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玉器的介绍

明代玉器的介绍,第1张

明代玉器继承了宋代和元代的艺术/工艺特点,造型粗犷,多以日常生活为题材,胎体较厚,镂雕用法广泛,平面雕两层花,俗称“花上压花”。装饰线条刚劲利落,棱角分明,不拘小节。

明代玉器风格多样,明代早期、明代中期、明代晚期的玉器特点不同,早期雕琢工艺简练浑厚圆润,中期趋向玲珑繁缛,常将多种技法综合运用在同一器物上,出现“花下压花”技法,玉器制作上与金银细工及宝石镶嵌技术的结合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中晚期出现分层镂雕手法,显得玲珑剔透,取得更加逼真的艺术效果。

明代早期玉器最大特点是宋元遗风浓厚。明代早期玉器作工严谨,器形优美,艺术风格沿续元代特点,刀法遒劲、风格粗犷、不重细节。明早期纹饰总体风格趋于简练豪放,多以龙凤花鸟为主要题材,花卉擅长刻画整株的大花卉,山水人物题材多刻画历史故事。

明代中期玉器突出特点是人文色彩比较浓厚。明代中期玉器特点开始摆脱宋元影响,呈现出自身社会特点。明代中期正值盛世,文化繁荣,因而玉器人文色彩浓郁,器形小巧玲珑,适宜于市民阶段佩戴使用。明中期玉器纤巧、细腻特点突出,花卉题材多采用折枝和缠枝花卉组成图案,具有清新活泼的特点。

明代晚期玉器重要特征是商代化动作色彩浓厚。明晚期玉器制作渐入佳境,不仅产量增加,且品种、题材更为丰富,苏州已经成为全国玉器加工中心,且玉器也逐渐商品化,交易频繁,参与海外贸易,因而出现重数量而不重质量现象。晚明尤其流行吉祥题材玉器,讲究“意必吉祥”。明代晚期的风格趋于繁缛,略显琐碎。

据史书记载,明朝时期,西域商人来内地贩玉络绎不绝,内地的商贾去新疆购玉者也不少,也多次以美玉进献朝廷。

《明史》中记载,永乐二年,遣使贡玉璞。

景泰三年,贡玉石三千八百斤,礼官言其不堪用,诏悉收之,每二斤赠帛一匹。

据《克拉维约东使记》中说,[15世纪时,和田所产之货,极其名贵者,皆可求之于撒马尔罕市上。和田玉琢玉镶嵌工匠,手艺精巧,为世界任何地方所不及]。由此可见,和田玉在世界享有极高的盛名。

明代琢玉工艺很发达,在中国北方的北京和南方的苏州,集中了玉雕的能工巧匠,尤其是苏州专诸巷,玉匠集中,涌现出许多高手。正如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一书中所说:[良工虽集京师,工巧则推吴郡]。

苏州最著名的琢玉大师,首推陆子冈,他是明嘉靖,万历时期太仓州人,为琢玉高手,他[用刀雕刻,遂擅绝]。今所遗玉簪价,一枚价五六十金,子冈死,记忆不传。他雕琢的作品有玉簪,印池,玉辟邪等,他的作品大部分落款(子冈),(子刚),(子冈等),他擅长各种造型,尤其子刚佩为最为出名,他的浅浮雕,无论画面还是书字,都堪称绝妙之作,名闻朝野,

此外著名的玉匠,还有曾鼎,文征中,王小溪等。

明代玉器最富有时代感的是壶杯两美,可能与当时盛行的喝茶饮酒的风气有关,白玉缡龙杯,用白玉琢成,北外镂雕骊龙,扒在杯沿,形象生动,做工精细,为上乘之作。

明代虽没有专门论述玉器的书籍,但不少书籍中都有涉及到玉,其中最著名的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该书中对和田玉的产地,品种,成因,采玉方法,销售及琢玉方法做了全面的论述,这是古籍文献中内容较全面的珍贵文献,他指出:[凡玉……贵重者尽出于阗],此外,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谷应泰的《博物要览》,曹昭的《格古要论》等,对古玉都有一定的论述,为我们研究古玉及形制提供重要的论证。

有 在明朝之前早就有了

华夏祖先选择美石磨制玉器,最早见于2000年前的内蒙古查海兴隆洼文化遗址的一对白色玉块表明距今约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玉业的萌芽与建立。

在中国,玉器从旧石器时代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它记录了人类生活,社会的变迁,比金、银、铜、铁器不知要早多少年。从旧石器时代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玉器的佩带代表着人们社会地位。从碾磨的玉器到精美的玉雕作品,玉器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玉的文化随之更加丰富———新石器时代的玉龙、玉璧,商周的玉刀、玉戈,春秋的剑饰、带钩,汉代的瑞兽,唐宋的花鸟发簪,及元明清的大件玉雕,特别是清代,雕琢艺术可以说达到了中国玉雕史的巅峰。值得一提的是明末清初的工匠陆子冈所制作的玉佩,开创了图文并茂、构图新颖、做工精湛的玉佩饰物之先河,至今仍被推崇备至,俗称“子冈佩”。它为玉的文化添增了更加绚丽的色彩。

美玉得到我们东方人的万般垂爱。东方人往往用玉来比喻人的德性,儒家讲究“君子必佩玉”,“无故,玉不去身”等。

中国出土资料证明,新石器时代早期已有玉器。在浙江河姆渡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现有少量玉珠、玉管和玉玦等。但中国玉器的起源,应当比这更早。玉器脱胎于石器的母体,远远超越了石器。最初只是小玉块钻一孔用作垂饰,或象磨制石器一样,磨成玉制武器或工具。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玉器才有雕刻花纹或磨得光滑的制品,器形也比较大,比较复杂,可算做工艺品。以磨制石器为主要标志的新石器时代,加工玉石器的技术是相同的。制石技术由打制发展到磨制,经历了数千年,制玉技术大致也经历了同样的过程。二者在使用技术和工具上可能完全相同,但玉器除实用外,还有其他的需求,因而在技术要求上比制造石器复杂。玉器不仅要求光洁度比石器高,有的还要镌刻各种花纹图案,这是出于人们审美的需要,是非实用的艺术装饰。这在石器上很少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2089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2
下一篇2023-08-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