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的初恋故事

历史名人的初恋故事,第1张

宋高宗绍兴十四年,二十岁的陆游和表妹唐琬结为伴侣。两人从小青梅竹马,婚后相敬如宾。然而,唐琬的才华横溢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女子无才便是德),以至最后发展到强迫陆游和她离婚。陆游和唐琬的感情很深,不愿分离,他一次又一次地向母亲恳求,都遭到了母亲的责骂。在封建礼教的压制下,虽种种哀告,终归走到了“执手相看泪眼”的地步。 真相:根据陆游自己在晚年的诗作(《剑南诗稿》卷十四)是因为唐琬不孕,而遭公婆逐出。 陆游迫于母命,万般无奈,便与唐琬忍痛分离。后来,陆游依母亲的心意,另娶王氏为妻,唐琬也迫于父命嫁给同郡的赵士程。这一对年轻人的美满婚姻就这样被拆散了。 十年后的一个春天,31岁的陆游满怀忧郁的心情独自一人漫游山阴城沈家花园。正当他独坐独饮,借酒浇愁之时,突然他意外地看见了唐琬及其改嫁后的丈夫赵士程。 尽管这时他已与唐琬分离多年,但是内心里对唐琬的感情并没有完全摆脱。他想到,过去唐琬是自己的爱妻,而今已属他人,好像禁宫中的杨柳,可望而不可及。 想到这里,悲痛之情顿时涌上心头,他放下酒杯,正要抽身离去。不料这时唐琬征得赵士程的同意,给他送来一杯酒,陆游看到唐琬这一举动,体会到了她的深情,两行热泪凄然而下,一扬头喝下了唐琬送来的这杯苦酒。然后在粉墙之上奋笔题下《钗头凤》这首千古绝唱。 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陆游在这首词里抒发的是爱情遭受摧残后的伤感、内疚和对唐琬的深情爱慕,以及对他母亲棒打鸳鸯的不满情绪。 陆游题词之后,又深情地望了唐琬一眼,便怅然而去。陆游走后,唐琬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将这首《钗头凤》词从头至尾反复看了几遍,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便失声痛哭起来。回到家中,她愁怨难解,于是也和了一首《钗头凤》词。 唐琬 作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栏,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询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唐琬不久便郁闷愁怨而死。 此后,陆游北上抗金,又转川蜀任职,几十年的风雨生涯,依然无法排遣诗人心中的眷恋,他六十三岁,“偶复来菊缝枕囊,凄然有感”,又写了两首情词哀怨的诗: 采得黄花作枕囊,曲屏深幌闷幽香。 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 少日曾题菊枕诗,囊编残稿锁蛛丝。 人间万事消磨尽,只有清香似旧时! 在他六十七岁的时候,重游沈园,看到当年题《钗头凤》的半面破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又写诗感怀: 枫叶初丹桷叶黄,河阳愁鬓怯新霜。 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 坏壁醉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 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蒲龛一炷香。 诗人七十五岁时,住在沈园的附近,这年唐琬逝去四十年,“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重游故园,挥笔和泪作《沈园》诗:(其一)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其二)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烟雨沈园中,恍恍惚惚间,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诗人,正缓步踱过伤心桥,踯躅在满地落叶中。已无蝉声,也无画角,只有一个默然凝望断墙柳絮的老人。 诗人八十一岁,又作梦游沈氏园亭诗,写下了: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这两首诗以梅花作为主要意象关联到一起,既表示自己的情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老而弥坚,至死不变,也寓示唐琬高洁的品行,坚韧的节操,更表现出两人的爱情,尽管经历了尘世风霜,天荒地老,但不变依旧。 诗人八十四岁,离逝世只一年,再次重游沈园,怀念唐琬,此情至死难忘。 《春游》诗云:沈家园里花如锦, 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 不堪幽梦太匆匆。 自知不久于人世,仍然念念不忘当日眷侣,这一梦长达五十年——半个世纪,虽然仍自感匆匆,却赢得了天长地久,这正是诗人高尚的情操与崇高的精神境界。 从那首脍炙人口的《钗头凤》词、传说中唐琬的唱和开始,加上他几十年后陆续以沈园为题悼念唐琬的几首诗,陆游用自己的一生写下了一段流芳百世、凄婉感人的爱情悲剧。

 上学的时候,是不是经常追着老师要知识点?知识点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数学的知识点除了定义,同样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点。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知识点发愁,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柏拉图名人故事,欢迎阅读与收藏。

柏拉图名人故事1

 一次,柏拉图对老师苏格拉底说:“东格拉底这人很不怎么样!”苏格拉底问:“这话怎么说?”柏拉图说:“他老是挑剔你的学说,并且不喜欢你的扁鼻子。”苏格拉底笑了笑,缓缓地说:“可我倒觉得,他这人很不错。”柏拉图问:“你怎么会这样认为呢?”苏格拉底说:“他对他的母亲很孝顺,每天都照顾得非常周到;他对他的老师十分尊敬,从来没有对老师不恭的行为;他对朋友们很真诚,常常当面指出别人的弱点,帮助改正;他对孩子很友善,经常和孩子们在一起做游戏;他对穷人富有同情和怜悯,有一次,我亲眼看见他搜出身上最后一个铜板,丢进了乞丐的帽子里……”

 “但是,他对你却不那么尊敬啊!”柏拉图说。

 “孩子,问题就在这里,”苏格拉底站起身来,慈爱地抚摸着柏拉图的肩头,说,“一个人如果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看待别人,常常会把人看错。所以,我看人,从来不看他对我如何,而看他对待别人如何。”

柏拉图名人故事2

 邂逅忘年交

 1883年1月6日,卡里·纪伯伦出生在黎巴嫩北部山区,虽然纪伯伦的父亲为人本分,对工作也恪尽职守,但因为无法面对生活的重压日益嗜酒逃避,以致一家人的生活日益窘迫。

 1891年,父亲因为被人诬陷入狱,他们的房子和财产也被没收,三年后,尽管父亲被无罪释放,但母亲还是决定远走美国。那年,纪伯伦12岁,他告别学堂,与母亲、哥哥还有两个妹妹前往美国波士顿谋生。

 在波士顿的头三年,生活非常艰苦,母亲为了一家人的生计苦苦操持着。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三年后,15岁的纪伯伦只身返回黎巴嫩,在贝鲁特希克玛学堂学习阿拉伯语,其间,他苦读阿拉伯古典文学作品,打下了扎实的文学基础。

 可生活的多灾多难袭击着这一家人,1899年初,纪伯伦的哥哥和小妹相继在美国病逝,在哥哥去世的同一年,母亲也去世了。

 纪伯伦只好又回到美国,十五个月里,他相继失去3位亲人,并欠下了15000美元的债务。为了还债,纪伯伦和大妹玛尔雅变卖家中的财物,靠写文章、卖画、做零工来赚钱,纪伯伦在波士顿的老师戴伊得知了这个情况,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

 也就在这时,纪伯伦有幸结识了长他10岁的女校校长玛丽。

 1904年,31岁的玛丽在家中举办宴会,邀请各个学校的老师参加,受到邀请的老师戴伊想借此机会,带着纪伯伦开开眼界。在一群装扮精致的男女之间,纪伯伦显得尤其格格不入,他的出现让有些人窃窃私语。作为主人的玛丽也注意到了纪伯伦,但她没有以貌取人,而是热情接待了他,并把他郑重介绍给客人们。

 此后,相差10岁的两人结下了友谊,在玛丽的帮助下,纪伯伦的才华逐渐被发掘出来。看纪伯伦如此上进,但条件又十分清苦,玛丽终于忍不住对纪伯伦说:“如果你愿意去巴黎学习,钱的事不用担心,我来资助你。”纪伯伦兴奋之余又多了些忧郁,虽然玛丽家庭富有,但这一笔开支不小,自己又何时能报答得了呢?

 玛丽看出纪伯伦的心思:“相信你自己,你一定会成功的,等你宏图大展时,也许我还有事需要你帮助呢?”看着玛丽真诚的眼睛,纪伯伦不再坚持,不久就前往巴黎学习绘画。

 分隔异地,两人开始频繁通信,长期的交往,也让纪伯伦对玛丽产生了别样的情感,他对这个亦师亦友的女子越发依恋,于是萌生了共度一生的念头来。

 婉拒求婚

 1910年10月末,纪伯伦离开巴黎,怀着对玛丽的爱,第三次前往美国。一路上,他的眼前都是玛丽的影子,两人各个方面都能彼此理解,即便远隔重洋,他们依旧息息相通,这次回来,一定要向她表白爱意。

 10月31日,纪伯伦抵达纽约,接着马不停蹄赶到波士顿,把行李交给妹妹玛尔雅后,便匆忙地去见玛丽。

 11月1日,他们在波士顿会面并共进晚餐,诉说着离别日子里的一切,最后,纪伯伦谈到了婚姻,他正式向玛丽求婚了。

 然而,玛丽在激动之余,变得犹豫了起来。其实,玛丽不止一次地想过这样的场景,可一想到自己的年龄,又不愿让婚姻生活束缚纪伯伦的艺术天赋。

 这对于玛丽来说,是多么甜密而又痛苦的时刻啊!她度过了几个不眠的夜晚,最后终于决定拒绝纪伯伦的求婚。这在她1911年4月13日的日记中有生动感人而详细的记载:

 今天,他刚一来我这里,我就抢在他前面说:“我有话说。”我犹豫了一会,接着又说:“我的心背叛着我的嘴,我的心责备着我的脑,但真理是要占上风的。”

 他问:“你心里究竟在翻腾着什么?脑子里究竟在想些什么?”我说:“千好万好属于你,千坏万坏归于我!如果我流干了热泪,请你别在意。昨晚我一直在流泪。”

 他焦急地大声嚷了三遍:“你哭了?”他把我的手拉过去,贴在他的胸口上。我说:“我决不考虑结婚,尽管我焦渴的心向往着。”他目瞪口呆,我继续说:“我不是属于你的,我喜欢你,但纯洁的爱阻止我去安排你的未来。”是的,我的岁数比他大,他面前有漫长的日月年华,命运正向他展开双臂。

 在玛丽拒绝纪伯伦的求婚之后,两人的关系非但没有就此破裂,相反,脱去了爱情羁绊的两人心灵更加接近了。

 1911年4月,纪伯伦求婚受阻后迁居纽约,因为他感到在波士顿没有太大进步,而纽约是美国文学家艺术家荟萃的地方,对他来说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纪伯伦首先搬到瓦渥雷区164号,虽然住着简陋的房间,但他很快与布鲁克林与曼哈顿的阿拉伯朋友们打成一片,他应邀给人画像,和朋友们交流阿拉伯世界的消息,去看画展,和艺术家、鉴赏家讨论出售画的价钱,上博物馆,做礼尚往来的应酬,读自己购得的和玛丽寄来的书,有时累病了又和疾病作斗争。

 让他迷恋、激动和疲惫的事有多少啊!他从前一段围绕婚姻的感情纠葛中解脱出来了,他更爱生活了。5月,玛丽来到纽约与纪伯伦见面。

 玛丽一直在生活上对纪伯伦慷慨相助,使他完全摆脱了日常生活的烦恼。在事业上,玛丽良好的文学鉴赏力和英语造诣,也使纪伯伦获益匪浅。在精神上,无论在通信中还是面晤时,她总能理解纪伯伦对生活、社会、艺术的灼见。纪伯伦甚至发出过这样的感慨:“只有上帝、玛丽知道我的内心。”在保留至今的两人英文书信中,纪伯伦共写了325封信,玛丽写了290封。

 在一则日记中,玛丽记录了自己婉拒纪伯伦求婚的原因:“对于纪伯伦,另有一份爱在等待他。这爱不同于他对我怀有的爱,这是神启之爱,并将结成他的婚姻。他最伟大的作品,将由这爱而产生;对于那场爱中的女子,我只是一个阶梯。我不想拥有纪伯伦,因为我知道:她正在某个地方为他成长,他也在为她而成长。”

 心有灵犀的玛丽所预言的这位女子,不久果然出现在纪伯伦的精神世界里。如果说纪伯伦与玛丽的恋情更近乎友情,两人的关系虽然密切却也不免平淡,那么他与这位女子的爱情故事,则更为奇特,凄婉。

柏拉图名人故事3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大哲学家和大教育家,他教学生的方法总是别出心裁。

 开学第一天,他对学生们说:“今天,我们只学一样东西,就是把胳膊尽量往前抬,然后再尽量往后甩。”他示范了一下,结果,所有学生都笑了。

 “老师,这还用学吗?”一个学生打趣道。

 “当然,”苏格拉底很严肃地回答道,“你不要觉得这是件很简单的事,其实它很困难的。”听到这话,学生们笑得更厉害了。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故事

 苏格拉底一点也不生气,他宣布说:“这堂课我就教大家好好学这个动作。学会以后,从今天开始,每天你们都要把它做100遍。

 10天之后,苏格拉底问:”谁还在坚持做那个甩手动作?“大约80%的学生举起了手。

 20天之后,苏格拉底又问:”谁还在坚持做那个甩手动作?“大约50%的学生举起了手。

 3个月之后,苏格拉底又问道:”那个最简单的甩手动作,有谁在坚持做?“这一次,只有一位学生举起了手。他,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大思想家的柏拉图。

柏拉图名人故事4

 如果你拿一张欧洲地图看一下,你就会看到希腊是一只瘦骨嶙峋的手,它弯曲的手指伸进地中海。它的南面横躺着巨大的克里特岛。公元前2000年的时候,那些贪婪的手就从这里取得了文明与文化的最初的种子。希腊是由无数犬牙交 错的海岸和崎岖不平的陆地组成的。雅典城就位于希腊的东面,它是希腊较大的城市之一。

 公元前427年,最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就出生在雅典。他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唯心论哲学家和思想家,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使唯心论哲学体系化的人。《理想国》是他最重要的传世之作。他的著作和思想对后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柏拉图出身于雅典的一个贵族家庭。据说他的名字源于他的宽额头,他的真实姓名却渐渐被人淡忘了。柏拉图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18岁时,柏拉图应征入伍,参加了伯罗奔尼撒战争,而且战绩出色。他还参加了科林斯地峡运动会,并两次获奖。按理来说,哲学家是不容易从这样的青年中培养出来的。但柏拉图很早就接触到了毕达哥拉斯派与爱利亚派的哲学,并深受影响。20岁起,他在苏格拉底门下求学,成为苏格拉底的得意弟子,一学就是10年。

 苏格拉底是对柏拉图一生影响最大的人。他反对直接民主 政治,否认群众有政治能力,最后惹怒了雅典人们,被冠以教唆青年变坏和不尊重城邦的神的罪名处死。柏拉图曾积极营救自己的老师,这使他受到了雅典民主 派的敌视,最后不得不逃走,到雅典外各处游历。老师的死给柏拉图以沉重的打击,他同自己的老师一样,反对民主 政治,认为一个人应该做和他身份相符的事,农民只管种田,手工业者只管做工,商人只管做生意,平民不能参与国家大事。苏格拉底的死更加深了他对平民政体的成见。他说,我们做一双鞋子还要找一个手艺好的人,生了病还要请一位良医,而治理国家这样一件大事竟交 给随便什么人,这岂不是荒唐?

 从28岁到40岁,柏拉图都在海外漫游,先后到过埃及、意大利、西西里等地,他边考察,边宣传他的政治主张。公元前388年,他到了西西里岛的叙拉古城,想说服统治者建立一个由哲学家管理的理想国,但目的没有达到。返回途中他不幸被卖为奴隶,他的朋友花了许多钱才把他赎回来。

 柏拉图到雅典后,开办了一所学园。一边教学,一边著作,他的学园门口挂着一个牌子:“不懂几何学者免进”。这个学园成为古希腊重要的哲学研究机构,开设四门课程:数学、天文、音乐、哲学。柏拉图要求学生不能生活在现实世界里,而要生活在头脑所形成的观念世界里。他形象地说:“划在沙子上的三角形可以抹去,可是,三角形的观念,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留存下来。”柏拉图深知学以致用的道理,在他的学园里按照他的政治哲学培养了各方面的从政人士。他的学园又被形象地称为“政治训练班”。在以后的日子里,柏拉图又两次前往西西里。一次是应邀去叙拉古担任新登基的狄奥尼修二世的教师。柏拉图到叙拉古之后,叙拉古宫廷的地板上都铺满了沙砾,人们热中于在那上面研究几何学。但不久柏拉图就扫兴而归了。后来狄奥尼修二世再次邀请他去叙拉古,结果仍是败兴而归。

 柏拉图留下了许多著作,多数以对话体写成,常被后人引用的有:《辩诉篇》、《曼诺篇》、《理想国》、《智者篇》、《法律篇》等。《理想国》是其中的代表作。

 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体系的核心。他认为物质世界之外还有一个非物质的观念世界。理念世界是真实的,而物质世界是不真实的,是理念世界的模糊反映。我们可以以美为例来理解柏拉图所说的感觉世界、理念世界和人的思想认识三者的关系。柏拉图认为:世间有许多类的事物,当你判断它是否为美时,心中必然已有了一个美的原型,这心目中美的原型又来源理念世界中存在的那个绝对的美。任何美的事物都无法与美的原型相比,前者不过是对后者的一种模仿,美的事物有千千万,而美的原型或理念的美却只有一个。其他事物也是如此,如有了桌子的理念才有各式各样的桌子,有了房子的理念才有了各式各样的房子,有了绿色的理念才有了世间的绿色……显然,他的理念论是客观唯心的,根本的错误在于抹煞了客观世界而把假想当成了真实。

 柏拉图认为人的知识(理念的知识)是先天固有的,并不需要从实践中获得。他认为,人的灵魂是不朽的,它可以不断投生。人在降生以前,他的灵魂在理念世界是自由 而有知的。一旦转世为人,灵魂进入了肉体,便同时失去了自由 ,把本来知道的东西也遗忘了。要想重新获得知识就得回忆。因此,认识的过程就是回忆的过程,真知即是回忆,是不朽的灵魂对理念世界的回忆,这就是柏拉图认识的公式。他还认为,这种回忆的本领并非所有的人都具备,只有少数有天赋的人即哲学家才具备。因此,他肯定地说:除非由哲学家当统治者,或者让统治者具有哲学家的智慧和精神,否则国家是难以治理好的。这种所谓“哲学王”的思想即是他理想国的支柱。

 《理想国》涉及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伦理、教育、文艺、政治等内容,主要是探讨理想国家的问题。他认为,国家就是放大了的个人,个人就是缩小了的国家。人有三种品德:智慧、勇敢和节制。国家也应有三等人:一是有智慧之德的统治者;二是有勇敢之德的卫国者;三是有节制之德的供养者。前两个等级拥有权力但不可拥有私产,第三等级有私产但不可有权力。他认为这三个等级就如同人体 中的上中下三个部分,协调一致而无矛盾,只有各就其位,各谋其事,在上者治国有方,在下者不犯上作乱,就达到了正义,就犹如在一首完美的乐曲中达到了高度和谐。

 其实,柏拉图心中至善的城邦,不过是空想的乌托邦。他认为:理想的国家纵然还不能真实存在,但它却是唯一真实的国家,现存各类国家都应向它看齐,即使不能完全相同,也应争取相似。这就是柏拉图对他的理想国家所持的态度。柏拉图在文艺、美学等方面,也有成套的理论主张。他的“对话”妙趣横生、想象丰富,依此他完全有资格被列入古代文学大师之列。然而,他却起劲地贬低和非难文学家及诗人,他认为,一切文艺家的作品,归根结底是模仿别人的仿制品。

柏拉图名人故事5

 作为一个高地位的雅典公民,在他的工作中,他显示出对政治事件和当时的知识分子活动的专心,但是他提出的问题是这么影响深远,他使用的处理问题的策略,有丰富暗示性和振奋性,教育了差不多每一时期的读者,某种程度上都是受他的影响。几乎在每一个时代都有哲学家认为他们在某些重要的方面是柏拉图主义者,他不是第一个应该使用“哲学家”这词思想家或作家,但是他对于哲学该如何构思,它的范围及正确的追求目标是那么自知。通过他全力抓住的,哲学的主题,一般认为的——对伦理、政治、形而上学、认识论议题的严格与系统的考察,通过一个有特色的被称为是他发明的方法装备起来,他是如此地改变了知识分子潮流。哲学史上只有少数的其他作家在深度和广度上接近于他:也许只有亚里士多德(和他一起学习的人),阿奎纳和康德会是普遍同意的拥有相同地位。

 柏拉图与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比起来,在西方得到更多的尊重和注意。因为他的作品是西方文化的奠基文献。在西方哲学的各个学派中,很难找到没有吸收过他的著作的学派。在后世哲学家和基督教神学中,柏拉图的思想保持着巨大的辐射力,被称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人。有的哲学史家认为,直到近代,西方哲学才逐渐摆脱了柏拉图思想的控制。

 公元12世纪以前,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一直被教廷排斥,甚至欧洲已经不再流传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当时,柏拉图的学说占统治地位,因为圣奥古斯丁借用和改造了柏拉图的思想,以服务神学教义。直到13世纪,托马斯·阿奎那利用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解释宗教教义,建立了烦琐和庞大的经院哲学。亚里士多德才重新被重视。

 柏拉图的理论,被1949年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认为是唯心主义的。但他对西方哲学的启蒙作用被普遍认可,也因为他卓越的人格而备受尊重。

柏拉图名人故事6

 一位哲人单身时,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只有七八平方米的小房子里。

 看他总是乐呵呵的,有人问他:“那么多人挤在一起,有什么可高兴的?”

 哲人说:“朋友们住在一起,随时可以交流思想、交流感情,难道这不是值得高兴的事吗?”

 过了一段时间,朋友们都成了家,先后搬了出去,屋内只剩下他一个人,但他每天仍非常快乐。

 又有人问他:“你一个人孤孤单单的,有什么好高兴的?”

 他说:“我有很多书哇。每一本书都是一位老师,和这些老师在一起,随时请教怎不令人高兴?”

 几年后,这位哲人成了家,搬进大楼,住一层,仍是一副其乐融融的样子。

 有人便问:“你住这样的房子还能快乐吗?”

 哲人说:“一楼有多好啊!进门就是家,搬东西很方便,朋友来访很方便……特别让我满意的是,可以在空地上养花、种草。这些乐趣真好呀!”

 又过了一年,这位哲人把一层让给一位有偏瘫老人的朋友,自己搬到楼房的最高层,而这位哲人仍是快快乐乐的。朋友问他:“先生,住顶楼有哪些好处?”

 他说:“好处多着呢!每天上下楼几次,有利于身体健康;看书、写文章光线好;没有人在头顶上干扰,白天黑夜都安静。”

 柏拉图说:“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

柏拉图名人故事7

 希腊首都雅典公园中的树木,因为经济危机很多树都被当地老百姓偷偷砍掉来取暖。其中有一颗橄榄树,据说当年柏拉图就在这棵树下念书,连它都难于幸免。

 柏拉图关于麦穗的故事

 最著名、最经典的是苏格拉底麦穗的故事,有一天柏拉图问自己的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并没有正面回答他,而是把他带到了一个麦地旁,让他在这片麦地里摘一个最大最黄的麦穗回来给他。但有一个要求,只准往前走,不准后退。但结果柏拉图两手空空的走出了麦地,苏格拉底问其原由,柏拉图老实的说:“因为不能回头,所以我一直不确定自己身边的是不是最好的,总认为最好的还在前面,但后来发现,后来的还不如之前的好,所以自己什么也没有摘到。”苏格拉底笑着说:“这就是所谓的爱情。”

 后来,柏拉图又问老师什么是婚姻,苏格拉底同样的让他在一片树林里走一遍,同样的让他找到一个最大最粗的树回来。同样只准向前,不准回头。这次,柏拉图带着一个很普通的树回来了。苏格拉底问他为什么带回来这么平凡的树,柏拉图答道:“我一路上是错过了很多又大又粗的树,但我怕自己前面的树比现在的还小还差,所以就选了支较为平凡的。”苏格拉底说笑着:这就是婚姻。有关柏拉图的故事很多,其中很多的哲理都值得我们现代人好好品味,咀嚼。

 柏拉图之树被砍

 自从年初以来,欧洲进入隆冬时节,气温普遍降低,付不起取暖费的希腊人只好伐木取暖,结果空气中的颗粒物迅速增加,如今首都雅典就被笼罩在一层厚厚的雾霾当中。导致这种情况的起因还是经济危机,政府实施的紧缩政策使得希腊人的收入普遍降低,而且在去年十月份,萨马拉斯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又推出了一项新的消费税,使得老百姓的能源支出大幅增加。据统计,希腊民用燃油的价格从每升08欧上升到了14欧,这个价格比起法国来还要贵出015欧。天然气、油、电全面涨价令越来越多的人付不起取暖费,于是低收入人群就开始寻求更廉价的取暖方式,他们到森林里,甚至是城市公园里偷偷砍伐树木,搬回家烧火,不仅如此,他们还把一切看起来能烧的东西一并扔到火里去。这样一来雅典的空气就遭了秧,大量的颗粒物被排放到空气中无法消除,使整个城市被雾霾笼罩。与此同时,国家也没有从中占到便宜,因为越来越多的人买不起燃油,希腊全国的能源消费量比2011年下降了75%,税率是提高了,但是财政收入却因此减少了。

 最让人震惊的是,希腊人为了取暖已经顾不上许多,连柏拉图之树都被砍了,2400年前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在那棵树下给他的学生们讲课。后来有关部门澄清说,真正的柏拉图之树自从1975年被车撞过一次之后就转移到了雅典农业大学好好地保护起来,这次被砍的这棵树是后来补种的。但是希腊媒体认为,无论这棵树是不是那棵真正的千年老树,它依然是雅典厚重历史的象征,这样的树被砍掉生火实在是让人无法接受的事情。

话题作文“与名人对话”导写示例

[导写]

这个话题重点考查习作者的想象力和认识水平,它鼓励考生扩大课外阅读,积极展开创造性思维(特别是大胆发挥想象)。事实上,这类“与名人对话”的典范之作并不少见。如杂文名篇《谏屈原书》,开篇即对屈原“为了区区楚王,而轻掷千钧之躯”的举动提出异议,接着向屈原献上“三策”——“弃官从文”“半官半谑”“为官则油”,也就是要屈原同流合污、丧失人格以谋求一己之私,甚至弄虚作假、误国害民。这当然是借古讽今,深刻批判了当前社会上某些不正之风。其妙处在于文章主题是通过写信规劝古人的方式揭示的,独具机智幽默之美。又如中学生优秀习作《冷月祭诗魂》,由“赠苏东坡”“致李商隐”“赠李白”三部分组成,形式新颖别致,而且巧妙化用古诗词名句入文,文笔优美,挥洒自如。

写好本文的关键是选择与谁对话。内容上既可以从大处落笔,也可以就某一具体问题进行探讨、商榷;体裁上可以灵活多样,比如写成书信、采访记、童话、小剧本等。

八戒,让我带你走进新时代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猴子敏捷,又练就一身好武艺,再加上能说会道和“齐天大圣”的头衔,老大的地位不可动摇。沙僧终日言语不多,挑着担子,任劳任怨,虽道行不够,不能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去化斋,但长伴师父身边,所以老实忠厚非他莫属。可猪兄你,虽没有猴哥七十二般变化,也有三十六招架式;没有闹过天宫,好歹也是天蓬元帅下凡;不能上天入地,逗着观世音开心,可也没惹着谁啊?为什么就非得背个好吃懒做的骂名呢?

“什么?猪兄你说什么?噢……你说你也为此深深思考了一千多年,可就是苦思不得其解?”没事,就让小妹我为你分析一番。

首先,猪兄,可不是我说你,“树要皮,人要脸”,你怎么就背着那身臭皮囊一千年都不肯变呢?高高的猪鼻子,大大的猪耳朵,还有那“九个多月”的大肚子,你说在崇尚“瘦身”的今天还有谁看得上你呢?谁说投错了猪胎就没得救了?美容店、整形手术、减肥食品……凭你的知名度,随便挑几家做个形象代言人和产品效果展示人,“唰唰唰”,三下五除二,缺陷就全没有了,还能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岂不是一举两得吗?

解决了形象问题,我就要探讨一下你为人处世的方式了。《西游记》里不乏你和猴子对骂的情景。要知道有些话是“人前说不得,人后说得”的,何况那孙猴子尖嘴猴腮、伶牙俐齿,你根本占不到半点便宜,就更应该免开“猪”口了。猴子没耐心,整天跑得没影儿,他不在的时候,你再稍微发发牢骚,多对师傅说几句体贴的话,不就行了?你以为沙僧就真的老实,其实他最精明了,整天守着师傅,不知说了多少甜言蜜语蛊惑“师”心呢!

另外,对于你的一些不轨行为,我也要略作评说,虽然这属于你的个人作风问题。俗

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又有一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可见你酒后失态,偶有春心也是很正常的。但做事情要考虑对象,嫦娥真的忍得住“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凄凉?非也,她是早找到坚实的“后盾”了。要不然,在封建社会,她遭到你的非礼,怎么会不怕背上“行为不检点”的恶名而告发你?玉皇大帝怎会当下把你贬下凡间?说你猪兄赶不上时代潮流吧,这些你都没看出来!

最后,告诫猪兄,你贪吃、贪睡虽不是什么大错,但千万不能因此让人揪住你的小辫子。在新世纪不管做人还是做猪,都要时时小心、处处谨慎、步步为营啊。

1、久闻老兄大名,如雷贯耳,只恨相识太晚。

2、贵校乐育人材,桃李满天下,在下实在如雷贯耳。

3、先生的大名,早已如雷贯耳。

4、肖飞的大名在敌占区里已如雷贯耳。

5、主席在午餐会中发表有关资源的问题,他的演说获得如雷贯耳的掌声。

6、原来大裤衩的学名这么如雷贯耳,振聋发聩。

7、我们高兴地欢迎球场上名声如雷贯耳的球队,同样也欢迎第一次出现在世界杯决赛阶段的球队。

8、作为佳肴,意大利菜或许没有法国菜那样如雷贯耳,但其菜系的精华是闻名于世的。

9、您的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请多指教。

10、童第周的名字如雷贯耳。

11、自从她得到奥运金牌后,在体育界已是如雷贯耳的人物。

12、他的大名在音乐界早已如雷贯耳,爱乐者几乎无人不晓。

13、他抛妻离子的消息传出后,原本如雷贯耳的声誉立即转为一片骂声。

14、久仰大名,如雷贯耳,今日能当面请益,真是三生有幸。

15、名苑,广告做了两年有余,京洲华园一定早就让您如雷贯耳了,可就是这么一改,嘿,真别说,卖的就是比以前好。

16、在他们耳边,只有混混们被殴打的声音如雷贯耳,他和她现在只想离开那个是非之地。

17、洛阳鸿叶,久慕先生大名,如雷贯耳!今拜请借情人刀一观,足下君子雅量,必不至令我抱憾!

18、李明山打趣道:寒宇啊,最近你的大名可是如雷贯耳啊,你的种种事迹,我耳朵都快听出茧子来了。

19、大人贤名学生早在乡间就如雷贯耳,乡间小儿都会吟诵‘荀氏八龙,荀氏八龙,慈明无双’。

20、姬子轩大名虽如雷贯耳,但由于不清楚底细,虽有仰慕之心但并无投靠之意,今东窗事发,无可奈何只能前来请援。

21、闻听地煞黄狮袁家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果然人如其名,气宇不凡。

22、原来是张英雄,小人久闻大名如雷贯耳。

23、原尊便是入伯,尊之大名如雷贯耳,家师时常提念您!

24、没等荷莲香姑疑念转完,如雷贯耳的山崩地裂之声,在四周层层回响。

25、弗林特船长的名字,尽管对我来说是陌生的,对那儿的一些人来说却如雷贯耳,带来了极大的恐慌。

26、他补充到:"我来到巴萨罗那,成为为球队取胜的一员,但当你看到俱乐部锋线上那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你不得不说这使我的处境十分艰难。"。

27、无须离开家门,我们便可邀游世界上最遥远的地方,可以飞到斯宾塞笔下的梦境般的王国,那里会有成群的仙女结队欢迎我们,也可飞到弥尔顿描绘的天国,那甲天使们合唱的天国赞美诗如雷贯耳。

28、在妇女就座的餐桌一端,传来均匀的嘟哝声,在男人就坐的另一端,说话声越来越响亮,尤其是那个骠骑兵上校的嗓音如雷贯耳,他吃得多,喝得多,脸红得越来越厉害,伯爵把他看作客人的模范。

29、漓江啤酒鱼:阳朔一道亮丽的饮食文化风景,不吃不知道,一吃吓一跳,大名如雷贯耳,如果不试一下就真的枉费到此一游。

30、2013年底,在南方某卫视的一档收藏类节目里,国内如雷贯耳的著名收藏大家,对一位藏友带来的象牙雕象棋大为赞赏,并断定为清宫收藏的珍品。

31、陈先生少年英杰,名贯大陆,就是老朽这样的乡野村夫也对小先生的大名如雷贯耳呀!只是不知陈先生此次突然造访,有何贵干呢

32、原来阁下外号叫作‘南海鳄神’,武功天下第……那个,久闻大名,如雷贯耳。

http://wwwineducn/stuu/pullulateSpace/writing/zw_detail_p00aspxwri_id=123971

该网址生动的讲述了:闻一多“醉书”;茹志娟“煮书”;王夫之“嫁书”;袁枚”吃书“等趣味无穷的深有启迪的名人与书的故事。

下面另摘录了一篇讲述名人与书的故事,希望你喜欢。

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是当国王还是读书?

著名历史学家麦考莱曾给一个小女孩写信说,如果有人要我当最伟大的国王,一辈子住在宫殿里,有花园、佳肴、美酒、大马车、华丽的衣服和成百的仆人,条件是不允许我读书,那么我决不当国王。

我宁愿做一个穷人,住在藏书很多的阁楼里,也不愿当一个不能读书的国王。

王亚南睡三脚床

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

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

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②名人读书法

恩格斯的读书法

恩格斯的读书方法之一是重视读原著,一般不轻易使用第二手、第三手材料。

1884年8月6日,德国社会民主党人格奥尔格·享利希·福尔马尔给恩格斯写了一封,说有一位女士对社会主义感兴趣并打算研究社会科学,但不知进哪一所高等学校才。恩格斯复信道,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大学里每一门科学尤其是经济学被糟蹋得很厉害,关键是要自学,并掌握有效的自学方法。

恩格斯在信中说:“从真正古典的书籍学起,而不是从那些最要不得的德国经济学简述读物或这些读物的作者的讲稿学起。”“最主要的是,认真学习从重农学派到斯密和李嘉图及其他学派的古典经济学,还有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著作,以及马克思著作,同时要不断的努力得出自己的见解。”也就是说,要系统地读原著,因为“研究原著本身,不会让一些简述读物和别的第二手资料引入迷途。”

从其阅读过的书目来看,他虽然也读过大量的通俗小册子,报刊等,但花功夫最大,读得最多的还是那些经典原著。他认为,系统读原著是从事研究的一种正确的读书方法。这样,可以了解一个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不仅可以全面系统地掌握基本原理,而且可以掌握其发展过程,了解这一理论的全貌。

杰克·伦敦的“饿狼式”读书法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经过苦难磨练,十分珍视读书机会。他遇到一本书时,不是用小巧橇子偷偷撬开它的锁,然后**点滴内容,而是像一头饿狼,把牙齿没进书的咽喉,凶暴的吮尽它的血,吞掉它的肉,咬碎它的骨头!直到那本书的所有纤维和筋肉成为他的一部分。

杨振宁的“渗透”读书法

杨振宁教授认为:既然知识是互相渗透和扩展的,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与此相适应。

当我们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必然别有一番意境。在那些熟悉的知识链条中的一环,则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

对于那些相关专业的书籍,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不妨拿来读一读,暂弄不懂也没关系,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也许正产生于半通之中。采用渗透性学习方法,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思路活跃,大力提高学习的效率。

毛姆的“乐趣”读书法

英国作家毛姆提出“为乐趣而读书”的主张,他说:“我也不劝你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一天都有保持不变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热情。”

爱因斯坦的“总、分、合”三步读书法

所谓总,就是先对全书形成总体印象。在浏览前言、后记、编后等总述性东西的基础上,认真地阅读目录,概括了解全书的结构、体系、线索内容和要点等。

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基础上,逐页却不是逐字地掠读全文。在掠读中,要特别注意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

所谓合,就是在掠读全书后,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经过认真思考、综合,弄清全书的内在联系,以达到总结、深化、提高的目的。

余秋雨的“畏友”读书法

散文家余秋雨提出:“应该着力寻找高于自己的‘畏友’,使阅读成为一种既亲切又需花费不少脑力的进取性活动。尽量减少与自己已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阅读层面,乐于接受好书对自己的塑造。我们的书架里可能有各种不同等级的书,适于选作精读对象的,不应是那些我们可以俯视、平视的书,而应该是我们需要仰视的书。”

 理想的拉力大于现实的推力,正因为有了无数人不畏艰难地追求理想中的希望,才使得那么多生命的璀璨明丽得以成就。加油!

1思考时,要像一个智者;但讲话时,要像一位普通人。——戴尔·卡耐基《人性的智慧》

2奇怪得很,人们在倒霉的时候,总会清晰地回忆已经逝去的快乐时光,但是在得意的时候,对厄运时光只保有一种淡漠而不完全的记忆。——叔本华

3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尼采

4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古兰经》

5一棵橡树的生长并不是茫无方向的,而是橡树本性的实现。——亚里士多德

6我将归来,万马千军。——斯巴达克斯 7茅草屋顶下住着自由的人,大理石和黄金下栖息着奴隶。——塞涅卡

8叶芝想起他的茵佛岛:“每夜每日,我总是听见湖水轻舐湖岸的微音,伫立在马路上,或灰色的人行道上时,我都在内心深处听见那悠悠的水声。”

9我游荡如一片孤云。——华尔华兹

10虚荣是一件无聊的骗人的东西;得到它的人,未必有什么功德,失去它的人,也未必有什么过失。——莎士比亚

11我们每个人都有别人不知道的创伤,我们战斗,就是为了摆脱这个创伤。——卡尔维诺

12在权力的游戏中,你不当赢家,就只有死路一线,没有中间地带。——乔治·马丁《冰与火之歌》

13贪婪会让人类拥有最好的嗅觉,嗅到金钱的醉人气息,哪怕是一枚铜板。——宗教裁判所

14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尼采

15要把地面上的人看清楚,就要和地面保持距离。——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

16令她反感的,远不是世界的丑陋,而是世界所戴的漂亮面具。——米兰·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17一个人有两个我,一个在黑暗中醒着,一个在光明中睡着。——纪伯伦

18爱自己是终生浪漫的开始。——王尔德

19我是个百依百顺的孩子,至死不变,但只顺从我自己。——萨特

20他们用勇于献身的大无畏精神,书写人类历史上的篇章的同时,又让我们看到 下流、尔虞我诈的另一面,其中又包含着真正值得敬佩的荣誉感、历史使命感。——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之时》,评巴尔沃亚

21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米兰·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22人的伟大在于他扛起命运,就像用肩膀顶住天穹的巨神阿特拉斯一样。贝多芬的英雄,是托起形而上之重担的健将。——米兰·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23这世上所有的伟大壮举,都是悄无声息地完成的,世上所有智者无一不是深谋远虑。——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之时》

24假装谦虚是最虚伪的表现,因为这可能是信口雌黄的开始,又或者是拐弯抹角的自我夸奖。——《傲慢与偏见》

25力量能征服一切,却是短暂的。——林肯《演说》

26没有口误这回事,所有的口误都是潜意识的真情实感。——弗洛伊德

27不幸的人往往如此。他珍惜生命,却看见,地狱就在他的背后。——《巴黎圣母院》

28时间的维度被打破了,我们只能在时间的碎片中爱和思考,每一个时间的碎片沿着自己的轨迹运行,在瞬间消失。——卡尔维诺

29能自称为人所爱,能感受为人所爱。——雷蒙德·卡佛《迟到的断想》

30美国最高法院的大门上刻着圣经的一句话:“世人啊,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上帝同行。”

31背叛就是脱离自己的位置,背叛,就是摆脱原位,投向未知。——米兰·昆德拉

32各人拥有的不同地位和财富赋予了个人不同的角色,但各人的内在幸福并不会因外在角色的不同而产生相应的不同而产生相应的区别——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33我不能抛弃心,我想,无论它多么沉重,有时是多么黑暗,但它还是可以时而像鸟一样在空中曼舞,可以眺望永恒。

34他想要真正的救赎,并不是厮杀后的胜利,而是能在苦难之中找到生的力量和心的安宁。西西弗斯的石头,是悲惨的源泉,也是重获幸福的踏板。

35人一定要想象西西弗斯的快乐,因为向着高处挣扎本身足以填满一个人的心灵。

36失去希望并不就是绝望,地上的火焰抵得上天上的芬芳。

37没有轻蔑战胜不了的命运。

38随清风吹来的是田野的气息和芬芳的花瓣;海湾漫延至远山渐变成美丽的弧线;日出时金色的阳光华丽得令人眩晕。向往自由的西西弗斯宁愿选择日后的永罚,也不放弃拥抱阳光亲吻大地的自由。——34~38均来自《加缪:年轻一代的良心》

39任何诗歌之美都不是用圆规与坐标计算出来的,因为写诗不是安装水管。——《死亡诗社》 40丑恶穿行充满欲望的路径,引诱着许多人跟着它走。美德追求一条险峻陡峭的途径,对人类较少诱惑力。——《贝多芬传》

41我们是一些不一致的品质的偶然组合体。——毛姆

42理想的拉力大于现实的推力,正因为有了无数人不畏艰难地追求理想中的希望,才使得那么多生命的璀璨明丽得以成就。——博尔赫斯

43心,乃是你动用的天地,你可以把地狱变成天国,亦可以将天国变成地狱。——弥尔顿

44爱使我们的心灵得到真正的自由。——海伦·凯勒

45当生命被谴责似的孤寂感囚禁而不能挣脱或松绑的时候,爱具有拯救的大能。人一旦拥有活泼、自主的爱以后,自然而然地便能多行善,帮助同类。爱,是黑夜,派来的一颗星星。——《不可残缺的心灵》

46每个人都是自己王国的国王,与这个王国相比,沙皇帝国也不过是一个卑微小国,犹如冰天雪地中的小雪团。——梭罗。

47人的幸福要等到最后,在他生前和葬礼前,无人有权说他幸福。——贺拉斯

48一个人必须亲自身处战争阴影之下,才能完全体会它的沉重压迫。——托尔金

49胆怯者当不了命运的捕手。——阿姆斯特丹大学校训

50你最大的责任,就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易卜生。

51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李清照

52书是别样的空间,是时间机器,是爱丽丝的镜子,是通往女巫、狮子和风雪大陆的衣橱。——纳兰妙殊

53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54明足以烛理,故不惑;理足以胜私,故不忧;气,足以配道义,故不惧。——朱熹

55世上的人与人邂逅之际,手里都应该有一本诗集,或者一朵玫瑰花。——纳兰妙殊

56放风筝的人的愉悦,来源于有一条线始终拽在手中,风筝在高空中遇风而起的每一丝震颤,都能通过那根线转达回来。——纳兰妙殊  57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58一个功能正常的社会,不可能只有解构,而无建构;只有瓦解,而无粘合;只有自由,而无责任。没有敬畏,没有尊敬,没有神圣,没有向上的力量。——熊培云

59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种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顾城

60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傅雷《傅雷家书》

61现实中更本质的冲突不是来自于勇气和懦弱,而是来自于反抗的勇气和承受的勇气。拒绝乌托邦和追求它一样需要勇气。——刘瑜

62苦练七十二变,笑对八十一难。——六小龄童

63我一直在寻找那种感觉,那种在寒冷的日子里,牵起一双温暖的手,踏实地向前走的感觉。——三毛

64海到无涯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65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前行,则越到后来,这队伍也就越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鲁迅

66所以阅读一种精神操练,阅读能够改变我们自己,读书不是让人变坏,而是让我们对人性有一个纵深的理解。——梁文道 67人的命运改变,既需要个体意义的向上流动,也需要社会层面的整体提升。舆论不应消费个体的苦衷,而应该去透视泡沫折射出来的深层问题。

68季羡林写过《牛棚杂忆》,各种罪证,都不要生气,都不要惊慌——周有光

69任尔密雨倾斜,我自坐拥皇城。——梁漱溟

70真正的宁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内心修篱种菊,纵然往事如流,依然涛声依旧。——白落梅《林徽因传》

71醉心艺术的殉道者是世俗人的精神支柱。

72生命长远,但若是为了得到所谓的社会承认而永远要做不愿意做的事,不如生命短暂,做了自己愿意做的事。——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73上帝的眼睛从来不往下看,然而,人的眼泪却往下流。

74简单生活不被视为一种堕落,勤劳的人节制勤劳。——熊培云

75苏世独立,横而不流。——《九歌》

76让本身成为一块诗意的土壤,进而于此思考自我和存在。——周国平

77情贵淡,气贵和。——梁漱溟

78我们都看到花开了,赞美它的美丽,却常常注意不到它底下的枝叶、根,它需要的土壤、阳光和雨水,而这些全部加起来才是它开放的条件。

79和谐,不是一百个人发出同一种声音,而是当一百个人发出一百个声音时,他们同时彼此尊重。——《天与地》

80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的个性的琮琤,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

81学者应当具备人文情怀,把人间情怀压在纸脊,方为第一流的学术。——孔庆东 82人情冷暖,朝推杯换盏,夕灯火阑珊。

83如果你对生命有深情,一切看起来不存在的东西,都会变成你在意和珍惜的部分。在这个世界上,当你对许多事物怀抱有很大的深情,一切看起来无情的东西,都会变得有情。——蒋勋

84在千姿百态的浮世绘里,在光怪陆离的名利场中,热就如一剂兴奋剂,使人们在短暂获得 后陷入更加的空虚中,失去了理想,放逐了希望。

85讽刺的生命在于真实。——鲁迅

86学着那日本僧侣吧,仔细呵护那片潮湿的苔痕,大抵也就是呵护心中的抑郁烦愁,而不是时时清扫,时时搏斗,也许自开一片清静天地。——蒋勋《忘言书》

87我们最大的悲哀,是迷茫地走在路上,看不到前面的希望,我们最坏的习惯,是苟安于当下的生活,不知道明天的方向。——麦家

88管他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胡适 89思索是一道大门,通向现世上没有的东西,通向现世上没有的东西,通到现在人类想不到的地方。——《思维的乐趣》王小波

90心之何如,有似万丈迷津,遥亘千里,其中并无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三毛

91一个不能融入现代潮流的人,是一个落伍者,一个无所坚守的人是一个随波逐流者。——周国平

92像冰箱,打开门,亮着,关上门就黑了,而且冷冰冰的。——木心

93有人点塔千层,始于暗处一灯;有人扎根千尺,雨来不动如松。

94居斯塔夫·福楼拜,一位以“面壁写作”为誓志的世界文豪,却在写信时写道:“我拼命工作,天天洗澡,不接待来访,按时看日出”,他把再寻常不过的晨曦之降视若一件盛事,当作一门必修课来迎对。那是因为迎接晨曦,不仅仅是感官愉悦,更是精神体验。

95“按时看日出”,是生命健康与积极性情的一个标志,更是精神明亮的标志!它不仅仅代表了一记生存姿态,更昭示着一种热爱生活的理念,一种生命哲学和精神美学。——《一个精神明亮的人》

96在那里,你可以坐在时间的溪水里垂钓天上的星星,不必终日奔波于风尘,看大地寒来暑往,四季消长分明,看种子播散信念,古树支起苍穹。——熊培云

97生活包含着更广阔的意义,而不在于我们实际得到了什么;关键是我们的心灵是否充实。--路遥

98朴素是生命的动力,放弃朴素,也就丧失了生命的动力。朴素既是坚持又是失去,失去的是无限膨胀着的享受欲,坚持的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纯洁性。

99一个作家的笔必须违背大多数人的意志,并非人云亦云,而是突出个人争取自由的天性。

100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才止,像种子在地下一样,一定要萌芽滋长,伸出地面来,寻找阳光。--林语堂

 “诸葛茅庐”在哪里董永到底是在哪里遇到七仙女的汉光武帝刘秀到底是湖北人还是河南人河南与湖北文化遗产之争,网上一直不断。

 从炎黄文化视野的角度来看,除了文化遗产争论,两省有哪些合作空间呢湖北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玉德在中部六省炎黄文化论坛上分享了他的观点。

 理不清的名人、地名之争

 河南和湖北都是中部实力很强的省份,一个每年在河南新郑拜祖祭祀黄帝,另一个则在湖北随州祭祀。

 2014年河南全省生产总值接近35万亿元,全国排名第五;同年,湖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万亿元,全国排名第九。中部六省中,两省占据了冠亚军宝座。就经济增长速度而言,湖北比上年增长97%,河南比上年增长89%,湖北增速略高于河南。

 除了比经济块头,两省文化遗产方面多有争执,主要是名人之争。湖北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玉德在中部六省炎黄文化论坛上,称两地之争为“中原的大象遇到了南方的强鳄”(河南古代有成群出没的象,湖北简称鄂,与扬子鳄有关)。

 “诸葛茅庐”在哪里

 一篇《出师表》使得获得了“智圣、忠臣”的美名。关于诸葛亮躬耕隐身之地“南阳”,河南与湖北有争议,从大清国一直到现在。

 现行人教版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中的《陋室铭》对南阳注释为:南阳,郡名,诸葛亮躬耕隐身之地邓县隆中,属南阳郡。湖北人坚信隆中就在襄阳。而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中的《陋室铭》对南阳注释为:南阳,今河南南阳。

 董永在哪儿邂逅的七仙女

 汉代的董永,流寓于汝南(后世有董永墓),又迁徙于湖北孝感。

 那么董永是在什么地方邂逅七仙女的呢古人说在河南的汝宁县或西平县,明清两代的汝宁府志对此均有记载。而湖北人坚持认为董永的故事全发生在孝感。

 刘秀等“跨界伟人

 汉光武帝刘秀,出生于湖北枣阳,活动于河南南阳,是介于两省之间的历史伟人。

 你说他是哪里人呢就像你小时候跟爸妈在老家,工作后迁居别地,安居落户在此,户口本、身份证都是别地的,那么你家是哪里的呢唉,不好说。

 诸如此类的“跨界伟人”还包括:孙叔敖,春秋时期楚国期思(今河南淮滨)人;春申君,战国时期楚国属国黄国(今河南潢川)人。

 花木兰是哪儿的人

 花木兰本姓魏,商丘市虞城县营廓镇人。,朝廷全国征兵,父老弟幼,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屡建奇功。

 可湖北黄陂有座木兰山,并新编楚剧《少年花木兰》,为此黄陂把木兰生态区建成木兰史迹、宗教旅游、生态旅游为一体的产业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9047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4
下一篇2023-10-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