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代表什么象征意义

蝉代表什么象征意义,第1张

蝉代表纯洁、清高、通灵,象征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人的品行高洁。《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蝉生活于世界温带至热带地区(已记录约2000余种蝉),一些分布于沙漠地区的种类,当体温过热时,会从背板排出多余的水分,进而达到冷却及散热的效果。大多数蝉的体型通常不大,成虫体长多在2至5厘米(06至15寸)之间,少数种类,例如世界最大的帝王蝉翼展就达20厘米(6寸),体长约7厘米(21寸)。

同样栖息于南亚地区的一种大型蝉(有“青襟油蝉”或“婆罗洲巨蝉”等名称)翼展也有18厘米(54寸),其体长则约4至5厘米(12至15寸)。蝉的外骨骼很坚硬,双翅相当发达,多为透明或半透明(双翅完全不透明的种类通常翅面颜色较为鲜明,且多分布于靠近热带的地区),上面有明显的翅脉。

1、一鸣惊人是玉蝉的寓意之一。蝉这种生物是需要孕育4-5年的时间才能破土而出,长出翅膀,这是个十分艰辛的过程,但最终都能蜕变成功,翱翔天地。蛰伏数年,一朝放声,响彻天地。所以佩戴玉蝉吊坠,不管是在学业上还是事业上都有一鸣惊人、一夜成名的美好寓意。

2、富贵延绵也是玉蝉的寓意之一,蝉谐音“缠”,所以也有腰缠万贯的寓意,同时蝉的鸣叫声又是延绵不绝,自然富贵钱财也会延绵不绝的到来。

有象征意义,象征高洁的品格。

以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蝉》为例。此诗先是描写蝉的境遇,后面直接跳到自身的遭遇上来,直抒胸臆,感情强烈,最后却又自然而然地回到蝉身上,首尾圆融,意脉连贯。全诗以蝉起,以蝉结,章法紧密,对蝉的刻画与诗人的情意婉转表达到了浑然交融与统一,是托物咏怀的佳作。诗人借蝉栖高饮露的个性来表现自己高洁的品格,可谓借物咏怀的典型。

作品原文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译文:

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悲鸣传恨无人理会白费其声。

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满树碧绿依然如故毫不动情。

我官职卑下像桃梗漂流不定,家园长期荒芜杂草早已长平。

烦劳你的鸣叫让我能够警醒,我是一贫如洗全家水一样清。

扩展资料: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首联以蝉的生活习性起兴。“高”以蝉栖高树暗喻自己的清高;蝉的“难饱”又与作者身世感受暗合。由“难饱”而引出“声”来,所以哀中又有“恨”。但这样的鸣声却是徒劳,并不能使它摆脱难饱的困境。

这是说,作者由于为人清高,所以生活清贫,虽然向有力者陈情,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最终却是徒劳的。这样结合作者自己的感受来咏物,看似把物的本来面貌歪曲,因为蝉本来没有“难饱”和“恨”。

作者这样说,看似不真实了,但咏物诗的真实,是作者感情的真实。作者确实有这种感受,借蝉来写,只要“高”和“声”是和蝉符合的,作者可以写出他对“高”和“声”的独特感受来,可以写“居高声自远”(虞世南《咏蝉》),也可以写“本以高难饱”,这两者对两位不同的作者都是真实的。

颔联“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进一步地描摹了蝉的鸣声。从“恨费声”里引出“五更疏欲断”,用“一树碧无情”来作衬托,把不得志的感情推进一步,达到了抒情的顶点。

蝉的鸣声到五更天亮时,已经稀疏得快要断绝了,可是一树的叶子还是那样碧绿,并不为它的“疏欲断”而悲伤憔悴,显得那样冷酷无情。这里体现了咏物诗的另一特色,即无理得妙。蝉声的“疏欲断”,与树叶的绿和碧两者本无关涉,可是作者却怪树的无动于衷。

这看似毫无道理,但无理处正见出作者的真实感情。“疏欲断”既是写蝉,也是寄托自己的身世遭遇。就蝉说,责怪树的无情是无理;就寄托身世遭遇说,责怪有力者本可以依托荫庇而却无情,是有理的。咏物诗既以抒情为主,所以这种无理在抒情上就成了有理了。

首联和额联写蝉的哀告无助,被誉为“追魂之笔”,语出愤激却运思高妙、耐人寻味,寓意十分明显,写蝉即是写诗人自己的身世。“高难饱”,鸣“徒劳”,声“欲断”,树“无情”,怨之深,恨之重,一目了然。

蝉栖高难饱,费声鸣叫无人理会,纯属徒劳,这正是诗人清高自处,也是世情冷淡,无人相知的写照。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己平。”颈联随之一转,换了主题。抛开咏蝉,转到自己身上。这一转就打破了咏蝉的限制,扩大了诗的内容。要是局限在咏蝉上面,有的话就不好说了。诗人由蝉的命运联想到了自身的不幸,回忆自己的仕宦生涯,流露出不尽的感慨。

“梗犹泛”这里用典,形容自己飘泊不定的宦游生活。这种不安定的生活,使他怀念家乡。“田园将芜胡不归”,更何况家乡田园里的杂草和野地里的杂草已经连成一片了,作者思归就更加迫切。此联下句饱含了故园之思。

这两句好象和上文的咏蝉无关,暗中还是有联系的。“薄宦”同“高难饱”、“恨费声”联系,小官微禄,所以难饱费声。经过这一转折,上文咏蝉的抒情意味就更明白了。

尾联“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又回到咏蝉上来,用拟人法写蝉。“君”与“我”对举,把咏物和抒情密切结合,而又呼应开头,首尾圆合。蝉的难饱正与我也举家清贫相应;蝉的鸣叫声,又提醒我这个与蝉境遇相似的小官,想到“故园芜已平”,不免勾起赋归之念。

钱钟书先生评论这首诗说:“蝉饥而哀鸣,树则漠然无动,油然自绿也(油然自绿是对“碧”字的很好说明)。树无情而人(‘我’)有情,遂起同感。蝉栖树上,却恝置(犹淡忘)之;

蝉鸣非为‘我’发,‘我’却谓其‘相警’,是蝉于我亦‘无情’,而我与之为有情也。错综细腻。”钱先生指出不仅树无情而蝉亦无情,进一步说明咏蝉与抒情的错综关系。

-蝉 (唐代李商隐诗作)    

1、最早写到蝉的诗歌出现在《诗经》里。《诗经·七月》中写道:“四月秀_,五月鸣蜩。”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四月份草长得很茂盛,五月份可以听得见蝉鸣。《诗经·荡》中也写道:“如蜩如螗,如沸如羹。”这句的意思就是说蝉鸣如沸水一样,扰乱人的思绪。这里的蜩、螗指的都是蝉。

2、先秦时,写到蝉的诗歌多写其鸣叫。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将蝉入诗已不单单是描写其声音,而是对声、形、生活方式等进行多方面描写。如南北朝时期范云的《咏早蝉诗》“生随春冰薄,质与秋尘轻。端绥挹霄液,飞音承露清。”此诗就对蝉的多方面进行了细腻的描述。

3、魏晋时期的诗人在写蝉时,已将蝉赋予了感情色彩。陶渊明在《己酉岁九月九日》写道:“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西晋的陆机在《拟明月何皎皎》中写道:“凉风绕曲房。寒蝉鸣高柳。”这里的“哀蝉”、“寒蝉”正是作者对蝉赋予了感情。

4、等到唐宋时期,诗词创作已经达到顶峰,写蝉的篇目也大大增加。诗词中的蝉与文人多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言:“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唐宋文人在诗词中多有用到托物寄情的手法,蝉被赋予诸多情感象征。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古诗词中蝉的意象。

1、象征高洁的品格。

2、以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蝉》为例。此诗先是描写蝉的境遇,后面直接跳到自身的遭遇上来,直抒胸臆,感情强烈,最后却又自然而然地回到蝉身上,首尾圆融,意脉连贯。

3、全诗以蝉起,以蝉结,章法紧密,对蝉的刻画与诗人的情意婉转表达到了浑然交融与统一,是托物咏怀的佳作。诗人借蝉栖高饮露的个性来表现自己高洁的品格,可谓借物咏怀的典型。

蝉在中国古代象征复活和永生,这个象征意义来自于它的生命周期:它最初是幼虫,后来成为地上的蝉蛹,最后变成飞虫。蝉的幼虫形象始见于公元前2000年的商代青铜器上,从周朝后期到汉代的葬礼中,人们总把一个玉蝉放入死者口中以求庇护和永生。由于人们认为蝉以露水为生,因此它又是纯洁的象征。自古以来,人们对蝉最感兴趣的莫过于是它的鸣声。它为诗人墨客们所歌颂,并以咏蝉声来抒发高洁的情怀,更有甚者是有的人还用小巧玲珑的笼装养着蝉来置于房中听其声,以得欢心。的确,从百花齐放的春天,到绿叶凋零的秋天,蝉一直不知疲倦地用轻快而舒畅的调子,不用任何中、西乐器伴奏,为人们高唱一曲又一曲轻快的蝉歌,为大自然增添了浓厚的情意,难怪乎人们称它为“昆虫音乐家”、“大自然的歌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896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