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类用斐林试剂(也称班氏试剂)检验,沸水加热后产生砖红色沉淀脂肪用苏丹Ⅲ或苏丹Ⅳ检验,溶液变成橘**或红色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检验,溶液变为紫色核酸分为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别用吡咯红和甲基绿检验,颜色分别为红色和绿色这是高一的内容,可以看看高一的生物书
葡萄糖是醛糖,可被溴水氧化,而果糖是酮糖,不被溴水氧化,因此,溴水可将二者区别。
1、葡萄糖
葡萄糖是自然界分布最广且最为重要的一种单糖,是活细胞的能量来源和新陈代谢的中间产物,构成人体血糖的80%。葡萄糖被小肠吸收后,进入血液中,血糖值增加,所以糖尿病人一般不宜使用葡萄糖和含葡萄糖的药物制剂。
2、果糖
果糖也是一种单糖,大量存在于蜂蜜、水果中,果糖在体内的代谢不受胰岛素的控制,在肝脏内果糖首先磷酸化生成1—磷酸果糖,然后分解成丙糖,丙糖进一步合成为葡萄糖和甘油三酯或进入酵解途径。
身体肝功能正常的人使用果糖仅有极少量葡萄糖从肝脏释放出来,因此人体摄入果糖不会引起像摄入葡萄糖和蔗糖那样容易引起的血糖升高,所以糖尿病人是可以使用果糖的。
扩展资料
果糖之所以升糖指数低,主要是由于果糖在人体内的代谢速度要比葡萄糖和蔗糖等糖类都要慢,并且果糖的代谢并不依赖胰岛素,而是直接进入人体肠道内被人体所消化利用。所以,果糖的升糖指数才远远低于其他糖类,被称之为“健康糖”。
大多数水果中果糖含量并不是太高,而且水果中的纤维、果胶等还会抑制糖分的吸收。所以糖友在血糖控制较好的情况下,还是可以适当吃些水果,一般建议在两餐之间食用,即上午10点和下午4点左右。
-果糖
-葡萄糖
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的区别:性质不同、作用不同、特点不同
一、性质不同
1、葡萄糖: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性或颗粒性粉末;无臭,味甜。
2、果糖:是一种单糖,以游离状态大量存在于水果的浆汁和蜂蜜中,熔点为103~105℃,不易结晶,通常为黏稠性液体。
3、麦芽糖:由两个葡萄糖单位经由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二糖,因C1羟基位置不同,而有α-和β-两种异构体。
二、作用不同
1、葡萄糖: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并能促进毒物的排泄。
2、果糖:有亲和作用,能防止果味逆出,有利于保持水果风味。
3、麦芽糖:具有排毒养颜、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等作用。
三、特点不同
1、葡萄糖:有吸湿性,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
2、果糖: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在糖类中,果糖的吸湿性最强,很容易吸收水分。溶解吸热很大,入口后从口腔中吸收热量多,会给人冰凉的感觉。
3、麦芽糖:吸湿性低,当吸收6%-12%水分后,就不再吸水也不释放水分。具有热稳定性,加热时也不易发生美拉德反应而产生有色物质。
——麦芽糖
——果糖
——葡萄糖
糖类:放在勺子上用酒精灯烧,或发现变黑就是糖
脂肪:放入水中浮起,就是脂肪如果能在纸上留下油斑,也是脂肪
蛋白质:放入沸水中,形成乳白色的物质的就是蛋白质
不过范围就在这三个中,因为含碳元素的不只是糖
具体的生物书上应该有,仅供参考!
葡萄糖和果糖可以用溴水鉴别。
化学原理是葡萄糖中的醛基可以和溴水中的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溴酸和葡萄糖酸,使得溴水褪色。
葡萄糖是自然界分布最广且最为重要的一种单糖,它是一种多羟基醛,含有醛基,可以使溴水褪色,果糖是葡萄糖的同分异构体,它以游离状态大量存在于水果的浆汁和蜂蜜中,是酮,不含醛基,不能使溴水褪色。
而溴水是溴单质与水的混合物。溴单质微溶于水,部分溴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溴酸与次溴酸,但仍然会有少量溴单质溶解在水中,所以溴水呈橙**。化学上溴水是常见的鉴别试剂,可通过与溴水反应褪色后的颜色变化鉴别化学成分。
鉴别流程如下:
1、取三只试管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空白对照)、葡萄糖和果糖溶液,静置。
2、在三只试管内分别加入1ml的溴水,置于室温下观察颜色变化。
3、3小时后,可见葡萄糖的试管中溴水的颜色开始逐渐褪去,其他两个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基本无变化。
扩展资料
葡萄糖和果糖都是还原性的糖类。葡萄糖在生物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是活细胞的能量来源和新陈代谢中间产物,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葡萄糖。而果糖是以游离状态大量存在于水果的浆汁和蜂蜜中,果糖还能与葡萄糖结合生成蔗糖。
葡萄糖和果糖的分子式相同,但是两者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葡萄糖是醛糖,果糖是酮糖。葡萄糖的还原能力主要来自它的醛基,还原后,葡萄糖会变成葡萄糖酸。而果糖经过还原之后,羰基就会断裂,分解成两个较小的分子。
-葡萄糖
-果糖
淀粉为大,依次分解就会有糖原、麦芽糖,再次分解为分子结构的话,就有甲基葡萄糖、果糖和甘露糖等单糖分子。
甘露糖(Mannose)是一种单糖,也是一种六碳糖。在糖类代谢过程中,会因为己糖激酶的作用,而磷酸化形成甘露糖-6-磷酸。
果糖也是一种单糖,是葡萄糖的同分异构体,它以游离状态大量存在于水果的浆汁和蜂蜜中。纯净的果糖为无色晶体。
甲基葡萄糖,是一种单糖,是葡萄糖的同分异构体。
麦芽糖是碳水化合物的一种,由含淀粉酶的麦芽作用于淀粉而制得。用作营养剂,也供配制培养基用。
糖原又称肝糖或糖元,又称动物淀粉,由葡萄糖结合而成的支链多糖,其糖苷链为α型。动物的贮备多糖。
淀粉是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它是细胞中碳水化合物最普遍的储藏形式。淀粉在餐饮业中又称芡粉,通式是(C6H10O5)n,水解到二糖阶段为麦芽糖,化学式是C12H22O11,完全水解后得到单糖(葡萄糖),化学式是C6H12O6。
戊糖与强酸共热,可脱水生成糠醛(呋喃醛)。己糖会分解成甲酸、二氧化碳、乙酰丙酸以及少量羟甲基糠醛。糠醛和羟甲基糠醛能与某些酚类作用生成有色的缩合物,不同糖类与不同酚类反应,会出现不同结果。利用这些颜色反应可以进行糖的鉴别。
用来鉴别糖与非糖的有两个反应:Molisch反应和蒽酮反应。Molisch反应以奥地利植物学家Hans Molisch命名,是用α-萘酚和浓硫酸与糖反应,生成紫红色。具体做法是在少量样品(如1毫升1%葡萄糖溶液)中加入几滴莫氏试剂(3%α-萘酚乙醇溶液),混匀后倾斜试管,沿管壁缓慢加入1毫升浓硫酸。立起试管后溶液分为两层,界面处有紫红色环出现,所以又叫紫环反应。
Molisch反应为阴性可以确定无糖存在,如果为阳性则表明样品中可能含有糖,但不能确定是单糖、寡糖、多糖、糖苷还是糖的衍生物,如糖醛酸等。该反应很灵敏,滤纸屑也会造成假阳性。丙酮、甲酸、乳酸、草酸等都会产生近似的颜色,干扰该反应。果糖浓度过高时会由于浓硫酸的焦化作用而呈褐色。另外,浓硫酸如果直接与莫氏试剂反应,会生成绿色,影响观察。所以操作中加入莫氏试剂时,应该直接滴加到样品中,不要碰到试管壁,以免影响实验结果。下图中右侧试管底部的绿色应该就是试管壁上残留的萘酚造成的。
蒽酮(10-酮-9,10-二氢蒽)反应原理与之相似,产物为蓝绿色,在620nm有吸收,常用于定量测定总糖。色氨酸使反应不稳定。
鉴别酮糖与醛糖一般用Seliwanoff 试剂(间苯二酚和浓盐酸),酮糖在20-30秒内生成鲜红色,醛糖反应慢,颜色浅,增加浓度或长时间煮沸才有较浅的粉红色。含有酮糖的多糖或寡糖(如蔗糖)会因为酸水解而产生颜色。该反应以俄罗斯化学家Theodor Seliwanoff命名。
Seliwanoff反应阳性结果,引自维基百科
鉴定戊糖的Bial反应以德国医生Manfred Bial命名。Bial试剂(含0025%氯化铁,02%地衣酚的浓盐酸)与戊糖在沸水中生成蓝绿色物质,可能沉淀,但可溶于正丁醇。该反应以前常用于RNA定量,吸收峰为670 nm。己糖生成灰色或棕色沉淀,很容易区分,且不溶于正丁醇。
鉴定单糖的Barfoed反应由丹麦化学家Christen Thomsen Barfoed发明,原理类似费林反应。半缩醛羟基在微酸性条件下与乙酸铜反应,生成氧化亚铜的砖红色沉淀。单糖还原快,在30秒到3分钟内显色,而寡糖要在20分钟以上。样品水解、浓度过大都会造成干扰,NaCl也有干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