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顺治通宝值多少钱?

我有一个顺治通宝值多少钱?,第1张

顺治通宝价格80-22万不等。

顺治通宝光背:150~350

顺治通宝背星:250~450元

顺治通宝背右一:1000~1600元

顺治通宝背右二:5000~7000元

顺治通宝背上户:1000~2200元

顺治通宝背右户:80~180元

顺治通宝背上工:1万~22万元

顺治通宝背右工:80~200元

顺治通宝背上蓟:1000~3800元

顺治通宝背右蓟:600~1000元

顺治通宝背上宣:700~2000元

顺治通宝的历史背景

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爱新觉罗·福临至北京。为了稳定流通铸币混乱的局面,一方面有选择地继续沿用明代旧钱,另一方在北京设中央钱局开铸“顺治通宝”钱。新钱每文重量定为一钱与明钱兑换。这一举措逐渐统一了流通钱的形制,为恢复国民经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作为刚刚入关的清朝政府推行顺治通宝钱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先后经历了五次重要的改革,最终完成了脱离明代而建立清代铸币体系的过程。五次货币改制铸就了五种形式的顺治通宝钱,这就是闻名于世的顺治五式。

每一式顺治通宝自成体系又互相关联,为我们后来的收藏和研究者提供了丰富多彩、趣味无穷的实物资料。

顺治通宝价格参考表 清世祖顺治年间(1644~1661年)所铸钱。顺治元年,工部置宝源局,户部置宝泉局,开铸制(平)钱,钱文楷书"顺治通宝"。今见顺治钱有五种:(1)光背,径245厘米,重38克。(2)背有户、工、陕、临、宣、蓟、延、原、西、云(密云)、同、荆、河、昌、宁、江、浙、东、福、阳、襄局名。径25~26厘米,重38~42克。(3)背穿右局名,穿左"一厘"二字,为顺治十年铸行,称"一厘钱"(云南于顺治十七年始设炉铸钱,称"云一厘")。径26厘米,重4克。(4)背有二满文,穿左"宝"字,穿右局名,为顺治十七年停铸"一厘钱"后所铸。径17厘米,重44克。(5)满汉文钱,背穿左满文,右汉字,都是局名,有陕、临、宣、蓟、原、同、河、昌、宁、江、浙、东。钱径28厘米,重4克。 顺治通宝价格参考表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1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户” 1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一” 48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户” 8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工”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工” 15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同” 1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浙” 2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福” 2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阳” 9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左“延” 46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延” 28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延” 49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南” 55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宣” 2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宣” 18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宁” 2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昌” 7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东” 2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荆” 1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荆” 280元 如果是想卖掉铜钱,建议您可以就近选择当地的花鸟市场,基本上都可以找到很多这样的摊位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河” 2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同一厘” 7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东”上下“一厘” 14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东一厘” 2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福一厘” 3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户一厘” 8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工一厘” 12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江一厘” 3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原一厘” 2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宣一厘” 2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蓟一厘” 3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浙一厘” 2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河一厘” 2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昌一厘” 2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阳一厘” 2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十二种监局 8元  顺治通宝楷书大样背上“福” 580元  顺治通宝楷书折二背宝泉局 5500元  顺治通宝楷书折二雕母背“原” 28000元  

不是。截止2023年6月26日,顺治通宝宝泉局,宝源局,普品市价100左右,美品150以上,没有几千块钱,不是四千多。顺治通宝为清朝钱币,铸于世祖顺治年间(1644年~1661年),顺治通宝是清朝入关后正式铸行的第一种制钱,面文“顺治通宝”。

截止时间2020年2月3日,顺治通宝一般价格在1000-3000元左右。

钱币品相不同,价格不同顺治通宝一般价格在1000-3000元左右。顺治通宝主要为小平钱,少数折二、折十大钱,按背文变化和铸行阶段可分为五式。

早期顺治钱保留了明朝制钱工艺,使其版式具有明显的明朝钱币特征,而后期彻底从明朝制钱体系中脱离出来,建立了独有的清代制钱风格。 

“顺治五式”在明清钱币演化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清政权的统一战争主导了前期顺治钱的铸造,它是一个战时货币演化的经典案例和实物证据。

扩展资料

鉴别注意事项

1、在原始社会末期最早出现的货币是实物货币。一般来说游牧民族以牲畜、兽皮类来实现货币职能,而农业民族以五谷、布帛、农具、陶器、海贝,珠玉等充当最早实物货币。

2、可以说一些作假的方式已呈不择手段状态, 最常见的是包藏祸心。即用灌铅方法,在真的底部挖个小洞,取出内部银子后灌入铅,再焊封住洞口。

清朝钱币大全之一:天命通宝

  天命通宝为后金太祖努尔哈赤天命元年(公元1616年)所铸造。面文为老满文、汉文两种,满文钱,面文左右上下序读,光背无文,xp钱径27--28厘米,重546。4克,外郭不规整,赤铜,为女真族第一代贷币,距创有文字仅50余年。汉文钱,面文真书,直读光背,钱径26厘米,重46--6克,传世汉文钱少于满文钱,然较顺治以下诸钱为少。铸行量不大,存世较少,价格较一般钱币普通品为高,满文钱为小平大型。而且读法不同与一般钱文制式,安左右上下顺序读,颇为奇特。汉文钱为小平钱制式,发行量不大。

清朝钱币大全之二:天聪通宝

  天聪汗钱铸于清太宗皇太极1627年在满州即帝位,改元天聪明才智之时。钱径44厘米,重22克左右。天聪汗钱为老满文当十大钱。钱面文按左上下右序读,直译为"天聪汗之钱",俗称天聪汗钱。钱背穿孔左方老满文"十",右穿孔侧为"一两",是仿照明天启记值记重制。天聪汗钱制作精好,品相优美,边廓坚挺,今天很难得到。旧谱还载有小样当十钱以及汉文"天聪通宝"平钱各一品,很是少见,据传当时仅铸造了200余枚,目前市场价格估计已经上万。

清朝钱币大全之三:崇德通宝

  清初的崇德通宝为清太宗爱新觉罗福临(公元1636—1643年)所铸造,崇德通宝是珍品、奇品。目前市面上的崇德通宝多是:利用崇祯通宝小平作模,再挖去祯字换成德制成罕见的崇德通宝。

清朝钱币大全之四:顺治通宝

  顺治通宝是清世祖顺治年间(1644-1661年)所铸钱。顺治元年,在北京于工部、户部开设宝源局、宝泉局铸币,后随着天下统一,在各地开设钱局,钱币上用楷书写着“顺治通宝”。顺治通宝的成分红铜七成,白铜三成。一千铜钱称为一串。顺治通宝重初定位每文一钱,后改为一钱二分、一钱四分、一钱二分五。顺治通宝的币型未能统一,按照背文可分为五种,也就是“顺治五式”。一式仿明钱,光背,径24厘米,重36克,二式汉字钱仿会昌开元,铸局各于穿上下左右。计22字,工户同福临东江宣原陕蓟昌西河宁广浙荆延阳云襄。径25--26厘米,重38--45克,三式权银一厘钱,穿左一厘,穿右铸局名。

清朝钱币大全之五:康熙通宝

  康熙通宝铸于清圣祖康熙年间(1662~1722年)。钱径2.5-2.7厘米,重3.8-5.5克。钱面文字“康熙通宝”以楷书书写,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康熙通宝按照背面文字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仿"顺治四式"的满文钱。钱背满文"宝泉"、"宝源"左读,是户、工两部所造。另外一类是仿"顺治五式"满汉文钱。康熙年间,全国设有24个铸钱局,不同铸钱局铸行的钱币各不相同,将这24种钱币集齐即一套,从这24种钱币正面文字看,没有多大区别,皆为康熙通宝,其背文却各不相同,除户部宝泉局和宝源局为满文外,其它22种钱币均为满汉两文各有一字,其左为满文,右为汉文,这22个汉字代表22个铸钱局,若细分版别,还有一种康熙“罗汉钱”。

清朝钱币大全之六:雍正通宝

  雍正通宝始铸于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通宝,是顺治、康熙后的第三代清钱币,相对数量最少、版式最简的一种制钱,但是由于其规范、精整,个别局铸的雍正通宝一般直径竟在28毫米左右,开创了小平钱币的先河,文字也空前的工整和统一,一直为钱币收藏爱好者所珍爱。雍正年间计有15个铸钱局,为:宝泉、宝源、宝浙、宝苏、宝河、宝黔、宝安、宝云、宝晋、宝武、宝昌、宝济、宝南、宝川和宝巩等,这些优点一直为钱币收藏爱好者所珍爱,按钱局和版式分类进行着收藏与研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1231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1
下一篇2023-08-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