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我们要在教育活动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 幼儿教育工作者要有创新的精神,通过自制教育、创新活动内容、形式的多样性,培养幼儿主动参与体能锻炼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 幼儿教育 体育活动 趣味性
我们都知道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将幼儿的健康作为幼儿教育的首要任务,如何在体育活动中正确贯彻《纲要》精神,让体育活动不仅有益于幼儿的身体发展,更能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将积极参与体能锻炼变成良好习惯,这向我们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提出一个颇有考验的课题。
据到全区各幼儿园调研的情况看,有计划有目标的体育活动少之又少,有的小幼儿园甚至没有户外活动(体育游戏和活动),将大部分的时间放在学识字、计算方面了。幼儿只能在活动室摆摆手、扭扭腰、跺跺脚,造成幼儿体能测查基本无法达标。这些现象不仅折射出幼儿园和家长对幼儿的体育锻炼不重视,更反映出幼儿教育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偏差。
幼儿进行体能锻炼十分重要。幼儿进行体能锻炼可以明显地改善幼儿骨骼和肌肉的血液供应,使其得到更多的营养物质,促使肌肉纤维变粗、体积增大、弹性增加,肌肉活动的能力和耐力相应提高。体能锻炼可以使幼儿的呼吸肌愈加发达,肺活量逐渐增大,能促使胸廓发育,加强呼吸系统的功能,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幼儿的心脏发育尚未完善,需要通过体能锻炼,促进其心脏形态与功能的全面发育。幼儿体能锻炼可以使得幼儿大脑中的海马体更加活跃,增强记忆力,并且有助于增强幼儿神经系统对身体其他系统或器官的调节功能,促进神经细胞反应灵活和大脑发育,从而增强幼儿动作的平衡性和灵活性以及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幼儿体能锻炼还能促使幼儿生长激素的分泌量增加,有助于幼儿体格的发育和机体免疫系统的完善。
如何让体育活动变成很有趣味性?让孩子喜欢,并能带领孩子了解更多的知识。这就需要老师不断创新,利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孩子被吸引,激发幼儿的兴趣。
一、在体育器械上不断自制、创新
幼儿园要保证基本运动设备设施,诸如塑胶跑道、钻爬地垫、攀爬架、滑梯、钻桶等,更是要根据课程的需要,利用废旧材料自制体育活动器材,让器械经常变换。比如将酸奶瓶变成保龄球、将废报纸揉成垒球、卷成高尔夫球棒、奶粉罐变成高跷……比如我们在小班《抓老鼠》活动中用大可乐瓶制作的抓鼠器,小塑料球代替不断奔跑的小老鼠。虽然道具简单,但小孩子玩得很开心,达到了培养幼儿对运动物体的判断能力、小手肌肉抓取的灵敏度、钻圈时对肢体的协调能力,小腿肌肉、大腿肌肉运动的协调能力。同时在运动中,小班的孩子从抓老鼠运动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心情非常的愉快,每个孩子都积极地参与,意犹为尽。而中班的《纸箱变变变》,用到鞋盒、大的纸箱、废报纸揉成的纸球,纸箱在搬运松果时是隧道、在开汽车游戏时,纸箱成为了孩子们的座驾,在活动中老师将交通规则渗透其中,“绿灯行、红灯停”,孩子看到老师举起的指示牌开始行动。废旧物品的玩法多样化,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给孩子预留了思考的空间。
二、在活动内容上要不断创新
年轻教师容易让体育活动流程化,先是热身活动、然后进行运动、然后修整休息、结束。使得体育活动非常地程序化,没有什么新意。因为出来就是热身后就是在操场一通疯跑,孩子就会腻味,提不起兴趣,所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尤为重要。在内容上要不断创新,有时候用故事来穿插,有时候用音乐、今天用这个故事,明天用那个音乐,孩子们在活动觉得很有意思,并且总是对体育活动充满了期待,老师既让幼儿在语言上得到发展,同时又很好地进行了体能的锻炼,达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比如在大班进行的《夺宝奇兵》体育活动中,孩子扮演英勇善战的勇士,老师事先将“宝”藏好,事先设计好各运动环节,需要小组合作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孩子在活动中要动脑子,更要学会合作,体育活动意义就被扩大了。
三、体育活动中老师角色要不断变换
让体育活动变得有趣,首先要有一个有趣的老师,如果老师只是为了上课而上课,毫无情感投入,孩子们也会感受到,会显得没有多少兴致或者纯粹变成了应付。一个有激情的老师会让体育活动精彩纷呈,因为老师不仅是活动的准备者、组织者、更是参与者。老师要全情地参与,孩子的参与感才会被调动起来。老师要及时发现活动中孩子个体差异,及时调整策略,让每个孩子都能被照顾到。老师能捕捉活动孩子积极的或消极地反馈,能在结束后做好反思和总结。要将体育活动上得活泼、生动、又能达到原先预设的目标,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老师要做好角色的变换十分重要。
其实不要小看了一个简简单单的体育活动,往往蕴含了很多的教育内容、教育思想和教育的理念。这与当今社会的应试教育,分数定英雄的现状不无关系,从小学、中学都不重视,更何况在幼儿园了。但现实却让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当今孩子的体能非常差,动作不协调、动作不敏捷、思维多元性差。幼儿教育是奠基的教育,很多行为习惯将影响孩子的一生,我们要让孩子爱上运动,将体能锻炼变成一种习惯,因此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幼儿园大班呼啦圈教案集合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呼啦圈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呼啦圈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产生玩呼啦圈的兴趣,热爱运动。
2锻炼幼儿的腰部力量和身体协调能力。
3增强合作精神,提高竞争意识。
4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呼啦圈人手一个,音响等。
活动过程
1跟随音乐,做热身运动。
在教师的带领下,跟随音乐活动四肢和腰部。
2幼儿自由探索呼啦圈的转法。
幼儿自己活动,探索转呼啦圈的方法。
3教师总结,交代方法和要领。
教师巡回指导,最后总结方法和技巧。
4根据幼儿情况适当增加难度,如在平衡木上转圈,s路转圈等。
5跟随音乐做放松运动。
幼儿园大班呼啦圈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能开动脑筋,运用多种方法妙玩呼啦圈
2、培养幼儿相互合作能力。
3、游戏《大家一起变变变》,培养幼儿机智、遵守纪律的品质。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个哗啦圈。
2、韵律操音乐磁带及录音机。
3、鼠妈妈头饰一个、老鼠头饰人手一个。
4、情景器材:独木桥、山洞。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入场,做准备运动。
师:今天周老师当老鼠妈妈,你们当小老鼠我们一起去操场上去玩一玩好吗?
(幼儿手拿呼啦圈,头戴老鼠头饰,在音乐声中有精神地做开车动作入场)
师:风景多美啊!小桥,山坡,教师带领幼儿随着情景做动作。(教师和幼儿手拿呼啦圈,走独木桥、过山洞、绕弯,注意说明安全)
2、准备运动:韵律操。
师:鼠宝宝们我们到了,看这里多么美啊!我们一起来欢快地做做运动!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手拿呼啦圈,有精神地做呼啦圈操。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手拿呼啦圈,启发幼儿边想边尝试:呼啦圈能怎么变。
(1)呼啦圈放在手上转圈
(2)双手从呼啦圈中穿过
(教师做一两个示范,幼儿跟学)
师:你们看妈妈的呼啦圈是怎么变的,你们也来试一试。
(幼儿分散的学习)
师:鼠宝宝都很棒,那现在要看看谁的想法多。你们自己单独试一试,等下来告诉大家。
(幼儿分散去玩,教师提醒幼儿可通过身体的各个部位进行游戏)
2、试后,请幼儿集中,谈谈做做尝试的结果。
(教师根据幼儿的动作,选择两三个变法让其他幼儿跟学)
师:你们看刚某某是怎么变的我们来学一学。
3、第二次尝试相互合作能变出什么?
师:刚鼠宝宝都很棒,但是我们都是自己在变,我们要学会合作,现在请你们找到朋友一起来变。
(幼儿再次自由尝试数次)
4、教师让幼儿集合,说说做做刚刚你们合作的是都是怎么样的,同样让幼儿根据其他幼儿集体想出的变法,一起来变三四个造型。
变后让它们分组一起念:大家一起变变变同是变出不同的造型。
5、游戏《大家一起变变变》。
师:刚刚我们变了很多,宝宝们表现的真棒,现在妈妈和你们一起玩游戏《大家一起变变变》
(1)曲线走
把四、五个呼啦圈平放在地上,呼啦圈之间留一小段距离,相互连成一条直线。
玩法:游戏开始,让幼儿从第一个呼啦圈的'右边走到第二个呼啦圈左边,依次继续前进,直至最后一个呼啦圈,顺势再转回来走到第一个呼啦圈。
(2)青蛙跳跳
在场地上画一条起跳线,距起跳线一米处平放一个呼啦圈,并每隔一米都平放一个呼啦圈(5个左右)。
玩法:游戏开始,幼儿用双脚(或单脚)向前行跳进第一个呼啦圈中央后,再向前看跳,用同样的方法跳过第二个、第三个等直至最后一个呼啦圈(玩法熟悉后,可把呼啦圈一个一个紧靠,摆成直线,幼儿从每个呼啦圈的中央连续行进跳。)
三、结束部分
师:小老鼠们都玩累了,今天都表现的很棒,现在和妈妈一起回家吧!
教师带领幼儿做小汽车开回家的动作,以放松肌体和情绪,对幼儿活动情况作简单评价。
活动反思:
因为每天游戏时间充足,孩子可以充分投入游戏,这为游戏多样化、创新性地开展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这个游戏过程中以个体、分组、集体活动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幼儿能想出很多的玩法,并能很快的做出来,纪律也可以。
开始部分的热身运动,我以游戏的形式展开,幼儿跟着老师学开车入场,听欢快的音乐做《呼啦圈操》。分别作了上肢和下肢的运动,训练幼儿头、手、腕、胳膊、腰、胯、腿,使幼儿的全身得到了运动。孩子们的激情特别高,效果非常好。
幼儿第一次探索:幼儿独自玩呼啦圈,孩子们玩的花样特别多,孩子们都迫不及待在我面前展示新玩法,在这一环节中,我多次和幼儿分享他们的玩法。小结时我告诉他们一个人玩呼啦圈好玩,但是很多人一起玩呼啦圈更好玩,这样将幼儿带入下一个环节。
幼儿第二次探索:老师引导,请幼儿合作玩呼啦圈,在这一环节大部分幼儿能合作玩呼啦圈。
第三个环节以游戏为中心。看着孩子们快乐的玩着,我想他们在这个活动中是很快乐的。
本次活动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在宽松的氛围内自由探索,发挥了幼儿做为活动主体的作用。我以活动的引导者、合作者等不同的身份参与活动,增加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及情趣,同时在活动过程中我根据突发状况及时对活动进行调整,在不影响活动目标的前提下使其更加符合了幼儿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呼啦圈教案 篇3幼儿园中班游戏:呼啦圈游戏新编摇呼啦圈对于幼儿园里大多数孩子来说是困难的,但我们可以利用它们大大的环形特点,为我们幼儿园开展体育活动服务。现介绍几则新的游戏方法。
一、曲线走
目的:发展幼儿曲线走的能力。
准备:把四、五个呼啦圈平放在地上,呼啦圈之间留一小段距离,相互连成一条直线。布娃娃一个。
玩法:游戏开始,让幼儿抱住布娃娃,从第一个呼啦圈的右边走到第二个呼啦圈左边,依次继续前进,直至最后一个呼啦圈,顺势再转回来走到第一个呼啦圈。
二、夹包射门
目的:发展幼儿的下肢力量和身体协调性。
准备:在场地上画一条起射线,然后在前方适当距离竖放一个呼啦圈,呼啦圈与起射线处在平行位置。
玩法:游戏开始,幼儿两脚夹住一个沙包,向前跳动。跳至起射线时,两脚将沙包向呼啦圈中央甩过去,看看能否射进门。
三、青蛙跳跳
目的:练习幼儿的双脚向前行进跳。
准备:在场地上画一条起跳线,距起跳线一米处平放一个呼啦圈,并每隔一米都平放一个呼啦圈(共5个左右)。
玩法:游戏开始,幼儿用双脚(或单脚)向前行跳进第一个呼啦圈中央后,再向前看跳,用同样的方法跳过第二个、第三个等直至最后一个呼啦圈
提示:上述玩法熟悉后,可把呼啦圈一个一个紧靠,摆成直线,幼儿从每个呼啦圈的中央连续行进跳。
四、鲤鱼跳龙门
目的:发展幼儿四肢的力量及灵活性。
准备:把若干个呼啦圈放在地上,呼啦圈之间相距1、5米,成为一个个龙门。
幼儿园大班呼啦圈教案 篇4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健康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健康学习的对象,我平时观察到,孩子们很喜欢玩呼啦圈,所以我选择了幼儿特别感兴趣,又贴近幼儿实际生活的好玩的呼啦圈为教学题材。为幼儿提供了呼啦圈,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引导孩子自由讨论、探索呼啦圈的玩法,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动手的能力。
活动目标
1、探索呼啦圈的各种玩法,体验玩圈的乐趣。
2、学会一物多玩,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合作意识。
3、通过跳圈、爬圈、套圈、钻圈等活动锻炼幼儿的身体,增强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平衡性和灵活性。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教学重点、难点
探索呼啦圈的各种玩法,增强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平衡性和灵活性。
活动准备
1 、师幼每人一个呼啦圈。
2、录音机磁带纸球与幼儿人数相等。
3 、平整的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1、师幼手持呼啦圈,谈话去参加运动会把幼儿带到活动场内,幼儿将圈放下站在圈内。
2、“让我们先随音乐做一些热身运动吧!”幼儿跟随音乐练习下蹲踢腿弯腰蹦跳扭胯等。
二、 探索圈的多种玩法
1 、“宝贝们,刚才我们把呼啦圈当作什么”(方向盘),老师还可以把呼啦圈当作绳跳,请大家动脑筋,看看还有那些玩法比比谁最聪明哟!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1)、让每个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探索,教师观察、鼓励幼儿动脑筋,体验创造性玩呼啦圈的乐趣(跳、转、爬、滚、钻、推等)
(2)、交流演示,让幼儿自己演示自己的玩法。
2、教师请想法多样、玩法奇特的幼儿讲解和表演,组织幼儿集体尝试,如:跳圈、转圈、当绳跳、滚圈、推圈、乌龟爬等。
3、过度:“宝贝们:呼啦圈说你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的玩法,也练好了本领,它想让你们带着它去参加一场比赛,但是去运动场的路很难走。孩子们要注意安全,听从老师的指挥,引导幼儿开火车,学小乌龟走路,跳过小河。
三、体验合作探索其他玩法,分组游戏比赛。
1 、将幼儿分成红、黄、蓝队,进行赛前准备。
2、来到比赛现场组织幼儿进行比赛。
(1)、套圈接力赛。
(2)、滚圈比赛
(3)、用圈赶球比赛。
四、活动结束
1、请颁奖老师给参加比赛的幼儿分别发金牌银牌铜牌。
2、结束语:宝贝们,呼啦圈说它今天玩得很开心,但它还有很多更好玩得地方,可是时间不早了,它希望咱们多动脑筋去创造更好的玩法下次再和伙伴们玩耍。让我们一起抖抖小手,抖抖小脚放松。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内容的选择比较适合幼儿生活经历,幼儿十分的感兴趣。呼啦圈比较贴近生活,幼儿玩得很开心。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幼儿的思维很受限制,特别是在玩法和创新方面。因为是在户外上,很多幼儿比较散开,自己追逐呼啦圈去玩了,所以老师要时刻提醒。
幼儿园大班呼啦圈教案 篇5活动目标:
1、探索呼啦圈不同的旋转方式。
2、增进身体转动的灵活度。运用肢体表现旋转的动作
3、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呼啦圈若干多功能厅
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自由探索让呼啦圈旋转的玩法并与同伴互相交流。
(上节课已经学习了一些呼啦圈的转法)
老师:(引出呼啦圈)提醒小朋友,请小朋友想一想并讲出或示范:要让呼啦圈旋转,可以怎么玩呢?(如一个人将手举高让呼啦圈旋转,两个人手举高、勾手、手牵手、手搭肩让呼啦圈旋转,三个人手举高、手拉手让呼啦圈旋转等方式。
(1)呼啦圈竖在地上可以怎么旋转?如:滚动、立在地上旋转的方式。
(2)离开地面,呼啦圈还有哪些转动的方式?如:“套在腰上、绕早手臂上、绕在腿上、——呼啦圈竖在地可以怎么旋转?
2.鼓励幼儿游戏、尝试各种玩法。
——鼓励团队合作游戏。
3、游戏:旋转大比拼。
首先:分两组围成两个大圈。
每组一个呼啦圈,(1)呼啦圈竖在地上旋转的方式。老师讲解进行比赛
——每组请出一个小朋友在围成的圈内绕一圈回到自己的位置并把呼啦圈交给下一位,(要加上呼啦圈旋转的动作),两组比赛。
----看看哪组最快。想到的方法最多。先完成者为胜。
(2)离开地面呼啦圈旋转的方式。请出小朋友站在中间,两组进行比赛。(看看谁转的最多,谁转的最久)(可以一个也可以两个三个)
活动评价:(1)能说出呼啦圈的转动方式
(2)能用呼啦圈玩转动或滚动的游戏
一
针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做了下列尝试促进幼儿钻爬能力的发展。
1、在运动中融入故事,在器械中赋予情节。让所有的器械都活起来,让不会讲话的器械都生动起来真正的发挥作用。比如说我们可以让幼儿带着一个童话故事来到活动场地,把攀爬架当作大森林,把滑梯当作高山,把“大青虫”当作地下隧道,让孩子们在故事中运动,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发展。
2、有针对性地设置钻爬游戏。
我班幼儿的特色技能是“钻”和“爬”。我们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了一些活动,引导幼儿在自由活动中得到发展。例如玩“小鱼游呀游”的游戏,孩子在孩子用手搭起来的山洞中钻来钻去,为了防止被“渔网”网住自己,有的孩子就会讲究方法,观察扮演渔网孩子的反应,在“渔网”快要网下来之前迅速钻出去。还有的会在渔网中间穿来穿去,故意引起扮演渔网的幼儿注意。在活动中幼儿获得了眼、腿、灵活性、协调性等多方面的锻炼。
3、在游戏中鼓励幼儿、建立信心。
赞美是成长的“维生素”,心理学研究表明,经常获得赞美和鼓励的孩子,智力、体力心理上都能获得均衡和谐的发展,更有创造力,更能激发出潜力,更有信心和毅力。在活动中教师不断地孩子进行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例如,在玩《小乌龟运粮》时,有许多幼儿支持不住了,可以明显的看到他们爬不动了,这时,教师采用了一些鼓励的手段,有时跟顺利闯关的幼儿击掌表示胜利,又或者让已经闯关完的幼儿一起为还在爬的幼儿喊加油等。
4、针对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体育器械。
当然,幼儿钻爬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年龄特点,小班幼儿年龄小,胆子也小,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较差,所以他们用于钻爬的的活动器械通常比较大一些,高一些。例如,一组平铺的大垫子,适合开展各种形式的爬行活动。由于大垫子上没有任何障碍,胆子小、动作能力较差的幼儿可以有安全感。阶梯状的垫子,是将一组小的方型垫子摆放成阶梯状,垫子高低方向上的变化,可以增加爬行过程的难度,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锻炼幼儿克服障碍、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能力。我们班中一些能力较强的幼儿也乐意参加到活动中来。还有就是全封闭、钻爬相结合的弓型洞,将几个倒扣过来的半月摇等距离地摆放在地面上,用布罩着,只留下前后两个出入口,增加其神秘性。由于半月摇的高度比较低,通道比较长,因此,幼儿在此活动时必须将钻爬动作相结合。身材矮的幼儿可以采取手膝或肘膝着地爬的动作,而身材高、胖的幼儿侧必须葡匍爬行才能通过。此项设计,有一定难度可以锻炼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同时,还可以培养幼儿运动的适应能力。而且由于它是全封闭式的,符合幼儿好奇的心理特点,可以使幼儿产生探索与活动的欲望。
5、根据需要添加辅助材料激发幼儿练习钻爬的积极性。
幼儿年龄小,对他们进行全面发展教育要力求寓教于生动、形象之中,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手段进行教育,为了充分发挥幼儿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使幼儿身体和心理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我们在班级里设置了体育区。最初,在指导幼儿开展钻爬活动时,只是把一些可以用来钻爬练习的活动器械一一摆放在活动场地上,幼儿也只是爱玩哪个玩哪个,活动的积极性不是佷高。后来,在观察幼儿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单一的钻爬活动容易使幼儿厌烦,不利于发展幼儿的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所以,我们试着通过增加一些辅助的活动材料,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例如,为幼儿提供一些玩具枪,这样幼儿就学着解放军叔叔的样子进行钻爬练习。有的单手握枪进行侧爬练习,也有的背枪进行葡匍爬的练习。我们还为幼儿制作了一些背篓,龟贝,小虫子头饰,大象头饰等,引导幼儿模仿各种动物在垫子上爬行。后来经过班级的教研活动,我们又尝试把钻爬的活动器械相互连接起来,创设一种循环式的活动环境,是不是更能吸引孩子参与活动呢?我们先让幼儿蹲着钻过弓型桥,再爬过垫子,然后躺着过铁丝网,最后和平衡区等其它区域联合起来玩。
6、退爬游戏的尝试。
为了全面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性,使之建立多重运动传感系统,提高空间方位知觉,我们还在我班幼儿中进行退爬活动的实验。
我们教师根据我班幼儿体能的发展情况,让幼儿从随意爬行到手膝着地规范向前爬行,再到创造性多种方法向前爬行;尝试创造性多种方向爬行最后手膝着地规范向后爬行以及创造性多种方法向后爬行。我们除了考虑幼儿的动作发展,还考虑了情感的发展,如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注意尊重幼儿的兴趣,从随意爬行开始,到适合他们的手膝着地向前爬,并且,还注重了发展幼儿的创造性。
视觉是维持动作平衡协调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构成运动自信的生理基础。退爬活动离开了视觉的参与,其难度可想而知。首先要克服心理障碍。因此我们一开始从短距离的退爬进行尝试。在老师的带领下大胆向后爬行。不限制幼儿退爬的运动路线,根据幼儿的实际,适当掌握好退爬的距离。逐步过渡到有限制退爬,采用一帮一的方式尝试眼睛不看方向退爬到指定地点。随着幼儿退爬动作的熟练、自信心不断提高,我们又开始让幼儿尝试独立退爬。一名幼儿向后退爬,一名幼儿跟着他向前正爬,到终点在原位置返回。最后通过几个阶段的练习,幼儿的退爬能力明显提高,自信心明显加强,可以独立退爬了。
我们的课题研究针对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提供了让幼儿练习钻爬的器械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场地和材料,自由活动。并且一物多玩激发了幼儿参与钻爬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幼儿的钻爬能力,促进了幼儿身体协调性的发展,增强了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让环境和器材得到有机结合和充分利用,使幼儿钻爬活动的过程得到优化,提高了幼儿对钻爬活动的兴趣和钻爬运动的技能。
二
小班幼儿在选择运动类型时有以下几种趋向:
1、自己比较熟悉的运动,能够熟练操作的运动。有的幼儿对攀登架非常熟悉,他能够非常熟练的在攀登架上攀爬,那么他就会常常去玩攀爬架;同样如果孩子非常善于玩秋千,那么他选择的秋千可能性就更大一些。
2、难度适中的新鲜运动,即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危险性较小的运动。对于不经常玩的游戏或器械,对幼儿来说会有一定的挑战性和新鲜感,如果难度不大,且危险性较小,幼儿也会比较愿意选择这样的运动。
3、能获得成就感的运动,也可能是熟悉的也可能不熟悉,但只要幼儿能通过该运动获得自我满足感或得到老师的支持,孩子就会趋向于选择这样的运动;
4、有一定趣味性的运动。孩子都喜欢富有情节的好玩的游戏,比较有趣味性的活动也是孩子们选择的一种趋向
三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制约小班幼儿运动发展的因素。
1、小班幼儿的钻爬能力整体发展水平比较低。
通过进行双手双膝着地爬以及退爬、钻圈、钻隧道等测验,我们发现我班幼儿的钻爬能力整体发展水平比较低。有的幼儿同手同脚、有的幼儿钻爬动作缓慢、甚至于有的幼儿一点不会钻爬。分析其原因有:
(1)生理基础。幼儿身体发育不完善,幼儿的骨骼、肌肉还处于初步的发育期,所以其运动能力相对会比较差,而且很不稳定;
(2)心理因素。小班幼儿年龄小,经验少,任何一种主动发起的动作、行为都有一定的冒险性和危险度,所以幼儿在运动过程中的基本认知能力、意志、毅力的发展水平都会影响到幼儿运动的水平。
2、小班幼儿动作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非常显著。
通过测验我们发现我班幼儿动作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非常显著。有的幼儿动作迅速、有的幼儿却连钻爬的动作都没掌握。分析其原因主要有:
(1)运动经验的不同。不同的幼儿在0——3岁时所经历的运动过程是不同的。而年龄越小,幼儿的动作可塑性就越大,所以差异就越显著:运动的越早,练习得越多,发展就越好;相反,运动的越晚,练习得越少,发展就越有可能滞后。
(2)幼儿的性格气质。一般情况下,乐观活泼的孩子,经常运动,动作发展比较好,而内向胆小的孩子,多数情况下运动比较少,因而能力相对比较弱。(当然也有例外。)
四
研究中我们发现小班的体育活动有如下几个特征:
1、以自由活动为主。让幼儿进行自由的运动是必不可少的,但小班的体育活动几乎全全由幼儿自由活动代替了。在户外活动时间里,教师基本上不组织幼儿进行集体的或小组的体育游戏,大多是幼儿自己选择器械自由活动。
2、集体活动的种类少数量少质量低。婴小班幼儿的基本动作能力发展不完善,组织集体游戏比较困难,适合于该年龄段幼儿的集体游戏本身就很少,再加上孩子到了户外很难集中精力,老师很难把幼儿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所以老师一般不愿意在户外进行集体游戏。
3、教师过于注重安全问题。幼儿的安全是第一位的,这毋庸置疑。但是为了安全而阻止幼儿进行有益的体育运动显然是“因噎废食”之举。在幼儿园里,老师常常把户外场地进行“势力范围”的划分,器械的使用也有非常严格的限制,哪些是大班孩子的器械,哪些小班孩子不能碰,老师都看管得非常严实。老师更多的从安全的角度出发,稍微有一点冒险性的活动,教师就会阻止幼儿,老师基本会尽可能得避免幼儿对本班规定以外的任何活动的尝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