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英与田黄的区别:
产地不同。石英是地球表面分布最广的矿物之一,所以各地都有产出;田黄产于福州市寿山乡“寿山溪”两旁之水稻田底下,仅此一处。
成份不同。石英由二氧化硅组成的矿物,化学式SiO2;田黄larderite(tianhuang)组成为地开石、高岭石、珍珠陶土、伊利石、叶蜡石等多种矿物集合,其中以地开石:Al(Si4O10)(OH)为主要成份。
硬度不同。石英硬度为摩氏7。田黄石的硬度是摩氏2一3度。
价格不同。多数石英被用作为工业原料,价格低廉;田黄石是我国特有的“软宝石”,田黄按克论价,1克品相普通的田黄石材要价3000元以上,精品田黄石均价已达8000元/克,拍卖价更离谱,曾有拍到合国际黄金价的600倍。
用途不同。多数石英被用作为工业原料;田黄作印章石中的“帝石”,在清代曾是进贡皇帝的贡品,是我国特有的“软宝石”,无不为文人雅士争相收藏一块而欣喜。
胜于蓝团队为您解答。!
石头硬度分十级。硬度1度:如滑石。很多木材硬度相等,紫檀木硬度可达2-3度。
硬度2度:如石膏。硬度相等的还有很多印章石中的冻石类,田黄石硬度约25度左右,人的手指甲硬度为2-25度。硬度3度:如方解石。寿山石的个别品种达3度,铜钥匙的硬度为3度,砚石如歙砚、端砚、洮河石也在此硬度左右。
田黄鉴定从两方面进行,一是根据外观特征及物理性质,二是根据矿物成分。外观来看,田黄的颜色有黄、红、白、黑。常为褐黄及褐红过渡颜色。油脂光泽;从结构来看,田黄都有“萝卜纹”。“萝卜纹”是田黄最重要鉴定特征。田黄有时可见“红格”或“红筋”是由褐铁矿充填细小裂隙而成;从外壳来看,田黄有时可见一层薄的外部皮壳,表皮颜色与内部的颜色明显不同。外部为褐黄,内部为白色的,叫“金包银”。外部为白色,内部为褐黄的,叫“银包金”;从质地看,田黄的质地细腻。手摸,有滑腻感;从透明度看,田黄的透明度由不透明至半透明,透明度好的,可称“冻状”。从物理性质看,田黄的折射率为156,密度为25-27g/cm3。最有效、最可靠的鉴定方法是使用X光机(大型仪器),运用X光衍射分析法,利用反映它们结构特征不同的图谱以准确鉴别。市面上的假冒田黄常以塑料为材料。仿冒品往往颜色均匀无萝卜纹、红格(红筋),有时可见气泡及流动线构造,而田黄无气泡和流动线构造。对于塑料制品,用小刀或热针一试便知,而用与田黄性质相近玉石的仿冒品,建议还是寻求专业人士帮助。 还要从一些细节进行鉴定: 手感:田黄石出土后,显得表面光滑洁净,因而它的手感和其他石种就是不同。 色泽:田黄石色泽的最大特点是毫无“火气”。无论红田、白田、黑田都带有“黄味”。色调较浓的,行家谓之比较“熟”或比较“老”。多数田黄石的色调表里一致,有些田黄石则外浓内淡,行家称之没有“熟透”。 石皮:田黄石大多附有石皮,有黄、白、黑等不同色皮,色皮又有厚、薄、稀之分,偶尔还有双重皮、三重皮。有些田黄石没有石皮,就要从其他方面进行认真观察了。 萝卜丝纹:萝卜削去外皮,呈现出许多细细的、编织如网的丝纹,称之萝卜丝纹。肌理隐现萝卜丝纹,是田黄石的基本特征。萝卜丝纹以明显、细腻、均匀为好。 红筋:寿山石的筋格有多种颜色,田黄石的筋格是红色的,称之“红筋”。曾见到人工染成的红筋,总有火气,易于识别。前人有“无格不成田”之说。其实是生意话,田黄石无筋无格当然最好。 质地:田黄石质地温润、细腻、富有灵性。温润,是前人形容田黄石的专用词语,灵性,主要指透明度与情韵。田黄石大多微透明,肌理萝卜丝纹隐现,细细品赏,饶有情趣。质地粗劣者谓之“硬田”;色泽纯洁,透明度强者谓之“通灵”,当属“田黄冻”,十分稀罕。有少数透明度高的田黄冻石,没有萝卜丝纹,但其质地十分温润,绝非其他石种可比。如果完全不透明,也看不见萝卜丝纹,就不是田黄石了。 总之,鉴赏田黄石,主要从质、色、材三方面来衡量。前人总结田黄石的质地具有“六德”,即:细、结、润、腻、温、凝。六德具备者,是田黄石的上品。田黄石的色泽以黄金黄为贵,橘皮红为罕,色泽纯洁者为佳。田黄石按石皮的不同分类:有黄金皮、银裹金、金裹银、乌鸦皮、蛤蟆皮田黄石等。在田黄石的产区,从黄土地里觅得的田黄石挂黄皮,白沙层中挖掘的田黄石多生白皮,而从黑泥田里挖出的田黄石就多披“乌鸦皮”。有些田黄石在黄土地里生成黄皮后又滚到黑泥中,再生成了黑皮,形成了双层或三层皮。田黄石石皮的生成和色泽,与周围环境和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田黄石由于质地不同还分为:田黄石、田黄冻石与硬田石。仿黄金皮田黄石:采用人工染色,形成的内质地红色,外表皮**的仿田黄石。仿银裹金田黄石:采用人工染色,形成的内质地淡**、**及红色泽,外表皮呈白色的仿田黄石。仿乌鸦皮田黄石:采用人工染色,形成的内质地淡**、**及红色泽,外表皮呈黑色的仿田黄石。注意!表皮没有蓝色的寿山田黄石及寿山石!与田黄石容易混淆的石种 1、掘性高山石、掘性都成坑石、旧洞善伯洞石。掘性高山和掘性都成坑石都有萝卜丝纹,但掘性高山石质较松,掘性都成坑石质微坚,都不如田黄之温润。旧洞善伯的**结晶体与田黄冻石比美,但没有石皮与萝卜丝纹,而且肌理时有细小的金属砂点,俗称“金砂地”,有时还有“花生糕”浑点,与田黄石的特征相去甚远。 2、寿山连江黄石:连江黄产于寿山金山顶山的东北坡,石多呈藤**或土**,偶有石皮,质地较粗,石性稍硬且多裂纹。清朝时,就有商贾以其假冒田黄石贩售,至今不绝。只要以连江黄石所缺少的田黄石三大特征:石皮、萝卜丝纹、红筋就能予以辨认。 荔枝洞高山石:**荔枝洞石也偶有色皮,但过于通灵、温润欠逊,萝卜丝纹较粗。3、浙江昌化独石:今年浙江省昌化县出产了一种**的独石,有人也称“田黄石”或“浙江田”。由于这些独石出产于含沙质地的小山坡之中,没有经受溪水的洗刷、滚动,多有棱角。而且石色表里不一,稍加雕刻,就显露出白色或浅黄紫色。再者,质里一般没有萝卜丝纹。从而就能与寿山田黄石予以区辨别。 掘性坑头石:掘性坑头石有萝卜丝纹,类似田黄石,俗称“坑头田”,但肌理有白浑点,萝卜丝纹乱,不呈卵形,格纹较多,与田黄石不同。4、寿山鹿目格石:产于都成坑山临溪的坡地中,有**或白色石皮,俗称“鹿目田”,但石质都不通灵,无萝卜丝纹,并往往有红色泽透出。
田黄石的硬度是摩氏2-3度。看是不是田黄,硬度是关健,因为古人长期在用田黄篆刻时如书写一样的适宜,思其神秘内敛的气质,其光滑细结凝腻的外皮,温润异常。
眼力鉴定田黄石是多代前辈鉴赏家留下的宝贵的、最全面理解田黄的最恰当、最科学的鉴定方法,是经过上千年、多代鉴赏家对田黄的正确总结,是用活的眼光、思维方式去思考、观察后才定准的,仪器不足以全面、正确的分析田黄石。
1、产地不同
田黄石:产于福州市寿山乡“寿山溪”两旁之水稻田底下、呈**而得名。
寿山石:福州寿山石矿区山清水秀,云雾缭绕,常年温暖湿润,露水雨量充沛。
寿山村是寿山石的唯一的原产地。其位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的东北部,出福州市区北上,在蜿蜒而平坦的盘山公路上行车三十余公里就能到达寿山。
2、特征不同
田黄石:具有珍珠光泽、玻璃光泽、油脂光泽,微透明至半透明,少数透明。硬度25,密度265-290克/厘米3。质地 致密、细腻、温润、光洁。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其肌里隐约可见萝卜纹状细纹,颜色外浓而向内逐渐变淡,表面时而裹有**或灰黑色石皮,间有红色格纹。
寿山石:包括纹理、裂格(裂是有明显或不明显的缝隙,格是石本身固有的分隔线或纹线)。寿山石大部分都存在着格,有些石种有漂亮的纹理,如荔枝洞石的萝卜丝纹,大山石的波涛形纹理,山秀园的斑斓色块等等。具备了基本的鉴别方法后,可对寿山石雕进行鉴别。
寿山石
田黄石
3、历史渊源不同
田黄石:石中之王田黄石,产于福建福州市北郊寿山村田坑的田黄石,是寿山石中的珍品。有着“福”(福建)、“寿”(寿山)、“田”(财富)、“黄”(皇帝专用色)之寓意,故被人们称之为“帝石”。关于田黄石的由来传说它是:女娲补天时遗留在人间的宝石;
是凤凰鸟蛋所变……据说还有史书记载:咸丰帝临终时,赐予慈禧一方田黄玉玺,末代皇朝解体,溥仪不要所有珍宝,只将一枚“三连章”缝在棉衣里。这些官方的、民间的传说无疑给田黄石平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
寿山石:元代篆刻家以叶蜡石作印材,使寿山石名冠“印石三宝”之首,登上文化大雅之堂。加上明、清帝王将相的百般青睐,从而形成寿山石雕刻艺术从萌芽到发展到鼎盛的一脉独特的民间工艺文化史,寿山石雕也成了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都喜爱的文化艺术珍品。
-田黄石
-寿山石
田黄的硬度跟铜不可能相同,两种硬度鉴定方法也不一样。田黄石的硬度是摩氏2一3度。鉴定田黄石首先要鉴定石的硬度,不然都是**、或带有**调的石头都认为是田黄那就错了,首先把硬度确定在三以下,然后再看它其它条件! 可以选择布氏硬度计;如果铜片很薄,只有零点几个毫米,那么目前的检测方式都是使用显微硬度计,测试维氏硬度,有些铜片生产厂家有点硬度直接要求的是HV01这个标尺,HV代表维氏硬度符号,01代表所进行试验的试验力。布氏硬度值越小,材料越软,其压痕直径越大;反之,布氏硬度值越大,材料越硬,其压痕直径越小。布氏硬度测量的优点是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压痕面积大,能在较大范围内反映材料的平均硬度,测得的硬度值也较准确,数据重复性强。 铜钥匙的硬度超过3度,人的指甲大约是2、5度,用铜钥匙能点动就可以了,但是有的朋友误认为用指甲能划动的是田黄、划不动的不是田黄;也有的朋友又认为用指甲划动的不是田黄,一概否定,这都是偏见。看是不是田黄,硬度是关健,因为先人长期在使用、认识、过程中,是在用田黄篆刻时如书写一样的顺手,思其神密含蓄的内质,把其光滑细腻的外皮,给人以油润可人的视觉,总结为‘六德’,才认为是天下最好的软宝石!所以,眼力鉴定田黄石首先要看硬度,然后观其皮、看其格、纹,再验其质,确认后才可定为是否!眼力鉴定田黄石是多代先贤留下的宝贵的、最全面理解田黄的最洽当、最科学的鉴定方法,是经过1500多年、多代文人对田黄的正确总结,是用活的眼光、思维方式去思考、观察后才定准的,仪器是死的,僵硬的,不足以全面、正确的解析田黄石,加之用仪器之人在没有多块田黄标本的情况下给仪器的数据是不准确的,硬套不可用,非乱套不可!决不会服人,把问题搞的不可收拾!乱套、乱人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