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

如何鉴别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第1张

由于葡萄糖、麦芽糖、果糖这三种都是还原性糖,而蔗糖是非还原性糖,所以用斐林试剂、班氏试剂、银氨溶液就能鉴别分类出其中有特征反应的三种还原性糖,没有特征反应的为蔗糖。

对葡萄糖、麦芽糖、果糖这三种物质的鉴别。两种方法:

(1)将这三种物质的水溶液分别加入到澄清石灰水中,产生白色沉淀的为果糖,因为果糖会与Ca(OH)2结合形成难溶性物质,,而其他二种糖没有这种现象发生。

(2)用溴水鉴别,葡萄糖、麦芽糖能使溴水褪色,与溴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糖酸,而果糖是酮糖(只有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发生异构化反应生成醛糖),在酸性条件下不能被溴水氧化,所以不能使溴水褪色。

葡萄糖,麦芽糖鉴别两种方法:

(1)将相同质量的葡萄糖和麦芽糖分别与H2在镍的催化下加热反应,消耗的H2多的为葡萄糖,,少的为麦芽糖。

(2)葡萄糖、麦芽糖二者与苯肼反应,形成糖脎,成脎较快的为葡萄糖,成脎较慢的为麦芽糖。

扩展资料:

非还原糖鉴别方法:

1、斐林试剂

吸取1231项下已制备的样品液50ml,注入1000ml容量瓶中,加6N盐酸5ml,在68~70℃水浴中加热15min,冷却后加甲基红指示液2滴,用20%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加水至刻度,混匀,然后滴定。

精密吸取制备的试样溶液50ml于400ml烧杯中,加入碱性酒石酸铜甲、乙液各25ml,盖一表面皿,置电炉上加热,在4min内沸腾,再煮沸2min,趁热用铺有石棉的古氏坩埚(或垂融坩埚)抽滤,并用60℃热水洗涤烧杯和沉淀,至洗液不呈碱性为止。

将古氏坩埚放回原400ml烧杯中,加硫酸铁溶液25ml和水25ml,用玻捧搅拌,使氧化亚铜完全溶解,以01N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同时取水50ml,加碱性酒石酸铜甲、乙液各25ml,做试剂空白试验。

2、酶系水解法。

3、运用植物细胞看是否在没有改变浓度的情况下能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

4、漏斗上绑半透膜并在漏斗中注入该糖,还原糖水位先上升后下降,非还原糖上升后水位不变。

5、铁氰化钾法

分别吸取1131样品液及空白液各5ml于试管中,先在剧烈沸腾的水浴中加热15min(样品液中非还原糖转化为还原糖),取出迅速冷却后,加入碱性铁氰化钾溶液5ml,混匀后,再放入沸腾水浴中继续加热20min,取出迅速冷却后滴定。

将试管内容物倾入100ml锥形瓶中,用25ml乙酸盐溶液洗荡试管一并倾入锥形瓶中,加5ml10%碘化钾,混匀后,立即用01N硫代硫酸钠滴定至淡**,再加1ml淀粉溶液,继续滴定直至溶液蓝色消失,记下用去硫代硫酸钠溶液体积(V1)。

-非还原糖

-还原糖

  还原性糖鉴定:

 利用斐林试剂: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变成棕色最后生成砖红色沉淀;利用班氏试剂:班氏试剂由硫酸铜溶液、柠檬酸钠和碳酸溶液配制而成。将硫酸铜溶液倾注入柠檬酸钠和碳酸溶液中,边加边搅,如有沉淀可过滤。实验原理与斐林试剂相似,所不同的是班氏试剂可长期使用;利用银氨溶液:银氨溶液是在百分之2的硝酸银溶液中逐滴滴人百分之2的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这时得到的溶液就是银氨溶液。银氨溶液中含有氢氧化二氨合银,这是一种弱氧化剂,能把醛基氧化成羧基,同时银离子被还原成金属银。还原生成的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银镜。

(1)首先分别滴加碘水,变蓝的是淀粉。

(2)剩下三个糖配成溶液,与氢氧化二氨合银溶液混合,水浴加热,出现银镜的是葡萄糖。(银镜实验:为葡萄糖和果糖,无银镜现象的为蔗糖。)

(3)果糖和蔗糖的,先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在加入氢氧化钠除去酸,在加入氢氧化二氨合银溶液,水浴加热,出现银镜的是蔗糖,没有的是果糖。

扩展资料:

关于葡萄糖的相关知识可以参考:葡萄糖(Glucose)(化学式C6H12O6)又称为玉米葡糖、玉蜀黍糖,简称为葡糖。英文别名:Dextrose,Cornsugar,Grapesugar,Bloodsugar。

它是自然界分布最广且最为重要的一种单糖,它是一种多羟基醛。纯净的葡萄糖为无色晶体,有甜味但甜味不如蔗糖(一般人无法尝到甜味),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水溶液旋光向右,故属于"右旋糖"。

葡萄糖在生物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是活细胞的能量来源和新陈代谢中间产物,即生物的主要供能物质。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葡萄糖。在糖果制造业和医药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由于麦芽糖、果糖是还原性糖,而蔗糖是非还原性糖,所以用银氨溶液能鉴别分类出其中有特征反应的还原性糖,麦芽糖、果糖与银氨溶液可以发生银镜反应,没有特征反应的为蔗糖。

将麦芽糖、果糖的水溶液分别加入到澄清石灰水中,产生白色沉淀的为果糖,因为果糖会与Ca(OH)₂结合形成难溶性物质,而麦芽糖没有这种现象发生。

扩展资料

糖类物质是多羟基醛或酮,据此可分为醛糖和酮糖。糖还可根据碳原子数分为丙糖,丁糖,戊糖、己糖。

最简单的糖类就是丙糖(甘油醛和二羟丙酮),过去人们一直认为糖类是碳与水的化合物,称为碳水化合物。

发现有些糖如鼠李糖、脱氧核糖并不符合碳水化合物通式。此外,有些有机化合物的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之比恰好是2:1,如甲醛、乙酸,符合碳水化合物定义,但不是糖类。

所以,称糖为碳水化合物并不恰当,只是沿用已久,至今仍有人使用。

(1)首先分别滴加碘水,变蓝的是淀粉。

(2)剩下三个糖配成溶液,与氢氧化二氨合银溶液混合,水浴加热,出现银镜的是葡萄糖。(银镜实验:为葡萄糖和果糖,无银镜现象的为蔗糖。)

(3)果糖和蔗糖的,先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在加入氢氧化钠除去酸,在加入氢氧化二氨合银溶液,水浴加热,出现银镜的是蔗糖,没有的是果糖。

扩展资料:

关于葡萄糖的相关知识可以参考:葡萄糖(Glucose)(化学式C6H12O6)又称为玉米葡糖、玉蜀黍糖,简称为葡糖。英文别名:Dextrose,Cornsugar,Grapesugar,Bloodsugar。

它是自然界分布最广且最为重要的一种单糖,它是一种多羟基醛。纯净的葡萄糖为无色晶体,有甜味但甜味不如蔗糖(一般人无法尝到甜味),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水溶液旋光向右,故属于"右旋糖"。

葡萄糖在生物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是活细胞的能量来源和新陈代谢中间产物,即生物的主要供能物质。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葡萄糖。在糖果制造业和医药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鉴定糖原的方法:水溶液呈乳样光泽

遇碘呈红棕色

加酸水解后,与班氏试剂在碱性条件下加热转变为砖红色沉淀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是还原性糖 可以用斐林试剂检验 现象是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淀粉用碘酒检验 现象是变蓝色

剩下的糖原、蔗糖 其中分别加入催化酶 再用第一种方法 有砖红色沉淀的是蔗糖(水解有果糖和葡萄糖)

没现象的就是 糖原

1)纸色谱糖类的纸色谱常用水饱和的有机溶剂展开,其中以正丁醇-乙醇-水和水饱和的苯酚两种溶剂系统应用最为普遍医,学教育网。 糖类的纸色谱常用显色剂有:硝酸银试剂;三苯四氮唑盐试剂;苯胺-邻苯二甲酸盐试剂;3,5-二羟基甲苯—盐酸试剂;过碘酸加联苯胺试剂等。

(2)薄层色谱糖的极性大,在硅胶薄层上进行层析时,点样不宜过多(一般少于5μg)。若点样太多,斑点就会明显拖尾,Rf值也下降,使一些Rf值相近的糖难以获得满意的分离。若硅胶用003mol/L硼酸溶液或一些无机盐(主要是强碱与弱或中等强度的酸所成的盐)的水溶液代替水调制吸附剂涂铺薄层,则样品承载量可明显增加,分离效果也有改善。

例1请用最简便的方法,鉴别葡萄糖、果糖、蔗糖和淀粉。

鉴别葡萄糖、果糖、蔗糖和淀粉最简便的方法是显色法。

首先在这四种糖中各加入适量碘液,只有淀粉变蓝色,其余三种糖不变色。

然后在除淀粉外的三种糖中分别加适量的盐酸和间苯二酚,葡萄糖呈淡红色,果糖呈红色,而蔗糖不变色,这样可鉴别出蔗糖。

再在葡萄糖和果糖中分别加入几滴清水,由于葡萄糖具有还原性而使溴水褪色,果糖无还原性,不能使溴水褪色,从而就能达到区分这两种糖的目的。

扩展资料

糖类是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日常食用的蔗糖、粮食中的淀粉、植物体中的纤维素、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等均属糖类。

糖类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切生命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植物中最重要的糖是淀粉和纤维素,动物细胞中最重要的多糖是糖原。

糖类主要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缩聚物和某些衍生物的总称。糖类化合物包括单糖、单糖的聚合物及衍生物。葡萄糖是单糖。麦芽糖、蔗糖、乳糖是二糖。

单糖是多羟醛或多羟酮及他们的环状半缩醛或衍生物,带有多个羟基的醛类或者酮类。多糖则是单糖缩合的多聚物。

、葡萄糖: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有砖红色沉淀

、果糖:这个和葡萄糖区分不开吧

、蔗糖:浓硫酸会炭化

、麦芽糖:加斐林试剂无反应因为它要加硫酸水解才能和斐林试剂反应

、淀粉:加碘水淀粉遇碘变蓝

老师说,高中阶段不要求掌握

实在要鉴别果糖和葡萄糖可以用质普仪

因为果糖是多羟基酮,葡萄糖是多羟基醛

银镜反应要在碱性条件下

而酮在碱性条件下会变成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7021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