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蝉的象征意义

玉蝉的象征意义,第1张

玉蝉,自汉代以来,皆以蝉的羽化比喻人能重生。将玉蝉放于死者口中称作含蝉,寓指精神不死,再生复活。把蝉佩干身上则表示高洁。所以玉蝉既是生人的佩饰,也是死者的葬玉。

古代含在死者口中的葬玉,因多刻为蝉形,故名“玉蝉”。据徐广称:“蝉,取其清高,饮露不食,”《史记屈原传》:“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污垢。”《说文》:“蜕,蛇蝉所解皮也。”是知,玉含作蝉形,似是借蝉的生理习性赋予死者特定的意义,意即人死后,不食和饮露,脱胎于浊秽污垢之外,不沾污泥浊水,这是战国以来死者含玉蝉的用意。

玉含蝉,是汉代普遍流行的作为用于丧葬的一个种类,以为它能为生者避邪,为死者护尸,甚至食之可以成仙得道。由于当时社会环境的不断改变,促使玉器的防治、宗教意义为之大增,方士又竭力提倡玉的神秘和力量,这种思想实际上是人的一种心理过程,同时不可避免地掺入了包括避邪在内的封建迷信的内容。因有这些原因的存在,于是盛行用玉雕琢的具有护符意义的玉含蝉,即被看成了一个活生生的实体,成为“人与神这两个世界之间的联结”,也就是说,死人含蝉,亦表示其肉身虽死,但只是外壳脱离尘世,心灵未必死去,不过作为一种蜕变而已。

蝉在古人的心目中地位很高,向来被视为 纯洁、清高、通灵的象征。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又赋予蝉更多的含义。如以一玉蝉佩在腰间,谐音“腰缠(蝉)万贯”,以一蝉伏卧在树叶上,定名为“金枝(‘知了’的谐音)玉叶”,也有人将佩挂在胸前的玉蝉取名为“一鸣惊人”(取蝉的鸣叫声)。

玉蝉一般可分为三种:一、冠蝉,用于帽饰,无穿眼;二、佩蝉,顶端有对穿眼;三、含蝉,在死者口中压舌,刀法简单,没有穿眼。

玉蝉的佩戴讲究样式和方法,戴好了就是腰“蝉”万贯,戴不好就有点不太吉利。

玉蝉一般寓意高洁、至雅,在古代是文人雅士玉石佩戴的首选。并且玉蝉还代表着生命的轮回延续,象征着重生,但是即便是这么好的寓意,日常生活中也不能够随便佩戴玉蝉。

 

玉蝉出现于新石器时期,但是真正的流行起来却是在汉朝,在很多汉朝的陵墓中都有玉蝉的出土。而这些玉蝉并不是佩戴在死者的身上,而是含在尸体的口中,名为“含玉蝉”。因为玉蝉象征着轮回重生,因此普遍和丧葬联系在一起。而且古时的人认为玉蝉可以保护死者的尸体,起到辟邪护尸的作用。因此很多人也认为玉蝉的佩戴并不吉利,毕竟是和丧葬联系在一起的。在日常是不会佩戴玉蝉的。

但其实并不尽然,玉蝉分为三种,并不只是“玉琀蝉”这一种。玉蝉还有冠蝉和佩蝉的区别。因此玉蝉也是可以用于日常佩戴的,并不只是用于丧葬上面。冠蝉顾名思义就是用作帽饰装饰的,一般在玉蝉的顶部会有对孔。而佩蝉就是佩戴在腰间或者是佩戴在胸前。如果是佩戴在腰间的话就是取“腰缠万贯”之意,如果是佩戴在胸前的话,就是取“一鸣惊人”之意。

如果家里面有孩子的话,一般会让他佩戴玉蝉在胸前,祝孩子“一鸣惊人”,学业有成。而如果是在外工作的年轻人、上班族则会将玉蝉佩戴在腰间,“腰缠万贯”的寓意再好不过了。很多人家里面也会有以前传下来的古玉蝉,如果顶部有穿孔的话,这种也是可以佩戴的,如果比较不放心的,也可以到寺院请求住持帮忙开光之后在进行佩戴。

知了即蝉

蝉在中国古代象征复活和永生,这个象征意义来自于它的生命周期:它最初是幼虫,后来成为地上的蝉蛹,最后变成飞虫。蝉的幼虫形象始见于公元前2000年的商代青铜器上,从周朝后期到汉代的葬礼中,人们总把一个玉蝉放入死者口中以求庇护和永生。由于人们认为蝉以露水为生,因此它又是纯洁的象征。

自古以来,人们对蝉最感兴趣的的莫过于是它的鸣声。它为诗人墨客们所歌颂,并以咏蝉声来抒发高洁的情怀,更有甚者是有的人还用小巧玲珑的笼装养着蝉来置于房中听其声,以得欢心。的确,从百花齐放的春天,到绿叶凋零的秋天,蝉一直不知疲倦地用轻快而舒畅的调子,不用任何中、西乐器伴奏,为人们高唱一曲又一曲轻快的蝉歌,为大自然增添了浓厚的情意,难怪乎人们称它为“昆虫音乐家”、“大自然的歌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940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