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项链适合十八到五十岁的人戴,花季少年佩戴也好看。
珍珠制成的饰品,即将珍珠钻孔后用线串在一起,佩戴于项间。天然珍珠项链具有一定的护养作用。市售品分二类:一类为天然产的珍珠;一类为人工养殖的珍珠,称为“养珠”,系将生石决明的颗粒或砂粒等投入蚌壳内经数年后所形成。
选购:
1、佩戴珍珠项链的人比较多,选购这种项链应该特别注意肤色对效果的影响。
2、肤色黄且淡的,应该购奶油色、金**、淡玫瑰色和棕色。
3、肤色红且白的,应该选购白色、紫色、粉红色、银白色、灰色的。
4、肤色深且带棕色的,应选购蓝色、灰色、深紫色或棕色。
1关于珠宝的诗句
1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 客中作 唐—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3 唐—韦应物 四首
a 咏玉
乾坤百精物,至宝无文章,雕琢为玉器,真性一朝伤。
b 咏水晶
映物随颜色,含空无表里,持来向明月,的铄愁成水。
c 咏珊瑚
绛树无花叶,非石亦非琼,世人何处得,蓬莱石上生。
d 咏琉璃
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尘,象筵看不见,堪将对玉人。
4 寒溪九首 唐—卢郊
绿水结绿玉,白波生白硅,明月宝镜中,物物天照齐。
5 唐——刘禹锡 浪淘沙九首(录二)
a 日照澄州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王侯印,尽是江中浪底来。
b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滤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2有关珠宝的古诗句珠宝的种类繁多,不同的珠宝相关诗句不同,给楼主例举几个方面的诗句:
1、翡翠
池塘水冷鸳鸯起,帘幕烟寒翡翠来。
鸳鸯绿浦上,翡翠锦屏中。
胭脂雪瘦薰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漫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渌沼春光后,青青草色浓。绮罗惊翡翠,暗粉妒芙蓉。
芙蓉幕里千场醉,翡翠岩前半日闲。惆怅晋朝人不到,谢公抛力上东山。
中巢双翡翠,上宿紫鸳鸯。若识二草心,海潮亦可量。
翡翠黄金缕,绣成歌舞衣。
江上小堂巢翡翠,花边高冢卧麒麟。
玳织鸳鸯履,金装翡翠簪。
芙蓉绮帐还开掩,翡翠珠被烂齐光。长愿今宵奉颜色,不爱吹箫逐凤凰。
彩女迎金屋,仙姬出画堂。鸳鸯裁锦袖,翡翠帖花黄。
翡翠明珠帐,鸳鸯白玉堂。清晨宝鼎食,闲夜郁金香。
翡翠藻轻花,流苏媚浮影。瑶笙燕始归,金堂露初晞。
抱叶玄猿啸,衔花翡翠来。
草绿鸳鸯殿,花明翡翠楼。宝杯承露酌,仙管杂风流。今日陪欢豫,皇恩不可酬。
2、南红:
窈窕夕阳佳,丰茸春色好。
欲觅淹留处,无过狭斜道。
绮席卷龙须,香杯浮玛瑙。
北林积修树,南池生别岛。
手拨金翠花,心迷玉红草。
谈天光六义,发论明三倒。
座非陈子惊,门还魏公扫。
荣辱应无间,欢娱当共保。
3关于珠宝的诗句有哪些1《传言玉女·众绿亭前》
朝代:宋代|作者:吴潜
众绿亭前,都是郁葱佳气。
越姬吴媛,粲珠钿翠珥。
红消粉褪,几许粗桃凡李。
连珠宝炬,两行缇骑。
自笑衰翁,又行春锦绣里。
禁肴宫酝,记当年宣赐。
休嫌拖逗,且向画堂频醉。
从今开庆,万欢千喜。
2《望远行·祥敷瑞布》
朝代:元代|作者:王哲
祥敷瑞布,琼瑶妥、片片风刀裁下。
密抛虚外,遍撒空中,顷刻粉铺檐瓦。
锁缀园林,妆点往来樵迳,真个最宜图画。
报丰登,珠宝应难比价。
清雅。
鲜洁尽成з,更爽气、愈增惺洒。
万壑都平,千山一色,遐迩不分原野。
恰似予家,仙景澄彻,莹莹蓬莱亭榭。
现自然光耀,长明无夜
3《望江南》
朝代:宋代|作者:净圆
西方好,琼树耸高空。
弥覆七重珠宝纲,壮严百亿妙华宫。
宫里众天童。
金地上,栏楯绕重重。
华雨飘飖香散漫,乐音嘹亮鼓清风。
闻者乐无穷。
4《传言玉女(己未元夕)》
朝代:宋代|作者:吴潜
众绿庭前,都是郁葱佳气。
越姬吴媛,粲珠钿翠珥。
红消粉褪,几许粗桃凡李。
连珠宝炬,两行缇骑。
自笑衰翁,又行春锦绣里。
禁肴宫_,记当年宣赐。
休嫌拖逗,且向画堂频醉。
从今开庆,万欢千喜。
5《七绝三首》
朝代:现当代|作者:梁羽生
传家愧我无珠宝,剑匣诗囊珍重存。
但愿人间留侠气,不教狐鼠敢相侵。
百战归来酒尚温,繁霜侵鬓转消沉。
金戈铁马当年恨,辜负梅花一片心。
廿年湖海飘蓬后,冷落梅花北国春。
荷包空绣鸳鸯字,绿叶成阴对旧人。
4形容珠宝的诗词《永遇乐·落日熔金》李清照
全文——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孔雀东南飞》节选
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陌上桑》节选
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长恨歌》节选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5关于珠宝的诗句有哪些1《传言玉女·众绿亭前》 朝代:宋代|作者:吴潜 众绿亭前,都是郁葱佳气。
越姬吴媛,粲珠钿翠珥。 红消粉褪,几许粗桃凡李。
连珠宝炬,两行缇骑。 自笑衰翁,又行春锦绣里。
禁肴宫酝,记当年宣赐。 休嫌拖逗,且向画堂频醉。
从今开庆,万欢千喜。 2《望远行·祥敷瑞布》 朝代:元代|作者:王哲 祥敷瑞布,琼瑶妥、片片风刀裁下。
密抛虚外,遍撒空中,顷刻粉铺檐瓦。 锁缀园林,妆点往来樵迳,真个最宜图画。
报丰登,珠宝应难比价。 清雅。
鲜洁尽成з,更爽气、愈增惺洒。 万壑都平,千山一色,遐迩不分原野。
恰似予家,仙景澄彻,莹莹蓬莱亭榭。 现自然光耀,长明无夜 3《望江南》 朝代:宋代|作者:净圆 西方好,琼树耸高空。
弥覆七重珠宝纲,壮严百亿妙华宫。 宫里众天童。
金地上,栏楯绕重重。 华雨飘飖香散漫,乐音嘹亮鼓清风。
闻者乐无穷。 4《传言玉女(己未元夕)》 朝代:宋代|作者:吴潜 众绿庭前,都是郁葱佳气。
越姬吴媛,粲珠钿翠珥。 红消粉褪,几许粗桃凡李。
连珠宝炬,两行缇骑。 自笑衰翁,又行春锦绣里。
禁肴宫_,记当年宣赐。 休嫌拖逗,且向画堂频醉。
从今开庆,万欢千喜。 5《七绝三首》 朝代:现当代|作者:梁羽生 传家愧我无珠宝,剑匣诗囊珍重存。
但愿人间留侠气,不教狐鼠敢相侵。 百战归来酒尚温,繁霜侵鬓转消沉。
金戈铁马当年恨,辜负梅花一片心。 廿年湖海飘蓬后,冷落梅花北国春。
荷包空绣鸳鸯字,绿叶成阴对旧人。
6赞美“珠宝”的诗词有哪些1、《五美吟·绿珠》清代:曹雪芹
瓦砾明珠一例抛,何曾石尉重娇娆?
都缘顽福前生造,更有同归慰寂寥。
2、《有所思》两汉:佚名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
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
妃呼狶!
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
3、《吊白居易》唐代:李忱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4、《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宋代:苏轼
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
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尊前呵手镊霜须。
5、《野老歌 / 山农词》唐代:张籍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7关于宝石的诗句有哪些1,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投我以桃李,报之以琼瑶……”,这里的“琼瑶”、“琼琚”指的是珍贵的玉器,用来象征淳朴美好愿望,表达了我国古人人民朴素善良的内心世界
2,“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桴兮击鸣鼓”屈原——《九歌》,其中“玉桴”指的是玉头的鼓槌
3,折琼枝以为羞兮,精琼靡以为米长;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离骚》 “琼枝”指美丽的玉,“琼靡”指玉的碎屑,“瑶象”指的是美玉的象牙,借宝玉石之美描写宏大万千的气势,抒发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
4,双珠玳瑁簪”,《古诗为焦促卿妻作并序》中“耳着明月珠,”“口如含朱丹”这里的“珠”、“丹”都是指珠宝首饰,“朱丹”指红宝石;曹植《美女篇》中“玉帛不时安”,这里“玉”与“帛”一起为古代行聘之礼;《西洲曲》中“垂手明如玉”
5,王之涣著名的《凉州词》里“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翰的《凉州词》里也有“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句子,李商隐《锦瑟》里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而李白以“明月珠”比喻贤能,辛弃疾以“玉漏迢迢”比喻时间漫长……特别是《红楼梦》里的一块神奇的“通灵宝玉”,蕴涵了无尽的诗情画意,其中有许多关于宝玉石的诗句,比如“珍珠如土金如铁”、“白玉为常金作马”、“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可为达到了中国宝玉石诗词的极致。
6,“华夏神龙”的灵壁石
掀风雨,挟电雷,集百千部落图腾,起由古邈;
洒瑞祥,播福寿,兼亿万华人夙愿,飞向辉煌。
7,灵壁石,“中国龙”(词牌“长相思”):
行空中,跃水中,踏火乘云驭劲风。神威中国龙。
志在胸,信在胸,蓄势腾飞向碧空。欢欣披彩虹。
8,卷纹石,整体造型好像一座女人半身像,而它的美丽的卷纹,则好像女人的一头秀发,像瀑布一样滔滔奔泻那种秀发。我为它命名“秀发飞瀑”,配了这样一首诗:
飘飘玉人发,楚楚富天姿。
百丈来天瀑,千年动地诗
9,白居易的《太湖石》,写的是一块太湖石的外貌特点,通过外貌特点的描述,咏唱石头的气势:
远望老嵯峨,近观怪嵚崟。
才高八九尺,势若千万寻。
嵌空华阳洞,重叠匡山岑。
邈矣仙掌迥,呀然剑门深。
形质冠今古,气色通晴阴。
未秋已瑟瑟,欲雨先沈沈。
天姿信为异,时用非所任。
磨刀不如砺,捣帛不如砧。
何乃主人意,重之如万金。
岂伊造物者,独能知我心。
他的另一首咏石诗《双石》,除后面几句是写自己的心事之外,全诗主要是描述石头的外观特点和神韵的:
苍然两片石,厥状怪且丑。
万古遗水滨,一朝入我手。
老蛟蟠作足,古剑插为首。
忽疑天上落,不似人间有。
一可支吾琴,一可贮吾酒。
峭绝高数尺,坳泓容一斗。
五弦倚其左,一杯置其右。
洼樽酌未空,玉山颓已久。
人皆有所好,物各求其偶。
渐恐少年场,不容垂白叟。
回头问双石,能伴老夫否。
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
10,宗鲁浩的《天授风姿》,就是以描述一块奇石的外观特点,来咏叹这块奇石的自然美的:
抱朴守真映大千,空灵剔透出天然。
千雕百塑嵯峨立,似玉似珠笼碧烟。
再如郑锦之吟咏一块灵壁石的对联,上联描述石头的体态,下联描述石头的纹理,上下联都是咏唱石头的外观形象的:
鬼斧劈来体态安稳;
神功雕就纹饰大方。
拙作《孤峰独秀》,前两句咏唱了石的外观特点,后两句咏唱了石的神韵之美:
百丈琼华凌碧空,青萍出鞘刺寒宫。
巍峨险峻多奇伟,堪与汉王唱大风。
咏石诗,也可以通过叙述一块奇石形成之不易,来咏叹这块奇石的珍贵价值。例如拙作《玉玲珑》,叙述了一块奇石形成的特定条件和漫长的历程,说明了这块奇石来之不易,价值的珍贵:
大漠沙千里,于阗刻骨风。
万年功不断,始有玉玲珑。
珠宝店中秋主题活动策划5篇
花好月圆中秋节,中秋的夜晚显得特别烂漫,在这夜晚下然后策划一场灯光明媚的派对活动。而策划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使得优秀的企业策划人愈加受到企业的青睐。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珠宝店中秋活动策划”,下面我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珠宝店中秋活动策划1
一、活动主题
情迷中秋月——大型灯谜活动
二、活动时间
待定
三、活动地点
商场一楼中厅
四、活动内容
活动期间,凡在本商场一次性购物满_x元(含_x元以上)即可参加猜灯谜活动,猜中者可获得精美礼品一份;每天限送礼品200份,先到先得,送完即止。
(一)、活动细则:
1、活动期内,凡在本商场购物单张小票金额满_x元(含_x元以上),即可参加猜灯谜活动;猜中者可获得本商场赠送的精美礼品一份,一张小票限领一份奖品。
2、每天送出奖品200份,数量有限,送完即止。
3、顾客凭有效的销售小票先到一楼中厅兑奖处核实参加活动资格,再到谜语悬挂处选择谜语。
4、每张谜面编号(1至200号),顾客记住谜面编号或取下谜面,到中厅兑奖处,向工作人员报出谜语编号及答案,最多限猜三次,仍猜不中者将取消兑奖资格;如猜中正确答案者,在登记表上签名确认后,即可领取精美礼品一份。
5、猜中者在获得奖品后,工作人员将后备的谜语替换原来猜中的谜语,以便后面的顾客猜谜。(采取这种方式即可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及参与性,又能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6、营运部安排3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兑奖工作,核对顾客小票是否符合猜谜条件,顾客猜中后,认真填写“赠品领取登记表”,请顾客签名后,方可发放奖品;并在顾客的销售小票及电脑小票上加盖活动专用章,避免重复领奖。
(二)、活动配合:
1、营运部:安排兑奖工作人员3名,其中指定组长1名,并负责活动期间场内突发事件处理。
2、防损部:活动现场秩序维护及奖品、物品防盗。
3、策划部:活动方案及相关文稿撰写、指导中厅布置及活动气氛营造、谜语资料收集、奖品准备、活动全程跟踪。
4、物管部:中厅及活动现场布置。
5、服务台:作好顾客咨询工作。
6、其他部门:协助谜语书写及活动相关物料准备。
(三)、现场物料及人员分工:
略
五、整体费用
大门活动喷画1张
兑奖台2张
工作人员坐椅3张
彩纸600张
灯笼200个
麦克笔10支黑色
奖品600份
不可预计费用
费用总计:x万元
珠宝店中秋活动策划2
为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习俗,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经研究,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2020年“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活动。现将有关事项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落实关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x大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要求,充分挖掘中秋节的文化内涵,提高文明素质,主动营造建设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二、活动内容
1开展网上庆佳节活动。组织学生围绕“感恩、团圆”主题,借助网络、短信、微博、微信等现代交流平台,开展中秋签名寄语活动,通过抒发感想、发送感恩寄语,表达畅想团圆、感恩父母、报效祖国之情。营造出不忘故乡,思念亲情、期盼团圆的浓重氛围。
2开展节日民俗文化活动。组织学生搜集有关中秋节的来源、有关的历史典故、名人轶事等趣闻轶事,并以此为基础精心制作自己的中秋小报,来感受历史,领悟我们厚重的历史文化。
3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和其他课余时间搜集有关中秋节的经典诗词,开展中秋诗文朗诵会,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4开展节日卫生整治活动。组织本校师生开展卫生大扫除,整治校园环境卫生,清除卫生死角,增强学生的生态文明认识,创造整洁优美的环境。
三、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级部要把开展好“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文化活动作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制定活动方案,加强领导,认真组织,确保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
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主题班会、校园广播,利用板报、墙报、手抄报等多种形式,了解民俗风情,继承传统文化,熟悉文明礼仪,培养孝亲敬老,爱国爱家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历史的认同感。
珠宝店中秋活动策划3
一、活动主题
秋节燃情
花好、月圆、人长寿——礼品展卖!
自x月_日起,各种精品月饼、烟酒、保健品等送礼佳品将在一楼大厅举行展卖活动,优惠的价格,精美的礼品,表达您一份浓浓的情谊!
二、促销活动
活动一、海底捞月大行动
活动时间:x月x日至x月_日
活动办法:x月x日—_日,凡在当日一般商品单张收银单满300元以上、特殊商品单张收银单满3000元以上,即可凭购物单到商场负一楼超市入口处参加游戏。
摸奖设置:设置一个透明玻璃摸奖箱,箱内装100个玻璃球。顾客单手手背向上,一次性摸出多少玻璃球即赠送相应金额的购物券。
摸奖方法:顾客凭购物单到海底捞月处摸取玻璃球,当日购物一般商品单张收银单满300元、特殊商品单张收银单满3000元,均可按摸球规则摸一次(每人仅可摸一次),奖金以顾客抓出玻璃球的数量确定,每个球1元,抓多少,送多少。
奖券发放:每组设置3人,一人登记发票,确认抓球次数;一人组织活动的开展;一人发奖券。
预计奖金:预计三日销售_万元,每笔300元,最多有__人摸奖。按每人平均20元计算,合计约x万元(实际约为一半,费用约为实际销售的x%。
要求:
1、质管部作好促销活动的店内广播。
2、综合办负责活动的宣传和组织和摸球道具的准备,以及对摸球工作人员的培训。
3、保卫部负责活动现场的秩序维护。
4、业务部负责购物券的准备。
5、摸球人员要求认真负责,要耐心对顾客讲解
活动二、购物抽奖送月饼
1、凡在20_年x月x日-x月_日在本商场当日购物一般商品单张收银单满100元、特殊商品单张收银单满1000元即可参加抽奖一次。
2、抽奖凭有效购物单,最多限抽一次。
3、抽奖方式在一抽奖箱放置60乒乓球,其中奖球为6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空球为54个,一次抽一个球,以抽出的球决定中奖与否(每次只能抽一个球,多抽作废)。
4、若抽中奖球,则当场兑奖。奖品设置为:
一等奖:奖价值_x元的月饼购物券一张
二等奖:奖价值_元的月饼购物券一张
三等奖:奖价值_元的月饼购物券一张
5、购物券仅限在指定时间内在本商场购买月饼,如不要视为自动放弃,恕不兑现金。
费用预算:
预计三日销售_x万元,每笔100元,最多有__人次摸奖,设若一、二、三等奖命中率分别为x%(1/60)、x%(2/60)、x%(3/60),相应奖金为__元、__元、__元,共计x万元,占销售额的x%。
珠宝店中秋活动策划4
为了迎接2020年中秋节的到来,丰富小区业主的业余生活,为大家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能够充分放松,享受节日的快乐。矢志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健康和谐的社区风尚,既要管物,更要管人。
一、目标
1、为了迎接2020年中秋节的到来,丰富小区业主的业余生活,为大家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能够充分放松,享受节日的快乐。
2、矢志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健康和谐的社区风尚,既要管物,更要管人。
3、寓教于乐地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培养住户的自律,发挥群体效能,共同创造亲切和睦的空间。
4、循序渐进地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充分发挥社区文化的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辐射功能。有利地促进管理处较好的管理与服务,塑造小区品牌形象,加深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二、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一)夹弹子:
1、在30秒钟的时间内用游戏指定的筷子从杯中夹出弹子放进酒瓶内,数量越多越好。
2、在夹弹子过程中不得用另一只手辅助或用其他外力及物品进行辅助,否则成绩无效;若在夹出弹子以后弹子掉在地上了,此次成绩无效,选手可以继续夹下一颗弹子。
3、分值:在规定时间(30秒)内夹出15颗以上弹子的为获胜者,将得礼品一份。
(二)扔飞镖
1、在1分钟的时间内,站在3米线外用飞镖向镖靶准心投掷,环数越高越好。
2、选手在投郑飞镖时脱靶或未按规定的距离、时间进行投郑的,此次成绩无效。
3、分值:在规定距离、时间内得到35环以上者获胜,得礼品一份。
(三)猜灯谜
将猜中的灯谜撕下,根据灯谜编号到领奖处进行核实灯谜答案,答案正确后领取相应的礼品。
(四)飞镖射气球:
1、本活动共分为男子组、女子组、少儿组三组进行。
2、男子组选手距离泡沫板3米,女子组选手距离泡沫板25米,少儿组选手距离泡沫板2米。
3、每人可以掷飞镖5次,飞镖击破气球后根据气球里的纸条内容回答一个脑筋急转弯问题,答对者获礼品一份。
(五)套圈:
1、物品摆放在圈定地面上。
2、距离最近物品2米远(小孩1米远)抛圈。每人限抛3次。
以上活动的比赛成绩必须由此次活动的裁判进行签定,否则无效,每户家庭最多可派出2名代表参加2个不同的活动,并凭管理处统一发放的"中秋成绩卡"参加,根据签定的成绩至物业客服台前领取奖品。
珠宝店中秋活动策划5
中秋节,广大消费者在节日期间难免会走亲访友,而白酒则是馈赠亲友不可或缺的必备品。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习惯了去商场、超市、便利店采购节日所需礼品。市场部希望能够以中秋节为契机,在餐饮、商超和流通领域开展促销活动,全方位出击推动市场,拉动市场销量,为市场旺季的到来做一个良好的开端。
一、活动目的
推动_陈酿白酒的旺季销售,提升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形象。
二、活动时间
20_年9月1日——20_年10月15日
三、活动地点
_超市,_便利店(由业务员提报)
四、活动形式及内容
(一)活动形式
初步定为买赠形式,分场内和场外,_便利店外进行抽奖活动。
(二)活动内容
凡在活动时间内购买_陈酿精品、珍品、尚品、典藏、君尊系列白酒均有优惠,具体优惠活动如下:
注:此优惠政策适用于场内和场外,场外可适当增加买赠力度。
(三)_便利店外促销活动
购买_陈酿盒装任意产品一瓶或者一瓶以上者均可参加一次现场抽奖活动,中奖率为100%。
(四)奖项设置和控制原则
本次促销活动设一、二、三等奖和参与奖
一等奖:赠_陈酿典藏1瓶
二等奖:赠_陈酿精品1瓶
三等奖:赠_陈酿小红瓶酒1瓶
参与奖:赠打火机1个
五、活动执行细则
(一)活动店的选择条件
1、活动店规模比较大,地理位置位于居民小区的聚集地,能起到户外宣传的作用。
2、营业时间的客流量大,能起到店内宣传的作用。
(二)活动店的提报程序
1、参加活动店由商超主管按照平时的销量表现提报,由销售部评定决定是否进行活动。
2、评定完成后结果传报相关店面的促销人员进行准备,准备期不少于两天。
3、批准后三天市场部人员完成促销用物料准备,促销部人员完成人员准备。
4、活动的前晨会相关人员进行安排:(1)物料盘点(2)人员明确岗位要求。
5、进行相关物品领取。
(三)促销活动的广宣安排
1在各大超市显著位置张贴海报(海报上为活动内容)。
2在超市的DM刊上刊登优惠活动。
3超市内申请堆头,配合促销活动。
4超市展架上的爆炸签。
5场外摆展台,促销人员穿广告衫进行销售,扩大宣传力度。
六、活动执行时间进程
(一)8月25日前确定各项活动政策,完成报批。
(二)8月29日前完成各项所需物品准备工作。
(三)9月1-15日正式实施阶段。
现场要求:
1、促销员必须在早晨8点到位9:30完成现场的陈列。
2、现场生动化陈列要求。
每个门店摆台为两组平行陈列,展台外层有关于活动的POP文字说明。
赠出产品必须详细在报表登记(报表后附)。
活动结束详细盘点货物数量,核对无误人员签字。
(四)人员安排
1、负责人:_X
商超渠道业务员、临促(负责前期的协调和店面的促销活动)。
2、市场部人员1名(负责前期的广宣品准备和活动期间的监督协调)。
七、广宣文案及所需物料
POP海报、促销台、空箱子、气球、红色手提袋。
活动礼品:果粒橙、露露、茶礼盒、汇源礼盒、八宝粥。
八、执行报表
活动提报表
礼品预留登记表
销量表
九、活动所需物品及费用
(预估销量:OO和_合计精品:30件、珍品15件)
(一)所需奖品申请
一等奖:_陈酿典藏10瓶
二等奖:_陈酿精品20瓶
三等奖:_陈酿小红瓶100瓶
幸运奖:打火机140个
(二)所需费用
果粒橙13件_75元/件=975元
露露10件_58元/件=580元
汇源礼盒40个_38元/个=1520元
八宝粥40提_30元/提=1200元
临促6个_50元/天=300元
海报6张_20元/张=120元
展台6个_200元/个=1200元
气球2袋_5元/袋=10元
茶礼盒20盒(公司有库存)
附表:略
远古的披发;汉代妇女的“倭堕髻”;北朝妇女的“十字髻”;唐代妇女的“灵蛇髻”、“飞天髻”;宋代妇女的“朝天髻”、“同心髻”等等,都是相关朝代颇为流行的发式。少数民族妇女的发式更是式样万千,例如有傣族妇女的“孔雀髻”;有京族妇女的“砧板髻”;有畲族妇女的“风凰妆”;有苗族妇女的“独角髻”;有满族妇女的“两把头”。土族妇女的妇式竟有七、八种之多,如“三叉头”、“干粮头”、“蜂儿头”、“簸簸头”等等。但其中流行最为久远,也最为普遍的要算“披发”、“辫发”和“盘发”了。直至现代,这三种发式,仍颇为流行。许多民族的女子还有剃发的习俗,这在繁多的发式中,可以说是最具独物风格的发式。
古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的,等男子长到一定的年龄,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的仪式。男行冠礼,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在《说文》里:冠,弁冕之总名也。谓之成人。在《礼记·曲礼上》记有: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是,举行冠礼,并赐以字。冠岁,意思就是男子二十岁了,说明他刚刚到了成人年龄,二十岁也称“弱冠之年”。
古代不光有金属的玉器的发饰制品,也有绢丝绸等的发饰,如绢花。
古代女子六类发型
1.结鬟式
这类发型,皆是结鬟而成,有的耸立头顶,有的倾向两侧,有的平展,有的垂挂,妇女自身头发有限,往往加上‘假发”,首饰,巍峨华丽。据记载:相传汉武帝时,瑶池王母来会,诸仙女之发髻皆异人间,高环巍峨,帝令官妃仿效,因此号为“高鬟望仙髻”①,再饰有各种珠宝,金簪风钗或步摇,就更华丽高贵。这种高环发型有一至九鬟,是最尊贵的发式,多用来表示神话中之仙女,皇后贵妃与贵女流的发型(从八十七神仙图卷与永乐宫壁画的玉女等发式亦可见证)。未出室的少女也可采用,但装饰不宜过分华丽,这种发式秦汉两代及秦以前各代颇为盛行,汉以后各代多崇为仙女发型,名流仕女也有采用。
其形式有高鬟,有乎鬟,有垂鬟,有在头顶,有在两侧,鬟数也可随意结扎而定,变化很多,可灵活运用。
2.拧旋式
这是汉代末期始创的一种发式,据记载为甄后所刨,后相互崇向而流行。这种发式的编法是将头发分成几股,象拧麻花似地把发蟠曲扭转而缠盘在头上。据记载甄后入魏宫时,宫中有一绿蛇,甄后每日梳妆时,此蛇则盘缠成形,甄后仿效而梳成为髻,每天皆因蛇形变化而梳髻不同,因而号为“灵蛇髻”①。
这种发型灵活生动又饶有风韵,为神女与未出室的名贵女流所好用。这种发式变化的形式很多,可拧可盘,旋扭于头顶、头侧,头前,变化生动舒美,在古代仕女画中尤为多见。造型时可灵活运用。
3.盘叠式
这种发式在唐代的绘画、雕塑与墓壁画皆可见到,唐武则天的孙女永泰公主李惠仙的墓壁画中,有很多盘叠的螺髻。据记载;唐长安的妇女好梳盘桓髻(即螺髻).回,其形高耸而不走落,号为螺髻。在长安风靡一时,这种“螺髻”主要以盘叠形式作成,其法是将头发用丝线分股拢结系起,然后采用编、盘、叠等手法,把发髻盘叠成螺状,放置在头顶或两侧或前额与脑后,也可随意盘叠各种形式。
这种发型秀丽而富有装饰性,在王渔洋之诗赞有“青螺如髻秀堪餐”,按盘叠之方法,可作出各式各样的螺謦。在造型中可灵活运用。
4.反绾式
这类发式据段成式之《髻鬟品》中记有魏武帝宫中的宫妃梳反绾臀的记载,隋唐这种发式也甚为流行①,在《妆台记》中记有“唐武德中梳半翻髻,反绾髻,分髫臀”。反绾是将头发拢高翻绾而成,也属于高髻的发式,其制法是将头发往后拢结,用丝线结扎,再分若干股,翻绾出各种式样。有的梳编成惊鸟双翼欲展的样子,称为“警鹄髻”,也有梳编成单刀或双刀的样子,称为“翻刀髻”,也有将多股的头发翻绾成花式,称为“百花”。其形式与手法甚多,皆靠拢结翻绾或反绾而成。
这种发型多为宫妃、名贵女流所好用,未出室的少女常在反绾的髻下留一发尾,使之垂在肩后,称为“燕尾,亦称“分髫髻”。历代的称呼虽不相同,但其基本发式是相似的,在造型时,可灵活变化与参考。
5.结椎式
这类发式在古代妇女的发型中,最为普遍,采用最广,历代都有采用,延续最长,从商周、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等历代皆沿用。只是发型的高、平,低,及结椎在前、中、左右、后等变化不同而已。这种发式的梳编法,是将头发拢结在头顶或头侧,或前额与脑后,在扎束后挽结成椎,用簪或钗贯住,可盘卷成一椎、二椎至三椎,使之耸竖于头顶或两侧。据记载:梁翼之妻孙寿将结椎置于头侧,并使其下堕,称为“堕马髻”,亦称‘梁氏新妆’,曾风行一时,赵合德入宫时将发卷高为椎,称为“新兴髻”。梁鸿之妻孟光好梳“椎臀”。①这些发式皆是结椎式的变化,掌握其梳编法,就可变化或创制各式各样的椎髻,在造型时可灵活运用。各式椎髻多为已婚**所用。
6.对称式
这类发式从秦汉一直沿用下来,历代皆有采用,其典型的发式是“双丫髻”与“卯发”,“双丫髻”主要是宫廷侍女、侍婢丫环的发式,据传秦始皇令宫廷侍女梳双丫髻,穿背子与衫,历代沿继袭用,一直至清代仍是不变。这种发式是将头发从顶中分两大股,往两侧乎梳,并系结于两侧,再挽结成两大髻,使其对称放置在两侧。也可对称结鬟,使之垂下,为民间少女所好用。
“丱发”
这是一种童发,男女皆可通用,因其形似“丱”,故称丱发”,其形制是将发分成两大股,对称系结成二椎,放置在左右两侧的头顶上,并在髻中引出一小绺尾发使其自然垂下,最长可至肩,为历代童发的主要发型。
蝉鬓、博鬓,这两种不是发型,但是各种发型必需配备的两种鬓式。
蝉鬓,据记载是魏文帝曹丕的宫人莫琼树所制①,它是两鬓的装饰,将两鬓梳得很薄而透明,形如蝉翼,故称“蝉鬓’,古诗中形容妇女经常有“云鬟雾鬓”之句,薄而透明的蝉鬓与厚而高实的发式结合与对比,使妇女的发型富于变化而别致。
博鬓,历代僻L仪典0,《舆服志》皆规定宫中的后妃要博鬓,品贵夫人也须博鬓,博鬓即以鬓掩耳,或往后拢掩半耳,是一种礼仪的鬓式。
妇女最常见的发型,按其梳编规律分为以上六大类,在造型时,可依据各类的梳编法,采用髻、鬟,盘,绾、叠,拧,结等等手法,梳编出更多的发式,并根据朝代、身分、年龄,个性崇好等结合而运用,就能创制较好的妇女发式。
拧旋式梳编法,是将发分几股,似拧麻花地把发蟠曲扭转,盘结于头顶或两侧。这种发式灵活旋动,很助美姿。据《采兰杂志》记载:“甄后既入魏宫,宫庭中有一绿蛇,每日后梳妆则盘结一髻,形于后前,后异之,因效而为髻,故后髻每日不同,号为灵蛇髻。”如《八十七神仙图卷》之仙女,唐周肪的纨扇仕女图亦属于这类发型。拧旋式变化一般有侧拧、交拧、叠拧等几种形式。 “随云髻”类似侧拧之形式,其髻如随云卷动。 “凌虚髻”属于交拧的形式,其髻交集拧旋,悬空托在顶上。据《中华古今注》记载:“隋有凌虚髻、祥云髻。”这种发式如云盘回,凌托顶上,摇而不脱落。 “朝云近香髻”类似叠拧的形式,其编法是将发分股拧盘,交叠于顶,生动而稳定。回心髻类似盘拧的形式,其编法是将发分股交拧,盘结回心于头顶或头前。盘叠式梳编法是将发分股系结拢起,再盘叠在头顶或两侧,称为“螺髻”。在《凝宫词》里有“螺髻凝香晓黛浓”之句,这种发式在唐代兴起流行,从存世的唐代绘画、墓壁画中皆可见到。这种发型秀丽而富有装饰性,为后妃公主、贵妇所好,其变化形式甚多,一般有单螺、双螺、百合髻、盘恒髻等形式。单螺其梳编法是将发股集结,盘叠如螺。置于头顶上,两把头是先将全头头发束于头顶,然后以一支长扁的发簪为基座,分成两缕向左右缠梳。两股头发在头顶梳成横向发髻后,用另一簪子横向插入固定。脑后的余发梳成燕尾形扁髻。紧贴颈部后方的扁髻限制了头部活动和躺卧,但同时也使女子的外观更显文雅庄重。二把头在清初期只是盘在脑后,且全都使用妇女本身的真发梳成,因此整体造型上较为小且扁矮,但随着时间推移,盘梳的位置向头顶发展,也有将二把头盘的更高更大的趋势,所以在缠梳的过程中开始参入假发。清朝晚期,发展出一种名为大拉翅的板型冠状饰物,逐渐取代了二把头。堕马髻,又称为抛家髻是中国魏晋时期流行的一种妇女发型。据说是东汉的梁冀的妻子孙寿发明的。这种发型的特色在于往下侧垂至肩部,并从发髻中分出一绺头发自由散落,与人发髻散落之感,如果加上愁眉妆和啼妆,犹如女子甫从马上摔落之姿,能够增加女子的妩媚感大拉翅、又名大京样、大翻车、达拉翅、旗头、旗头板等,清朝晚期在满族及清宫中为妇女所流行的一种头饰,为板状冠型,呈现如牌楼般高耸挺立的风貌。一般加戴在真发梳成的二把头之上,与之共同构成夸张的大二把头形状。常见的大拉翅是扇面状的中空硬壳,高度一尺左右,下方是头围大小的圆箍。以铁丝做架,布袼褙(浆糊粘合起来的多层布)做胎,表面包裹黑色缎子或绒布。大拉翅的表面可以插绢花、簪、钗等众多装饰,有时候侧面还悬挂有流苏。大拉翅使用的时候用扁簪固定在头上,不用的时可取下。
梳好的发髻要用花和宝钿花钗来装饰。这宝钿花钗里包括了发簪、华盛、步摇、发钗、发钿。皇宫贵胄的女子可以用珍奇的材料做发饰,而一般小户人家只能戴荆钗,“拙荆” 便是古代男子对外人称自己的妻子的谦词。
1 中国古代服饰发型演变
1商代的发式 辫发局部商代男子发式,以梳辫发为主。这个时期的男子辫发样式较多,有总发至顶,编成一个辫子,垂至脑后的;有左右两侧梳辫,辫梢卷曲,下垂至肩的;有将发编成辫子盘绕于顶的等等。本图为总发至顶,编成一个辫子,垂至脑后的。
2东周男子服饰 矩领窄袖长衣展周代服饰大致沿袭商代的服制,只是略有变化。衣服的样式比商代略宽松。衣袖有大小两式,领子通用矩领,如图所示的样式。这个时期的服装还没有扭扣,一般在腰间系带,有的在带上还挂有玉制的饰物。当时的腰带主要有两种:一种以丝织物制成,叫“大带”或叫“绅带”。另一种腰带以皮革制成,叫“革带“。
3春秋战国贵族冠帽与服饰 战国白玉人像,头戴冠,两侧有组缨下垂系于颌下,脑后辫发上挽,包入冠内;身穿窄袖长袍,腰系带,足穿鞋。春秋除胡服之外,还有一种服式,叫“深衣”。深衣不同于上衣下裳,是一种上下连在一起的服装,这种服装在社会上影响很大,不论贵贱男女、文武职别,都可以穿着深衣。
4汉代长冠 戴长冠、穿袍服的官员长冠,汉高祖刘邦先前戴之,用竹皮编制,故称刘氏冠,后定为公乘以上官员的祭服,又称斋冠,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衣木俑所戴即为此冠。秦汉时期的男子服装,以袍为贵。袍服一直被当作礼服。它们基本样式,以大袖为多,袖口有明显的收敛,领、袖都饰有花边。袍服的领子以袒领为主,大多裁成鸡心式,穿时露出内衣。这种袍服是汉代官吏的普通装束,不论文武职别都可穿着。
5 汉代皇帝冕服图、冕冠图、赤舄图根据文献记载及图案资料复原绘制,服装上的纹样大多采用同时期的砖画、漆画、帛画及画像砖等。冕冠,是古代帝王臣僚参加祭祀典礼时所戴礼冠。用作皇帝、公侯等所穿的祭服。冕冠的顶部,有一块前圆后方的长方形冕板,冕板前后垂有“冕旒”。
冕旒依数量及质料的不同,是区分贵贱尊卑的重要标志。汉代规定,皇帝冕冠为十二旒(即十二排),为玉制。冕冠的颜色,以黑为主。冕冠两侧,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以与发髻拴结。并在笄的两侧系上丝带,在颌下系结。在丝带上的两耳处,还各垂一颗珠玉,名叫“允耳”。不塞入耳内,只是系挂在耳旁,以提醒戴冠者切忌听信谗言。后世的“允耳不闻”一语,即由此而来。按规定,凡戴冕冠者,都要穿冕服。冕服以玄上衣、朱色下裳,上下绘有章纹。此外还有蔽膝、佩绶、赤舄等。组成一套完整的服饰。这种服制始于周代,历经汉、唐、宋、元诸代,一直延续到清代,绵延两千多年。
6汉代妇女服装的款式是典型的西域民族样式,但质料和纹样有汉族特点,还织着富有吉祥如意的汉字,是东汉时期各民族人民相互交融的产物。
7汉代妇女的曲裾深衣 汉代曲裾深衣不仅男子可穿,同时也是女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服式,这种服装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衣袖有宽窄两式,袖口大多镶边。衣领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如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层以上,时称“三重衣”。 另外,汉代宽袖紧身的绕襟深衣。衣服几经转折,绕至臀部,然后用绸带系束,衣上还绘有精美华丽的纹样。
9隋代女服 隋代时期妇女的日常服饰,大多以上身着襦还、袄、衫,下身束裙子。短襦长裙是最为基本形式。它的一个特点是裙腰系得较高,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本图为隋朝时期的短襦、长裙及翻领窄袖女服穿戴
10唐代大袖衫 盛唐以后,胡服的影响逐渐减弱,女服的样式日趋宽大。到了中晚唐时期,这种特点更加明显,一般妇女服装,袖宽往往四尺以上。
11宋代贵妇礼服——宋代大袖衫、长裙、披帛是晚唐五代遗留下来的服式,在北宋年间依然流行,多为贵族妇女所穿,是一种礼服。普通妇女不能穿着。穿着这种服装,必须配以华丽精致的首饰,其中包括发饰、面饰、耳饰、颈饰和胸饰。
12明代服饰 明代妇女下裳多穿裙,穿裤的少见。其中用绸缎裁剪成大小规则的条子,每条都绣以花鸟图案,另在两畔镶以金线,碎逗成裙,即为“凤尾裙”。更有用整缎折以细褶的,为“百折裙”。
13明代妇女的服装,主要有衫、袄、霞帔、背子、比甲及裙子等。衣服的基本样式,大多仿自唐宋,一般都为右衽,恢复了汉族的习俗。比甲的名称,见于宋元以后,但这种服饰的基本样式,却早已存在。比甲为对襟、无袖,左右两侧开衩。隋唐时期的半臂,就是与比甲有着一定渊源关系。明代比甲大多为年轻妇女所穿,而且多流行在士庶妻女及奴婢之间。到了清代,这种服装更加流行,并不断有所变革,后来的马甲就是在此基础上经过加工改制而成的。
蓬鬓荆钗世所稀,布裙犹是嫁时衣”。我国古代的女子,即使再穷再贫寒,哪怕是陶瓷竹木做的荆钗陶簪,也得买上几支,清晨起来,绾起头发,对着朦胧不清的铜镜,灵巧地插上,算是一天伊始所做的第一件事情。
古代女子最常用的头饰就是簪和钗。簪是由笄发展而来的,是古人用来绾定发髻或冠的长针,用石、竹、玉、骨、金、银等多种材料制成。1984年发行的T89《簪花仕女图》邮票上,那些雍容华贵的古代女子头上的花饰,就是用这种簪固定的
古代女子十分讲究美容,钿花便是她们美化头部的时髦饰品。“凡玉器琢余碎,取入钿花用。”钿通常用金、银、玉、贝等做成花朵开状,用时直接插入绾好的发髻就能起很好的美化装饰作用。
凤冠是最为华贵精美的古代女子头饰,以龙凤为主,龙用金丝堆累工艺焊接,呈镂空状,富有立体感。凤用翠鸟毛粘贴,色彩经久艳丽,其上一般都镶满珠宝、钻石,价值连城,非一般人家的女子所能用,大多为皇宫贵族的后、妃们佩戴
1. 1 笄,簪,钗,擿,华胜
笄是古时用以贯发或者固定弁,冕的。在《仪礼·士冠礼》中记载:“皮弁笄,爵弁笄。”郑玄注:“笄,今之簪。”古代妇女经常使用笄来固定发髻。古代女子到了成年的时候就用笄将头发绾起,因此笄也指女子的成年礼。《仪礼·士昏礼》:“女子许嫁,笄而礼之称字。”郑玄注:“笄,女之礼,犹冠男也。”《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而笄。”郑玄注:“谓应年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
簪是由笄发展而的,是古人用来绾定发髻或冠的长针。可用金属,骨头,玉石等制成。后来专指妇女绾髻的首饰。擿,簪股,将头部做成可搔头的簪子,所以俗称为搔头。《西京杂记》记载:汉武帝过李夫人,就取玉簪搔头,自此后宫人搔头皆用玉簪。《后汉书·舆服志》有:“黄金龙首衔白珠,鱼须擿,长一尺,为簪珥。”的记载。
钗,由两股簪子交叉组合成的一种首饰。用来绾住头发,也有用它把帽子别在头发上。五代五缟《中华古今注·钗子》:“钗子,盖古笄之遗象也,至秦穆公以象牙为之,敬王以玳瑁为之,始皇又金银作凤头,以玳瑁为脚,号曰凤钗。”钗与簪是有区别的,发簪作成一股,而发钗一般作成两股。
华胜,即花胜。古代妇女的一种花形首饰,通常制成花草的形状插于髻上或缀于额前。《释名·释首饰》:“华胜,华,象草木之华也;胜,言人形容正等,一人著之则胜,蔽发前为饰也。”《汉书·司马相如传下》:“暠然白首戴胜而穴处兮。”唐颜师古注;“胜,妇人之首饰也,汉代谓之华胜。”
2 步摇
步摇,古代妇女附在簪钗上的一种首饰。《释名·释首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动也。”
古代妇女将头发绾成髻鬟,用簪钗固定,以免髻鬟松散坠落。古代的簪钗形式繁多,用石,竹,玉,骨,金,银等多种材料制成,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簪钗也有变化,从历代遗留下的款式多样的簪钗中可以看出其变化主要集中在簪首,常见的有:(1)圆顶形,簪身为圆柱体,顶端作球体或半球体,少数刻有旋纹;(2)花顶形,簪身与上相同,惟于顶端镂凿梅,莲,菊,桃等花纹;(3)耳挖形以金属或玉形成,簪身略扁,上端宽阔,至颈部明显收束,并朝正面弯转,形成耳挖,使一物具有两种功用;(4)如意形,簪身作圆形或扁形,簪身朝前弯转,呈如意头状;(5)动物形,簪首饰以飞禽走兽,常见的有龙,凤,麒麟,燕,雀及游鱼
2. 3 梳篦,钿花
篦,一种比梳子密的梳头工具。亦指用篦梳头剔除发垢。唐李贺《秦宫》诗:“鸾篦夺得不还人醉睡氍毹满堂月。”王琦汇解:“篦,所以去发垢,以竹为之,鸾篦必鸾形象之也。”
钿花,用金,银,玉,贝等做成的花朵状装饰品。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玉》:“凡玉器琢余碎,取入钿花用。”钟广言注:“钿花:用贵重物品做成花朵状的装饰品,如金钿,螺钿,宝钿,翠钿,玉钿等。”
中国自古便注重礼仪,人们对自己的仪容装饰十分重视,梳篦在古时是人手必备之物。尤其是妇女,几乎梳不离身,时间一久,便形成插梳的风气。
簪钗是用来绾住头发的,而花钿直接插入绾好的发髻起装饰的作用
自魏晋在妇女头上流行插梳之风,至唐更盛,这种梳篦常用金,银,玉,犀等高贵材料制作
隋唐五代的梳篦,多作成梯形,高度明显降低,其质料及装饰视用途而别。宋朝以后,梳子的形状趋于扁平,一般多作成半月形。明清时期的梳篦样式,基本保持宋制。
“皇后谒庙服假结,步摇,簪珥。步摇以黄金为题,贯白珠为桂枝相缪,一爵九等,熊,虎,赤罴,天鹿,辟邪,南山丰大特六兽,诗所谓‘副笄六珈’者。诸爵兽皆以翡翠为毛羽。金题,白珠璫绕,以翡翠为华云。”“公,卿,列侯,中两千石,二千石夫人,绀缯蔮,黄金龙首衔白珠,鱼须擿,长一尺,为簪珥。”《旧唐书·舆服志》中也有记载:“武德令,皇后服有纬衣,鞠衣,钿钗礼衣三等。纬衣,首
饰花十二树,并两博鬓……钿钗礼衣,十二钿……;皇太子妃服,首饰花九树,……细钗礼衣,九钿……;内外命妇服花钗,翟衣青质,第一品花钿九树,翟九等。第二品花钿八树,翟八等。第三品花钿七树,翟七等。第四品花钿六树,翟六等。第五品花钿五树,翟五等。钿钗礼衣,……第一品九钿,第二品八钿,第三品七钿,第四品六钿,第五品五钿……。”
我都是在网上找的 不知道对你有用没
珠宝的种类繁多,不同的珠宝相关诗句不同,给楼主例举几个方面的诗句:
1、翡翠
池塘水冷鸳鸯起,帘幕烟寒翡翠来。
鸳鸯绿浦上,翡翠锦屏中。
胭脂雪瘦薰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漫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渌沼春光后,青青草色浓。绮罗惊翡翠,暗粉妒芙蓉。
芙蓉幕里千场醉,翡翠岩前半日闲。惆怅晋朝人不到,谢公抛力上东山。
中巢双翡翠,上宿紫鸳鸯。若识二草心,海潮亦可量。
翡翠黄金缕,绣成歌舞衣。
江上小堂巢翡翠,花边高冢卧麒麟。
玳织鸳鸯履,金装翡翠簪。
芙蓉绮帐还开掩,翡翠珠被烂齐光。长愿今宵奉颜色,不爱吹箫逐凤凰。
彩女迎金屋,仙姬出画堂。鸳鸯裁锦袖,翡翠帖花黄。
翡翠明珠帐,鸳鸯白玉堂。清晨宝鼎食,闲夜郁金香。
翡翠藻轻花,流苏媚浮影。瑶笙燕始归,金堂露初晞。
抱叶玄猿啸,衔花翡翠来。
草绿鸳鸯殿,花明翡翠楼。宝杯承露酌,仙管杂风流。今日陪欢豫,皇恩不可酬。
2、南红:
窈窕夕阳佳,丰茸春色好。
欲觅淹留处,无过狭斜道。
绮席卷龙须,香杯浮玛瑙。
北林积修树,南池生别岛。
手拨金翠花,心迷玉红草。
谈天光六义,发论明三倒。
座非陈子惊,门还魏公扫。
荣辱应无间,欢娱当共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