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1+1中的1是佛头,这是一般的佛珠上都有的。11的含义可以代表十地菩萨和佛这11个果位。
二、108是最为常见的数目,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
三、110应该是在108颗里面加了2颗隔珠,将108分为三段,每段36,方便念佛记数。
其他数字的含义:
一、54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阶位,再加上四善根位。
二、36颗:无确切的含义,通常皆认为是为了便于携带,遂三分一百零八颗成三十六颗,其中蕴含有以小见大的义理,故与一百零八颗相同。
三、27颗: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二十七贤圣位,即前四向三果的“十八有学”与第四阿罗汉果的“九无学”。
四、21颗: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
五、18颗: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六、14颗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
每串佛珠都由一定数目的子珠串缀而成,子珠数目随所据经典不同,表征不同的含义,兹列表如下:
一百零八颗
是最为常见的数目,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
百八烦恼的内容,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总的来说,六根各有苦、乐、舍三受,合为十八种;又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十八种,计三十六种,再配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
一千零八十颗
按天台宗理论,十界无不性具善恶,故一千零八十数目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一千零八十种烦恼。“十界”表示整个迷与悟的世界,即:1、地狱界,2、饿鬼界,3、畜生界,4、修罗界,5、人间界,6、天上界,7、声闻界,8、缘觉界,9、菩萨界,10、佛界。
五十四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阶位,再加上四善根位。分述如下:
十信:
1.信心,2、念心,3、精进心,4、慧心,5、定心,6、护法心,7、回向心,8、戒心,9、舍心,10、愿心。
十住:
1.初发心住,2、治地住,3、修行住,4、生贵住,5、方便具足住,6、正心住,7、不退住,8、童真住,9、法王子住,10、灌顶住。
十行:
1.欢喜行,2、饶益行,3、无瞋恨行,4、无尽行,5、离痴乱行,6、善现行,7、无著行,8、尊重行,9、善法行,10、真实行。
十回向:
1.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2、不坏回向,3、等一切佛回向,4、至一切处回向,5、无尽功德藏回向,6、随顺平等善根回向,7、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8、如相回向,9、无缚无著解脱回向,10、法界无量回向。
十地:
1.欢喜地,2、离垢地,3、发光地,4、焰慧地,5、难胜地,6、现前地,7、远行地,8、不动地,9、善慧地,10、法云地。
四善根:
指见道以前,观四谛及修行十六行相以达到无漏圣位的四种修行阶位,包括:1、暖位,2、顶位,3、忍位,4、世第一法位。
四十二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
等觉:又作等正觉,即指在内容上与佛相等,而实际修行上比佛略逊一筹者。如欲详细了解,请参阅鸠摩罗什译《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受持品》。
妙觉:指觉行圆满之究竟佛果,系由等觉位更断一品之无明,而得此位。
三十六颗
无确切的含义,通常皆认为是为了便于携带,遂三分一百零八颗成三十六颗,其中蕴含有以小见大的义理,故与一百零八颗相同。
二十七颗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二十七贤圣位,即前四向三果的“十八有学”与第四阿罗汉果的“九无学”。
十八有学:1、随信行,2、随法行,3、信解,4、见至,5、身证,6、家家,7、一间(一种),8、预流向,9、预流果,10、一来向,11、一来果,12、不还向,13、不还果,14、中般涅盘,15、生般涅盘,16、有行般涅盘,17、无行般涅盘,18、上流色究竟。
九无学:1、退相,2、守相,3、死相,4、住相,5、可进相,6、不坏相,7、不退相,8、慧解脱相,9、俱解脱相。
二十一颗
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十地”见“五十四颗”一段,“十波罗蜜”见“弟子珠”一段的介绍,兹不赘述。而“佛果”指达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
十八颗
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六根:1、眼界,2、耳界,3、鼻界,4、舌界,5、身界,6、意界;
六尘:1、色尘,2、声尘,3、香尘,4、味尘,5、触尘,6、法尘;
六识:1、眼识,2、耳识,3、鼻识,4、舌识,5、身识,6、意识。
十四颗
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十四无畏:
1、使众生返照自性,获得解脱;
2.使众生旋转知见,苟遇火难,火不能烧;
3.使众生旋转观听,虽遇大水所漂,水不能溺;
4.使众生入于罗刹鬼国,鬼自灭恶;
5.使众生六根消复,临当被害,刀段段折坏;
6.菩萨明照十方,使众生不受药叉、诸幽冥所害;
7.使众生不受虚妄声尘系缚;
8.使众生行于险路如行坦途,遇贼不受劫;
9.使性多婬者,不生色念;
10.使怀忿记恨之人不生瞋恚;
11.使一切昏钝无善心之人远离痴闇;
12.使无子众生,欲求男者,令得生男;
13.使无子众生,欲求女者,即得生女;
14.使众生持观音名号者,所得福德与恒河沙数无异。
扩展资料:
佛珠是弘法最为方便的法器,所以历来大德高僧莫不巧用佛珠。在经典当中特别强调,持用不同质料的佛珠,其念诵的功德利益,也有胜劣的差异。如《佛说较量数珠功德经》中,佛告大众言:
汝等善听,我今演说受持数珠校量功德获益差别。若有诵念诸陀罗尼及佛名者,为欲自利及护他人,速求诸法得成验者,其数珠法应有如是,须当受持:若用铁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五倍;若用赤铜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十倍;若用真珠、珊瑚等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百倍。
若用木槵子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千倍,若求往生诸佛净土及天宫者,应受此珠;若用莲子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万倍;若用因陀罗佉叉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百万倍;
若用乌卢陀罗佉叉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千万倍;若用水精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万万倍;若用菩提子为数珠者,或用掐念,或但手持,数诵一遍其福无量,不可算数,难可校量。
-佛珠
佛珠13颗12颗都代表什么意思
准确说是12颗,加上佛头才是13颗。用来计数的,记录念诵经文的数量。因为12这个数字很特殊。
12的三倍是36,9倍是108,90倍是1080。这些数字都是常用的数量,达到数量的多少代表功德,121081080算是个节点,就像我们日常十进制的10,100,1000,一样普遍,在佛教的说法里这些数字带有特殊的意义。
12颗佛珠代表什么意思佛法里12这个数可以有许多的涵义但是通常最多的比喻是12因缘法。
就是所谓的因果生灭循环的12个重要过程:由"无明"起、然后经过"形、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到"老死"
你可以从人的一生来充分理解:佛法认为时间是连续性不可间断切割的,既然如此那我们的生命起源於哪里死后又真的是结束吗总结之后发现生命是连续的,一段接著一段,只是生命型态转变而已,一般称之为轮回。那无始也无终要如何说明其连贯性的规则呢
所以12因缘就告诉我们一切的起因就是"无明",另一种说法叫做"业力"这个东西串连每一段生命型态的终点及起点。
其实说白一点,就是当人死后的灵徘徊时,因为生前对於"性"的执取,很自然的就会被正在交合的男女情境所吸引(无明因)而产生后续的变化,也就是将灵投入了受精卵中,开始形成具象的形体(形),然后渐渐发展能支配这个肉体的意识(识),然后完整形成人形(名色),然后具备感官及感受能力(六入)、接著出生之后开始跟包括家人、呼吸到空气等与这个世界的种种接触(触)、然后有好恶的感受(受)及分辨,接著就只取自己喜欢的、排斥讨厌的(爱、取),然后一声中不断汲汲营营的建立累积并且拥有自己的财产(有),然后想著如何延续占有这一切(生)、直到"老、死"
抱歉花了比较多时间解释这些,回到你的问题,12颗佛珠代表这12因缘,就是要你边念佛时,也编思维这12因缘,然后若你想永段轮回,获得彻底解脱的话,就得清清楚楚的看透这世间的一切,藉此协助你建立正念、正思维我想这就是他的涵义及用意所在提供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佛珠21颗代表什么意思?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二十一个位次。
十地:
(l)欢喜地, (2)离垢地,
(3)发光地, (4)焰慧地,
(5)难胜地, (6)现前地,
(7)远行地, (8)不动地,
(9)善慧地,(10)法云地。
十波罗蜜:
〔一、檀那波罗蜜〕,梵语檀那,华言布施。运心普周曰布,辍己惠人名施。经云:菩萨为令众生心满足故,内外悉舍,而无所著,是名檀那波罗蜜。(内即内身,谓头目身命等;外即外财,谓金银财物等也。) 〔二、尸罗波罗蜜〕,梵语尸罗,华言清凉。谓离热恼,得清凉故。亦云防止,谓调练三业,止过防非,好行善道,不自放逸也。又戒经云:菩萨具持众戒,而无所著,是名尸罗波罗蜜。(三业者,身业、口业、意业也。) 〔三、羼提波罗蜜〕,梵语羼提,华言忍辱。他人加恼为辱,于辱安受曰忍。谓内心能安忍外所辱也。经云:菩萨悉能忍受一切诸恶,于诸众生其心平等,无有摇动,是名羼提波罗蜜。 〔四、毗梨耶波罗蜜〕,梵语毗梨耶,华言精进。练心于法曰精,精心务达名进。谓勤修善法,心无懈怠也。经云:菩萨普发众业,常修靡懈,诸有所作,恒不退转,是名毗梨耶波罗蜜。 〔五、禅那波罗蜜〕,梵语禅那,华言静虑。谓念虑皆忘,安心理境。又名智生,谓依定生智也。经云:菩萨于五欲境,无所贪着,诸次第定,悉能成就,是名禅那波罗蜜。(五欲者, 、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诸次第定者,谓于初禅定、二禅定、三禅定、四禅定等次第而入也。) 〔六、般若波罗蜜〕,梵语般若,华言智慧。决定审理名智,造心分别名慧。谓照了一切诸法,皆不可得,故能通达无碍也。经云:菩萨于诸佛所,善观诸法,得实相印,普入一切智门,是名般若波罗蜜。(实相,即一实相也,无相之相名为实相。印即印定一切法皆无相故。) 〔七、方便波罗蜜〕,方即方法,便即便宜。谓善巧方便,随机利物,称适缘宜也。经云:菩萨教化众生而不倦,随其心乐,而为现身说法,是名方便波罗蜜。 〔八、愿波罗蜜〕,愿即誓愿,志求满足也。谓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尽未来际,成就行愿也。经云:菩萨成就一切众生,供养一切诸佛,尽未来劫,证得如来智慧,是名愿波罗蜜。(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九、力波罗蜜〕,力即力用,谓行满功成,万境无动,能善办众事也。经云:菩萨具深心力,无有杂染,乃至具加持力,令信解领受,是名力波罗蜜。 〔十、智波罗蜜〕,智即智慧,谓决断无惑,证法怡神,善入佛慧,明了无碍也。经云:菩萨知一切法真实,知一切如来力,普觉悟法界门,是名智波罗蜜。
“佛果”指达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
15颗佛珠代表什么意思十五颗佛珠串在一起,这种情况可能解释为两种。
一种是不计算佛头的,还是十四颗,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另一种就是指真言行者身上应安布之十五尊
佛珠19颗代表什么意思?
中间一颗是母珠,另外十八颗代表十八界(合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之六识,名为“十八界”)。
一、佛珠的棵数有三种情况:
1、一般念佛以49、108的整数倍来计算,因此,佛珠是49棵或者108棵比较符合规格;
2、以适合戴在手上的长度设置棵数,便于携戴;
3、随便确定的棵数,没有章法的。
二、佛珠的开光:
1、到寺院直接请开过光的佛珠;
2、自已请佛珠,然后到寺院请师父开光。开光仪式主要是弘扬佛法,广为宣说诸佛菩萨的功德。 佛珠可开光,可以不开光。没有开光的佛珠也可以直接便用。
三、其实,佛珠的价值不在于收藏,而在于使用。使用的好,任何材质的佛珠都是无价之宝。 佛珠又叫念珠,念珠是用来念佛计数用的,只要精进念佛就行了,什么材质、棵数多少、价钱多少、款式怎样、以及怎样配戴都关系不大,只要能完成每天的功课就行了。
佛珠88颗代表什么意思?佛珠88颗一般认为表示的是佛教所说的八十八佛。在佛教丛林中,晚课所诵之《大忏悔文》,也简称“八十八佛”。
佛珠手链一般都是带左手上,因为左手相对于右手来说,用比较少。是为了不妨碍做事。在佛教来说,左手也称为善手。
108颗佛珠,每颗佛珠都有含义。佛珠戴在手上,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就是时时刻刻提醒我们要学佛菩萨的慈悲,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在任何环境时候都能保持平稳不急不躁的宽裕心态。
第88颗佛珠的含义: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佛珠98颗代表什么意思佛珠98颗好像没有特殊的含义,以下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1十四颗
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十四无畏:
2十八颗
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3二十一颗
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十地”见“五十四颗”一段,“十波罗蜜”见“弟子珠”一段的介绍,兹不赘述。而“佛果”指达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
4二十七颗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二十七贤圣位,即前四向三果的“十八有学”与第四阿罗汉果的“九无学”。
5三十颗无确切的含义,通常皆认为是为了便于携带,遂三分一百零八颗成三十六颗,其中蕴含有以小见大的义理,故与一百零八颗相同。
六颗
6四十二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
7五十四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阶位,再加上四善根位。
8一千零八十颗
按天台宗理论,十界无不性具善恶,故一千零八十数目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一千零八十种烦恼。
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一千零八十种烦恼, “十界”表示整个迷与悟的世界,可分为十个种类。
9一百零八颗
是最为常见的数目,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
佛珠16颗代表什么意思?念珠是指以线贯串一定数量的珠子,用以计算称名称持咒数的法具。又称数珠、咒珠或诵珠。
在《牟梨曼陀罗尼经》中说:“梵语钵塞莫,梁云数珠。是引接普遍根机,牵课修业之具也。”在《本患子经》中说:“昔有国王名波流梨,白佛言:‘我国边小,频年寇疫,谷贵民困,我常不安。法藏深广,不得遍行,惟愿垂示法要。’佛言:‘大王若欲灭烦恼,当贯木患子一百八个,当自随身,志心称南无佛陀、南无达磨、南无僧伽名,乃过一子。如是渐次,乃至千万,能满二十万遍,身心不乱,除谄曲,舍命得生炎摩天,若满百万遍,当除百八结业,获常乐果。’王言:‘我当奉行。’”此即念珠的由来。
关于念珠的功德,在《木患子经》中说:“若欲灭烦恼障、报障者,当贯木患子一百八,以常自随;若行、若坐、若卧,恒当至心无分散意,称佛陀、达磨、僧伽名,乃过一木患子。如是,渐次度木患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万,若能满二十万遍,身心不乱,无诸谄曲者,舍命得生第三焰天,衣食自然,常安乐行。若复能满一百万遍者,当得断除百八结业。始名背生死流,趣向泥洹,永断烦恼根,获无上果。”
⊙念珠颗数代表的意义
又据《陀罗尼集经》卷二所述,若诵经、念佛、持咒时,手持数珠一一掐之,则彼行者当得十种波罗蜜功德满足,现身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等等。
关于数珠的颗数,《木患子经》说一O八颗;《陀罗尼集经》列出一O八、五十四、四十二及二十一颗等四种;《数珠功德经》说一O八、五十四、二十七、十四颗等四种;《金刚顶瑜伽念诵经》说上品一O八O颗,最胜一O八颗,中品五十四颗,下品二十七颗;《文殊仪轨经》说上品一O八颗,中品五十四颗,下品二十七颗,最上品一O八O颗。上列颗数之来源,系一O八减半为五十四,五十四减半为二十七,二十七减半为十四,又一O八之十倍为一O八O。
由上所述,可知数珠的颗数,应以一O八颗为其基本数。不过《陀罗尼集经》所说的四十二及其减半的二十一,当另有别说。后世认为此等颗数,皆各有象征意义,一O八颗表示证入百八三昧,断除百八烦恼。
在《释氏要览》中说:“小乘见修合论,烦恼共有一百八数。且明见惑、三界、四谛下烦恼共有八十八。谓苦下具一切,即十使:贪、嗔、痴、慢、疑、身、边见、邪见、见取、戒禁取也。集灭离三见,谓集灭二谛下,各除身、边、邪三见也。道除于二见,谓道谛除身、边二见也。上界不行恚,谓上界四谛下各除嗔一,已上三界四谛,共有八十八也。修道所断惑,欲界有四,谓贪、嗔、痴、慢,上二界各除嗔,共有六,已上成十,计九十八也。更口十缠,谓无渐、无愧、昏沉、恶作、恼、嫉、掉举、睡眠、忿、覆,合前都有一百八也。”
一O八O颗表示百八三昧各具百八三昧,或金刚界一O八尊中各具一O八尊;五十四颗表示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及四善根因地等五十四位;四十二颗表示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四十二位;二十七颗表示十八学人与九无学;二十一颗表示十地、十波罗蜜及佛果;十四颗表示观音之十四无畏。
⊙念珠的材质
关于数珠的资料,《陀罗尼集经》举出金、银、赤铜、水精(水晶)及木患子、菩提子、莲华子等类;《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九列出菩提子、金刚子、金、真珠、莲华子等类;《诸佛境界摄真实经》卷下列香木、瑜石、铜、铁、水精、真珠、莲花子、金刚子、间错种种诸宝、菩提子等十种;《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列出铁、赤铜、真珠、珊瑚、患子、莲子、因陀啰佉叉、乌嚧陀啰佉叉、水精、菩提子等十种;《金刚顶瑜伽念珠经》列举砗磲、木患、铁、熟铜、水精、真珠、诸宝、帝释子、金刚子、莲华、菩提子等十一种;《苏悉地羯啰经》卷中列举菩提子、莲花子、噜梛啰叉子、木患、多罗树子、土、螺旋、水精、真珠、牙、赤珠、诸摩尼、薏苡珠及其余的草子等十四种;《苏婆呼童子请问经》卷上列举活儿子、莲华子、阿嚧陀罗阿叉子、水精、赤铜、锡、木患、琉璃、金、银、镔铁、高佉等十二种。
经典中亦有记载不同的念珠,有不同的念诵功德,《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中说:“曼殊室利告大众言:‘汝等谛听!受数珠校量功德差别如是:若用铁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五倍;若用赤铜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十倍;若用真珠、珊瑚等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百倍;若用木患子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千倍。若求往生诸佛净土及天宫者,应受此珠。’”
若用莲子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万倍;若用因陀罗佉叉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万倍;若用因陀罗佉叉为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百万倍;若开乌卢阤罗佉叉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千万倍;若用水精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万万倍。
若用菩提子为数珠者,或用插念,或但手持此珠,不能依法诵佛名,等数难可拔。是诸善男子,若复有人手持此珠,不能依法念诵佛名及陀罗尼,此善男子但能手持随身,行住坐共,所出言语,若善若恶,斯由此人以持菩提子故,得福等同如念诸佛诵咒无异,得福无量。
《陀罗尼集经》以水精为第一;《摄真实经》卷下说香木得一皆福,瑜石、铜、铁得二分,水精、真珠得一俱胝分,莲华子、金刚子得二俱胝分,间错种种诸宝及菩提子最胜,可得无量无骤不可说不可说分之福德。《守护经》说菩提子及种种和合之珠最胜;《数珠功德经》、《瑜珠念珠经》等亦以菩提子为最胜。
在密教行法之中,依三部五部之差别,所用数珠亦有不同。《苏悉地羯啰经》说佛部用菩提子观音部用莲花子,金刚部用噜梛罗叉子之数珠;《守护经》及《瑜伽念珠经》说佛部用菩提子、金刚部用金刚子,宝部用金等诸宝,莲华部用莲华子,羯磨部用种种和合之数珠。
我国有关使用数珠的记事,首见于《续高僧传》卷二十:“人各掐珠,口同佛号。”道绰之专弘净土,始于隋末,于唐代贞观年间又以数珠教人念佛,可见数珠是在唐初才被当作称名记数之法具。其后,以《陀罗尼集经》为始,密部仪轨被大量传译出来,数珠亦为密教僧人所广泛使用。
在使用念珠时,通常一串念珠会有一颗母珠,方便计数。
在《陀罗尼集经》中说:“作是相珠一百八颗,造成珠已,又作一金珠,以为母珠,又更别作十颗银珠,以充记子。”
除了母珠之外,颗数多的念珠,除母珠外,也会多加数珠记子。如《禅林象器笺》中后:“百八颗外,有十颗小颗为记子。”
手串可以11颗
十一颗:指十一力:所谓阿弥陀佛加持念佛行者之十一种力。
即大慈悲力、大誓愿力、大智慧力、大三昧力、大威神力、大摧邪力、大降魔力、天眼远见力、天耳遥闻力、他心彻鉴力、光明遍照摄取众生力等,以此十一力故,尽除一切魔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