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钩的形态特征

龙钩的形态特征,第1张

元玉龙钩外形较宽,像琵琶,钩首瘦长,多浅浮雕龙纹、花卉纹,头小而扁长,短且靠前,面额平整,眉额隆起,眉毛上扬,从侧面看,龙颈稍厚,龙嘴多数闭口,少数微微张口,龙嘴口部上下较平直。钩体常雕蟠蠕、荷莲及其他花卉图纹,蟠蠕紧贴腹面,双肩上耸,前腿同时向前伸,呈爬行状,后腿一弯一伸,矫健有力。钩钮琢成长方形环孔或锤形,钮端扁圆,贴于尾部。

龙首小而扁长,龙的双角表现不清。龙首眉毛上扬,相向弯转呈勾云纹;眉额隆起,有重眉压眼之感;龙首吻部用阴刻线条表现唇和上下的排牙;龙嘴侧横钻一对穿孔,以示空腔;龙无鬓而有发较粗,发有两撮、三撮之分,且有长有短,长者可披肩。

龙钩的钩背上琢的皆系螭,有作伏地状的浮雕,也有螭身腾起其口含灵芝,方首单尾,但尾后部左右卷曲分离。螭身细呈弧形,曲线流畅,偎依贴附在大龙身上,用深雕技法。其龙首与螭之间的间距较大。 明玉龙钩造型较元代丰富,有琵琶形、膛螂肚形、条形、圆棒形及雕成龙、蠕、鸟、兽、虫等异形带钩,膛螂肚形数量最多,钩头多为龙首,头短,微昂,前额稍隆起,虾米眼,龙颈较窄,蠕身呈腾空之势,张口露齿,与龙头作近距离相望。

龙首昂起,较宋时宽大,龙眼显然已从重眉中游离出来,眼球突起;螭的耳尖由元代下耸式转而向上方耸立;钩的躯体造型已从琵琶形转向螳螂形,钩体变薄,钩钮亦低,有的为花瓣形钩钮。 清玉龙钩头大且圆粗颈高昂着,龙眼凸现,鼻翼开阔,嘴上下略倾,龙嘴开口大而深,头上不刻龙发,钩身弧度变小,钩钮较矮,蠕虎则呈腾空之势,或作伏地之状,钩面腾空的蟠蠕纹饰较图案化。纹饰图案为此时期之新创。

选料讲究,玉质纯净,脂感较强,除了继承明代的传统以外,雕刻更细腻和丰满,可谓毫发不爽。唯其刀法生辣,出筋露骨,以手抚之其棱角和运刀的交接处有楞手之感。

其一,龙首额部出现块状起凸,龙眼更突起谓之“虾米眼”;龙耳由猫耳形转为棒状形;龙腮上亦出现了表示力度的块状肌肉,鼻翼开阔,鼻尖突起,露出角状鼻孔,龙嘴开口比元明大而深,龙首较短不刻龙发。

其二,螭的圆窝状耳向上隆起,额部出须,螭体圆浑,螭首上仰,螭身抬起而与钩背的连接点较多。龙首与螭之间的距离比之明代更窄。

其三,钩身厚薄均匀,线条形板块,钩钮薄而短。

‍‍

所谓玉带,通常是指用玉装饰的皮革制的腰带即革带。这种装饰革带用的玉制品,称为“带銙(kuǎ,音垮)”,俗称玉带板。早期的玉带是一种蹀躞(diéxiè音碟谢)带,即革带上面缀玉的同时又缀有许多勾环之类,用以钩挂小型器具或佩饰等物。蹀躞带只有一根鞓(tīng,音厅),一付带扣,不用铊(tā,音它)尾。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玉带的造型及图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历代玉带的演变和发展,同样也反映和体现出了中国玉器各个时期不同的艺术风格。

1、鞓:即“革带”,由出土文物可以看出,使用时要把没有纹饰的一节两端,穿在有銙饰的一节两端的银扣里,用银扣上的针,贯入带上小孔中,有时铊尾较宽银扣不能通过时,要用无铊尾的一端先穿过一个银扣,再穿第二个银扣。

2、銙:有方形、拱圆形、带古眼銙,为鞓上的饰物。最初的用途,虽然在于装饰,但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可以看出,銙的原来用途是在受环,环是用来悬物的。至唐后,玉銙日益趋于制度化,把环去掉而留下附鞓的饰物,便是銙。

3、铊尾:即鞓端的饰物,它的用途起初应该是保护鞓端的,犹如当前所用的线织腰带在带端钉上一块金属来保护一样,以后也渐渐变为装饰之物。

以上三个部分配合起来,便是大带(即玉带)。有銙的一节向后,因为最初的用途在于受环,环是悬物,物都是悬在背后,所以有带銙的一节在后面。

‍‍

历史上玉龙钩的流行主要在两个时期:一是战国至汉代;二是元明清时期。玉质多为新疆的白玉、黄玉、青玉、墨玉、碧玉和水晶、玛瑙、翡翠等。

元明清时期玉带钩风靡于世,现存数量亦较大。它一端的兽首装饰以龙首居多,有的在钩背上再琢一小龙,谓之螭(古有龙九子螭居其一之说),昂首与大龙首相对,毛发毕现,四足凌空,双尾神采奕奕,故谓之双龙钩。

1、佩戴脖子,翡翠龙钩作为项饰贴身佩戴,可寓意吉祥。通常人们把翡翠龙钩作为项饰贴身佩戴,护身、吉祥、保平安。其实佩戴翡翠龙钩吊坠没有特殊的忌讳和要求,用一根简单的线绳穿起,或者再穿几颗翡翠小珠子作为装饰,挂于胸前,简洁大方;也可以用黄金、铂金等贵金镶起,或可点缀细小宝石装饰。

2、佩戴腰间,老年人把翡翠龙钩挂于腰间更多的是一种玉文化。老年人对于翡翠龙钩挂件的佩戴,更多的是一种玉文化、是一种情怀,在其心中,翡翠龙钩是平安长寿、幸福安康的象征。因此,一般老年人佩戴翡翠龙钩挂件更多的是将其挂在腰间。

3、佩戴手上,翡翠龙钩可以穿成手链佩戴,其寓意平安吉祥。翡翠龙钩除了可以做项饰外,还有小巧可爱的翡翠龙钩穿成的手链。翡翠龙钩手链寓意平安吉祥,翡翠龙钩吊坠表达了人们朴素美好的愿望,当心与天地融合,便有了伟大的包容与和谐,同时锁定了平安。

‍‍

明早期玉龙钩的特征:龙首昂起,较宋时宽大,龙眼显然已从重眉中游离出来,眼球突起;螭的耳尖由元代下耸式转而向上方耸立;钩的躯体造型已从琵琶形转向螳螂形,钩体变薄,钩钮亦低,有的为花瓣形钩钮。腰带装上这许多装饰品之后就变得相当长,而官员们腰腹一般没有那么粗,故明朝的革带是束而不系的,只用细绳系于腋下衣肋之际。于是,明朝的革带不象唐宋时代那样起束腰作用,而变成纯粹装饰的用具了。只有着军装或穿甲胄者,其革带才真正系在腰上。然而革带与衣服相衬之下,确实起着显著的装饰作用,使着衣人显得十分华贵,气度大方。由于革带束而不系,仅悬于腰际,有时会向上仰至胸部,有时会向下垂至腹部,为了保持平衡,必须用手扶着。

另外,两只铊尾也就失去原来的意义,干脆也贴在革带上,作为装饰之用。据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玉带就是束而不系的。当他的玉带上仰到胸部时,表明他心情很好。反之,当他的玉带下垂到腹部以下时,则表明皇帝要大发雷霆之怒,甚至要杀人。另外,三宝太监下西洋的郑和塑像上所系的玉带就是上仰到胸部的。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72822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