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名有哪些

词牌名有哪些,第1张

  词牌

  1 暗香 词牌名。从小序中可知始自作者。绍熙二年冬天,作者冒雪去拜访石湖居士(范成大),逗了一个月,石湖拿出诗笺,向作者索要词章新作,作者填写了两首词。石湖吟赏不已,命两个歌妓演唱,音调节律和婉,作者就将这首词名为《暗香》。

  2 八声甘州 词牌名。

  3 拜星月慢 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名。

  4 卜算子 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

  5 采莲令 词牌名。

  6 采桑子 原唐教坊大曲中有《采桑》,后截取一“遍”单行,取为词。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等,四十四字。宋词中又创慢词,《采桑子慢》等,九十字。唐代无此词牌,始于晏殊。

  7 苍梧谣 词牌名。

  8 钗头凤 原名《撷芳词》,相传取自北宋政和间宫苑撷芳园之名。后因陆游有“可怜孤似钗头凤”词句,故名。

  9 长相思 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长相思令》、《相思令》等。因南朝乐府中有“上言长相思,下言夕别离”一句,故名。

  10 朝中措 词牌名。宋以前旧曲,名为《照江梅》、《芙蓉曲》。

  11 丑奴儿 词牌名。出自唐教坊大曲《采桑》,所以,通称《采桑子》,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

  12 捣练子 词牌名。以捣衣而名。晚唐已有此词调。

  13 点绛唇 又名《南浦月》《点樱桃》等。

  14 蝶恋花 本名《鹊踏枝》,唐教坊曲名,后改名《蝶恋花》,另名《凤栖梧》、《一箩金》、《黄金缕》、《卷珠帘》等。

  15 定风波 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词中有“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流”一语。此调取名原来有平定叛乱的意思。又名《定风流》、《定风波令》等。

  16 东风第一枝 词牌名。又名《琼林第一枝》,此调最早见于史达祖。

  洞仙歌 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名。又称《羽仙歌》、《洞中仙》。

  17 芳心苦 原名《踏莎行》,因词中有“红衣脱尽芳心苦”,故名。

  18 风流子 词牌名。

  19 风入松 唐僧人皎然有《风入松》歌,后取用为词调。

  20 凤萧吟 《词谱》误将这首词的标题“芳草”,当作词牌。

  21 隔浦莲 词牌名。

  22 关河令 词牌名。

  23 桂枝香 词牌名。又名《疏帘淡月》。

  24 过秦楼 词牌名。又名《选官子》、《选冠子》。

  25 汉宫春 词牌名。

  26 好事近 词牌名。又名《钓船笛》、《倚秋千》。

  27 贺新郎 词牌名。

  28 花犯 词牌名。周邦彦自度曲。“犯”:意为“犯调”,是将不同的空调声律合成一曲,使音乐更为丰富。

  29 浣溪沙 又名《小庭花》。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30 减字浣溪沙 词牌名。减字,唐宋曲子词术语,一般填词应按谱填,但词人在声腔字数上有伸缩自由,以求旧曲出新声。这首词实际没有减字,末字“些”是语气助词,是取用楚地方言。

  31 减字木兰花 词牌名。

  32 江城子 又名《江神子》、《水晶帘》。

  33 江南春 此词牌不曾有别人填写过。可能是作者从南朝梁柳恽的《江南曲》中“日暖江南春”一句,择取而名。

  34 浪淘沙 唐代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令》《过龙门》、《卖花声》。此词最早创于唐代刘禹锡和白居易。

  35 浪淘沙令 词牌名。

  36 酹江月 即念奴娇,取苏轼《念奴娇》中“一樽还酹江月”。

  37 临江仙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原曲常用于咏水仙。

  38 留春令 词牌名。

  39 柳梢青 词牌名。又名《陇头月》、《早春怨》。

  40 六丑 周邦彦自创。后人觉《六丑》不雅,易名为《个侬》。传说当年名妓李师师为宋徽宗唱了这支曲子,徽宗觉得这首曲词圆婉好听,就问。“是谁写的?”李师师说:“这曲子叫《六丑》,周邦彦写的新调。”徽宗召见周邦彦时问:“为何取名《六丑》?”周邦彦答道:“因为它冲犯了六个宫调,那都是最好听的章调,可是要唱好它并不容易。昔日高阳氏有子六人,富才华而貌,故以此取为曲调的名字。”

  41 六州歌头 词牌名。原是唐代的鼓吹曲。宋时入词牌。六州指伊、凉、甘石、氐、渭。六州各有歌曲,统称《六州》。歌头即引歌。

  42 绿罗裙 原名《生查子》,因有“记得绿罗裙”一句,取名之。

  43 绿头鸭 词牌名。

  44 罗敷歌 词牌名。又名《采桑子》。

  45 卖花声 词牌名。唐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浪淘沙令》、《过龙门》。此曲最早创自唐代刘禹锡。初为小令,形式与七言绝句相同。其内容专咏浪淘沙。五代至宋,此调发展为长短句,内容也更广泛。

  46 满江红 词牌名。

  47 满庭芳 词牌名。因柳宗元有“偶此即安居,满庭芳草积”的诗句而得。

  又名《满庭霜》、《江南好》、《满庭花》。

  48 眉妩 词牌名,又名《百宣娇》。

  49 梅花引 词牌名。

  50 木兰花 又作《玉楼春》《西湖曲》等。唐和五代词人所填《木兰花》,句式参差不一。宋人定为七言八句。

  51 木兰花令 词牌名。

  52 木兰花慢 又名《木兰花》原是唐教坊名,宋时变为词调,并演化成慢调。

  53 南歌子 原唐教坊曲名。后作词牌。最初始由唐代温庭筠所作。

  54 南柯子 词牌名。

  55 南浦 唐教坊曲中有《南浦子》,宋词借旧曲名另制新调。

  56 南乡子 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名。

  57 念奴娇 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因念奴音色绝妙,后人用其名为词调。

  58 破阵子 原是唐朝开国时创制的大型武舞曲《破阵乐》中一曲,后改用为词牌。

  59 菩萨蛮 原为唐教坊曲。唐代苏鹗《杜阳杂编》载:“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缨络被体,号菩萨蛮队。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

  60 菩萨蛮令 词牌名。

  61 菩萨满 原为唐教坊曲。唐代苏鹗《杜阳杂编》载:“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缨络被体,号菩萨蛮队。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

  62 戚氏 词牌名。柳永自创的新调。

  绮罗香 词牌名。始见于史达祖。

  63 千秋岁 又名《千秋节》,出自秦观的《淮海词》。

  64 千秋岁引 词牌名。

  65 青门引 词牌名。

  66 青门饮 词牌名,又名《青门引》。

  67 青玉案 词牌名。取于东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锈段,何以报之青玉案”一诗。

  68 清平乐 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一说李白曾作《清平月》,恐后人伪托。

  69 清平月 词牌名。

  70 鹊桥仙 词牌名。因欧阳修有词“鹊迎桥路接天津”一句,取为词名。又有一说,此调因咏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而得名。

  71 人月圆 词牌名。

  72 如梦令 相传后唐庄宗自制曲,因曲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一句而得名。

  73 阮郎归 词牌名。出自东汉刘晨、阮肇天台山采药遇仙女的典故。

  74 瑞鹤仙 词牌名。宋周邦彦始创,格体参差。

  75 瑞龙吟 词牌名。

  76 三姝媚 词牌名。

  77 山亭柳 唐代无此词牌,始于晏殊。

  78 少年游 唐无此词调,宋人晏殊作《珠玉词》中有“长似少年时”句,取之为名。又名《小阑干》、《玉腊梅枝》。

  79 生查子 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词中已有此曲。又名《陌上郎》、《愁风雨》、《梅溪渡》等。

  80 声声慢 又名《胜胜慢》、《神光灿》、《人在楼上》、《寒松叹》等。

  81 双双燕 词牌名。

  82 霜天晓角 词牌名。又名《月当窗》、《踏月》。此词调首见于《全芳备祖前集》,宋代词人林逋取其前片的意境用为词牌名。

  83 水调歌头 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大曲分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头”是中序的第一章。

  84 水龙吟 又名《龙吟曲》。取李白“笛奏龙吟水”一诗句而名之。

  85 思远人 词牌名。

  86 苏幕遮 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原曲源自西域龟兹国,“苏幕遮”意“西戎胡语”。

  87 苏武令 词牌名。又名《过秦楼》、《苏武慢》。

  88 诉衷情 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

  89 琐寒窗 词牌名。又名《锁窗寒》。

  90 踏莎行 词牌名。

  91 唐多令 又名《糖多令》、《南楼令》、《空篌曲》。

  92 望海潮 词牌名。柳永所创。柳永与孙何人布衣之交,后孙何官居杭州,柳永求见不得,创作了新调《望海潮》一词,请歌女楚楚在孙何面前唱,才得以进见。

  93 望江南 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此调本名为《谢秋娘》,是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所作。后进入教坊。

  94 西河 词牌名。又名《西河慢》、《西湖》。

  95 西江月 又名《步虚词》,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96 惜分飞 又名《惜双双》、《惜芳菲》。《词谱》中以毛滂为正曲。故此词牌可能是毛滂自创。

  97 惜奴娇 《高丽史乐志》载:宋赐大晟乐内有《惜奴娇曲破》,故此词牌名应是出自大曲。

  98 谢池春 词牌名。

  99 行路难 词牌名。本是古乐府杂曲歌名,内容多写世途艰难,英雄末路。后用为词调。又名《梅花引》、《小梅花》。

  100 行香子 词牌名。又名《燕香子》。

  101 燕山亭 词牌名。

  102 夜行船 词牌名。

  103 谒金门 词牌名。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空相忆》、《花自落》、《出塞》等。

  104 一剪梅 出自宋代词人周邦彦词中的“一剪梅花万样娇”一句。又名《玉簟秋》、《腊梅香》。

  105 忆秦娥 词牌名。

  106 忆少年 词牌名。

  107 忆仙姿 词牌名。原为五代唐庄宗李存勖创制。因原词中有“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后取名《如梦令》。

  108 永遇乐 词牌名,亦名《消息》。

  109 渔家傲 唐、五代词中不见此词牌,取自北宋词人晏殊的“神仙一曲渔家傲”一句。又名《吴门柳》、《忍辱仙人》、《荆溪咏》和《游仙咏》等。

  110 虞美人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据说取名于项羽宠姬虞美人。又名《一江春水》、《玉壶冰》。

  111 雨霖铃 一作《雨淋铃》,唐教坊曲名。后用于词牌。相传唐玄宗因安史之乱逃入蜀地,进斜谷,霖雨连下十数天,在栈道中闻见铃声,思念起杨贵妃,便制曲一阙,名为《雨霖铃》。

  112 玉楼春 又名《木兰花》、《西湖曲》。

  113 怨三三 词牌名。

  114 越江吟 原为琴曲名。

  115 澡兰香 词牌名。

  116 昭君怨 词牌名。乐府诗集》载王昭君出塞故事,说此调最早为昭君所创。调见苏轼的《东坡词》。又名《一痕沙》、《明妃怨》《道无情》。

  (好多呀,我眼睛都看花了)

  114 越江吟 原为琴曲名。

  115 澡兰香 词牌名。

  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宋代词人:李清照、柳永、秦观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弃疾、苏轼、岳飞、陈亮等。

  远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戏剧小说输送了养分。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人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

  词的初期极尽艳丽浮华,流行于市井酒肆之间,是一种通俗的艺术形式,五代时期的《花间集》就很明显地展露了词美丽绚烂的文采,但是这期间的词题材还仅限于描写闺情花柳、笙歌饮宴等方面,可以说还显得很“小气”。虽然艺术成就上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准,但是在思想内涵上层次还不够。宋代初期的词一开始也是沿袭这种词风,追求华丽词藻和对细腻情感的描写。像曾因写过“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而得罪了仁宗皇帝的柳永,郁郁不得志,一生就流连于歌坊青楼之间,给歌妓们写写词。所谓“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当时的词被认为是一种粗俗的民间艺术,不登大雅之堂,以至于宋朝的晏殊在当上宰相之后,对于他以前所做的词都不承认是自己写的。宋朝的艳妓之多,水平之高为其它朝代所罕有,她们和宋朝的才子们一起共同推动了词这一新兴艺术形式在民间的广泛流传。

  但是,随着词在宋代的文学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词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充实和提高。“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奠定了边塞词在宋词中的地位,使只闻歌筵酒席、宫廷豪门、都市风情、脂粉相思之类的世人一新耳目。到苏轼词首开豪放词风,宋词已经不仅限于文人士大夫寄情娱乐和表达儿女之情的玩物,更寄托了当时的士大夫对时代、对人生乃至对社会政治等各方面的感悟和思考。宋词彻底跳出了歌舞艳情的巢窠,升华为一种代表了时代精神的文化形式。

  [编辑本段]词的分类

  大致有5种:

  1、按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以内)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有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2、按音乐性质分,词可分为令、引、慢、三台、序子 、法曲、大曲、缠令、诸宫调九种。

  3、按拍节分,常见有四种:令,也称小令,拍节较短的;引,以小令微而引长之的;近,以音调相近,从而引长的;慢,引而愈长的。

  4、按创作风格分,大致可以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5、按词牌分。

  [编辑本段]宋词的由来

  唐代从西域传入的各民族的音乐与中原旧乐渐次融合,并以胡乐为主产生了燕乐。原来整齐的五、七言诗已不适应,于是产生了字句不等、形式更为活泼的词。

  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从此,词与音乐分离,形成一种句子长短不齐的格律诗。五、七言诗句匀称对偶,表现出整齐美;而词以长短句为主,呈现出参差美。

  词有词牌,即曲调。有的词调又因字数或句式的不同有不同的“体”。比较常用的词牌约100个。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二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按音乐又有令、引、近、慢之别。“令”一般比较短,早期的文人词多填小令。如《十六字令》、《如梦令》、《捣练子令》等。“引”和 “近”一般比较长,如《江梅引》、《阳关引》、《祝英台近》、《诉衷情近》。而“慢”又较“引”和“近”更长,盛行于北宋中叶以后,有柳永“始衍慢词”的说法。词牌如《木兰花慢》、《雨霖铃慢》等。依其字数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据清代毛先舒《填词名解》之说,58字以内为小令, 59—90字为中调,90字以外为长调。最长的词调《莺啼序》,240字。

  一定的词牌反映着一定的声情。词牌名称的由来,多数已不可考。只有《菩萨蛮》、《忆秦娥》等少数有本事词。词的韵脚,是音乐上停顿的地方。一般不换韵。有的句句押,有的隔句押,还有的几句押。象五、七言诗一样,词讲究平仄。而仄声又要分上、去、入。可以叠字。

  由于词在晚唐、五代、宋初多是酒席宴前娱宾遣兴之作,故有“词为小道、艳科”、“诗庄词媚”之说。随着词的发展,经柳永、苏轼,逐渐扩大了词的题材,至辛弃疾达到高峰,成为和诗歌同等地位的文学体裁。

  词是一种音乐文学,它的产生、发展,以及创作、流传都与音乐有直接关系。词所配合的音乐是所谓燕乐,又叫宴乐,其主要成分是北周和隋以来由西域胡乐与民间里巷之曲相融而成的一种新型音乐,主要用於娱乐和宴会的演奏,隋代已开始流行。而配合燕乐的词的起源,也就可以上溯到隋代。宋人王灼《碧鸡漫志》卷一说:“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至唐稍盛。”词最初主要流行于民间,《敦煌曲子词集》收录的一百六十多首作品,大多是从盛唐到唐末五代的民间歌曲。大约到中唐时期,诗人张志和、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人开始写词,把这一文体引入了文坛。到晚唐五代时期,文人词有了很大的发展,晚唐词人温庭筠以及以他为代表的“花间派”词人以李煜、冯延巳为代表的南唐词人的创作,都为词体的成熟和基本抒情风格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词终于在诗之外别树一帜,成为中国古代最为突出的文学体裁之一。进入宋代,词的创作逐步蔚为大观,产生了大批成就突出的词人,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并出现了各种风格、流派。《全宋词》共收录流传到今天的词作一千三百三十多家将近两万首,从这一数字可以推想当时创作的盛况。词的起源虽早,但词的发展高峰则是在宋代,因此后人便把词看作是宋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与唐代诗歌并列,而有了所谓“唐诗、宋词”的说法。

  [编辑本段]宋词的发展历程

  宋词的发展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晏殊、张先、晏几道、欧阳修等承袭“花间”余绪,为由唐入宋的过渡;第二个阶段,柳永、苏轼在形式与内容上所进行的新的开拓以及秦观、赵令畤、贺铸等人的艺术创造,促进宋词出现多种风格竞相发展的繁荣局面;第三个阶段,周邦彦在艺术创作上的集大成,体现了宋词的深化与成熟。这三个阶段在时间上非截然分开,而是互相交错在一起的;就其发展演变的实际情况看,继承与创新也不是相互脱节的。

  [编辑本段]词牌名的来历

  渔歌子:又名《渔父》。唐教坊曲名,词调由张志和创制。

  潇湘神:又名《潇湘曲》。唐代潇湘地带祭祀湘妃的神曲。

  长相思:调名取自南朝乐府“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原唐教坊曲名。

  望江南:本名《谢秋娘》,李德裕为亡妓谢秋娘作,因白居易词中有“能不忆江南”,而改名《忆江南》,又名《梦江南》《望江南》《江南好》等。

  谒金门:原唐教坊曲名,敦煌曲辞有“得谒金门朝帝廷”句,疑为此词调本意。

  苍梧谣:通称《十六字令》。

  如梦令:后唐庄宗李存勖创制,因词中有“如梦,如梦”而定名。

  青玉案:调名出自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八声甘州:依唐边塞曲《甘州》改制而成,因上下片八韵,故名八声。

  念奴娇:念奴,唐天宝年间著名歌妓,曲名本此。

  天仙子:原唐教坊曲名,本名《万斯年》,因皇甫松词有《懊恼天仙应有以》句而改名。

  水调歌头:唐大曲有《水调歌》,是隋炀帝开凿汴河时所作,此调是截取其开头一段另制的新曲。

  菩萨蛮:原教坊曲名,又名《子夜歌》、《巫山一片云》等。据记载,唐宣宗时,女蛮国入贡,其人高髻金冠,璎珞被体,故称菩萨蛮队,乐工因作《菩萨蛮曲》。

  钗头凤:取无名氏《撷芳词》“可怜孤似钗头凤”为调名。

  西江月:调名取自李白《苏台览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临江仙:原唐教坊曲名,最初是咏湘灵的。

  南歌子:原唐教坊曲名,取自张衡《南都赋》“坐南歌兮起郑舞”。

  一剪梅:因周邦彦词“一剪梅花万样娇”而定名。

  水龙吟:调名取自李白诗句“笛奏水龙吟”。

  沁园春:沁园本为汉代沁水公主园林,唐诗人用以代称公主园。

  蝶恋花:原唐教坊曲名,取自梁简文帝诗句“翻阶峡蝶恋花情”,又名“鹊踏枝”“凤栖梧”。

  破阵子:原唐教坊曲名,又名《十拍子》,出自唐初秦王李世民所制大型武舞曲《秦王破阵乐》

  江城子:唐词单调,始见《花间集》韦庄词,宋人改为双调。晁补之改其名为《江神子》。

  清平乐: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

  相见欢:原唐教坊曲名,又名乌夜啼,详见李煜的《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

  此外还有浣溪沙、渔家傲、凤栖梧等

  [编辑本段]词牌浅释

  词都有词牌。例如满江红,西江月等等。所谓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清代万树的《词规》中共收一千一百八十多个,实际上词牌比这个数字还要多。

歌曲:《十二月花》

歌手:小蓓蕾组合

填词:小蓓蕾组合

谱曲:小蓓蕾组合

歌词如下:

有个小妹长得乖,月月都要采花来

正月采花采什么,正月山茶满盆开

二月采花采什么,二月兰花盆里栽

三月采花采什么,三月桃花红艳艳

四月采花采什么,四月牡丹开满园

五月采花采什么,五月榴花红如火

六月采花采什么,六月荷花满池香

七月采花采什么,七月秋葵人人爱

八月采花采什么,八月桂花十里香

九月采花采什么,九月菊花初开放

十月采花采什么,十月芙蓉赛牡丹

十一月采花采什么,窗前水仙花儿开

十二月里采花采什么,采它几枝腊梅来

蜡梅开了迎新年,欢欢喜喜迎春天

扩展资料:

孝歌是我国孝道文化的一种,在我国南部地区普遍流行。当长辈去世以后,在将要下葬的前一夜他的后代要为逝去的长者守夜,就是围着他的棺材拿着香不停的转,谓之转香。这种习俗体现了一种传统的孝道理念。

孝歌起源:

陕南孝歌,是陕南民间丧礼中的一种演唱形式,俗称“丧歌”,古称“挽歌”。它主要是陪伴灵柩过夜中演唱的长篇叙事性民歌,主要流行于汉中、安康、商洛三地区以及沿秦岭北麓关中某些地区,随地域不同其风格、内容也各异。

-孝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78945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