孩子们,仰望看天空的云。云层配合着偶尔吹来的风,每一秒钟都在吹散、聚拢,变幻出不同的形状,或轻盈,或厚重。我就那样不知疲倦地看着,周围的一切都很安静,仿佛时间静止,恍然不知身处。渐渐地,感觉到心门缓慢打开,感觉到了自己被理解、宽容和善待,止不住的动容。

很多人问我,拉萨的天到底有多蓝?我想说,那是一种让人忍不住落泪的蓝。

所以,我常给身边去拉萨旅游的朋友建议,一定要留出半天的时间,去仰望高原的天空。在那深邃的神秘的苍穹下,你会完成与大自然的心灵连接,更真切的说,你通过这样的方式安抚了潜藏的疲惫的自己。于是,像完成了某种心灵洗礼般,你感受到了重新出发的力量。

而这正是大自然馈赠我们的最珍贵的力量。它就在那儿,不来不去,得到与否全在于我们自己。

读书固然是好的,但还不够。若你有心,为孩子读完这本书后,请一定带他去到外面广阔的世界,哪怕是一方草地,躺下来,一起感受大自然的气息,聆听云朵的故事吧!

你和孩子所收获的,将远超你想象。

地城邂逅记忆憧憬新手攻略,新手首抽推荐地城邂逅记忆憧憬已经正式开测了,很多玩家已经迫不及待的进入游戏了,但是别着急,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篇新手攻略,感兴趣的可以来看看。

地城邂逅记忆憧憬新手攻略

一、游戏特点

首先我要说下,这款游戏也很肝,但有经历过其他手游农场的人应该无所谓

1、优点

是有自动战斗,可以边做其他事边肝。

2、缺点

但要注意AI不太聪明,例如必杀技乱放,高物理防御的也不会特别选魔法必杀技攻击。基本上条满了就放,还有遇到高难度关卡就别指望AI能够帮你刷了。不过嘛玩过其他手游有自动战斗的,AI还没看过很聪明的就是。

还有除了肝之外,体力很少,关卡需要的体力多,如果你要狂肝关卡的话,还容易体力就见底。然后必须吃回体道具继续肝,可是要注意回体道具只能由主线、成就、活动获得,无法直接用购买的。

二、首抽开局前言

个人是四星剑姬就开局了,没再刷首抽的,刚开始新手教学过后会送你一抽还有免费券。会不会出四星我就不太清楚了。

三、首抽推荐建议

除非有爱,不然我会觉得回血辅助角色很重要,另外物理角色就选高物理伤害的,魔法角色就选高魔法伤害的。选平均型有点四不像,伤害无法像主修物理或魔法的那么猛。

四、开局后的方向

1、推主线

开局后各方面资源都很少的情况下,我会先建议先拼主线,还有角色的CP任务报酬,主线有回体力道具、素材、石头等等可以取得。也能存石增强自己的战力,另外还有三星券跟二星券取得,还可以赶快冲RK等级,体力是越高越好,等到一定关卡后比较没力了,就去刷经验关卡,每日会送开经验关的道具,开一次一个小时。

2、提升等级

先用等级压制前期关卡,关卡上前面都没什么难度,之后觉得太难过了,再刷素材升恩惠跟升星冲等级。那要不要吃回体我是觉得要,因为体力很容易就耗完了。角色越快练好是越好。回体道具我是觉得成就任务、主线、CP角色任务取得是蛮多的,但我还是很容易就用完了角色也还没完全练好。如果想用石头回体就看自己了。

3、CP值

CP则是过关卡还有去广场上跟人对话能增加。之后就是CP到了就去交流那解,报酬也是很多素材、回体道具、石头、钱等等,也能增加角色能力,但也是会越来越困难就是,CP最高是30,对了,还可以增加跟角色的对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8746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3
下一篇2023-10-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