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的必进之馆

上海博物馆的必进之馆,第1张

      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有很多珍品,个人建议有机会一定要去参观。如果时间不是很充裕,只有3-4小时,个人认为一定要去青铜器馆、雕塑馆、瓷器馆、书画馆。

必进馆之一:青铜器馆

重点观看:青铜器的设计制作

    青铜器馆迎面就是这个铖,正中镶嵌着绿松石花纹,做工很是让人叹为观止;这是公元前18世纪或16世纪的制作工艺,工具简陋却设计制作的如此精美。 估计那时的武士能有一件青铜武器,是极其珍贵的;故在制作时才下这么大的功夫装饰,配戴在身上,即能引来羡慕的眼光,也能起到震慑的作用,那绝对是权利财富的象征。

    绿松石的这种镶嵌设计影响深远,现在这种类似的设计还在我国西藏和中亚地区流行,在去尼泊尔和摩洛哥时看到它们的首饰镶嵌绿松石的很多。碎石镶、整石镶均有,人人都有配带。人类对美的一致,从古至今没有大的改变。

    上图中的簋和瓿的造型极具现代朋克风,朋克风服装的这种金属元素的灵感来自哪里,没有去查相关资料。只感叹古人的想象力太强大了,现代的很多设计理念源于古代。

必进馆之二:雕塑馆

重点观看:人物的形态与神态

    观看雕塑重点观看他们的造型与神态的制作变化,以这个女彩绘俑为例,她高15CM,拿在手中只盈盈一握。她衣服的腰线那么低,还腆着小肚子,脸蛋丰满的都要下垂了,胭脂用量如村妇般俗艳,现代审美因素中的长腿、蛮腰、锥子脸一个都不具备。但她极自信的站在那,眼神骄傲俏皮,身姿娇憨可爱,风韵独特,迷倒世人。

      俑类雕塑始于春秋,随后陶俑的塑制日渐精美,人物形象塑造技巧日益提高,从西晋时的呆滞古拙,转向生动自然;从仅具轮廓,转向注意细部刻画。人物的面相也随时代的审美标准不同而变化,从西晋到北魏早期,面相宽方。北魏太和(477~499)以后,面相趋于清瘦,至晚期更加瘦削。东、西魏时,面相由瘦削又转趋圆润,至唐代更是圆润丰颐,人像的体态也是神韵日增,出现不少生动传神的作品。

    俑类雕塑在隋唐时期达到新的艺术高度。以黄、褐、蓝、绿等秞色烧制而成的三彩俑即唐三彩,特别能代表俑类作品新一塑造水平。唐代著名雕塑家有杨惠之,以长于塑造具体人物达到传神地步而著称。

必进馆之三:瓷器馆

重点观看:仿生瓷

    进入瓷器馆怎么欣赏这些精美的瓷器呢?一定按布展的时间顺序观看。先看到是下图这种年代很早的瓷器,它美观吗?否!它造型精巧流畅吗?否!瓷釉好看吗?否!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瓷器越做越精美,直到仿生瓷达到顶端。所以一定按时间顺序观看方能体会到瓷器的发展历史。

    极其有名的钧窑瓷器,大小比例堪称完美,由它的外形对比海棠花,更能体会到中国古代艺术的抽象写意。

    灯光下它以难以形容的蓝色吸引了大批的观者,它就是近年在国内人人皆知的青花瓷。铁渣在高温下熔化,绽放,晕染,最后形成青花瓷。

    不是所有的青花瓷都这么美,有些蓝色暗沉,花纹不精细,表面有渣滓。如上图的青花不是上成之作。一定要多去大博物馆观看珍(真)品,才能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艺术品。

      瓷器中极喜爱粉彩,看它的图案精致细腻,寥寥几笔画出小鹿跃动的神态,瓷釉色彩柔和。静下心来仔细观看松树新绿老绿的层次,小鹿皮毛的质感!!为什么要观看它的材质质感的表现,我有过在瓷器上用秞料描画的体验,粘稠的秞料用毛笔在光滑的瓷器表面想画出如此精细的图案,是件极难的事情。

      看光泽度温润柔和,看颜色纯正宁静,据说加了珊瑚到釉料里。 无法言说的精致漂亮,驻足良久。

      看着像是珊瑚顶珠,碧玉碗身,黄金镶边,黄铜底座,但它是纯正的瓷碗,瓷器里真正100分的极品仿生瓷。只能惊叹了,其它无语。一定要找到仿生瓷的展柜,一组仿生瓷器均是极品。必须找到它们仔细观看!!制作仿生瓷不能让秞料随意变化,要模仿珊瑚碧玉黄铜等材质,用什么样的秞料配比?控制在什么温度心里对那些制作匠人除了赞叹就赞叹!

必进馆之四:字画馆

观看要点:提前做攻略方能看懂大家之作

宋 米芾《潇湘图卷》

宋 赵佶《柳鸦芦雁图卷》

元 赵孟頫《洞庭东山图轴》《兰石图轴》

元 倪瓒《渔庄秋霁图轴》

元 吴镇《渔父图》

元 王蒙《青卞隐居图》

明 仇英的《梧竹书堂图轴》《修竹仕女图轴》

明 文徵明《句曲山房图卷》《石湖清胜图卷》《真赏斋图卷》

明 唐寅《款鹤图卷》《秋风纨扇图》《落霞孤鹜图》

明 沈周《京口送别图卷》

明 徐渭《花卉图卷》

清 吴昌硕《四季花卉》《篆书临石鼓文轴》

清 朱耷 (八大山人)《湖石双鸟图》

清 石涛《西园雅集图卷》《细雨虬松图轴》 ……

      这些都是在讲中国绘画史必讲的大家。能一起看这些大名鼎鼎画家的画作真是幸事。观看这些绘画作品,确实需要提前做些功课。

    例如我们观看宋微宗赵佶的花鸟画时,最好了解一下中国花鸟画分二类:

1、工笔花鸟是形似大于神似,形似第一,神似第二

2、写意花鸟则是神似大于形似,神似第一,形似第二

  而宋微宗的《芙蓉锦鸡图》达到了形神兼备的境界,他是工笔花鸟画的顶峰人物。

元倪瓒的山水画为什么有名?

    "三远法”是中国山水画的特殊透视法。指的是在一幅画中,可以用不同的透视角度,表现景物的"高远"、"深远"、"平远"。“平远”的代表当属元代倪瓒。

      倪瓒开创了 “一河两岸式” 的构图,即近坡、中水、远丘的三段式结构模式。他用一种极其简洁的笔法,描绘了平远风光。

      《渔庄秋霁图轴》采用三段式的构图方法,远处山石渺茫,中段水域宽阔空明,近处小丘上的几株枯树参差错落,画面中无房、无人,这种构图方式是倪瓒山水画的一个重要特征。当代书画家陈振濂评论:《渔庄秋霁图》是倪云林艺术格局中的定鼎之作,也是他的技法发挥得最称极致的得意之作。

    明徐渭一生坎坷,自身的经历使他将水墨写意花鸟画推到了一个新阶段,开创了独属于自己的“涂抹、狂扫”的艺术表现形式,画作中的寓意和诗词有自己的特点。他的画让我们知道了看懂中国画要先看懂中国诗词。

明 董其昌 赠珂雪山水图卷 绢本水墨,211×7232厘米

      该画是长卷,董其昌善画山水长卷,这幅画不是常设展画,是举办活动时的特展。有幸看到实属运气好。不看真作,无法感受7米多的长卷是什么气势!在观看时,我站在展柜的右侧无意中向左侧的画看,发现画中的山水云雾有一种云雾环绕山峰的立体感,云雾缥缈莫测,极其生动。遂驻足良久。想和旁边观者分享,展柜前却没有人。

    《随园女弟子图卷》描绘的是袁枚十三女弟子雅集的场景。古代文士雅集很少出现女性身影,这幅画详细描绘了古代女性参与文艺公开活动的场景,姿态各异,有垂钓、作诗、抚琴、执笔题芭蕉者…… 画中女子服装的色系同莫兰迪色系,这种长卷绘画的方式让我想起那个非常有名的:百雀灵手机广告长卷。以这种长卷方式表现一个主题的网页设计目前很流行。

      这幅画仅仅是表现一些贵族女子闲及无聊在游玩吗?不是! 晚明,秦淮青楼女子中很多都有诗画才能,而那个时代的良家女子反倒默默无闻。到了清代,情况发生了变化,良家女子爱读诗书、吟诗作画的女才子渐渐多了起来。清代女诗人大量涌现,与时代的发展、观念的开放有关,也与少数思想开放的文人大力倡导有关。袁枚就是这些倡导女子要受教育的重要人物之一。 封建教育观阻断了女子受正规教育的途径。女子不可以科考、求功名、不可以介入政治,甚至认为女子没必要接受教育,“女子无才便是德”。但袁枚不这样认为,他不同意“女子无才便是德”之说。

    在袁枚的时代,还没有出现女子学堂教育。袁枚晚年招收女弟子,的确是惊世骇俗之举,这些女弟子或出生于官宦之家,或嫁入书香门第,经济生活优裕,学习环境优越,闲暇较多,可安心作诗。

    清吴昌硕是现代写意花卉的开山人,在技法上一改传统文人画一味强调清雅,大胆引入西洋红与国画中的赭石花青互相辉映,呈现临摹对象的浓厚妍丽,浑然天成。造就了海派雅俗共赏、大气谦和的艺术风格。他的缶门弟子有百余人,陈师曾、潘天寿、诸闻韵、诸乐三、钱瘦铁、陈半丁、王个簃、沙孟海等,所谓“天下几人学缶翁”。

细数下上海那些值得一去的博物馆,Let's go!

1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博物馆于2012年10月1日开馆,是中国大陆第一座公立的当代艺术博物馆,也是集当代艺术展览、收藏、研究、交流、体验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标志性城市公共文化活动中心。博物馆伫立黄浦江畔,距离人民广场4公里,从地铁4号线和8号线西藏南路站步行一刻钟。前身是始建于1897年的南市发电厂,高达165米的钢筋混凝土烟囱笔直高耸,具有极强的标志性。

地址:黄浦区花园港路200号(近苗江路)

2 中华艺术宫

中华艺术宫将以上海国有艺术单位的收藏为基础,常年陈列反映中国近现代美术的起源与发展脉络的艺术珍品,并联手全国美术界,收藏和展示代表中国艺术创作水平的艺术作品,联手世界艺术博物馆合作展示各国近现代艺术珍品。通过向公众提供普及性的艺术讲座、艺术教学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市民的艺术鉴赏水平,普及民族艺术、传承文化精神,使中华艺术宫成为公众文化艺术教育的重要基地。

地址:浦东新区上南路205号(近国展路)

3 上海科技馆

上海科技馆以“天地、生命、智慧、创造、未来”等五大展馆为基本内容,以人、科技、自然三者关系为主题,成为兼具展示与教育、科研与交流、收藏与制作、休闲与旅游等四大功能的新型科技中心。上海科技馆由天地馆、生命馆、智慧馆、创造馆、未来馆等五个主要展馆和临展馆组成,设有地壳探秘、生物万象、智慧之光、视听乐园、设计师摇篮、儿童科技园、自然博物等七个展区和立体巨幕、球幕、4D等三个影院。

地址:浦东新区世纪大道2000号

4 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新馆)位于上海市的中心——人民广场的南侧。上海博物馆是与北京、南京、西安齐名的中国四大博物馆之一,收藏了来自青铜器之乡——宝鸡及河南、湖南等地的青铜器,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有文物界“半壁江山”之誉。上海博物馆展示的珍贵文物以青铜器、陶瓷器、书画为其特色,此外尚有钱币、玉器、雕塑、查印、少数民族工艺等,展示以珍贵文物为主。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上圆下方的造型寓意中国“天圆地方”之说。

地址:黄浦区人民大道201号(近武胜路)

5 上海玻璃博物馆

上海玻璃博物馆由上海轻工玻璃有限公司发起并资助建立,这个见证了上海玻璃工业发展的企业,用心保存和承载了百年历史和玻璃文化。上海玻璃博物馆执行总裁张琳看到了这个平凡玻璃厂拥有的非凡历史魅力,于是,在这个曾经火与热交融的玻璃工厂厂区孕育出一场熔炉车间到艺术空间的非凡转变,生活中平凡的玻璃以创意的姿态诠释着非凡想象力和无尽分享。

地址:宝山区长江西路685号

6 上海震旦博物馆

建筑大师安藤忠雄在中国第一个完成的改建设计项目,2月起向公众开放。这座位于上海黄浦江畔、陆家嘴的金融区的建筑是一家私人博物馆:震旦博物馆。干净利落的线条、光影错落、铅灰色楼梯还是处处铭刻着“安腾造”的标记。珠宝盒是安藤的设计灵感,夜幕下,借助灯光,从外面看建筑体还真有点魔幻之气。

 上海博物馆以其收藏的大量精美的艺术文物而享誉国内外。其中,又尤以青铜器、陶瓷器和历代书画为特色。上博的青铜器主要是晚清以来江南几位收藏大家的一批流传有绪的名品,如著名的大克鼎等。馆藏的保卣、召卣,也都是著称于史学界和金文学界的重器。上博陶瓷器的收藏集中了江南的大部分精品,史前时代的良渚文化细刻陶器,为稀见之品。原始青瓷的收藏,也是馆藏的特点。唐宋各代表性窑口的产品也都有收藏体系。至于景德镇的彩瓷的收藏,更有独到之处。上博历代书画的地收藏,素有江南半壁江山之说。书法中,王献之的《鸭头丸贴》、唐高闲的《千字文卷》、怀素的《苦笋贴》等,皆为一代的杰作。绘画中,唐孙位的《高逸图》、五代董源的《夏山图卷》、宋梁楷的《八高僧故事图卷》等都是稀世之珍。至于明清两代画家作品的收藏,更为当代之冠。其它各文物门类的收藏,也成蔚为大观。如钱币、古玉、玺印、雕刻等,都有一定的规模,且名品众多,自成体系。家具的收藏更是集王世襄、陈梦家两大家之精华于一身,世上实无人能出其右。

  上海博物馆(新馆)位于上海市的中心——人民广场的南侧。上海博物馆是1952年在当时的市长陈毅同志的支持下,合并了原有的几个博物馆而成立的。最先的馆址在河南南路16号(原中汇银行大厦内)。1995年底,新馆正式建成。上海博物馆是与北京、南京、西安齐名的中国四大博物馆之一。

  该馆珍藏历史艺术文物 112 万余件,包括青铜器、书法、绘画、 陶瓷器、玉器、石雕、 甲骨刻辞、玺印、钱币、丝绣染织、牙骨雕刻、少数民族工艺品以及上海地区的考古发掘品等,上自旧石器时代,下迄近代和现代。全部收藏以青铜器、陶瓷器和书画最具特色。在青铜礼乐器中,重要的藏品有西周成王时代的德方鼎,康王时代的大盂鼎,孝王时代的大克鼎、小克鼎,懿王时代的师虎簋、师兑簋,宣王时代的颂鼎;春秋时代的有浑源李峪村青铜器群的主要器物牺尊和鸟兽龙纹壶、 齐侯壶、 邾公华钟,田齐三量和商鞅方升等。磁器有商原始青瓷尊、唐邢窑盈字盒、唐越窑海棠式大碗、成组的宋汝窑盘、南宋官窑贯耳瓶、元景德镇窑青花莲花罐、明永乐景德镇窑红釉盘、明成化景德镇窑青花孔雀蓝釉盘等等。

  在1万余件的书画中,早期的有晋王献之鸭头丸帖卷、唐怀素苦荀帖卷、唐高闲千字文卷、唐孙位高逸图卷及五代董源夏山图卷等。宋代有赵佶柳鸦芦雁图卷及千字文卷、苏轼与谢民师论文卷、黄庭坚华严疏卷、米芾多景楼诗册、郭熙幽谷图轴、马远雪屐观梅轴、李迪花鸟轴等。元代有王蒙青卞隐居图轴、吴镇渔父图卷、赵孟頫洞庭东山图轴、倪瓒渔庄秋霁图轴和六君子图轴等。至于明清书画家的作品,既精湛且富有系统、代表性画家的卷轴,都在数十件以上,是江南书画汇集的所在,也是馆藏的重要特色。钱币的收藏,最有规模。明清流派篆刻印章的收藏,居全国博物馆首位。在考古发掘品中,以大宗的良渚文化玉礼器最具特色。

1、“贞祐宝券”伍贯钞版

宋、金时期,铜质,纵349厘米,横217厘米,高25厘米。钞版上有表明宝券面值、发行机构、行用地区,日期和伪造处罚等文字。为金代贞祐年间印造贞祐宝券纸币的模板,传世仅见。

2、郢爯

春秋战国时期,金质,重626克。正面有排列式压印篆文“郢爯”字,“郢”是指楚国国都,“爯”原是重量单位,此处为货币标度,楚金钣使用时需切割称其重量。

3、西王赏功

明代,金质,直径5厘米,重387克。面文真书直读,背无文。崇祯十六年五月,农民起义军张献忠攻占武昌,称西王,西王赏功钱当铸用于这期间。西王赏功钱有金、银、铜三种,皆大钱,为罕见之珍品。

4、红陶袋足鬶

新石器时代,属于良渚文化。红陶袋足鬶胎呈红色并夹有细砂,器口外侈,中间凹入形成一捏流。短颈,鼓腹,由三个高袋足组成器身,腹侧附一宽环形把手。为良渚文化的典型器物。

5、双龙首璜

东周,战国晚期,长118厘米 宽43厘米。羊脂白玉,间有褐色浸痕。器两面纹饰相同,两端镂雕龙首,龙口微启,唇微卷,露牙环眼,长耳后伏于颈,饰阴刻细线纹。龙身浮雕勾连云纹,下缘透雕龙爪,上部有一个圆孔,可供穿线为佩。此类玉璜为战国时期成组佩玉之一。

-上海博物馆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除了故宫博物院之外,还有很多值得一去的博物馆。以下是一些值得推荐的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该博物馆是中国最大的博物馆之一,馆内藏品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青铜器、玉器、陶瓷、书画、古籍等。

中国国家博物馆:该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中国最高规格的博物馆之一,馆内收藏了大量的中国文物和艺术品,包括青铜器、玉器、陶瓷、书画、甲骨文等。

西安博物院:该博物院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博物馆之一,主要收藏了汉唐时期的文物,包括陶器、青铜器、金银器、玉器、书画、汉墓文物等。

敦煌研究院:该研究院位于甘肃省敦煌市,是研究和保护莫高窟艺术的机构之一,馆内收藏了大量的敦煌壁画和文物。

南京博物院:该博物院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国重要的历史博物馆之一,馆内收藏了大量明清时期的文物,包括青铜器、陶瓷、玉器、书画、文房四宝等。

中国地质博物馆:该博物馆位于北京市,是中国唯一的地质博物馆,展示了中国地质历史和地质资源,馆内有珍贵的矿物标本、化石标本、岩石标本等。

广东省博物馆:该博物馆位于广州市,是中国南方重要的博物馆之一,馆内收藏了大量的文物和艺术品,包括陶瓷、玉器、书画、珠宝、石雕等。

除了以上列举的博物馆,中国还有很多其他的博物馆,如香港历史博物馆、四川博物院、安徽省博物馆等,都值得一去。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也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的未来馆,在今年的五月份到七月份之间举办了梵克雅的珠宝展,展现了设计师的幻想与诗意,虽然展览只有20分钟,但是却敲打着观众们的心,不知道大家对艺术展览有什么看法呢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花园港路200号

票价:免费(不需要预约,除特展需要预约)

优惠政策:

持有效证件的在校大中小学生(不含各类成人教育)、教师、60岁以上老人、30人以上团体可享受特展门票半价优惠。

持有效证件的现役军人、离休干部、残障人士、烈士家属、70岁以上老人及有成人陪伴的学龄前儿童可享受特展门票免费优惠。

电话:200号021-63279900

主入口:上海市苗江路(近花园港路)

侧入口:上海市花园港路

简介:这里会定期的举办各种展览,有时也会有特展,普通展览是公众都可以参观的,特展不行。一般展区是一楼的一号展厅和二楼的二号展厅,除了纯艺术的展览,还有一些品牌和设计展览。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是中国大陆的第一座公立艺术展呢,整个博物馆是由12个展厅的。二楼的二号展厅的空间设计,是馆内和馆外的环境融合,非常特别。并且所有的展区都配备了专业的湿温设置。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是给公众一个当代艺术交流的场所,促进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80299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