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看玉,习惯从玉的颜色出发,所谓“白璧无瑕”说的便是这个道理,越白越纯净通透的玉在新玉中往往被认定是最好的,不过对于古玉来说,我们更为注重的,则应该是它的玉质。玉质是玉的自然属性,也是最为天然的一个特质。
古玉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世玉,也就是咱们所说的传家宝,它是我们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老东西;一种是出土玉,从“出土”二字就已经可以得出它的来历,它是从土里挖出来的东西。而不管是传世玉还是出土玉,它的玉质都因岁月的流逝而受到了水土的侵染,留下了相应的印记,因此,古玉之中,必有沁色。而这个沁色,也成为古玉鉴定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

玉是一种“海纳百川”的物质,它的自身结构会在千百年来的酸化中发生变化,同时,它也会不断的吸收邻近的物质,如地下的水银、相邻的松香、石灰等,而这些有色物质侵入到玉器之中,自然是会留下印记的,这便是沁色的来历。

不过我们看到的很多传世玉在色彩上会稍微有些与众不同,它们的色彩会相对更为丰富,实际上,这是古玉出土之后,经过人们的把玩发生的一种变化。人体的盘玩会导致玉性再次苏醒,古玉中的沁色也会在玉性的影响下发生变化,原本呈现的色彩也会随之改变。

玉器出土地域的不同会造成土质的不同,土质不同,其土壤中所含的物质也就不同,因此,即便同样是出土玉,也会因为出土地域的不同、埋藏时间的不同等因素造成其玉器上的沁色所有区别。套用清代学者陈原心在《玉纪》中的描述:诸色受沁之源难以深考,总名之曰十三彩。虽然这里使用了“十三”这个数字,但是用的却是修饰的手法,以十三指代丰富多样的颜色。

虽然沁色缤纷多彩,但是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例如我国的北方土壤多呈碱性,则玉器之中的沁色多为**土沁,而南方土壤湿润呈酸性,则玉器中的沁色多为白色水沁。
传统古玉的沁色常见的有铁锈色、铜绿色、暗**、黑色、白色。行里人常常称它们为铁锈沁、铜沁、土沁、水银沁、水沁。虽然沁色导致玉器本身颜色发生变化,但是对于古玉的价值却不会造成影响,甚至大部分的沁色会让古玉变得更有价值,其中,只有白色水沁因引发玉器硬度发生变化而不受到玩家的欢迎。

沁色是判断古玉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也有人滥竽充数、以次充好,而在玉器的众多特点中,又以“玉皮色”与沁色比较接近,不易区别。

实际上,玉皮色是玉器在大自然中受到风化而产生的一种颜色变化,最为常见的有暗**、赭褐色、白色,玉皮色会呈现出递进的状态,这种风化的现象因多出现在籽料的表面,因而称为玉皮色。

虽然玉皮色与沁色同样是玉器发生的一种变色现象,但是却还是可以区别的。一般来说,玉皮色分布比较均匀,也较为纯正,而相比之下,沁色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分布不够均匀,侵入的颜色也不会单一。
中国有悠久的用玉历史,大约在七千年前就有了很象样的玉器;约在五千年前出现了用玉 。
新石器时代以后的各个朝代,都有大量的玉器生产、使用。
玉器同金属器及陶瓷不同,它比较坚固耐用,又不能熔炼改制,因而古人制造的玉器,一部分被葬入地下,一部分自然消失,还有很大一部分流传于世,成为人们的收藏品。
在中国,收藏古玉的风气极盛,收藏古玉的人也极多。
收藏一件玉器,首先要了解它的制造年代,然后是它的材质、工艺水平及用途。
其中了解玉器的制造年代最为困难。
识别古玉主要具备几方面的知识,首先要了解历代玉器的纹饰。
这就需要到博物馆去观摩展品,还要经常翻看有关的玉器图册,看多了你就会感到历代玉器的特点是不同的,它们按照不同的时代分成了不同的类型。
你观察的越仔细,掌握的时代特征越多,你的识别能力就越强。
如果一件原本属于商代器型的玉器,纹饰却带有某些战国纹饰特征,那么这件玉器或者属于旧玉后改,或是后来的仿古制品。
如果你判定了这件玉器是仿古做的假古玉,你还可以判断它的制造年代。
一般来说仿商代玉器出现的很晚,多是清代晚期的作品。
第二,要了解历代玉器的形状特点。
这是因为许多玉器的形状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
例如汉代的玉杯多呈现细高筒状,而唐代的玉杯矮而阔,与汉代风格截然不同。
到了宋代,杯形又发生了变化。
往往通过一件玉器的形状特点就能判断它是哪个时代的作品。
对于古玉形状特点的了解越深入,你的古玉识别能力就越强。
例如,目前的旧货市场上常能看到仿制的商代玉戈,这些玉戈在形状上与商代作品差不多,又进行了做旧处理,但这些作品往往较商代玉戈厚,戈上的脊线又无商代作品特征,据此可识别为仿品。
第三,要了解各时代玉器的加工特征。
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开片、钻孔、纹饰雕琢和表面光泽处理几方面。
在新石器时代,玉器制造中就已出现了线切割技术,玉器上往往留有线切割痕迹。
如果在一件玉器上发现有线切割痕,这件玉器的时代就可初步确定新石器时代。
古代玉器以有孔者为多,钻孔技术又随时代不同而有变化。
商代以前的玉器,孔径变化很大,或两端直径大、中部小,或一端大,一端小,这类孔在近代仿古玉中也曾出现,但在孔的形状、内壁光泽上与古玉不同。
周代之后某些玉器的钻孔也有特征,但差别细微,须经仔细观察才能识别。
在纹饰雕琢方式和表面光泽处理上,历代玉器也有所不同。
例如战国、明代、清代的许多玉器上都还有玻璃光泽,但战国的玉器显得光泽含蕴;明代的玉器光亮而刚硬;清代的玉器则显得滑软。
第四是要识别新玉与旧玉。
识别玉的新旧一方面要看它制造时的刀工(砣痕),另一方面就要看玉表面的受蚀情况,看玉色。
一件古玉器除了玉材本身的颜色外,还可能有其它颜色,这主是盘色和沁色。
盘色是玉器在手中盘磨所产生的颜色变化,这种颜色主要出现于传世玉器。
一些玉器制成后,没有经过土中埋藏,在传世过程中长期经人盘摸,色泽会产生变化,有人称之为"熟"、"熟坑"等。
有一些玉器经埋藏产生色变后又经盘摸,也会成为"熟坑"玉。
玉器的沁色经埋藏后产生颜色变化,这种变化很复杂,有些玉器上有,有些玉器上没有;有些玉器全部受沁变色,有些玉器则局部变色;有些我们已知道它是受何种物质所沁产生的色变,有些则很不明确。
古人对玉的沁色有许多称呼。
明代曹昭《格古要论》:"有红如血者谓之血玉,古人又谓之尸古……有黑漆古,有渠古,有甄古者价低,尝见菜玉连环上俨然黄土一重,并洗不去,此古土也。
"古人有古玉十三彩之说,清陈性《玉纪》记玉古色有朱砂红、鸡血红、棕毛紫、茄皮紫、松花绿、白果绿、秋葵黄、老酒黄、鱼肚白、糙米白、虾子青、鼻涕青、雨过天青、澄潭水苍等,另外还有许多有关玉色的说法。
我们能见到的古玉沁色很多,主要有黑色,称为水银沁;绿色,称为铜沁;赭褐色,称为铁锈沁;白色如雾,称为水沁;暗**,称为土沁。
经观察,铜沁、铁锈沁、水沁、土沁确与铜、铁、水、土有关,是受铜、铁、水、土侵蚀所造成的。
玉器人工染色的历史很长,古人染玉主要是弥补玉质本色的不足,使玉更有光彩。
随着古玉收藏者的增多和古玉市场的扩大,染玉成了仿制古玉、制造假古董的重要方法。
各时期的染玉做旧方法不同,所染出的玉色也不同。
染玉做旧在清代前、后可分为三个阶段。
熟悉玉色和染色的人往往一看玉上的染色就能对作品的制造年代有一个大致的判断。
目前对清代之前玉器的做旧染色,我们知道的并不完全,而清代的仿古作品,北京故宫及台北故宫都有一定的收藏,只要常看展品就可了解它们的特点。
近现代制造的玉器往往追求古玉效果,有时做得很象,但总是有区别。
如果你得到了一件古主,它的颜色同我们所知道的标准作品颜色不一样,那就要认真分析这种颜色是我们所未知的古玉泌色,还是人工做旧,以此来判断作品的新旧。
玉在土中年久,本质松朽,他物浸染,名日沁。但凡出土或传世的古玉真品,光亮如新者极其罕见,其上多带有一种非人为造成的沁色,因为它的沁色丰富多彩、绚丽斑澜,故而为历代收藏家、鉴赏家所珍爱。 仅以玵青类的沁色为例,在《玉纪》和《玉纪补》中就有虾子青、鼻涕青、蟹壳青、竹叶青、澄潭水苍、雨过天青六种。这还不算,古玉上还有各种巧沁和多色沁,巧沁例如唐澜斑、黑蚓迹等,多色沁例如天地玄黄、群仙上寿、万福攸同者,可谓变化神奇。若按照今人的智慧加上现代的科学技术和考古学中的某些方法,还是可以把 ,握一些玉器受沁规律的,这主要应从地理位置、埋藏环境葬具结构等几方面来验证。地理位置。众所周知,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尤其是西北五省,土壤多呈碱性。反之,东部海拔低,土壤湿润肥沃并呈酸性,因而对玉器的腐蚀和色变就不尽相同。同理,以北纬32度为界,南温北寒,这也是造成北方多土沁,南方多水沁的重要原因之一。埋藏环境。玉沁的各色名称许多都源自于此,例如新石器时代,人葬的礼仪中有往棺底铺设朱砂(辰砂)的习俗,因而造成陪葬的玉器出土后,浸染了朱砂并深人肌理,美其名日:“宝石红,、“洒也红,、“孩儿面”。其余例如铜沁、水银沁等,一望名称即可知其然。葬具结构。除去直接掩埋外,葬具中的棺株一般分为石质和木质的棺椁坚质和木质固耐用,但由于石棺不严,故耐用细泥沙随水会渗入,因而造成底部的沁色会重于上部。木质棺椁是用榫卯构成,时间一长便会腐朽,形同直接掩埋,玉器上就会出现满沁现象。当然,后代的墓葬法中也用木质葬具,即便朽尽塌陷,玉器却能保存完好,但造成了接触地表的一面沁色严重,而没有接触地表则基本无沁。绚丽的冶色是历代伪古玉者追求的对象,最晚从明代始,就有用苍黄、杂色、边皮、葱玉冒充玉沁而“每得高值”的记载,其后的清,民国乃至当代,作沁的方法更加隐蔽,手段也更加高明,给无比灿烂的古玉文化蒙上了,—层阴影。综上所述,古玉的沁色是鉴赏古玉的关键之—,也是伪制古玉的关键,真假之辨却无非只在“自然”二字。这需要多看书、多看物、多请教、多思考才能亲自掌握要领。不要急于求成,不再急功近利,必会收获大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