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未解之谜你知道有哪些?

世界未解之谜你知道有哪些?,第1张

8c6e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世界未解之谜

实际上,从事考古就是在研究整个生活本身,因为生活不是什么突发事件,而是过去同未来的汇合点上的一个常数。 这就是尼尼微常数

尼尼微位于中亚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向来被考古学家认为是文物的"富矿区"尼尼微是上古亚述帝国的都城公元前10世纪末叶起,亚述亚述经过两个多世纪连续不断的战争,建立起一个地跨西亚北非的奴隶制帝国,将两河流域南部和埃及这两大文明中心至于自己的统治之下成为铁器时代的第一个帝国尼尼微是圣经中先知先拿布道的首都其中的考古成果令人叹为观止也正是法国医生兼昆虫学家波塔对尼尼微的发现,首次证明了圣经中史料的真实具体情况如下: 19世纪的欧美人对遥远的过去越来越感兴趣。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间的土地”的地区,以一种特别的诱惑力,使欧美人疯狂。以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为边界的美索不达米亚(当今的伊拉克境内)是众所周知的古代文明之乡,这种文明在希腊史学家们的著作和圣经的《旧约全书》中都被谈及过。那些老于世故而又颓废的巴比伦人和凶猛好战的亚述人的故事使欧洲人如痴如醉。虽然古巴比伦仅残留下一个土丘,可它的地点却无人不知。但是其他一些远古城市,比如尼尼微又在什么地方呢?这座非凡的城市曾在《圣经》中被描述过,说它曾是向以色列部落和犹太部落交战的国王辛拿切利甫的首都,可是在美索不达米亚的什么地方才能寻找到它呢?

自16世纪以来,美索不达米亚一直属于奥斯曼帝国,可是,由于受到君士坦丁堡(今天的伊斯坦布尔)君主的极大忽视,它事实上已沦为了帝国的一块充满邪恶的死角。偶入此地的少数外来人发现自己常深陷困境,受到各种干扰。在这里,土匪抢人,酋长好斗,地方官员受贿,政府官员腐败;沙漠灼热,狮子四处觅食;霍乱、痢疾一类的传染病到处流行;美索不达米亚危机四伏,去那里旅行简直就是冒险。然而,仍有一些胆大好奇者冒险探索了这块历史上有口皆碑的胜地。

最早的一位探险者是一位名叫皮托·德拉·凡勒的意大利人,他于1616年进入美索不达米亚。凡勒安全返回了欧洲,并带回了许多巴比伦遗迹中的纪念品,其中包括欧洲人首次见到的一种新的文字样本。这种文字呈楔形符号,刻在陶碑上,后来被称为楔形文字

1756年,丹麦国王派遣了一个6人科学考察队去中东地区,其中5人暴病而亡,只有卡什登·尼伯1人设法到达了玻塞玻利斯——具有2000年历史的古波斯人的首都(如今的伊朗境内),他返回欧洲时,带回许多在该地找到的楔形碑文,这些碑文于1772年发表,为后来奋力破译楔形文字的学者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碑文中使用的一种语言被证实是古波斯文,已经以另一种文字形式为人所知。19世纪初,研究者们开始翻译古波斯人的楔形文字。

与此同时,欧洲势力决定与奥斯曼帝国建立更近一步的贸易与外交关系。1802年,英国正式在美索不达米亚设置了称为领事的代表。6年后,这个位置由22岁的克劳蒂·詹姆·利奇接任,利奇既是学者,又是外交官;他对古代史和古遗迹也极感兴趣。他就任领事期间,英国在巴格达的官邸成了考古活动的中心。

利奇绘了巴比伦遗迹的素描,收集了楔形文陶碑,出版了关于巴比伦研究的学术论文。然而,利奇的兴趣并非只在巴比伦上,他还梦想能寻找到消失了的尼尼微城。1820年,他考察了巴格达以北,莫索城外,镇守底格里斯河两岸的2座土丘。在一座叫库羊吉克的土丘顶上,他发现了破碎的陶器和一些刻有楔形文字的陶砖。可是利奇还未来得及发掘土丘就死于霍乱病,他在波斯照料一个霍乱病患者时不幸染上了这种疾病。

利奇的遗孀将他的楔形文字陶板都卖给了伦敦大英博物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们很快就开始就其中一些苦苦钻研。

然而,对楔形文字突破性的破译不是发生在宁静的博物馆里,而是在波斯的岩石山峡中。它的发现者是享利·罗林逊,一位由士兵和运动员转而从事考古的学者,他对楔形文字的兴趣始于1835年,那时为了尽军人之职他去了波斯小镇比里斯屯。在那里,他风闻附近有石刻,出于好奇,跑去瞧了瞧。这一瞧可使他惊讶不已,面对一面340英尺高的巨大悬崖石刻,罗林逊惊得目瞪口呆。石刻描述了古波斯国王达林斯准备惩罚那些造反的诸侯的故事。人物像四周及下方用三种楔形文字语言描述了故事,约1200行。罗林逊意识到,这些石刻文字可能就是解读楔形文字的关键,于是冒着生命危险,靠狭窄的壁架和歪斜易损的梯子登上崖壁抄写石刻文字;而最难到达的部份就只好出钱雇了个库尔德男孩,用绳索将他吊上悬崖去代抄。

当他抄完石刻全文时,他已升任英国驻巴格达的领事,在那里他开始着手研究楔形文字的秘密。为了解除沙漠的炎热之苦,他创造了人造瀑布。在凉爽的瀑布下,脚旁伴着他的小宠狮,全神贯注地研究着三种楔形原文。很快,他成功地翻译了古波斯文;可是对另外两种文字却困惑不解。然而仅仅几年时间,他又成功地突破了另一种无人知晓的文字。这就是巴比伦语,早在几千年以前就已起源于美索不过米亚的一种文明语言。

它不仅是古巴比伦语,也是亚述语。

1851年,罗林逊出版了比里斯屯石刻文中的巴比伦文字的部份译文,使美索不达米亚考古学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此时,仍有大量的巴比伦石刻文有待翻译,然而,第三种文字仍在继续困惑着楔形文字学者们。学者们最终认为它是源于古波斯人的一种语言,并称它为伊拉米特语。与此同时,法国学者朱勒·奥仆特于1869年宣称楔形文字最初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苏美尔地区,后来又由包括伊拉米特人和巴比伦人在内的民族继承使用。当代的学者们认定奥仆特的推论正确。苏美尔文是已知的最古老的文字语言,是楔形文字的基础,后来又被中东地区各种文化背景不同的民族所使用。

美索不达米亚的秘密正在被揭示开来。就在罗林逊研究石刻文字,竭尽全力破译巴比伦语之时,其他人正在发掘土丘和山坡。他们中有一位搜寻者名叫保尔·伊迈尔·波塔,法国驻莫索的领事。波塔开始发掘库羊吉克,希望能找到尼尼微的遗迹,可是干了好几周只找到几块砖头。于是失去了兴趣。随后,他又听说向北几公里外有一个叫喀霍沙巴德的地方,可以找到大量的刻文砖,他派了几个工人去现场了解,带回的信息令人振奋,说是看见刻有巨大的人和怪兽的墙壁。

波塔急忙亲往考察,看见先去的工人们已经发掘出了壁刻,有的是公牛像,有的是大胡子人像,还有的是带翅膀的狮身人面像。兴高采烈的波塔向全世界宣布,说他已找到了尼尼微。法国政府命令他尽量发掘遗迹古物,并送回法国。可是搬运工作极其艰难,几乎无法实施。

与希腊、罗马和埃及的石制遗迹不一样,美索不达米亚的古城都是用晒干的泥砖建造的,只有雕塑、重要的门面、用于庆典或装饰的墙板才用石头造成。历经许多年代的美索不达米亚城砖易碎易塌,给搜寻特殊建筑轮廓的考古者们造成极大的困难,发掘工地看起来不像一座掩埋在土里的城市,而像一个巨大的蚂蚁堆。一堆堆的脏物,一堆堆的破砖,发掘者们正在往里打通道,搜寻陶碑、雕塑和宝藏。

波塔在喀霍沙巴德发掘出了许多大雕塑:长翅膀的牛身人头宫庭卫士,15英尺高的国王与神灵的石膏肖像以及其他等等,波塔和汗水淋漓的工人们历尽千辛万苦,总算把这些战利品搬上了底格里斯河的筏子上。这些古物将随筏子向下漂往波斯湾,在那里装船,经过南非好望角附近波浪涛天的水域,运往法国。虽然在运输过程中,一些雕塑在底格里斯河或海上破损遗失,但大量的古物安全抵达了法国,引起了轰动。这些古物不仅创造了新的亚述学研究,并且创造了一种称为“亚述复兴”的新时尚。在这段复兴时期里,流行的家俱、装饰品、珠宝以及妇女的服装都带有古亚述王宫图案风格。

不甘心让法国人摘去发现亚述城桂冠的英国人急派代理人去了美索不达米亚。此人名叫奥斯丁·享利·勒亚德,曾在伦敦受过律师培训。好探险的青年勒亚德已在中东许多地方旅行过,此时在为英国驻君士坦丁堡的领事馆工作。一本传记资料把他的工作称做“多样化的非官方外交使者”——一种介于政治活动和谍报工作之间的使命。1845年,领事馆派勒亚德去莫索,以宣告确立英国人在亚述学方面的荣耀。

勒亚德故意在多疑的法国人和地方酋长们的面前晃荡而过,装得象个打猎的猎人;私下里却把工具偷运到莫索附近的土丘处,开始发掘。夜幕降临之前,他的工人们已发现了两个亚述宫殿遗址。不久,他就发掘出了象牙雕刻。楔形文字碑和记载战斗场面的雕塑画板。“我生活在遗迹堆里,”他在给一个婶婶的信中写道,“连做梦也难想到其他事。”

勒亚德深信,是他而不是波塔找到了真正的尼尼微遗址。勒亚德和波塔一样,对古遗址没有进行科学考察,一门心思地寻找惹眼的东西,运回家去。不久,大量的飞狮飞牛和其它宝藏开始踏上艰险的旅程,沿下游漂运。仅仅一个巨大的牛像,就需要一只由600张羊皮制作而成的皮筏子运载,一队全副武装的防盗匪士兵来保卫。勒亚德的发现物在波斯湾的底格里斯河口装船转运,送往伦敦,在庄严的伦敦博物馆里再现风采。

1847年,勒亚德开始发掘库羊吉克,那个波塔在发现喀霍沙巴德之前曾检测过然而又放弃了的上丘。勒亚德发现波塔当时找对了地址,只是挖掘得不够深。实际上,在库羊吉克土下20英尺处,有大量的文物。正如享利·罗林逊在翻译楔形文字过程中很快证实的一样,库羊吉克真的是长期被人们寻找的尼尼微。勒亚德发现的第一个遗址是一个叫尼姆路德的城市。尼姆路德城与波塔发现的喀霍沙巴德有相似之处,历史上都曾作过亚述帝国的首都。然而,尼尼微才是传说中的亚述王国最强大的国王们的首者。才是《圣经》中所说的先知约拿布道的首都。

通过几年的发掘,勒亚德在尼尼微收获惊人。他发掘出了自公元前704~681年一直统治着亚述的国王辛拿切利甫的部份宫殿。宫殿拥有71间房间,其中一间是随后建造的图书馆,这是辛拿切利甫的孙子,阿西巴尼浦的杰作。图书馆包揽了古亚述丛书国——从语言、历史、文学、宗教到医学,无所不有,宫殿至少还有27个入口,每一个都由巨大的牛、狮或者狮身人面石雕卫士守卫着。也许最令人难忘的要算是那些记载着亚述历史和神话的石雕壁画。勒亚德估计,如果把画一幅接一幅地排列起来,几乎有2英里长。

由于大英博物馆提供的资金极其吝啬,恼怒的勒亚德于1851年离开发掘地,返回了英国。在美索不达米亚,来自阿拉伯、伊拉克、法国、德国、英国以及美国的考古队仍在进行着零零星星的发掘,有的发掘者高度重视科学考察价值;有的则仅仅算是些劫墓暴发户,直到20世纪,人们才真正开始了对尼尼微、尼姆路德以及其它古美索不达米亚城市的科学考察。然而,从这种《圣经》和历史似乎交错难分的土地上寻找到惊人的发现,却是在20世纪。

19世纪50年代初,大英博物馆的研究人员花了多年时间,把勒亚德从尼尼微发现的24,000多块楔形文字碑分类翻译,其中一位最成功的翻译人员叫乔治·史密斯,一位热情的亚述学学者。一天,在考察一堆破碎的石碑时,他偶然读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东西。碑文记载了古巴比伦时期,上帝派大雨和洪水来惩罚邪恶有罪的人类时的情景。在那次大灾中,一个名叫尤特拿比利姆的人造了一只木船,载上家人和许多动物,在洪水中幸存了下来。史密斯意识到,碑文记载的故事极象《圣经·创世纪》一书中描述的《洪水与诺亚方舟》的故事。

史密斯的发现引起了轰动。有些人声称那段碑文证明诺亚方舟的故事是真实的;而另一些人却争论说,碑文表明《圣经》故事是依据更古老的神话而写成的。可是那块有关洪水故事的碑已破碎,史密斯也因此无法提供巴比伦故事的全文。

于是一家叫《每日邮报》的伦敦报纸派史密斯去尼尼微找回破裂碑文的残余部份,有史以来的奇迹般的巧合出现了,史密斯竟然在不到一星期的时间里就碰上了那遗失碑文其余部份。然而新恢复的碑文全文并没有增添什么有关洪水的内容,而希望继续发掘的史密斯2年后又因痢疾死在了叙利亚。

自波塔和勒亚德时代起,我们对古美索不达米亚己有了大量的了解。甚至除了美索不达米亚各城市的发掘和楔形文字文献翻译外,我们还填补了有关苏美尔人、巴比伦人以及亚述人问题的诸多细节。

紧随古苏美尔之后的是两种强有力的文明,即巴比伦文明和亚述文明。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这两种文明都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当时巴比伦在南方,而亚述在北方。巴比伦持续几个世纪都比较强盛,可是,在公元前1600年左右,两个民族都受到了美索不达米亚以外的某个入侵民族的统治。公元前14世纪,侵略者被驱逐之后,亚述又控制了巴比人伦。公元前12世纪,亚述在国王格拉派尔塞的强有力的统治下曾一度繁荣昌盛;然而在格拉派尔塞死后,国家曾一度衰落、公元前883至627年,在国王辛拿切利甫和国王阿西巴尼浦等在位期间,亚述又重新恢复了往日的辉煌和荣耀。

就是辛拿切利甫使尼尼微成为了亚述帝国的首都:城市建在山上,围墙长达7英里半还多,至少有5处因修造城门而被断开;也许还有更多的城门,只是尚未发掘出来。山顶最高处建有辛拿切利甫国王的皇宫,占地面积2英亩。为了建造这座歌颂他荣耀的丰碑,他从土耳其、波斯和巴比伦引进了大批能工巧匠。这些人又带来了如香木、象牙、金、银以及白色石灰石一类的罕见材料。宫殿四周花园环抱,园林水源充足,葱翠繁茂;殿内房屋设施舒适。由水井、滑轮、吊桶等物构成的一套精致的供水设施将水送到国王的浴室;浴室内有淋浴,格子窗和通风不断向室内送入新鲜空气,一个带轮子的移动火炉在寒冷时为房间供热。辛拿切利甫的孙子阿西巴尼浦创造了令人难忘的宫庭图书馆,收集了当时亚述人所知的全世界各地的书籍。阿西巴尼浦曾对一位巴比伦大臣下令说,“只要你知道而亚述没有的稀世碑匾,都给我找来。”

公元前627年,阿西巴尼浦去世后,亚述再次衰落。不久,来自波斯和巴比伦的入侵者占领了尼尼微。公元前605年,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击败了亚述的残余部队,从此,亚述国王消失在了历史的废墟中。希伯莱先知则法尼的臣民们曾一度受过亚述人的压迫,看到尼尼微的崩溃,则法民十分开心地评论道:“看看这得意洋洋的城市遭受的惩罚吧!她曾那么不可一世,自以为‘谁也不如我强’;如今已成了沙漠,成了野兽的聚集地。无论谁经过那里都会嗤之以鼻,不屑一顾。”然而,经过几代探险者、考古学家和学者们的努力,尼尼微城消失了的辉煌又再次被展现在了当今世人眼前。

他施

(Tarshish)〔词根的意思是:打碎〕

1. 雅万的四个儿子之一,这四个儿子都是大洪水之后生的。(创10:4;代上1:7)大洪水后衍生出七十个家族,他施是其中一个家族的首领。列国都是由这七十个家族“在地上散布开去的”。(创10:32)跟雅万的其他儿子一样,他施这个名字后来也用来指一个民族或地区。

2. 便雅悯的后代,比尔罕的儿子。(代上7:6,10)

3. 亚哈随鲁王的七个策士之一,这七个人都是君侯。他们就王后瓦实提不从王命一事向王献策。(斯1:12-15)

4. 地名。雅弗的孙子,雅万的儿子他施的后代最早定居的地方。大洪水过后的多个世纪之内,他施的子孙朝什么方向迁移是有迹可寻的。

耶和华派先知约拿(约公元前844)到亚述的尼尼微去执行任务,约拿却想逃避。他前往地中海港口约帕(特拉维夫-雅法),付船费上了“一条要开往他施的船”。(拿1:1-3;4:2)由此可见,他施肯定位于地中海的岛屿或沿岸,跟尼尼微的方向相反,而且从水路比从陆路更容易到达。以西结书27:25,26提到“他施的船队”时,也提到“大海中心”。(比较诗48:7;拿2:3)

亚述皇帝以撒哈顿(公元前7世纪)在一篇铭文里夸耀说,他战胜了泰尔和埃及,并声称从塞浦路斯起,“远至他斯斯”的所有海岛的君王都向他进贡。(《古代近东文献》,普里查德编,1974,290页)既然塞浦路斯位于地中海东面,铭文中另一个地点理应位于地中海西面才对。有些学者认为,他施就是地中海西部的海岛萨迪尼亚。

可能是西班牙 多数学者认为他施跟西班牙有关,理据是古希腊和罗马作家曾提到西班牙有一个地方或地区叫做他特苏斯。虽然希腊地理学家斯特拉博(公元前1世纪)说,在安达卢西亚的瓜达尔基维尔河一带,有一个城叫做他特苏斯(《地理学》,第3卷,2章,11节),但他特苏斯这名称看来却是泛指伊比利亚半岛南部。

很多参考书都大力强调腓尼基人曾在西班牙沿海地区建立殖民地,还说他特苏斯是腓尼基的殖民地,但这种假设并没有坚实的根据。因此,英语《不列颠百科全书》(1959,第21卷,114页)指出:“无论是腓尼基人还是迦太基人,都没有在这个地区留下永久的痕迹,倒是希腊人对当地的影响非常深远。至少在公元前9世纪以前,来自泰尔和西顿的船只就可能已经渡过海峡,跟加的斯通商了。现代考古学家曾发现古希腊、伊比利亚和罗马城镇的遗址,并在这些地点进行挖掘,可是连一个腓尼基人的殖民地也找不到。跟腓尼基人有关的遗物,最重要的发现也不过是些零零碎碎的珠宝和小饰物,以及其他用来以物换物的东西。显然,腓尼基人并没有在当地兴建任何城镇,惟一的例外可能是加的斯。他们只建立了一些贸易站,到访过一些地方。”历史还表明,腓尼基人和希腊人开始跟西班牙通商时,这个地区已经有人居住了,当地人为商人提供所需的银、铁、锡和铅。

由此可见,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雅万的儿子他施的后代(爱奥尼亚人[伊奥尼亚人])最终迁到伊比利亚半岛居住,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认为他施位于伊比利亚半岛的看法,至少是跟圣经提到他施的经文相当吻合的。

跟所罗门通商 与所罗门王时代(大洪水过后约一千三百年)相关的记载清楚显示,腓尼基人跟他施通商。当时以色列人也开始从事海上贸易。所罗门在红海地区有一支船队,腓尼基族的泰尔王希兰提供部分船员,都是经验丰富的水手。船队专门前往盛产黄金的俄斐,运金子回来。(王上9:26-28)圣经还提到所罗门另有一支“他施船队”,跟“希兰的船队一同”出海。圣经记载,他施船队每三年一次运来金银、象牙、猿猴和孔雀。(王上10:22)一般认为,随着时间过去,人们用“他施船队”这个词组指某种类型的船。一本词典这样解释:“一种大型的航海船只,适合往返他施。”(《旧约希伯来语英语词典》,布朗、德赖弗、布里格斯合编,1980,1077页)与此类似,英语Indiamen本来指从英国开往印度通商的大船,后来泛指这种类型的船,不管船从哪里出发,驶向哪里。因此,列王纪上22:48说,约沙法王(公元前936-前911)“建造他施船队,要到俄斐去运金子”。

不过,根据历代志的记载,所罗门那支每三年一次出海的船队是“前往他施”的(代下9:21),约沙法的船队本来也计划“开往他施”,但后来船只毁坏,“不能开往他施”。(代下20:36,37)这表明,以色列的“他施船队”并不只是开往俄斐,也在地中海水域航行。这引起一个问题,因为圣经说至少有些船只从亚喀巴湾的以旬迦别出发。(王上9:26)不过,这些船只要到地中海,可以穿过从红海到尼罗河的一条运河,然后进入地中海,也可以绕过非洲大陆。现在我们不可能知道在所罗门和约沙法的日子,人们可采用或实际采用的航线(包括所经过的运河)是怎样的。但我们也无需认为,所罗门和约沙法的航海计划不可行。

与他施有关的预言 他施看来曾是商业城邑泰尔的主要市场,在泰尔的历史上,也许他施曾一度为她带来最多财富。西班牙从古时就有储量丰富的银矿、铁矿、锡矿,也有开采其他金属的矿井。(比较耶10:9;结27:3,12)因此,以赛亚在宣告泰尔必被倾覆的预言中描述,他施的船只抵达基提(塞浦路斯,也许是船只向东航行抵达的最后一个港口)时,听到富裕的港口泰尔被摧毁的消息就“哀号”。(赛23:1,10,14)

别的预言也指出,上帝会差他子民中的一些人到他施去,在那里宣扬他的荣耀。(赛66:19)另外,“他施的船只”必把锡安的孩子从远方带来。(赛60:9)“他施和各海岛的王”必向耶和华任命的王进贡。(诗72:10)另一方面,以西结书38:13指出,玛歌革地的歌革图谋抢掠耶和华重新聚集的子民时,一些经商的民族出于私欲而对他的计谋深感兴趣,其中包括“他施的商人”。在“万军之主耶和华的日子”,他施的船只跟其他象征自大、高傲、骄傲的事物一样,必降为卑,惟独耶和华必受高举。(赛2:11-16)

参考资料;《洞察圣经》 it-2 第 360-362 页 他施

 在古埃及的文化里,木乃伊就是为古埃及人认为人在死了之后还会有生命,而直接制造出木乃伊的保存尸体方法,渴望着在未来得到复活。下面是我分享的古埃及千年木乃伊能复活吗,一起来看看吧。

古埃及千年木乃伊能复活吗

 在距赫勒万8公里有个墓地,里面有5000多个的坟墓,从那些木乃伊保存性来看,埃及人作木乃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了。

 爱默里教授在1953年的北萨卡拉的古代墓地里发现了一座大墓,这是属于第一王朝的一个法老(很可能是乌阿拉斯)的。除了主墓外,另外还有72座坟墓,排成三行。墓中躺着许多奴隶的尸体,看来他们想在新的世界里服侍他们的王。

 在64具年轻男尸和8具年轻女尸的身体上丝毫没有留下暴力的痕迹

 身体上丝毫没有留下暴力的痕迹

 这些现象表明,古埃及人相信人死之后还有生命。在墓葬的陪葬品中除了一般的金银珠宝外,墓里还会放些谷物、油类和香料。可以肯定,这是古埃及人为了死人复活所准备的。

 古埃及人相信人死之后还有生命

 除非有些人盗墓贼盗墓之外,这些陵墓从来没有打开过。当陵墓打开时,法老看到他的祖先墓里的所有食物保存的都很好,死者既没有吃掉这些食物,也没有把它们带到另一个世界去。当陵墓再一次封闭时,墓穴里会重新放新的食物。墓穴封起来后,为了防备盗贼,还安上了种种机关。

 种种迹象表明,埃及人认为复活自己的祖先,肯定不会立马实现,而是需要更多的时间。

 几千年过去了,埃及人的祖先也没有复活,复活死人在世界上也是从来都没有发生过的!难道远古的埃及曾经做到过吗

古埃及的木乃伊情况

 在埃及金字塔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坟墓里,发现了许多保存非常好的木乃伊。在埃及,距离赫勒万8公里的地方,有5000多个大大小小的坟墓,都是第一、第二王朝时期的。坟墓里那些保存完好的木乃伊表明,埃及人制作木乃伊的技术已经有6000多年的历史了。

 1953年,爱默里教授在北萨卡拉的古代墓地里发现了一座大墓,这是属于第一王朝的一个法老(很可能是乌阿拉斯)的。除了主墓外,另外还有72座坟墓,排成三行。墓中躺着许多奴隶的尸体,看来他们想在新的世界里服侍他们的王。在64具年轻男尸和8具年轻女尸的身体上丝毫没有留下暴力的痕迹。

 这种现象说明,他们相信人死了以后还会有生命。除了金银珠宝之外,墓中还有谷物、油类和香料,显然,这是为复活预备的食物。除了盗墓外,陵墓还被打开过。墓被打开之后,法老发现在他祖先的墓中一切食物都保存得很好,死者既没有吃掉这些食物,也没有把它们带到另一个世界去。当陵墓再一次封闭时,墓穴里又放进了新的食物。墓穴封了起来,为了防备盗贼,还安上了种种机关。这一切都说明,埃及人认为人的复活是遥远将来的事情,而不是眼下的事。

 1954年6月,在萨卡拉又发现了一座陵墓,陵墓没有被盗过,因为装有珠宝和黄金的箱子还在墓中。石棺是用滑动的盖子盖的,而不是可搬动的盖子。6月9日,戈内姆博士郑重其事地打开了石棺,可是里面却是空的,什么也没有。难道木乃伊丢下珠宝逃走了吗

 前苏联的罗登科发现了一个陵墓,即库尔干五世墓,距外蒙古边境80公里。陵墓的外形像座石头小山,墓内铺着木板。所有的墓室都塞满了从未融化的冰,因此墓室中的所有东西都是冰冻的。在一个墓室里有一男一女,都作过防腐处理。两人复活后可能需要的东西样样俱全,有放在盘子里的食品、衣服、珠宝,还有乐器。墓室中一切东西,包括两具luoti(被禁止)的木乃伊,都在低温下保存得极好。在一个墓室里,学者们发现了一个有4排、每排6个正方形的矩阵,每个正方形中都有一幅画。整个矩阵可能是尼尼微宫中石毯的复制品。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奇特的狮身人面像,头上有复杂的角,背上有翅膀,摆出向天上飞去的姿势。在那座墓室中所用的低温冷冻法对人类来说是过分考究了,这显然是打算应付地球末日的。

古埃及人保存木乃伊的目的

 这一定是相信肉身可以转世,才不惜花费任何代价去这样做的。那么,原始人是从哪里获得肉身转世的意识的呢许多壁画和传说说得明明白白,神答应从星球上回来,让保存得很好的尸体复活,开始新的生命。这就是为什么在墓室里给这些木乃伊准备了真的食品的原因,否则,木乃伊要那么多的钱、珠宝以及他们喜爱的东西干什么呢而且,在墓室里,木乃伊还有奴仆,这些奴仆无疑是被活埋的。这样安排的目的显然就是为了在来生继续过从前的生活。这些陵墓造得十分坚实,几乎可以防原子弹,它能够历经沧桑而不坏。

 人们不禁要问,是谁把(禁止)再生的思想灌输给未开化的人们的为使藏在一个非常保险的地方的尸体,几千年后能够复活,必须保护人体细胞。这个大胆的思想源自何处至今为止,人们认为这一套神秘的复活念头只是起源于宗教观点。也许埃及法老对这种事情知道得更多一些,因为法老曾对人们说过:“我要为自己造一个墓地,千年不坏,老远就能看见,神答应回来唤醒我。”

 物理学家兼天文学罗伯特。爱丁格在1965年出版的《永生的展望》一书中提出了一种设想:我们21世纪的人可以把自己冷冻起来,这样,从医学和生物学的观点来看,我们的细胞仍然活着,而生命活动的速度减慢到原先的亿万分之一。目前,这个设想还只是幻想,不过有些迹象表明这是可能的。现在每个大诊所都有一个骨库,可以在低温的条件下把人骨保存好几年,供随时取用。新鲜的血液可以在零下196℃的低温下长期保存,这也是很普通的了。而活细胞在液氮温度下几乎可以永久保存。由此看来,长期保存生命这一的想法不久就会成为现实。

 1963年3月,俄国拉荷马大学的生物学家断定,已经死了好几千年的埃及公主梅纳的皮肤细胞具有生命力。在许多地方已经发现了保存很好的木乃伊大都栩栩如生。印加人时代留下的冰川木乃伊在理论上是能够复活过来的。1965年夏天,前苏联电视台节目中播出了一个节目,两条狗已经低温冷冻了一星期,在第7天,它们被重新解冻,奇迹出现了,那两条狗又像往常那样欢蹦乱跳了。作为太空计划的一部分,美国人正在认真研究将来在飞往遥远太空的长途旅程中,将宇航员冷冻起来的问题,这已不是什么秘密了。爱丁格教授预言,将来有一天,人的尸体既不用火化,也不会被蛆虫吃掉,可以在低温冷墓或低温冰箱中冷藏,等到医学发达到能够治愈使他们致死的疾病的时候再复活。

 我们设想几百年后,人类将具有今天无法想像的宇航能力,旅行社将在小册子上列出到其他星球上去的航班,写明准确的往返日期。显然,这种能力的先决条件是所有的科学部门都能跟得上宇航的发展,光靠电子学和控制论是不能成功的,医学和生物学都在做自己的贡献,找出延长人类生命的办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79904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