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寿山石艾叶绿是什么颜色?

真正的寿山石艾叶绿是什么颜色?,第1张

书籍上对艾叶绿颜色的描述,大概就这几种了:

    高兆《观石录》:“碧若春草,通体艾叶小花。”

    毛奇龄《后观石录》:“绿色通明,而底渐至深碧色,独其住处稍白,则艾背叶矣。”又:“上半如碧玉,下半如红毛玻璃酒瓶,又如西洋玻璃瓶。”

    郑杰《闽中录》:“艾绿,色如艾叶初生,青翠可爱。”

    龚纶《寿山石谱》:“黝如老艾叶,质涩,间有水痕,冻而透明者颇罕,微似粤产之广绿石。”

    陈子奋《寿山印石小志》:“色如黄槁之艾叶,中有黄筋如线及白块或紫块,质颇嫩,半透明而带光泽,浓者色黄绿,淡者如粉绿,作月白色,明净无瑕,皆佳品……其通明纯洁者称‘艾叶冻’、‘艾叶晶’。”

    方宗珪在《寿山石全书》中:“(艾绿)质凝腻,色如老艾之叶。或色淡拖白者,别称‘艾背绿’……

又:

艾叶绿石坑肌理,其色青翠,嫩绿,似初生的艾篱叶子之色故名。其色泽青翠可爱,肌理间分布有青绿色的花纹,在无花纹处石色呈淡黄绿色,和白中隐隐含淡绿的色泽,半透明,有的部分绿色侬而蚴黯,由于年代及磨捺的原因,艾叶绿印石的包浆都较厚,有的因而成姜黄的颜色, 石质却反而幼细, 刻刀过处腻而不滑。如石产于山坑之表面, 则绿色浓而干,折光视之于石的表皮可看出有一粒粒的细小的闪光颗粒,当是土化了的石英质。(摘自蔡国声论)……

一丶绿中透黄,黄中透绿。一块石中,常同时具有黄绿、青绿、月白之色。艾绿颜色分三个层次:艾叶绿(绿中带黄),'碧如春草,如艾叶初生”,大家可以看看春天刚长出的艾叶嫩芽哪种绿色,又嫩又黄;艾背绿,绿中偏白;黝绿,青绿,深绿色,较纯。在水中土中埋久了,偶尔也有变色的。

二、鲜嫩丶嫩绿,嫩的似流油,似轻轻一折就断的感觉。可以说是艾叶绿最主要的特征。三、通灵,光彩亮丽。他的光比芙蓉石丶月尾绿更亮、更透丶更灵。可以说是石中精灵,石中之肉芝。所以艾叶绿绝非有人说的是月尾绿。月尾绿是蜡状光泽,而艾绿是晶体光泽。四艾绿中常有白块(艾叶小花)或白点,但不是沙点。有的一面石头表面有水痕,即水流的痕迹,或如水波的痕迹。有的含银色金属点。但也有很纯的,很冻的,没有这些特征。五、很凝,易受刀,易起包浆。用刻刀试之,如切年糕,非常有粘性,所以为印石雕刻之佳品。六、艾叶绿的表皮,独石经常有**、褐色、有的像腊肉状。大部分没皮,但表面看上去呈一粒一粒的小晶体状,大概是埋在土中久了土化了的小晶体(蔡国声语)

灯光下,艾叶花纹葱翠,带蓝色莹光,如雨后的萱草,洁净、鲜嫩,黄中透绿,绿中透黄;纹理清晰、澄澈,莹光内敛。外朴内华。冻石状,半透,平光下呈黛绿色在强透光下观其肌体,色泽嫩绿,晶莹剔透,胜似美玉手感爽利,不涩、不坚、不燥,具备了上等寿山石“细、洁、润、腻、湿、凝”的六德要素。

旧艾叶绿印石,经几百年变化,表面转暗沉,远看像黑石头,近看似墨玉。

寿山水坑艾叶绿,艾绿因之得名众所周知水坑鱼脑冻黄水晶白水晶都是名品,这艾绿其实就是绿水晶,这种绿色像瓜皮绿,不像翡翠,可以用多种颜色来形容,只能以艾叶绿相称,古人定名是有根据的,原来水坑的绿水晶有些与棕色共生,这种棕色正如同艾叶焦枯的颜色,故称为艾叶绿,简称艾绿曾见一块棕绿相间的艾绿印章,其棕色似漂于绿晶上,而绿晶被分为通体小晶体,在阳光下如遍体祖母绿,美丽异常,握在手中让人心动,至今难忘艾绿因其名气大,所以其他产地的绿色印石也以此相称,其实那些只不过是绿色,与艾叶无关艾绿的缺点是随时间推移而颜色变深,尤其是明代以后产的大块纯晶体,但晶体质地不变,深绿庄重,沁人心肺虽然是几百年的产物,也不是一般印石可比,是绝佳品类想当初,文彭提倡冻石篆印,而南宋就已经问世的稀有的艾绿,即水坑”绿水晶”以其纯冻的身份,论纯净(无罗卜花,红格)论冻化,论颜色,论稀有都堪称第一……(《古印趣谈》张千弘……)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辨别寿山石的真伪:

1、外形

包括寿山石的形状、棱角、皮相。如田坑石无根而璞,无脉可寻,呈自然块状,无明显棱角,有明显色皮等。山坑石分布于寿山、月洋两个山村,石质因脉系及产地不同,各具特色,所以山坑石的名目特别丰富。凡坑头各洞出产的矿石,统称为“水坑石”,由于矿体地下水丰富,矿石受其浸蚀,多呈透明状,寿山石中各种“晶”、“冻”多出于此。

2、色彩

主要看色相和色彩的分布情况,色彩结聚状态的表里情况。寿山石色彩多样,各种颜色均有,每个石种颜色都是有规律可循。

3、质感

眼睛看的感觉(观察石质表面及内部的纹理),上手摸的触觉(体会表面的质感),上手掂的感觉(体会重坠感,如水坑、老坑的石品手感发重),刀刻的感觉(吃刀难易,流畅与否,涩阻度等,寿山石吃刀流畅)。

4、肌理

包括纹理、裂格(裂是有明显或不明显的缝隙,格是石本身固有的分隔线和纹线)。寿山石大部分都存在着格,有些石种有漂亮的纹理,如荔枝洞石的萝卜丝纹、大山石的波涛形纹理、山秀园的斑斓色块等。具备基本的鉴别方法后,可对寿山石雕进行鉴别。

5、石皮

除少数寿山石外表无石皮外,一般情况下,寿山石外表都有皮层包裹,因此有无石皮是鉴定寿山石的一个重要依据。寿山石的皮色与皮层比较复杂,这与它埋藏之地的土质有关。

寿山石的皮层,或极稀薄、或稍厚密,石皮颜色主要有黑、黄、白、绿,皮层有单层、双层和三层,皮质比其它掘性寿山石的石皮质地要细密柔嫩,用刀轻刮,刀感流畅而微沉粉粒细腻均匀。

6、比重

鉴别寿山石除了眼观、光照、手触之外,还可以通过称重计算它的比重来鉴别。寿山石的比重,是指寿山石的重量与同体积的水在摄氏4℃时的重量比。它的比重值在253至29之间。

7、做旧判断

石雕是真实的,为了提高收藏价值,卖家故意对石雕表面做老化处理,弄得老气些。作伪判断。仿刻古人和现代名家的篆刻和雕刻作品,有的卖家明说是仿的,有的则说不知道,让你自己去判断,有的就说是真迹,还拿出某某评奖证书,欺骗性极大,是藏家必须注意的。

8、作色判断

市场上现存大量经过物理和化学处理过的石雕作品。物理法是用植物或矿物的天然色彩,对原石进行煮泡处理着色,这样处理过的作品往往能蒙蔽很多人的眼睛,甚至有些鉴定机构也被蒙蔽。化学处理的色彩比较容易判断,色彩鲜艳,感觉发愣。相关地域石与寿山石的区别,这也是让收藏者最头疼的问题。

扩展资料

1、寿山石的质量技术要求包括:

1)开采

主要为赋存在白垩纪火山碎屑岩中的火山热液矿床。开采时要注意围岩蚀变、矿脉走向及其几何形态的变化,做好矿体预测。遇到矿体时,除与周边围岩紧密相连的大块原石可在围岩中采取微量炸药爆裂方式分离原石外,其余情况下均应采用手工作业方式取石。作业前应查看原石产出情况,找准合适的切入点,避免损伤原石。

2)养护

石料的养护以“保持润泽,切忌高温”为原则,应浸泡在水中或覆沙土和稻草,以保持湿度。开料时采用水锯,谨防燥裂。经去除杂质制成原坯石料。

3)管理

寿山石资源实行有计划保护性开采,实行采矿许可证制度。开采的寿山石应进行鉴定、拍照、登记、备案,由寿山石保护管理机构出具产地证明,建立可追溯的管理制度。

2、寿山石的产地:

寿山村是寿山石的唯一的原产地。其位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的东北部,出福州市区北上,在蜿蜒而平坦的盘山公路上行车三十余公里就能到达寿山。

参考资料:

-寿山石

寿山石白黄相间好。白点是黄寿山石的一种特质,而白点并不是评定黄寿山石好坏的标准。黄寿山石的价值需要根据外形、质地、颜色和雕工这几方面来综合判断。通常黄白相间的寿山石价值挺好。寿山石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寿山石是中华瑰宝,中国传统“四大印章石“之一。分布在福州市北郊晋安区与连江县、罗源县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带。寿山石在颜色上也多种多样,拥有着特别多种颜色,而且色泽是天然生成的,丝毫都没有人工伪造的痕迹,界限特别的分明。寿山石是属于彩石中的分类,其中也有特别多的种类,但是是产自于田底下,如今大多是**,并且普遍的体量都不是很大,其中超过一斤以上就是王中之王的材料。

寿山石是叶腊石中的一类,这是铝硅酸盐矿物,与所有的矿产一样,寿山石也是地质运动的产物。据地质工作者勘察,寿山石是在侏罗纪到白垩纪时期,由于火山喷发或者岩浆侵入引起了特定成分的岩石的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寿山石的取名与它的发现地有关,因它最早发现于福建寿山,所以以寿山为名。寿山石是“四大印章”之一的宝石,它是福建的特色名贵石材,也是中华瑰宝。真正的寿山石具有石质细腻、晶莹、色彩绚丽、色泽天然、色界分明等特点,从欣赏价值方面看,它的价值是很高的,再加上它相当稀有,又被赋予了人文历史意义,所以寿山石成为了深受人们喜爱的艺术收藏品。寿山石珍稀宝贵,价格也不菲。市面上有一些人为了赚取利益,以次充好,以石膏加工仿制寿山石以此来忽悠购买者,为了避免上当受骗,所以学会鉴定寿山石很重要。正常情况下,鉴定寿山石可以从四方面入手:一是看外形。这个要看三点,形状、棱角以及皮相,根据寿山石的不同种类,它的外形表现也不尽相同。以其中的田坑石和水坑石为例,田坑石为自然石块,棱角不明显,但有石皮,而水坑石则棱角分明,没有石皮。二是看质感,寿山石的质地细腻,多呈微透明或不透明状态。三是看颜色,寿山石的色彩比较斑斓,以白、**、棕三色居多,红、草绿等颜色兼搭,总体色相靓丽,色彩有规律可循。四看纹理,寿山石大多纹理清晰,存在着天然的分隔纹路。

芙蓉石的真假辨别:

1、端口鉴别:观察芙蓉石的断口,能够看出石质感,这是因为芙蓉石是水晶矿石;而玻璃的断口是光滑弯曲如贝壳的凹痕,从而根据这一特性就能很快的辨别出芙蓉石的真假。

2、光学鉴别:水晶是结晶的非均质体,而玻璃是不结晶的均质体,在偏光镜下转动360度有似明似暗变化的是天然水晶,没有变化的是假水晶。

3、工艺鉴别:珍贵的宝石一般打磨都会很精细,而玻璃制品由于价格低廉,其打磨一般会比较粗糙,而且刻面之间的交棱不平直,并且玻璃制品的孔眼容易破裂,正好可以进行断口鉴别。

扩展资料:

寿山石与田黄石区别:

1、颜色不同

寿山石:白色、乳白色、灰白色、红色、粉色,天蓝色,五颜六色的。寿山冻石红如鸡血,粉如桃花。

田黄石:黄颜色的宝石。尽管按照色相来区分,有田黄、白田、红田、黑田以及银裹金、金裹银等品种,但无论什么色彩的田黄石都是以**作为它的基调。

2、外形不同

寿山石:包括形状、棱角、皮相。如:桃花冻石形状如同片片桃花瓣浮沉在清澈溪水之中,故名桃花冻石,桃花冻石又叫“桃花水”。

田黄石:田黄石的外形多呈卵石状。

3、包含种类不同(田黄石是寿山石的一个分类叫田坑石)

寿山石:寿山田黄冻石、桃花冻石、芙蓉冻石、荔枝冻石、牛角冻石等、田坑石。

田黄石:田黄、白田、红田、黑田以及银裹金、金裹银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2743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2
下一篇2023-08-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