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妇女头饰 ,出席的场合来佩戴不同的头饰。
笄,簪,钗,华胜,擿,花钿,步摇,梳篦
1. 1 笄,簪,钗,擿,华胜
笄是古时用以贯发或者固定弁,冕的。在《仪礼·士冠礼》中记载:“皮弁笄,爵弁笄。”郑玄注:“笄,今之簪。”古代妇女经常使用笄来固定发髻。古代女子到了成年的时候就用笄将头发绾起,因此笄也指女子的成年礼。《仪礼·士昏礼》:“女子许嫁,笄而礼之称字。”郑玄注:“笄,女之礼,犹冠男也。”《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而笄。”郑玄注:“谓应年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
簪是由笄发展而的,是古人用来绾定发髻或冠的长针。可用金属,骨头,玉石等制成。后来专指妇女绾髻的首饰。擿,簪股,将头部做成可搔头的簪子,所以俗称为搔头。《西京杂记》记载:汉武帝过李夫人,就取玉簪搔头,自此后宫人搔头皆用玉簪。《后汉书·舆服志》有:“黄金龙首衔白珠,鱼须擿,长一尺,为簪珥。”的记载。
钗,由两股簪子交叉组合成的一种首饰。用来绾住头发,也有用它把帽子别在头发上。五代五缟《中华古今注·钗子》:“钗子,盖古笄之遗象也,至秦穆公以象牙为之,敬王以玳瑁为之,始皇又金银作凤头,以玳瑁为脚,号曰凤钗。”钗与簪是有区别的,发簪作成一股,而发钗一般作成两股。
华胜,即花胜。古代妇女的一种花形首饰,通常制成花草的形状插于髻上或缀于额前。《释名·释首饰》:“华胜,华,象草木之华也;胜,言人形容正等,一人著之则胜,蔽发前为饰也。”《汉书·司马相如传下》:“暠然白首戴胜而穴处兮。”唐颜师古注;“胜,妇人之首饰也,汉代谓之华胜。”
2 步摇
步摇,古代妇女附在簪钗上的一种首饰。《释名·释首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动也。”《后汉书·舆服志下》:“步摇以黄金为题……”王先谦集解引陈祥道曰:“汉之步摇黄金为凤,下有邸,前有笄,缀五采玉,以垂下,行则动摇。”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用:“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来形容杨贵妃。
古代妇女将头发绾成髻鬟,用簪钗固定,以免髻鬟松散坠落。古代的簪钗形式繁多,用石,竹,玉,骨,金,银等多种材料制成,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簪钗也有变化,从历代遗留下的款式多样的簪钗中可以看出其变化主要集中在簪首,常见的有:(1)圆顶形,簪身为圆柱体,顶端作球体或半球体,少数刻有旋纹;(2)花顶形,簪身与上相同,惟于顶端镂凿梅,莲,菊,桃等花纹;(3)耳挖形以金属或玉形成,簪身略扁,上端宽阔,至颈部明显收束,并朝正面弯转,形成耳挖,使一物具有两种功用;(4)如意形,簪身作圆形或扁形,簪身朝前弯转,呈如意头状;(5)动物形,簪首饰以飞禽走兽,常见的有龙,凤,麒麟,燕,雀及游鱼等。
这些形状的发簪,发钗在各地的古墓中时有发现,例如:西安南郊惠家村唐大中二年(848年)墓出土双凤纹鎏金银钗,另有镂空穿枝菊花纹钗,形象丰美。广州皇帝岗唐代木椁墓出土金银首饰中有花鸟钗,花穗钗,缠枝钗,圆锥钗等,用模压,雕刻,剪凿等工艺做成,每式钗朵都是一式两件,花纹相同而方向相反,可知是左右分插的。
唐代花钗:(1)斯德哥尔摩kempe氏藏(2)广州皇帝岗唐墓出土(3)唐代菊花纹钗(西安出土)(4)唐代双凤纹钗(西安出土)
安徽合肥西郊南唐保大年间墓出土一件金镶玉长28厘米的步摇,上端像双翅展开,镶着精琢玉片花饰,其下分垂珠玉串饰。另一件长18厘米,顶端有四蝶纷飞,下垂珠玉串饰的银步摇,制作都极精致
2. 3 梳篦,钿花
篦,一种比梳子密的梳头工具。亦指用篦梳头剔除发垢。唐李贺《秦宫》诗:“鸾篦夺得不还人醉睡氍毹满堂月。”王琦汇解:“篦,所以去发垢,以竹为之,鸾篦必鸾形象之也。”
钿花,用金,银,玉,贝等做成的花朵状装饰品。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玉》:“凡玉器琢余碎,取入钿花用。”钟广言注:“钿花:用贵重物品做成花朵状的装饰品,如金钿,螺钿,宝钿,翠钿,玉钿等。”
中国自古便注重礼仪,人们对自己的仪容装饰十分重视,梳篦在古时是人手必备之物。尤其是妇女,几乎梳不离身,时间一久,便形成插梳的风气。
湖北江陵出土几件秦木质彩绘角抵图木篦,马蹄形,上绘三人作角抵戏。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西汉墓出土的梳篦是象牙制成的,均作马蹄形,长均88厘米,宽均59厘米,梳20齿,篦47齿,细密均匀。在山东临沂银雀山和湖北江陵纪南城出土的西汉木梳,背平直,上面有四个装饰纽。湖南长沙南门纸圆冲唐墓出土铜梳已残,背上有清晰的纹饰,作双鸟徘徊旋飞。河南陕县庙底沟出土了精美的骨梳
簪钗是用来绾住头发的,而花钿直接插入绾好的发髻起装饰的作用。
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早在四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便有插梳的习惯。当时,虽不完全是为了装饰(有的和宗教,葬俗有关),但却是后世插梳习俗的源流。
春秋以前的梳子,不论形制多么复杂,装饰多么考究,它们的外形特征基本一致,都是直竖形,梳把较高,横面较窄,很少作方形或扁平的。
从战国到魏晋南北朝,梳篦的材料一直以竹木为主,尤以木料最常见。梳篦的造型多上圆下方形似马蹄。
自魏晋在妇女头上流行插梳之风,至唐更盛,这种梳篦常用金,银,玉,犀等高贵材料制作,插戴方法在唐代的绘画如张萱的《捣练图》,周肪《纨扇仕女图》及敦煌莫高窟唐代供养人壁画中均能看到。元稹在《恨妆成》中描写:“满头行小梳,当面施圆靥。”王建的《宫词》中也有“归来别施一头梳”的描写,这些正说明这种插梳的风尚。
隋唐五代的梳篦,多作成梯形,高度明显降低,其质料及装饰视用途而别。宋朝以后,梳子的形状趋于扁平,一般多作成半月形。明清时期的梳篦样式,基本保持宋制。
4.结语
从古代妇女的头饰中可以看到当时社会发展的经济状况,经济越发达,妇女们所佩戴的头饰越多,制作的也越为精巧,复杂。妇女们佩戴头饰也是有身份地位的讲究的,不同地位的人在不同场合所佩戴的头饰不一。这点从《后汉书·舆服志》中可以看出,其中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庙时所佩戴的首饰:“簪以瑇瑁为擿,长一尺,端为华胜,上为凤皇爵,以翡翠为毛羽,下有白珠,垂黄金镊。左右一横簪之,以安蔮结。诸簪珥皆同制,其擿有等级焉。”
“皇后谒庙服假结,步摇,簪珥。步摇以黄金为题,贯白珠为桂枝相缪,一爵九等,熊,虎,赤罴,天鹿,辟邪,南山丰大特六兽,诗所谓‘副笄六珈’者。诸爵兽皆以翡翠为毛羽。金题,白珠璫绕,以翡翠为华云。”“公,卿,列侯,中两千石,二千石夫人,绀缯蔮,黄金龙首衔白珠,鱼须擿,长一尺,为簪珥。”《旧唐书·舆服志》中也有记载:“武德令,皇后服有纬衣,鞠衣,钿钗礼衣三等。纬衣,首
饰花十二树,并两博鬓……钿钗礼衣,十二钿……;皇太子妃服,首饰花九树,……细钗礼衣,九钿……;内外命妇服花钗,翟衣青质,第一品花钿九树,翟九等。第二品花钿八树,翟八等。第三品花钿七树,翟七等。第四品花钿六树,翟六等。第五品花钿五树,翟五等。钿钗礼衣,……第一品九钿,第二品八钿,第三品七钿,第四品六钿,第五品五钿……。”
古代妇女的头饰是古代文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文明传承过程中我们汲取了很多,也舍弃了很多,在有着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崇尚简洁的人们已不再佩戴象古代那样华丽且形式复杂多样的头饰,但是簪,钗等头饰并没有消失,它们被简化了。在日常生活中还是经常可以看到女子用简单,大方的簪钗来绾头发。希望簪钗作为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继续发展与传承下去,中华文明这个璀璨的皇冠上不可缺少这样一颗闪耀的珍珠。
参考书目:
《仪礼·士冠礼》《仪礼·士昏礼》《礼记·内则》《西京杂记》《后汉书·舆服志》
《中华古今注·钗子》《释名·释首饰》《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天工开物·玉》《旧唐书·舆服志》《汉语大辞典》《中华文化通志·服饰志》
资料来源于《中华文化通志·服饰志》,部分资料来自汉服网。
参考资料:
在古代中国文化中,帽子也是重要的身份象征。皇帝要带皇冠,大臣的官帽业各有品级,文官有文官的官帽式样,按照品级,对号入座;武官的头盔也各有千秋,直接代表了功勋的多少和权利的大小。而且各朝各代的式样也有差别。而一般的老百姓基本上是不带帽子的,都是用布束发而已。
不仅身份,就连年龄也可以显示在中国古代的头饰上。古代幼童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形状如角,因而也用“总角”来代指人的幼童阶段。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所以二十岁也叫做弱冠之年。能带帽子就是成年的标志,可见中国古代对帽子的重视。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5790007html
确实是黄金,不是黄铜
亲,给你推荐一篇文吧
汉朝多黄金
丁启阵
拙作《黄金都到哪儿去了?》在博客贴出之后,一些来访者提出批评,认为拙文中所议论的《史记》、《汉书》记载的汉朝帝王赏赐之物“黄金”不是黄金,而是黄铜。言词尖刻者,嘲笑我金铜不分,有说是因为我眼睛有问题的,有说是因为我没有好好读史书需要补补课的,有说是因为我小学没有毕业文化水平太低的……说法很多,几乎让我笑掉大牙。
不错,本人不是历史学家,更不是黄金冶炼史专家,对古时候的金铜之别并未专门研究,文中所言乃袭清代著名历史学家赵翼而来,并非自创。特别说明这一点,以示不敢掠美也。
下边,我给赵翼的论断提供一些确凿的证据。
《汉书·食货志》有言:“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话说得再清楚不过了,黄金就是今天所说的黄金,白金就是今天所说的白银,赤金就是今天所说的铜。这一点,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也可以佐证,该书卷十四上金部有“金,五色金也”、“银,白金也”、“铜,赤金也”等词条解释。可见,汉代人不但金、银、铜的概念区分得清清楚楚,而且已经有了金、银、铜三个词。《汉书》所说的“黄金”、“金”就是今天所说的黄金,决不是黄铜。
有人觉得汉朝文献记载中的黄金数量太大,提出一种折衷的观点,说古时候炼金技术有限,黄金的纯度不高。这显然是臆测之论。其实,中国的炼金技术早在距今四五千年以前就已经很发达了,四川广汉三星堆、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黄金制品可以证明这一点,汉代任何一座墓葬出土的黄金制品也可以证明这一点。许慎《说文解字》“金”字下的解释中,也有“久薶[埋]不生衣,百炼不轻”等对于黄金品质的说明。
对于赵翼的《廿二史札记》卷三“古时不以白金为币,专用黄金,而黄金甚多”的论断,今人王树民先生在校注赵著时提出了另一种批评:黄先生认为,《史记》《汉书》所说的黄金可能包括了钱、银、铜等的折算数额。
王先生根据《汉书·食货志》的“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以及孟康注的“白金,银也。赤金,丹阳铜也”,认为“汉代并非专用黄金”。他又根据《汉书·王莽传》的“故事,聘皇后,黄金二万斤,为钱二万万”,认为黄金一斤抵钱一万,推断曰:“……所谓赐金若干者乃举其总数,应有白金与铜钱折算者,未必皆实用黄金。”
王先生的论证大有问题,是站不住脚的。问题之一,《汉书·食货志》金有黄金、白金、赤金三等的记载,不能说明汉朝帝王赐金就会三个等级都来一点。倘若是这样,那么《汉书》的行文也太不讲究了。众所周知,《汉书》编撰者班固是一位非常严谨的学者,他在编撰《汉书》的时候也确实表现了一丝不苟的治史态度,他不大可能在措词上如此粗放。问题之二,《王莽传》所说的“故事,聘皇后,黄金二万斤,为钱二万万”,乃是王莽将女儿许配汉帝(汉孺子婴)时,有司奏章里的话,跟赵翼所说“王莽聘史氏女为皇后,用三万斤金作聘礼”不是一回事,因此根本不存在黄金一斤抵钱一万的换算比例。问题之三,皇帝结婚,给皇后下聘,“黄金二万斤”与“黄金三万斤”实在没有什么大的不同,都可以说明用黄金很多。
问题当然可以继续讨论,但是,即使是仅仅根据上述材料,我们已经可以得出如下三点结论:一、汉朝的确多黄金;二、汉朝帝王赏赐之物确系黄金,而不是黄铜;三、汉朝的黄金纯度已经相当高了!
我们常常看到古装戏里用银两做钱的单位,那么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呢?我也很想知道,于是到网上查了一下,得出了初步的答案。不过,这里声明,笔者不是学历史的,只是利用从网上查到的讲历史的文章,做一个大致的推算,获得一个感性认识罢了。
基本单位
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别是秦汉以前。这里只讨论三种基本单位:
一文制钱(即一枚标准的方孔铜钱)
一两白银
一两黄金
以上单位虽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后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较稳定可信的数据的。
兑换关系
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
根据以下描述:
“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
可知1两黄金约可兑换8~11两白银。
再有:
“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的时候, 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 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
可知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
金属价格
由于金银铜制成的货币本身是有价值,而且理论上货币的价值就应该等于金属的价格,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现在金属的价格来回答“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的问题。
唐代的开元通宝通钱每枚直径8分,10枚重1两,千文重6斤4两;清顺治年间,每个铜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后又增为一钱四分,则每千文重八斤十二两。古代“两”这个重量单位虽有不同但大约都是40克左右,而“斤”则大约是700克左右。每枚铜钱平均重量5克。
目前金银铜的价格(人民币)如下:
黄金:100元/克
白银:2元/克
黄铜:002元/克
推算结果为:
1两黄金:约值4000元
1两白银:约值8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 约值01元
粮食价格
很多历史专著中都通过粮食价格来直接衡量货币关系,虽然单独考虑粮价并不很准确客观,但应该是极其重要的参考。晓林在网上查到了如下记载:
“上白米(石) 九钱五分�����
中白米(石) 九钱二分六厘八钱��
下白米(石) 八钱三分�
白�面(斤) 九文
银每两换钱 一千文”
还有
“据清朝军机处档案记载,光绪十五年上半年直隶省顺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粮价,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种粮食计算,平均每仓石计银一两四钱六分。”
根据1石=100斤=70公斤计算,而粮食价格以2元人民币/公斤计算,可得到以下平均值:
1两白银:约值17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 约值02元
结论
根据上面的推算,再考虑到
1 黄金的价格比其他的更稳定,应当着重参考
2 现在白银已作为工业品,所以现在的白银价格参考价值较低
3 由于农业技术发展的相对速度很快,现在的粮食相对价格比古代便宜很多
4 尊重古代的兑换比例
5 凑整数,便于换算,便于建立感性认识
所以,笔者建议,今后遇到古代的货币单位,采用以下换算系统,即方便又有感觉:
1两黄金 = 人民币2000元 = 10两白银
1两白银 = 人民币200元 = 1000文钱 = 1贯(吊)钱
1文钱 = 人民币02元
另外:1石米=1两白银
声明:以上结论不是学术观点,只作为老百姓观看古装电视剧,武侠小说时换算之用。
验证
下面提供一些古代数据,便于验证晓林给出的换算方式,提高感性认识:
唐朝九品官月俸5石米 = 唐朝时,初级公务员月薪1000元;
清朝六品官员年俸45两白银 = 清朝的局级干部,年薪9千元;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 那些当官的,那个家里没有个几千万的?
乾隆初年,捐一个道台需一万三千一百二十两银子 = 花270万就可以买个厅级干部当当,明码标价。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制度极为混乱。不同朝代之间有差异,同一朝代的不同地区之间有差异。这是不争的事实。
清代的度量衡制度主要是“库平营造制”,与明代基本相同。一斤约等于国际标准制的600克(597克多点)。这套度量衡制度在香港、新加坡等地还有残余。如香港、新加坡等地黄金的计量单位“两”、“钱”就是用库平营造制的计量单位。一“两”相当于国际标准制375克,一“钱”相当于国际标准制375克。
1930年代,南京政府为了与国际接轨,并统一中国度量衡制度,解决不同地区之间度量衡差异给经济发展带来的障碍 ,促进经济发展,进行了度量衡改革。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习惯需要,将“库平营造制”改革为“市制”,为与国际接轨,将“市制”与国际标准制方便换算。特将“一营造尺”改为“一市尺”,等于3333厘米=03米;一公里等于二市里。“一库平斤”改为“一市斤”等于500克=05公斤。
“一升”=一“公升”。所以,此次度量衡改革又称“一二三制”。“市制”与“库平营造制”计量接近,老百姓易于接受。而市制与公制换算简单,能为国际贸易接受。俗称“斤有所短、尺有所长”,即市斤比库平制重量小,市尺比营造制长。
此次度量衡改革堪称成功。为以后的度量衡制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至今仍在发挥其基本作用。
民国时期的另一个大的改革是币制改革。
北洋政府时期在币制改革上的一个较大动作是“废两改元”。清末时,虽然中国也有银铸币,但货币制度是以银两为单位,制钱(包括铜钱与铜元)为主要流通的辅币。货币单位相当混乱。既有以库平两为单位的计量,也有以海关两为单位的计量。同时,银铸币和银两的成色也极不一致。这个混乱的币制极大地阻碍着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于是,就有了第一次币制改革 :“废两改元”。即北洋政府颁布“国币条例”,规定以银元为基本货币单位,停止银两流通。一元银元重库平银七钱二分,含银量为85\%。一元等于十二角(仿英制)。以铜元为辅币,停止铜钱的流通。一元银元与铜元的比价基本上在180--188之间涨落。俗称“洋长洋短”。每日银楼或银行都会发布当日银价。当银价上涨时,称为“洋长”,当银价下跌时称为“洋短”。民间小额交易基本上以铜元计价为主。银行发行纸币以元为单位,一元纸币兑换一元银元。货币以银为本位。
这次币制改革使全国的金融制度得到了基本统一。但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
另一次币制改革是南京政府为解决金融危机而进行的。30年代时美国货币放弃银本位,实行金本位制,规定1盎斯黄金等于35美元。同时,在国际市场上(伦敦)收购白银,导致国际市场上白银价格上涨。中国的货币制度是以银为本位,但自己产银不多。国际市场上白银价格上涨使中国白银出现大量外流,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者在东北、华北大搞武装走私,使中国白银出现大量外流。同时,银价格上涨使中国的货币升值,进口狂增、出口受阻,影响经济与发展国际收支平衡,如不及时改革将导致中国金融崩溃。南京政府与英国、美国谈判货款为币制改革提供外汇保证。最后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支持(详见《中美白银谈判》)。于是,南京政府决定进行币制改革,停止银元流通,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后增加)四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定货币,用于交易与完粮纳税。法币与英镑、美元挂钩。
现在看电视剧常常感到可笑,古人能名动辄使用几十两,甚至几百、几千、几万两银子。更有甚者,竟然常常能够从口袋里掏出面额成百上千两的银票。
这里有两个误区。一是以为古代一两银子等于今日的一元钱。二是以为古代的银票就是今日的钞票或者支票了。
其实,古代中国银子缺乏,银子的价值很高的。一两银子等于制钱一千二百多文(清初以前)到三千多文(清道光以后)。而直到清末,一斤(相当于12市斤)猪肉只要二十文钱,一亩良田只要七至八两银子或者十二、三个银元。几两银子、几十两银子是件大事情了,有百两银子就是今日的大款了,能够买上十几亩良田了。在明代,一个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两半银子就够了,所以戚继光的士兵军饷一日只有三分银子,一月不足一两。清代稍贵点,主要是鸦片战争前外贸顺差大,银子大量流入后,银价下跌造成的。后来大量赔款后,银与铜的比价又上升了。平常老百姓使用的是铜钱,清末时使用铜元,很少用银子作为日常交易用。许多老百姓至死都未见过银子。所以口语中表示没有钱(贫穷)时用“铜钱(钿)没有”而不说“银子没有”。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常以银子为珍贵的原因之一吧。
到了民国时候,就流通银元了,称为国币。民间称为“袁大头”。它的价值也比较高,可兑换180多个铜元。按当时物价水平折算今日的购买力,一元银元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35元左右。考虑到生产的发展,粮食和日用品价格的下跌,一元银元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100元左右。如果按银子价格算,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50-60元左右。当时办一个比较好的印染厂投资也不到一万元。买一较辆当时比较好的轿车大约是1000元。所以不会有拿出一个银元买一个馒头的情形出现,最多一个铜板。
银票其实是山西票号发的汇兑凭证,有密押的,不是见票即兑的银行券(钞票)。用银票是要付汇兑费用的。
银票做大宗买卖的商人用得着。它可避免携带大量现银的风险,而且方便,并与自己携带大量现银成本差不多。一般老百姓和官员是用不着的。所以也就不会有从口袋里掏出面额成百上千两的银票来支付款项。即使你拿出来支付,商家和普通百姓也不肯接受。其流通程度比今日的个人支票还不如
各朝各代的比例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后相差不大,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的时候, 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正常情况下估算:1两金子=10两银子 一两银子等于1000文钱 1000文钱=一吊或一贯 一吊或一贯=一石 一石=一两
中国金银器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每一时期的金银器都具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让我们追溯那古老的岁月,去大致了解一下它的发展轨迹吧。
商周金银器:小巧简约
中国迄今在考古发掘中发现最早的黄金制品是商代的,距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商代金器的分布范围主要是以商文化为中心的中原地区,以及商王朝北部、西北部和偏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在今天的河南、河北、山东、内蒙古、甘肃、青海及四川等地,都曾发现过这一时期的金器。一般地讲,这个时期的金器,形制工艺比较简单,器形小巧,纹饰少见,大多为装饰品。
如果将商王朝统治区与周边地区出土的金器进行对照,就会发现,它们似乎是分别在几条互不干扰的平行线上发展起来的。在形制和偶有发现的纹饰上,地区文化的特点十分鲜明。商王朝统治区的黄金制品,大多为金箔、金叶和金片,主要用于器物装饰。在商王朝北部和西北部地区的金饰品,主要是人身佩戴的黄金首饰。这个时期所发现的金器中,最令人瞩目的是四川广汉三星堆早期蜀文化遗址出土的一批金器。不仅数量多,而且形制别具一格。其中颇为独特的金面罩、金杖和各种金饰件,也都是商文化及其他地区文化所未见的。金银器早期的发展情况,也反映出中国早期文明发展的多元性和不平衡性。这是由于中国幅员广大和自然条件复杂所决定的。
商周时期青铜工艺的繁荣和发展,为金银器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同时青铜、玉雕、漆器等工艺的发展,也促进了金银工艺的发展;并使金银器得以在更广阔的领域中,以更多样的形式发挥其审美功能。早期的金银制品大多为装饰品,而最常见的金箔,多是用于其他器物上的饰件,或者说,是以和其他器物相结合的形式来增强器物的美感。最迟在西周时期,金银平脱工艺就出现了。
春秋战国金银器:清新活泼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带来了生产、生活领域中的重大变化。大量错金银器的出现,几乎成为这个时期工艺水平高度发展的一个标志。
从出土地点看,这一时期的金银器分布区域明显扩大,在南、北方都有发现。金银器的形制种类增多。其中金银器皿的出现,及相当一部分银器的出现,十分引人注目。从金银器艺术特色和制作工艺看,南北方差异较大,风格迥异。北方匈奴墓出土的大量金银器及其金细工艺的高度发展,尤令人瞠目。
这个时期,在中原地区的墓葬遗址中,以陕西宝鸡益门村2号秦国墓葬、河南洛阳金村古墓、河南辉县固围村魏国墓地、河北平山县中山王墓出土的金银器最有代表性。此时南方地区出土的金银器虽然数量不多,但却十分引人注目。最为重要的发现,当属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一批金器。中原和南方地区的金银器,大体看来,与北方匈奴少数民族地区金银器的形制风格截然不同,多为器皿、带钩等,或是与铜、铁、漆、玉等相结合的制品,其制作技法仍大多来自青铜工艺。
秦汉金银器:繁荣发展
秦代金银器迄今为止极为少见。曾在山东淄博窝托村西汉齐王刘襄陪葬器物中,发现一件秦始皇三十三年造的鎏金刻花银盘。制作精细,装饰讲究。这种在银器花纹处鎏金的作法,唐代以后十分盛行,金花银盘亦为唐代金银器中很有特色的主要品种。
根据对这些金银配件的研究已能证明,秦朝的金银器制作已综合使用了铸造、焊接、掐丝、嵌铸法、锉磨、抛光、多种机械连接及胶粘等工艺技术,而且达到很高的水平。
汉王朝是充满蓬勃朝气的大一统封建帝国,国力十分强盛。在汉代墓葬中出土的金银器,无论是数量,还是品种,抑或是制作工艺,都远远超过了先秦时代。总体上说,金银器中最为常见的仍是饰品,金银器皿不多,金质容器更少见,可能因为这个时期鎏金的作法盛行,遂以鎏金器充代之故。迄今考古发掘中所见汉代金银器皿,大多为银制,银质的碗、盘、壶、匜盒等,在各地均有发现。一般器形较简洁,多为素面。
汉代金银制品,除继续用包、镶、镀、错等方法用于装饰铜器和铁器外,还将金银制成金箔或泥屑,用于漆器和丝织物上,以增强富丽感,最为重要的是,汉代金细工艺本身逐渐发展成熟,最终脱离青铜工艺的传统技术,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汉代金钿工艺的成熟,使金银的形制,纹饰以及色彩更加精巧玲珑,富丽多姿,并为以后金银器的发展繁荣奠定了基础。
汉代金银器在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湖南、广西、广东、陕西、甘肃、吉林、内蒙古、新疆、云南等地均有发现。除大量金银饰品外,主要还有车马器、带钩、器皿、金印和金银医针等,涉及面较为广泛。在吉林省通榆的北方鲜卑族墓葬、西北新疆乌孙墓葬、车师国故地、焉耆古城等遗址,以及云南晋宁石寨山滇族墓地也发现了金银器,大多为金银饰品,如牌饰、金花、首饰、带扣等,具有较浓厚的民族色彩。
魏晋南北朝金银器:独具异域风采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乱,朝代更替频繁,社会经济亦遭受破坏。然而另一方面,各民族在长期共存的生活中,逐渐相互融合,对外交流进一步扩大,加之佛教及其艺术的传播,使这个时期的文化艺术空前发展。这些在金银器的形制纹样发展中,都曾打上了明显的烙印。
从考古发掘的情况看,这个时期的金银器数量较多。金银器的社会功能进一步扩大,制作技术更加娴熟,器形、图案也不断创新。较为常见的金银器仍为饰品。
在这个时期的墓葬中,常可以看到民族间相互影响和融合的迹象。辽宁北票冯素弗墓中出土了“范阳公章”龟纽金印、金冠饰、人物纹山形金饰,镂空山形金饰片等,这些金银器既有汉族传统文化的特色,又有北方游牧民族的风格特点。
这个时期的金银器皿仍不多见,且所见大都带有外来色彩。如山西大同小站村封和突墓中出土的鎏金银盘,银高足杯和银耳杯等,除耳杯外,鎏金银盘和银高足杯均为波斯萨珊朝制品。
同时,随着佛教及其艺术的传播,这个时期金银器的制作和功能亦颇受影响。江苏镇江东晋墓出土一件金佛像牌,呈长方形,正面线刻有裸体全身佛像,头顶灵光,面带稚气,应为释迦出土童像。这种用于佛教奉献的金银制品在唐宋以后极为常见。
唐代金银器:绚丽多彩
唐代,金银器制作有了重大发展。近几十年来的几次大宗发现,金光闪闪,银光熠熠的金银器,又成了显示唐王朝富丽堂皇、灿烂夺目的标志之一。不是吗?当你看到那数量众多,类别丰富、造型别致,纹饰精美的金银器时,一定会联想到唐文化艺术的雄健、华美和自然秀颖。
可以说:中国古代金银器皿是在唐代及其以后兴盛起来而金银器皿是在唐代及其以后兴盛起来而金银器皿又代表了金属工艺的最高水平。唐代金银器从器物种类来说,可以分为食器、饮器、容器、药具、日用杂器、装饰品及宗教用器。
唐代金银器纹样丰富多彩,这些纹饰与器形一样,具有强烈的时代特点和风格,透过它们,我们确实可以感到唐代现实生活的五彩缤纷,文化艺术的欣欣向荣。
唐代金银器的工艺技术也极其复杂、精细。当时已广泛使用了锤击、浇铸、焊接、切削、抛光、铆、镀、錾刻、镂空等工艺。
唐时历时近300年,金银器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初唐到唐高宗时期(公元618—683年),器类品种不多,有碗、盘、杯、壶、铛等。其装饰特点是划分出许多区段来配置图纹,装饰区间多在9瓣以上,甚至于有14瓣的,这些区间瓣多錾刻成U形或S形。棱形器物是这个时期的重要特征。
武则天到唐玄宗时期(公元684—755年),器形种类增多,上一期12瓣以上的装饰区间手法已被淘汰,大量采用六等分、八等分来装饰配置纹样,装饰瓣多为莲瓣形且多为双层叠瓣,U形瓣已极少见,S形瓣不再出现。
总之可以说:从唐初到玄宗时期金银器皿受西方的影响较大,但同时也开始了中国化的进程,外来因素逐渐减少和消失。如高足杯、带把杯、折棱碗、五曲以上的多曲器物和器身呈凸凹变化的器物很流行。纹饰有忍冬纹、葡萄纹、连珠纹、宝相花纹、禽兽纹和狩猎纹。
肃宗到宪宗时期(公元756—820年),装饰手法多采用多重结构为主的六等分法,盘类多附三足,出现仿生器形,即仿照动物等的造型。已不见高足杯,带把杯和多曲长杯等。
穆宗到唐末(公元821—907年),器形种类繁多,盒、碗类器物出现高圈足,仿生器形更多一些,流行四等分、五等分的装饰手法。
宋元金银器:清丽典雅
宋代随着封建城市的繁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各地金银器制作行业十分兴盛。有铭款的金银器显著增多,亦为宋代金银器的一大特点,并对元、明、清的金银器制作产生重要影响。
宋代金银器是在唐代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崭新风貌。虽不及唐代金银器那样丰满富丽,然而却具有典雅秀美的独特风格。这种风格与宋代艺术的总体风格是一致的。有人认为,宋代艺术没有唐代的宏放魄力,但是其民族风格却更为完美。与唐代相比,宋代金银器的造型玲珑奇巧,新颖雅致,多姿多彩。相比之下,唐代金银器皿显得气势博大,而宋代则以轻薄精巧而别具一格。宋代金银器在造型上极为讲究,可谓花式繁多。
宋代金银器的纹饰总的说来,以清素典雅为特色。虽没有唐代纹饰那样细腻华美,然而其洗炼精纯亦非唐所及。素面者,讲究造型,光泽悦目;纹饰者则以花鸟为大宗,并使丰富多采的装饰纹样,与变化多姿的器物造型巧妙结合,达到合谐统一。比之唐代,宋代纹饰的题材来源于社会生活,其表现内容更为广阔,亦更为世俗化,具有很强的写实性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从宋代金银器的制作工艺看,自秦以来流行的掐丝镶嵌、焊缀金珠的技法几乎无见。而较多运用锤鍱、錾刻、镂雕、铸造、焊接等技法。具有厚重艺术效果的夹层技法,为宋代以前金银器制作中所未见。镂雕工艺在唐代基础上进一步精进。最有特色的是,宋代金银器采用了立雕装饰和浮雕型凸花工艺。
宋代金银器在其本身的纵向发展中,还出现了大量横向结合的作品。金银与漆、木等其他材料合壁,金银用于服饰、书画等。
两宋时期的辽、西夏、金、大理等国的金银器也有较多发现。大体上看,其作工和形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唐宋金银器制作的影响,同时又具有浓厚的地方民族特色。从而使这一时期的金银器展现出异彩纷呈的景象。
元代金银器在宋代的基础上,其形制、品种都有进一步的发展,并形成了比较明显的时代风格。与宋代和明代相比,迄今为止见到的元代金银器为数不甚多。然而从文献材料上看,当时的金银器饰并不稀见。
从总体上看,元代金银器与宋代相近似。银器数量多。金银器品种除日用器皿和饰品外,陈设品增多,如瓶、盒、樽、奁、架等。元代大多数金银器均刻有铭款,这对研究元代金银器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从造型纹饰看,元代金银器仍讲究造型,素面者较多,纹饰者大多比较洗练,或只于局部点缀装饰。然而,元代某些金银器亦表现出一种纹饰华丽繁复的趋向。这种趋向对明以后金银器风格的转变,显然有着重要的影响。
明清金银器:华丽繁缛
明清两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文化发展的总势趋于保守。其金银器制作一改唐宋以来或丰满富丽、生机勃勃;或清秀典雅,意趣恬淡风格,而越来越趋于华丽、浓艳,宫廷气息愈来愈浓厚。如果你从中国金银器的历史长廊中流览而过,那么当你信步走到这里时,便会产生一种截然不同的感觉。那器形的雍容华贵,宝石镶嵌的色彩斑斓,特别是那满目皆是的龙凤图案,象征着不可企及的高贵与权势。这一切都和明清两代整个宫廷装饰艺术的总体风格相和谐一致,但是却和贴进世俗生活的宋元金银器迥然有别。然而,明清两代的金银器,其发展轨迹可谓明晰可见,但其分野之界亦是如此鲜明。大体上说,明代金银器仍未脱尽生动古朴,而清代金银器却极为工整华丽。在工艺技巧上,清代金银器那种细腻精工,也是明代所不可及的。
在明代金银器的纹饰中,龙凤形象或图案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这一变化到了清代,更加推向极致。与宋元相比,明代金银器中素面者少见,大多纹饰结构趋向繁密,花纹组织通常布满器物周身,除细线錾刻外,亦有不少浮雕型装饰,对以后清代的金银器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
清代金银器保留下来的极多,大部分为传世品。从风格上看,清代金银器既有传统风格的继承,也有其他艺术、宗教及外来文化的影响。正是在这种继承吸收古今中外多重文化营养因素的基础上,清代金银器工艺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从而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洋洋大观和多姿多彩。
清代金银器的器型和纹饰也变化很大,已全无古朴之意,同时反映了宫廷金银艺术品所特有的一味追求富丽华贵的倾向。其造型随着器物功能的多样化而更加绚丽多彩,纹饰则以繁密瑰丽为特征。或格调高雅,或富丽堂皇,再加上加工精致的各色宝石的点缀搭配,整个器物更是色彩缤纷、金碧辉煌。清代金银器的加工特点,可以用精、细二字概括。在器物的造型、纹饰、色彩调配上,均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继宋、元、明以来,清代的复合工艺亦很发达。金银器与珐琅、珠玉、宝石等结合,相映成辉,更增添了器物的高贵与华美。
清代传世品中,亦保留了不少各少数民族的金银器。这些金银器反映了当时各少数民族的传统风俗与爱好,具有明显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民族风格。
总之,清代的金银器丰富多采,技艺精湛。其制作工艺包括了范铸、锤鍱、炸珠、焊接、镌镂、掐丝、镶嵌、点翠等,并综合了起突、隐起、阴线、阳线、镂空等各种手法。应该说,清代金银工艺的繁荣,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工艺技法而又有所发展,并且为今天金银工艺的发展创新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 —◇ 结 语 ◇— —
纵观金银器的发展,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既是那个时代审美意识的反映,亦能展示出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从历史长河的纵向发展看,金银器的发展有其历史传承性,而在同一时代中,金银器的发展也会受到来自其他文化艺术领域的横向渗透和影响。金银器是在中国丰富多采的文化土壤上产生并发展的,它从其他文化艺术领域中汲取营养,并形成了自身独具的艺术风格,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枝奇葩。如果说,中国文化是一条浩荡壮阔的大江,而每一支汇入其中的细流,都使她更加博大而辉煌,都使她得以更加色彩斑斓、仪态万方的面貌呈现;那么,具有神奇瑰丽色彩的金银器,不也是为中国文化这一巨大实体注入活力和风采的一支涓涓细流吗?
黄金是人尽皆知的贵金属,由于它所特有的绚丽的自然光泽和稳定的化学特性,耐腐蚀,不易被氧化,制造出来的饰品从古至今都非常受世人喜爱。现在黄金首饰也成为主要的珠宝饰品,款式的选择也越来越丰富,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珠宝的款式也有着更高的要求,从普通的工艺黄金到3D工艺的黄金,都是开发研制的成果。市场上的古法黄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注意,但是古代的黄金真的那么美吗
在中国古代形形色色的传统工艺中,黄金工艺是令人较感到陌生的一门,因为在古代有非常严格的等级制度,能够用黄金首饰的非富即贵,最好的黄金工艺在宫廷的造办处,是专为皇家准备的。
所以黄金工艺没有很好的公开,但是宫廷的黄金饰品直到现在看起来还是一样的精致和美,不得不赞叹古代的工艺,巧夺天工。
清代的黄金簪子,簪首用的是累丝技法制作,镶嵌各种彩色的宝石、珍珠。花饰的每个组成部分背面都连接一条金丝,各条金丝缠绕成束,虽然时间久远感受不到当时的美,但是现在还是能感受到工艺的精湛。簪首左上方装饰累丝笙,笙和莲花的组合寓意“连升”,每一款设计都是别有心裁,整体都是吉祥的寓意。
北朝黄金的项链,这个工艺精巧细致真不敢相信来自手工,比机器更加缜密。链由扣、链索及垂饰三部分组成,整条链索用八条金丝编织而成,环环相扣,辫结成索,与下方垂饰以金钉加以固定。花形垂饰上镶嵌著红、蓝、绿三种宝石,镶嵌技术早在古代就非常盛行了。
明朝的髻冠采用累丝的技法编织而成,顶部呈半球形,底部的两侧有孔,应用来将髻罩固定在头饰上。工艺十分复杂,顶部有金丝做的蝙蝠和莲花形饰,还有五爪赶珠双龙,其中火焰珠镶嵌红宝石。龙颈部有弹簧,行动时龙首会跟著摇摆,十分生动。这样的工艺现在是做不出来的,太震撼了。
很多做工精良的黄金首饰都在博物院里可以看见,古代的匠人真是技艺高超。现在有的珠宝商和某些单位在研究古代黄金工艺,并探索、复原古代黄金制作工艺的技法,寻找有代表性的古代文物,用科学的方法检测结果以及还原实验样品等,让大家更容易明白古代的黄金首饰制造工艺。
而古法黄金首饰,就是运用古代的技术现在的工艺手工制作而成的,很多朋友都很喜欢这样的首饰,现在很多商家都在推荐这样的首饰,浓浓的中国风。但是很多朋友不知道古法黄金首饰是怎么来的,跟古代有没有关系
其实跟古代的关系就是一种技艺的延续,是一种复古的黄金制作工艺和古代元素的设计款式,很有特色。古法黄金都是实心的,所以做工工艺非常厚实,一经推出后,成为继3D硬金工艺以后又让黄金首饰市场掀起一股流行风尚的新工艺。
古书里面记载的金,就是黄金,中国古代金和铜之间区分的是很清楚的。那些说古书记载的金饼是铜的人,也不想想为什么汉墓里没有挖出铜饼。古书里之所以能记载那么多大宗金子的交易,是因为中国古代(汉代之前)的金并不值钱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商业并不发达,所以金子更多是用来做各种黄金器具,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功能很弱。史书记载。汉代的时候一斤黄金可以兑换三斤白银。黄金一镒,折合今天300克,才只够交换10麻袋小米。 所以当时的统治阶级,并不把黄金当回事。(类似的,北美某些印第安部落在殖民者来之前也不把黄金当作很贵重的东西)古代统治者因为各种历史事件赏赐给部下的黄金虽然动不动几百斤,但是折合成粮食来看实际上并不值多少钱。
随着时间的推移,商品交易越来越发达,作为财富象征和支付手段的黄金显得越来越稀缺。也就不会有人舍得一掷千金了实际上中国古代的金子并不比外国多,无论是汉朝还是罗马,国库的金子一共100~200吨数量级的储藏量。比如汉书成书时记载当时汉朝全盛时期国库的黄金储量是270吨,同时期罗马国库的储量是179吨,两者基本差不多数量。大意是我们把商朝干翻了,好高兴啊好高兴,本王赐给利(人名)金。然后利就用武王赏赐的“金”做了这件簋。(铭文个别字词的释读有争议,但大致不差)这件簋是青铜器,所说的“金”当然是指铜了,准确的说是铜合金,铁证,唉不对,铜证。所以可以肯定的说,青铜时代所说的“金”是指“铜”,虽然当时也有现在所说的金。至于以后,无赞不答。手机纯手打啊。
春秋时期的“金”,多半是指青铜。那时黄金还不太流行,主要是青铜。从战国一直到东汉以前的金,通常就是在说真正的金子了。需要注意的是,那时候的金子多做成马蹄形或饼形,每一块就是“一斤”,现在出图的金饼、马蹄金,重量一般就在250克左右,250克,正是汉代一斤的重量。那时候的一两也不是现在的一两,一斤是十六两,一两其实是15625克左右。金饼的铸造,一块刚好要差不多是一斤,即一金,才行。东汉以后社会上就不大用金子了,所以我们看东汉以后的记录,如果赏赐的是金子,一般都会很明确地告诉你“赏金千两”,一定有单位。但“十万钱”里的“钱”,就是我们常说的铜钱了,这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推广。所以我们再看“米贵,一斛万钱”,“首饰值七十万钱”。一钱,等于一文,就是一枚铜钱的意思。明清时代,如果单说“金”,就是银子。这主要出现在文人笔记中,说什么东西值多少金,意思是值多少两银子。如《清稗类钞》里,记录达官贵人舍得花钱,买鼻烟壶当时尚,“屑叶为末,杂以花露,一器值数十金,贵人馈遗以为重礼。”这里的数十金,是说数十两白银,而不是数十两黄金。更不可能是铜板了,几十个铜板买的,贵人们也不好意思馈赠当成重礼。综上,说古代“金”就是指铜,是有严重错误的。春秋的金,大约是在说铜。战国、秦、汉的金,通常就是说的金子。汉以后的金,后面加计量单位“两”的,一定是黄金,但说“赏金三十万钱”这种,赏的就是孔方铜钱。明清时期,不加单位的金,如“值数十金”,这里的一金就是指一两白银。从清末到民国,“一金”就指一个银元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