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灭亡后,皇室还藏有多少财富

清朝灭亡后,皇室还藏有多少财富,第1张

看本文

一、清帝1912年退位时,皇室所拥有的私产,规模确实极为庞大

1912年2月9日,经南京临时政府、袁世凯及清廷皇室三方磋商,达成一份《清室优待条件》。其中规定:清帝退位后,1、皇帝尊号不废,中华民国待之以外国君主之礼;2、岁用400万两(元),由中华民国拨付;3、暂居紫禁城,日后移居颐和园;4、宗庙陵寝奉祀不绝,由中华民国设卫兵保护;5、德宗(光绪)陵寝工程及奉安典礼照旧,费用由中华民国承担;6、宫内人员可继续留用,惟以后不可再招阉人;7、皇帝辞位之后,“其原有之私产由中华民国特别保护”;8、皇宫禁卫军归入中华民国陆军部编制,员额俸饷如旧。①

这当中的第七条,虽然没有明确“皇室私产”的范围和内容,但据当时清室的理解,是宫内所有的物品,包括文物、银两及绸缎桌椅等日用品,应按照优待条件全部归为“皇室私产”。民国政府对此虽无明文确认,却也未曾表示异议。

略言之,1912年清帝退位之际,其主要私产包括:皇宫内藏物品(文物、银两、日用品)、热河行宫(今承德避暑山庄)内藏物品、盛京行宫(今沈阳故宫)内藏物品,颐和园以及数量不明的皇家庄田(内务府始终没有搞明白到底有多少皇家田庄,很多田庄被庄头私自卖掉,内务府也无可奈何)。

二、民国政府犯了个大失误,未将宫内文物从皇室私产中区分出来

宫内藏品中,最具价值的乃是数量浩繁的文物。这些文物,大部分是自民间搜刮而来,尤以乾隆时代之搜刮最为有力。仅以法帖名画为例——康熙年间,宫廷所藏法帖名画,主要来自臣工的贡献;宫廷鉴赏能力有限,高士奇等人甚至敢做出保留真迹、以赝品进贡之事。至乾隆时代,法帖名画渐渐聚集于可数的民间巨富之手,反给了乾隆搜尽民间法帖名画的便利。据美术史家、博物馆学家杨仁恺总结:乾隆往往可以只凭一道谕旨或少许代价,即可将海内收藏名家辛苦数代积累的藏品,收归宫中,“总之,客观条件对弘历有利,加上他对书画的占有欲特别强烈,于是清宫所积累的法书名画日盛一日,几乎民间流传的珍贵墨迹,大都归于内府收有了。……乾隆以后的书画积累明显下降,因为民间流传的名迹已先后集中于朝廷。……清内府的庋藏是历代法书名画的一次大集中,基本上把历来流传下来的名迹罗致到手,总数在万件以上。”

如此,当不难想象皇宫藏品中文物之丰富及其文化价值之大。这些文物,理应属于全体国民而非爱新觉罗一姓。但在1912年,因国际形势险恶(主要是俄日欲趁机渔利),南北双方都希望清室能够尽快和平退位,以完成政权更替,故在商定《清室优待条件》时,无暇将皇宫藏品中的文物从皇室私产中剥离出来。

很快,民国政府就发现这是一个重大失误。1912年12月,熊希龄出任热河督统,发现热河行宫内各种古物倒卖严重,遂呈请袁世凯,请求整理避暑山庄中之古物,将其运至北京,以一定的价格从清室手中买断,交博物馆收藏。袁批准此议。自1913年11月至1914年3月,民国政府共从热河行宫、盛京行宫,各运输古物11万余件至北京。这些文物,被收藏在位于于紫禁城前朝的“古物陈列所”内。但因为民国政府没有钱支付给清室,直到1916年9月,国务总理段祺瑞在给总统黎元洪的呈文中,仍不得不承认:“文华武英各殿所陈列之古物,均系清室私产,共七十余万件,估价约五百余万元。分列品类,登记册簿,本拟由政府备价收归国有,徒以财政支绌,迄未实行。” 既然民国政府承认这些陈列品仍属于皇室私产,清室也毫不客气,“东海珠制成手串”、“钻石宝剑二具”等诸多文物,先后被清室内务府取走。取走尚算小事,最糟糕的是清室为了筹措日常运转经费,常常变卖所藏文物,而且多流入外人之手,如1922年,溥仪曾拟将《四库全书》卖给日本,以筹措结婚经费。 文化界对此虽愤慨万分,但碍于民国政府承认这些文物乃皇室私产,除舆论上谴责外,也只能徒唤奈何。

三、参与张勋复辟后,溥仪心虚难安,秘密将上千件文物偷运出宫

1917年张勋复辟,使《清室优待条件》遭到了舆论的广泛质疑。很多人认为,既然清室参与复辟违约在先,则原来的《清室优待条件》也当废除。如参与讨伐张勋的冯玉祥,即主张驱逐溥仪出宫。1922年6月,第一次直奉战争以奉系失败告终,对清室怀抱同情的总统徐世昌辞职。溥仪心存恐慌,开始筹划偷运宫中文物,以备不测。

溥仪选择的偷运方式名曰“赏溥杰”。据参与其事的溥佳(溥仪堂弟)披露,具体操作方式是这样的:

“早在1922年前后,由于北京经常受到战火的威胁,深恐溥仪一旦不能在宫内居住时,就无处可以避乱,就由我父亲(载涛)在天津英租界13号路代溥仪买了一所楼房……未雨绷缪,作了一些准备。从1922年起,我们就秘密地把宫内所收藏的古版书籍(大部分是宋版)和历朝名人字画(大部分是手卷),分批盗运出宫。这批书籍、字画为数很多,由宫内运出时,也费了相当的周折。因为宫内各宫所存的物品,都由各宫太监负责保管,如果溥仪要把某宫的物品赏人,不但在某宫的账簿上要记载清楚,还要拿到司房载明某种物品赏给某人,然后再开一条子,才能把物品携带出宫。当时我们想了一个自以为非常巧妙的办法,扰是把这大批的古物以赏给溥杰为名,有时也用赏给我为名,利用我和溥杰每天下学出宫的机会,一批一批地带出宫去。我们满以为这样严密,一定无人能知。可是,日子一长,数量又多,于是引起人们的注意。不久,就有太监和宫伴(宫内当差的,每天上学时给我拿书包)问我:这东西都是赏您的吗?……这批古物运往天津时,又费了一番周折,这些书籍、字画,共装了七八十口大木箱(详细数字记不清了)。……全部存在13号路166号楼内。”

当年清查文物时,每一卷轴、册页、古籍,均按照其价值做了标记。价值最高者画5个圈,最差者画1个圈。溥杰、溥佳偷运出宫者,即是从画5个圈的文物中所挑选。据“清室善后委员会”1925年依据“溥仪赏单”等资料核对统计,溥仪此番总共偷运出历代书画手卷一千多件,册页、挂轴两百多种,宋元版珍贵图书两百余本。

四、1924年溥仪被逐离皇宫时,带走的私产,主要是银两和日用品

1924年11月,冯玉祥发动政变,曹锟辞去总统职务。以黄郛为首的摄政内阁召开国务会议,决定修改《清室优待条件》,要求溥仪立即搬出皇宫。修改后的《清室优待条件》第五条规定:“清室私产归清室完全享有,民国政府当为特别保护,其一切公产应归民国政府所有。”首次认定宫内所藏存在着“公产”。在被记者问及公、私产的区别时,国民代表李煜瀛如此回答:“公私产之区别极为明白,决无混乱之虞,公产者如宫城、建筑物,及历代之至宝,其他各种即属私产。”舆论对公、私产如何区分,也有相似的意见,如《社会日报》主笔林白水认为:“至各种宝物何者应归溥仪,何者应归民国,则纯以有无历史的价值,及与文化有无关系为标准。大抵小件珠宝金银皮货绸缎之类皆可划归溥仪。而大件重器及与历史文化有关之金石书画等等则无非数千年国宝所流传,与爱新觉罗全无关系,断难据为私有者也。”

11月5日,溥仪被迫搬离紫禁城。宫内尚存的绝大部分关乎历史与文化的文物,被保留了下来。交由溥仪带走的主要是珠宝、银两、日用品等私产。其中银两一项共计十一万余两。除留下数颗篆刻有福禄寿喜字样的元宝以供展览之用外,“清室善后委员会”将余数全部交给了溥仪。但藏在溥仪行李内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和仇十洲《汉宫春晓图》被搜出并扣留了下来。敬懿、荣惠两太妃出宫时,她们在宫中所存银两三万五千三百两及衣服、用品、家具等,也都全准带走。

1925年2月,溥仪逃往天津,定居于日租界。此时其所能依赖的财物,主要是之前以“赏溥杰”的形式秘密偷运出来的故宫珍宝。其中有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曹娥碑》、《二谢帖》;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

五、伪满洲国覆灭,溥仪沦为俘虏失去所有珍宝,皇室资产归零

天津期间,溥仪继续靠变卖文物维持日常开支。不过手笔已远不如在皇宫之日阔绰。据溥仪自己讲,1924年5月31日,内务府曾一次性与北京盐业银行做过一笔金额高达80万元(银元)的交易(当日著名的中产鲁迅,年收入不过3000-5000元),溥仪提供的抵押品包括共计重达11万余两的16个纯金钟,共计重达1万余两的皇太后、皇后金宝、金册、金宝箱等,珍珠1900余颗,宝石180余块……⑧这样规模的交易一年会有好几次。但在天津,溥仪手头文物数量远不如前,卖起来也不太顺利,曾被当地古玩行联手做局,统一口径压价,使其五个圈的珍品只卖了6万元的低价。直到遇上法国商人罗森泰,将一批文物卖了60万,才算度过了经济难关。此一时期,溥仪常询问下人购物有没有“打价”(即讨价还价)。⑨

天津七年,溥仪究竟卖掉了多少珍贵文物,已不得而知。但大部分从故宫偷运出来的文物,似仍被保留了下来。据其侍卫、负责管理这批文物的严振文披露,1932年溥仪潜往东北时,手中仍“有法书名画1300件,约30箱;法书名画册页40件,共4箱;书画挂轴31件,装1箱;宋元版书200部,装31箱;殿版书装3箱;大金库两个,内装皮匣两个,手提小金库30余个;皮货200件,装8箱。”至1935年,这些文物始秘密运往长春伪满皇宫。⑩

1945年日军投降。溥仪从这70余箱书画中勉强带走了10余箱,自长春踏上逃亡列车;在通化大栗子沟,因伪满货币无用,曾用部分文物向当地百姓换取食物,搭乘飞机赴沈阳时,又因载重只选带了两皮箱书画和珍宝;抵达沈阳机场后,被苏军俘虏。丢在长春的文物,遭留守伪满皇宫的卫兵哄抢,很多传世名作被撕抢成数段乃至粉碎。被苏联收缴的两皮箱珍宝,1949年后曾还给中国一部分,其中有《清明上河图》。在苏联做囚徒期间,溥仪利用箱子的夹层、暖瓶、肥皂等,仍藏有小件宝物如珍珠、钻石等数百上千颗。期间为防被苏方发现,亦丢弃不少。1950年8月,溥仪被引渡回国,上缴了最后的“夹层宝物”486件。(11)

以上,乃是大清灭亡后,爱新觉罗皇室的资产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如此清晰,自是绝无可能存在什么“后裔”、“格格”仍手握藏宝图,拥有巨额“皇族遗产”之事。至于吃了长生不老药300岁的乾隆皇帝,如果有人信,那只能是智商问题。

au750是18K金,含量75%的金。r050ct是红宝石重05克拉,do068ct钻石重0068克拉ct是克拉(重量单位)02克=1克拉=100分红宝石50分钻镶68分的18K金戒指

早在地球上出现生命以前,钻石就已经存在了。如今市面上的天然钻石距今都有数十亿年的历史,最年轻的也超过了一亿年,可以说是历史非常悠久了。天然钻石形成于地表下超过100公里深处,通过火山爆发,它们才被岩浆带至地表,形成的过程并不简单。自数千年前在印度发现了第一颗天然钻石以来,钻石便被赋予纯净、稀有、珍贵的特性。早在15世纪的欧洲,奥地利公爵向法国公主求婚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枚求婚钻戒,自此赋予了钻石爱与承诺的珍贵感情价值,之后天然钻石也一直与坚贞的爱情紧密联系在一起。反观现如今,蕴藏钻石原石的金伯利岩矿越来越少,近十年来基本就没有被发现过,因此钻石产量也越来越少。据统计,现在全球每年1克拉的钻石开采量只有健身球大小,5克拉及以上的钻石年开采量只有篮球大小,预计20年后,天然钻石就没有了,其珍稀和宝贵性可见非同一般啊!

钿子分凤钿、满钿、半钿三种。其制以黑绒及缎条制成内胎,以银丝或铜丝之外,缀点翠,或穿珠之饰。”一般妇女多用铜丝或铁丝做成“头发撑子”,钿子有凤钿、满钿、半钿三种。钿子前如凤冠,后加覆箕,上穹下广;将头发分两缕缠绕其上,再插上扁子、簪子、花等饰物

簪子是满族妇女梳各种发髻必不可少的首饰。通常满族妇女喜欢在发髻上插饰金、银、珠玉、玛瑙、珊瑚等名贵材料制成的大挖耳子簪、小挖耳子簪、珠花簪、压鬓簪、凤头簪、龙头簪等。簪子的种类虽然繁多,但在选择时还要根据每个人的条件和身份来定。

与珍珠相提并论的还有金、玉等为上乘材料,另外镀金、银或铜制,也有宝石翡翠、珊瑚象牙等等,做成各种簪环首饰,装饰在发髻之上,这若是同进关以后相比,就显得简单得多了。进关以后,由於受到汉族妇女头饰的影响,满族妇女,特别是宫廷贵妇的簪环首饰,就越发的讲究了。

从清代后妃遗留下来的簪饰来看,簪分两种类型。一是实用簪,多用於固定发髻和头型用的。另一类为装饰簪,多选择质地珍贵的材料,制成图案精美的簪头,专门用於发髻梳理后戴在明显的位置上。现故宫内珍藏的多幅宫廷写实画,都有后妃戴簪的描绘。从图上看,她们有的将簪戴在发髻正中,有的斜插在发髻的根部。后妃们头上戴满了珠宝首饰,发簪却是其中的佼佼者。因而清代后妃戴簪多用金翠珠宝为质地,制作工艺上亦十分讲究,往往是用一整块翡翠、珊瑚水晶或象牙制出簪头和针梃连为一体的簪最为珍贵。如北京故宫珍藏的白玉一笔寿字簪就是一块纯净的羊脂白玉制成的,簪梃即是寿字的最后一笔。用同一方法雕刻的翡翠盘肠簪、珊瑚蝙蝠簪都是簪饰中之佳作。此外还有金质的福在眼前管、喜鹊登梅簪、五蝠捧寿簪等以雕刻精细、玲珑剔透而受到瞩目。还有金质底上镶嵌各种珍珠宝石的头簪,多是簪头与针梃两部分组合在一起的,但仍不失其富丽华贵之感。随著清代后妃发式逐步加宽加大,簪饰的形制也逐步朝两个极端发展,一种是簪头逐渐变小,如疙瘩针、耳挖勺、老鸦瓢等;另一种是簪饰越来越大,不仅适合满族妇女梳两把头覆盖面大的特点,还逐渐演变成头花、扁方等大首饰。

钻石之初--印度

钻石的历史起源于印度。

在十七世纪之前,虽然早期婆罗洲也产钻石,但由于产量极少,因此可以说印度是当时钻石的唯一产地。古印度人把钻石颜色分为四个等级,这是印度所特有的种姓制度,就是对印度人地位、身份所进行的一种划分:无色的钻石称作“婆罗门”;浅红色的钻石称作“刹帝利”;浅绿色的钻石称作“吠舍”;灰色的钻石称作“首陀罗”。在公元前四世纪的文献中已有关于钻石的描述和记载,考古研究发现印度人在公元前四世纪已用钻石作为工具,对其它宝石的珠子进行雕琢。当时的印度人已知道,当两颗钻石相互碰撞时,部分钻石会裂开甚至蹦掉,这是钻石辟开加工的开始。在印度人看来,世间万物都有“生世之谜”,传说钻石的前世是一位名叫巴拉的勇猛无比的国王,他不仅出生纯洁,其平生所作所为亦光明磊落,当他在上帝的祭坛上焚身后,他的骨头便变成了一颗颗钻石的种子,众神均前来劫夺,他们在匆忙逃走时从天上洒落下一些种子,这些种子就是蕴藏在高山、森林、江河中的坚硬、透明的金刚石。意思就是说,中国在古代的时候是没有钻石的,要有也是在明清以后的事情了。

1、钿子分凤钿、满钿、半钿三种。其制以黑绒及缎条制成内胎,以银丝或铜丝之外,缀点翠,或穿珠之饰。”一般妇女多用铜丝或铁丝做成“头发撑子”,钿子有凤钿、满钿、半钿三种。钿子前如凤冠,后加覆箕,上穹下广;将头发分两缕缠绕其上,再插上扁子、簪子、花等饰物

2、簪子是满族妇女梳各种发髻必不可少的首饰。通常满族妇女喜欢在发髻上插饰金、银、珠玉、玛瑙、珊瑚等名贵材料制成的大挖耳子簪、小挖耳子簪、珠花簪、压鬓簪、凤头簪、龙头簪等。簪子的种类虽然繁多,但在选择时还要根据每个人的条件和身份来定。比如人关前,努尔哈赤的福晋和诸贝勒的福晋、格格们,使用制作发饰的最好材料首选为东珠。两百年后渐渐被南珠,即合浦之珠所取代。

3、与珍珠相提并论的还有金、玉等为上乘材料,另外镀金、银或铜制,也有宝石翡翠、珊瑚象牙等等,做成各种簪环首饰,装饰在发髻之上,这若是同进关以后相比,就显得简单得多了。进关以后,由於受到汉族妇女头饰的影响,满族妇女,特别是宫廷贵妇的簪环首饰,就越发的讲究了。如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为其母办六十大寿时,在恭进的寿礼中,仅各种簪子的名称就让人瞠目结舌,如事事如意簪、梅英采胜簪、景福长绵簪、日永琴书簪、日月升恒万寿簪、仁风普扇簪、万年吉庆簪、方壶集瑞边花(鬓花)、瑶池清供边花、西池献寿簪、万年嵩祝簪、天保磬宜簪、卿云拥福簪、绿雪含芳簪等等。这些发簪无论在用料上,还是在制作上,无疑都是精益求精的上品。

4、从清代后妃遗留下来的簪饰来看,簪分两种类型。一是实用簪,多用於固定发髻和头型用的。另一类为装饰簪,多选择质地珍贵的材料,制成图案精美的簪头,专门用於发髻梳理后戴在明显的位置上。现故宫内珍藏的多幅宫廷写实画,都有后妃戴簪的描绘。从图上看,她们有的将簪戴在发髻正中,有的斜插在发髻的根部。后妃们头上戴满了珠宝首饰,发簪却是其中的佼佼者。因而清代后妃戴簪多用金翠珠宝为质地,制作工艺上亦十分讲究,往往是用一整块翡翠、珊瑚水晶或象牙制出簪头和针梃连为一体的簪最为珍贵。如北京故宫珍藏的白玉一笔寿字簪就是一块纯净的羊脂白玉制成的,簪梃即是寿字的最后一笔。用同一方法雕刻的翡翠盘肠簪、珊瑚蝙蝠簪都是簪饰中之佳作。此外还有金质的福在眼前管、喜鹊登梅簪、五蝠捧寿簪等以雕刻精细、玲珑剔透而受到瞩目。还有金质底上镶嵌各种珍珠宝石的头簪,多是簪头与针梃两部分组合在一起的,但仍不失其富丽华贵之感。随著清代后妃发式逐步加宽加大,簪饰的形制也逐步朝两个极端发展,一种是簪头逐渐变小,如疙瘩针、耳挖勺、老鸦瓢等;另一种是簪饰越来越大,不仅适合满族妇女梳两把头覆盖面大的特点,还逐渐演变成头花、扁方等大首饰。

5、头簪作为首饰戴在头上,不仅起到美饰发髻的作用,簪头制成的寓意吉语还有托物寄情、表达心声意愿的美好追求。就清代后妃遗留下的簪饰来说,形式之多,花样之广是前代各个时期所不及的。曾在珍宝馆展出的一支畸形珠“童子报平安”簪,就是一件少有的珍品。簪头是一特大畸形珍珠,约五厘米长,看上去就像一顽童在作舞蹈状。在畸形珠左边饰一蓝宝石雕琢的宝瓶,瓶口插几枝细细的红珊瑚枝衬托著一个“安”字。顽童背后一柄金如意柄,将其与宝瓶连为一体,并将金累丝灵芝如意头露在顽童右侧。从顽童装饰看是个男孩。整个如意连在一起便称.之为“童子报平安”,或“童子如意平安”。封建社会的道德伦理讲究“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皇帝的妻妾当然是以皇帝为纲,要为皇室多生子嗣,要“多福多寿多子孙”,以使皇家血脉旺盛,帝王基业万古千秋地传承到永远,这只头簪的用意是不言而喻的。然而事实并非那麽称心如意

6、满族妇女最偏爱的头花当属绒花,尤其是在女儿出嫁时,头上必须戴红色绒花,图火红吉利,据说汉语中的“绒花”,与满语中的“荣华”近音,因此,便有戴绒花即为荣华富贵之意。在满族妇女中,只要条件允许,不仅婚礼喜庆日时要戴绒花,而且一年四季都愿意头戴绒花,求谐音吉祥。尤其到应时节序戴应季绒花:立春日戴春幡,清明日戴柳枝,端阳日戴艾草,中秋日戴桂花,重阳日戴茱萸,立冬日戴葫芦阳生……。清宫后妃们的头花,还有大批的绒花、绢花、绫花流存於世,这些花色彩协调,晕色层次丰富,堪称“乱真”之花。据说唐代杨贵妃鬓角有一颗黑痣,常将大朵鲜花戴在鬓边用以掩饰。因鲜花容易枯萎,就令人研制鲜花颜色做绢花。此工艺不断发展,越制越精。清代遗留下来的绒、绢、绫、绸等质地的头花有白、粉、桃红三晕色的牡丹花,浅黄、中黄、深黄三色的菊花,白、藕、雪青三色的月季花及粉、白相间的梅花等等,历时百年不久,仍鲜艳悦人。

7、钗和簪的用途相似,都是女子盘髻必不可少的首饰。钗有双梃或三梃的,较之簪对於发髻的固定更为牢固-_-些。古老的钗与簪形式雷同,也是由钗头针梃自然连接…处。如汉代流行的玉燕钗就是其中的一例。相传汉武帝建造招灵阁时,有神女留下一支玉钗。武帝把玉钗赐给一位赵姓宠姬。几十年后,汉昭帝继承帝位,后宫女子时兴戴钗,苦於没有理想的式样,到处寻找。一次,宫女们看到这支玉钗无雕无饰,样子普通,就想把它毁了另做。但等第二天打开钗盒时,只见一支飞燕直奔天空。燕子起飞,尾巴呈叉形的美丽形象,使宫中女子深受启发,於是纷纷以飞燕为式制造头钗。燕子的尾巴插在发髻上十分适宜,因此取名为玉燕钗。随著头钗的广泛使用,各种质地、各种造型的头钗不断出现。最常见的是凤头钗,它的制作就由钗头与针梃两部分组合而成。现在北京的故宫尚存有清代后妃戴过的钗,大多分为两类,一类是钗头上装饰极美,一类是光素钗头无装饰。

8、流苏是满族妇女十分喜爱的首饰,其造型近似簪头,但在簪头的顶端垂下几排珠穗,随人行动,摇曳不停,与古代八大类首饰中的步摇极为相像。步摇首饰始见汉代,最初只流行於汉代宫廷与贵族女人头上。何为步摇“步摇者,贯以黄金珠玉,由钗垂下,步则摇之之意。”步摇属於汉代礼制首饰,其形制与质地都是等级与身份的象徵。汉代以后,步摇才逐渐被民间百姓所见,才有机会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在贵族妇女中,还实行过一阵加於冠上的步摇冠。戴在头上较之步摇更富有富贵豪华之感。

9、东珠耳环:耳环为黄金托,每只嵌有三颗东珠。清代后妃戴耳环有等级,穿朝服皇后要戴镶有三颗东珠的,妃嫔戴一对珍珠,平时随意。

10、翡翠手串:由十八颗翠珠,两颗碧玺珠穿成,与碧玺佛头相连,下穿钻石,红宝石,珍珠、结牌等装饰物。手串可以戴在手腕上,也可挂在衣襟的纽扣上。

11、翡翠手镯。清宫后妃戴的扁方质地有金、银、玉、翠、玳瑁、伽楠香、檀香木、珍珠、宝石等。其制做精细为天下罕见。如金缧丝加点翠、银镶嵌宝石、金錾花、玉雕刻多种多样。在扁方仅一寸宽的狭面上,能制做出花鸟鱼虫、亭台楼阁、瓜果文字等维妙维肖的精美图案。

这位朋友:

由于你未提供任何,所以无法详细解答但据我所见类似物品(包括雷同品)均系仿制

为避免胡乱回答、妄下论断跟你带来损失,建议从两方面着手:

1材质问题:这点请务必慎重,不可随意找人乱验,请咨询当地NGDTC(国家黄金钻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2年代归属问题:抛开材质不论,此类货币并未在市场流通过,钱币界也未公认它的存在,且赝品层出不穷真品不见,所以臆造的可能性仍是很大的请咨询当地钱币学会或权威钱币专家

希望你能在钱币界取得大的成果,如有其他疑问请再与我联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80902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