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气药之木香

理气药之木香,第1张

木香味辛,苦,性温,属理气药范畴。木香能行肠胃滞气,疏肝开郁,和胃健脾。是常用的行气药。气行则痛定,故可治一切冷气滞塞疼痛。

木香偏于行肠胃系统的滞气。常用于肠胃气滞而引致的胃脘痛,胃脘胀闷,脘膈间胀闷多嗳、腹胀等症。可配合藿香,香附、良姜,槟榔、砂仁、草蔻、丁香等同用。兼有胁痛的,可加炒川楝子、枳壳,青皮等。本品又有芳香化湿的作用。对于肠胃气滞,湿停不化所致的呕吐,腹痛,泻泄等也常以本品配合藿香、佩兰、竹茹,半夏、茯苓、灶心土、木瓜,黄柏,黄连等同用。

木香配黄连,名香连丸,是治疗痢疾的常用方。以木香行肠胃滞气而除里急后重,兼能芳香化湿,黄连燥湿清热,凉血解毒而止大便脓血。故对肠胃湿热积滞所致的痢疾,效果很好。临床上常以香连丸方随证加减,用于治疗各种痢疾。例如湿重者可加茯苓,苡米,苍术、车前子,热重者可加黄芩、黄柏、白头翁、马齿苋,食滞者可加焦三仙,槟榔、炒内金,有表症者可加葛根、荆芥,有寒者可加吴萸、肉桂,干姜,腹痛重或大便脓血多者,可加白芍(重用)、当归等等。

木香配砂仁可治脘腹痞满,配槟榔可除里急后重,配莱菔子可治腹胀,配小茴香可治疝痛;配乌药可治小腹部气逆作痛。

砂仁行气偏用于和中消食除痞闷,兼能引气归肾。木香行气偏用于行肠胃滞气而消腹胀,兼能燥湿治泄、实大肠。槟榔破气去滞消食,其性降,兼治脚气。木香行气消胀和肠胃,其性燥,兼能治痢。

乌药偏用于顺膀肾逆气(小腹部气胀、气痛)木香可用于治冲脉逆气里急(从小腹两侧至脐旁的部位逆气攻冲作痛)。

入行气药时,宜用生木香,入治泄,实大肠药时,宜用煨木香(用纸襄煨过)。

补药中,少佐一些木香,可以免除滋腻,呆滞的弊病而增强治疗效果。例如香砂六君汤。归脾汤中都用了一些木香。

用量一般为三分至三钱。特殊需要时也可用至四钱。

肺虚有热、血分燥热,及虚火上冲者均忌用。

据近代研究报导,木香对副伤寒杆菌及一些致病性霉菌有抑制作用,并对胆绞痛时的脘腹胀痛、逆气攻痛等有效。

1、止痛理气,止痛理气是木香的重要作用之一,它能行肠胃滞气,也能促进消化,它对人类因消化不良和虫积所引起的腹痛都有明显治疗作用,特别是止痛功效特别明显。

2、活血通络,活血通络也是中药木香的重要作用之一,它味辛性温,能活血也能散瘀中,对人类的风寒骨痛和血瘀痛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气血运行不畅而出现的疼痛都有明显治疗作用,能让人们的关节疼痛与经期腹痛很快好转。

3、木香的食用方法:木香煮粥,木香煮粥是它的常见食用方法之一,平时可以准备六克木香和五十克粳米,以及二十个大枣,把它们洗净以后一起入锅,加清水煮制,煮好以后加适量白糖调味,然后取出食用就可以。

4、木香炖大肠,木香炖大肠也是它的常见吃法之一,平时可以把二百克猪大肠洗净,切段,把木香十克以及沉香五克全部准备好,用纱布包起来,与大肠一起入锅,加盐与酱油和大葱以及生姜一起煮熟中即可食用。

养生导读: 木香,可能并不是太多人了解,它是菊科植物云木香和川木香的通称。是菊科植物木香的干燥根。下面我为您介绍一下中药和,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抑菌护肝:木香有抗菌,能够抑制胃肠细菌的再生,还能抑制肝脏毒的复制的繁殖,起到消炎护肝的。

2、行气止痛:用于脾胃气滞所致的脘痛、食少呕吐。

3、理气疏肝:用于肝胆气滞引起的胁痛。对肝炎肝硬化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4、健脾消滞:木香可调胃肠滞气。治疗腹痛、腹泻、里急后重。

5、抗菌消炎:云木香水煎剂在试管内对副伤寒杆菌甲有轻微抑制作用,对痢疾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等则无抑制作用。对某些致真菌有抑制作用,但对新型隐球菌则无明显抑制。体外试验对 毛滴虫亦有微弱的抑制作用。

6、降压作用木香不仅能降低血压,还有轻微利尿作用。

临床治疗

1、流动性气痛。用温水磨木香成浓汁,加热酒调服。

2、小肠疝气。用木香四两,酒三斤煮过。每日取酒饮三次。

3、气滞腰前。用木香、乳香各二钱,酒浸,饭上蒸,均以酒调服。

4、突然耳聋。用木香一两,切小,放苦酒中浸一夜,取出,加麻油一合,微火煎过,滤去药渣,以油滴耳。一天三、四次。5、霍乱转筋(腹痛)。用木香末一钱,放入木瓜汁一杯中,加热酒调服。

6、痢疾(包括久痢)用木香一块(方圆一寸)、黄连半两,同在半升水中煎干。单取木香,焙干研细,分三次服。第一闪,橘皮汤送下;第二次,米汤送下;第三次,甘草汤送下。

7、肠风下血。用木香、黄连,等分为末。放入猪大肠中,两头扎定,煮到极烂,然后去药食肠,或连药捣为丸子吞服。

8、小便浑浊,状如 。用木香、没药、当归,等分为末。以刺棘心的搾汁和药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饭前服,盐汤送下。

9、小儿阴肿( 肿大。或缩小,很痛)。用木香、枳壳(麸炒)各二钱半,炙甘划暗无天日钱,水煎服。

10、各种痈疽、疮疖。用木香、黄连、槟榔,等分为末,油调搽患处。

11、蛇虫咬伤。用木香不 ,煎水服,有奇效。

12、腋下、阴下湿臭或已成疮。用好醋浸木香夹于腋下阴下,或研末敷患处。

13、牙痛。和木香末加少许麝香迭牙,同时以盐汤漱口。

治疗药物比较多,所以选择的时候,也是需要对药的各方面进行了解。所以,木香是治疗不错之选,它对肠胃问题治疗效果很不错。

药用价值

性味归经

性味:辛味辛;苦;性温。 

①《本经》:味辛,温。

②《汤液本草》:气热,味辛苦,无毒。

归经:归脾;大肠、三焦经。

①《本草衍义补遗》:行肝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肺、肝、脾、胃、膀胱六经。

功效主治

功效: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主治:行气止痛;调中导滞。主胞胁胀满足;脘腹胀痛;嗳吐泄泻;痢疾后重。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中气不省;突发耳聋;蛇虫咬伤;牙痛。

1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嗳气,恶心呕吐。

2湿浊中阻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

3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

4邪气,辟毒疫温鬼,强志,主淋露。久服不梦寤魇寐。(《本经》)

5消毒,杀鬼精物,温疟蛊毒,气劣气不足,肌中偏寒,引药之精。(《别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9克;入丸散剂减半。

用药禁忌:阴虚津液不足者慎服。

1《本草经疏》:肺虚有热者,慎毋犯之。元气虚脱及阴虚内热,诸病有热,心痛属火者禁用。

2《得配本草》:脏腑燥热,胃气虚弱者禁用。

扩展资料:

主要成分

根油主含去氢木香内酯(dehydrocostuslactone),木香烯内酯(costunolide),含量达50%,还含木香萜醛(saussureal),4β-甲氧基去氢木香内酯(4β-methoxydehy-drocotuslactone),木香内酯(costuslactone),

二氢木香内酯(di-hydrocostuslactone),α-环木香烯内酯(α-cyclocostunolide),β-环木香烯内酯,土木香内酯(alantolactone),异土木香内酯(isoalan-tollactone),异去氢木香内酯(isodehydrocostuslactone),异中美菊素(isozaluzanin)C,

12-甲氧基二氢去氢木香内酯(12-methoxydihydrodehydrocostuslactone),二氢木香烯内酯(dihydro-costunolide),木香烯(costene),单紫杉烯(aplotaxene),(E)9-异丙基-6-甲基-5,9-癸二烯-2-酮[(E)-9-isopropyl-6-methyl-5,9-decadien-2-one],(E)-6,10-二甲基-9-亚甲基-5-十一碳烯-2-酮[(E)-6,10-dimethyl-9-methyleneundec-5-en-2-one],

对-聚伞花素(p-cymene),月桂烯(myrcene),β-榄香烯(β-elemene),柏木烯(cedrene),_草烯(humulene),β-紫罗兰酮(β-ionone),芳樟醇(linalool),柏木醇(cedrol),木香醇(costol),榄香醇(elemol),白桦脂醇(etul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9],森香酸(costicacid),棕榈酸(palmiticacid)和亚油酸(linoleicacid)等。

根还含天冬氨酸(saparticacid),谷氨酸(glutamicacid),甘氨酸(glycine),天冬酰胺(asparticacid),谷氨酸(glutamicacid),甘氨酸(glycine),天冬酰胺(asparagine),瓜氨酸(citrulline),γ-氨基丁酸(γ-aminobuticacid)等20种氨基酸,

胆胺(cholamine),木香萜胺(saussureanine)A、B、C、D、E,左旋马尾松树脂醇-4-O-β-D-吡喃葡萄糖甙(massoniresinol-4-O-β-D-glucopyranoside),毛连菜甙B(picrisideB),醒香甙(syringin)等。

叶含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α-香树精硬脂酸酯(α-Amyrinstearate)、β-香树精棕榈酸酯(β-Amyrinpalmitate)以及羽扇醇棕榈酸酯(Lupeolpalmitate)

药材鉴定

形状鉴别

根圆柱形、平圆柱形,长5~15cm,直径05~55cm。表面黄棕色、灰褐色或棕褐色,栓皮大多已除去,有明纵沟及侧根痕,有时可见网状纹理。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稍平坦,灰**、灰褐色或棕褐色,散有深褐色油室小点,形成层环棕色,有放射状纹理,老根中央多枯朽。气芳香浓烈而特异,味先甜后苦,稍刺舌。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木栓层为2~6列木栓细胞,有时可见残存的落皮层。韧横切面:木栓层为2~6列木本细胞,有时可见残存的落皮层。韧皮部宽广,筛管群明显;韧皮纤维成束,稀疏散在或排成1~3环列。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单列径向排列;木纤维存在于近形成层处及中心导管旁;初生木质部四原型。韧皮部、木质部中均有类圆形或椭圆形油室散在。该品薄壁细胞中含菊糖。

粉末特征

**或黄棕色。

1菊糖碎块极多,用冷水合氯醛装置,呈房形、不规则团块状,有的表面现放射状线纹;

2木纤维多成束,**,长梭形,末端倾斜或细尖,直径16~24μm,壁厚4~5μm,非木化或微木化,纹孔横裂缝隙状或人字形、十字形;

3网纹、具缘纹孔及梯纹导管直径32~90μm,导管分子一般甚短,有的长仅64μ;

4油室碎片淡**,细胞中含挥发油滴。⑤薄壁细胞淡黄棕色,有的含小形草酸钙方晶。此外,有木栓细胞、韧皮纤维及不规则棕色块状物。

理化鉴别

取该品粉末05g,加乙醇10ml水浴加热约1min,滤过。取滤液1ml置试管中,加浓硫酸05ml,显浓紫色。(检查去氢木香内酯);经70%乙醇浸软后的切片,加15%α-萘酚溶液与硫酸各1滴,即显紫色。(检查糖类)

木香:为菊科植物木香AucklandialappaI)ecne的干燥根,呈圆柱形或半圆柱形,长5~10cm,直径05~5cm。表面黄棕色至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纵沟及侧根痕。质坚,不易折断,断面灰褐色至暗褐色,剧边灰**或浅棕**,形成层环棕色,有放射状纹理及散在的褐色点状油窄。气香特异,味微苦。

川木香:为菊科植物川木乔Vladimiriasouliei(Franch)Ling或灰毛川木香Vladimiriasouliei(Franch)1ingVarcinereaLing的干燥根。呈圆柱形或有纵槽的半圆柱形,稍弯曲,长10~30cm,直径1~3cm。

表面黄褐色或棕褐色,具纵皱纹,外皮脱落处可见丝瓜络状细筋脉;根头偶有黑色发黏的胶状物,习称“油头”。体较轻,质硬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有深**稀疏油点及裂隙,木部宽广,有放射状纹理;有的中心呈枯朽状。气微香,味苦,嚼之粘牙。

参考资料:

木香(草药)_

木香有抑菌护肝、行气止痛、理气疏肝、健脾消滞、抗菌消炎、降压的功效和作用,具体如下:

木香有抗菌作用,能够抑制胃肠细菌的再生,还能抑制肝脏病毒的复制的繁殖,起到消炎护肝的作用。

用于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痛、食少呕吐。

用于肝胆气滞引起的胁痛。对肝炎肝硬化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木香可调胃肠滞气。治疗腹痛、腹泻、里急后重。

木香水煎剂在试管内对副伤寒杆菌甲有轻微抑制作用,对痢疾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则无抑制作用。对某些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但对新型隐球菌则无明显抑制。体外试验对阴道毛滴虫亦有微弱的抑制作用。

木香不仅能降低血压,还有轻微利尿作用。

功效: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煨木香实肠止泻。用于泄泻腹痛。

禁忌:阴虚津液不足者慎服。

木香来源于菊科植物川木香、云木香(广木香)、土木香(祁木香)、藏木香的干燥根。木香主要分川木香和云木香。

木香是一种重要的中草药植物。传统中医药学称木香主治中寒气滞、呕吐泄泻、里急后重。含多种芳香挥发油,具有行气止痛、温中和胃、解痉降压和抗菌作用。以香气浓郁者为佳,生用或煨用。

云木香原产印度,20世纪40年代引入我国云南栽培,50年代由云南引入四川栽培。现云南、四川为其主要产区,湖北、陕西等省也有栽培。川木香主产四川。土木香主产于河北省安国市。藏木香主产于西藏。

观赏作用:室内的盆栽植物有许多,例如碰碰香、菊花等,如果家里条件允许,种植木香也是可以的。

抗菌作用。

挥发油1:3000浓度能抑制链球菌、金**与白色葡萄的生长,对大肠杆菌与白喉杆菌作用微弱;总生物碱无抗菌作用。本品煎剂除对副伤寒甲杆菌有轻微抑制作用外,对金**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7种致病菌无效。另有报道,煎剂对许兰氏黄癣菌及其蒙古变种等10种真菌有抑制作用。

用于治疗腹痛。

由于能行肠胃滞气,所以消化不良或虫积等所致的腹满胀痛,均可应用。对消化不良,可用木香醒脾开胃止痛。有食积,呕吐、下泻者,配山楂、麦芽、陈皮等,方如木香顺气丸。如腹痛由虫积所致,则在驱虫方剂内加入木香一味,对减轻腹痛有帮助。

用于治疗痢疾泄泻。

对兼有里急后重、腹部胀闷者更适宜。一般认为煨用较好,但不经煨用者也有效。

对肠道的作用。

木香水提液、挥发油和总生物碱对小鼠离体小肠先有轻度兴奋作用,随后紧张性与节律性明显降低。对乙酰胆碱、组胺与氯化钡所致肠肌痉挛有对抗作用。小剂量煎剂对离体小肠的作用无一定规律性,大剂量则呈抑制作用。挥发油亦可抑制离体兔小肠运动,使其节律变慢,收缩不规则。去内酯挥发油、总内酯以及木香内酯、二氢木香内酯挥发油与二氢木香内酯作用较强。

 广木香是一种中药,日常大家一定要注意按照药物的作用适应症正确用药。那么它有什么功效与作用呢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木香的功效与作用,希望能帮到你。

木香的功效与作用

 解痉。

 其对豚鼠肠痉挛有直接的松弛作用。对乙酰胆碱、组胺引起的平滑肌痉挛有对抗作用。其解痉作用类似**碱而较弱。

 行气止痛。

 擅长于调中宣滞,适用于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痛、食少呕吐。

 理气疏肝。

 用于肝胆气滞引起的胁痛。

 健脾消滞。

 可调胃肠滞气。治疗腹痛、腹泻、里急后重。

 止吐。

 本品对急性胃肠炎的呕吐,神经性呃逆,均有作用。

 镇痛。

 对消化道炎症,溃疡性疼痛、有明显的止痛效果。

 降压作用。

 所含内酯类化合物50mg/kg、木香烃内酯35mg/kg、二氢木香烃内酯65mg/kg及二氢木香内酯60mg/kg静脉注射,对麻醉 狗均有降压作用;去内酯部分的油10mg/kg及12-甲氧基二氢木香烃内酯25mg/kg降压作用更强, 主要由于直接扩张血管及抑制心脏的作用。

 抑制平滑肌。

 以上各成分1——10μg/ml浓度对离体兔十二指肠有弛缓作用,对豚鼠离体回 肠有对抗乙酰胆碱、组胺、氯化钡的作用,而以去内酯油的松弛作用最强,在内酯成分中以二氢木香烃内酯解痉作用最强, 与**相似;各部分对乙酰胆碱及组胺喷雾豚鼠所致的支气管痉挛均有解痉作用。

 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豚鼠离体气管与肺灌流实验证明,木香水提液、醇提液、挥发油及总生物碱能对抗组胺与乙酰胆碱对气管与支气管的致痉作用。挥发油中所含总内酯、木香内酯、二氢木香内酯等内酯成分以及去内酯挥发油均能对抗组胺、乙酰胆碱与氯化钡引起的支气管收缩作用,其中以二氢木香内酯作用较强。

木香的食用方法

 木香顺气丸

 成分:木香、砂仁、香附(醋制)、槟榔、甘草、陈皮、厚朴(制)、枳壳(炒)、苍术(炒)、青皮(炒)。

 适应症:行气化湿,健脾和胃。用于脘腹胀痛,恶心,嗳气。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克,一日2—3次。

 禁忌:尚不明确。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注意事项:

 (1)孕妇慎用。

 (2)忌生冷油腻食物。

 (3)本药宜空腹用温开水送服。

 (4)本药为香燥之品组成,如遇口干舌燥,手心足心发热感的阴液亏损者慎用。

 (5)本药对气机郁滞,肝气犯胃的胃痛窜走者效果好,不适用于其他证侯的胃痛。

 (6)服药三天症状无改善,或出现胃痛加重或其他症状时,应去医院就诊。

 (7)长期服用应向医师咨询。

 (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木香槟榔丸

 主要成份木香、槟榔、枳壳(炒)、陈皮、青皮(醋炒)、香附(醋制)、三棱(醋炙)、莪术(醋炙)、黄连、黄柏(酒炒)、大黄、牵牛子(炒)、芒硝。

 性 状本品为灰棕色的水丸;味苦、微咸。

 简介/商品功效行气导滞,泻热通便。用于湿热内停,赤白痢疾,里急后重,胃肠积滞,脘腹胀痛,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半袋(3g)—1袋(6g),一日2次—3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 忌孕妇禁用。

 注意事项

 (1)寒湿内蕴胃痛、痢疾及冷积便秘者慎用。

 (2)年老体弱及脾胃虚弱者慎用。

 (3)忌食辛辣油腻、酸性及不易消化食物。

 大枣木香粥

 原料木香6克,粳米30-60克,大枣20枚,白糖适量。

 制作将大枣去核,浸泡后连水同粳米煮粥,粥将熟时加木香再煮片刻,放入白糖调匀即可。

 用法每日2-3次,温服。

 疗效健脾和胃,燥湿止泻。适用于小儿脾虚腹胀泄泻。

 注意事项小儿疳积,胃肠积滞者不宜用。

 陈皮木香鸡

 配方:陈皮6克,木香6克,仔鸡肉100克,蘑菇30克,姜5克,葱5克,盐5克,素油30克。

 制作:

 (1)把木香、陈皮烘干,打成细粉;仔鸡肉洗净,切成3厘米见方的块;蘑菇发透;去蒂根一切两半;姜切片,葱切段。

 (2)把炒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素油,烧六成熟时,下入姜、葱爆香,随即下入鸡肉、蘑菇、盐、药粉,再加清水50毫升,用文火煲15分钟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鸡肉50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2367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2
下一篇2023-08-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