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佛珠手串应该是多少颗

正规佛珠手串应该是多少颗,第1张

一般来说,佛珠佩戴也是有珠子数量的规定的,要符合堪舆学才是最合理的。正规的佛珠手串颗数有不同的数量的珠子,最为常见的则是12颗、13颗、16颗,也有14颗、18颗、21颗、27颗、36颗。少人佩戴但也会有人佩戴的则是42颗、54颗、108颗、1080颗。来看看具体的解读。

佛珠手串解读

不同的佛珠手串代表的作用也有不同,如果用七宝制作的佛珠则是最多,也是代表了尊贵的意思。

佛珠手串12颗含义

如果佛珠手串是12颗,则是代表的含义较为丰富了一点,代表就是12姻缘。

佛珠手串13颗含义

如果是佛珠手串十三颗含义,则是代表了西方净土菩萨有的十三力的含义的。

佛珠手串10颗的含义

则对于佛珠手串10颗的话则是代表种种十利。

佛珠手串的堪舆寓意

对于佛珠手串的堪舆寓意则是代表了圆满的意思,也有这阖家欢乐,完美,当然了,佛珠手串的手串也有这多子多福的意思,幸福连连,子孙满堂的含义。

一般来说,手串的颗数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来调整,一般而言,9颗、18颗、36颗、72颗等是比较常见的颗数。其中,9颗手串是最少的,通常用于制作小型的手链或者手镯,也是比较常见的颗数;18颗手串是比较常见的颗数,可以制作比较小的手串,也是比较常见的颗数;36颗手串是一般比较常见的颗数,也是最常用的颗数;72颗手串是比较少见的颗数,可以制作比较大的手串,也是比较少见的颗数。总的来说,最好的手串颗数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需要来确定,一般而言,36颗是最常用的颗数。

  据藏经上的记载,最上等的佛珠一共是由一千零八十颗组成,但是因为这种佛珠太长了,所以只供极少数大德高僧和潜修者使用,或供名僧在大法会中作为装饰,除此以外极少人使用。

 佛珠的上品为一百零八颗,中品为五十四颗,剩下就四十二颗、二十一颗、十四颗和净土宗的三十六颗、禅宗的十八颗等。大多数人戴的都是禅宗十八颗珠的佛珠手链。而且有很多人都说念珠是男士佩戴在左手,女士佩戴在右手上,但这其实是一个约定俗成的习惯的,一般中医认为男子取气分脉于左手,女子取脉动于右手,这样自然而然的,人们就习惯了男左女右的说法,其实这个是没有这么大的讲究的。

佛珠手串一般多少颗——1080颗

1080颗表示十法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十法界包括迷的六界: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间及天上,即是六道轮回的世界,后四界是圣者悟的世界,即是:声闻,缘觉,菩萨及佛界。

佛珠手串一般多少颗——108颗

108颗表示求正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一百零八种烦恼一般说法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各有苦、乐、舍三受,合为十八种,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十八种,总计三十六种,再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

佛珠手串一般多少颗——54颗

54颗表示菩萨修行的五十四个阶位,即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善根因地。

佛珠手串一般多少颗——42颗

42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种阶位,即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及妙觉。

佛珠手串一般多少颗——36颗

36颗与108颗意义相同,为便于携带将108颗除三份。

佛珠手串一般多少颗——27颗

27颗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二十七贤位,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学与第四果阿罗汉之九无学。

佛珠手串一般多少颗——21颗

21颗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等二十一位。

佛珠手串一般多少颗——18颗

18颗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佛珠手串一般多少颗——14颗

14颗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

佛珠手串一般多少颗——13颗

13颗与西方基督教文化观念相反,“十三”在佛教中被认为是一个吉祥的数字,佛教传入中国宗派为十三宗,佛塔也是十三层,代表功德圆满,但是在佛教经典的记载中不存在13粒的佛珠。

佛珠手串一般多少颗——12颗

12颗在佛学中,常有“十二因缘”或是“二六之缘”一说,世间之事多为因缘而生又为因缘而去,而这12颗串珠就表明了这“十二缘起”

佛珠手串一般多少颗——10颗

10颗在佛教中指十利:指散见于诸经中之种种十利。佛陀制戒之十个理由:摄僧、极好摄、僧安乐住、折伏高人心、有惭愧者得安乐、不信者得净信、已信者得长信、遮今世恼漏、断后世恶、梵行久住。

佛珠手串一般多少颗珠子?上面盘点了常见的佛珠手串珠子数量及其含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佛珠手串常见的数目有: 一百零八颗、五十四颗、四十二颗、三十六颗、二十七颗、二十一颗、十八颗、十四颗。

1、一百零八颗是最为常见的数目,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

2、五十四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阶位,再加上四善根位。

3、四十二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

4、三十六颗无确切的含义,通常皆认为是为了便于携带,遂三分一百零八颗成三十六颗,其中蕴含有以小见大的义理,故与一百零八颗相同。

5、二十七颗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二十七贤圣位,即前四向三果的“十八有学”与第四阿罗汉果的“九无学”。

6、二十一颗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

7、十八颗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8、十四颗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

扩展资料:

在汉传佛教中,念珠最早的记载起源於唐代净土宗道绰大师。

佛教的念珠亦是礼敬法器的一种,佛教不同的念珠用于作不同法事,念珠珠数为108颗,代表断除108种烦恼,而证得108种三昧,作为修持念咒念佛时计算数字之用,108粒当作100计。

大正藏中有《佛说木患子经》,相传念珠起於波流离王,以无患子做成,相传此经是东晋时译出,但译出人不详,相传於梁朝译出的《牟梨曼陀罗咒经》中提到钵塞莫,注解中说它即是数珠。

藏传佛教手串一般没有86颗之数。现将一般的数量和寓意展示如下:

(一)一百零八颗

是最为罕见的数目,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懊恼,从而使身心能到达一种沉寂的形态。百八懊恼的内容,有多种不同的讲法,总的来讲,六根各有苦、乐、舍三受,合为十八种;又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十八种,计三十六种,再配以过来、如今、将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懊恼。如经中所言:

诸菩萨问:云何百八?佛言:有所念,不自知心生心灭中有阴有集,不知为痴,转入意地亦如是,识亦如是,是为意三。见好色、中色、恶色,不自知著不自知灭有阴有集,乃至触亦如是。彼经但列六根各六,虽无三世之语,而结云百八,故知是约刹那而为三世也。既以心认识三为意地三,故通三世,如云集起名心、筹量名意、别知名识。意三既尔,故使所依五根亦尔。三世三个三十六故,故有百八。

(二)一千零八十颗

按天台宗实际,十界无不性具善恶,故一千零八十数目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种懊恼,分解一千零八十种懊恼。“十界”表示整个迷与悟的世界,即:1、天堂界,2、饿鬼界,3、畜生界,4、修罗界,5、人世界,6、天上界,7、声闻界,8、缘觉界,9、菩萨界,10、佛界。

(三)五十四颗

表示菩萨修行进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阶位,再加上四善根位。分述如下:

十信:

1、决心,2、念心,3、精进心,4、慧心,5、定心,6、护法心,7、回向心,8、戒心,9、舍心,10、愿心。[8]

十住:

1、初发心住,2、治地住,3、修行住,4、生贵住,5、方便具足住,6、正心住,7、不退住,8、童真住,9、法王子住,10、灌顶住。

十行:

1、欢欣行,2、饶益行,3、无瞋恨行,4、无尽行,5、离痴乱行,6、善现行,7、无著行,8、尊重行,9、善法行,10、真实行。

十回向:

1、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2、不坏回向,3、等一切佛回向,4、至一切处回向,5、无尽功德藏回向,6、随顺对等善根回向,7、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8、如相回向,9、无缚无著摆脱回向,10、法界无量回向。

十地:

1、欢欣地,2、离垢地,3、发光地,4、焰慧地,5、难胜地,6、现前地,7、远行地,8、不动地,9、善慧地,10、法云地。

四善根:

指见道以前,观四谛及修行十六行相以到达无漏圣位的四种修行阶位,包括:1、暖位,2、顶位,3、忍位,4、世第一法位。

(四)四十二颗

表示菩萨修行进程的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

等觉:又作等正觉,即指在内容上与佛相等,而实践修行上比佛略逊一筹者。如欲详细理解,请参阅鸠摩罗什译《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受持品》。

妙觉:指觉行圆满之终究佛果,系由等觉位更断一品之无明,而得此位。

(五)三十六颗

无确切的含义,通常皆以为是为了便于携带,遂三分一百零八颗成三十六颗,其中包含有以小见大的义理,故与一百零八颗相反。

(六)二十七颗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二十七贤圣位,即前四向三果的“十八有学”与第四阿罗汉果的“九无学”。

十八有学:1、随信行,2、随法行,3、信解,4、见至,5、身证,6、家家,7、一间(一种),8、预流向,9、预流果,10、一来向,11、一来果,12、不还向,13、不还果,14、中般涅盘,15、生般涅盘,16、有行般涅盘,17、无行般涅盘,18、下流色终究。

九无学:1、退相,2、守相,3、死相,4、住相,5、可进相,6、不坏相,7、不退相,8、慧摆脱相,9、俱摆脱相。[17]

(七)二十一颗

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十地”见“五十四颗”一段,“十波罗蜜”见“弟子珠”一段的引见,兹不赘述。而“佛果”指到达最终究成佛的果位。

(八)十八颗

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六根:1、眼界,2、耳界,3、鼻界,4、舌界,5、身界,6、意界;

六尘:1、色尘,2、声尘,3、香尘,4、味尘,5、触尘,6、法尘;

六识:1、眼识,2、耳识,3、鼻识,4、舌识,5、身识,6、认识。

(九)十四颗

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取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十四无畏:

1、使众生返照自性,取得摆脱;

2、使众生旋转知见,苟遇火难,火不能烧;

3、使众生旋转观听,虽遇大水所漂,水不能溺;

4、使众生入于罗刹鬼国,鬼自灭恶;

5、使众生六根消复,临当被害,刀段段折坏;

6、菩萨明照十方,使众生不受药叉、诸幽冥所害;

7、使众生不受虚妄声尘系缚;

8、使众生行于险路如行坦途,遇贼不受劫;

9、使性多婬者,不生色念;

10、使怀忿记恨之人不生瞋恚;

11、使一切昏钝无善心之人远离痴闇;

12、使无子众生,欲求男者,令得生男;

13、使无子众生,欲求女者,即得生女;

14、使众生持观音名号者,所得福德与恒河沙数无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0760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0
下一篇2023-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