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斋,指的是主动意义上的沐浴更衣、凝聚神思。戒,则是防范意义上的杜绝欲望和欢娱,如禁止饮酒食辛、性行为以及各种娱乐活动等。中国古人的斋戒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就已经存在,是参加祭祀前所做的一些清洁身心的准备。
中国早期有“三日斋,七日戒”的规定,其目的在于表示对于所祭祀的虔诚,同时也是使人通过几天在身心方面的准备,最终能够心无杂虑,澄明清澈,进行精神相交。需要指出的是,早期的斋戒中并不禁食鱼肉荤腥,而只是禁食葱、蒜、韭菜等辛辣食物。
事实上,人们在斋戒时往往还专门吃鱼肉荤腥。
因为古代祭祀程式复杂,时间很长,有时一一连几天,对人的体力要求很高,因此古人专门食肉以补充体力。只是在南北朝后受佛教影响,斋戒才逐渐与素食联系起来。
后来,斋戒一词又被用以表示出家人必须遵守的清规戒律。即八关斋戒: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坐高广大床,七不涂饰香鬟及歌舞观听,八过午不食。
斋戒、焚香、沐浴、更衣。据史料记载,早在商周时期,最高统治者的法典中就规定了在登基、继位、祭奠、开元等重大活动中,都要戒斋三日、沐浴更衣,其中顺序为斋戒、焚香、沐浴、更衣。“吏五日得一休沐”,表明洗浴对官宦仪容仪表之重要,人对天、地之敬重。
明代祭天用牺牲仍是牛、羊、猪三牲,颜色以红色和黑色为正色,祭天所用的牺牲,提前九十天便要精心喂养,刷洗,使洁净肥腴。祭祀前三十天,皂帝还要去牲棚看看牲的喂养情况,从这天起大臣轮流去,每天要有一位,以表示隆重和虔诚。祭祀具体日期由钦天监选择。临祭,提前三天或两天,百官演习礼仪。明嘉靖九年(1580年)又规定,冬至的郊祀祭天,提前七日演习礼仪。祭祀之前,要进行斋戒。明太祖规定,凡是祭祀天地、社稷、宗庙、山川等神,为天下祈福,要下令百官提前三天斋戒。其内容是沐浴更衣,单独宿止,不饮酒,不吃荤,不去看望病人,不去吊丧,不听音乐,不打官司,专心致志地去想所祭祀的神灵,想象神灵就在自己头上或左右。
明朝的祭天仪式极其繁琐。祭天当日,皇帝、百官一大早便来到圜丘,冠带就位,然后按着赞礼者的要求,一项一项地进行。主要仪节有:
(1)迎神、奏乐。
(2)燔柴。在僚坛烧全牛。
(3)行礼。皇帝、皇太子、百官都跪拜两次 。
(4)奠玉帛。皇帝洗手登坛,在乐曲声中,在昊天上帝神位前跪拜,上香,奠玉帛。
(5)进俎。皇帝亲自摆好祭神盘。
(6)初献。皇帝再次洗手洗酒爵,上香,祭酒。这时,祝官捧出祭祝文跪拜读出。祭酒仪式分成三次逬行,第一次称初献,第二次称亚献,第三次称终献。
(7)饮福受胙。饮福指饮祭过神的酒 ,是神赐予的福酒。受胙指接受祭肉,意同福酒。
(8)撤豆。即撤下供品,豆是盛供品的器皿。
(9)送神。
(10)去燎所。以上各过程所读的祝告辞、献给神灵的礼物、供品酒果由各部门负责运送到燎所。
(11)望燎。皇帝至望燎位置,看着烧到一半之时即可回住所休息,祭天的大典宣告完毕。
从始至终皇帝不断俯伏跪拜;掌礼官、掌祭官、奉爵官、乐队,都忙得团团转。十一个小环节乐曲不同,都有一定规定曲目,如迎神奏“中和之曲”、奠玉帛奏“肃和之曲”,等等。皇帝以下太子、百官跪拜,场面肃穆宏大,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这里除去封建皇帝的排场之外,实质上与周代规定的祭祀礼节相去不远,中心仍是以恭敬的态度、臣服的动作和丰富的食物,求得上天的福佑。明朝的祭天仪式既上承商周,也参考唐宋典章增减,似万变不离其宗,祭天求福,连同祭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的天体崇拜性质都从未改变。
一、观音斋期表
观音斋期是佛教三种斋期之一,每逢初一、十五必须吃斋。时间分别是:
农历正月初八、农历二月初七、农历二月初九、农历二月十九、农历三月初三、农历三月初六、农历三月十三、农历四月廿二农历五月初三、农历五月十七;
农历六月十六、农历六月十八、农历六月十九、农历六月廿三、农历七月十三、农历八月十六、农历九月十九、农历九月廿三、农历十月初二、农历十一月十九、农历十一月廿四、农历十二月廿五。
二月、六月、九月,由初一到十九日都要吃素,据说二月十九是观音诞日,六月是菩萨渡海,俗传那天必然会落雨,九月十九是观世音菩萨在大香山成道之期,这说法大约是来自民间流传的香山宝卷,一般善女人都奉行不渝。
二、十斋日
每月持斋素食并禁止屠宰的十天。即每月初一、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等十日受持斋戒。
三、六斋日
凡遇持斋之日,则过午不食,指每个月的初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小月二十八日、二十九日)。
斋日也就是指斋月中某一天或祖师圣诞或有斋醮科仪等活动时,教徒必须严格按照所规定内容行事。斋日是一月之中应持斋戒的日子。这一几天必须严格遵守戒律,这样行法时才能有天神护佑,才会有效。
扩展资料佛教所谓吃素,是指不食荤腥。荤指五种有辛味的蔬菜,即葱、韭菜、大蒜(包括蒜苔)、薤(俗名小蒜)、兴渠(已知洋葱)等。此五种荤菜食之气味难闻,护法远离;同时,生食增瞋恚,熟食多*欲,障碍修道。
腥是指禽、兽、畜、水族等众生之肉(亦包括蛋),皆带有腥膻之味,食之与众生结怨,障碍平等心、慈悲心。所以,上述两类荤腥之物,均不应食,故曰吃素。
初学佛的在家佛弟子,虽然不能立断荤腥,但可循序渐进,逐渐断掉。暂时,可一天吃一顿素餐,或一个月吃几天素餐,或一年吃几个月的素餐等等,待机缘成熟,即可全部断掉。上述吃素的时间按排,称之为斋期。
-观音斋
-六日斋
-十日斋
伊斯兰教徒遍布全球各地,在亚洲最为盛行。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统称为“穆斯林”,意思为“顺从者”和伊斯兰的寓意相同。伊斯兰教有这众多节日,其中最重要的是斋月节。那么斋月节是怎么来的呢?不妨来 伊斯兰教文化 里看看。
自8月21日起,全世界伊斯兰国家先后进入今年的斋月。有关伊斯兰教的斋月斋戒,还有一些历史故事和一个演进过程。
公元610年到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加传教时期,斋戒尚未成为伊斯兰教的定制。由于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影响,在当时的阿拉伯社会里,早已存在有斋戒的习俗,某些宗教虔修者甚至终年夜间做礼拜,白日封斋。穆罕默德本人虽然有时也在某些传统纪念日封斋,但并未向穆斯林明确提出斋戒的要求。622年,他率领穆斯林迁移至麦地那后,为团结、争取当地的犹太人,始仿效他们的教习,定古代先知穆萨得救的阿舒拉日,即阿拉伯太阴历1月10日为斋戒日,以示重视。这便是伊斯兰教最初提出的斋戒,但当时尚未法定为穆斯林必须履行的宗教义务。
伊斯兰教关于斋戒的正式规定,始于公元623年。其经典明文依据主要集中在《古兰经》第2章第183至185和187各节。《古兰经》云:信教的人们啊!斋戒已成为你们的定制,犹如它曾为前人的定制一样,以便你们敬畏。又说:莱麦丹月中,开始降示《古兰经》,指导世人,昭示明证,以便遵循正道,分别真伪,故在此月中,你们应当斋戒。
穆罕默德依据《古兰经》上述明文的规定,正式宣布伊斯兰教历每年莱麦丹月(即9月)为斋月,凡成年男女穆斯林每逢此月均应封斋。圣训作为《古兰经》明文的重要诠释和补充,进一步阐述了莱麦丹斋月的尊贵,指明了封斋者将在后世得到的好处,以此鼓励和号召穆斯林恪守斋功。
自莱麦丹月斋戒被规定为天命之后,穆罕默德原倡导过的阿舒拉日的斋戒便成为自愿性的了。据伊本欧麦尔等人传述:莱麦丹月成为法定的斋月后,穆圣(穆罕默德)说道:阿舒拉日的斋戒,愿封者封,不愿封者亦可不封。
有关圣训还提及穆罕默德时代的穆斯林遵行斋戒天命的情况,反映了莱麦丹月斋戒由自愿到必行的过程。据穆罕默德弟子赛莱迈说:“在穆圣时代,当古兰经文难以斋戒者,当纳罚赎,即以一餐饭,施给一个贫民颁降时,我们在莱麦丹月愿封斋者便封,愿开斋者便施给一个贫民一餐饭,作为罚赎。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另一段古兰经文‘故在此月中,你们应当斋戒’降示之后。”
这就是说,《古兰经》关于斋戒的规定是循序渐进的。在初定斋戒为天命时,因有“难以斋戒者,当纳罚赎”和“斋戒对于你们是更好的,如果你们知道”等灵活性词句,故穆斯林尚可以选择封斋或纳罚。而当明令在莱麦丹月必须封斋之后,穆斯林则不再有选择是否封斋的可能。从此,在伊斯兰教历每年9月封斋一个月,遂正式成为穆斯林必须遵守的五功之一。
斋月要注意事项
1、封斋的时候身无大净(很多人都在问:封斋的时候没有大净,斋戒成吗?今天郑重地告诉大家:没有大净不影响斋戒)。
2、拥抱和亲吻妻子(斋戒期间拥抱和亲吻自己的妻子是允许的,因为使者生前这样做过,但是要把握住分寸)。
3、冲凉或洗大净(斋戒期间冲凉或者洗大净都是允许的,但是注意不要让水通过口或鼻子进入体内)。
4、不要过分的漱口和呛鼻(斋戒期间漱口和呛鼻时不要过分,以免水进入了体内。一旦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我们的斋戒就陷入了嫌疑,因为学者们对此有争议:有说(艾布·哈尼法和马立克认为)斋戒就坏了,有说不坏)。
5、有必要时的品尝食物,但不要咽下肚子(言下之意是能不品尝时则尽量不品尝,最为可佳)。
6、打针(除了营养针外,斋戒期间其它针剂都是允许的)。
7、闻到了香气(比如你身上或别人的身上喷了香水,香水的味道散发了出来,被你闻到了,则不坏斋)。
8、刷牙(刷牙时注意不要将水咽进肚子)。
9、遗忘的吃喝和夫妻同房。
10、非故意的呕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