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的象征,螭龙玉壁在古代什么人可以佩戴?

身份的象征,螭龙玉壁在古代什么人可以佩戴?,第1张

秦朝以前必须是王爵以上的才可以佩戴,或者是诸侯方伯。秦朝有很严格的规定,戴什么东西需要详细查。   

秦朝以后就较为复杂。首先看颜色,如果是明**,或者**的,那就只有皇帝能戴。一般的话,唐以前讲究礼制,身份应该是和秦汉差不多。唐以后就更加混乱了,除了在颜色上要求高,其他的方面就没有太大的要求。

扩展资料:

秦朝的政治制度

秦朝一方面创设了皇帝制度,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广郡县制;另一方面,又采取了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如:统一文字、度量衡及货币,销毁兵器,决通川防,广修驰道以及“焚书坑儒”等等。

随着进一步北征匈奴、南服百越等措施的实行,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独裁国家形成。 另一方面,秦朝的统治极其残暴,无休止的兵役、徭役以及暴虐的刑罚,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特别是到秦二世当政时期,其统治更加黑暗。

-中国古代皇帝制度

  龙的分类

  有螣蛇没有脚而能飞(见《荀子·劝学》);有鳞的叫蛟龙,无角的叫螭(chi)龙,有角的叫虬(qiu)(均见《离骚》洪补引《广雅》)。有翅膀的叫应龙(《天问》王注)。蛟龙、螭龙、虬、应龙,都不是龙的正统,龙的正统叫做苍龙。在中国商周战国青铜器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不同种类的龙。 《论衡》则说:“龙之像,马首蛇尾。”还有的说龙的形状是鹿的角,牛的耳朵,驼的头,兔的眼,蛇的颈,蜃[she甚]的腹,鱼的鳞,鹿的脚掌,鹰的爪子。《本草纲目》则称“龙有九似”,为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些已经是晚期发展了龙的形象,比最初的龙越来越复杂,被综合进去的图腾也越来越多,说明它在不断丰富发展。

  按爪分类

  元以前的龙基本是三爪的,有时前两足为三爪,后两足为四爪。实例可参见唐、宋、元的瓷器纹饰。明代流行四爪龙,清代则是五爪龙为多。 周朝“五爪天子、四爪诸侯、三爪大夫” 民间“五爪为龙,四爪为蟒”的说法形成于清代,主要作为皇帝与下臣服装上纹饰的差别,皇帝穿“龙袍”,其它皇族和下臣穿“蟒袍”,但这只是名称上的差别而已,从龙的形式上来讲无论龙和蟒都是四足蛇类,形状无差异。

  中国龙并非一开始就有五爪,而是从三爪、四爪到五爪发展过来的。中国历史上龙造型的演化大致可分四个时期:

  一、夔龙期 自仰韶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期,经商周,延续到秦汉,以商周夔龙为代表。夔龙的原型为湾鳄或巨蜥,一鸷(凤)足而四爪。商夔螭,一鸷足,二或四爪。商中晚期,夔龙夔螭夔风并逢,产生六种以夔龙为主的并逢夔龙夔螭夔风徽识,表示同为祖先。西周继续沿用,并将夔龙夔螭综合为一种新形态,此时一鸷足,多为弯月形二爪。

  二、应龙期 应龙的概念很早,最早见于商周,但作为艺术分期的应龙,可能始于秦,盛于汉,延续到隋唐,足多为三趾。 

  三、黄龙期 始于唐宋,辽、金、元奠定了形象基础,盛于明清。宋,辽、金、元多为三趾,明清多为四趾、五趾。自元代起,只有皇家可使用五爪龙造型,民间只能用三爪或四爪龙的图案。

  四、回归期 清以后的现当代。由于龙与封建统治者脱离了关系,所以可以按人们的喜好绘制或塑造成三、四、五趾。当然,历史上五爪龙有过特殊的地位,故人们普遍还是偏爱五爪造型。 日本在唐代时与中国频繁往来。而在那个时候,中国的龙都是三爪,日本也就只能从中国引进三爪的龙。在中国出现四爪龙后,已经开始闭关锁国,与日本断了往来。而韩国古时候叫做高丽,一直到清末前都是中国的附属国,当中国统治者开始用五爪龙图案的时候,自然不可能让属国和自己平起平坐,于是韩国的龙就只能是四爪了。归根到底,日韩的龙反应的正是中国龙的发展演变过程。

  按职能分类

  天龙、神龙、地龙、伏龙 《渊鉴类函》卷四三八引《内典》:“有四种龙:一天龙,守天宫殿持令不落者;二神龙,兴云致雨益人间者;三地龙,决江开渎者;四伏藏龙,守 王大福人藏者。”

  按出生形式分类

  分为胎卵湿化四类。《渊鉴类函》卷四三八引《内典》:“龙有胎卵溼化四种。”

  其他分类

  虺(huǐ):是一种早期的龙,以爬虫类--蛇作模特儿想象出来的,常在水中。“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是龙的幼年期,曾出现在西周末期的青铜器装饰上,但不多。 虬:一般把没有生出角的小龙称为虬龙,是成长中的龙。故古文献中注释:“无角曰虬,有角曰龙。”另一种则说幼龙生出角后才称虬。 两种说法虽有出入。但都把成长中的龙称为虬。还有的把盘曲的龙称为虬龙,唐代诗人杜牧在《题青云说》诗中就有“虬蟠千仞剧羊肠” 之句。 蟠螭:是龙属的蛇状神怪之物,是一种没有角的早期龙,《广雅》集里就有“无角曰螭龙”的记述。对蟠螭也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指**的无角龙,另一种是指雌性的龙,在《汉书·司马相如传》中就有“赤螭,雌龙也”的注释,故在出土的战国玉佩上有龙螭合体的形状作装饰,意为雌雄交尾。春秋至秦汉之际,青铜器、玉雕、铜镜或建筑上,常用蟠螭的形状作装饰,其形式有单螭、双螭、三螭、五螭乃至群螭多种。或作衔牌状,或作穿环状,或作卷书状。此外,还有博古螭、环身螭等各种变化。

  蛟:一般泛指能发洪水的有鳞的龙。相传蛟龙得水即能兴云作雾,腾踔太空。在古文中常用来比喻有才能的人获得施展的机会。关于蛟的来历和形状,古典文献中说法不一,有的说“龙无角曰蛟”,有的说“有鳞曰蛟龙”。而《墨客挥犀》卷三则说得更为具体:蛟之状如蛇,其首如虎,长者至数丈,多居于溪潭石穴下,声如牛鸣。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中有周处入水三天三夜斩蛟而回的故事。 人们常说“蛟龙”,其实“蛟”与“龙”是1种传说的神化生物的不同年龄时的称呼:小时为“蛟”,大了成“龙”。虽然都有强大的力量,却一正一邪,有本质不同。蛟龙有两种原型:一种是短吻鳄,英文名叫Alligator。现在世界仅存为数不多的几种,如中国的扬子鳄; 另一种是咸水鳄,学名湾鳄,唐朝韩愈写过一篇祭鳄鱼文,就是为了赶走当时在广东潮州一带为害百姓的湾鳄。现在此种鳄是现存鳄类中最大的一种,最长可达七米。

  角龙:指有角的龙。据《述异记》记述:“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角龙便是龙中之老者了。

  应龙:有翼的龙称为应龙。据《述异记》中记述:“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应龙称得上是龙中之精了,故长出了翼。相传应龙是上古时期黄帝的神龙,它曾奉黄帝之令讨伐过蚩尤,并杀了蚩尤而成为功臣。在禹治洪水时,神龙曾以尾扫地,疏导洪水而立功,此神龙又名为黄龙,黄龙即是应龙,因此应龙又是禹的功臣。应龙的特征是生双翅,鳞身脊棘,头大而长,吻尖,鼻、目、耳皆小,眼眶大,眉弓高,牙齿利,前额突起,颈细腹大,尾尖长,四肢强壮,宛如一只生翅的杨子豪。在战国的玉雕,汉代的石刻、帛画和漆器上,常出现应龙的形象。

  火龙:是以火慑势的龙。全身有紫火缠绕,凡有火龙经过之处,则一切物体均被烧焦。

  蟠龙:指蛰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龙,龙的形状作盘曲环绕。在我国古代建筑中,一般把盘绕在柱上的龙和装饰庄梁上、天花板上的龙均习惯地称为蟠龙。在《太平御览》中,对蟠龙又有另一番解释:“蟠龙,身长四丈,青黑色,赤带如锦文,常随水而下,入于海。有毒,伤人即死。”把蟠龙和蛟、蛇之类混在一起了。

  青龙:为“四灵”或“四神”之一,又称为苍龙。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家将天上的若干星星分为二十八个星区,即二十八宿,用以观察月亮的运行和划分季节,并把二十八宿分为四组,每组七宿,分别以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青、红、白、黑四种颜色以及龙、鸟、虎、玄武(龟蛇相交)四种动物相配,称为“四象”或“四宫”。龙表示东方,青色,囚此称为“东宫青龙”。到了秦汉,这“四象”又变为“四灵”或“四神”(龙、凤、龟、麟)了,神秘的色彩也愈来愈浓。现存于南阳汉画馆的汉代《东宫苍龙星座》画像石,是由一条龙和十八颗星以及刻有玉免和蟾蜍的月亮组成的,这条龙就是整个苍龙星座的标志。汉代的画像砖、石和瓦当中,便有大量的“四灵”形象。

  苍龙: ①龙名。《楚辞·惜誓》:“苍龙蚴虬于左骖,白虎骋而为右騑。” ②马名。《礼记·月令》:“孟春之月,……乘鸾辂,驾苍龙。”注:“马八尺以上为龙。” ③黄道东方七宿总称,即青龙。《书·尧典》:“日永星火,以正仲夏。”传:“火,苍龙之中星,举中则七星见。” ④指太岁星。古代术数家以太岁所在为凶方,故亦指凶恶的人。

  蜃龙:蜃栖息在海岸或大河的河口,模样很像蛟,也有可能是其中的一种。 蜃具有不可思议的能力,就是从口中吐出的气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幻影。这些幻影大多数是亭台楼阁,是谁都没见到过的豪华,从窗口里可以看到穿戴华丽的贵人们在活动。 这就是常说的海市蜃楼。

  云龙:云雾缠绕的龙。

  望龙:头部呈侧面的龙。

  龙生九子

  龙长子,名赑屃(bi xi),样子像龟,善于背负重物,还喜欢文字,爱扬名,因此,让它驮石碑。

  龙次子,名螭(chī)吻,喜欢登高望远,能喷浪降雨,因而它通常被装饰在建筑物的屋脊上,用以防火。

  龙之三子,名蒲牢,爱吼叫,喜爱音乐,因而它常被用来装饰大钟,做钟顶的钟扭。

  龙之四子,名狴犴(bi an),样子像老虎,是威力的象征,因此把它装饰在监狱的大门上,用来威吓罪犯。

  龙之五子,名饕餮(tāo tie),生性贪吃,所以人们把它装饰在食物的器皿上。

  龙之六子,名蚣蝮(bā xia),平日最喜水,所以它大都被装饰在桥头处,桥洞和桥栏等处。龙之七子,名睚眦(ya zi),传说中它性情凶残,爱争斗厮杀,所以它被装饰在刀剑的柄上。龙之八子,名金猊,样子像狮子,喜欢烟火,它一般被装饰在香炉。

  龙之九子,名椒图(jiāotu)样子像螺蛙,善于封闭和保护自己,因此人们把它装饰在大门上,用来守门。

  龙生九子是指龙生九个儿子,九个儿子都不成龙,各有不同。所谓“龙生九子”,并非龙恰好生九子。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九来表示极多,有至高无上地位,九是个虚数,也是贵数,所以用来描述龙子。龙有九子这个说法由来已久,但是究竟是哪九种动物一直没有说法,直到明朝才出现了各种说法。明代一些学人笔记,如陆容的《菽园杂记》、李东阳的《怀麓堂集》、杨慎的《升庵集》、李诩的《戒庵老人漫笔》、徐应秋的《玉芝堂谈芸》等,对诸位龙子的情况均有记载,但不统一。

  “龙生九子”的一个说法是来自明朝李东阳的《怀麓堂集》,龙的九个儿子分别为:老大囚牛(qiuniu) 老二睚眦(yazi) 老三嘲风(chaofēng) 老四蒲牢(pulao) 老五狻猊(suānni) 老六赑屃(bixi) 老七狴犴(bi’an) 老八负屃(fuxi) 老九螭吻/鸱尾(chīwěn/chīwěi) 另有说法为: 老大赑屃(bixi) 老二螭吻/鸱尾(chīwěn/chīwěi) 老三蒲牢(pulao) 老四狴犴(bi’an) 老五饕餮(tāotie) 老六霸下(bāxia) 老七睚眦(yazi) 老八狻猊(suānni) 老九椒图(jiāotu) 有的说法还把螭首、麒麟、朝天吼(犼)、貔貅也列入龙子之一。 传说中,龙性*。与牛交合,生麒麟。与鲲交合,生蛟。

从用料来看,汉代一般用玉质材料的印的都是王以上级别,包括皇帝和皇后,称之为玺。官员用的一般都是铜印。螭龙纹纽是一种寓意男女感情的纹饰,寓意美好但并不代表等级。螭龙无角无翼不是正统的龙,不具有代表身份的象征意义。有错误之处请提出指正。

一种典型的瓷器装饰纹样。螭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属蛟龙类。《说文·虫部》有释:“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其形盘曲而伏者,称蟠螭。躯体比较粗壮,有的作双尾状。

螭纹最早见于商周青铜器上。是和龙纹非常接近的一种题材,故又有“螭虎龙”之称,尾部同样有拐子型和卷草型之别。若就细部而言,头和爪已不大像龙,而吸取了走兽的形象,身躯亦不刻鳞甲,体态有肥有瘦,可以相差悬殊。图案设计,比龙纹有更大的自由,用螭纹来装饰长边,充填方块,蜷转圆弧,皆可熨贴成章。正因如此它才成为最常见的花纹题材。

受复古风气的影响,宋代瓷器大量出现螭纹装饰纹样。宋定窑以印花、划花手法在瓷盘、瓷碗、瓷瓶等器物上装饰螭纹。元末景德镇窑有釉里红塑贴螭纹高足杯等名品。明清瓷器上的螭纹有蟠螭、团螭、双螭等多种形态,表现手法多为绘画,偶有塑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明嘉靖白釉红螭瓶,以一条蟠螭盘绕白瓶颈肩处,红白辉映,神采耀目。定陵出土明万历黄釉紫彩三螭足炉,以三螭倒立成足,螭身成为炉腹上的堆塑装饰,构思精巧,风格古朴,令人赞绝。晚明民窑青花瓷器上螭纹大量涌现,逸笔草草却颇有神采。清康熙豇豆红太白尊上则是以细线刻划团螭纹,尽显盛世之时刻意追求精益求精的审美情趣 断代,是研究古玉首先遇到的问题,即使那些经科学发掘的出土玉器,也有一个重新断代的问题,因为有很多玉器的制做年代并不是与墓葬的年代相条款,可能要早得多;更何况那些非科学发掘品和传世品了。宋代以降,仿制和伪造古玉成风,使古玉在难解的断代困境中,更加扑朔迷离……

螭,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龙属(或又称龙子之一)。鉴于螭是传说而非现实生活中的动物,故其形态并无有一定的固定式样,说法也很多。现将其中一些重要著述中的内容摘录数条如下:

《说文》:“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从虫,离声,或无角曰螭。”

《汉书·司马相如传》有“蛟龙、赤螭”之载,其中“赤螭”一词文颖的注解称:“螭,为龙子。”张揖的注释称:“赤螭,雌龙也。”

《左传·文公十八年》有“投诸四裔,以御螭魅”之载,其中“螭魅”一词的杜预注称:“螭魅,山林异气所生,为人害者。”

《左传·宣公三年》有“螭魅魍魉,莫能逢之”之载,其中“螭”字,据注家称:“螭,山神,兽形。”

从上述各条文献来看,有关螭的记述,最晚在战国时已开始。至于它的来历,有说是“龙属”或“龙子”,或“雌龙”,即母龙。其先为“山林异气所生”,色黄、无角、兽形。

玉器上出现螭的形象,正好与文献记载最早期相同,即亦在战国时出现,此后的汉魏、元、明、清一直延续。唯唐、宋略少,是螭形在玉器上出现的低潮期。其名称有叫蟠螭、螭虎、螭龙者。 战国是迄今所知最早在玉器上出现螭的时期,而且数量相当多,其中最典型的有如下几例:

一件是民国年间在河南省洛阳金村战国中期墓所出的玉镂雕三螭纹璧,器现藏美国纳尔逊艺术博物馆。璧径217cm,上镂雕三螭,一在中央两瑗并璧形的相连接处,另两只在璧主体的外缘。所饰三螭基本形式相似,唯大小形态略异,皆张口露齿,上唇长宽,下唇似斧且短小,不规则椭圆形目,两眼各有一延长线,弯曲上翘,线较平直,脑顶有后飘且上扬的长尖式耳,脑与颈之间有一如鹿角状的长且分叉的独角,胸前亦有一如脑顶的分叉且内外卷一弯的角形饰,身有撮毛纹,四爪足如虎足,长尾上翘内卷并饰扭丝纹,整体呈S形侧身、侧视的爬行状。

上述三螭纹璧是科学的出土物,是战国玉璃的最典型代表。此外,在一些传世珍品中亦有许多类似的螭纹,见者有琢饰在玉瑗玉璧上,有为玉璜或玉珩之饰,亦有做冲牙之形者。综观它们的形态,虽有每一螭各有差异,但均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和艺术风格,计有如下几点:

1、此期螭和整体造型,皆作扁平形而未见有立雕或半立雕器,通体除特定的器物,如冲牙等外,均呈S形弯曲的行走状,侧面身侧视,两面饰纹相同,多镂雕。

2、此期玉螭的局部器官中均作张口露齿,梳形目,头顶有较长且分叉的角和比角短并呈后飘上杨的耳,四爪足,尾上翘内卷并饰扭丝纹,形虽如虎或龙,但均无虎斑和龙体鳞纹。

3、此期玉螭上各外露于体外的器官之末端及身上的饰纹等,皆呈C字形尖卷。

4、此期玉螭纹皆或作玉器之形或作玉器辅助纹用。 汉代是螭纹是最鼎盛期,数量多,在许多玉器上都能见到。其中,光武帝所用来封国、赐诸王侯、发兵、召大臣、册封外国君主的六玉玺,皆采用螭虎印纽。例如《后汉书·光武帝纪》李贤注引蔡邕《独断》曰:“皇帝六玺,皆玉螭虎纽,文曰‘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皆以武都紫泥封之。”两汉早期作品,可以广东省广州市象山岗西汉初期南越国王赵睐墓出土品为代表。此后,西汉中晚期及至魏晋仍有大量螭纹遗存,现将此期的典型遗物分别介绍如下:

1983年西汉南越王墓出土一件玉镂空套环形器,其上镂雕一螭一凤纹。所饰一螭,首身及尾的一部分饰于内环,尾的大部分和前后两足的一部分在内外两环之间。螭呈张大口,露上下门牙各一,及后有不分叉的独角和耳,胸两侧各有一似羽翅的钩形饰,长颈,长尾后段分成两叉,尾前端和一叉饰扭丝纹,另一较宽长的尾叉饰双线竹节式纹,上唇侧及前后足的上腿处各有一撮胡须或毛纹,角与羽翅处饰双线竹节纹,整体呈多重S形弯曲和侧身侧视奔跑状。

同上述一墓出土的另一件有螭纹的玉器为玉剑首,其正面的外缘浮雕两只形式相同的螭纹。所饰螭整体呈S形弯曲的爬行状。头额两侧各一形式相同的耳,梳形目,外眼角卷曲上提,平嘴,整个螭首作正视形并颇似猫或虎头。螭四足外撇,分别于左右两侧,背部从脑后至尾间有一阴刻随形的线纹,腹侧似有羽翅,尾饰扭丝纹。

南越王墓所出的另一件螭纹玉器名玉剑,其上螭纹是用浮雕法琢刻。首作猫科动物的头形,两耳后伏于颈背,近似方框并有眼角线双目,直鼻,平嘴,呈正面形。尾细长卷曲,饰扭丝纹。螭身背部有一从头颈至近尾的阴刻随形线,四爪足向身两侧外伸,作穿于云气间的爬行状。

西汉中期的典型螭纹代表,是河北省满城县汉代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其中一件玉璧主体上部的廓处,形式大小相同,但朝向相背,呈侧身侧视,身尾并联形。螭作张口露齿,脑后有双耳和一长且长扬的扭丝形独角,身有翅,昂首挺胸,身首于首和颈背上翘,四足外伸但已抽象变形,通体除颈背侧一道随形阴刻弦纹外,另局部还有扭丝式胡须纹和C字形纹等。

中山靖王墓出的另一件螭纹玉器是玉贝剑上的。此器的两面均有一螭纹,其形除双目上的饰收到或毛纹,脑后有长且下弯的独角,身侧有一鸟首外露等与前述南越王越睐一件玉螭纹略异外,其它五官特征,作穿作于云气间的身的刻纹等都很相似。

东汉玉器上较具体表性的螭纹,有1969年河北省定县北陵头村中山穆王刘畅墓所出土的几件玉器饰纹。所饰玉螭纹,基本造型和饰纹与西汉玉螭纹同,唯身上局部器官和刻纹略有所别。主要表现在局部纹刻中有在以往未见或罕见的装饰,如以数道短平行直线组成的足爪、毛发和短须纹,间点缀小圆圈纹、竹节式纹等。

此外,玉螭纹已不见扭丝式尾和角,头形未见侧视状等也是此期的又一特征。

魏晋时玉螭纹主要作玉璧、玉印、玉韘、玉贝剑饰物等器上。综观此期玉品上的螭纹,其形式很似两汉晚期,唯不同的是身较细长,身上以短平行线饰作的足爪和羽毛纹较多,个别螭纹的头侧耳间和脑后开始出现毛须和发纹等。

从上述两汉和魏晋时期玉器上的螭纹看,知此期与战国时的螭纹有如下一些差别:

1、此期玉螭除个别外,大多数从以往的侧视形转化为正视和表现俯视能见的正面形。

2、此期螭形脑后的角一般较战国的短,有的独角饰为扭丝形,多不分叉。

3、此期螭形均四足分作有躯体的两侧,而不是战国那样四足都在身下,一侧各有两足,作爬行状而非战国时的走状。

4、玉螭纹的尾饰为扭丝形者、多为西汉物,此后渐少,并开始分叉。

5、耳两侧有毛发,目上有眉毛,东汉以后进而在身上和足间的局部都有毛纹,所饰毛纹,皆用短细且平等的成组阴线表示。

6、螭形局部增咖饰纹,如东汉始在身上有凹孔,身上有圆圈纹、竹节纹等,及至魏晋时的个别螭纹上的脑后还新出现了毛发纹。

7、此期所见螭纹除战国时常作玉璧、玉瑗等饰纹外,另增加的器物有玉贝剑饰物,玉韘、玉印、玉佩饰等。

8、此期玉螭中在战国时与玉凤复合在一起者已很少或不见,但新增加的复合纹图中见者有龙、云、鸟、熊、虎、朱雀、玄龟等。 唐、五代玉器上很少见到螭纹,有些传世品,曾定为唐物者,似有疑问,因此,其特点不甚清楚。

宋、元两代,特别是元代始,玉器上的螭纹又多起来,凡此期的带扣、带钩、剑饰等,都常有螭纹出现。试举数例分述如下:

青玉双螭纹笔阁一件,长10cm,宽43cm,体作扁长方委角形,正面浮雕双螭纹。所作螭脑大脸小,近似三角形圈目,目上有两道粗眉合为牛角式上扬,脑后有一束长发飘至前两足合并的背脊处,四足分别在身体的左右两侧,作弯曲爬行状,身于前二足合并的背脊各阴刻一漩涡式钩云纹,从前两足合并的背脊至尾端有一道随形阴刻的线纹表示背脊,背脊线两侧各有若干组由双道平等短阴线组成的竹节斑纹,尾长且分成多叉,口衔灵芝。

另一器为三环套连式带扣,上亦有双螭纹,其所饰螭形及五官等与前述一器上的螭纹同,所不同的是螭口均未衔灵芝,其脑后飘发更长,几飘伸至前两足并合处之后的背脊间。

近似上述的螭纹,亦有出土品,其中江苏省无锡市元钱裕墓出土一件圆形佩上阴刻的一条螭纹可为其代表。凡此说明,上述传世品皆为元物,并由此可知元代玉器上的螭有如下一些共同特征:

1、此期玉器未见有单独的螭形物者,所见皆以纹图的方式琢饰在不同造型和用途的玉器上。

2、此期螭纹的造型,如四足分饰于身躯的两侧,作爬行状,尾分叉,身饰双条短平行线组成和竹节纹,都仿自汉魏时物,说明有前后的继承关系。

3、此期螭形,前额颇大,且高凸,而脸部五官,如眉、眼、鼻、口则集中在整个面部的下方,其与头额的比例是,凸额作头部的三分之二,而其它五官只占三分之一。

4、此期螭的脑后束发很长,从脑后一直飘至前两足的背脊处,甚至有飘至胸背处者。

5、螭形双肩上耸,前腿弯势柔软,作向前同时伸出的爬行头,而后两足,一弯一伸,呈矫健有力之势。

6、四足的关节处有呈漩涡式的云纹,近似的云纹最少的只在耸肩处两组,有的则有四组以上,直至八组,均成双成对,左右分列在四腿和双肩。

7、身上所饰的双平行组成的竹节纹增多,有的布满整个身躯和足尾处。

8、此期螭形之尾特别长,均有分叉,有的二股,有的三股或更多,均呈卷云形弯曲,作水涡状。

9、螭之颈和背,都有一道(个别两道)阴刻线纹,从颈或肩部始一直随背形延伸至臂部尾端,以表示肥壮的背脊肌肉。 明代玉器上常见螭纹,试举数形如下:

一是明墓出土两例。其一为浅浮雕螭纹,头部如鼠首,脑后有一卷弯的独角,回首,扭丝纹颈,背脊有一条随形阴线,前两足,一伸直置颈下,一后伸置腹侧,后两足一伸一缩,尾长细分两叉。另一组螭纹,无角,双眉粗大,呈倒八字向两侧分开,缩颈弯曲,身上有如分叉尾形式的外伸线,似表示翅翼,背脊无随形阴线,尾分成两叉,亦呈爬行状。近似上述出土玉器上螭纹者,尚有一些传世品,形式基本相似。

传世玉器上琢饰螭纹者中最完整和精美的是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一件玉笔管上所饰的两组螭纹,此笔通笔帽长约20cm,于笔管和笔帽上各浅浮雕一组蟠螭纹。其上所饰两螭纹,形式基本相似,皆有羊角式双耳,独角,长发向脑后身侧飘动,脑有若干条短平等线,口衔灵芝,背有双线随形脊,腹两侧和足上有短平等双线竹节,足关节有多组漩涡式卷云纹,背有向两侧外伸且分双叉的鳍或羽翅纹,四足,三爪,足间有单平行阴线组列的毛道纹,通体呈爬行头。此笔管上螭,从整体看,尚有元代螭纹的遗风,当为明初物,而前述两组出土玉器上的螭纹,据报告为明中晚期物,因此,它们分别代表明代早晚期螭形纹。此外,明代有一批螭纹带钩、双螭耳杯和杯托等,其上镂雕和浮雕双螭,虽形态并不全同,但其风格大同小异,与上述各例螭纹相似。

综观上述明代玉器上的各例螭纹,概括起来,计有如下一些特点:

1、此期螭的头形较之元代的短,额较细并多有刻纹,而不是如元代螭额那样呈光头状。

2、此期螭之眼目,形式并不固定,计有圆圈目、三角形目、橄榄形目、倒八字形斜目、梳形目和虾米形目(主要是带钩上的螭)等。

3、脑后有一独角或无角者均有,发形多种,有向身侧飘动者,亦有贴肩随颈飘动者和分两段股拂飘及上冲(即所谓“怒发冲冠”)者。

4、此期螭形在背部外伸分叉如羽翅之饰和腿上、颈上刻毛须者为元螭所无或很少。

5、元代螭纹上的双平行线节式纹,均在背脊线的两侧分别单独组例,而明代一些螭纹中,其上有上述饰纹者,有的似元代那样组列,有的则横列在背脊线上。 清代玉器上的螭纹,很无规律,有的是战国或两汉玉器上的螭纹,有的则综合各代玉螭纹而作的所谓“四不象”螭形纹,颇有千姿百万态之感。更有一些装饰性图案螭纹,盘缠卷曲,抽象变形,各显神气。综上所见,就整个清代玉螭,其最大特点是下唇有须,身较光素,头部较大,身尾略短粗。

http://wwwmycollectnet/antiqueEstimation/show-75433-1html

http://baikebaiducom/view/909229htm

http://www8fromchinacom/archiver/tid-126176html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2119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2
下一篇2023-08-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