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读音的不同,予的意思如下:
一、读作:yú
1、用作代词,意思是:我。同“余”。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述而》:“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释义:上天把德赋予了我,桓魋能把我怎么样?
二、读作:yǔ
1、用作动词,意思是:给。通“与”。
出处:先秦·佚名《诗经.小雅.采菽》:“彼交匪纾,天子所予。”
释义:不致怠慢不骄狂,天子因此有赐赏。
2、用作动词,意思是:赞许。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传》:“鲁严公夫人杀世子,齐桓召而诛焉。《春秋》予之。”
释义:鲁严公夫人杀害鲁国世子,齐桓公就召她前来杀掉了她,《春秋》赞同这种行为。
扩展资料字形演变
字源解说
文言版《说文解字》:予,推予也。象相予之形。凡予之属皆从予。
白话版《说文解字》:予,将东西推托给人。字形像用手托付他人的样子。所有与予相关的字,都采用“予”作边旁。
词语解释
1、予知 [ yǔ zhī ]
释义:自谓聪明。
2、愁予 [ chóu yǔ ]
释义:使我发愁。
3、赐予 [ cì yǔ ]
释义:指常赐以外的特殊恩赐。
4、予勾 [ yǔ gōu ]
释义:皇帝或其指定的大臣用朱笔在判处死刑者的名字上画勾以示批准。
5、启予 [ qǐ yǔ ]
释义:对自己有所启发。
”予“的意思:
1、予(yú): 同“余”,我:~智自雄(自夸聪明,妄自夸大)。~取~求(原指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后指任意索取)。
2、予(yǔ):给。组词:授予。予以批准。
3、少康之子,槐的父亲。在位17年。
予的本义:击刺中的矛。
予的引申义:
持矛击刺的人。2持矛击刺(夏代帝王少康的儿子名“予”,其个人业绩与此义有关)。
予的再引申义:
1余、我(第一人称单数,从“持矛击刺的人”引申而来。非假借)。
2把东西向前推送。(此义用在“给予”、“授予”、“相予”、“予以”、“予夺”等词语中。由“持矛击刺”引申而来)
相关文献资料:《说文》:“予,推予也。象相予之形。凡予之属皆从予。(余吕切。)”
1、予,汉语常用字,读作yú、yǔ或 zhù,最早见于战国文字,其本义是使别人得到,即《说文解字》所谓的“推予也”,由此引申出赞许、在等含义。
2、《唐韵》:余吕切,《集韵》、《韵会》:演女切,《正韵》:弋渚切,并音与,赐也。《诗·小雅》:君子来朝,何锡予之。《周礼·春官》:内史掌王八枋之灋,七曰予,八曰夺。通作“与”。
又《博雅》:大予,乐名。注:汉明帝永平三年秋八月戊辰,改大乐为大予乐。
1、 同“余”,我:~智自雄(自夸聪明,妄自夸大)。~取~求(原指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后指任意索取)。 2、夏(约前2070-前1600)第七代君主,名字一作杼或作季杼。少康之子,槐的父亲。在位17年。 予在位期间发明一种用兽皮做的甲,是中国战甲的创始。有了战甲之后,士兵战斗力大增,夏朝便积极对外扩张,夏朝国势也进入鼎盛期。《竹书纪年》记载予初期的都城是原(今河南济源西北),后来迁都老丘(今河南开封东北),另载东征后获得九尾狐。予统治时,夏王室的统治进入佳境。予的儿子槐(一名“芬”或“芬发”)在位期间,夏王朝到达鼎盛期(名号“槐”指“槐黄时节”,“芬”指“槐花芬芳”,“芬发”指“槐花芬芳香味散发”。据《竹书纪年》记载:槐在位时“九夷来朝”)。
“予”字形为“矛”省“丿”。“丿”读音为“yì”,义为“至”(据《汉语大字典》袖珍本第12页)。“予”和“丿”联合起来表示“到达”、“歇止”。故“矛”本义为“静止竖立的梭镖”。与此相对,“予”本义为“击刺中的梭镖”。“予”的引申义为“持梭镖击刺的人”,再引申义是“余”、“我”(第一人称单数)。“予”的引申义“持矛击刺的人”与“矜”的本义“仪仗矛”和词语“矜持”的词义“手持仪仗矛”密切相关:只有战矛在手,才有资格生存。“予”的引申义“持矛击刺的人”与“我”字的字形字义也密切相关:“我”字从隶定字形来看,是从手从戈,为“以手持戈”的意思,其造字本义当为“战戈在手的人,才有资格生存”。 予的本义:击刺中的矛。 予的引申义:1持矛击刺的人。2持矛击刺(夏代帝王少康的儿子名“予”,其个人业绩与此义有关)。 予的再引申义:1余、我(第一人称单数,从“持矛击刺的人”引申而来。非假借)。2把东西向前推送(此义用在“给予”、“授予”、“相予”、“予以”、“予夺”等词语中。由“持矛击刺”引申而来) 相关文献资料:《说文》:“予,推予也。象相予之形。凡予之属皆从予。(余吕切。)”
代 “予”假借为“余”,我〖I,me〗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宋·周敦颐《爱莲说》 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清·袁枚《祭妹文》 又如:予知(自认为聪明);予美(自己所爱的人);予圣(自以为圣人);予一人(古代帝王的自称);予小子(古代帝王对先王或长辈的自称;常人对先辈、长者的自称);予末小子(予冲人,予冲子。古代帝王对先王或长辈的自称;常人对先辈、长者的自称);予取予携(予取予夺。从我处掠取);予违汝弼(古代天子勖勉大臣进谏之词。言我有过失,你应匡正);予智予雄(自以为聪明和英雄;形容妄自尊大) 另见yǔ 予取予求 yúqǔ-yúqiú 〖askforfreely〗原指从我处取(见于《左传》僖公七年:“予取予求,不女疵瑕也。”),后代用来指任意索取,犹言随心所欲 予 yǔ 动 (指事。象两手相与之形。本义:授予;给予) 同本义〖bestow;givegrant〗 予,推予也。象相予之形,谓手拔。——《说文》 予,与也。——《广雅》 予之与夺也。——《淮南子·本经》 君子来朝,何锡予之——《诗·小雅·干旄》 怒不过夺,喜不过予。——《荀子》 又如:予宁(给丧假);予齿去角(天生动物赋予齿就不赋予角。比喻事物无十全十美);予赐(予告和赐告);予归(准予辞官回家);予夺生杀(泛指帝王掌握的生死大权);予决(给予决定或裁决) 赞许,称誉〖praise〗 主盛处贤,而自予雄也。——《管子·宙合》 众必予之。——《管子·小匡》 天下之人唯各特意哉,然而有所共予也。言味者予易牙,言音者予师旷。——《荀子·大略》 出售,卖〖sell〗 岁适美,则市粜无予。——《管子》 岁孰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史记》 另见yú 予夺 yǔduó 〖giveordeprive〗∶给予和剥夺 生杀予夺 〖praiseorbelitt-le〗∶指赞许和贬低 褒贬予夺 予人口实 yǔrén-kǒushí 〖givesbahandlefor〗给人留下指责的话柄 予以 yǔyǐ 〖give;grant〗给以 予以反驳
古文中予的意思详细介绍如下:
同余,我的意思。予智自雄,自夸聪明,妄自夸大。予取予求,原指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后指任意索取。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宋· 周敦颐《爱莲说》
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清· 袁枚《祭妹文》
又如予知自认为聪明,予美自己所爱的人,予圣自以为圣人,予一人古代帝王的自称,予小子古代帝王对先王或长辈的自称,常人对先辈、长者的自称。予末小子予冲人,予冲子。古代帝王对先王或长辈的自称,常人对先辈、长者的自称。
予字用法详细介绍如下:
予,是人称代词我的意思。古汉语中表示我的词,还有吾、余、我这几个词。需要注意的是,予常写作余。我、余或予,可以作主语、宾语。吾一般不做宾语用。余(予)多用于自叙,我、吾多用于对话。
再一个需注意的问题是,汉语繁体字简化后,予的用法存在以下问题,予,是喜悦、玩乐的意思。本应是豫,被简化成了予。予是预。参与的预,也被简化了。予应是豫,古州名。也被简化了。
1 予在文言文中有给予的意思吗
予
yǔ
动
(指事。象两手相与之形。本义:授予;给予)
同本义〖bestow;givegrant〗
予,推予也。象相予之形,谓手拔。——《说文》
予,与也。——《广雅》
予之与夺也。——《淮南子·本经》
君子来朝,何锡予之?——《诗·小雅·干旄》
怒不过夺,喜不过予。——《荀子》
又如:予宁(给丧假);予齿去角(天生动物赋予齿就不赋予角。比喻事物无十全十美);予赐(予告和赐告);予归(准予辞官回家);予夺生杀(泛指帝王掌握的生死大权);予决(给予决定或裁决)
赞许,称誉〖praise〗
主盛处贤,而自予雄也。——《管子·宙合》
众必予之。——《管子·小匡》
天下之人唯各特意哉,然而有所共予也。言味者予易牙,言音者予师旷。——《荀子·大略》
出售,卖〖sell〗
岁适美,则市粜无予。——《管子》
岁孰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史记》
来源 亿容在线词典 原文链接:/cd/keyword=%D3%E8
2 “于”在文言文中有什么意思 例句“于”字在文言文中可以作1、动词。
a、意思是“往”或者“去”。如:“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周南·桃夭》。b、意思“取”。
如:“昼尔于茅,宵尔索陶。”——《诗·豳风·七月》。
2、介词。a、表示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意义相当于“在”、“到”或“在…方面上”。
如:“捐金于野。”——《后汉书·列女传》。
b、表示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向”、“对”、“对于”等。如:“何有于我。”
——《论语》。c、表示引进比较对象,意思相当于“比”。
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3 文言文中“于”的所有解释一、介词 “于”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结合起来组成介宾结构,在句中充当状语或补语。
1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 ⑴表示动作行为在何处发生、出现或进行。
A“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在”,或仍作“于”。
例:身直为闺合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明《巡抚登莱右佥都御史袁可立晋秩兵部右侍郎夫妇诰》:“庆既,覃于流虹恩,宜颁于秉钺。” B“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前,作状语。
可译为“在”。 例:韩遂等起凉州,复为中郎将,西拒遂。
于望垣硖北,为羌、胡数万人所围,粮食乏绝(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吕布传》) 明 祁彪佳《祁忠敏公日记》:“关使者袁环中(袁可立子)来晤,即于舟次报谢。” ⑵引进行为动作的起始处所或来源。
“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从”“由”“自”等。
例: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信陵君窃符救赵》) ⑶引进动作行为到达的处所。“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
可译为“至”“到”等。 例: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信陵君窃符救赵》) 2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时间。
⑴表示动作行为在何时发生或出现。“于”所在的介宾结构既可出现在动词谓语前作状语,也可出现在动词谓语后作补语。
可译为“在”。 例: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报任安书》) ⑵表示动作行为延续或终止的时间。
“于”所在的介宾结构常用在动词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到……时”“至”,或仍作“于”。
例: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报任安书》) 3引进动作行为的内容。“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谓语之后,作补语。
可译为“以”“把”等。 例:今予其敷心腹贤肠,历告尔百姓于朕志(《尚书·盘庚下》) 4引进动作行为直接涉及的对象。
“于”所在的介宾结构常用在动词之后,作补语。不必译出。
例: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报任安书》) 5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对象,表示动作行为向谁而发。“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
可译为“向”。 例: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信陵君窃符救赵》) 6引进交付、传递的接受者。
“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给”,或仍作“于”。
例:景公有爱女,请嫁于晏子(《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7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物,表示人、事物与行为动作之间的对待关系。 ⑴“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谓语之后,作补语。
可译为“对”“对于”。 例: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报任安书》) ⑵“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谓语之前,作状语。
可译为“对”“对于”。 例:沣州人张居士,于禅学有所得,临终之岁,禅坐静室,约其徒满百日乃开(《续夷坚志·张居士》) 8引进与甲方动作行为有关的乙方,表示动作行为是甲、乙双方共同完成或进行的,并表示在动作行为过程中甲方起主导作用,是主动者。
“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之后,作补语。可译为“跟”“同”“与”等。
例:六年春,齐伐宋,以其不同盟于齐(西汉·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 9引进用来比较或比拟的对象。一般用以说明异同。
“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跟”“与”等。
例:当此之时,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信陵君窃符救赵》) 10引进比较的对象,表示程度的比较。“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形容词谓语之后,作补语。
可译为“比”。 例: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报任安书》) 11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示被动。
“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之后,作补语。可译为“被”。
例: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12引进动作行为受益的对象,表示动作行为为谁而发。“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之前或之后,作状语或补语。
可译为“为”。 例:群臣不尽力于鲁君者,非不能事君也(《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按:群臣不为鲁君尽力。
二、连词 连接词或词组,表示并列关系。《尚书》中用得较多。
可译为“和”“与”等。 例:告汝德之说于罚之行(《尚书·康诰》) 按:告诉你施与恩德的说法和施行惩罚的道理。
三、助词 1用于句中,标志宾语前置。 例:四国于蕃,四方于宣(《诗经·大雅·崧高》) 按:蕃,捍御;宣,教化。
捍御四国,教化四方。 2用于句中,位于动词之前,主语之后,有时在表时间的词语或状语之后。
使语句和谐,并有加强咏叹意味的作用。 例: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诗经·秦风·无衣》) 3用于句首,有时并列用于动词前。
例:于疆于理,至于南海(《诗经·大雅·崧高》) 四、语气词 用于句末,表示疑问。
4 关于 “与”的文言文解释与 yǔ
〈动〉
1 (会意。
小篆字形,“一、勺”合起来,表示赐予别人东西。“与”,从与,从舁( yú),共同抬起,与,给予。合起来表偕同、朋友。本义:赐予,施予,给予)
2 同本义
与,
赐也,通作“与”。——《正字通》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 亚父。——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3 又
则与斗卮酒。
取与者,义之表也。——西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与衣裳,吏护还之乡。——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名〉
1 党与;朋党
与,党与也。从舁从与。与声。——东汉·许慎《说文》
敌多则力分,与众则兵强。——东汉·许慎《史记》
群臣连与成朋。——《汉书》
2 盟国,友邦
王夺之人,霸夺之与,疆夺之地。——《荀子》
〈介〉
1 跟;和;及
与臣而将四矣。——《战国策·魏策》
孰与君少长。——《史记·项羽本纪》
与城为殉。——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2 为,替
如:与我想想
<;连>
1 和;同
如:父亲与母亲;人群是何等兴奋与激动;成与不成,在此一举
〈助〉
1 与多用于轻微的疑问。吗
求之与?抑与之与?——《论语·学而》
然则师愈与?——《论语·先进》
岂非士之愿与?——《史记·蔡泽传》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战国策·魏策》
与 yù
〈动〉
1 参与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礼运·大同》
怀嬴与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蹇叔之子与师。(与师,参军作战。)——《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5 揠苗助长文言文里“予”的意思“予助苗长矣”这句话,翻译成白话就是:我帮助秧苗快快长高呢!
予,是人称代词我的意思。古汉语中表示我的词,还有吾、余、我这几个词。需要注意的是,予常写作余。我、余(予),可以作主语、宾语。吾一般不做宾语用。“余(予)”多用于自叙,“我”、“吾”多用于对话。
再一个需注意的问题是,汉语繁体字简化后,“予”的用法存在以下问题:1、“少而游予,不自知其为巧也”。出自《马均传》。这个予,是喜悦、玩乐的意思。本应是“豫',被简化成了“予”。2、“他人莫得予闻”。《雪夜取蔡州》。这个予是预。参与的预,也被简化了。3、“指通予南,到于汉阴”。《愚公移山》。这里的予应是豫,古州名。也被简化了。
古文 中 予 是什么意思?
予 yú
部首笔画
部首:乙 部外笔画:3 总笔画:4
五笔86:CBJ 五笔98:CNHJ 仓颉:NINN
笔顺编号:5452 四角号码:1720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4E88
基本字义
1 同“余”,我:~智自雄(自夸聪明,妄自夸大)。~取~求(原指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后指任意索取)。
详细字义
1 “予”假借为“余”,我 [I, me]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宋· 周敦颐《爱莲说》
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予知(自认为聪明);予美(自己所爱的人);予圣(自以为圣人);予一人(古代帝王的自称);予小子(古代帝王对先王或长辈的自称;常人对先辈、长者的自称);予末小子(予冲人,予冲子。古代帝王对先王或长辈的自称;常人对先辈、长者的自称);予取予携(予取予夺。从我处掠取);予违汝弼(古代天子勖勉大臣进谏之词。言我有过失,你应匡正);予智予雄(自以为聪明和英雄;形容妄自尊大) 3 另见 yǔ
常用片语
1 予取予求 yúqǔ-yúqiú
[ask for freely] 原指从我处取(见于《左传》僖公七年:“予取予求,不女疵瑕也。”),后代用来指任意索取,犹言随心所欲予 yǔ
基本字义
1 给与:~以。赐~。赋~。给~。生杀~夺(亦作“生杀与夺”)。
详细字义
〈动〉
1 (指事。象两手相与之形。本义:授予;给予) 2 同本义 [bestow;give grant]
予,推予也。象相予之形,谓手拔。——《说文》
予,与也。——《广雅》
予之与夺也。——《淮南子·本经》
君子来朝,何锡予之——《诗·小雅·干旄》
怒不过夺,喜不过予。——《荀子》 3 又如:予宁(给丧假);予齿去角(天生动物赋予齿就不赋予角。比喻事物无十全十美);予赐(予告和赐告);予归(准予辞官回家);予夺生杀(泛指帝王掌握的生死大权);予决(给予决定或裁决) 4 赞许,称誉 [praise]
主盛处贤,而自予雄也。——《管子·宙合》
众必予之。——《管子·小匡》
天下之人唯各特意哉,然而有所共予也。言味者予易牙,言音者予 师旷。——《荀子·大略》 5 出售,卖 [sell]
岁适美,则市粜无予。——《管子》
岁孰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史记》 6 另见 yú
常用片语
1 予夺 yǔduó
(1) [give or deprive]∶给予和剥夺
生杀予夺 (2) [praise or belitt-le]∶指赞许和贬低
褒贬予夺 2 予人口实 yǔrén-kǒushí
[give a handle for] 给人留下指责的话柄 3 予以 yǔyǐ
[give;grant] 给以
揠苗助长古文中予是什么意思予助苗长矣——予,是“我”的意思
古文中曰是什么意思曰
表示说的意思
“孔子对子路曰”就是“孔子向子路说”
古文中“赤”是什么意思古文中的赤
音:赤 chì
义:
(1) (会意。甲骨文,从大(人)从火。人在火上,被烤得红红的。一说“大火”为赤。本义:火的颜色,即红色)
(2) 同本义 [red]
赤,南方色也。——《说文》
赤者,火色也。——《书·洪范·五行传》
其色赤。——《素问·风论》。注:“赤者,心色也。”
赤刀。——《书·顾命》。郑注:“ 武王诛 纣时刀赤为饰。”
色赤椒好。——《齐民要术·种椒》
困于赤绂。——《易·困卦》。郑注:“朱深曰赤。”
日上,正赤如丹。——姚鼐《登泰山记》。又如:赤刀(刀口赤色的宝刀);赤衣(红色衣服);赤丸(红色弹丸);赤日(红日;烈日);赤石(红色的石头);赤泥(呈红色的泥土)
(3) 忠诚;真纯 [loyal;pure]
推赤心于天下。——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4) 又如:赤心(忠心);赤衷(赤诚的心意);赤情(真诚的心意)
(5) [bare]
当流赤足蹋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唐· 韩愈《山石诗》
(6) 又如:赤剥(光身子);赤巴巴( 裸;毫无掩饰);赤脚大罗仙(传说中得道的李君);赤条精光(全身 )
(7) 空;尽;一无所有 [empty;extreme]
晋国大旱,赤地三年。——《韩非子·十过》
当年老使君赤手降於菟。——苏轼《送范纯粹守庆州》
(8) 又如:赤淋淋(赤条条, );赤白白(一无所有);赤洒洒(形容无牵无挂)
词性变化
赤 chì
〈名〉
(1) 古以赤为南方之色,后因以赤指南方 [south]。如:赤帝(神话中的南方之神。代指汉高祖刘邦);赤方(指南方);赤位(指南方);赤天(南方的天)
(2) 谶纬家谓汉以火德王,火色赤,后因以借指汉朝 [Han Dynasty]。如:赤德(指汉朝的气运)
(3) “赤子”的简称。指婴儿 [baby]。如:赤襁(指婴孩);赤子苍头(泛指老人小孩。苍头:原指老仆,此指老人)
(4) 指鲜血 [blood]。如:赤津津(鲜血渗流的样子);赤臭(血污腐臭之气)
(5) [munist party]
这里现亦大讨其赤,中大学生被捕者有四十余人。——鲁迅《书信·致李霁野》
◎ 赤 chì
〈动〉
(1) 除掉,诛灭 [remove]
此祸水也!指日赤吾族矣!——《聊斋志异·小翠》
(2) 又如:赤族(诛灭全族);赤诛(诛杀)
古文中枕是什么意思在古文中,“枕”的基本义与用法,大致与今天相同,如,名词“枕头”;动词“枕着”。古文有一个义项在现代汉语中不再使用了,那就是:靠近,临。
“枕山麓一寺,老松隐蔽三章。”这里的“枕”,就是靠近的意思。
其实,它仍然是从“头枕着”引申而来的。枕山麓一寺:一座寺庙“头枕着”山麓。拟人的表示方法。
古文中夷是什么意思
平安,化险为夷~。
弄平:夷为平地
消灭:夷灭,同辈: ~等
名姓: 伯~
通“怡”: ~然自若
古文中尝是什么意思尝 cháng
亦作“尝”。
1辨别滋味,吃一点儿试试。
《诗‧小雅‧甫田》:“田畯至喜,攘其左右,尝其旨否。”
唐王建《新嫁娘词》之三:“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章:“祖父爱孙女,闺女家有时送来几个黏饼子、腌鸡蛋,他总要留给孙女儿吃,自己只尝一点点。”
2食;吃。
《诗‧唐风‧鸨羽》:“王事靡盬,不能蓺稻粱,父母何尝?”朱熹集传:“尝,食也。”
《捻军歌谣》:“送来银两穷人用,送来粮食穷人尝。”
3试探;试验。
《左传‧襄公十八年》:“诸侯方睦于晋,臣请尝之。若可,君而继之;不可,收师而退,可以无害,君亦无辱。”
《新唐书‧杨慎矜传》:“至闻国忠语,乃喜,且欲尝帝以取验。”
清黄宗羲《再辞张郡侯修志书》:“何苦而尝身于市虎乎!”
4经历,身受,尝受。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曹禺《雷雨》第四幕:“罪孽是我造的,苦,也应当我一个人尝。”
5通“常”。
《史记‧刺客列传》:“公子光曰:‘使以兄弟次邪,季子当立;必以子乎,则光真适嗣,当立。’故尝阴养谋臣以求立。”
唐卿云《送人游塞》诗:“雪每先秋降,花尝近夏生。”
清孙枝蔚《六客诗‧棋客》:“人间胜败寻尝有,一局何劳重叹嗟。”
6古代秋祭名。
《诗‧小雅‧天保》:“禴祠烝尝,于公先王。”
《尔雅‧释天》:“秋祭曰尝。”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四祭》:“四祭者,因四时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蒸……尝者,以七月尝黍稷也。”
7泛指祭祀。参见“尝驹”、“尝醪”。
8副词。曾经。
《论语‧卫灵公》:“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
晋潘岳《闲居赋》序:“岳尝读《汲黯传》。”
鲁迅《而已集‧读书杂谈》:“我也尝见想做小说的青年,我买小说法程和文学史来看。”
----汉语大辞典
古文中“疏”是什么意思①<动>疏导;疏通。《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疏之欲其通。”
②<动>分;分散。《史记·黥布列传》:“上裂地而王之,疏爵而贵之。”
③<动>疏远。《屈原列传》:“王怒而疏屈平。”
又〈名〉疏远的人。《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疏不间亲,还是莫说罢。”
④<形>稀疏。《与朱元思书》:“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⑤<形>少;稀少。《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妾久疏谈笑。”
⑥<形>粗疏。《史记·范雎列传》:“其于计疏矣。”
⑦<名>粗糙的米。韩愈《山石》:“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⑧<动>分条陈述。《滕王阁序》:“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⑨<名>给皇帝的奏议。如《论积贮疏》、《谏太宗十思疏》
⑩<名>古书注释的一种。不仅注释古书原文,对前人的注释也加以申发说明。
⑾〈名〉僧道拜忏时焚化的祝告文。《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今日是员外生辰,小道送疏在此。”
疏狂狂放不羁的样子。
疏俗远方风俗。
古文中,焉是什么意思焉,在这里是兼词,兼有介词“于”和代词“此”的功能,相当于“于此”、或“于是”。
出焉:直译“出于此”,即“从……(这里)出”。例如:“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漳水从这个地方流出,一直向东流入黄河。再如:“琢磨璞玉,美玉出焉;琢磨君子,圣贤出焉”——美玉从“琢磨璞玉”中出;圣贤从“琢磨君子”中出。
古文中“尔”是什么意思?1人称代词。你:非尔之过。2指示代词。如果;这样:果尔。3指示代词。4形容词字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